| ||||||
【本 報訊】和黃(013)持股60.4%的和電國際(2332)再獻新猷,董事會已批准以實物分派方式,將香港及澳門電訊業務分拆,並以介紹形式上市,當中不 涉發行新股;和電國際行政總裁呂博聞昨日指,希望和電香港於5月初上市,無意售股集資,屆時可視之為「高息股」;至於和電國際則屬「增長股」。記者:余志 浩 和電國際將向股東派發和電香港股份作為中期股息,屆時會由母公司和黃直接持有上市後的和電香港約60.4%股權,惟仍須待聯交所批准始作實。 和黃或獲66億特殊收益 和 電國際提供資料顯示,和電香港截至08年資產總額約186億元。而德意志曾估計,和電香港業務總值約110億元。若以實物派息,有分析指和黃持股部份將可 錄得約66.4億元特殊收益入賬。但值得注意是,和電國際去年來自港澳業務的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為27.42億元,佔總 EBITDA的45%,是以色列業務以外的最大盈利來源;換言之,和電國際將會失掉一塊重要瑰寶。市場質疑是次分拆和電香港未有融資,為何選擇低迷市況上 市?呂博聞強調,是項決定以和電國際整體股東利益為依歸,想將現有業務清晰分割,釋放港澳業務的潛在價值,並非補償不派末期息,也不是從和黃利益出發;而 董事會商討分拆計劃已經「係幾個月嘅事」。 拓新興巿場 短期難派息 和電國際昨收報2.12元,升1%;和黃微升0.3%至 38.8元。呂博聞進一步解釋,「好多人唔明白你喺東南亞、或者以色列各方面生意,所以我哋覺得分開(分拆)會有好處,因為香港人比較了解香港電訊業,亦 起碼畀股東多一樣嘢可以買賣。」他坦言,和電國際須大額投資拓展高增長的新興市場,短期內難望派息,反觀和電香港收入穩步增長,可提供潛在股息回報。截至 08年底,其港澳客戶人數按年升11.3%至逾270萬名,3G客佔134萬名,增24.2%;呂博聞說,目前擁有10萬名iPhone客戶,其每月每戶 收入是一般月費客的2.5倍。 和電國際08年業績概要 營業額金額:237.25億元變幅:+16.3% EBITDA金額:61.38億元變幅:+16.8% 純利金額:18.83億元變幅:-97.2% 每股盈利金額:0.39元變幅:-97.2% EBITDA指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大跌97%全年賺19億符預期 缺 乏出售印度電訊業務巨額收益,和電國際(2332)截至08年底止全年純利18.83億元,大幅倒退97.2%,與市場預期的19億元相若;不派末期息。 集團預計,今年撇除香港及澳門業務的資本開支預算約70億元,高於08年總資本開支的51.5億元,主要投放於印尼及越南業務,擴大兩地基站規模。期內營 業額增16.3%至237.3億元,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升16.8%至61.4億元。若撇除於08年錄得的一次性項目後,營 業溢利升29.1%至20.9億元。 擬悉售泰公司股權 行政總裁呂博聞說,集團已就出售泰國流動電話業務股權與合作夥伴CAT 達成共識,不排除悉售手持股權。分析員認為,旗下港澳業務或會剝離,未來兩、三年也要依靠以色列業務支撐業績。呂博聞稱,印尼及越南人口共3億,手機滲透 率低,尚有很大發展空間,故會集中資源發展這新興市場,暫無併購計劃,也沒有其他出售資產打算。他期望,印尼業務於明年達EBITDA正數。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19/2027038.shtml
每经记者 李娇凤 发自北京
近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一位核心高管向 《每日经济新闻》透露,香港中信国际、泰国正大集团以及其他几家国际知名资本,将与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联合创立新公司蒙源集团。
该高管进一步介绍,未来蒙源集团旗下将包括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山东豪源实业集团以及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其中,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已确定明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山东豪源实业已于今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对于今年刚成立的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俊洋称,“争取在3年时间内,将其打造为中国最大的高山特色农业基地,并使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据悉,香港中信国际资产管理公司从去年就开始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对合作事宜进行谈判,不久前达成协议。而泰国正大董事长谢国民已于今年5月到该集团考察,且将于今年11月到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考察。
不过,据丁俊洋介绍,中信国际资本的投资或将在该集团登陆纳斯达克后,选择获利退出;寿光蔬菜与泰国正大集团双方都会选择长远的产业投资,欲打造中国农业全产业链。
至于投资公司以及寿光蔬菜所占的股权比例问题,丁俊洋并未透露。
据悉,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是山东重点援川项目之一,子公司北川维斯特商品交易所已于10月15日开业,10月18日正式网上开盘交易。
|
||||||
東山老師坦言,從前少年得志,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發現錯得離譜。 十幾年前,他開始看《孫子兵法》,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對他最深遠的,莫過「順勢而為」、抱緊大盤。 撰文‧歐陽善玲 「如果時光倒流二五○○年,我遇到孫子,會馬上給他磕頭,請他收我為徒。」史書作家東山,在股市打滾二十四年,接觸《孫子兵法》超過十三年;他鑽研老祖宗的戰略智慧,反覆研讀《孫子兵法》至少一百遍,讀了三年,才慢慢通透其中道理。 聊起這套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帶兵征戰絕學,東山眼神發光、心神領會地說,《孫子》啟發的是戰略觀念,他將人性摸透,專攻人性弱點。「人性是永遠不變的,不是貪生怕死,就是貪財好色;而股市,正由人所組成。」參透《孫子》的奧妙之處,在股市,也就不容易受傷。 找到「股市之道」 上 不去、下不來的盤就別玩打開《孫子》,開宗明義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東山依著句子解釋,「戰爭是國家重要大事, 關係到人命生死、國家存亡,一定要好好研究、考察。」轉換到股市操作,也是一樣。講到這裡,他拍了一下桌子說:「當初就是不懂『股市之道』,才會摔得這麼 慘。」東山回憶,一九八七年第一次踏入股市,當時上市公司只有三百多家,錢多籌碼少,不管好股、爛股,全都雞犬升天,讓他產生「股市只漲不跌」的錯覺。他 靠著本業出版社工作,累積到一筆令人稱羨的財富,拿著這筆錢,東山勇闖股市叢林,沒多久時間,就賺進千萬元資產。 「剛開始,我也不相信只要 看著螢幕上跳來跳去的數字就能賺錢。那時候,走大多頭市場,給我錯誤觀念,後來把我害慘了。」東山語氣激昂地說,「這是我生平遭遇到最大的挫敗」;八個月 內,資產從六千萬元變成二十八萬元,每天晚上都在作惡夢。後來,讀了《孫子》才發現,股市不但冷酷無情,且殺人不見血,就與戰場一樣。如果不用頭腦,不先 把功夫練好就進場,最後就只有被痛宰的份。 在股市重重摔了一跤,東山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懂「股市之道」,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玩股票。他深有所感地表示,股市很玄妙,不停跳動的數字,看起來好像只有漲、跌或平盤,但裡面迷霧重重。為了將股市的節奏本質弄清楚,他開始到處拜師學藝,想掀開股市神祕面紗。 「股市有一種運動慣性,一是上升,一是下跌,還有橫著走;上不去、下不來的盤,我就不玩。」東山潛心學習,經年累月下來,他斬釘截鐵地說,「現在股市要痛宰我,是不可能的。」這份自信,來自他悟出一個真理,即操作股票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永遠緊抱大盤大腿」。 東 山說,台股從九三○九點一路下滑到三九五五點,我聽過身邊賠錢最多的人,金額高達三億元。為什麼會賠錢?道理很簡單,股市有多空,當市場走多的時候,代表 財神爺站在多方;而從九三○九點重挫到三九五五點,很明顯地,財神爺站在空方。這時手中握有大量股票,等於站在財神爺的對立面,試想,這樣會有好果子吃 嗎? 蹲好馬步練功夫 即使做好萬全準備 行情也不能被操控除了抓緊大多頭行情、順勢而為,東山自信能在股市屹立不敗的原因,就在他常以《孫子》期勉自己,進場前須修煉好自己的實力,不打沒把握的 仗。例如,「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白話是說,先消除自己的弱點,具備敵人無法打敗的條件;在準備充分、基礎完好下,等待敵 人發生錯誤,以創造致勝機會。 股市裡,他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解,「不該玩股票的時候就別玩,等到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出現,再進場。」另外,孫子 說:「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引申到股市,就是將大盤看作是強大對手,當兩軍對壘時,一般人是不可能力抗大盤的。東山巧妙比喻,「就算首富,擁有二千億 元資產,足以控制盤勢,但也只能當一天的王。就好比在森林裡,遇到獅子、老虎,手中沒有武器,那還不快逃?」東山強調,如果面對的是非常強大的敵人,硬幹 是匹夫之勇、笨蛋行為。不僅如此,只要大盤沒有大行情可圖,就算有波段獲利空間,東山也不為所動,保持空手。「要進入股市,先決條件是波動要大;像這兩個 月以來,指數上不去也下不來,要賺錢就很難。」像孫子說:「兵貴勝,不貴久。」對應到股市,講白了就是「賺錢才是唯一的王道」。東山直言,很多人有壞毛 病,手上沒股票會睡不著。「像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因波動幅度不大,頂多能賺小錢,但這就像刀口舔血,雖 舔到了血,但有失去舌頭的危險。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就好。」至於什麼是好機會?東山借用《孫子》進一步說明。「百戰百勝,非善之 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百仗勝百次,不是高明中的高明,能在不開戰情況下,使敵人降服,才是高明中的高明。運用在股市,即做短 線交易,成本高、利潤低,非明智之舉;真正的高手,會伺機而動,順著大多頭趨勢而為,輕鬆賺錢。 「做股票,不要做得那麼痛苦!比方說,大盤 雖然一天可漲百點,但若實際上漲停板家數不多,代表這個盤只是形式漂亮,但本質不好。」東山分析,漲停家數少,代表主力對前景感到不明朗。只要主力不介 入,就難有大行情,想要賺錢就不容易。像現在指數波動幅度小,要抓到高低點獲利,只有神仙才辦得到。 因此,要在股市作戰贏得勝利,就要靠「客觀環境」來打敗敵人。「所謂『勢』,就是大方向。當趨勢走多,操作股票自然輕鬆又愉快。」東山強調,操作個股時,一定要先看大盤怎麼走,沒有大盤走多的支持,個股基本面再好、技術面再棒,也絕對走不高、走不長。 實際操作順應節奏 股 市求勝關鍵 找出強勢股他說,知道勢怎麼走,操作就順利。而在選股上,最簡單好用的一招,就是「穿頭慣性法」。東山解釋,所謂穿頭,是指股價突破最近一波高點並站穩其 上。這是股價開始走多的初訊,但不代表股價將從此扶搖直上,因為有可能才剛穿頭,就立刻回頭。意思是,只突破了一天,就被打回來,形成假穿頭。反之,若股 價一旦穿了頭後,又繼續穿頭,形成所謂穿頭慣性時,就表示多頭行情來了。 「股價能穿頭,並形成穿頭慣性,最重要意義是,讓最近一波乃至上上 波被套牢的人解套。這表示,多頭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進股票,追價意願強,一旦多數投資人願意追價,行情自然易漲難跌。」東山說,一旦搞清楚了什麼是穿頭, 什麼是穿頭慣性後,實際上操作也要順應一定節奏,才不會亂了方寸。 他建議,「第一次穿頭時,先買進總資金的一成;不必買太多的原因,是防止 假突破而受重傷。第二次穿頭時,證明第一次的作法是對的;做對了、賺到了,才值得加碼。到第三次穿頭時,不但證明前二次的操作正確,更重要的是,穿頭慣性 形成,多頭行情宣告來臨,要怎麼加碼,該怎麼操作,就很簡單了。」另外,當台股處於箱形整理盤局,亦即當股價在一個極狹小的區間遊走,碰到這種技術線形, 只要大盤還在多頭行情中,一旦出現穿頭,尤其是漲停板式的穿頭,不必等到穿頭慣性,就要趕快進場。原因有二:一、大盤在多頭行情時,技術面好的個股,一旦 穿頭,就很容易形成慣性;二、平台整理的個股,整理期越長,爆發力越強,不及時進場,就越難買得到。透過東山的「穿頭慣性法」,操作強勢股,就能像「行於 無人之地」那樣輕鬆、自在。 「十幾年前,我開始念《孫子》,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東山說,從前少年得志,很年輕就賺到一筆可觀財 富,便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才發現錯得離譜。多年下來,仔細揣摩《孫子》箇中精髓,只有「五體投地」四個字,才能完全表達內心崇敬之意。而參透了《孫 子》偉大、奧妙所在,也讓東山看破一般股市迷思,並重新面對過去失敗經驗,反覆提醒自己,謹記老祖宗的智慧。 東山 出生:195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史書作家 經歷:出版業 著作:《股市戰略與絕學》、《你能懂的孫子兵法》等10多本書孫子曰:「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股市啟示:利用客觀環境來求勝。「勢」是大方向,當趨勢走多,操作股票自然得心應手。 實戰技法:如何判斷多頭行情? 1、大盤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均線呈現多頭排列。 2、指數突破最近一w波高點,並站穩其上,甚至形成「穿頭慣性」,就代表多頭行情來了。 孫子曰:「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股市啟示:不要與大盤趨勢對抗,「永遠緊抱大盤大腿」實戰技法:大盤反轉徵兆怎麼看? 當大盤愈走愈高,突然一天跌幅超過1.5%,包括開高走低的實體長黑,就要小心盤勢可能由拉回,變成回跌。 孫子曰:「善戰者,先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股市啟示:贏不了的盤,就不玩;只有在最佳狀態、有穩賺把握才進場。 實戰技法:如何尋找強勢股:穿頭慣性法1、個股股價第一次穿頭時,買進總資金的一成;第二次穿頭時,才加碼;第三次穿頭時,穿頭慣性形成,操作就很簡單。 2、操作個股時,要先看大盤走法,沒有大盤走多支持,個股技術面再強也走不高、走不長。 孫子曰:「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股市啟示:把股票脈動摸清楚、技術分析學好,就能不被盤勢牽著鼻子走。 實戰技法:如何從價量變化,掌握盤勢? 1、任何技術指標都由價、量而來。其中,「價」最重要,有「價」才有「量」。 2、看不懂、或技術線形不夠好,寧可不進場。 東山老師對未來台股的看法:「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 |
||||||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7/4ONDE4XzQwMjQ4OA.html
在全國主題公園建設被叫停後不久,央行、發改委、旅遊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16日聯合發佈《關於金融支持旅遊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下稱《意見》),根據該《意見》,對高爾夫球場、大型主題公園、城市水源地的觀光農業等國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發展的旅遊項目,應嚴格禁止或限制發放貸款。 對於可能借旅遊項目名義變相進行房地產開發的,應從嚴審查。
主題公園貸款收緊
根據目前全國主題公園的發展狀況,約八成的主題公園處在虧損或難以盈利的狀態,即便是香港迪士尼樂園也持續虧損,截至2011年10月1日的12個月財報顯示,香港迪士尼總營收36億港元,淨虧損2.37億港元,前一財政年度為淨虧損7.18億港元。
「主 題公園投資巨大,但盈利模式單一、衍生品開發不夠,或者類似香港迪士尼面積太小等問題都使得主題公園盈利壓力很大,所以國內很多大型休閒旅遊項目或主題公 園都採取結合房地產的模式發展,比較典型的就是華僑城,其大部分收益來自於房地產,而上海歡樂谷作為唯一一個沒有房地產項目的主題公園,目前的客源量和收 入顯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
由於不少業者過度結合房地產開發,甚至打著旅遊項目的旗號去賺房地產的暴利,因此發改委此前剛剛叫停全國主題公園的建設。
目前全國正在建設的主題公園包括上海迪士尼樂園、華僑城數個全國休閒旅遊和歡樂谷項目、Hello Kitty主題公園等。另據市場粗略統計,包括安徽陸安、淮南、合肥等市規劃和在建的主題公園項目,大概投資額已經超過百億元。
Hello Kitty主題公園相關負責人盛先生表示,由於Hello Kitty主題公園的投資基本都來自於公司自有資金,因此不會涉及貸款,此次新政對其項目影響不大,目前項目已經動工。根據規劃,項目整體投資約15億美 元,其中作為第一期開發項目的Hello Kitty家園投資額2億美元。Hello Kitty家園的合作模式是由日方授權,收取授權費用,中方上海銀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投資並管理運營。而銀潤具有金融和房地產背景。
華僑城高層透露,目前華僑城在天津有一個大型項目,此前叫停政策多少給華僑城的整體發展帶來影響,公司正調整一些項目的定位。
華 僑城財報顯示,公司201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58.6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0%;營業利潤14.83億元,同比下降18.58%;淨利潤10.9 億元,同比下降19.23%。華僑城資產負債率也連年攀升,根據公告,華僑城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及2010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61.49%、63.56%、65.83%及69.7%,2011年上半年升至72.3%。
「假如過度依靠貸款來開發新項目,根據央行新政,會有一批旅遊項目因此難以開發,而華僑城這類公司也應該考慮降低資產負債率,開發其他融資途徑或者改變地產為主力的盈利模式。」趙煥焱指出。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華僑城已經意識到主題公園不能僅靠房地產獲利,因此已轉向文化旅遊產業鏈的打造,包括打造夜間大型表演、開發卡通形象和衍生品等。
而迪士尼方面則對新政不予置評,僅表示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在正常建設中。
支持旅遊公司上市
除了收緊政策,《意見》對旅遊企業的融資和貸款也有大量支持政策。
《意 見》指出,要改進信貸管理,加強對旅遊業的信貸支持。金融機構應根據旅遊行業的財務特徵,制定和細化符合旅遊業經營規律的授信標準,改進和完善風險評價體 系。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基礎上,探索開展旅遊景區經營權質押和門票收入權質押業務,積極開展旅遊企業建設用地使用權抵 押、林權抵押等抵質押貸款業務,加快完善各項資產和權益的抵質押登記和評估工作。
而目前中國景區發展存在收入單一化問題,僅依靠門票收益,這讓很多景區在開發新項目時會遭遇資金瓶頸,對於此次《意見》出台,黃山旅遊、麗江旅遊、桂林旅遊等景點景區類上市公司均表示叫好,因為這將有利於景區進一步開發。
中青旅方面表示,此前已收購烏鎮旅遊,並有上市計劃,根據《意見》精神,要支持旅遊資源豐富、管理體制清晰、符合國家旅遊發展戰略和發行上市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融資。所以中青旅認為《意見》將加速旅遊上市公司發展。
|
||||||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