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輝山乳業(6863)神祕的貸款?

待寫。

http://www.hkexnews.hk/reports/prelist/Documents/CHUISHAN-20130909-12.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99

輝山乳業(6863)和鄭裕彤的關係(更新完成)

其實上星期已經開左個頭,不如把資料寫下去。近來,這隻新股成為市場熱點,不段地把鄭裕彤入股的消息視作利好,今日就把在招股書翻得資料整理如下:

(1) 鄭裕彤入股?

根據招股書所稱,在2011年6月28日,鄭裕彤持有的周大福代理人有限公司及根據壹周刊的資料,和鄭裕彤相熟的銀行家羅肇華的女兒羅美齡為受益人持有的由Crown Castle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分別持有80%及20%的偉泰有限公司投資這公司發行的1.7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

根據可轉換債券的條款,雖然年利率只是4%,好像非常低,但是上市時期卻是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前市值不可低於240億,持股量也不可少於14.7%,即是上市前他們的持股價值會增至35.28億,即是以最長的時間約2.5年計算,算上利息年複合回報率大約是52.28%,況且也有委任董事、財政人員及限制公司投資的權利,表面上是投資者,實際上真是非常厲害的高利貸!

有網友提及當時其實如果找不到新投資者或是上市的話就差不多會香, 因為盤數麻麻地, 所以當時GEM Board佢都試,當然最後冇影,據行內了解當時佢通過中間人搭到鄭老闆,所以他們透過可轉換票據融資。

根據招股書資料,鄭老闆的成本是73仙一股。現在上市,他減持轉換後的1,807,377,049股的其中的138,606,000股,以最高上市價2.67元計,他套現了約3.7億元,加上他取得的利息收入1.31億元,成本已降低至約8.165億,但還是持有1,668,771,049股,每股成本只剩下49仙,較最高招股價折讓達82%,所以基本上已立於不敗之地。

(2) 鄭裕彤的神祕借款
根據招股書,公司稱於2013年2月3日,大股東楊凱控制的Talent Pool Holdings Limited和偉泰有限公司訂立貸款協議,並把手上當時持有6.5%上市公司股權的,Talent Pool Holdings Limited抵押予偉泰有限公司,作為擔保,這筆貸款主要是注入公司以作為重組之用。但是文中並無提及關於這項貸款的金額及利息。

據網友的說法,「攪下攪下EB(可轉換債券)又到期, 點算? 咁有人話『大股東你好盡快將有現金流業務注入』, 大股東(楊先生)最後將自己個人持有嘅嘢賣比公司, 但公司冇錢而班EB holder話『我唔會同你找數架』, 咁大股東惟有用境外股權四出找錢,但因為股權未上市而controlling stake差不多比EB控著, 所以冇人肯借,最後惟有再找老生(鄭老闆)....借咗嘅錢打進公司完成收購」。

對照上文下理,估計都是和最大型的注人,即上市主體購入楊先生私人和Hero Beteiligungen AG持有的、生產奶粉的遼寧輝山乳業集 團(秀水)有限公司有關。根據招股書會計師報告的附註,這部分股權的公允價值大約11.90億人民幣,加上其他小型的注資,估計大約是12億人民幣左右,即是大約15億港元。至於這部分6.5%股權,以上市前240億估值推算,大約值15.6億,所以推論估計都算合理的。

所以,今次楊先生售出的582,707,000股,以上市最高作價2.67元計算,價值15.55億元,這部分套現可能只是用來還給鄭老闆的,還有可能只是還了本金,利息還要再籌措,所以老闆的財務情況應該還是很緊,這亦可能是財演用心推的原因。

一個未上市一文不名,還負債的老闆,上市後變成身價200億的富豪,真是不禁佩服。至於彤叔,筆者就觀察到,他變成了這班負債中國富豪最後的救星,許家印、張志鎔、今次就是楊凱,全部都是由他變出來的,看看下一位幸運的成功者是誰? 敬請密切留意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06

輝山「谷」奶彤叔「揸奶」


2013-09-19  NM
 
 

 

本週有六隻新股混戰,其中最矚目,是來自東北的輝山乳業(6863);打着「from grass to glass」旗號,於本月二十七日上市,抽水達一百億。最大賣點,除了有新世界(17)榮譽主席鄭裕彤入股、屬「彤叔愛奶」外,還自設一條龍,即由種草、養牛,到入樽賣奶,都一手包辦;而牛精、種子,都是高檔「來路貨」,保證絕非國產。

輝山乳業○九年才成立,四年間極速搭起「牛棚」,有賴彤叔支持。但本刊發現輝山八成收入都來自無牌經營的牧場及廠房,且隨時惹官非,而牛牛價值亦「谷」大數。認購的小股民,小心被這隻趕上市入閘的盲牛「責」死。

本月二十七日掛牌的輝山,集資最多一百零一億元。根據招股書,輝山大部分原材料都是「來路貨」,「鋪草皮」的苜蓿草種子來自美國及加拿大;成年牛來自澳洲、新西蘭及烏拉圭,連配種用的精子,亦是外國急凍運來,相當揼本!在這優良的環境下,一三年輝山的乳牛,每年平均生產九點一噸牛奶,高於行內平均的五噸,連分析員也不禁驚嘆:「現代牧業(1117)一年生產八噸,已經話全行最高,估唔到輝山仲可以有九噸!」

輝山的生產和銷售,限於遼寧、吉林及黑龍江三省,自稱是東北地區一哥,其自設品牌的奶類產品,在當地市佔率接近一成四,冠絕同行。最「靚仔」的是,過去三年,輝山的業績,增長速度超乎想像,一三年的營業額及盈利,分別上升九成及一倍,同期現代牧業的營業額僅升四成八,盈利更下跌一成九。

靠彤叔極速搭棚

根據香港上市條例規定,新股至少要有三年盈利記錄,並總共要有五千萬盈利。而輝山只是○九年成立,再即入另一間由董事長楊凱打骰的公司資產,即急不及待搭起「牛棚」,短短四年就夠資格上市,可謂「秒殺」。輝山背後,有投行高盛、瑞銀包銷護航,亦是彤叔去年九月中風入院前的「尾數」。一一年六月,彤叔透過合營公司偉泰,以可換股債券形式,向輝山注資一億七千萬美元,相當於十三億二千萬港元。這間偉泰,彤叔以周大福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八成股權。據知,當時的協議,就是公司要做大、上市,「協議要求公司在一四年六月前上市。」一名相關人士指。根據招股書,彤叔先藉上市賣一億四千萬股舊股,套現約三億二千萬元,上市後仍持股一成二,但有六個月禁售期。當年彤叔入股,成本價只是每股七毫三仙,若輝山以招股價下限二點二八元上市,彤叔賬面獲利近二十二億元。

「食」遍中日韓

彤叔去年入院,這筆賬就由長孫鄭志恒接手,入局出任非執董。較少曝光的鄭志恒,四歲已跟彤叔住,九九年於加拿大讀書後回港,在禹銘投資跟馮耀祥學師,後曾搞IT及進軍醫藥,幾年前更有傳他是第三代接班人。鄭志恒現為周大福企業董事及周大福(1929)執董,負責鑽石、寶石採購及生產管理,又是新世界發展執董,負責財務。然而,外界對鄭志恒的印象,僅停留於他「食」遍中、日、韓。早年他的韓籍女友割脈自殺,近月又有女友人爆與他有私生女。一名接近鄭家的人士透露,鄭志恒被家族認為是花花公子,就算是歸入周大福系,但實情由鄭志剛話事,「阿爺鋪好條路俾佢,介紹佢同啲鑽石商相識,有個位坐吓咁;喺新世界話負責財務,但集團啲數都唔使佢睇嘅。佢以前搞嘅科網、藥業有邊瓣掂﹖大家有眼睇。」

無牌牧場經營多年

就算股民仍然相信彤叔眼光,「瞓身」前都要睇一睇招股書。原來輝山租用的塔山牧場及農業園牧場,並無取得農地使用批文或許可證,其中,農業園牧場更是「百無」,即農地使用批文、項目批文、環保批文、消防批文、及生產安全規劃批文等,通通都無,原因竟是那兩塊土地已劃作非農業用途,當地政府已表明不會發批文。招股書還講明,「於往績記錄期,我們在並無取得所需批文或完成完工檢查的情況下營運多個牧場及生產廠房」,而這些牧場及生產廠房的營業額,竟佔總額八成,即輝山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來自無牌經營的牧場。風險是,欠缺該等批文,政府可要求有關奶牛場及生產廠房停止運作。現時輝山聲稱有豁免函,在黑龍江做奶農十四年的趙先生亦表示,當地無牌經營牧場是常態,「跟政府打個招呼就行,政府也不會查,一查就涉及很多個人利益了。」而自從最近新西蘭奶粉被驗出含肉毒桿菌後,中國奶粉抬頭,令到奶源緊張,「政府很鼓勵你來開牧場,每平方至少補貼一百塊。」趙先生又聲稱,過去兩年冬季奶源緊張,輝山都有向他買原料奶,共二千噸,印證輝山的奶並非全部自家生產。

牛隻「谷」奶

輝山最值錢的,還有持有的近十一萬三千隻牛,總值三十二億四千萬元。其中最貴的當然是乳牛,每隻平均價三萬四千元,但原來這比當地市價貴接近一倍。趙先生說:「一隻乳牛一般是一萬五千塊,產量最好的,又或外國入口牛,也只是每隻兩萬三千元。」另外,成年牛和犢牛,輝山的估值分別是二萬七千元,與一萬四千元,同樣比市價貴很多,「成年牛很便宜,最多四、五千;犢牛最不值錢,特別是冬季,牛容易死,長得也慢,牧場都不願養,一、兩千元就有。」按市價計,輝山每隻乳牛、成年牛和犢牛的估價,分別報大了三成、六倍及九倍,實際生物資產估值應只是十四億元,輝山則「谷」到三十多億元,總資產因而高估了一成七。近日有分析員紛紛唱好此股,認為中國整頓乳業,利好輝山;但短炒無妨,長揸則免。大家小心買錯貨,被輝山的乳牛「責」死。

輝山乳業「搭牛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44

輝山乳業HK6863筆記 枯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h6xi.html

一、奶牛飼養、原奶市場

 

市場容量2012年為1830萬頭奶牛的飼養規模,市場極度分散,前三強中,現代牧業17.6萬頭,市場佔比1%,輝山11.31萬頭,佔0.9%。規模以上(1000頭)的牧場佔比從2007年的4.8%,上升到了2012年的13.7%。這反映了集中化規模養殖的趨勢。

從經營歷史來看,現代牧業和輝山集團這兩家行業龍頭的經營時間都很晚,輝山集團的經營歷史僅從2009年開始。因此,行業目前的競爭格局還可能並不穩定。

目前大規模化養殖的原奶,基本上都是供應較高端品牌,例如蒙牛的「特倫蘇」有70%原奶是來源於現代牧業。

市場進入的壁壘看起來並不是特別高,但是目前規模化的飼養龍頭,還是具有一定的成本和品質優勢。

 

二、輝山乳業的成本品質優勢明顯,但是僅限於紙面上

 

首先是產品品質,按照國際標準優於現代牧業。娟姍牛(據稱較荷斯坦牛更具優勢)的數量佔中國較大部分。

其次是公司飼料中的重要部分:苜蓿草成本僅70美元/噸,而進口同等級產品須400美元/噸。因此也帶來較強的成本優勢:2013年飼料成本僅2.19元人民幣/公斤,而現代牧業成本為2.92元/公斤,差距明顯。

更優的品質帶來更高的零售價格:2013年輝山原奶每公升售價4.58元,而現代牧業為4.37元。

說是可能僅限於紙面上,是因為還有些疑問:

1、苜蓿草的規模種植壁壘多高?已經看到不少大型農業集團在做規模化種植苜蓿草。如果這種替代進口優勢被削弱,無疑會極大影響輝山乳業的成本優勢(飼料成本佔整個飼養成本的80%多,而苜蓿草佔整個飼料成本的比例可能為40%)

2、規模化飼養的壁壘多高?畢竟才開始大規模運作幾年,如何阻擋其他競爭對手的進入?

 

三、原奶市場上游面臨飼料成本逐步上升的壓力,下游卻面對較為壟斷的市場(特別是超高溫滅菌奶),下游溢價能力如何能夠長期保證?

 

四、液態奶業務和現代牧業一樣,開始運作。輝山在東北市場的市場份額據稱達到13.7%,較蒙牛和伊利都稍高。但是在其他市場,輝山的品牌和渠道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固守一地的品牌企業如何面對全國性品牌的攻擊?

 

五、原奶市場的缺口,據稱2012年達到910萬噸,但可能是由於國內加大了對進口原奶的需求,而並非真正的供需缺口。

 

六、養殖企業都存在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評估和變動問題。這是個很頭痛的問題。例如輝山的生物資產評估價值高達323.6億,而現代牧業在相同數量畜牧群的條件下,評估價值為54.65億。差距在於泌乳牛、小牛之間的數量差距、分泌乳汁的品質數量、成本售價等等因素不同。而每年的公允價值變動都會產生非現金流的收支,從而極大影響損益表。這也帶來很大的不透明。

 

七、所得稅率很低,與很多農業企業一樣,上游農業很容易出現稅率極低(甚至沒有)的情況,因而導致財務舞弊的成本也很低。這也是對輝山這類偏向上游農業企業非常謹慎的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輝山仍然排除在跟蹤名單以外,但也可以看公司的下游業務能否有所突破(區域、品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404

圖解港股地頭蛇:秒懂輝山乳業! 徐佳傑

http://xueqiu.com/7813497513/37961598
這一次找的是一個乳業公司,一個地區龍頭$輝山乳業(06863)$  
為什麼不說更有代表意義的$蒙牛乳業(02319)$  呢?
因為大家都知道啦!這麼知名的品牌還需要我來湊熱鬧嘛?
類似$伊利股份(SH600887)$  $光明乳業(SH600597)$  都不需要我多費唇舌啦。

如果反響繼續好,我將開始涉足A股,美股系列。

對,我又在不要臉求關注,目前已涉足A股,出了http://xueqiu.com/7813497513/37984418 藍思科技的圖解報告

恩。由於這是「一分鐘系列」,所以深度是有限的。我的本意是如果這個系列(13個行業)做完了效果好,將出一些有深度的解析。一些還是未知數。主要看最近忙不忙。
有人問我是不是買了這些股票。(很不幸,樓主的錢都被套在越南了,這不是開玩笑)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啦!



(註:與菲仕蘭的合作,包括7億人民幣的合資建廠,和3000萬美元的二級市場購買股票,限售期6年,數據來自上市公司公告)





完。

以上所有圖片皆由本人親自製作。轉帖請註明源頭。否則……詛咒你一輩子上廁所忘記帶草紙![大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84

輝山乳業卷入“羅生門”:高鈣奶在河北是否應該被下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2292.html

輝山乳業卷入“羅生門”:高鈣奶在河北是否應該被下架

第一財經日報 張誌偉 2015-09-28 18:21:00

“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地方監管部門,都應該為真相負責。要想讓消費者信任他們,在抽檢結果發布之前,應流程化且慎重發布。”中國乳業俱樂部發起人雷永軍認為,這畢竟關系到企業經營及生死存亡。

自2008年以來,國內乳業戴著鐐銬行進7年,如今在整頓中又起波瀾。9月28日,輝山乳業(06863.HK)在北京召開了一場說明會,向外界解釋“硫氰酸銨”是什麽東西,並希望借此消除輝山高鈣奶在河北被下架引發的消費恐慌。

冀、遼抽檢結果“打架”

9月25日,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河北食藥監局”)發布《食品銷售安全警示》:近期秦皇島市食品和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銷售環節乳制品質量安全進行抽檢,輝山乳業生產的高鈣牛奶被檢出硫氰酸鈉,數值高達15.20mg/kg(最高限定值≤10.0 mg/kg)。

9月28日,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遼寧食藥監局”)在官網發布消息稱,9月23日接到河北食藥監局上述通報後,立即對輝山乳業的配料間、成品庫、生產現場進行核查,結果未發現有硫氰酸鈉,在其配料中也未發現含有硫氰酸鈉的物質。

同時,遼寧食藥監局還把輝山庫存中包括高鈣奶在內的共計8個批次樣品,送到具有國家該項目食品安全檢驗資質的沈陽食品檢驗所進行檢測,送檢樣品中硫氰酸鈉的含量均在國家規定的參考值以下,全部合格。

“從2013年開始,輝山就對硫氰酸鈉指標進行批批檢測,同時進行第三方外檢。”輝山乳業高級副總裁徐廣義向《第一財經日報》稱,截至目前,所有檢測數據顯示產品合格。

既然公司早就對產品進行批批檢了,那麽直接拿出留樣數據不就可以自證清白了嗎?輝山方面稱,河北食藥監局送檢的產品生產日期是7月10日,而公司原料奶在2015年6月的外送檢測結果顯示均在0.7~2.74mg/kg,屬於正常範圍。

河北食藥監局在“安全警示”中則強調:原料乳或奶粉中摻入硫氰酸鈉可有效抑菌。硫氰酸鈉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傷害,國家禁止在牛奶中人為添加硫氰酸鈉。

輝山方面對此稱,這種警示屬於主觀臆斷,通過不恰當的預警提示,來向社會傳遞系“認為”所致。“我們有理由也有底氣認為河北食藥局的檢測結果是不符合事實的,輝山無法認可。”

他通過幻燈片展示輝山剛剛拿到的一份國家權威檢測機構——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結果顯示產品完全合格。

截至發稿,河北食藥監局在官網沒有進一步披露關於此事的信息,本報記者就此致電該局,電話無人接聽。而原本在邀請嘉賓名單中的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相關人員也沒有到場,有知情人士稱,“上面一直在斡旋”,協會、總局不方便出來說話。

抽檢“信披”流程需規範

在中國乳業陣營中,輝山屬於一個東北區域品牌,目前,輝山乳業液態奶產品在東北市場占有率升至20.9%。在東北三省的巴氏奶和酸奶市場中,遼寧省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以零售額計算,遼寧省分別占到50.2%和47.9%。

最近一年,輝山則動作頻出,先在江蘇建基地,隨後又與荷蘭乳業巨頭菲仕蘭合資建廠,已經深耕東北60多年的輝山急需走向全國。

沒想到,剛剛開啟全國化,就在河北遇挫。

除了產品本身之外,地方監管機構抽檢發布流程也備受業界關註。“都是政府監管部門,為何河北食藥監局檢測出問題,而遼寧食藥監局檢測全部合格?”中國乳業俱樂部發起人雷永軍向本報記者分析稱,對於乳品及食品行業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輝山方面認為,河北食藥監在此次檢測過程中程序違規、信息發布違法。硫氰酸鈉屬於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項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範(試行)》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如監管部門通過檢測機構進行的檢測結果顯示風險值過高,監管部門可以向企業進行質詢,並給企業預留申訴和複檢的時間。

“但至今,輝山沒有直接收到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輝山高鈣奶的任何通知,通過媒體等途徑輾轉得知下架消息時,該批次產品已過期23天,公司實際上被剝奪了進行申訴和申請複檢的權利。”輝山方面認為,這導致公司在客觀上無法對該批次產品的檢測結果進行確認。

江蘇省乳品生物技術與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顧瑞霞解釋稱,硫氰酸鈉在牛乳中天然存在一定的本底值,並隨著季節和飼餵飼料的變化而有所波動。“目前,隨著現代乳業生產工藝的發展,任何一家乳企都沒有添加硫氰酸鈉的必要性和動因。”

徐廣義認為,不客觀的信息發布不僅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還極易對國內整個乳品行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甚至引起整個社會的恐慌。

毫無疑問,從監管層面來看,河北食藥監局對省內產品抽檢也是在履行職責,捍衛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而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內消費者的信心仍處於恢複中,嚴苛的抽檢究竟帶來的是信心增與減,有待觀察。

“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地方監管部門,都應該為真相負責。要想讓消費者信任他們,在抽檢結果發布之前,應流程化且慎重發布。”雷永軍認為,這畢竟關系到企業經營及生死存亡。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35

河北食藥監撤銷“安全警示”,輝山乳業可以喘口氣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3307.html

河北食藥監撤銷“安全警示”,輝山乳業可以喘口氣了!

第一財經日報 張誌偉 2015-09-30 08:59:00

9月29日晚間,河北食藥監局發布《關於乳制品中硫氰酸鈉風險監測情況的說明》,承認9月24日發布的《食品銷售安全警示》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低,決定撤銷該警示。

9月29日晚間,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河北食藥監局”)發布《關於乳制品中硫氰酸鈉風險監測情況的說明》,承認9月24日發布的《食品銷售安全警示》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低,決定撤銷該警示。

這也意味著,自9月24日以來持續發酵的輝山乳業高鈣奶河北被下架一事有了新進展,疲於招架的輝山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河北食藥監局方面稱,該局在近期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發現,有一批次標稱遼寧輝山乳業集團生產的高鈣牛奶中硫氰酸鈉檢測值為15.2mg/kg,高於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參考值(≤10mg/kg)較多。鑒於原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中明確規定,硫氰酸鈉嚴禁用於乳及乳制品中。

經組織專家初步研判,認為存在一定的風險。考慮到公眾對乳品安全非常關心,從防範風險和維護公眾健康的角度出發,河北食藥監局9月24日發布了一期食品銷售安全警示。

警示發布後,根據消費者的反映,河北食藥監局又對市場銷售的標稱輝山乳業集團生產的其他7批次液態乳產品進行了應急抽樣檢驗,7批次產品檢驗結果在2.7~4.2mg/kg之間。鑒於牛乳中本身存在一定的硫氰酸鈉本底值,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規定生乳中允許添加硫氰酸鈉的限量值為14mg/kg,結合應急抽樣檢驗結果,經再次組織專家研判,認為此前發布的15.2mg/kg檢出值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低。考慮上述因素,河北食藥監局決定撤銷9月24日發布的該期食品銷售安全警示。

但輝山為此受到的影響誰來補償,河北食藥監局在此次說明中並沒有說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第一時間向輝山方面了解下一步怎麽做,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還不知道”,但還會將“置疑”進行到底,以還自身清白。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53

輝山乳業進軍華東 區域乳企如何布局全國低溫奶

東北區域乳業巨頭輝山乳業(06863.HK)近日宣布聯手阿里巴巴投資的上海O2O平臺盒馬鮮生推出中國首個乳業O2O品牌,並首先進入華東市場。記者了解到,隨著常溫奶和奶粉市場發展趨緩,低溫奶領域連續保持高增長,也被國內乳企視為“第二戰場”。尤其是區域型乳業巨頭,今年以來,不斷傳來區域乳企跨區“入侵”戰略落地,未來低溫奶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升級。

輝山乳業錯位進入華東市場

據了解,此次合作輝山乳業將和盒馬鮮生嘗試O2O互聯網牛奶模式——哞客。輝山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將與盒馬鮮生的零售模式進行融合,以線上線下互相之間的優勢,將牧場、工廠與線下零售終端以及冷鏈配送團隊進行垂直整合,以實現閉環。公司方面承諾用戶下單後,可實現5公里內30分鐘送達。

輝山乳業董事局主席楊凱表示,輝山十分欣賞盒馬在生鮮電商領域的探索實踐和寶貴經驗。盒馬通過O2O方式實現全渠道營銷和交易、強大的物流體系實現“5公里範圍,半小時送達”,與輝山“奶業都心”的發展模式不謀而合。而輝山則希望攜手盒馬打通O2O通路為消費者提供便捷、新鮮、品質的消費體驗。業內認為,雙方的合作更多是供應端的優勢互補,輝山在供應鏈前段負責提供高品質的乳制品,而盒馬在供應鏈後段負責提升用戶體驗,並將用戶需求直接反饋給輝山,這樣彼此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輝山乳業是東北最大的乳制品生產企業,也是國內少有的從牧草種植、飼養到全品類乳制品加工的全產業鏈乳企。此前有數據顯示,其產品的東北市場占有率達到36%,而低溫奶也是輝山的優勢產品。輝山乳業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年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的收入總計45億元,液奶收入為30.9億元人民幣。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告訴記者,O2O模式其實也是錯位競爭,是輝山乳業進軍華東市場的第一步。目前華東地區的競爭非常激烈,除了區域巨頭光明乳業,還有外資在華生產的明治、優諾、以及純進口的韓國和澳洲的產品,也有包括現代牧業等國內企業。輝山在上海缺少品牌認知度,如果直接進入商超等傳統渠道,成本高,且有虧損的風險。借助盒馬鮮生現有的電商平臺,一方面可以解決自建渠道投入過大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現有的冷鏈和配送體系提升客戶滿意度,慢慢滲透市場。

此外,也有行業人士告訴記者,輝山乳業屬於全供應鏈企業,一直自建牧場。其在江蘇鹽城建的大規模的奶業加工廠,奶源儲備方面可能還未到位,目前可能借用的是現代牧業的奶源,因此O2O模式也能與其現有產能相匹配。

區域乳業巨頭布局全國低溫奶

事實上,早在2014年,輝山乳業就已經盯上了華東市場。近年來,華東對高端乳制品的消費需求較強,尤其是在巴氏奶等低溫液奶產品領域需求巨大。根據此前輝山乳業分析顯示:以上海區為例,按零售額計算,巴氏奶占液態奶市場接近一半。而華東巿場擁有2.26億的消費人口,這個市場是東北的數倍,購買力也更為強勁。

公告顯示,從2014年9月開始,一直至2018年12月,輝山乳業將在華東地區投入共計25億資金,用於包括收購土地、興建農場及建造工廠等投入。今年6月,輝山乳業江蘇鹽城液態奶加工廠取得生產許可,投入生產後,每年可生產18萬噸奶制品,將專註於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份的巴氏奶市場。

從地圖上看,上海、南京等華東主要城市都在新工廠300公里的輻射圈內,都在新廠的覆蓋範圍之中。而未來,輝山乳業還將在鹽城工廠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產業集群的建設,這也意味著江蘇鹽城項目已經成為其在東北之外的第二個產業基地。產業基地的說法,也顯示出輝山乳業並非只是小打小鬧,而是想在華東市場分一杯羹的強烈欲望。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除了輝山乳業南下,西南乳業巨頭新希望乳業則選擇了北上。今年6月,新希望乳業位於河北滿城的新廠竣工,準備以低溫奶為切入點,啟動在華北市場的擴張。

據了解,新希望天香乳業滿城新廠作為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占地120畝,設計年產能18萬噸乳制品。新廠以新希望在2003年收購天香乳業為基礎,產能是老廠的4倍。而為了避免與蒙牛、伊利等行業巨頭直接沖突,新廠以低溫奶為切入點,包括24小時的巴氏奶和“輕酸奶”等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新希望以此作為其攻克北方乳業市場的戰略要地,將京津冀地區,東北、內蒙古、山西、陜西等北方市場均納入其輻射半徑。

記者昨天在北京市光華路附近便利店看到,新希望的新廠所生產的產品已經上市。新希望天香乳業旗下的一款混合味果粒風味的酸牛奶正在銷售,而其生產地址為保定市滿城區新興產業園區新希望路8號,這也正是天香乳業公布的新建工廠的地址。據便利店員工介紹,雖然供貨還不算穩定,但銷售量還可以。

“要做全國性乳品供應商的話,華東、華南、華北是必爭之地,目前全國乳業整體而言呈現常溫奶整體放緩、並呈現下降趨勢,低溫產品呈現出快速上漲的趨勢。輝山乳業和新希望乳業的目的,都是想借助其優勢,利用低溫奶打造全國性的乳品企業。”宋亮分析稱。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是由常溫奶占據主導,而且在這一領域蒙牛和伊利兩大巨頭已經形成了絕對優勢。在乳業過剩的局面下,乳企普遍增長乏力,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全國液態奶銷售總量2738.9萬噸,比上年增長了3.6%。但與“十二五”期間每年平均增長5.1%、“十一五”期間每年平均增長11.1%相比,增幅明顯偏低。

相比常溫奶只有2.7%的增速,低溫奶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低溫酸奶的增長達到了10.5%,低溫巴氏鮮奶甚至保持著每年24.3%的增幅。而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原奶產量達3900萬噸,其中低溫奶增長迅速,占液態奶的比重已經接近三成。因此本身就擅長低溫奶的區域乳業巨頭看到了實現全國布局的機會。

乳業專家王丁棉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低溫奶的門檻實際上更高,一方面要把控奶源、同時還要做好中間環節,最後還要保證冷鏈物流領域不會掉鏈子,要確保新鮮度,難度比常溫奶要大得多。但是至少相比於常溫奶的市場機會而言,低溫奶的機會還大一些。

新一輪低溫奶競爭已在路上

不過,記者了解到,輝山布局華東市場,新希望布局華北市場、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輕松進入,對於低溫奶市場而言,華東、華北本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華北市場目前還在群雄混戰階段,北京當地乳企三元股份在北京有較大的優勢,低溫奶領域優勢明顯。根據三元股份2015年報,三元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5.49億,其中北京地區收入21.26億,約占50%。華東市場,則是光明乳業一家獨大,光明乳業公布的2015年業績顯示,上海地區收入51.23億,超過總收入的25%。另有數據顯示,2014年,光明乳業的新鮮牛奶占華東地區市場份額的83%;新鮮酸奶占華東地區的44%。

而此前,作為華東和華北的區域乳企老大,三元乳業和光明乳業已經在對方的區域中多次交手,但都未能取得好效果。三元曾在上海設立過三元全佳乳業公司,因虧損在2006年就退出了。2009年12月,三元註冊了上海三元乳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三元”),在上海營銷三元品牌全系列液態奶制品,2015年,上海三元銷售收入3.72億元,僅貢獻了總收入的8%,凈利潤虧損2997萬元。

記者查閱近四年的年報發現,上海三元報告期內均告虧損。而光明也未能在北京取得盈利。公告顯示,2015年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2015年收入4.69億元,凈利潤虧損9630萬元,而2013年和2014年也都分別虧損2000萬元以上。

此外,除了光明,在華東市場輝山乳業還將面對南京衛崗、山東得益、徐州綠健等一系列本地品牌,其中這些品牌在當地並不亞於光明在上海。而在華北市場,除了三元外,主打低溫產品的君樂寶、完達山等品牌也將成為新希望的競爭對手。

對此,宋亮告訴記者,原本全國型乳業企業專註於常溫奶,而區域型企業通過產品的差異化,專註於低溫奶產品和本地消費市場,所以很好地活了下來。但是隨著輝山、新希望這種大型低溫奶企業從區域型企業向全國型企業發展,可能會真正威脅到那些區域型小企業的生存。而對於大型區域型企業而言,商超和傳統渠道依然是“主戰場”,新希望和輝山一定會適時介入,低溫產品領域的競爭可能也會更加激烈。

事實上,除了境內巨頭之外,部分境外食品企業也在試水低溫奶市場。繼去年5月斥5億巨資在南京建新廠後,臺灣食品企業旺旺集團與日本百年乳企森永集團合作,日前推出了包括酸奶以及法式布蕾等低溫乳制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974

輝山乳業深夜回應渾水指控:公司並未造假、保留訴訟權利!

輝山乳業(06863.HK)新年前惹上大麻煩。

渾水公司12月16日突然發布了一份47頁的報告,指責輝山乳業涉嫌財務欺詐,輝山乳業早盤快速下跌,隨後交易暫停。當晚深夜23時,輝山乳業發布公告對渾水指控進行逐條批駁,否認公司財務造假等指控,並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渾水47頁報告狙擊輝山乳業

在報告開頭,記者看到,渾水公司就毫不客氣的指責輝山乳業存在財務欺詐,價值接近於0,並列出了多項證據。

報告顯示,渾水指責輝山乳業從2014年起虛報利潤。作為全產業鏈乳企,輝山乳業對外宣稱作為畜牧養殖最主要的高蛋白飼料苜蓿自給自足,並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渾水稱發現大量證據表明,輝山乳業長期從第三方大量購買苜蓿,進行財務造假。

渾水報告指出,根據輝山乳業招股書顯示,自種苜蓿的成本為437元人民幣元/噸,而進口苜蓿則約為2500元/噸,2013財年,苜蓿帶來的生物利益占輝山乳業稅前利潤的19%到24%,低成本也帶來了乳制品業務部門利潤率的提升。

渾水認為輝山乳業在其奶牛養殖場的資本開支方面存在造假行為,誇大了這些養殖場所需的花費,誇大程度約在8.93億到16億元人民幣之間。並指責輝山乳業董事會主席楊凱涉嫌竊取了1.5億元人民幣的公司資產。報告稱,楊凱將至少4個養牛場轉讓給未披露的關聯方,而楊凱則是被轉讓方的實際控制人。

同時渾水質疑,就算輝山乳業的財務不存在欺詐,其過高的杠桿已使公司處於違約邊緣,其信用風險極高,杠桿十分龐大。報告認為輝山明年會出現債務違約問題,稱目前公司153億元銀行貸款中有110億元將在2017年9月前到期,並指多個在建項目因為缺乏資金而被叫停。

渾水稱,其已研究輝山乳業幾個月之久,派出調查人員訪問了35個農場和5個生產設施,甚至動用了無人機進行拍攝;同時聘請了三位乳業專家,並對多省苜蓿供應商進行了走訪。

在報告公布之後,16日白天輝山乳業股價迅速下跌近4%,隨後反彈至2.14%後交易暫停。

輝山回應:並未造假 保留法律權利

當日,輝山乳業公關總監趙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並不清楚渾水公司在此時拋出報告的動因,但對於渾水的報告,輝山乳業將以公告形式進行回應。

12月16日22時59分,輝山乳業發布公告對渾水的報告進行了批駁和澄清,稱2013年上市以來,外部獨立核數師從未對集團賬目提出保留意見,認為渾水公司或通過從股價下跌中獲利,因此公司保留對該報告采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針對渾水提出的大量從第三方進口苜蓿問題,輝山乳業回應稱,2013-14財年、2014-15財年及2015-16財年輝山苜蓿草產量分別達到14萬噸、13.4萬噸及8.5萬噸(另有燕麥產量7.9萬噸,燕麥與苜蓿草可替代),三個財年共計產量35.9萬噸,由於苜蓿草於6月份開始收割,輝山於三個財年內每年外購苜蓿草1萬噸以彌補收割前所需的消耗量,此外購量的占比為4.3%至9.2%。而且否認從三年內從渾水指名的安德森公司購買苜蓿草。

資深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渾水的目的還是為了做空輝山乳業牟利,但輝山乳業的原料自給率不足的說法實在站不住腳。根據此前調研時了解到,輝山乳業通過自有、農民股份合作等方式,擁有50萬畝青儲玉米、羊草、苜蓿、燕麥等,苜蓿的自給率可以達到90%,外購飼料的量並沒有渾水說的那麽誇張。

而對於渾水提到的牧場涉嫌資本欺詐和董事長楊凱涉嫌侵占1.5億元公司資產的問題,輝山乳業也予以否認。

輝山乳業稱:牧場建設成本將在完工後支付,但是需要先支付預付款並預留保證金,而渾水公司錯以該年度的現金留出總額除以建成牧場的數量,簡單計算單位建設成本的方式有誤。而關於向楊凱所控制公司出售4個肉牛牧場一事,則事先經過公司管理層同意,且不構成必須披露的交易。

而對於中短期負債過多面臨違約的問題,輝山乳業回應稱,盡管短期債務有所增加,但資產負債率較上年末減少至約41%。

輝山乳業(06863.HK)是國內一家知名區域乳企,也是全產業鏈乳企。截至9月底的上半年業績顯示,輝山乳業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5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17.7%,凈利潤(於生物資產公平值調整前)為人民幣7.7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2.3%。根據公告,輝山乳業現有19.7萬頭奶牛。

事實上,近期輝山乳業動作頻頻,和世界第六大乳企荷蘭皇家菲仕蘭的首款合作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剛剛上線;在江蘇鹽城建設的第二個全產業鏈基地也已投入生產,試圖進入華東市場;在不久前的業績分析會上,輝山乳業首席財務官蘇永海表示表示,公司正在準備以IPO形式申請在A股發行,發行後實現“A+H”模式。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渾水方面表示,這只是第一份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53

輝山乳業遭渾水公司做空 快速下跌後緊急停牌

輝山乳業(06863.HK)上午盤中快速下跌, 股價跌至2015年10月以來最低,原因是做空機構渾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發布做空輝山乳業的報告。該報告指公司價值接近零,因為公司過去發布的盈利有造假之嫌,此外,公司亦誇大了於牛牧場的資本支出。該機構亦指公司主席楊凱涉及挪用公司資產,價值最少達1.5億元人民幣。該公司於11點12分停牌,停牌前報2.75港元,跌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