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又要跟摩根大通對著幹!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8494


林奇:林奇今天閱報得悉,內地民營企業新奧燃氣(2688)被內地傳媒 指控涉及行賄案後,儘管公司連日向外澄清,亦四出會見及致電分析員解畫,奈何仍無力挽回投資者信心,股價暴跌不止。

利益衝突、彰彰明甚的 摩根大通昨日更發表報告把新奧目標價由原來的29.2元,急降至16.1元,下調幅度達81.36%,理由是即使新奧管理層力證消息不實,但擔心難洗外界 對公司的疑慮,遂將目標價大降45%,並將投資評級由之前的「增持」,調整至「中性」。

與忠旺(01333)涉嫌造假數及其事後處理手法 極其不可思議相比,新奧燃氣顯然沒有令人可堪懷疑之處,值得懷疑的,反而是摩根大通的下調動機吧!

新奧燃氣打從2001年5月10日以 1.15元上市至今,9年的股價最多曾升逾21倍有多,以昨天收市價16.32元計算,亦升逾13倍,又一支讓各散戶投資者可堪借鏡及加以分析的十倍股!

今 天,因為公司被謠言所陷而導致股價不振,儘管管理層已出面證清,唯無知者眾,此情此境,亦令林奇想到此事一如去年的合生創展(00754)。

歷 史總愛不斷重覆上演,只差閣下是否能成為智者,做到林奇常愛說的「智者不惑」!成為一位成功的投資者不難,但能成為一位逆向投資者(Contrarian Investor)則難上加難呢!因為他/她總要「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蒙牛(02319)如是,今天的新奧(02688) 亦理應如是。

謹祝各散戶投資者能達至

智者不惑!

再者,林奇還要向摩根大通及一眾無知者說聲多謝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62

中環在線:推草本衞生巾挽狂瀾霸王又要搵代言人 李華華


2010-9-7 AD




 

早排爆出「二噁 烷」風波之後,雖然霸王(1338)個老細陳啟源口口聲聲話單嘢可以化危為機,但係話晒洗頭水都叫做貼住頭皮嚟用,消費者點都驚啲有毒物質會滲入皮膚,對 品牌同銷路都咪話會無影響。所以呢,陳老闆已經度咗條絕世好橋推啲新產品嚟力挽狂瀾,推乜嘢?草本衞生巾是也!

陳老闆日前同傳媒講,佢哋啲 特種衞生巾有消炎同去異味嘅功效,佢覺得中高檔女性護理用品市場好有潛力,應該有得做,而呢個產品佢已經諗咗幾年o架喇。根據計劃,草本衞生巾會喺兩年內 推出市場,不過就無講實啲巾有無「翼」!而除咗衞生巾之外,陳老闆仲打算推出草本洗潔精同埋草本牙膏o忝!

消息一出網民迴響大

霸王衞生巾消息一出,網上討論區即刻有好大迴響,網民除咗關心啲衞生巾含有乜嘢物質之外,更關注嘅係,霸王一向慣咗將代言人個嘜頭放喺產品上面,呢勻搞衞生巾,邊個會係代言人呢?而代言人個樣只係出現喺產品嘅包裝上面,抑或每件獨立包裝嘅巾都有個嘜頭呢?

講開又講,大家應該可以好放心用霸王嘅衞生巾,事關廣東省嶺南中藥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噚日批准認定霸王「中藥世家」,兼夾將霸王八道秘方納入第二批廣東省嶺南中藥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果用完有唔舒服嘅話,記得搵呢嗰工作小組查詢查詢喇!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2

忽發奇想-如果股價低於每股淨值又要集資如何辦?

今天腦子無聊想起一個方法,可以不影響每股淨值又能集資的方法,又和供股的方法大同小異,就是很普通的供債券。

這種供債券的方法較為特別,首先這張債券的方式有以下特點:

(1) 無限期

這樣這張債券永遠都可以當作債項,無還款期限,在會計師核數師就可以作非流動負債,發行這種債券,就可以把短債變長債,提升流動比率,讓無知的股評家覺得這股不錯。

(2) 只可以上市公司要求贖回時贖回

當股價高時,公司可以發行新股集資回購債項,提升公司每股淨值,股價低時就沒債權人的迫債風險。

(3)不能換股

這樣就能避免因債項攤薄所有股東的權益。

(4) 可以上市交易

這樣使股東可以套現之餘,未來印債券時亦可公開市場價格可參考。

(5) 一定有現金利息

因為它是永續的,債券持有人雖然要求高些的利息。但這樣這件資產就有充足的現金流,如果大股東需要錢時,應可以按予銀行,取得資金,且這債券有利息,故無債項風險,就算沒錢還,銀行沒收了,也因為有(2)和(3),大股東仍能保持控制權。

(6) 債券持有人有不收股息的權利

如果大股東資金充足,或是公司業績不佳,並持有公司大量債券,可以利用此方法造數,提升公司盈利,估值就得以提高。

此外,我查過上市公司規則,供債券好像沒有比例上的限制的,但如果這樣,會否財務問題吧,這個問題,值得好好細想,希望大家給點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05

中環在線:郭志標、李君豪又要再拉票 李華華


2011-2-28  AD




 

港交所 (388)每年4月召開股東會,都有幾位董事要重選,今年輪到獨立非執行董事郭志標同李君豪要股東重選。睇番港交所年報,兩位仁兄原來自2000年起就擔 任港交所董事,做咗11年咁耐。無計嘅,一路都無咩新人出來選港交所董事,早幾年做過董事嘅網上股評人David Webb做到無癮唔玩。佢同華華講,當年政府官員可以同證監會,同埋港交所高層進行三方會議,佢當時身為董事,想攞番份會議紀錄嚟睇都唔得,唔清唔楚,根 本發揮唔到董事嘅效用同職責。因此,佢無打算再選,亦唔會推薦朋友參選,選嚟都無謂咁話。照咁睇,郭、李二人隨時喺無競爭對手之下,又成功連任。不過咁, 李君豪自己較早前透露,上次連任十分驚險,當日4點15分截止投票,4點10分,佢仲call緊人。唔知道呢種驚險場面今年會唔會重演呢?另外兩位由政府 委任嘅獨立非執董利子厚同許照中,今年亦要爭取連任,但係主動權喺政府手上。早排David Webb撰文,點名指許照中嘅正職係僑豐金融行政總裁,唔計港交所,同時係5間公司嘅非執董,有無足夠時間兼顧港交所獨立非執董一職成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78

「三角錯」 馬雲要錢又要權

2013-09-12  NM
 
 

 

計劃來港上市、集資過千億元的重磅科網公司阿里巴巴,因主席兼第三大股東馬雲「破天荒」要「話事權」,挑戰香港金融市場的傳統原則,在市場掀起一番爭議。要錢又要權,聽落像痴人說夢,但過去十多年,科網狂人馬雲在打造阿里巴巴王國的過程中,做了一個完美示範。身為中國最成功的「推銷員」,原本揹着盤蝕錢生意的馬雲,成功「冧掂老細」,周旋於大股東軟庫及第二大股東雅虎之間,借兩者之力,將阿里巴巴推上高峰。如今,新舊情人都對阿里巴巴這隻「現金牛」虎視眈眈,過去恩怨情仇,隨着今鋪上市通通暴露於人前。

估計市值高達八千億的阿里巴巴,來港上市講足成年,金融界望穿秋水,但港交所及證監會遲遲不肯開「綠燈」。本週二,馬雲在微博發聲明還擊,正式提出合夥人制度,表明不在乎在哪上市,上市的地方「必須支持這重開放、創新、承擔責任和推崇長期發展的文化」,「威脅」味濃。有金句王之稱的馬雲說過:「當了官永遠不要想有錢,當了商人千萬別想權。」但今次他明顯兩樣都想要。傳聞公司拋出的「合夥人制度」,建議由二、三十名阿里巴巴的管理層組成「合夥人」,提名董事會內的大多數董事,即要控制董事局。此舉違反香港上市公司「同股同權」的公平原則,即小股東有提名及選舉全部董事的權利。市場普遍反對,令港交所陷入兩難。

證監會拒放行

阿里巴巴年賺約二百億元人民幣,若以騰訊的市盈率四十倍上市,發售兩成股票,集資額達一千六百億元。大塊肥豬肉在前,港交所流晒口水,主席周松崗上週二直言:「當然希望佢哋(阿里巴巴)嚟香港上市。」不過,有指近年作風強硬﹑頻頻出手打老虎的證監會,堅拒開綠燈。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亦向本刊表示反對,指「合夥人」制度等同實行「特別股份制」﹕「少數人壟斷董事會係唔可取嘅,可能令公司陷入無制約嘅狀態!」梁定邦指,證監會有權否決阿里巴巴上市,他解釋﹕「根據上市規則8.11條,除非特許,上市申請公司不允許有少數股東壟斷投票權。交易所與證監會一直有協議,如交易所要行使特許權必須先得到證監會同意。」

馬雲求「名分」自保

現階段,阿里巴巴、港交所及證監會,都透過傳媒不斷放風,測試「底線」;馬雲企硬,因為他手上只有百分之七的股權,加上其他「馬雲系」的管理層,也只有共一成,難以與持有超過三成股權的軟庫﹑以及兩成四股權的雅虎對抗。軟庫及雅虎,前者是馬雲的「初戀」,後者亦有情份,這兩位幫他打造科網王國的「枕邊人」,如今卻成為他最忌畏的拍檔。他曾說過:「要我用多十倍時間,都無辦法同孫正義(軟庫董事長)及楊致遠(雅虎前主席)溝通!」他要於上市時爭取「名分」自保。這段「三角錯」,要由馬雲未成名前說起。九九年,他和十八名始創人,在自己屋企創立阿里巴巴集團,每月僅支薪五百元人民幣。同年獲高盛等財團入股五百萬美元,但未能大發圍。真正的第一桶金,是來自日本互聯網投資一哥、軟庫集團董事長孫正義。

科網股狂潮

二千年,阿里巴巴仍是「醜小鴨」,竟大膽向當年亞洲首富(香港代表李嘉誠僅排第四)孫正義「求愛」,獲對方注資一千八百萬美元,買入阿里巴巴兩成股權。○四年,由孫正義牽頭,連同幾間風險投資公司,再入股八千二百萬美元,成為第二大股東。當時馬雲連同管理層,仍是最大股東。

逼走造王者

馬雲和孫正義可說是識於微時。至○五年,開始賺錢的阿里巴巴變「索」,追求者眾,雅虎創辦人楊致遠亦主動敲門,以十億美元加雅虎中國業務為代價,入股阿里巴巴四成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明撬軟庫牆腳。馬雲確實「有眼光」,雅虎進一步將阿里巴巴帶上國際舞台。○七年,阿里巴巴集團分拆「B2B」業務上市,集資超過一百三十億元,十三元五角的招股價,首日掛牌已颷升至近四十元。一夜之間,馬雲身家暴漲至一百二十億元,軟庫及雅虎的股份賬面值為四百七十億元及六百五十億元。馬雲游走於新舊情人之間,如魚得水。之後,雅虎光芒漸漸被阿里巴巴蓋過,此消彼長下,摩擦日增。

奪支付寶露野心

至一一年,馬雲反客為主,以「外資控制的公司無法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為由,將軟庫及雅虎有份的「支付寶」資產,轉移至馬雲的私人公司。支付寶是網購的交易渠道,等同「現金牛」,是真正的「寶藏」。馬雲野心盡露,雅虎遂隔空數落,而軟庫主席孫正義亦有不滿。最後,馬雲承諾日後分拆「支付寶」上市時,給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不少於二十億美元、但又不多於六十億美元的現金回報;不過上市日期無定案。和解後,馬雲與雅虎仍心存芥蒂,他曾想與孫正義等財團聯手,出價二百五十億美元,全面收購雅虎,但最終未有成事。去年,馬雲再作兩步部署。他先以股價被低估為由,以招股價私有化阿里巴巴,籌備日後再整體上市「骨水」;第二步是冧掂中投及國開行等老細「科水」,以七十一億美元,向雅虎「購入」阿里巴巴集團兩成股權,替馬雲解除威脅。當年「過繼」給阿里巴巴的雅虎中國,因長期虧損,在今年九月亦正式停止運作。七年恩怨,在今次重組再上市下,再次撩起。

精甩尾唔益股民

阿里巴巴籌組上市,被視為科網股的「高峰」,但散戶要小心,因為向來「精甩尾」的馬雲,永無益人。○七年阿里巴巴上市時,只放入已近夕陽的B2B業務,五年後私有化,出價竟然與招股價一樣,令高價買貨的散戶鬼殺咁嘈!今次馬雲亦用同一招,將淘寶網等業務包裝上市,最值錢的支付寶繼續「據為己有」。有中資分析員表示:「講真,馬雲唔係會益你嘅人!淘寶個市場已經飽和,未來唔會再有大幅增長,值錢嘅支付寶都無放入去,所以佢個故事都唔吸引。抵唔抵買,要睇定價,不過我覺得佢個故事唔得,股價表現一係平平無奇,一係不斷探底。」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一旦阿里上市,科網股就會爆﹕「就好似facebook咁,點都會坐一陣艇。我都係落少少注,等佢上市企穩後先買。」就連阿里巴巴的員工,亦不看好。曾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的前管理層劉生,指阿里巴巴只是表面風光。「過去淘寶的增長翻了幾番,是得益於中國網絡用戶大幅增加的紅利。如今淘寶已難再大幅增長,惟支付寶的前途卻無可限量。」他指阿里巴巴不斷膨脹下,機構變得臃腫﹕「一個部門一百多、二百人,溝通效率很低,而且部門多,合作非常困難。近年已有很多很多人離開,我就是其中一員,因為互聯網世界有很多機會,年輕人寧願自己創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95

唔嫁又嫁,何解阿里巴巴又要乖乖回來? 鹿米館

http://lunkayun.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4.html
馬雲不是說不急於上市嗎?不是要說一定要有什麼合伙人制度嗎?還說不來香港也不是什麼大不了,到海外如美國上市都可以呢!!

但為何今天你要借殼中信21(241)入股呢?

文件說會由阿里巴巴注入若干補充業務,或其他形式的合作。這即是說明會注入新業務。阿里巴巴龐大業務產業注資,可見必定會成為該公司的旗艦上市公司。最後阿里巴巴還是要來香港而放棄其他地區上市,連新加坡這類較低上市要求的地區也沒有考慮。

近期阿里巴巴動作挺多,由餘額寶到借殼上市都涉及到財技應用。阿里巴巴曾上市但最後私有化,現在再借殼上市可謂是互聯網公司當中財技玩得最絕和最頻繁,但股民對它既愛又恨,因為既可以炒上但又怕被大股東成為他們的點心。

來港上市對阿里巴巴始終是最後和最好的目的地,在政治環境、經濟環境都是適合該公司落腳。但是阿里巴巴母公司現行自有的合伙人制度,如何能夠在香港上市的規條下運作,這是該公司甚至是聯交所最大的問題。早前李小加暗示說香港或者有創新制度,但沒有說明是什麼創新,那是否引入所謂阿的合伙人制度呢?但是從營運過程中,馬雲對公司的主導權,使其他股東確實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些是眾所周知。現在來港上市,馬雲的作風會否對本港股民同樣的「待遇」嗎?這是難以預料。

國內龐大的企業,最終還是要來港上市,這是代表著什麼?相信都是不言而喻。

但從這事說明做人不要說得這麼絕,馬雲,你是知道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888

林毅夫:「既要有效市場,又要有為政府」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480

成功的國家一定是既有有效的市場,又有有為的政府。有為的政府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

我現在的努力就是要讓政府明白什麼樣的干預是對的,什麼樣的干預是錯誤的。到目前為止,成功的國家的產業政策都是「蒙」對的,但它們背後有共通的道理。

你們認為美國的干預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中國的干預方式是不可接受的。

「經濟學家的使命是認識世界,然後改造世界。」

2014年4月初,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成立20週年大會上,名譽院長、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說。

多年以來,林致力於回答經濟學的「盧卡斯之問」——「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秘密和機制到底是什麼?」

為此,在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前後幾年中,他先後寫出了《繁榮的求索》、《新結構經濟學》和《從西潮到東風》等數本著作。在書中,他引用盧卡斯教授的一句話感嘆道:「一旦一個人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他就很難再去思考其他任何問題了。」

簡而言之,林毅夫的答案是,經濟增長是一個結構——包括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制度安排等不斷變遷的過程,結構變遷的決定因素是經濟體的要素稟賦,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能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稟賦,促進產業的潛在比較優勢變成競爭優勢。林毅夫稱之為「新結構經濟學」(New Structural Economics),並以此對現時複雜的國際經濟動態變局進行新的學術概括和對策思考。

基於這一理論,他提出「超越凱恩斯主義」——大舉投資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並認為這是一個在現階段既能幫助發達國家擺脫危機,又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的良方;而在此過程中,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政府,應該將市場和政府的作用結合起來,在發現、培育和扶持具有比較優勢產業上扮演積極的角色,並在政策建議上給出了「增長識別與協調」六大步驟。

但這一主張一直以來爭議不斷,不少學者批評說其迴避了現代政治體制中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問題。尤其是在中國自古以來缺乏對政府制約的歷史與現實環境下,讓大量的財力與資源掌握在政府而非市場手中,不僅可能造成投資的效率受損,而且可能引發大量的尋租與腐敗。

就這一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問題,南方週末記者近期與林毅夫進行了一次對話。

不能因為失敗的產業政策,就把嬰兒和水一起倒掉

南方週末:你提出的「超越凱恩斯主義」似乎迴避了大家對凱恩斯主義的一大批評,即政府之手與市場之手的界限問題,比如說產業政策。1980年代以來,中國的產業政策似乎從來沒有成功過,從早期的CRT彩電、汽車到後來的半導體、國產軟件、等離子、新能源光伏、電動汽車等,財政投了大量的錢,普遍都是失敗的。

林毅夫:這大概跟你們媒體的報導有關係,你們一般都不會報導成功的。如果沒有成功的產業政策,每年9.8%、持續35年的快速增長是怎麼來的?

南方週末:成功的產業政策來自哪些產業?

林毅夫:你去每個地方看看那些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是怎麼起來的。你到東莞去看,每個鄉鎮每個項目去看,都是政府積極招商引資來的,招商引資就有產業政策啊。你看到很多產業政策失敗,那些都是太冒進的產業政策,但真正因勢利導的產業政策,幫助投資者解決交易成本高的問題的產業政策會成功。產業政策失敗當然我們要批判,但不能因為那些失敗的產業政策,就把嬰兒和水一起倒掉。

南方週末:如果沒有政府這隻手,市場能不能自己選擇出正確的符合比較優勢的產業?

林毅夫:市場自發很難出現符合比較優勢、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你看拉丁美洲,實行「華盛頓共識」最好的智利,30年來沒有任何新的產業出現就是答案。因為要新的產業出現,有很多協調的問題,有很多外部性問題要解決。比如誰願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能成功,更可能失敗。如果失敗了,成本由失敗者自己來付,如果他成功了,大家都進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沒有壟斷利潤了。失敗的成本自己付,成功的好處大家分,聰明的人都願意做第二個不願做第一個吧。如果沒有第一個的話,怎麼可能有新的產業出現呢?

第二點,即使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的成功和失敗有多少決定於他自己?因為要新進入到一個產業,人力資本的需求不一樣,基礎設施的要求不一樣,金融法治環境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樣,他沒有辦法自己解決。因此如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沒有政府積極地跟他配合,他也不會成功。

確實,你可以看到很多失敗的產業政策,但關鍵不能一竿子把所有產業政策都打倒,而要去分析那些產業政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再看看那些成功的產業集群是怎麼出現的。哪一個成功的產業集群背後沒有政府的支持?

南方週末:這裡似乎有概念混淆,我說的是政府去選擇市場應該發展哪一個產業,而你說的是政府的支持,有可能是市場已經選擇了一個產業,比如投資者願意到這個地方來投資,而政府給予了支持和幫助,這是兩個概念。

林毅夫:不完全是這樣。你知道私營企業賺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靠競爭,另一種是靠跟政府尋租。政府如果完全退出的話,我剛才講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所以政府就要避免被尋租,政府也要知道哪一類型的產業可能成功,哪一類型的可能失敗。

政府如何能「蒙」對

南方週末:政府怎麼能知道哪些產業可能成功哪些失敗呢?

林毅夫:我的《新結構經濟學》,討論的是政府的行為如何才是有效的,裡面寫得很清楚。比如對過去二三十年經濟發展較快而且人均收入比自己高1-2倍,經濟發展又很快速國家的可貿易產業,那些產業的產品很可能就是你具有潛在比較優勢的,這難嗎?

研究發展經濟學的思潮可以看到,政府跟市場的作用就像鐘擺一樣,1970年代以前,市場被認為是失靈的,強調政府的干預。1980年代流行新自由主義,認為政府都是錯誤的,一切都靠市場。

但實際上成功的國家一定是既有有效的市場,又有有為的政府。有為的政府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這是我們要去探究的。政府可能犯錯,作為經濟學家的責任是提供更好的理論和政策框架來幫助政府減少錯誤,提高決策正確性的概率,如果因為政府可能犯錯就要政府什麼都不做,怎麼可能?政府不做事,還有更多問題不能解決,怎麼辦呢?

南方週末:台灣30年前也曾頒佈「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劃定「主導產業」,其中有些產業比如半導體、PC、精密代工等確實發展起來。但當年台灣曾有過「蔣王之爭」,經濟學家蔣碩傑反對政府選擇主導產業的做法,而王作榮主張政府應當擔任更積極的角色,起領頭帶動作用。我們看到,後來台灣取消了「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政府角色由「主導」轉變為「指導」,有人講政府當時選對了一部分明星工業,是「蒙」對的。

林毅夫:這裡面就是恩格斯所講的,我們必須從「自然王國」向「必然王國」飛躍,台灣為什麼「蒙」對了,難道沒道理嗎?為什麼不去瞭解「蒙」對背後的道理是什麼?

南方週末:政府去「蒙」的代價太高了。

林毅夫:我現在的努力就是要讓政府明白什麼樣的干預是對的,什麼樣的干預是錯誤的。到目前為止成功的國家或地區的產業政策是蒙對的,沒錯,是因為沒有理論,但它們背後有共通的道理。

南方週末:你這麼自信按照這套標準就一定能選對嗎?

林毅夫至少失敗的概率會小很多,比如光伏絕對不會入選,因為光伏是德國在發展,德國的人均收入是我們的十倍!我講的是兩到三倍,也就是高出一到兩倍。

南方週末:即使你的理論是對的,那麼如何讓政府按照這種理論行事?因為有無數人都在遊說政府,包括強有力的既得利益群體。如果賦予政府選擇產業的權力,更大的可能是它不聽你的,可能因為信息不對稱,也可能有尋租風險。

林毅夫:如果我連你都沒辦法說服,那麼我也沒辦法讓政府聽我的。但我知道,政府一定會做選擇,因為做選擇是預算有約束的條件下的必然,如果資源是有限的,你一定要做選擇。既然要選擇,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給它提供一個框架,讓它知道什麼樣的選擇成功的概率會高,什麼樣的選擇失敗的概率高。

現在國外的新自由主義說,政府的干預都是失敗的,所以政府不該干預。可是政府必然要選擇啊,美國政府也要選擇,同樣幹預產業。只不過美國的發展階段跟我們不一樣,它的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源自基礎科研和商業研發。基礎科研誰做?美國政府支持的。基礎科研有無限多的項目,美國政府每年花在基礎科研上的錢上千億美元,是不是要高度選擇?

第二點,商業研發成功之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的一大決定因素是它的批量生產的量有多大,美國政府經常用政府採購的方式幫助它的企業快速達到規模經濟,如果僅靠市場力量的話,它的初始生產成本會非常高,不會有競爭力。這也是干預。

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受新自由主義學說影響,認為美國的干預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中國的干預方式是不可接受的。但是中國這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應該講政府大部分的干預是對的。

所以不要把主流的理論當作真經,也不要照搬發達國家的經驗,還是要回到國內來看國內的問題是什麼。我2012年6月從世行回來後發現,我們國內的很多共識基本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財政部提出的那套說法,比如說中國儲蓄太多,必須改變增長方式,由投資拉動變成消費拉動,這都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財政部不斷在說的。

消費當然重要,但消費增長的前提是收入水平不斷增長,收入水平不斷增長的前提是勞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它的前提又是技術不斷創新,產業不斷升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些的前提又是什麼,都是投資。而且統計數據表明,當中國投資拉動被批評最嚴重的那幾年,實際上是改革開放以來消費增長最快的那幾年,從1978年到2007年,我們平均的消費增長率是每年7.7%,從2008年到2012年,我們每年的消費增長是每年9.2%。

當然,投資是要有效的投資,有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這個可以討論,但如果說必須放棄投資拉動,必須改為消費拉動,這是想要中國未來幾年爆發金融危機的論調。

實際上,最近美國又改了說法,由於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退出造成大量投機資金回流美國,給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了困難,印度中央銀行行長批評美國,認為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美國的貨幣政策不應該只考慮美國的利益,必須也同時考慮對其他國家的影響。美聯儲就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基本脆弱性的六個指標,根據這些指標中國經濟屬於最強建的,印度最脆弱,因此就說印度的問題是印度自己造成的,和美國的貨幣政策無關。

可是,用來說明中國經濟強健的那些指標中,如儲蓄率高、外貿盈餘大和外匯積累多等過去則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增長不可持續的原因。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肯定有許多體制機制問題,對我們的問題和我們的成功之處需要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695

獨家 | 小米式公寓火了之後,雷軍又要顛覆裝修行業?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2-31/887684.html

邦地產獨家報道小米式公寓——You+國際青年公寓之後,又最新發現:雷軍已經悄悄盯上了家庭裝修領域,嘗試“用互聯網改造裝修”。作為房地產下遊產業,市場容量過萬億的家裝行業仍然行走在傳統、粗放的道路上。

2014年6月,41歲的陳煒從一家家居公司離職創業“愛空間”。他用一周時間做PPT,兩個月後和雷軍談話一個半小時,2014年8月拿到了順為資本領投、總共超過5000萬元的A輪投資。

699元的裝修單價、20天完工,在雷軍“七字訣”(專註極致口碑快)的點撥下,陳煒能給傳統的家裝市場帶來顛(you)覆(zheng)性(yi)的surprise嗎?在小米“智能家居生活”產業鏈上,“愛空間”會比You+國際青年公寓更能成為“爆款”產品嗎?

“小米家裝”

這份PPT花了陳煒一周時間來準備,他最終把標題定為“小米家裝”。

倒不是故意迎合即將見到的這位“觀眾”,陳煒打心眼里覺得自己做的事“很小米”。

一周後,在小米公司的辦公室,陳煒見到了他的“觀眾”——雷軍。

這場談話持續了一個半小時,超出了雷軍與其他被投資人見面的平均時長。陳煒第一次見識到了雷氏風格,他出了幾身汗。

臨走時,陳煒扔下一句話,“不管投不投,我就這麽做了。”

一段時間以後,陳煒創辦的這家裝修公司——愛空間,獲得了超過5000萬元的投資,雷軍的順為資本領投,其他幾家成熟基金跟投。

如果不是雷軍,在外界眼中,愛空間也許只是一家打著“互聯網思維”的普通裝修公司罷了。和You+從事的長租公寓一樣,裝修行業也處於野蠻生長階段,極不透明且充滿爭議。

陳煒看到11月底被邦地產“捅出去”的You+國際青年公寓備受輿論關註,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要找You+創始人劉洋“聊聊被曝光之後的感受”。

他和劉洋的交叉點,正是雷軍;確切說,應該是順為資本,雷軍用它投資了小米手機業務之外的領域。作為愛空間的創始人,陳煒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創立了這個品牌,並拿到了雷軍的投資。

據邦地產另外了解,愛空間已經在進行B輪更大規模的融資。

沒個0%的毛利率,

不好意思跟小米打招呼

見到雷軍之前,陳煒其實已經被周圍一圈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朋友“洗過腦”,但殘留的傳統思維還在他腦海里揮之不去。

陳煒,愛空間創始人

陳煒問過很多人:為什麽電子商務發展了十多年,卻改變不了一個裝修行業?他就想做一個改寫規則的人。

他把裝修公司搬到天貓上,打出了899元一平米的套餐價。市場部的人員都用上了“旺旺”,在線等候。客戶倒是來了,房子也裝完了,五星好評也拿到了,陳煒卻高興不起來。

“他們怎麽不surprise呢?”不管是價格還是工期,陳煒覺得都已經遠遠超出了行業水平,但客戶的反應讓他覺得夢想還沒有照進現實。

就在這時候,有人推門進來,突然間,陳煒覺得夢想向他砸了過來。

進門的是順為資本創始合夥人CEO許達來,“這將是一個價值100億美金的公司啊!”陳煒當時就傻眼了,“雖然我腦子里全是夢想,但我真沒想到會這麽多啊!”他必須清楚地記得這一天——2014年8月5日。

那時候,愛空間誕生不過兩個月。

2014年8月中旬,在許的安排下,陳煒見到了雷軍。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雷軍看到這個PPT的標題,笑了笑沒說話,聽了十分鐘,雷軍打斷了陳煒。

“什麽是小米的商業模式?”雷軍問。

“七字理論唄。”陳煒答。

雷軍反問,“現在裝修工期兩個月,那你最短可以多長?”

因為之前與開發商合作過樓盤精裝修的樣板間,陳煒估算過,如果加班加點,理論上20天可以實現,但成本會非常高,也很冒險。

“20天吧。”陳煒脫口而出,他並沒當真。

雷軍一拍大腿:“好,就20天!晚一天給客戶(賠)一萬塊錢。”

陳煒還沒緩過神,899元每平米的定價又被雷軍砍掉了22%,只剩下699元。

雷軍講故事,“你知道有一家公司堅持了30年毛利率只有10%,並做到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它就是沃爾瑪。”雷軍還搬出了自己的故事,“當年第一臺小米電視的成本要比售價高出500元,我咬著牙賣了。”

成本價銷售是雷軍眼中的硬性條件。陳煒原本以為他行業里可以賣到1299元的套餐他賣到899已經夠慷慨了,現在才明白,要是沒個0%的毛利率,你都不好意思跟小米打招呼。

走出雷軍辦公室,已經出了幾身汗的陳煒感覺一身輕松,心里又是沈甸甸的,相比最終敲定的投資額,他的更大收獲是這場談話顛覆了他原有的思維模式。“我原以為我做的事情跟小米的商業模式很接近,但其實我還是在用傳統模式思考問題,但雷軍一下子就好像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脈。”

顛覆的邊界

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裝修。

陳煒用“微笑曲線”形容傳統的裝修過程,“買房子大家都很高興,但裝修又是痛苦的,心情就像拋物線沈入谷底,房子裝完看到這個家越來越像樣,又會笑起來,我們就是想讓中間這段低谷期也能笑起來。”

但凡有過裝修經歷的人,且不說各種裝修材料“霧里看花”摸不清真偽,與裝修公司鬥智鬥勇耗時耗力,時間成本是最大的消耗,大部分時間不是用在監工上,就是往返在住處、單位和新房的路上,到了最後房屋驗收階段,少不了各種妥協無奈。

“簡直就是滿身痛點的一個行業。”陳煒感慨,當初他懷著夢想離開博洛尼公司,就是想解放被裝修所禁錮的一代年輕人。

他的想法是,將家裝整合成一個標準化商品,用互聯網思維整合行業,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最優的家裝。

但這到底能否實現?在去愛空間的路上,我始終持保留意見。而今的家裝市場上,“裝修套餐”並不少見,之前邦地產記者自己就曾差點體驗某知名裝修公司的“幾萬塊精裝搬回家”的裝修套餐,結果交完定金之後落荒而逃。誇張點說,“扶個掃帚都要收錢”,各種隱性收費讓人苦不堪言。

邦地產記者現場探訪

抱著一顆受過傷的心,邦地產記者去了位於北京北四環的愛空間線下體驗店,從一層往下的樓梯間墻壁上,“解放一代年輕人”的slogan隨處可見。陳煒說,這句口號的靈感來自於雷軍。

第一個被解放的年輕人叫劉大山。

劉大山(著紅衣服者)

他位於北京豐臺區福海棠華苑小區的一套57.92平米的一居是愛空間微信公眾號首次實時播報“20天家裝奇跡”的主角。在劉大山家裝修過程中,愛空間派出產業工人85人次,20天一共發送微信溝通消息263條,處理了3次應急問題,配合劉大山調整了1次工期安排。

劉大山跑了兩次工地現場,一次是開工當天,另一次是收工當天。

劉大山是不是托兒?陳煒說,其實是朋友的朋友介紹來的,當時只是想內部做公測發發微信,結果市場部的同事在朋友圈一轉發,關註的人多得超出預期,自然倍感壓力山大,讓陳煒覺得必須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試營業的第一天,依靠朋友圈里的互相轉發,來了60多人。正巧遇上來展廳選窗簾的劉大山。經過大山的賣力“忽悠”,當場就有人拍下了定金,愛空間接下的訂單排到了年後。“現在要是預定,只能到3月份再施工了。這倆月都排滿了。”陳煒沒想到,自己這麽快就收獲了一批粉絲。

邦地產記者在現場發現,不同於其他主打套餐裝修的公司將大量的原材料擺在展廳供顧客選擇,愛空間的展廳只有三種不同戶型的樣板間,裝修材料全部展現在這幾間房子里。主要的合作品牌多是行業知名品牌。陳煒說,要保證成本價,就要靠渠道優勢。他要做的就是把家裝的渾水變清,讓所有環節都透明。

在裝修鏈條上,愛空間既是產業鏈的整合者,也是品牌商的使用者。由於699元的剛性價格,想要在渠道上有利潤,愛空間必然要以規模作為談判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52

4S店帶著新武器殺回來了,上門汽車大保健剛剛起勢又要被幹回原形?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8/148803.html

i黑馬:各路提供上門養車服務的創業公司才說完要造4S店和修理廠的反,這下4S店和修理廠又殺回來了,它們獲得了什麽新式武器?

\汽車後市場又添一巨頭玩家!

1月7日,紐交所上市公司汽車之家(股票代碼:ATHM)推出汽車後市場保養O2O平臺“養車之家”。目前這款產品主要針對北京市場,車主通過養車之家的APP或網站獲得汽車美容保養服務,包括洗車、小保養、大保養、鈑金噴漆等十余項精細分類服務信息,然後在線上預付費購買打包服務,再前往提供該服務的線下商戶獲取服務。

在養車之家發布現場,汽車之家CEO秦致認為,未來養車之家APP其中一個作用是幫助門店擴大了活動範圍——分布廣泛的門店也可以派技師就近提供上門保養服務,它創造的產值可能比單純上門保養的公司大10倍。過去,門店沒有品牌、不會玩線上銷售,它即使有能力做上門保養,但不知道怎麽告訴車主,車主也想不到門店也可以提供上門保養。而上門保養因工具、場地、配件等原因無法提供的深度修理業務,門店都可以做。

目前,養車之家在北京與共計500多家4S店、修理廠、美容裝飾店以及更換輪胎服務商達成合作協議,線下商戶登錄商戶版客戶端,將服務打包做好、定好價格,提交到養車之家後臺,通過審核後會按照服務類型放在頁面共車主選擇。之所以要讓車主預付費,是為了提高到店率,保護商戶利益和積極性。車主獲得服務後,養車之家也不會立即把錢打到商戶賬上,這是為了確保商戶給車主服務的質量。養車之家從商戶銷售的服務中抽取一定比例作為傭金。

在O2O服務中,線下合作商提供的服務質量如何控制是一個難點。養車之家采取事先審核制度,有專門的線下團隊在簽約前詳細考察服務商,主要考察技師技能水平和配件獲取資質兩方面。養車之家負責人汪雲洋說,養車之家只做平臺,不會介入配件供應,“水太深、供應鏈太複雜,而且那是商戶主要利潤點,我們不碰”。作為平臺,養車之家也跟上門保養公司合作,以增加服務項目的多樣性,後者看重的是養車之家巨大的線上流量資源。

依托汽車之家巨大的訪問流量,養車之家從線上引流的成本極低。同時,汽車之家的品牌背書讓養車之家在車主和商戶之間都有良好的口碑,與這兩者發生交易的成本都相對同類平臺更低。養車之家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在於,把在汽車之家的電商平臺購買新車的車主變為養車之家的用戶,這批用戶可以稱得上是最優質用戶。

秦致說,汽車行業的底子好——從福特造出T型車開始,一直就處在技術和管理創新的前沿,他對汽車後市場互聯網化的前景很看好。這次活動上,汪雲洋沒有透露養車之家開拓外地市場的時間點。

(更多汽車後市場創業精彩內容請期待《創業家》2015年2月刊)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59

阿根廷總統 笑中國又要中國錢

2015-02-16  TCW
 
 

 

「拿人手短」這句中國諺語,對阿根廷總統克莉絲蒂娜(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似乎不適用。二月初她訪問中國,卻在推特嘲諷中國這個金主,為這位女總統再添一爭議。

在中國遇到歡迎群眾時,克莉絲蒂娜在推特上說「這些人來要米和油嗎?」她寫「米」和「油」兩字,還將r換成l,諷刺中國人講西班牙語搞混這兩字發音。她談當地天氣「氣溫:兩度。適合企鵝,也適合中國。」

這不是克莉絲蒂娜第一次引起爭議,這次她赴中國,也是想擺脫國內風暴。檢察官尼斯曼(Alberto Nisman)指控她協助伊朗,掩蓋一九九四年阿根廷國內一場猶太人社區爆炸案。一月十八日尼斯曼赴國會作證前一天,頭部中彈死於家中,事後發現他已簽發克莉絲蒂娜逮捕令。

今年六十二歲的克莉絲蒂娜,丈夫基什內爾是前阿根廷總統,二○○七年卸任後,支持她出馬參選,成為阿根廷史上第一位當選的女總統。基什內爾本打算二○一一年再度參選。不過卻在前一年去世,隔年克莉絲蒂娜連任成功,任期將到今年底結束。

克莉絲蒂娜仿效阿根廷前國母艾薇塔(Evita),她曾去整形,被稱為「Botox版的艾薇塔」(Botox是一種肉毒桿菌)。不過她的施政比外表更搶眼:二○一三年底,阿根廷警察因薪水太少而罷工,使耶誕節全國出現搶劫風潮。到隔年元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停電,上萬家庭有半個月無電可用——這是政府壓低電價所致,這段時間克莉絲蒂娜卻一直在度假。

她對外資亦有敵意,如她稱美國航空是「禿鷹同路人」,寶僑(P&G)曾被勒令停工,她上任以來,四十家外資撤離阿根廷,包括卡文克萊(Calvin Klein)及卡地亞(Cartier),通用汽車也停止從巴西進口汽車到阿根廷。

反商及管制使阿根廷經濟欲振乏力,去年七月該國出現倒債危機,在借錢困難下,中國扮演救世主,提供四十七億美元給阿根廷建水力電廠。這次克莉絲蒂娜訪問中國,也是希望中國增加對阿根廷投資,只不過她卻嘲諷這位金主,事後她辯稱只是幽默。阿根廷人民或許希望她在外國更有魅力,才能抵消她的「幽默」對阿根廷帶來的傷害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