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國創能源12億地下轉賬曝光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3/3600937.html 在 《第一財經日報》對國創能源(600145.SH)定增基金募資迷蹤事件追蹤報導近半年之後,國創能源昨晚發佈公告,承認與上海優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優道投資」)之間發生的大額資金往來,並表示收到中國證監會貴州監管局關於其大額資金往來未納入賬務核算的責令改正決定。
針對國創能源的公告和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決定,有國創能源定增基金投資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優道投資募集資金的最終去向在公告中並未得到真實反映,而貴州證監局責令整改的決定也明顯力度不夠。
紙包不住火
2013年11月1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報導了上海閔行區一對老夫婦因購買「上海市閔行區動遷安置房項目二期D款」產品到期無法兌付一事。經本報調查,發現這款產品披露的用款方、募投項目為前民生銀行、寧波銀行業務人員劉永盛私自偽造,但劉永盛是代上海優道投資募資。
經過對上海優道投資的追訪,《第一財經日報》又於2013年11月11日刊發《虛假理財資金去向初現:億元款項流入國創能源 》 ,揭示劉永盛所募資金並未投向閔行動遷安置房,而是流向了國創能源。除劉永盛非法募資的部分,優道投資也在2012年10月和2013年5月通過其管理的上海富義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為國創能源募集了兩期定增基金。
但國創能源對劉永盛案和優道募資事件均進行了否認。其中國創能源在2013年11月17日發佈公告稱,劉永盛案與國創能源沒有關係,所涉資金不為公司所用。該公司董事長周劍云和董秘王強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都堅稱,優道投資所募的資金都沒有流入國創能源的賬戶,上市公司沒有收到錢。對此,本報又於2013年11月18日刊發《7億理財資金「失蹤」記 》 ,質疑國創能源在說謊。
隨著事態的演進和本報調查的深入,2014年3月11日,《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優道前員工爆料:國創高管為「中技系」倒錢13億 》 。報導稱,據優道投資離職員工在今年3月向本報爆料,優道投資實際是由國創能源董事長周劍云控制的、專門為成清波「中技系」融資的平台。優道投資和劉永盛通過優道投資管理的乾灝、富義等有限合夥企業募集的資金在流向國創能源的賬上之後,由周劍云通過上海慧福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進行「倒賬」,運作給深圳中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成清波和其他用款方。
上述報導引起監管層的強烈關注,國創能源也開始陸續承認和優道投資的關係以及與優道的資金往來狀況。3月13日晚,國創能源公告,否認周劍云為優道投資和慧福投資的實際控制人,但承認上海優道投資募集資金進入國創能源的監管賬戶,國創能源根據陳世達、貴州陽洋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委託又對資金進行了劃轉。
國創監管賬戶7.7億元「消失」
昨日晚間,國創能源再次公告稱,經公司財務部門根據有關陳世達、貴州陽洋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委託劃款情況的清理,公司監管賬戶根據委託共流入資金11.922億元,根據委託劃出11.921億元。
其中,從優道投資管理的有關合夥企業共轉入監管賬戶9.36億元,從監管賬戶轉出到優道投資管理的合夥企業1.66億元,優道投資轉入公司監管賬戶淨額7.7億元。
國創能源監管賬戶先後進出資金超過11.92億元,但根據劃出、流入金額比對,目前監管賬戶的餘額僅為5180元,基本為零。對於優道投資而言,優道轉入監管賬戶淨額高達7.7億元,而這筆資金卻已經從監管賬戶「不翼而飛」了。
按照國創能源此前的公告,陳世達委託陽洋礦業代理融資事宜,陽洋礦業委託上海優道投資進行融資,國創能源為本次融資提供監管賬戶。如此,這7.7億資金看起來是轉給了陳世達。
但據《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報導,在對優道投資人的兌付和安撫過程中,深圳中技實業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成清波頻頻出面。同時,優道離職員工的爆料也稱,上述資金主要是運作給中技實業實際控制人成清波和其他用款方。有投資者稱,據此推測,國創能源的公告仍有不實成分。
黔證監責令國創能源整改
昨晚,國創能源還公告了收到貴州證監局責令改正的決定。
公告稱,3月17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貴州監管局《關於對貴州國創能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責令改正決定的主要內容為:經查,發現公司在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營業部賬號為437761907172的賬戶、天津銀行上海分行賬號為236101201090079562的賬戶和農行上海趙家巷支行賬號為03-779700040089598的賬戶存在大額資金往來未納入賬務核算的情況。以及2012年年度報告、2013年半年報和2013年第三季度未披露上述賬戶現金流的情況。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10條、《證券法》第63條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2條、第3條、第19條的規定,現責令公司在2014年4月15日前完成整改,且達到如下要求:完善會計核算體系、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對現金流情況進行補充披露。公司應當在2014年4月15日前,向貴州證監局提交書面報告,貴州證監局將組織檢查驗收。
今年1月24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報導《國創能源定增基金兌付再失約:證監局介入調查》。報導稱,有優道投資人在去年11月向證監會遞交了關於國創能源涉嫌私下融資、信披違規以及現金流造假等問題的舉報信,舉報信列舉了優道投資募集資金在2012年底和2013年初分批流向了國創能源,但國創能源財報卻對此沒有任何體現的情況。舉報信還質疑國創能源對定增事項的公開披露與實際進展存在互相矛盾之處。
今年1月16日,貴州證監局針對舉報信回覆稱,關於國創能源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及現金流造假問題,該局正在就舉報的情況進行緊張的調查核實工作,並將根據調查核實情況,依法對國創能源進行相應的處理。
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出現上述情形,國創能源的審計機構也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國創能源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2012年年報的審計機構為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國創能源的兌付前景
據《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報導,優道投資通過富義基金募集的兩期資金目前均未兌付,投資人正通過向上海經偵部門報案、向證監會投訴以及向產品擔保方質問等尋求解決。除了富義基金的兩期,還有劉永盛偽造項目募集的資金約1億元沒有兌付。而根據國創能源昨日的公告,國創能源對優道投資的債權為7.7億元。
國創能源在昨晚又進一步闡述了通過發行新基金來裝優道所持債權的細節。根據公告,國創能源全資子公司重慶四維創投設立了一隻產業 併購基金,優道投資與這只併購基金及TPI公司實際控制人陳世達協商,三方同意將優道投資所持有對TPI公司實際控制人(陳世達)的債權作為出資轉入併購基金,TPI實際控制人並同意將其持有的公司股權的51%轉讓給併購基金。同時,併購基金及重慶創投正在與擁有相關金融牌照的基金公司及金融機構討論合作計劃,通過擬定資產管理計劃,發行15億元規模的併購基金優先級投資產品。
但目前大多數投資人表示不願接受上述方案。因為接受這一方案就意味著接受繼續延期,同時接受其持有的對國創能源的債權轉為對併購基金的債權,儘管國創能源對併購基金未來的回購行為出具了履約擔保,但這種擔保仍具有較大的風險。
「重慶創投是國創能源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尚沒開展其他業務,不具備對相關交易進行擔保與回購的能力。國創能源目前淨資產值不高,對相關交易的擔保與回購計劃有不能履約風險。」國創能源在公告中稱。
希臘前財長承認轉賬海外 擔心「國家崩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045
希臘前財長Hardouvelis近日承認,在2012年夏季歐債危機最頂峰的時候,他向海外的匯豐銀行轉賬了45萬歐元,理由是「擔心國家出現崩潰」。
希臘目前的境況比市場預期的要更為危險。除了廣受希臘人喜愛的「比利時啤酒」和其他一些進口食品已經有價無市外,希臘政府也即將面臨「彈盡糧絕」的情況。在這國家前途不明的情況下,作為普通人感到恐慌也在清理之中。不過作為政府高官,Hardouvelis當年的做法看起來十分不合時宜。
據希臘媒體TOC 報導,在成為聯合政府總理盧卡斯·帕帕季莫斯的核心智囊的前幾個月,Hardouvelis通過56筆交易向匯豐銀行轉移了45萬歐元的資產。Hardouvelis隨後在2014年擔任希臘財長。
Hardouvelis自己週一在接受希臘星空電台採訪時表示,
2012年6月的時候我和大多數希臘人一樣感到恐慌,因此我們都向海外轉移資產以規避風險。我那樣做完全是為了我的孩子,我十分害怕希臘最終走向崩潰。
新上任的希臘反貪局局長Panos Nikoloudis數天之前已經要求國會就Hardouvelis的行為進行調查。Nikoloudis指出,2011年Hardouvelis銀行賬戶實際情況超出了其稅收申報的規模,2012年向海外轉賬的時候,作為總理顧問的Hardouvelis也未向相關機構做出申報。
希臘政府則表示,Hardouvelis堅稱他的資金轉向了英國,但是實際地點是馬恩島。雖然馬恩到的確是英國的一部分,但是這也是全球七大離岸避稅天堂之一。
Hardouvelis否認了所有的指控,並宣稱所有的資金都是他和妻子的合法稅收收入。
多家銀行“參戰” 網銀轉賬步入“免費時代”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07/967987.html
網銀轉賬正逐漸進入“免費時代”。繼招商銀行(600036,SH)、寧波銀行(002142,SZ)等銀行之後,近日先是中信銀行宣布12月1日起個人網銀境內轉賬全免費,接著浙商銀行也表示自12月5日起個人客戶結算電子渠道全免費。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網銀轉賬正逐漸進入“免費時代”。繼招商銀行(600036,SH)、寧波銀行(002142,SZ)等銀行之後,近日先是中信銀行宣布12月1日起個人網銀境內轉賬全免費,接著浙商銀行也表示自12月5日起個人客戶結算電子渠道全免費。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以及互聯網時代用戶交易模式和交易行為正發生的巨大變化,銀行宣布網銀轉賬免費可以把更多客戶引流到線上渠道,同時也可為銀行贏得更多客戶,未來或有更多銀行加入進來。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則開始向用戶收取轉賬交易費用。
“免費”銀行持續擴容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以及年輕人對網上支付依賴的加深,銀行業正開啟網銀轉賬“免費時代”。
進入12月,中信銀行也宣布正式推出個人網銀境內轉賬全免費惠民服務,所有該行客戶通過個人網銀辦理境內轉賬業務,包括異地和跨行轉賬均可享受“0”手續費的優惠。
近日,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也宣布,自12月5日起,該行個人客戶在該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轉賬機、ATM等所有電子渠道都將享受跨行轉賬免費政策。
實際上,早在今年9月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相繼宣布網上轉賬全免費時,不少業內人士就預期,除大行外,其他銀行可能會陸續跟進。現在看來,這一預期正穩步實現。
“互聯網時代用戶的交易模式、交易行為正發生巨大變化,網銀轉賬涉及到每個消費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跨行、異地、本外幣轉賬也越來越頻繁。一些銀行推出網銀轉賬全免費,將有助於把更多客戶引流到線上渠道,同時也為銀行贏得更多客戶。”一位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
銀率網分析師則表示,為突破手機銀行發展面臨的用戶規模擴張速度放緩和同質化競爭加劇等問題,商業銀行推出特色免費政策,力爭在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競爭中搶占有利位置。隨著同業競爭的加劇,會有越來越多銀行加入到“免費”隊伍中來,未來銀行電子渠道轉賬免收手續費是大趨勢。
第三方將回歸通道地位
不過,就在銀行宣布推出免費政策之時,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卻進入了轉賬收費時代。
比如,從今年10月17日開始,微信支付逐步測試轉賬新規,即每人每月轉賬加面對面收款有2萬元免手續費額度,超出部分按照0.1%的標準收取支付方的手續費。而支付寶方面在網頁端支付寶轉賬早已收費,手機端目前依舊免費。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銀行業進入“免費時代”可能會對第三方支付產生影響,畢竟就銀行整體來說,用戶基數很大,而且從安全性上來說,多數人還是更信任銀行。此外,隨著用戶的增加,第三方支付平臺運營成本較高,加上央行收緊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免費轉賬的蛋糕或將越來越小。通過限額和收取手續費的方式,第三方支付將回歸支付通道地位。
實際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銀行愈發重視網絡渠道客戶的獲取。
中信銀行副行長朱加麟此前撰文指出,相比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傳統銀行業積累並掌握了大量客戶資源,伴隨著互聯網技術進一步降低金融服務成本,通過網絡銀行業務深挖低凈值的長尾客戶勢在必行。
中國建設銀行方面人士也表示,面對互聯網,當下銀行應該不斷結網擴網,以移動終端為渠道建設主體,利用線下發展線上,實現線上線下互補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 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 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春節指南:跨行轉賬暫停3天 6種“紅包”不能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567.html
春節指南:跨行轉賬暫停3天 6種“紅包”不能搶
中國新聞網 2016-02-05 15:38:00
搶紅包是春節期間最流行的活動之一。近日,公安部網站發布安全提示,提醒廣大群眾,節日期間防範“微信假紅包”、“購票釣魚網站”詐騙。
(原標題:春節長假生活指南:無大範圍寒潮 跨行轉賬暫停3天)
全國公路氣象預報圖(2月7日至13日,除夕至初六)。來自中央氣象臺。
2016年春節長假即將到來,全國民眾的生活也將開啟“春節模式”。在長假來臨之際,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為您梳理出如下“春節生活指南”,希望助您度過一個舒暢、安全、開心的春節。
天氣
——春節期間無大範圍寒潮
中央氣象臺4日發布的春節假日期間天氣及影響預報顯示,春節假日期間(7日至13日),無大範圍寒潮、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和嚴重霧霾天氣,氣象條件總體適宜外出活動。
但北方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氣溫變化幅度大且降溫明顯,南方地區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到暴雨天氣,華北、黃淮等地有輕到中度霾和局地大霧天氣,部分公路路段可能受雨雪或大霧天氣影響。
除夕至初二(7日至9日),全國大部以晴到多雲為主,氣溫明顯回升,其中廣州將升至20℃左右;空氣質量大部為良或優,但除夕夜,北京、河北中南部、河南、山東等地空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較差,不太適宜燃放煙花爆竹。
9日至11日,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四川盆地、江漢、江淮中西部等地有輕至中度霾,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局地重度霾,初四早晨局地有大霧。
銀行
——網上跨行支付清算系統將暫停3天
按照央行的通知,2月6日19:00至2月9日20:00,暫停運行小額支付系統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中新網記者註意到,目前工行、招行、建行等各大銀行均已在其官網發布暫停通告。
暫停系統會產生什麽影響?記者先後撥打了工行、招行、建行等銀行的電話服務熱線進行咨詢,其客服人員均表示,在暫停期間,同行轉賬不受影響,但是通過櫃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渠道的跨行轉賬匯款業務將受影響,難以實時到帳。
客服建議,在暫停期間,若需要辦理跨行轉賬匯款業務,可通過銀行ATM機辦理,或通過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辦理。
高速
——高速公路免費以駛離出口為準
春節期間計劃自駕出行的朋友註意了!交通部表示,2016年春節期間,全國收費公路繼續實施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政策。2月7日零時至2月13日24時,7座及以下載客車輛以及允許在普通收費公路行駛的摩托車免費通行。
其中,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
因此,車主不必滯留在收費站路口等待高速免費通行時間開始,只要出高速公路的時候是免費時段,就屬於免費通行。
快遞
——多家快遞公司承諾“全年無休”
春節期間,網購族最關心的是快遞服務是否正常。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近期順豐速運、中通、圓通、申通等多家快遞公司陸續發出公告,承諾將“全年無休”。
順豐速運表示,2016年春節期間將繼續提供全年無休的速運服務,各網點正常營業,但是,順豐速運將在除夕至正月初六對大陸區寄件的用戶收取每票10元的假期服務費。
中通快遞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實施“全年無休”,全網正常運營,提供常態服務。其中2月7日-12日(除夕到正月初五),中通將進入春節運營模式,2月13日(正月初六)起恢複正常運作。春節期間,中通將實行24小時值班和員工輪休制,確保攬投、轉運、客服等各項工作正常運行。
圓通速遞表示,由於春節期間因件量逐漸減少,將輪崗值班,對收件、運輸、轉運、派送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優化調整,采用特殊的路由線路保證快件能夠正常地運轉,做到“不休網、不拒收、不積壓”,實現“全年無休”的標準。
出境遊
——53個國家和地區免簽或落地簽
近年來,春節假日期間出境旅遊已成為不少民眾休閑娛樂的選擇之一。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3日在媒體吹風會表示, 2月1日,阿塞拜疆剛剛宣布對中國持普通護照的公民單方面給予落地簽待遇。因此,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免簽或落地簽目的地已達53個。
出境旅遊,安全第一。中新網記者提醒大家,一定要牢記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熱線電話:0086-10-12308,如需困難可及時撥打這個電話,就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的幫助。
中央氣象臺預計,除夕至初六,韓日、東南亞、澳洲、歐洲、北美洲等地的氣溫接近常年同期,總體來講適宜出遊。但受弱冷空氣影響,北美洲中東部氣溫偏低,並有間歇性雨雪;初四至初六(11日至13日),韓國、日本等地也將出現弱雨雪天氣。計劃出遊上述地區的公眾應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及時關註最新天氣預報。
搶紅包
——六種“紅包”不能搶
搶紅包是春節期間最流行的活動之一。近日,公安部網站發布安全提示,提醒廣大群眾,節日期間防範“微信假紅包”、“購票釣魚網站”詐騙。
安全提示提醒,下面六種“紅包”不能搶:需要個人信息的紅包不要碰;分享鏈接搶紅包系欺詐;與好友共搶的紅包需謹慎;高額紅包不可信,單個微信紅包的限額是200元;警惕“AA紅包”騙局;拆紅包輸密碼恐有詐。
機動車限行
——北京等多地春節期間尾號不限行
目前,北京、成都、蘭州等多地下發通告,春節期間車輛出行不受尾號限行措施的限制。
其中,北京市交管局發布通告稱,2月6日(臘月二十八)至2月14日(大年初七)期間,本市機動車不受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限制;非本市進京載客汽車不受7時至9時、17時至20時禁止在五環路(含)以內道路行駛和9時至17時按車牌尾號區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限制。
煙花爆竹
——多地限放、禁放煙花爆竹
爆竹聲中除舊歲,但近年來由於空氣汙染壓力加劇、市民環保意識增長等原因,禁放、限放鞭炮已經成為常態。記者註意到,今年,多地官方繼續發出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的倡議,並減少零售點和零售時間,還有的地方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如,北京今年煙花爆竹零售網點數量較去年下降23.7%,零售時間從過去的20天縮短到了10天。五環路以內的地區為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地區,農歷除夕至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至十五每日的7時至24時,可以燃放煙花爆竹,其他時間不得燃放煙花爆竹。遇橙色、紅色霧霾預警,全市禁放禁賣。
石家莊燃放時間限定為:2016年2月7日(除夕)、2月8日(正月初一)全天,2月12日(正月初五)、2月22日(正月十五)7時至22時。一旦啟動重汙染天氣Ⅲ級及以上等級預警,將嚴格執行煙花爆竹禁放政策。
鄭州自今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杭州則下發通告指出,2016年春節期間杭州市區將禁止煙花爆竹的燃放。
【相關新聞】
央行清算系統春節停運1次 部分轉賬支付受影響
央行12月30日發布通知稱,2016年支付清算系統共安排維護窗口開啟12次,春節期間系統停運1次。在系統維護期間,小額支付系統、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和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暫停受理業務。
春節期間支付清算系統停運的具體安排是:2月6日晚上7點至2月9日晚上8點,暫停運行小額支付系統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2月6日晚7點至2月9日晚8點半,暫停運行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2月6日晚9點至2月9日晚9點,暫停運行電子商業匯票系統。
編輯:羅懿
【第一爭議】ATM轉賬延時防詐騙?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650
資料圖:消費者在北京一家銀行的ATM機辦理業務。(新華社記者 公磊/圖)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從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和支付機構應向存款人提供實時到賬、普通到賬、次日到賬等多種轉賬方式選擇,存款人在選擇後才能辦理業務;除向本人同行賬戶轉賬外,個人通過自助櫃員轉賬的,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賬;在發卡行受理後24小時內,個人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賬。ATM轉賬延時是為了多一道屏障防範詐騙,值得嗎?
正方:
根據該通知,從今年12月1日起,你通過ATM向別人轉一筆錢,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才辦理資金轉賬,資金到賬會推遲一天,這是以降低資金流動效率為代價,給防範電信詐騙築起一道可能並不堅固的防線。這個措施的代價是施加於所有人的,是確定的,但因這個措施而免於被電信詐騙的受益者應只是極少部分人,效果誰也不敢打包票,以犧牲整體效率換取可能的效果,是否值得?防範與打擊電信詐騙,應該尋求效果確定、成本合理的治本之策。
反方:
ATM轉賬延時極有針對性。如果有人信了騙子的話,要去銀行櫃臺給騙子匯錢,那櫃員會有口頭與書面警示;有櫃員在場,騙子企圖通過電話指揮讓人把錢轉到“安全賬戶”的騙局也很難玩下去。但ATM轉賬,輕信的人就很容易著騙子的道,聽騙子的指揮轉錢。將ATM轉賬延遲24小時,你在這段時間內就有後悔藥可以吃。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2015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金額達1762.02萬億元,同比增長31.52%;行業平均離櫃業務率為77.76%。所以要防範電信詐騙,交易便捷、沒有櫃員經手的非櫃臺業務還真是重中之重。
正方:
想象一些場景吧。譬如,你是家長,每個月要通過ATM機給讀大學的孩子打生活費,從12月1日起要比過去晚一天才到賬,孩子著急用錢怎麽辦?又譬如,現在一些大城市房市火爆,買二手房一般要交付定金,賣家才會把房子留給你。如果資金不能及時到賬,你看好的房子可能被別人買走,那損失就大了去了。但從12月1日起,ATM轉賬要延時那麽久,錢急需到賬就不能走這條渠道,但去櫃臺轉賬要排隊,手續又比較繁瑣,同樣可能誤事而損失慘重。
反方:
個人轉賬並非僅ATM一個渠道。如果想更快到賬,可以選擇櫃臺、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等渠道辦理,然後選擇實時到賬不就行了?櫃臺業務可能需要排隊,但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是非常便捷的。對於緊急資金需求,例如子女在學校急需用錢、需要給賣家一筆錢以敲定一個房產交易等,可以選擇實時到賬;對於不太緊急的資金需求,可以選擇普通到賬或次日到賬。
正方:
好吧,ATM轉賬延時是量身定制的,因為以ATM為場景的騙局很多。問題是,騙局也會進化,騙子發現針對ATM轉賬的騙局不那麽好騙了,那可能會把重點轉向以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為場景的騙局,這類騙局多了,是不是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將來也搞轉賬延時?搞來搞去,如果所有的電子支付都不快捷了,錢都不能實時到賬,豈不有違電子支付快捷的初衷?
反方:
轉賬的快捷性與安全性本來就有一定的矛盾。一味追求快捷,就得犧牲一定的安全性。反過來,一味講求安全,就得犧牲一定的快捷性。社會只能在快捷性與安全性之間求得一個比較好的平衡。現在輿論對防範打擊電信詐騙的呼聲很高,反映了大家對安全性的強烈需求,政府不可能不回應這種聲音與這種需求。最終應該能夠達到一個適應社會需要的快捷安全水平。
【點評者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騙措施會不斷出臺,但騙局也會不斷進化,這場貓鼠遊戲不會有偃旗息鼓的一天,所以要認識到防範電信詐騙的長期性,別指望畢其功於一役。
先騙現金後撤銷轉賬、ATM無卡存現 這些新型詐騙手段你要知道
為了遏制電信詐騙,針對個人銀行賬戶管理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261號文”)與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的通知銀發〔2016〕302號從12月1日開始實行。
新規落地以來,對於以往電信詐騙ATM轉賬、異常開戶、堵截冒名開戶都起到很好的防範作用。這是《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央行相關人事處了解到的信息。但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12月1日-12月4日,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中也發現了新型詐騙手法。
先騙現金後撤銷轉賬
記者從中國銀行四川省樂山分行了解到,該行營業部大廳內員工正在核查當日賬務準備下班,自助設備區一位客戶在ATM取款機上取完錢正準備離開時,突然湊近兩名男性人員,向剛取完錢的客戶詢問:“你好,因我的卡今日取現額度已用完,能不能幫個忙,我馬上把錢轉給你,然後你再取現金給我。”
這一幕引起了銀行業務經理的懷疑,立即走上前去詢問詳情。兩名男性人員開始表現出一絲緊張,回答得含糊不清,業務經理感覺此事有詐騙嫌疑,於是立即通知保安和監察人員到場,兩名男性人員發現詐騙行為暴露,隨即轉身離開了大廳。
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新規落地以來,大部分銀行在處理客戶“聲稱”被電信詐騙後,大致流程是大堂經理反映給運營主管,之後運營主管派人指導客戶填寫“撤銷轉賬申請”。由於按照新規,24小時內ATM轉賬可申請撤銷,銀行接到報案後大都立即核實客戶身份並為客戶辦理了ATM轉賬撤銷業務。
這就給別有用心冒充被騙客戶的犯罪分子鉆了空子。詐騙分子利用部分民眾對“ATM轉賬可撤銷”規則不熟悉,通過先騙取現金或交易對手貨物,後撤銷轉賬的手段達到詐騙目的。
ATM無卡存現詐騙
其他的騙術在銀行賬戶管理新規落地後也如雨後春筍冒出,利用ATM無卡存現詐騙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12月1日,韶關南雄市發生了一起電信詐騙案件。事主被自稱是警察的來電以威脅恐嚇的手段要求其將13000元存入指定的賬戶,事主通過銀行網點ATM機以無卡存款的方式存入現金,資金到賬後立即被詐騙分子轉移,導致13000元資金損失無法追回。
同樣的案例在銀行賬戶分類管理辦法落地後的第三天再次上演。2016年12月3日,工商銀行山東省臨沂蒙陰支行營業部報告,支行營業部堵截一起無卡存款電信詐騙。一客戶在詐騙分子電話誘騙下,通過網點自助設備將卡中款項全部取出,並準備進行無卡存款。
由於客戶使用老式諾基亞手機,話筒聲音很大,恰好被旁邊的大堂經理聽見“千萬不要告訴工作人員”這句話。大堂經理高度警覺,懷疑客戶被詐騙,立即向客戶進行提醒。客戶不信並跑出網點,但半小時後客戶又悄悄返回網點,準備再次通過自助設備存款。大堂經理認出,再次向客戶說明情況,並使用電話錄音和免提,用客戶身份和詐騙分子通話。最終詐騙分子放棄,客戶才意識是詐騙。
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這種情況,通常詐騙分子利用銀行ATM無卡存現功能,且實時到賬,開始將詐騙方式由ATM轉賬改為ATM無卡存現。
微信iOS版文章贊賞功能徹底關閉 個人轉賬打賞也不行
騰訊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微信派”20日再次通知,緊急對昨天下午上線的iOS版微信公眾平臺文章個人轉賬功能進行關閉。
微信官方表示,蘋果公司要求,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戶使用非 IAP 機制進行購買的按鈕、外部鏈接或其他行動號召用語,因此不得不作出該決定。
2015年8月左右,微信為鼓勵優質的原創公眾號文章,推出了贊賞功能。2017年4月19日17:00起,iOS版微信公眾平臺贊賞功能被關閉,之後,微信表情平臺的贊賞功能也將被關閉。
微信方面同時表示,贊賞功能關閉後,公眾號作者可在文章中展示二維碼,通過個人轉賬獲取支持,二維碼可選固定金額和非固定金額兩種。用戶在 iOS 版查看微信公眾號文章後,建議通過二維碼轉賬方式對公眾號表示支持。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安卓版微信對支持的微信公眾號進行贊賞。
4月20日淩晨,微信團隊再次發布通知稱,緊急對19日下午上線的iOS版微信公眾平臺文章個人轉賬進行關閉。
央行北京:房屋買賣需使用買賣雙方銀行賬戶轉賬支付
央行北京營管部、北京住建部、銀監會北京監管局4月20日聯合下發通知,要求自5月1日起,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售房、房地產經紀機構在提供二手房買賣經紀服務時,應要求房屋交易當事人購房款以銀行轉賬的方式支付,且必須使用出賣人和買受人的銀行賬戶,通過預售資金、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專用賬戶進行資金支付;如發生退款行為,應按原支付途徑,將資金退回出賣人和買受人銀行賬戶。
以下為通知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關於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的通知》
各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市分行、轄區內各商業銀行:
為預防洗錢活動,遏制洗錢犯罪及相關犯罪,維護房產交易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開展房產交易時,應履行以下反洗錢義務:
一、遵循“了解你的客戶”原則,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售房、房地產經紀機構在提供二手房買賣經紀服務時,應對房屋交易當事人身份信息進行核對、登記,並在房屋買賣合同網上簽約環節,要求交易當事人填寫確認相關的身份識別表,上傳有效身份證件、企業營業執照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影印件信息。
二、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售房、房地產經紀機構在提供二手房買賣經紀服務時,應要求房屋交易當事人購房款以銀行轉賬的方式支付,且必須使用出賣人和買受人的銀行賬戶,通過預售資金、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專用賬戶進行資金支付;如發生退款行為,應按原支付途徑,將資金退回出賣人和買受人銀行賬戶。確需使用現金支付的,需經由買賣雙方銀行賬戶完成,辦理該業務的商業銀行需按照反洗錢相關規定,對當日單筆或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的現金繳存報告大額交易。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在售房、提供經紀服務中,有承擔識別可疑交易的義務和責任。發現可疑交易行為,應向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報告。
四、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對在依法履行反洗錢職責或義務中獲得的出賣人和買受人身份信息,應當妥善保管,並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各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應高度重視本項工作,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將會同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會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對商業銀行執行本通知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本通知自2017年5月1日起試行。
互金專委會:比特幣5月跌幅19%,日均轉賬19.7萬筆
區塊鏈作為當下備受關註的技術,各方爭相推動,行業熱點層出不窮。
6月1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了區塊鏈行業動態月報(下稱“月報”),就5月份區塊鏈行業整體情況和重點熱點事件進行梳理報告。
在主流數字貨幣行情方面,5月份,比特幣價格呈下行走勢,市值由月初的1573億美元跌至月末的1274億美元,跌幅19%,日均活躍地址44.4萬個,日均轉賬19.7萬筆。近一年,比特幣每日活躍地址數、轉賬筆數以及價格走勢如下圖所示。從走勢上看,活躍地址數和每日轉賬數與交易價格呈較大的正相關,5月份,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走勢。
在其他幣方面,以太坊價格亦呈下降走勢,市值由月初的664億美元跌至月末的565億美元,跌幅15%。值得註意的是,以太坊活躍地址呈現出超越比特幣的趨勢。比特幣現金、瑞波幣、萊特幣等整體走勢與比特幣類似,跌幅分別為36%、39%和23%。
隨著對區塊鏈技術的認識逐漸深入,國內各大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平臺和應用,包括百度、騰訊、阿里、京東、網易等互聯網企業,各大銀行、中國平安等金融企業,以及華為等。在應用方面,國內積極探索和推動聯盟鏈、私有鏈等形式的區塊鏈+應用,輔助解決相關行業的痛點問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在區塊鏈安全方面,隨著區塊鏈應用的範圍和深度逐漸擴大,安全是必須重視的課題。區塊鏈系統的安全受多個層面的影響,包括基礎設施、算法設計、協議設計、代碼實現、安全管理等。近年來,已經發生了為數不少的安全事件,主要集中在數字貨幣交易平臺被攻擊、智能合約漏洞、個人密鑰丟失或竊取等方面。
從發展形勢上看,攻擊手段日益升級,損失不斷增加。隨著公有鏈架構的區塊鏈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以聯盟鏈、私有鏈架構基礎的區塊鏈應用深入到金融、社會管理等關鍵領域,一旦出現安全事件,極易造成重大損失。
5月29日,360發表文章稱,發現EOS平臺的高危安全漏洞,部分漏洞可以在EOS節點上遠程執行任意代碼,即可以通過遠程攻擊直接控制和接管EOS上運行的所有節點。據EOS項目組稱該漏洞早前已被修複。
去年流失率超四成,手機銀行APP請註意:客戶最在意轉賬功能
平均離櫃業務率超過80%,轉賬功能的使用率達到57%。一項銀行業用戶體驗調研數據揭示了銀行用戶習慣的巨變。
業務線上化的同時,銀行也面臨著手機銀行APP用戶流失率高企的挑戰。這份調研顯示,2017年,手機銀行APP的總體流失率仍然達到41%。
用戶習慣的變化,對傳統銀行的服務模式產生了空前挑戰,上述情況的出現,與銀行不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有關。用戶習慣到底有哪些新特點?5月25日,由微眾銀行、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下稱“騰訊CDC”)、波士頓咨詢合作,30家銀行參與的2018年銀行業用戶體驗調研啟動,也許能讓銀行業找到提升用戶體驗的方向。
轉賬是用戶對銀行APP最大需求
隨著金融技術的發展,用戶習慣發生改變,給銀行零售業務帶來轉型壓力,尤其是無現金支付和線上支付的普及,讓用戶金融行為習慣發生了巨變。
根據微眾銀行與騰訊CDC 2017年發布的銀行業用戶體驗調研報告,2017年,銀行業平均離櫃業務率達到84.31%,15家銀行更是超過了90%。
銀行離櫃業務率越來越高的同時,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用戶,對銀行移動端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微眾銀行直通銀行部負責人劉江說,總體來看,一、二線城市用戶對手機銀行APP的接受程度,明顯高於三、四線城市,而且在理財、支付等方面,年輕用戶的接受程度也高於年齡較大的用戶。
“用戶對銀行APP最主要的需求,還是支付、賬戶查詢。”劉江說,從以往的用戶體驗調查情況來看,用戶對支付、賬戶管理兩大功能的使用率,排在銀行APP的各類功能和服務的前兩位,遠遠超過其他功能。
上述調研則顯示,手機銀行APP主要使用功能中,轉賬匯款的使用率排在第一位,占比達到57%,其次則為賬戶查詢和管理,占比54%,生活繳費、信用卡還款占比則分別為25%、23%,使用信用卡積分查詢兌換、商城購物等的比例,均在14%以下。
不了解用戶需求成銀行最大痛點
金融服務線上化的持續發展,意味著銀行必須掌握更多的需求信息,手機銀行APP的服務才能更加貼近用戶的需求。
最近幾年來,為了提升用戶體驗、留住用戶,各家商業銀行不惜投入巨資,對銀行APP的功能進行優化升級。但上述調查顯示,手機銀行APP的總體流失率仍然達到41%,不同銀行的APP用戶流失率最高達到55%,最低也有21%。
“站在用戶角度,希望使用率最高的轉賬、賬戶查詢能放在App首頁最顯眼的位置,但不少銀行卻把這兩個功能放在子頁面,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劉江說,用戶希望銀行APP使用起來簡單、方便,但有些銀行的APP頁面設計複雜,無疑影響了用戶體驗。
繳費靈非法轉賬騙案
1 :
GS(14)@2012-01-07 13:34: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960766
另一人遭遇同一情況
原來陳小姐並非唯一受害者,渣打回應本報查詢時披露,本月 4日另一名網上理財客戶也發現其戶口有可疑繳費交易予一商戶,向渣打查詢。渣打經調查後揭發陳小姐亦有向同一商戶進行同類網上繳費交易。渣打認為涉及詐騙,已即時報警求助,並暫停與該商戶的一切交易。但渣打拒絕透露另一受害客戶的損失情況及涉案商戶資料。
渣打強調其網上銀行系統於過去兩個星期並無黑客入侵,亦嚴謹監管網上繳費安排,指陳小姐的三次交易登入過程並無異樣,沒有證據顯示是該銀行疏忽或出錯,渣打現正向涉案商戶跟進退回有關款項。
警方證實接獲一名 47歲女子報案,指其銀行戶口中約 82萬元存款於去年底至本年初被人於網上非法轉走。案件暫列盜竊案,現交由商業罪案調查科科技罪案組跟進調查,暫未有人被捕。
金管局表示,渣打已滙報事件,並正準備提交詳細報告。金管局會研究報告內容,並於有需要時與銀行進一步跟進。根據銀行營運守則,除非客戶作出欺詐或嚴重疏忽行為,如未能妥善保管接駁電子銀行服務的設備或密碼,否則客戶毋須對因經其賬戶進行的任何未經授權交易引致而蒙受的直接損失負責。
2 :
GS(14)@2012-01-07 13:35:2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31&art_id=15960767
客戶電腦或遭入侵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經理古煒德表示,今次事件極可能是去年繳費靈用戶遭非法轉賬事件的翻版,即受害客戶電腦遭黑客入侵,然後騙徒從受害人電腦取得渣打網上理財戶口資料包括密碼,在網上登記繳費賬戶,再以遙距來電轉駁,將受害人的短訊轉到自己電話,渣打以短訊發出一次性確認密碼時,發送到匪徒的手機,受害人懵然不知,令騙徒成功將受害人戶口金錢轉移到預先開設的商戶戶口。
古煒德表示,不排除渣打的確認程序有漏洞,「今次我認為同渣打電腦系統無關,反而係確認程序出問題」。他認為渣打需重新檢視其確認程序是否有漏洞。他又認為涉案的受害客戶電腦亦有機會遭黑客入侵,建議受害客戶可使用電腦保安軟件替個人電腦做一次電腦掃描,檢查電腦曾否遭黑客入侵或中電腦病毒,「如果證實到中招,咁就要拎畀警方科技罪案組去徹底檢查清楚,以便警方追查犯案源頭」。
針對受害客戶質疑渣打網上保安系統不穩妥,金管局表示,根據電子銀行監管守則,認可機構應備有適當保障措施,以管理未經授權的第三方資金轉賬的風險,並應具備有效的監察機制,以及時察覺可疑的網上交易及異常活動。《蘋果》記者
透過多次轉賬賺盡優惠
1 :
GS(14)@2015-09-23 02:16:47 ■現時大部份銀行均接納以「常行指示轉賬」取代「自動出糧轉賬」。 資料圖片
【小斯教路】現時大部份銀行均接納以「常行指示轉賬」(Standing Instruction,下稱SI)取代「自動出糧轉賬」,熟悉銀行優惠的小斯大教「終極plan」,實行以信用卡玩法食盡出糧戶口的迎新優惠。小斯指,同一筆錢可貫穿所有接受SI取代「自動出糧轉賬」銀行,執行成本低,可賺大部份銀行優惠。客戶可以指定日子由A銀行透過SI轉賬5萬元至B銀行,再隔幾日透過SI由B銀行轉至C銀行,如此類推。這操作「技術含量」高,「約過數日撞正紅日,常行指示set得太頻密,有機會令你趕唔切執行下個常行指示」,故要準確計算轉賬日子,確保戶口有足夠資金於轉賬日過數,否則銀行就會因未能過數而向用戶收取每次逾百元的費用。最重要是客戶謹記自行於一年期滿時取消戶口,免得銀行收取額外費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803/19241110
12銀行推P2P手機過數用戶兩日最多轉賬3,000元
1 :
GS(14)@2016-01-22 01:44:56 【本報訊】香港正式進入手機快速轉賬年代。銀通牽頭推出有P2P過數功能的Jetco Pay系統,12間銀行將會參與,消息稱上海商業銀行、信銀國際及永隆銀行會率先在第二季推出,用戶兩日最多可轉賬3,000元,用手機「撳兩個制」即過數,以後食飯夾錢不再需要散銀。記者:周家誠
所謂P2P(Peer-to-Peer,個人對個人)轉賬,即免卻繁複的認證程序,以手提電話快速地將細額現金即時過數予對方,較平日利用ATM機或網上銀行過數更方便,內地已廣泛應用。
款項即時轉賬至戶口
銀通推出的P2P轉賬屬後台系統,已獲金管局認可。參與銀行會將該功能內置在銀行自身的手機應用程式(App)中,客戶只需以手機號碼與銀行賬戶「綁定」,再設定密碼即可成為用戶;轉賬時只需輸入收款人的手機號碼及交易金額,即可從自身銀行戶口、兩日內最多過數3,000元予其他參與者。收款者其後將會收到過數訊息,只須於七日內按「接收」鍵及輸入密碼,款項將即時轉賬至自身銀行賬戶,否則款項會退回予轉賬人。整個交易過程暫毋須繳交任何費用。目前有9間參與銀行尚未公佈推出服務時間表,包括中銀香港(2388)、東亞(023)、交銀香港、建行亞洲、花旗香港、大新(2356)、星展香港、華僑永亨、渣打及永隆,這些銀行的用戶暫時可下載銀通特設用來收款的App來進行收款。據悉,每間銀行就系統研發支付達100萬元,故整套系統的研發成本至少過千萬元。
較儲值支付工具安全
至於未有加入銀通系統的銀行,即主要為滙豐及恒生(011)的用戶,亦可使用銀通App來收款,免手續費,惟最快要翌日(T+1)才能結算。銀通稱與滙恒已進行非正式溝通,恒生發言人指會不時研究新服務,迎合客戶需求;滙豐發言人亦稱會致力提供無縫的銀行服務,讓客戶更方便、安全地使用。銀通行政總裁蔡炳中表示,Jetco Pay採用銀行櫃員機標準轉賬技術,安全兼保安嚴格,有別於市面上的儲值支付工具有較多保安疑慮及風險。他又特別提到客戶輸入密碼時,鍵盤出現的九格數字會不規則分佈,以防止旁人偷窺密碼。參加行上商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表示,現時坊間不少儲值支付工具有P2P轉賬功能,但有手機型號、電訊商等限制,銀通完全免除,若果12間銀行所有人均參與,料使用量可高達數十萬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1/19460255
手術中途加藥費逼轉賬 深圳醫生「劏」病婦
1 :
GS(14)@2016-08-16 06:11:10 ■湯女士在醫院求診時,被醫生當水魚亂收費。互聯網
內地醫療機構把病人當水魚任劏亂象不絕。深圳一名湯姓女子因婦科病求診,被醫生連蒙帶騙指她患「陰道囊腫」要動手術,手術中途又以種種理由逼她加碼付醫藥費,手術尾段還要她接受所謂「特效藥」;最終支付4,970元(人民幣.下同)才了事。她疑遭醫療欺詐投訴,當局僅要求診所「整改」了事。有本港網民驚嘆,港人日後或要面對同樣情況。事發本月7日,湯女士因婦科病往龍華新區民華門診部求診,應診醫生檢查後指她「陰道囊腫,肉已腐蝕」,一定要動手術。檢查期間又來一名醫生,裝模作樣看一下儀器,大驚失色稱:「你都這麼嚴重了還不要做手術?」湯女想與家人商量但遭阻撓,經一輪勸說她終於支付600元被推進手術室。
院方稱無手術記錄
不料進手術室才是噩夢開始。手術進行一半時醫生突然停手稱「沒有藥了」,要她先把錢繳清藥房才能取藥。湯女肉隨砧板上,只好躺在手術台用支付寶向院方轉賬2,280元,手術重新開始。事後才知收款賬號屬醫院一負責人私人賬號。更讓人意外的是,手術將結束時,為她做手術的女醫生又開始推銷「宮頸貼膜」,指能預防宮頸炎,售價880元。連同其他雜費,湯女士共繳交了4,970元才走下手術台。事後她感覺不妥,疑醫院巧立名目詐財,於是向當地衞生監督部門投訴。執法人員到場調查,院方竟聲稱沒有湯女士的手術記錄,無法查證她是否在手術時使用支付寶。而第一個為湯女士接診的「醫生」居然非醫生,而是今年才從護理大學畢業,連護士資格證都尚未取得。龍華新區衞生監督所只要求涉事門診部「立即整改」,對於湯女士指其涉醫療欺詐,當局僅稱診所的囊腫摘除手術(1,300元)及宮頸貼膜手術(880元)「沒有價格公示」,做法不妥,要湯女士與院方「協商解決」。有本港網民慨嘆大陸醫院只是見錢開眼,「遲啲香港引入大量內地醫生,大家好快就要面對了」。深圳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5/19736692
滙豐「轉賬易」實測手機過數一分鐘搞掂!
1 :
GS(14)@2016-09-27 08:01:06 滙豐及恒生流動理財推出全新個人對個人(P2P)支付服務「滙豐轉帳易HSBC EasyPay」及「恒生轉帳易Hang Seng EasyPay」,今日開始啟用。蘋果記者實測過數整個過程,眼明手快的話,唔使一分鐘可完成過數全過程。不過,擁有滙豐、恒生網上理財戶口的客戶,必須持有保安編碼器先用得,透過輸入過數予對方的手機號碼,一樣可以自動搜尋對方戶口,成功過數,毋須先問對方戶口號碼。而收數方亦即時收到手機訊息通知,獲悉戶口已收到錢。滙豐或恒生個人網上理財客戶進行即時小額轉賬,連續兩日最多可轉賬3,000港元。轉賬客戶只須在流動理財應用程式內登記,確認手機號碼和電郵地址後,選定支付及收款的戶口、設置支付限額,即可使用有關服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7/19783342
【科技籽】或需核對身份 新電子錢包轉賬現金
1 :
GS(14)@2017-09-17 12:59:08 【科技籽:發燒專科】政府近年力推金融科技,以感應方式進行付款在香港越見普及。根據調查機構YouGov在2017年的最近一項調查顯示,84%的香港受訪者表示曾嘗試以Visa payWave或手機進行支付,而所有 Visa感應式支付交易中,使用手機進行支付已佔兩成。說到手機支付,Apple Pay上年7月登陸香港,一周年之際Apple亦公開了若干最新數據,而預計會在今年秋天推出的iOS11更會加入個人電子錢包系統Apple Pay Cash,容許用家轉賬現金,到時必能進一步推動香港流動付款的普及化。
在今年6月的WWDC2017開發者會議當中,介紹了全新的個人電子錢包系統Apple Pay Cash。目前的Apple Pay只可綁定信用卡或提款卡付款,Apple Pay Cash用法則是像目前國內銀行的電子錢包,容許用家以iMessages傳送訊息轉賬給其他用家,而Apple Pay Cash內的現金除了用作Apple Pay購物外,也可轉賬至銀行戶口。
Apple Pay Cash預計在9月12日的發佈會有進一步消息。 網上圖片
對應Apple Watch的NFC功能使用。
Apple Pay上年7月時登陸香港。
Apple Pay香港一周年 佔90% NFC支付總額
不過Apple Pay Cash自公開後就沒有新消息,而iOS11的測試版仍未用到,但近日就有人在iOS11測試版的程式碼中找到相關資訊,例如有一行文字描述寫着「請將你的駕駛執照或身份證對準螢幕的框內」,很有可能Apple Pay Cash使用時需身份核實,就像同類過數app PayMe一樣要上傳身份證。程式碼亦有描述寫到如用戶身份核實失敗,將不能使用iMessages過數給其他用戶,但賬戶內的現金仍可用以購物。另外程式碼寫道「Apple Pay Cash可用提款卡增值」,相信Apple Pay Cash能對應提款卡過數和增值,比只用信用卡的Apple Pay更靈活。預計9月12日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的Apple發佈會上會有進一步的新消息。
Apple指出Apple Pay是目前全球最多人使用的NFC流動支付服務,當中佔了90%的市場交易總額。香港方面,Apple Pay亦於2016年7月20日開始服務,當時和美國運通、中國銀行、DBS星展、恒生、匯豐、渣打6間銀行合作,對應美國運通AMEX、Visa、Master Card三大信用卡。目前東亞、中信及Tap& Go(Master預付卡)也能用到,對應全香港約80%的信用卡,交易額比初推出時增加了7倍,亦是首個海外市場對應銀聯信用卡及提款卡,在港澳、內地商戶也能使用。
Visa香港及澳門地區總經理戴嘉倩表示,「在過去12個月,Visa感應式支付佔實體交易宗數的比率增長達一倍,當中Apple Pay的推行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增長因素。」支付技術服務提供者Global Payments亞太區總裁Konrad Chan亦指出,Apple Pay付款批核成功率比其他網上支付技術高出約20%。相比要填寫用戶及信用卡資料的網上支付服務,Apple Pay提供了更流暢和易用的付款體驗。
上年初推出時和6間銀行合作支援信用卡服務,目前對應香港市面上80%的信用卡。
對應商戶需要裝配Apple Pay終端裝置,外遊時如果信用卡對應的話一樣用到。
記者:司徒港燊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06/20143662
要求將174萬美元兌人幣匯內地戶口騙徒假入數紙扮轉賬 呃三找換店947萬
1 :
GS(14)@2018-01-22 05:46:41 ■近日有受害人穿上追數T恤到涉事找換店追數。讀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尖沙嘴一間找換店早前接獲一筆大生意,對方要求將174萬美元(約1,360萬港元)兌換成人民幣匯到內地一個指定銀行戶口,由於金額太大,找換店將生意轉介給行家承接,自己則從中賺取匯率差額,結果墮入騙徒圈套,騙徒將空頭支票存入找換店的銀行戶口,然後竄改入數紙偽冒戶口轉賬,結果3間找換店及其客戶中招,依指示匯款給騙徒的內地銀行戶口,合共被騙947萬港元。記者:司徒韋桐 陳志偉墮入騙局的尖沙嘴找換店女東主林太稱,去年10月11日,一名自稱姓駱的23歲男子到其找換店查詢人民幣兌換事宜,並稱欲將174萬美金(約1,360萬港元)兌換成人民幣匯到內地一個指定銀行戶口。
■騙徒到尖沙嘴一間找換店聲稱欲將174萬元美金(約1,360萬港元)兌換成人民幣匯返內地
用假身份證登記 警跟進
林太稱已按規定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和住址證明作登記,並詢問其資金來源,對方稱是生意貨款。至翌日早上11時許,青年提供身份證等證明文件,並指明交易要經匯豐銀行賬戶進行。林太稱因現金不足,於是將這宗巨額生意「外判」給相熟的找換店,結果有4間找換店承接,同意各將200至400萬港元兌成人民幣匯返內地,當中亦有找換店再向內地相熟大客求助,由內地客提供所需人民幣。同日下午,林太收到對方傳發多張匯豐銀行的入數紙,聲稱已將1,000多萬港元,分別經戶口轉賬形式存入林太提供的多個找換店客人的銀行戶口。林太於是將入數紙相片再轉發給相關找換店核對,以查核是否收到相關款項。其後當中有3間找換店及其客戶在「確認」收款後,各自將巨額人民幣匯到騙徒指定的銀行戶口,另一間找換店發現入數紙有問題,沒有依指示匯款「逃過一騙」,而中招的3間找換店則合共將折合947萬元港元存入騙徒的戶口。至翌日,中招的3間找換店及其客戶接到銀行通知,指有存入的支票「彈票」,他們才得悉對方根本沒有做轉賬,而是存入空頭支票行騙,並懷疑收到的入數紙相片曾被竄改,之後林太亦找不到對方下落,懷疑受騙報警。警方調查發現騙徒提供的身份證及住址證明都是偽造,初步懷疑騙徒利用空頭支票存入找換店的戶口,之後塗去入數紙「支票」欄內的「✽✽✽」標示,然後在「轉賬」一欄內偽造「✽✽✽」標示,把支票存款偽冒成戶口轉賬行騙,令受害人誤信為已收取有關款項。警方發言人指,尖沙嘴警署於去年10月13日接獲一名43歲女子報案,指其找換店及數間其他找換店按一名男子指示,匯款折合共約947萬港元至一內地戶口後,其後發現該男子展示的存款收據(入數紙)懷疑為偽造,報案人亦未能聯絡上該名男子,遂報警求助。警方將案件列作「串謀詐騙」,由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四隊跟進調查,暫時未有人被捕。匯豐銀行發言人回應指,由於警方正在調查中,故不能評論個別案件,但提醒顧客若使用銀行戶口收款時,須確保支票已清算兌現,以及有關款項已存入其戶口。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80118/20277846
快速支付傳9.18啟動銀公盼小額流動轉賬上限升至萬元
1 :
GS(14)@2018-02-13 03:24:27 ■業界預計新系統會帶動流動支付量激增。資料圖片
【本報訊】連接不同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SVF)的快速支付系統(Faster Payment System),金管局正督導推進,消息說,新系統目標啟動日暫訂為9月18日,銀行界將於5月中進行全面接駁測試。記者:劉美儀
由於預計新系統會帶動流動支付量激增,據悉銀行公會近日就該局有關手機轉賬每日戶口上限諮詢中,回應建議將目前5,000元限額放寬至1萬元,惟上限會否提高及日程會否有變,仍待當局最終決定。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預期,新系統落實後,會促進虛擬銀行以至其他智慧時尚發展,本地流動支付量亦起碼有1倍增長。
客戶可跨行即時轉賬
快速支付系統猶如「零售版」即時支付系統(RTGS),是金管局金融科技「七招」的重頭戲。該局發言人回覆時表示,正與業界共同構建快速支付系統,預計可於9月推出,具體方案及進一步發展會適時公佈。除港幣外,平台亦支持多種貨幣,首階段可支援港元和人民幣結算,此系統為7x24小時日夜運作,為銀行及SVF提供一個實時支付平台,客戶只需利用手電號碼或電郵地址,便可進行跨行即時轉賬服務。金管局於2015年9月修訂電子銀行風險管理的監管政策手冊,放寬手機及流動平台小額轉賬,每個戶口兩日上限3,000元豁免雙重認證,翌年底再放寬至每日最多5,000元。消息謂,銀公旗下工作小組,近日就該局有關網上銀行轉賬上限是否維持5,000元進行諮詢,銀公回應上限放寬至1萬元,銀行亦可設定低於指定水平上限,但當局最終定案仍待討論。快速支付系統由香港銀行同業結算(HKICL)營運,據悉小組亦就系統收費,與HKICL取得共識,後者按每宗撥款金額大細,向發出撥款指令銀行分層收費,每宗由仙至毫子計不等,惟業界相信在同業競爭下,收費應不會轉嫁客戶。花旗集團香港及澳門區行長盧韋柏說,包括監管機構及銀行均就達致9月的時間表共同推進,據聞SVF亦同步進發,現階段未聞有任何技術障礙難以達標,至於具體啟動日及測試時間表則不作評論。
對於流動支付轉賬上限應否放寬至1萬元,他謂行業歡迎限額更具彈性,「多啲當然好啲」,但明白要平衡風險管理,工作小組亦就此全速研究。他相信快速支付系統應用,肯定會推動流動支付用量顯著提升,令更多港人對支付速度、觀感及經驗大大改善。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2/20303218
股票掌故 |
香港股票資訊 |
神州股票資訊 |
台股資訊 |
博客好文 |
文庫舊文 |
香港股票資訊 |
第一財經 |
微信公眾號 |
Webb哥點將錄 |
港股專區 |
股海挪亞方舟 |
動漫遊戲音樂 |
好歌 |
動漫綜合 |
RealBlog |
測試 |
強國 |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
龍鳳大茶樓 |
文章保管庫 |
財經人物 |
智慧 |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創業 |
股壇維基研發區 |
英文 |
財經書籍 |
期權期指輪天地 |
郊遊遠足 |
站務 |
飲食 |
國際經濟 |
上市公司新聞 |
美股專區 |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
娛樂廣場 |
波馬風雲 |
政治民生區 |
財經專業機構 |
識飲色食 |
即市討論區 |
股票專業討論區 |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
建築 |
I.T. |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
打工仔 |
蘋果專欄 |
雨傘革命 |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
地產 |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