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7/147198.html
當談論互聯網家裝的時候,我們該談些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views/2015/1023/152485.shtml
導讀 : 僅僅擁有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缺乏真正的落地,這是遠遠不夠的。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隨著O2O概念的不斷發酵,互聯網家裝似乎是一下子走進了大眾視野,也成了資本市場的寵兒,炙手可熱,各種資本紛紛把觸角伸向了這個領域,入股、合並、收購的浪潮此起彼伏。據不完全統計,該領域僅2015年上半年獲得融資的就有22起之多。
草豐羊肥,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土巴兔、極有家、我愛我家網、家裝E站、居然之家、齊家網、搜房網、愛空間、有住網等等,一個個頂著互聯網家裝光環的平臺與垂直網站漸次登場,數不勝數。而其身後,我們不難發現淘寶、58同城、紅杉資本、海爾、小米、萬科等諸多行業巨頭和資本大鱷的影子。
有行業人士就指出,傳統的電商江湖已定,幾乎已密不透風。如果說還有一塊最後的藍海,非家裝領域莫屬。這似乎為最近火熱的互聯網家裝做了最好的註腳。
互聯網家裝瘋長的背後,其實有一塊巨大的背景板。
相關數據表明,大家裝市場規模已超過4萬億,未來3-5年,僅家庭住宅裝修市場需求每年就至少增長6500億至8000億元,前景十分廣闊。與此同時,其電商化的程度不到10%,與消費品等垂直行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相比,互聯網家裝還處於初級階段。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其泡沫已經顯現,各種概念炒作、拔苗助長、玩一票就溜的危險,也紛至沓來,行業虛熱不斷。就像劉強東在最近一次內部會議上所講的那樣,像有交易量只有兩輛的二手車交易平臺估值卻高達2億美金,“風來的越快豬死得越快”。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互聯網新貴,興沖沖地闖進了互聯網家裝這塊領地。他們做得一手好PPT,概念包裝的天衣無縫,演說的能力比得上陳安之,營銷頁面設計的也是極富震撼力。逐利而往的VC可能看的心潮澎湃,打著X99元/㎡的全包價格也讓很多客戶興奮不已。
前路不易,一張PPT就能支撐其未來?
他們可曾認認真真地想過,家裝這個非標產業,其產業鏈條有多長?有多複雜?客戶的要求有多高?裝修沒時間,信息不透明,資金壓力大,質量沒保障,維權無門路,這些客戶的痛點如何解決?從炒作概念到真正的落地執行,這個過程也許並不比唐僧西天取經的距離短,也許一個小小的工長問題就能讓他們敗走麥城。
僅僅擁有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缺乏真正的落地,這是遠遠不夠的。
相反,傳統的家裝公司也在積極進軍互聯網家裝,而他們的思維卻還停留在家裝+互聯網,僅僅是挖來幾個互聯網人才,僅僅是通過線上引流到線下,這也是遠遠不夠的。組織的流程再造,網絡的整合營銷,日常的運營管理,人才的引進與激勵,打造適應互聯網人群的產品和價格體系,哪一項是他們的強項?哪一項他們能做的好?能痛下決心去做好?
落地是有了,天生缺乏互聯網基因與思維,讓這些傳統公司的後天努力變得收效甚微。
再看互聯網家裝企業的價格戰,尤其是“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這些主,其主要目的就是卡位,先搶占了市場再說。但燒錢模式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呢,這里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首先,這並不是資本和企業願意做的,更多的是順應市場的權宜之計,長久下去企業肯定難以支撐。再次,行業性質所限。互聯網家裝這個領域還沒有真正的領跑者,真正能打持久戰的還是在於其盈利模式的支撐,錢燒的多了,難免會燒到自己。第三,一些企業背後的投資者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也不允許其小夥伴一直虧損下去。
江湖混戰,帶頭大哥在哪兒?
目前,互聯網家裝這個行業還處在上升期,這個數以萬億計的大市場,一定會越來越受到資本關註。可以肯定的是,還有很多企業與資本前赴後繼地殺進來,當然也有一批批倒下去,事實上,已經開始了。
當整個行業發展到一定的體量之後,也將會和在大多數行業里所發生過的那樣,迎來一次行業整體大洗牌,就如同曾經的“百團大戰”,那些靠炒作概念的,那些基礎不牢的,那些不落地的,那些供應鏈不穩的,那些資金鏈脆弱的,必將率先倒下。
我愛我家網總經理馬自強在一次行業論壇上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在互聯網浪潮中,從不缺乏風口,身在風口,飛起來是很容易的,但安穩落地才是關鍵,這才是對你的商業模式,對你的供應鏈體系,對你的質量管控,對你局部成功的可複制性的真正考驗。
筆者認為,所謂的互聯網家裝,就是傳統家裝行業借助互聯網這個工具和互聯網的思維方式,通過去中介化、去渠道化,打破信息的不對稱,優化並整合整個產業鏈,顛覆傳統裝修糟糕的用戶體驗,打造非標體系下的標準化裝修流程,讓裝修變得輕松、簡單、透明,並且具備高性價比。
其最大的意義莫過於帶動整個裝修行業交易成本的下降,提升整個行業的交易效率,讓行業的發展運營更加潤滑流暢。
從這個意義上講,誰能靜下心來真正做到這些,誰才最有可能在互聯網家裝的千軍萬馬中突出重圍,為行業帶來真正的變革,為消費者帶來真正的益處。
整個行業都在期待。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車紅強,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兩會特別報道】“少談點成績,多談些問題” 解放軍在兩會上關註哪些話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783

2016年3月4日,北京,兩名解放軍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外交流。當日,2016年全國兩會在北京舉行,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於上午11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東方IC/圖)
一身戎裝的軍隊人大代表,也有著廣闊的社會視野,不僅局限於傳統的軍事安全。許多老提案、老議案頻現兩會,見證著相關領域改革的重要性與艱難。
今年兩會,軍隊改革是解放軍代表團的共同話題,“組織讓你去哪就去哪”幾乎是每位與會者的共識,盡管“這種調整帶來的沖擊並不小”。
2016年3月5日下午,北京西四環附近的鴻府大廈會議室內,幾十位來自軍隊的特邀組政協委員召開了小組會議。“少談點成績,多談些問題。”一改以往冗長的開場白,發言直奔主題。
政治話語的背後,蘊含著更為樸素、實質的內容。在國防科技大學原政委徐一天委員眼中,“政協委員的發言是要存入檔案的,政協委員的聲音要經得起歷史檢驗,必須嚴肅認真對待國家和人民給予的話語權。”
2015年,僅軍隊政協委員的提案就高達260余件,不少提案還得到相關部門肯定。南方周末記者初步統計,提案內容涉及軍事、政工和技術三大領域,這也與代表委員們自身的職業分工吻合。而在今年兩會上,軍隊改革是解放軍代表團共同關註的話題。
“組織讓去哪就去哪”
來京參會前,火箭軍某旅技術營班長王忠心還在參加實戰演練,同戰友一道鉆深山、進陣地。
“今年是我當兵的第30個年頭。按照士兵服役相關政策制度,我已經達到士兵服役的最高年限。這是火箭軍更名成立的元年,但對我而言,這或許就是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年。”佩戴著嶄新的“火箭軍”臂章,王忠心覺得很榮幸,能夠親歷這場“大變革、大發展”。
這名一級軍士長手把手帶出的戰士都已“出徒”。甚至,王忠心所在旅的不少領導也是他的“徒弟”。
2016年2月28日下午,從雲南省某營區出發前,王忠心認真記下戰友們的意見建議,“一定帶到北京去。”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兵王”的關註點也都與基層官兵的利益息息相關:2013年以前,工資待遇吸引力不足,多數士官還面臨著婚戀、看病、住房等現實困難,王忠心提出《關於保留士官人才方面的建議》,不遺余力地推進士官職業化;2014年,王忠心關註的依舊是軍人醫療保障問題。
軍人薪酬待遇近兩年已大幅提高,無需再為“五鬥米折腰”。2015年兩會開始,王忠心的眼光轉向《推動強軍目標向基層拓展延伸》,包括修訂與基層建設有關法規、推行軍人職業教育、加強基層幹部骨幹帶兵建連能力的培訓、建議領導和機關幹部下連當兵住班常態化。“兵王”的關註點與當前的軍隊改革步調一致。
個人的命運前途也在改革中流轉。來自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的張葦代表介紹,該部地處西北大漠深處,許多官兵都是從內地轉來邊疆,輾轉多個單位最終來到大西北,大家都把適應新崗位放在第一位。
軍隊改革不可避免地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今年的兩會上,軍隊代表委員集體表態支持當前正在進行的改革。
“命令一旦下達,每個人都是組織讓去哪就去哪。”北部戰區副政委兼北部戰區空軍政委白文奇代表說。改革調整中,原濟空部隊轉隸3個戰區,機關幹部也調整到3個戰區近10家單位,近千人遠離駐守多年的營區,奔赴新的崗位,“這種調整帶來的沖擊並不小。這些幹部當中,有的才分了房子,有的家屬隨軍沒多久。”白文奇代表的職務也在快速地調整之列。去年7月,他從海軍北海艦隊政委調任原濟空政委。半年後,又被調到北部戰區空軍任職。
重塑解放軍的領導指揮體制、重新劃分戰區只是邁出了形成聯合作戰能力的第一步。中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李鳳彪代表認為,未來還有大量的挑戰性工作:制定聯合訓練規則、理順聯合指揮關系、創新聯合訓練內容方法、構建聯合訓練環境條件、培養選拔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等。
“越是這樣,就越要有鐵一般的擔當,決不能等靠觀望。”李鳳彪代表說。
新老提案、議案同臺
近年來,非傳統安全的重要性日漸明朗,解放軍更加頻繁地走向海外執行任務,這也成為軍隊涉外工作人員以及高層將領的關註重點。
“目前,我軍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外的海外軍事行動時,部隊的遠程輸送、武器裝備的運輸過境等事宜,一般只能通過外交渠道一事一商。”駐埃及大使館原武官戴紹安代表建議,通過加入或簽署公約、條約、備忘錄、協定等雙邊、多邊法律文件,為推進軍隊海外軍事行動的常態化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今年,海軍潛艇學院核潛艇電工教研室主任李丹妮代表帶來三份建議,包括《關於加強海外軍事行動法規建設的建議》。為此,她還提前一天來到北京,希望和其他代表多交流,不斷完善建議的內容。
兩會上,多位高層將領高度關註對外非軍事行動領域的立法。圍繞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維護國家戰略利益,國防大學校長張仕波代表提出多項意見建議;西部戰區副政委兼西部戰區空軍政委舒清友代表則系統地闡述了空軍如何服務“一帶一路”。
“‘軍人優先’為啥多次成為微信朋友圈熱議的焦點?說明我們在落實上還有不少問題。”南部戰區陸軍某銷毀站工程師陳雪禮代表認為,軍人軍屬權益保障滯後的問題持續多年。
經過兩年多的調研,湖北省軍區原司令員汪金玉代表撰寫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軍屬權益保障法》,共8章59條,幾乎涵蓋從退役安置、隨軍家屬就業安置、撫恤優待、涉軍案件糾紛處理等軍人職業的方方面面。
汪金玉代表還建議,國家專門制定因公犧牲(包括因公致殘喪失勞動能力者)獨生子女軍人父母的贍養辦法,解決獨生子女及其父母的後顧之憂。2015年的兩會上,原總參某部政委李愛平和軍隊人大代表、火箭軍某部政委梁曉婧等136人也曾分別提出議案,建議制定軍人權益保障法。
南方周末記者查閱現有公開資料發現,有關軍人權益保障法的建議至少可以追溯到2003年。老提案、老議案頻現兩會,見證著相關領域改革的重要性與艱難。多年來,軍民融合議題也頻頻出現在每年的兩會上。
“(軍民)融合的決心很大,問題把得準、措施很實在。”北部戰區陸軍副司令員胡修斌代表曾有裝備戰線工作經歷。他對今年的軍民融合議題很樂觀,“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這些舉措都有助於打破利益的藩籬”。
一身戎裝的軍隊人大代表,也有著廣闊的社會視野,不僅局限於傳統的軍事安全。南疆軍區副司令員哈里木拉提代表提出各種舉措,以促進南疆貧困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海南省軍區政委劉新代表則一直在呼籲,“大力推進海上民兵建設”。
“改革不是改向,變革不是變色”
今年兩會上,“四鐵”是軍隊代表委員的高頻詞匯,而關註者大多來自政治工作領域。3月7日,解放軍代表團在京西賓館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時,代表們就重溫著“四鐵”: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
鍛造鐵一般的信仰,被認為是“四鐵”之首。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陳舟代表認為,“我軍就是靠信仰起家,靠信仰成長壯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信仰之旅”,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建立新中國是“信仰之勝”,堅守上甘嶺是“信仰之戰”。
“改革不是改向,變革不是變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將進一步鑄牢堅決聽黨指揮這個強軍之魂。”海軍潛艇學院核潛艇電工教研室主任李丹妮代表說,“在這個根本政治原則問題上,不能有絲毫的差池。”
腐敗,則被認為是威脅“四鐵”的最為可怕的因素。京西賓館的討論發言中,多名代表都痛心疾首地談到,要全面徹底肅清郭伯雄、徐才厚案件流毒影響。原總參陸航部政委陳向東代表說,“為什麽管靈魂的出賣靈魂,管反腐的帶頭腐敗,管幹部的帶頭賣官鬻爵,講艱苦奮鬥的帶頭貪圖享樂?”“這原因那原因,歸根結底還是信仰出了問題,信仰之鐵變成了易碎的玻璃瓶。”
意識形態領域的分歧也被視作一場戰爭。火箭軍某部政委梁曉婧代表描繪說,別看意識形態領域鬥爭沒有硝煙,但殺傷力有時比真刀真槍還大,因為它試圖將我們的信仰連根拔起。“對軍隊來說,這比一場戰爭失利更可怕。”
軍事科學院原院長劉成軍代表認為,關鍵是把好政治信念“總開關”。“紅色資源”“互聯網+”都被認為是打贏這場意識形態之戰的槍支彈藥。陸軍第13集團軍某師偵察連指導員顏建剛代表提出,“要用好紅色資源,開展‘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陸軍第40集團軍工兵團某營教導員謝正誼代表也認為,“要保留好我軍光榮傳統的紅色種子”。當前,部隊調整改革之時,也應註意保留“老虎團”“鐵拳營”“尖刀連”等紅色種子部隊,即使合編部隊時也要融“百家之長”為“一家之長”,推動老傳統孕育新精神。
全球軍事技術領域,“互聯網+”“班長的戰爭”早已打響。與會代表委員們認為,這一模式也可移植到政治工作中。早在2014年的兩會上,空軍指揮學院政治工作系教授苗潤奇代表就提出《關於切實做好信息網絡大背景下的政治工作》,較為系統地提出“互聯網+”的政治工作模式。而在今年兩會上,原總參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輝代表也認為,要把軍隊政治工作緊緊地與信息網絡聯系在一起,打造“互聯網+”政治工作新模式,用“數據鏈”加固“生命線”。
兩會也見證技術幹部的成長
兩會間歇,南部戰區陸軍某銷毀站工程師陳雪禮時常拿起電話,詢問部隊彈藥銷毀作業的進展,細細地叮囑安全註意事項。
他累計參與銷毀彈藥上千噸,不止一次地與死神擦肩而過。作為軍隊技術幹部中的骨幹,2013年以來,陳雪禮每年的提案都離不開他的本行:要麽建議高度重視基層人才的培養工作,避免出現“裝備等人才”現象;或者敦促提高機械化操作水平,讓官兵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每年的兩會,也見證著大批技術幹部的轉型與成長。
2014年兩會上,“特等狙擊手”賀源代表回到房間後心里還咚咚跳,他對與會的總部首長提了一些意見:官兵的作戰靴每兩年才配發一雙,隨著實戰化訓練力度增大,官兵一年要穿壞兩雙作戰靴。戰士自掏腰包買鞋,一雙作戰靴卻要270多元。能否給基層部隊官兵多配發一雙,或者采取以舊換新的辦法解決?南方叢林野外訓練中,著現配發的夏季迷彩服,與環境條件有一定的反差……
去年3月,賀源由連長升任旅教導隊隊長。賀源代表今年系統化地提出《增強基層部隊實戰化訓練質效》:信息基礎條件、演訓評估標準、自主創新機制的滯後等問題影響部隊實戰化訓練質效;全軍的通信指揮裝備多種多樣,應用中難以融合互通。對此,賀源代表還給出了解決方案,把現有北鬥系統、電臺等通用裝備以及防空雷達等裝備之間信息鏈路打通,讓不同裝備、不同軍兵種在聯合行動時順暢通聯。
來自技術領域的軍隊代表委員的關註點更為專業、具體。今年,原濟南軍區青島第一療養院院長單守勤代表提出,建立“艦載機飛行員特勤療養基地”等多項建議。
“我軍特勤人員的健康維護面臨一系列新問題。”她認為,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深化,軍隊編制體制改革正在調整之中,新型和特種作戰力量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當前軍改正在進行,文中部分總部、軍區、軍兵種或單位等名稱沿用舊稱謂,部分內容據解放軍報、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