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中國將放開「單獨」家庭生二胎 三中全會後公佈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207據財新網消息,其從權威人士處獲悉,中國將放開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家庭(所謂「單獨」家庭)生二胎,而該方案將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不久公佈。
財新網引述該消息人士稱,
放開「單獨」家庭生二胎的決策已定,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將公佈相關政策。
這意味著中國實行了33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將面臨重大調整,雖然「單獨」政策只是生育政策調整的一小步,但是對未來「放開二胎」政策具有「風向標」的意義。

昨日,針對外媒報導中國可能會放開「單獨」二胎政策,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完善生育政策」是新組建的國家衛計委的重要職責。現在衛計委已經組織調研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和分佈的關係,研究提出了完善政策的思路和方案。
昨日的發布會主題是發佈《2012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報告》,衛計委網站公佈的發布會實錄中並沒有提及二胎政策。但從會後各家媒體報導來看,二胎政策變動顯然成為關注熱點。
財新稱8月四大行新增貸款僅破千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78
8月份四大行的整體信貸情況逐漸浮出水面,財新稱,截至8月28日,四大行新增貸款僅1250億元,盡管月末信貸有所放松,但仍增長乏力,存款則減少4500億元,沖時點的現象稍有抑制。
根據財新報道,
截至8月28日,工行新增貸款450億元,建行新增貸款300億元,農行新增貸款300億元,中行新增貸款200億元。
同存款方面,同期中行減少2300億元,工行減少1000億元,建行減少750億元,農行減少700億元。
8月初四大行的新增貸款延續7月異常疲軟的態勢,前兩周新增規模僅560億元。
由此來看,8月後半段的放款速度有所回升,但增長緩慢。這與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的銀行惜貸情緒濃厚的現象相一致。
從存款來看,四大行月底“沖時點”的做法並未大規模上演,當月前兩周存款減少5300億元,月末仍減少4500億元。
當然這只是財新的數據。上證報的數據與此有差距,其在此前提到,
8月前17日中國工、農、中、建四大行新增貸款投放僅為560億元人民幣,前10日這個數字約為360億。
進入月末,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正在恢複,僅18日至24日一周,四大行新增貸款投放就達750億元。
按照上證報的數字計算,截至8月24日,四大行新增信貸達到1310億元。
盡管數據有差異,但是其都提到銀行目前存在的惜貸情緒。在壞賬激增、實體經濟走向不明都令銀行的信心出現變化。
中證報引述分析人士認為,不良資產壓力上升、存款大幅流失和監管趨緊對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力度影響較明顯,雖然貸款投向和結構有望進一步改善,但8月新增貸款可能仍不及市場預期。
中金公司報告預計,股份制銀行8月貸款投放明顯好於四大行,預計8月全行業新增貸款6000-7000億元。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8月宏觀預測報告認為,預計8月新增人民幣(境內外)貸款投放約7500億元,環比多增約3650億元,同比多增約390億元,但月末余額同比增速13.3%,仍略低於上月。
財新:央行SLF撒向11家銀行 總額2500億-3000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54
據財新周二報道,多位銀行相關人士稱,央行通過SLF(常備借貸便利)向11家銀行,包括股份制銀行及一些大型城商行投放SLF,總規模在2500億-3000億元左右,每家200億元,期限3個月,但利率不低於3.5%,不會太高。
除投放銀行數目外,這與昨日上證報和第一財經的報道內容基本一致,但與中金的說法區別較大,中金認為央行實際投放的流動性可能高於2000億元,達到3000-4000億元並且投放方式不是SLF而是PSL(抵押補充貸款)。
10月17日下午開始,多家銀行向央行申請投放SLF。部分銀行在20日傍晚稱,資金已經到賬。一位股份制銀行計財部總經理表示,“這都是銀行體系的錢,應該會很快投放的。”
“央行明確要求,資金用於支持三農和小微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並要求貸款利率低於常規水平”,一位接近央行人士表示,目前市場流動性“超寬松”,“央行政策信號很明確,任何對市場利率上行的預期“可以斷了”。
目前,關於央行投放方式,市場人士還存在爭議。此前中金表示央行此次投放方式不是此前所傳的SLF,而是需銀行提供債券質押的PSL。
SLF是央行2013年年初創設的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以抵押方式發放,期限為1-3個月,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必要時也可采取信用借款方式發放。
財新稱,有銀行人士明確向表示為“SLF”。但也有銀行人士認為,此次投放工具並不清晰,介於兩者之間,“叫什麽並不重要”。(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財新:民營銀行計劃一個省設立一家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031
據財新報導,此前銀監會內部已經和各省討論,計劃今年推出30家民營銀行試點,一個省設立一家。
一位銀監會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從最初的五家試點到30家試點,銀監會從來沒有硬性設限額,成熟一家批一家,但也不是隨便批。
實際上,對於民營銀行,上週五公佈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表示:
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設限額。
此前,銀監會的口徑是「對於符合條件的民營銀行, 成熟一家審批一家,審慎推進」。因而此番高層首提「不設限額」的說法為民營銀行陣營的擴大帶來很大想像空間。
截至目前,已有5家民營銀行(溫州民商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天津金城銀行)獲銀監會批准籌建,分別在浙江、廣東上海和天津開展試點。其中,前海微眾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開業。
華爾街人見聞網站介紹過,銀監會在去年12月召開的2015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指出,全面深化銀行業改革開放,支持民間資本多渠道進入各類銀行機構。擴大民營銀行試點範圍,加快出台民營銀行發展指導意見,完善民營銀行持續監管框架;擴大村鎮銀行民資股比範圍,支持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提高民間資本佔比。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
根據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此前的表述,民營銀行試點方案篩選標準主要有5條:一是有自擔剩餘風險的制度安排。二是有辦好銀行的股東資質條件和抗風險能力。三是有股東接受監管的具體條款。四是有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特定戰略。五是有合法可行的風險處置和恢復計劃,即「生前遺囑」。
財新注意到,上述成立民營銀行的發起條件並未明確,對於民營銀行的監管考核指標等方面,均未有細則出台。如果按照《商業銀行法》的規定依法設立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法》的標準太低,10億元就可以註冊全國性商業銀行。目前《商業銀行法》正在修訂。
「在操作中,還是需要銀監會內部把握,並兼顧地區之間的平衡等條件。」前述銀監會內部人士告訴財新。
阿里傳媒布局又一動作:螞蟻金服入股財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02/154497.shtml
導讀 : 螞蟻金服已與財新傳媒簽訂戰略入股協議,阿里系媒體版圖再下一城。
i黑馬訊 3月2日消息 今天,據鈦媒體報道,從多個權威渠道獲得的消息顯示,螞蟻金服已與財新傳媒簽訂戰略入股協議,阿里系媒體版圖再下一城。目前雙方都還未披露任何消息,估值信息和投資比例都尚未公布。
財新傳媒,在曾經震動中美商業世界的支付寶拆分爭議事件中,財新的犀利報道令人印象深刻,胡舒立也因一段與馬雲的辯論被廣泛流傳。在此之前,財新還接受了騰訊的小比例投資。
過去一年多,整個阿里系在傳媒領域里都動作頻頻。最引入註目的包括,阿里投資《第一財經》、阿里投資博雅天下(旗下擁有《博客天下》、《財經天下》等多家雜誌)、阿里投資《南華早報》,投資《北京青年報》以及與《華西都市報》合資《封面》新媒體、與財經雜誌合資《無界》新媒體等等。
除了上述大的傳統媒體集團,在科技領域,阿里系資本幾乎也投資了創業型科技新媒體的半壁江山,據不完全統計,包括:36Kr、獵雲網、虎嗅網、經理人世界網、Pingwest、極客公園等。
事實上,阿里在投資新浪微博和全盤收購優酷土豆,已經體現出它中國傳媒布局的“野心”。而此次完成對財新的入股,則預示著其幾乎完成了整個中國的傳媒布局。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中國7月財新服務業PMI51.7,低於前值
中國7月財新服務業PMI51.7,前值52.7。
中國7月財新綜合PMI51.9,前值50.3。
中國8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2.1 高於前值
中國8月財新服務業PMI52.1,前值51.7。
中國8月財新綜合PMI51.8,前值51.9。
此前,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了8月份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數據顯示,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7%,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的次高點,且連續三個月保持升勢。服務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好運行態勢,增速略有加快。
中國9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2.0 前值52.1
10月8日,9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公布。
中國9月財新綜合PMI51.4,前值51.8。
中國9月財新服務業PMI52,前值52.1。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表示,9月整體經濟繼續擴張,但增速已經連續兩個月下行,後期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需繼續發揮財政政策的托底效應。
此前,據國家統計局10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服務業延續平穩增長勢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8月回落0.4個百分點。
中國1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3.1,低於前值
2月6日,2017年1月中國財新服務業PMI等數據公布。
中國1月財新服務業 PMI 53.1,前值53.4。
中國1月財新綜合 PMI 52.2,前值53.5。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博士評論中國通用服務業PMI數據時表示:2017 年 1 月財新中國服務業 PMI 錄得 53.1,較上月下跌0.3。新業務繼續快速發展,增速較上月略有下滑。投入價格和收費價格指數均繼續加速增長。1 月財新中國綜合產出指數錄得 52.2,較上月下滑 1.3,低於上季度平均水平。1 月制造業和服務業繼續擴張,經濟繼續回暖,但增長速度已經有所放緩。與此同時,價格仍快速攀升,通脹壓力繼續加大。在制造業補庫存動力已經降低的背景下,經濟難以保持去年四季度的增速,今年中國經濟或將形成前高後低的走勢。
此前,據國家統計局2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6%,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保持平穩向好增長勢頭。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5%,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增速有所加快。
3月財新服務業PMI降至52.2 為6個月來最低
4月6日公布的3月財新中國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2.2,低於2月0.4個百分點,為6個月來最低。
這一走勢與統計局公布的服務業PMI相反。統計局公布的服務業PMI指數為54.2,高於2月1個百分點。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表示,3月經濟仍保持擴張,但制造業和服務業增速雙雙下滑,新訂單和新業務量增速的放緩令未來經濟前景堪憂。投資者需要密切關註二季度是否會有拐點的跡象。

受制造業、服務業PMI雙雙回落的影響,3月財新中國綜合產出指數從2月的52.6降至52.1,顯示中國整體產出擴張率放緩。
3月新接業務總量增速放緩至4個月以來最輕微,兩大行業的新業務皆增速放緩。與經營活動一樣,服務業新業務量亦錄得去年9月以來的最低增速。許多服務業企業表示,新產品開發和新客戶增加,促進了銷售增長。制造業新訂單增速放緩,但仍然可觀。
3月服務業用工保持擴張,但擴張率為今年以來最弱,整體屬於小幅水平。制造業用工則繼續收縮,但收縮率輕微,與2月幾乎持平。兩者綜合,綜合用工總量連續兩個月保持增長,但增速仍然輕微。
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產出價格皆有所上調。服務業加價幅度雖屬輕微,但為2015年8月以來最顯著。制造業產品的加價幅度則是6個月以來最小。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