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讓iTunes跳腳 串流音樂龍頭爆赤字

2014-11-24  TCW
 

痛擊全球第一蘋果電腦的滋味及代價是什麼?被美國《時代》雜誌列為新創公司之一的瑞典線上音樂服務商Spotify,應該最有資格回答。

從二○一三年下半年至今,Spotify的用戶數翻倍,成長速度之快,穩坐全球串流音樂龍頭寶座。亮麗的表現,不僅推升去年營收至新台幣至少二百二十億元(以下均為新台幣),也讓推出iTunes的蘋果,想搭串流音樂潮。不過,仔細檢視財務狀況卻發現,它燒錢速度也是業界之最,成立八年來,已經至少燒光了六十億元。

「我們會賺回來!」Spotify亞洲區總裁考爾(Sunita Kaur),十一月中旬訪台參加DigiAsia數位亞洲大會時,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坦承,目前公司確實還在燒錢,但她相信,隨著用戶數持續增加,廣告和用戶訂閱營收,一定會起來,五千萬名用戶,就是她的獲利仙丹!

布局台灣,推一四九吃到飽

為了拉攏用戶,過去半年,Spotify積極強化「推薦歌曲」的精確性,推出多螢幕連結功能,將勢力從手機延伸到客廳;在台灣,為了對抗霸主KKBox,推出每月一百四十九元吃到飽方案(編按:其他國家方案為每月三百元),無所不用其極,就是為了賺回老本。

但,補錢坑、對抗同類型競爭對手之際,這位龍頭大哥還得面對「營收」、「用戶」比自己大好幾十倍的敵人。

今年上半年,蘋果花三十億美元買下Beats、亞馬遜推出Prime Music、Google收購Songza,這些全球市值前十大的科技公司,挾著數十倍用戶數,攻城略地,正步步威脅Spotify龍頭地位。

連原來Spotify的合作夥伴,也開始出現鬆動。十一月初,美國鄉村音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以收到的錢太少為由,拒絕在Spotify上提供最新專輯,逼得Spotify執行長艾克(Daniel Ek)在官方部落格表示:「Spotify已經支付超過二十億(美元)的版權費,」極力保護新創公司美名。

「單打獨鬥行不通,」國際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分析師蔡惠芬分析,Spotify必須用最快的方式找到新夥伴,如:電信業者,甚至和競爭對手合作,才可能盡快衝高用戶數。

前有財務壓力,後有大軍追擊,都在考驗著這隻小蝦米的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47

英國赤字漲不斷 財相辣手治避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29

08_osborne4_r_w

英國財長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今日表示,英國本年度財政赤字將超預期。同時他宣布英國將加大對銀行和跨國公司的征稅力度。

奧斯本周三在國會上引用了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的預計,稱英國本財年將舉債913億英鎊。今年三月,OBR的預計為864億美元。

他在會上稱,“今天,我們不會回避英國經濟中存在的問題——盡管赤字在下降,但是仍然太高。”“我們是繼續在支出、舉債和社會福利上作出讓我們變得一團糟的災難性決定,還是完成我們應該做的工作,建設一個適用於每一個人的經濟體系?”

他還表示,惠及98%購房者的房屋印花稅變革將自今天午夜開始生效。此外,英國還將對跨國公司刻意留存在海外的利潤征收25%的稅,並減半銀行用虧損來抵扣企業稅的額度。

我們將確定,大型跨國公司們上繳應付的稅款。

消息公布後,勞埃德銀行股價下跌0.75%,蘇格蘭皇家銀行股價跌2.35%,巴克萊股價跌1.3%,富時100指數兩分鐘內下跌12.5點。

奧斯本表示,現行稅收結構的設計不具有激勵性,調整後的稅收政策將自今天午夜開始執行。

對於首套房屋,對不超過12.5萬英鎊的房價部分免除房屋購置稅。

對於價款在12.5萬-25萬英鎊之間的部分征收2%的房屋購置稅。

對於價款在25萬-92.5萬英鎊之間的部分征收5%的房屋購置稅。

對於價款在92.5萬-150萬英鎊之間的部分征收10%的房屋購置稅。

對於價格超過150萬英鎊的房產,則適用房產稅率將提升至12%。

此外,英國還將廢除55%的遺產稅,並將對石油公司的附加費從32%降至3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890

房地產相關稅收增長疲軟 地方政府赤字進一步擴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855

11月,受房地產相關稅收增幅回落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增速下滑,地方政府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

11月,房地產相關營業稅僅同比增長1.2%,拉低了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1月地方財政收入為5152億元,同比增長6.4%。而地方政府支出同比增長2.4%,至11266億元。1-11月,地方支出為107243億元,已完成全年預算的82.5%。

受地方財政赤字擴大影響,盡管中央財政11月有所盈余,但全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11月,全國財政收入9953億元,財政支出為13280億元。

本月,中央財政收入增加4801億元,主要得益於金融機構上繳中央財政的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增加,以及前期出口退稅進度較快、本月出口退稅相應減少。

11月,出口退稅由10月的839億元下降至766億元。

證券交易印花稅88億元,同比增長1.2倍。主要是近期股市成交量大幅增長。

QQ圖片20141211132642

為緩解財政赤字不斷擴大的局面,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排查本地區、本部門制定出臺的稅收等優惠政策,清理結果將在2015年3月底前上報財政部。

長期以來,招商引資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頭等大事。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提升自身的區位優勢,創立一系列本地區獨有的稅收優惠政策,便成為吸引投資“金鳳凰”來本地安家的有力手段。那麽,為何要清理各地的稅收優惠政策呢?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過多過濫的稅收優惠制造了大大小小的稅收窪地,影響了市場的公平競爭。

昨日,財政部下發通知進一步完善預算體系。一些原本割裂、專款專用的資金,將被統籌使用;一些投入領域類似的資金,也將被整並,並計劃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於保障民生。

這在經濟增速下行,財政收入增速趨緩,財政收支矛盾加劇的背景下,通過統籌資金,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顯得非常有必要。

 一、全國公共財政收入情況

11月份主要收入項目情況如下:

1.國內增值稅2596億元,同比增長4.4%,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後增長約2%。

2.國內消費稅628億元,同比增長7.2%。

3.營業稅1177億元,同比下降1.8%,考慮營改增收入轉移等因素後增長3.2%。其中,房地產營業稅430億元,增長1.2%;建築業營業稅411億元,增長11.2%。

4.企業所得稅774億元,同比增長34.2%。其中,金融業企業所得稅234億元,增長80.9%,主要是部分金融機構預繳企業所得稅增加;工業企業所得稅181億元,下降0.9%。

5.個人所得稅517億元,同比增長12.8%。

6.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1165億元,同比下降9%;關稅222億元,同比下降8%。主要是受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滑、進口額下降等因素影響。

7.出口退稅766億元,同比少退173億元,下降18.4%。主要是前期為支持外貿發展加快了出口退稅進度,本月退稅額相應減少。

8.證券交易印花稅88億元,同比增長1.2倍。主要是近期股市成交量大幅增長。

9.地方小稅種情況:契稅287億元,同比下降6.7%;土地增值稅262億元,同比增長8.5%;耕地占用稅156億元,同比增長10.6%;城鎮土地使用稅127億元,同比增長6.9%。

10.非稅收入1856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中央非稅收入644億元,同比增長33%,主要是部分金融機構上繳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增加;地方非稅收入1212億元,同比增長13.4%。

1-11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1295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944億元,增長8.3%。其中,中央財政收入61063億元,同比增長7%,比1-10月累計增幅提高0.4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本級)68532億元,同比增長9.5%。全國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110598億元,同比增長7.5%。近幾個月,全國財政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其中,受部分金融機構上繳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增加拉動,中央財政收入增幅有所提高;受房地產相關稅收增幅下滑等因素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增幅有所下滑。12月份,要繼續加強經濟財政運行監測分析,堅持依法征稅,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偷稅漏稅,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嚴禁采取虛收、空轉等方式違規增加收入。

11月份,全國財政支出12759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1億元,增長0.8%。其中,中央財政本級支出1493億元,同比下降9.9%,主要受部分重點支出前期提前撥付等因素影響;地方財政支出11266億元,同比增長2.4%

  二、全國公共財政支出情況

  11月份,全國財政支出12759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1億元,增長0.8%。其中,中央財政本級支出1493億元,同比下降9.9%,主要受部分重點支出前期提前撥付等因素影響;地方財政支出11266億元,同比增長2.4%。

  1-11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12630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611億元,增長10.1%,完成預算的82.5%。其中,中央財政本級支出19065億元,同比增長7.4%,完成預算的84.7%;地方財政支出107243億元,同比增長10.6%,完成預算的82.5%。

  分項目情況看:農林水支出11080億元,同比增長7.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047億元,同比增長11.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8270億元,同比增長9.8%;教育支出18462億元,同比增長7.7%;科學技術支出3753億元,同比下降1.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085億元,同比增長12.3%;住房保障支出4194億元,同比增長15.2%;交通運輸支出8784億元,同比增長15.6%;城鄉社區支出11135億元,同比增長16.7%;糧油物資儲備支出1523億元,同比增長19.1%;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283億元,同比增長9.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70

台灣2015年後人才赤字化 借鏡德國翻身秘訣

2014-12-29 TCW 當台灣將在六年後成為全球人才赤字最高國家的時候,台灣的經濟,該何去何從? 十二月十七日,一條修正法案初審通過。《國籍法》將增加專業人才申請歸化不須放棄原國籍的規定,這是台灣吸引全球人才的一個小進步。然而,其他從名額到審查程序等規定,卻可以看出,台灣要與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拚搏,爭取到好人才的籌碼,仍然太少。 這是個迫切的危機。今年八月,台灣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完成最新人口推計報告,正式宣告:明年之後,台灣約一千七百萬的工作人口數量將不再成長,即社會中主要支付稅金、負責經濟產出的族群正在消失。 台灣,賺錢主力正在減少人才赤字問題,將比高齡化日本嚴重 經濟資訊公司牛津經濟(Oxford Economics)預測,二○二一年,台灣將成為全球人才赤字最嚴重的國家,比高齡、少子化最出名的日本還差。 解決人才空洞化的路徑有很多:鼓勵生育,或是要求台灣大學改革,以教出有用的人才。但還有一條很有效率的路徑:引進外來人才,讓外來的人才同享我們的福利,但也同盡納稅的義務。 德國,曾有人才困境前進兩現場,挖掘九年翻轉關鍵 德國,是最佳借鏡。 一個難忘的場景,讓我們決定動身前往。 今年七月十三日,在巴西舉行的世界杯足球賽最後一戰,由德國、阿根廷爭奪冠軍。開賽前循例演奏兩隊國歌,當〈德意志之歌〉奏起時,畫面逐一掃過德國隊十一位先發球員,整排白面孔、白衫隊伍的齊唱中,赫然出現褐色面孔的土耳其裔厄齊爾(Mesut Ozil)和黑色面孔的迦納裔博阿騰(Jerome Boateng),整首歌只有他倆閉口不唱。 德國隊奪冠,這兩位來自移民家庭的明星球員功不可沒。廣納移民後裔的年輕球員,是德國足球隊接連在兩次世足賽出線的關鍵。上屆世足德國國家隊有近二分之一是移民後裔,本屆國家隊也有超過四分之一球員身上流著「外族」血液。 不願唱德國國歌的博阿騰,在接受我們訪問時說:「如果有人對我不唱國歌而不能接受,那令人遺憾,但我每場比賽都百分之百為我的國家(德國)而投入。」 德國,這個曾經高唱納粹與種族純淨主義的國家,如何做到,讓外來人才努力幫自己加分? 過去,他們對人才移民心存排斥。德國央行前理事薩拉辛(Thilo Sarrazin)甚至大剌剌寫了一本歧視穆斯林移民的書,指稱他們智力較低、用掉較多社福資源且拒絕融入德國社會,這本書成為德國近十年最暢銷的政治書籍。 自認優秀與卓越,德國前總理柯爾(Helmut Kohl)在二十五年前說過,德國「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移民國家。」 現在,德國卻是世界第二大接受移民的國家,去年湧入四十四萬淨移民(移入減移出),僅次於美國。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口,占了全德國五分之一。也因為移民,讓從二○○二年就變成人口負成長的德國,自二○一一年起轉為正成長。 復興信貸銀行(KFW)調查指出,德國的新創事業中,具移民背景的創業家近年來每年都占了約兩成。德國著名科技業如英飛凌總部的員工,也來自五十多個國家。 德國,歐洲出生率最低、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他們成功用專業移民解決了人才空洞化問題。台灣,能跟他們學到什麼? 現場一:歐洲第二大半導體廠工作證一天就辦妥,50國人才齊聚 我們的第一站,是歐洲第二大半導體廠商英飛凌(Infineon)的總部。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開放的光明面。 從德國南部首府慕尼黑搭電車約十五分鐘,抵達一個望去一片草原的車站,下電車的人們,一致走上通往英飛凌充滿綠意的辦公園區的小徑,那是一群黑白黃褐各色人種的臉孔。英飛凌的員工,讓你第一眼就看到什麼是「國際化」。 這個總部裡上班的八千多名員工,有來自五十多個國家的人才。「幾乎每個訪客對我們的深刻印象,都是從一出車站就看到許多國際臉孔的員工開始,」英飛凌人力資源副總裁門梅爾(Ralf Memmel)笑說。 門梅爾說,現在是企業競相爭取人才的時代,因此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有時甚至比薪水還重要。會客室的落地窗外,我們看得到英飛凌為員工附設的幼稚園,在大草坪上搭起巨型帳棚,成群的小孩在奔跑嬉戲,人才的托育問題,公司一手包辦,語言也不是問題,因為這裡的官方語言,是英文。 德國近年吸引的優秀人才,不少是因為二○一二年的「藍卡政策」而來,它針對兩類外國人——曾經或正在德國留學的畢業生、出現人才荒的特定領域人才(醫師、數理、資訊、工程等),不再須經勞工部審查,只要找到雇主,就可立即由駐外部門發證。 「一般工作簽證大概要花兩、三個月,但藍卡申請隔天就能拿到,」德國在台協會副代表施碧娜(Sabrina Schmidt-Koschella)說。原本,德國對移民的管制不比台灣鬆,甚至更嚴格,但現在與台灣相比(見第七十二頁表),卻處處可見其彈性。 一切看來很光明,直到我們到了第二站,才看到為了開放,一個國家必須經過的辯論與拉扯的實際面。 德國人,其實很討厭「貧窮移民」。「一講到(開放)移民,選票就沒了,」在德國生活了二十年,今年八月出版《借鏡德國》一書的台灣移民劉威良說。 現場二:德國人均最高城市面對貧窮者移民,德人從排斥變接納 我們在以奧迪汽車總廠為經濟核心的茵果市繞行,為我們帶路的奧迪研發經理張中亮指出,這裡是德國人均所得最高的城市(約十萬歐元)。進入富裕的獨門獨戶住宅區時,人煙稀落,原來有錢人都去外地度假了;不過市政府刻意在富人區的旁邊興建窮人的國宅,走入國宅區,就可見不少帶著小孩的婦女、無業的男子遊蕩。 「當地人稱這裡是蘇聯區,因為容納許多來自蘇聯解體後的東歐移民,有錢人抱怨,繳的稅都拿去花在他們身上了,」張中亮指著一排排被形容為「鳥籠」的國宅說,類似的國宅已經建到第三期。 台灣人害怕移民跑來搶工作,消耗健保資源,人同此心,德國人也這樣想過,而且,他們經歷過的掙扎更大。 二戰後的德國,帶著贖罪的心態,立法給予政治難民較其他國家寬大的待遇。但這對德國人是很大的心理包袱,他們辛苦賺錢繳的稅,都變成給外來人口的福利。劉威良舉例,不要說長期移民,甚至只是在蘆筍採收季節來短期打工三個月、半年的外國人,都同樣能享有每個月每名幼兒一百八十四歐元的扶養津貼。 德國人當然早就知道,人才對經濟的重要性,早在二○○七年,德國經濟部委託學者研究指出,因人口結構演變帶來的慢性技術人力短缺,未來將使德國GDP(國內生產毛額)少掉整整一個百分點,亦即一年減少產出兩百億歐元,但大幅開放移民的立法一直沒有過。 政黨不願意跟多數德國人的心態「作對」。三個政黨組成的德國大聯合政府內部,對移民政策立場相反、激烈抗衡。連鐵娘子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也只能協調出一個妥協方案。例如,一面調降投資移民門檻,一面規定移民必須進修德國文化等「融合」課程,移民配偶必須具備一定德語能力才能入境等。 結果,二○○七年,細節設限頗多的移民法規修改後,德國反而接連兩年出現人口淨流出。 轉變,源自三年前一份報告:人才短少衝擊經濟,推「藍卡」制度 直到二○一二年之後,情況才出現大轉彎,德國大力迎接新移民。 「我們終於了解到,需要移民才能生存,」施碧娜解釋德國心態的轉變。 「(開放的)關鍵是德國勞工部在二○一一年發表的報告,」工研院產經中心研究員王寶苑說。該報告引用德國勞動市場與職業研究中心(IAB)的預測,指出到二○二五年德國勞動市場將短少六百五十萬人,占目前全部勞動人口的一五%,包括大學學歷人才將短少二百四十萬人。 再不行動,德國的經濟力勢必將會崩解。藍卡制度,就是德國二○一二年公布的「解方」之一。 既然,移民會吃掉社會福利,此事已不可擋,不如認真接納。再過幾年就要退休的軟體公司主管葛北安(Bernd Grabitz)是土生土長的德國白人,他說樂見外國技術人才移入,上繳與本國人同樣高達四○%的所得稅、幫忙負擔社福財政,保障他的退休金。 其實,現在德國內部當然還是有反對的聲音。但是,已經從不願正視轉成正面辯論。施碧娜說,過去德國社會只要有人說出類似種族歧視的話,馬上會被輿論指責給壓下來,如今,種族歧視的書籍仍會大賣,「但某種程度,讓這種(關於移民議題的)辯論更誠實。」 德國,還在變。每三個月,德國政府就重新檢視藍卡的學歷和專門技術規定,是否合乎企業的需求。「大概每半年就會收到一本新的移民法規手冊,」施碧娜笑說。 德國給台灣一課:越開放,越能挑到你想要的人 德國因此吸引到更多想挑戰世界規格的人才。我們訪問來自台灣的彭宣穎,他在德國念碩士、考取建築節能顧問證照後,就直接在慕尼黑一家十人規模的設計公司上班一年多。他說,在這裡,能直接接觸包括默克藥廠、奧迪汽車等世界級客戶,會讓自己有「符合世界水準」的期許。 在台灣,要複製德國的人才策略,確實有一段路要走。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分析,不像德國仍保有核心人力,台灣欠缺長期的人才規畫,造成高階人才外移、基礎研究人才未能新陳代謝。現在,連核心人力都可能大量需要外籍人才來補充。 但我們可以跟德國學習的是,一個很務實的態度。 東吳大學德國文學系教授謝志偉告訴我們,「因為左鄰右舍都是異族,歷史上德國永遠處於被戰爭威脅的狀態,所以隨時備好長期存糧的心態,總是在思考未來。」因此,既然不能迴避人口短缺與移民問題,不如化被動為主動,「透過移民政策挑選你想要的人。」 台灣人眼中的實際,是擔憂移民搶了眼前的資源;德國人的務實,卻是想辦法把移民從問題變成機會。這是我們這趟德國之旅,最大的感想。我們看到了,一個大國的生存之道,也看到了台灣要因應人才空洞化,與各種結構性問題,必須要有的態度。 【延伸閱讀】看創新秘密》他們,1家公司員工有50國面孔 英飛凌半導體廠總部,上班時間,8,000員工魚貫而入,迎面而來是一張張不同國籍面孔,這家歐洲第2大半導體公司,匯聚50多國頂尖腦袋。 【延伸閱讀】看強隊組成》他們,1/4足球員流著外族血液 今年世足賽德國隊奪冠,23位超級國腳,有超過1/4是移民後代。 【延伸閱讀】看政策突破》3階段開放,德國要讓全球人才變自家人 ●階段1》對移民子女開放政策:德國出生的移民後代可擁德國籍 ●階段2》對投資者開放政策:移民投資門檻降低,但新移民須上課、配偶依親須懂德語 ●階段3》對專才開放政策:留學生、醫師、工程師等,可辦藍卡 註:負數為當年人口淨移出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整理:田習如 【延伸閱讀】看台德比較》對外籍工作者限制多,人才會想留在台灣嗎? ■ 限額台灣》僑外生留台工作1年限2,000人德國》無人數限制 ■ 覓職簽證台灣》僑生畢業簽證可延長1年,外籍生不可德國》留學生畢業後,簽證可延長1年半 ■ 經驗台灣》非在台灣的大學及以上學歷畢業者,須在國外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德國》無規定 ■ 審查程序台灣》須先向勞動部、交通部等申請許可,再向外館、境管局申請德國》申請藍卡不必經勞工部 ■ 永久居留證台灣》滿5年後才可申請德國》持有藍卡且具德語能力者,22個月後即可申請(不具德語能力者33個月) ■ 薪資門檻台灣》一般外國人須月薪新台幣47,971元以上、僑外生37,619元以上才可聘雇德國》大畢生月薪約新台幣15.6萬元、嚴重缺人職業月薪約新台幣12.2萬元以上 整理: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933

美國貿易赤字創兩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38

美國商務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4年12月貿易逆差(赤字)466億美元,創兩年新高。彭博通訊社中值預期380億美元,前值390億美元修正為398億美元。

貿易赤字大幅擴大意味著美國去年第四季度GDP可能會出現下修。上周公布的美國第四季度GDP初值環比增長2.6%,增速較二、三季度的4.6%和5.0%明顯回落。

12月進口增長2.2%至2414億美元,非石油類進口創歷史新高,顯示美國國內經濟複蘇強勁及強勢美元。

出口下跌0.8%至1949億美元,主要因素是亞洲和歐洲經濟表現不佳和美元走強。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12月出現下滑,向日本、中國和歐元區出口有所增加。

2014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3426億美元,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對歐盟貿易逆差1411億美元,也創下歷史高點。去年美國對墨西哥貿易逆差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對中南美洲國家貿易順差創下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

商務部表示,原油價格下挫、美元走強和相對強勁的美國經濟對於貿易赤字有較大影響。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44

財政部副部長為何提出反思赤字率、債務率紅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309.html

財政部副部長為何提出反思赤字率、債務率紅線

一財網 陳益刊 2015-11-06 15:12:00

2015年全國財政赤字16200億元,比2014年增加2700億元,中央和地方財政赤字規模都有所增加。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2.3%,比2014年提高0.2個百分點。

11月6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第六屆財新峰會上表示,對於一些傳統的指標概念需要反思。

他稱,從金融危機教訓可以反思,3%的赤字率紅線和60%的負債率紅線,是不是一個絕對科學的標準?是否可以調整?這些觀念的僵化並不利於改革,要在實踐中調整,形成有指導意義的經濟學理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中國赤字率為2.3%,而2014年底中國負債率低於40%。

3%赤字率紅線和60%的負債率紅線來源於1991年簽訂的《歐洲聯盟條約》,這一條約根據歐元區穩定和增長協議,確定了區內各國都必須將赤字率(財政赤字與GDP的比率)控制在3%以下,並且把降低財政赤字作為目標。同時,各成員國必須將債務率(年末債務余額與當年GDP的比率)的占比保持在60%以下。

這兩條紅線成為其他歐盟國家加入歐元區必須達到的重要標準。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本報記者,3%和60%兩個數字的確定其實是妥協的結果。

“歐盟各國對這一標準有不同看法,有的國家傾向於把赤字率和負債率定的低些,比如德國。有的國家認為赤字率和負債率太低,他們無法實現,吵架的結果就是定的3%和60%。”楊誌勇稱。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鄭春榮告訴本報記者,赤字率低於3%、負債率低於60%是當年其他國家進入歐盟的標準,這是大致的標準,並沒有學術上的依據。事實上,西班牙、希臘等國長期以來根本也沒有遵循上述警戒線。國家之間對財政赤字、政府債務的看法迥異。例如,德國相對保守,這兩年已經消滅了財政赤字。

本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中國財政政策定調為積極且有力度。積極財政政策表現之一就是擴大赤字率至2.3%。

2015年全國財政赤字16200億元,比2014年增加2700億元,中央和地方財政赤字規模都有所增加。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2.3%,比2014年提高0.2個百分點。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今年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年財政可以多安排2000多億元的支出(這些支出已經列支但未花出去),這些支出如果按當年的收支差額計算赤字率的話,實際上(赤字率)差不多是2.7%。這個力度是比較大的,對於支撐經濟的發展、抵禦下行壓力,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審計署2013年底披露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數據顯示,2012年底全國政府性債務的總負債率為39.43%。樓繼偉在今年博鰲論壇期間表示,中國的總體債務規模可控,包括國債和地方債,2014年底負債率低於40%。

未來中國是否會擴大赤字率和負債率?

楊誌勇對本報記者表示,一個國家選擇赤字率和負債率紅線,主要看債務的可持續性,如果債務可持續,那數字高一點也不是大問題。

鄭春榮對本報表示,現在財政赤字不宜再擴張。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目前經濟形勢總體平穩,不宜進行大規模的積極財政政策;二是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率和財政收入增長率都呈低速增長,債務增長以後,難以化解和消化。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77

積極財政“組合拳”:赤字首破2萬億 減稅費超500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58083.html

積極財政“組合拳”:赤字首破2萬億 減稅費超5000億

一財網 陳益刊 2016-03-06 23:06:00

李克強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

為幫助經濟爬坡過坎,財政政策這次踩足了“油門”。

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亮出積極的財政政策“組合拳”:提高財政赤字規模、加大減稅力度、增加地方專項債券額度、繼續推行置換債券,而每一拳比以往更有力度。

2016年,財政赤字率增至3%,創新高,赤字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比2015年增加5600億元。推出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全覆蓋等三項減稅降費舉措,預計全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今年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比2015年增加3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市場預計規模不會低於去年的3.2萬億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赤字率提高幅度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積極財政政策力度較去年明顯加大,下一步關鍵是如何發揮好財政政策效果,這與調整優化財政支出方向、結構密切相關。

李克強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增支遠超2.18萬億元

在經濟低迷時期,政府會采用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這主要體現在增加支出和減輕稅費。

經濟下行直接導致財政收入下滑,而在今年全面實行營改增等減稅費舉措後,將進一步拉低財政收入增幅。

根據《關於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預算草案報告》),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僅3%,創歷史新低,也遠低於經濟增速預期目標。

為了給減稅費提供空間,保證財政剛性支出,今年政府大幅提高財政赤字。

2016年全國財政赤字擬安排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0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中國財政赤字率長期低於3%,遠低於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中國於2009年大幅提高赤字率至2.8%,也低於3%水平。今年財政赤字率首次達到3%,財政赤字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釋放了更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信號。

增支並不僅僅體現在2萬多億元的財政赤字,中央今年還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比去年增加了30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主要用於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建設支出,不計入赤字。

同樣不列入赤字的還有結轉結余資金,根據《預算草案報告》,2016年中央將使用結轉結余資金1725億元,比2015年增加601億元。

另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去年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3.2萬億元,降低利息負擔約2000億元,減輕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樂觀者估計今年置換債券會達到5萬億元左右。

減稅規模定在5000億元

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李克強提出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這個提法與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擴大財政赤字更多用於投資。

李克強在作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今年將采取三項舉措,預計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一是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二是取消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歸並一批政府性基金,擴大水利建設基金等免征範圍。

三是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征範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營改增去年減稅規模約為2000億元。瑞銀報告估算,2016年營改增覆蓋最後四大行業後,減稅規模約為3836億元。

在政府性基金清理方面,今年2月1日起,3項政府性基金起征點降為零或停征,7項整合歸並,同時教育費附加等3項政府性基金的免征範圍進一步擴大。財政部測算,2016年各項清理政府性基金舉措將為企業和個人減負約260億元。另外,按照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財政部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方案》。

《預算草案報告》稱,今年將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的免征範圍,由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繳納義務人擴大到10萬元的繳納義務人。

根據本報記者了解,2015年1月1日起,財政部取消或暫停征收1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下同)免征4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而此次,上述18項行政事業收費的免征範圍,將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減稅規模進一步擴大。

財政支出做加減法

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背景下,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也著力做好支出加減法,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李克強表示,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在政府投資方面,2016年中央基建投資安排5000億元,比2015年增加224億元。中央基建投資集中支持屬於中央事權的公益性基本建設項目,減少小、散項目支出。

中央財政今年還會加大對民生薄弱環節的支持。根據《預算草案報告》,2016年中央財政按城市、農村低保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提高5%、8%對地方補助。今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今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40元提高到45元。今年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加201億元,增長43.4%。全年計劃棚戶區改造開工600萬套,農村危房改造314萬戶。

另外,中央今年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預算,壓縮會議費等一般性支出。其中,2016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按零增長安排。

另外,《預算草案報告》稱,對收入高增長時期支出標準過高、承諾過多等不可持續支出或政策掛鉤支出,在合理評估的基礎上及時壓減。加大力度壓縮對涉及競爭性領域補助企業經營項目的支出,較大幅度壓減成品油價格補貼等不符合政策調控方向、效益不高的支出等。

積極財政政策還將支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培育發展新動力。

《預算草案報告》顯示,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獎補資金,用於推動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綜合運用兼並重組、債務重組和破產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

其中,今年安排獎補資金500億元,根據地方任務完成情況(主要與去產能規模掛鉤)、需安置職工人數、地方困難程度等,實行梯級獎補,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統籌用於符合要求的職工安置工作。

另外,積極財政政策還將體現在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上,包括將政府性基金預算超出規定比例的結轉結余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將水土保持補償費等5個項目收支由政府性基金預算轉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50

積極財政“組合拳”:赤字首破2萬億 減稅費超500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58083.html

積極財政“組合拳”:赤字首破2萬億 減稅費超5000億

一財網 陳益刊 2016-03-06 23:06:00

李克強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

為幫助經濟爬坡過坎,財政政策這次踩足了“油門”。

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亮出積極的財政政策“組合拳”:提高財政赤字規模、加大減稅力度、增加地方專項債券額度、繼續推行置換債券,而每一拳比以往更有力度。

2016年,財政赤字率增至3%,創新高,赤字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比2015年增加5600億元。推出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全覆蓋等三項減稅降費舉措,預計全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今年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比2015年增加3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市場預計規模不會低於去年的3.2萬億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赤字率提高幅度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積極財政政策力度較去年明顯加大,下一步關鍵是如何發揮好財政政策效果,這與調整優化財政支出方向、結構密切相關。

李克強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增支遠超2.18萬億元

在經濟低迷時期,政府會采用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這主要體現在增加支出和減輕稅費。

經濟下行直接導致財政收入下滑,而在今年全面實行營改增等減稅費舉措後,將進一步拉低財政收入增幅。

根據《關於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預算草案報告》),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僅3%,創歷史新低,也遠低於經濟增速預期目標。

為了給減稅費提供空間,保證財政剛性支出,今年政府大幅提高財政赤字。

2016年全國財政赤字擬安排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0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中國財政赤字率長期低於3%,遠低於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中國於2009年大幅提高赤字率至2.8%,也低於3%水平。今年財政赤字率首次達到3%,財政赤字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釋放了更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信號。

增支並不僅僅體現在2萬多億元的財政赤字,中央今年還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比去年增加了30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主要用於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建設支出,不計入赤字。

同樣不列入赤字的還有結轉結余資金,根據《預算草案報告》,2016年中央將使用結轉結余資金1725億元,比2015年增加601億元。

另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去年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3.2萬億元,降低利息負擔約2000億元,減輕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樂觀者估計今年置換債券會達到5萬億元左右。

減稅規模定在5000億元

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李克強提出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這個提法與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擴大財政赤字更多用於投資。

李克強在作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今年將采取三項舉措,預計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一是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二是取消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歸並一批政府性基金,擴大水利建設基金等免征範圍。

三是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征範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營改增去年減稅規模約為2000億元。瑞銀報告估算,2016年營改增覆蓋最後四大行業後,減稅規模約為3836億元。

在政府性基金清理方面,今年2月1日起,3項政府性基金起征點降為零或停征,7項整合歸並,同時教育費附加等3項政府性基金的免征範圍進一步擴大。財政部測算,2016年各項清理政府性基金舉措將為企業和個人減負約260億元。另外,按照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財政部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方案》。

《預算草案報告》稱,今年將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的免征範圍,由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繳納義務人擴大到10萬元的繳納義務人。

根據本報記者了解,2015年1月1日起,財政部取消或暫停征收1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下同)免征4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而此次,上述18項行政事業收費的免征範圍,將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減稅規模進一步擴大。

財政支出做加減法

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背景下,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也著力做好支出加減法,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李克強表示,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在政府投資方面,2016年中央基建投資安排5000億元,比2015年增加224億元。中央基建投資集中支持屬於中央事權的公益性基本建設項目,減少小、散項目支出。

中央財政今年還會加大對民生薄弱環節的支持。根據《預算草案報告》,2016年中央財政按城市、農村低保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提高5%、8%對地方補助。今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今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40元提高到45元。今年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加201億元,增長43.4%。全年計劃棚戶區改造開工600萬套,農村危房改造314萬戶。

另外,中央今年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預算,壓縮會議費等一般性支出。其中,2016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按零增長安排。

另外,《預算草案報告》稱,對收入高增長時期支出標準過高、承諾過多等不可持續支出或政策掛鉤支出,在合理評估的基礎上及時壓減。加大力度壓縮對涉及競爭性領域補助企業經營項目的支出,較大幅度壓減成品油價格補貼等不符合政策調控方向、效益不高的支出等。

積極財政政策還將支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培育發展新動力。

《預算草案報告》顯示,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獎補資金,用於推動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綜合運用兼並重組、債務重組和破產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

其中,今年安排獎補資金500億元,根據地方任務完成情況(主要與去產能規模掛鉤)、需安置職工人數、地方困難程度等,實行梯級獎補,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統籌用於符合要求的職工安置工作。

另外,積極財政政策還將體現在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上,包括將政府性基金預算超出規定比例的結轉結余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將水土保持補償費等5個項目收支由政府性基金預算轉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76

李克強:今年赤字率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提高”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57699.html

李克強:今年赤字率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提高”

新華網 2016-03-04 23:42:00

總理說,今年赤字率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提高”。新增赤字將主要用來為企業減稅,同時部分用來保障民生。積極的財政政策會更加有力,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 李克強3月4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經濟、農業界委員並參加討論。

李克強:今年赤字率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提高”

總理說,今年赤字率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提高”。新增赤字將主要用來為企業減稅,同時部分用來保障民生。積極的財政政策會更加有力,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

李克強:盤活政府資產還有不小余地

“我們中央政府的負債率只有17%,地方政府的債務雖然相對高一些,但多數還是帶有資產、運營性的項目。”李克強總理3月4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經濟、農業界委員聯組會時說,“我們盤活政府資產還有不小的余地,這也為我們調整完善財政政策提供了空間。”

李克強:要激發農業中的“新經濟”

李克強4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經濟、農業界委員聯組會時表示,發展現代農業決不能“掠奪”農民,而要真正促進農民增加收入。根據中國國情,推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生產效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這實際上也是激發農業中的“新經濟”。(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編輯:李燕華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010

中國赤字率如何升到了10%? 又是一個統計口徑問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115.html

在日前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對於外媒關於如果今年算上直接支出等,中國赤字率可能會達到10%的提問,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稱,不清楚赤字率10%數據是怎麽算的,但去年中國的赤字率是2.4%,今年提高到3%。

據第一財經了解,此前瑞銀、摩根大通等海外投行的經濟學家稱,如果把預算外的支出考慮在內,今年的財政赤字將超過GDP的10%。但上述計算和中國官方所采用的赤字率統計口徑並不一致。通行的官方統計財政赤字率時,政府支出僅指的是預算內財政支出。

王克冰在上述發布會上稱,財政赤字不是簡單說財政部門自己就能定的,因為財政收入要繳國庫,支出每一筆要按照人大批準的預算執行,而且對社會要公開,所以赤字安排都是報全國人大批準的。

對於能夠影響到赤字率的政府或有負債,王克冰還表示,政府或有債務和政府債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有的專家學者喜歡把兩者簡單相加,這是不對的。

王克冰稱,政府債務是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是法律上必須要由政府償還的債務。而或有債務的範圍,按照審計署兩次審計,包括政府負有一定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這些債務大多有相應的經營收入為償債來源,只有在被擔保人和債務人自身償債出現困難時,政府才需要承擔一定的償還或救助責任。對政府或由債務的政府代償率,按2013年審計結果20%的上限推算,負債率達到41.5%左右。這一比例低於歐盟目前定的60%的警戒線標準,也遠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水平。

王克冰強調,總體來看,我國政府債務還是有一定的舉債空間。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階段性提高赤字率的要求,今年全國赤字率由去年的2.4%提高到3%。政府適當地加杠桿也有助於企業的去杠桿,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全社會債務收縮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隨著全社會杠桿率水平逐步下降,政府的杠桿也可以逐步釋放。需要說明的是,政府加杠桿要依法規範舉債,嚴禁各級政府違法違規舉債。

市場之所以如此關註財政赤字率,是因為它是衡量財政風險的重要指標。近些年,為應對經濟下行,中國采用積極財政政策,並逐漸加大力度,擴大財政赤字。

根據《關於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15年中國赤字規模為16200億元(赤字率為2.4),2016年這一規模擬擴大至21800億元,赤字率為3%。

雖然2016年擬安排超過2萬億的赤字規模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紀錄,3%的赤字率也創歷史新高,但在全球範圍比較來看,仍在合理水平。中國財政赤字率和政府負債率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相對較低,當前安排3%的赤字率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按照BIS的測算,中國政府和住戶部門的債務水平並不高,其中政府的債務水平應該是44%,住戶部門是39.5%。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阮健弘表示,把這兩個數據拿到國際上橫向比較的話,政府部門的這個水平是可控的,住戶部門的債務水平在國際上比主要經濟體都低。

基於中央政府較為健康的財政狀況,政府適當地加杠桿也有助於企業的去杠桿,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全社會債務收縮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今年2月發表的《可較大幅度提高我國財政赤字率》一文稱,經對我國政府負債率測算研究表明,未來一段時期,可將我國財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

盛松成在上文中稱,財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可以彌補降稅帶來的財政減收,有效進行逆周期調控,更好地支持供給側改革,並且不會給我國政府帶來較高的償債風險。

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的研報認為,截至2016年3月的前12個月,未經調整的中國政府財政赤字率達3.8%,較上一年同期的1.9%足足翻了一番。其預測,2016年全年,中國政府財政赤字率將達到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