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生死線:百度豪購91無線的移動格局之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447.html7月16日上午,一則消息遍佈互聯網:百度以19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16億的國內互聯網最高併購案誕生,被收購方則是網龍旗下移動互聯網業務的91無線,根據協議:最終於2013年8月14日(最後截止日期)前,簽署收購由網龍持有的91無線57.41%的股權。鑑於百度有意收購91無線剩餘的42.59%股權,在最後截止日期前,如果其他股東願意出售其持有的股份,百度將按與網龍簽署的相同條款進行收購。
當筆者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首先第一反應並不是19億美金的數額巨大,而是長嘆一口氣:李彥宏贏了。
突破生死線:搶到移動互聯網好牌
儘管百度已經發力,但不得不說,在這筆收購之前,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直磕絆。相比其他巨頭:騰訊有了微信,阿里有了手機淘寶和新浪微博,360則借助91助手自己搞了360手機助手,百度似乎除了百度地圖和魔圖之外儘管有一系列APP產品,但影響力一直靠搜索引擎的流量優勢在維持。
APP、社會化應用、地圖、瀏覽器一直是互聯網的主要流量入口,而類似91助手的APP分發平台掐住了流量第一關來源,新的移動用戶,尤其是普通用戶,一般都會利用APP分發平台進行手機程序安裝和更新,從國內遊戲廠商每天刷榜的重視程度,我們就能看到APP分發平台對於發展活躍用戶的重要性。
根據媒體報導數據顯示:目前91無線有91手機助手、安卓市場、91娛樂門戶、安卓網、91桌面和91熊貓看書等產品。91手機助手在 iOS和Android平台上超過1億用戶,作為一個內容分發平台,91無線總下載數在去年年底超過129億次;安卓網擁有450萬註冊用戶,流量達2200萬;熊貓看書累計8000萬用戶。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 91無線日應用搜索量從400萬次一路高歌猛進突破了1200萬次大關,整整增加了兩倍,與此同時單日最高分發量也已突破5000萬。
而作為未來東家的百度,移動搜索日活躍過億,PC互聯網的每日流量也是眾多SEOer最關心的。但作為移動互聯,百度APP的月活躍才過億,明顯看出在移動應用方面是短板。
若不收購,面臨著360搜索的起步和利用客戶端的圍剿,其他平台的各種虎視眈眈,百度在國內搜索的霸主地位在移動互聯時代可能不保,若沒有好的移動互聯網船票在手,可能真是生死考驗。
雖然花了19億美金,看上去有點貴,但對於佈局移動互聯網慢了半拍的百度而言,則非常值得,移動互聯網生死大考,已經抓到了一張大牌A。
融合與廝殺:互聯網戰國時代來臨
每個創業者,最怕風投問的一句話:如果你的作品被騰訊抄襲了,該如何面對?而巨頭互聯網公司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360抄了金山殺毒的後路之後,又想通過360搜索想抄百度的後路;騰訊微信則悄悄打上淘寶和支付寶的主意;微博時代騰訊抄新浪抄的半死不活;百度酸溜溜做了視頻之後又默默買了愛奇藝,收了PPS。
巨頭們之前,除了產品之外,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市場份額,尤其同類產品之類的競爭,每個巨頭都有自己的獨特優勢:360在於電腦客戶端、騰訊QQ用戶基數、百度擁有強大的流量、阿里系精耕細作電子商務。
唯獨移動互聯網,目前格局尚未形成,就跟十多年前的國內互聯網土壤一樣,至少看上去插根樹枝條就能長出一片蔭。儘管模式不是很清楚,儘管未來有很多未知,就跟APP分發平台強大流量的背後,搶佔流量入口,形成先發優勢則非常必要。
用戶和流量是互聯網永恆的話題,盈利模式之爭也不絕於耳,對於一家健康的互聯網公司的邏輯就是流量、收入,同時一定要形成業務的閉環——自己去掌控流量和收入。
互聯網商業戰爭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想要不被變成歷史,只能自己去戰鬥成為歷史的書寫者。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之間並非競爭關係,從巨頭們目前的舉動來看,更多的是做產品間的融合轉化,更像是傳統戰爭的軍備競賽,不斷提升武器裝備,移動互聯網戰爭一觸即發。
求同存異,每個巨頭在移動互聯網佈局的船票都已經拿到,用戶、流量問題都已經解決,在長期來看,存在著競爭的關係,尤其是流量的搶奪。短期來看,避免不了一番龍爭虎鬥:百度有了APP分發渠道,加上原有百度助手的分發流量再結合自身百度搜索、移動搜索的流量,如果360還在做同類產品的話,勢必會被反圍剿,短期來看摟草打兔子,突圍360的圍困,此仗贏的還算漂亮。
中期來看,百度在互聯網的產品弱勢會被彌補,百度是互聯網界的理科生,技術很強大,但在互聯網產品方面建樹很少。收購91無線後,草根性更加明顯的91無線業務曾在網龍的年度財報中被透露,約有9.3萬的開放平台開發者在活躍著。由於APP分發平台的獨特性,相比其他開發平台,這部分開發者更貼近於移動互聯、遊戲,並且接地氣。與百度自身開放平台融合後,在移動互聯的發力會更加迅速,而對於百度自身平台產品而言,也會有所促進,百度並不缺錢。
破後而立:百度移動互聯網格局形成
未來互聯網的精細化運營成為共識,百度的搜索引擎基因決定了在電商時代的定位。但百度僅僅是搜索的代名詞。移動互聯時代,百度移動互聯未來完整佈局?非常值得期待!
目前百度擁有重要資源有:
工具:百度安全管家、百度瀏覽器、百度輸入法
搜索:網頁搜索、地圖、新聞、移動搜索
網址導航:hao123、團購導航
社區服務:貼吧、百度文庫、空間
百度移動:百度助手、91助手、安卓市場、安卓網、百度地圖客戶端等
站長平台:百度聯盟、百度指數、百度開放平台
垂直行業:百度房產(樂居)、安居客
視頻娛樂:百度音樂、愛奇藝、PPS、千千靜聽
從目前的產品,以及這次收購來看,百度將會延續穩健的發展路線,雖然7月10日,百度也拿到央行的一張支付牌照,但在電商方面,不會是百度的菜。
我們來看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入口:APP、社會化應用、地圖、瀏覽器,從目前百度的資源上來看,並不缺少,而加上移動化這個趨勢之外,91無線的應用商城入口優勢非常明顯,長期來看,對於百度則利用入口優勢強化了產品輸入和推廣,形成了自己移動端產品的流量閉環,而基於移動互聯的優勢又能間接影響到PC互聯產品的推廣,反推之,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在當前,移動互聯網是傳統互聯網的平台延伸,移動互聯網不是傳統互聯的衝擊者和革命者,在擁有強大的PC互聯網優勢後,就如同百度搜索一樣,91無線在APP分發的中國市場的先發優勢,結合百度目前移動互聯網不弱的基礎,形成復合優勢,在加強自身傳統內容檢索優勢的同時,融合和移動化產品,移動互聯之下,現有產品和百度下的各類生態會依託百度整合91無線之後的優勢繼續發揮,減少了對其他移動互聯平台的依賴。未來的移動互聯整體的格局不會被打亂,百度移動互聯也不需為自己未來而擔心。
移動互聯網未來:好的互聯網公司除了流量、輸入,還必須把握一個因素——未來。可能,未來這個東西的最大功效就是讓人焦慮。去年一年,馬化騰就在佈局未來,開放平台,開發了5、6款移動產品甚至進行內部競爭,最終獲得了移動互聯網公認的最佳船票——微信。可是微信具備了流量、未來,還缺少了阿里最擅長的特質——收入。再看百度,百度坐擁互聯網的流量、收入,但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未來上,原來只拿到一張牌——地圖,此次的收購和整合,恰恰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
這次收購,百度拿到的,顯然不僅是入口和流量,更是基於移動互聯未來的格局之下的重要一席!
Facebook豪購WhatsApp將帶來互聯網估值狂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260
Facebook豪擲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購買其快速增長的移動通信業務。Facebook將支付給WhatsApp 40億美元現金,120億美元股票,另給WhatsApp幾位創始人共30億美元受限制股份。這凸顯Facebook贏得快訊市場的決心,快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可或缺的工具。
不過Facebook此番豪擲,讓分析師們頗為震驚。當前WhatsApp擁有約3.2億日活躍用戶,也就是說,Facebook為每位日活躍用戶支付了近60美元。
而就在幾天前,日本電子商務巨頭樂天(Rakuten)宣佈以9億美元收購移動消息應用Viber,Viber擁有3億活躍用戶,也就是說,Rakuten為每位活躍用戶支付了3美元。樂天與Facebook的交易對比起來,真是賺大了。
WhatsApp的估值有多離譜呢?它19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超過了:柯爾百貨(Kohls')、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等大型公司。如果市值已經讓你感到震驚,那還有一個更誇張的事實:WhatsApp僅有55名員工,成立於2009年。這真是四年來55名員工創造的190億美元的估值奇蹟。
Facebook收購WhatsApp的消息於盤後公佈,Facebook股價急跌,由68美元跌至64美元,後來穩定於66美元左右,跌幅約2.7%。

美國財經博客Zerohedge稱,Facebook此舉表明互聯網的真正泡沫不在公開市場,而是在私募市場。
投資者將目光集中在Twitter和Facebook估值上,卻忽略了交易所外熱鬧繁華的私募股權市場。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當前美國、歐洲、中國有30多家創業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下圖為估值位於前列的創業公司。其中,小米和京東的估值分別為100億美元和73億美元。列表中成立最早的公司是Snapchat,成立於2012年。

李嘉誠大舉進軍航空業 豪購中航國際近10%股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31

香港首富李嘉誠本月以2.7億港元(約合3500萬美元)入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控股的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國際,代碼HK:00232)。這是李嘉誠大舉進軍航空業的最新動作。上月初他已豪擲約合150億港元(約20億美元)向多方收購45架飛機,還認購了日本三菱旗下公司15架飛機60%的股權。
昨日港交所公布的資料顯示,本月16日上周二,李嘉誠領導的長江實業於場外以每股0.6港元購入中航國際4.5億股,其該個股持倉從無到有,一躍成為持股9.74%的中航國際第二大股東。中航國際上周公布,此次配售至多9億股,約占其已發行股本的16.31%。以此推算,長江實業認購了此次該司一半規模的配股。
中航國際主要從事針織及紡織業務;航空技術相關業務,包括分占從直升機開發、制造及經銷所產生之溢利。今年上半年該司營業額增長1.1倍至3489萬港元,但因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平值虧損9199萬港元,當期股東應占虧損已翻四倍,增至1.35億港元。
昨日,就在港交所公布上述李嘉誠旗下公司入股消息當天,中航國際股價上漲3.3%,收報每股0.62港元。今日中航國際H股一度暴漲42%,盡管此後漲幅收窄至32%,仍創逾六年來漲幅新高。
據中航國際官方網站介紹,該司前身是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成立於1979年1月。目前該司擁有6家上市公司,60個海外機構,資產規模700多億元,累計進出口貿易額逾440億美元。作為航空工業重要的組成部分,該司是中航工業發展國際航空、貿易物流、地產服務和工業投資的大型綜合性平臺。
今年下半年李嘉誠頻頻在航空相關產業出手:8月長江實業向歐洲私募基金TerraFirma旗下擁有100架飛機的飛機租賃公司AWASgroup提出競購;9月路透曝出,長江實業正與三菱商事旗下管理約100架飛機的租賃公司MACP洽談組建合資企業;11月長江實業宣布,8月與GECAS、BOC AVIATION、JSA及MCAP四方達成協議,收購旗下60架商用民航飛機,以及15架飛機的60%股權,以拓展飛機租賃業務。
市場人士認為,飛機租賃與商場收租生意類似,可為長江實業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分析師認為,長江實業涉足可能因為預計經濟將觸底回升,飛機租賃市場彈性會很大,也可能感到買得起飛機的人越來越多,消費人群產生了結構性變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周一張合約豪購Napa慳辣稅掃4伙首置客撻定
1 :
GS(14)@2016-11-15 08:11:52■連掃4伙的Napa買家日前撻定,發展商殺定近152萬元。 資料圖片
【本報訊】上周以「首置客」名義,於會德豐(020)屯門新盤Napa以逾3,000萬元連掃4伙的買家,用一張合約連購多伙,慳稅招數引起市場注意,惟交易觸礁,4伙單位全數撻定收場,成為加辣後,新盤涉及單位數量最多的一手盤撻定個案,該批單位更於昨日急速原價重售。記者:黃嘉銘
加辣後一手盤至少錄9宗撻定腳軟個案,殺定金額近600萬元。最新一宗是屯門Napa,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Napa第6A座8、9樓A及B室,面積583至809方呎,同一組買家於11月6日(即加辣後第2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交易再未有進展,以成交價3,036.8萬元計算,理論上發展商殺定近152萬元。
撻定單位原價售出
據了解,該撻定買家當日以「首置客」名義一口氣連掃4伙,以一張合約形式購買多個單位,亦只須付舊稅率4.25%,稅款約129萬元。而有關單位於昨日原價賣出,新買家未知與撻定買家有否關連,若新買家非首次置業,則須付新辣稅15%,即約455.5萬元,比之前要多付326萬元稅款。不過,就上述撻定後重售之交易,發展商會德豐及負責此交易的地產代理,至截稿前仍然未有回應。同時,如果確實由關連人士再接貨,買家需否向發展商賠定,市場存疑。
One Homantin錄兩撻定
在政府加辣後,新盤連錄撻定個案,除Napa涉及單位數量最多外,會德豐同系的何文田One Homantin,本月4日加辣當日售出的2座17樓B室兩房戶及11樓F室一房戶,成交價分別為1,093.1萬元及1,010.3萬元,交易近日終止,料買家撻定收場,以5%定金計,發展商殺定逾105萬元。四叔李兆基旗下香港小輪(050)的長沙灣海柏匯,自加辣後接連發生撻定,最新為12樓G室,實用214方呎開放式單位於本月6日以403萬元沽,但有關交易在簽定臨時買賣合約後再未有進展,以5%定金計,料發展商殺定20萬元。長實(1113)紅磡維港.星岸5座5樓A室,成交價3,463.5萬元計算,料殺定173萬元,則為加辣後撻定金額最大個案。九倉(004)及南豐發展的山頂Mount Nicholson,以招標形式推售第一期的9號及11號洋房,實用面積分別為8,083方呎及7,065方呎。本周五(18日)招標及截標,不設意向價。英皇(163)西營盤維港峰招標售出42樓及43樓A室,成交價1.63億元,實用面積3,518方呎,呎價約4.63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5/19834077
美圖CFO豪購The Mayfair
1 :
GS(14)@2017-07-09 03:52:28【本報訊】科技股今年走勢凌厲,「美圖秀秀」開發商美圖公司(1357)的首席財務官(CFO)顏勁良,豪斥近1.3億元破頂價購入中半山The Mayfair高層單位。
近1.3億成交創新高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中半山The Mayfair高層A室,實用面積2,242方呎,為四房間隔,以1.2988億元成交,呎價57,930元,售價及呎價均為該廈新高。該單位原業主於2012年9,180萬元購入,持貨五年賬面獲利3,808萬元,升值41.5%。新買家為顏勁良(Ngan King Leung Gary),即美圖的CFO。顏勁良曾在瑞銀擔任證券分析師,其後專門對互聯網行業作出研究,並於2015年加入美圖公司,協助該公司在港上市。此外,元朗二線洋房屋苑夏威夷豪園亦罕有錄得買賣。利嘉閣劉喜燕表示,C段單號屋,實用面積約1,037方呎,於2015年7月放售至今,終以業主叫價1,000萬元易手,呎價約9,643元。該單位原業主於2009年7月,以約390萬元買入,轉手獲利610萬元,升幅約1.6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7/2008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