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5歲我要存500萬 發現讓窮小子翻身的賺錢計畫

2013-01-21  TWM  
 

 

窮忙已經夠悲哀了,絕對不能窮到連未來都不敢想,新年開始,就從擬定賺錢計畫,作為擺脫「窮忙」的第一步吧!

只要心懷夢想、戮力前進,不論是存股、置產、買基金、跑業務,還是創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財富計畫,創造自己的獲利方程式。

製作人‧謝富旭 撰文‧林心怡 研究員‧蔡曜蓮晚上十一點,三十七歲的中國人壽處經理鄭景杰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家。他走進美式豪宅裝潢風格新居,放下公事包後,輕輕推開房門,靜靜地望著才四個月大寶寶熟睡的臉龐。孩子輕盈的酣聲,勝過所有最美妙動聽的紓壓音樂,讓他白天工作長達十二小時的勞累一掃而空。

擁有一個家對大多數的人是理所當然,對鄭景杰而言,卻是從十六歲開始,奮鬥了二十幾年後,才掙來的成果。

「我上高中時,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另組家庭,留下我們四個小孩相依為命。」鄭景杰語氣平靜地說,「他是個負責任的父親,總是盡他所能定期給我們生活費。但那畢竟是一個沒有父母親陪伴的家庭,過年過節無法與父母親團圓吃飯,無法與父母聊天,分享心事,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在缺乏雙親呵護環境中長大的鄭景杰,一直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這個渴望,使他從青少年開始就比別人早熟,懂得為未來做規畫,為他心目中的家擘畫出具體的輪廓。

過去二十幾年,鄭景杰按照他心目中家的藍圖,一塊接著一塊在他人生的畫布上拼貼完成。如今,鄭景杰不僅以上千萬元代價買進新北市新店區的新家,每月存保險與基金的金額已經高達十二萬元,「有二至三張保單都繳完開始領回現金了,原本設定三十六歲前擁有五百萬淨資產的目標不但順利達陣,還大幅超前,而我下一個計畫就是十年後,即四十六歲,每年有四十萬元被動收入進帳,看來也不難達成!」儘管經濟不景氣,讓許多人大嘆人生「計畫趕不上變化」,但其實只要有計畫地投資理財,「十年存五百萬元」並不是件登天的難事。專精企管顧問總經理葉崇琦就如此試算,假設一個月薪三萬八千元的二十五歲年輕人,每年調薪率三%,每月扣掉固定開銷一萬五千元後,把存下來的錢都拿來投資年報酬率八%的理財商品,十年後,經過複利試算可以累積到五一○萬元的資產。

被猶太人視為致富聖經的《塔木德》法典有言:「我們無法左右命運,但也不要被命運所左右。」為人生制定財富計畫,就是扭轉命運的最關鍵起點!鄭景杰以自身的例子充分證明這一點。

只要持之以恆

笨儲蓄也能累積大財富

問題是,大部分窮忙的年輕人開始制定人生財富計畫時,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錢太少,根本無財可理,怎敢奢談十年存五百萬的計畫?」不過,對鄭景杰而言,錢太少一直不是他制定人生財富計畫的障礙。「求學時,我曾經下課後在麥當勞打工,然後去便利商店值大夜班,清晨再去送報紙,每天睡不到四小時。」此外,為了強迫自己儲蓄,他不但在十六歲時就自己買保險儲蓄,還在十九歲、二十一歲各添購一張保單。

別小看這張才月繳二千元的郵局壽險保單!從十六歲開始繳,繳了十年期滿之後,這張保單現金價值達近三十萬元,為鄭景杰希望二十六歲前存百萬元,奠下良好基礎。

這一張儲蓄險保單,還成了鄭景杰財富計畫的最重要試金石,在十九歲至二十五歲間,他陸續買進四張終身還本型的儲蓄保單,隨著薪資的成長,擴大保額,逐步增加月繳金額。「利用保單強迫儲蓄或許是個笨方法,但對當時年輕的我而言,只能全力投入工作,沒多餘時間吸收太多投資理財知識,又深怕自己流血流汗賺來的錢虧掉,這似乎是唯一最適合我的方法。」鄭景杰說。

只要認真學習

就能讓收入更上一層樓

當過短暫的工程師,進入中國人壽工作後,鄭景杰把自己的故事當作活教材,獲得不少客戶的青睞。二十六歲那年,他在中壽的年薪加獎金正式突破百萬元大關,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把呆儲蓄轉變為聰明投資,花不少工夫研究基金與股票,並著手制定下一個十年的財富計畫。

「我的股票做得不怎樣,總結下來只有小賺,但基金卻大有斬獲,這可能與我的個性、興趣與專業素養有關!」喜歡閱讀國際財經新聞的鄭景杰在基金投資上,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獲利道路。

「我先從國際財經趨勢研判值得投資的國家或地區,然後找出長期績效在前面四分之一的基金,從中篩選標的。」「選定標的後,接著我把準備投資的基金過去五至六年的平均淨值算出來,低於這個淨值就開始定期定額買進,如果帳面虧一○%以上,就加碼買進,然後在獲利二○%後,分批退場!」這個方法使鄭景杰締造了基金投資常勝的紀錄,如今三十七歲的他,每月基金扣款達六.五萬元,甚至高於每月保費的六萬元。而深諳基金投資之道的他,又成為鄭景杰爭取客戶的一項利器。本業與投資的完美結合,讓他的收入更上一層樓。

保險與基金成為鄭景杰的雙引擎,得以讓他的財富累積加速前進。這個昔日沒有父母庇蔭的窮小子,十六歲立下二十六歲要存一百萬元的十年財富計畫,大幅超前目標。

接著第二個十年計畫:三十六歲前存五百萬元的目標也順利達陣。「下一個十年,也就是在我四十六歲前,我為自己立下了每年被動收入四十萬元的目標。再下一個十年,也就是我五十六歲時,我希望每年的被動收入達二百萬元,晉身財富自由的境界!」鄭景杰表情認真地說。

多數人財富累積的關鍵,取決於其對財富究竟有多渴望!有「韓國全民理財教練」之稱的高敬鎬在其著作《四本存摺穩穩賺、小錢也能變大錢》一書曾說到,「對錢的迫切度」愈強,搭配有效率的投資理財方法,小資階級也能打造自己的「財富加速方程式」。

只要敢作夢

就會有決心掃除障礙

在部落格分享自己「如何以一個月薪僅有五萬元,卻能每年存一百萬元」的存股達人雷浩斯指出,年輕時強烈的賺大錢動機,是翻轉命運的最重要起點。

雷浩斯出身單親家庭,由母親開家庭理髮店一手帶大三姊弟。企圖要靠「股市投資」致富的他,花了八年的時間,從月薪五萬元的上班族,靠著計畫性地存股與波段操作,累積近八百萬元的淨資產。

現年三十三歲的雷浩斯在還沒成為專業投資人前,也曾經是個月薪三萬二的上班族。儘管收入有限,雷浩斯仍為自己的未來訂下「每年存一百萬元」的理財計畫。從事美術設計的他很清楚地知道,若單靠薪水實在很難達成,因此他先設定五年內成為「股市達人」的目標。

為了累積更多資金,除正職之外,雷浩斯兼職當起補習班電腦老師,並努力接Case(案子),每月多賺二萬至三萬元不等的外快。住桃園的他,不花錢買車,把每月生活開銷控制在一萬元之內。但光是這樣,平均每年也僅能存下五、六十萬元,離他的年存百萬元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把這五、六十萬元變大成為一百萬元,就成了雷浩斯接下來最重要的課題。剛開始,他師法價值型投資人,但因資金部位太小,累積效果有限,於是把一半的資金轉作選擇權,希望以長、短線分進合擊的方式,加快財富累積。

然而,事與願違,操作選擇權短進短出半年下來,不僅以小虧收場,還使工作分心,浪費了不少可以兼差的時間。反觀,一開始做的長線投資部位億豐與中碳,報酬卻出乎他意料之外的豐碩,高達四○%,遠遠超過原本一年設定只賺一○%報酬率的目標。

只要擬好操作策略

長抱價值型股票也能賺錢

從這個過程中,雷浩斯學到了「價值型股也很有機會追求每年二○%以上報酬率」的操作心得,進而修正計畫,決定把所存下來的錢投入價值型股票。

不要小看每年二○%的報酬,以「七二法則」(七十二除以每年報酬率,即得出投入資本翻倍所需時間)計算,等於每三.六年資產就會翻倍。每年投資五十萬元買價值型成長股,如果連續五年報酬率都能到二○%,五年後就會增加至五七五萬元。

「挑得對、買得便宜、擬好操作策略,才是長抱價值型股票能賺錢的重要祕訣。」雷浩斯說。選股上,首先,他會選擇三至五年內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一二%至二○%、現金殖利率四%以上的標的,除了年年穩健獲利,公司也最好是處於該產業恆久不變的龍頭地位。

他認為,即使是「零成長的公司」,ROE在一二%以上就算很不錯,這以中華電為代表。至於台積電這類仍兼具成長性的公司,ROE就可以抓在一五%至二○%。

此外,雷浩斯也會以企業「盈餘品質」(又稱:營業現金流對淨利比 營業現金流量╱稅後淨利)作為觀察指標,一般來說,最好大於一○○%,代表自由現金流量充沛,不過考量部分公司在獲利成長時,也需要一定的資本支出,而導致現金流量產生負值,因此設定最低不得低於六○%。

由於當中遭遇金融海嘯,使雷浩斯「每年從股市賺二○%」遭到不小打擊,但堅信價值投資原則的他,仍把當時身上所剩的約一百萬元現金存款,逢低加碼大統益、中碳、中華電、台積電等股,這個加碼動作得以讓他享受豐碩的報酬。

雷浩斯認為,挑到好的股票可以抱個三、五年不成問題,但切記不要貿然一次性重押,最好分批進場,才能降低投資風險。買進以後仍要定期檢視該公司的財報變化、產業趨勢,只要買進的理由沒有消失,就可以長線投資,賺取複利成長的報酬。

雖然與原本設定「五年存五百萬元」的目標出現一點落差,雷浩斯終於在第六年達陣。而出社會這八年多來,他在股市投資的規模已超過八百萬元,這種規模是大部分月領四至五萬元的上班族可望而不可即的。

只要放下心理負擔

交點手續費存基金,更能專注本業雷浩斯證明了只要有足夠的專業投資知識,即使是月薪四至五萬元的上班族,要在出社會第一個十年,即「三十五歲前存五百萬元」並非癡人說夢。但是,許多人看到瞬息萬變、波動劇烈的股市仍望而生畏,加上投資專業知識門檻較高,更加卻步不前。

如果你是屬於這樣的人,或許可以仿傚林祺詠,交點手續費,把投資專業及心理的負擔交給專業經理人去操心,用更高度視野管理自己的財富,就能專注於工作上。

今年三十歲、工作資歷僅六年就累積四百萬元資產的林祺詠,目前擔任先鋒投顧的協理。去年上半年基金部位還有二百五十萬元的他,下半年已經將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基金贖回,目前手上持有的,還有瑞萬通博中國星與利安越南兩檔股票型基金,即使越南績效尚未繳出漂亮成績單,他仍看好亞洲、東協未來的投資機會,持續觀察今年可以加碼的布局時點。

林祺詠就讀大學時就立下「三年內存百萬元」的目標。退伍後進入職場,他把目標鎖定在有機會「挑戰高薪」的業務工作,最後選擇進入投顧業,從月薪三萬五千元的基層基金業務員開始做起。

他將薪資所得分為三個戶頭,三分之一(約一萬五千元)拿來定期定額買基金,另外的三分之一存下來當生活預備金,剩下的三分之一則用來支付生活開銷與孝親費用。所以實際上他幾乎每月存下三分之二的薪水。

投顧業的高年終獎金,使林祺詠「三年存百萬元」的計畫順利達成。因為,除了工作第一年年薪六十萬元以外,第二年開始薪資就已達到上百萬元的水準,加計三年定期定額基金投資年化報酬率約六%至八%,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林祺詠就存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元。

「三年存百萬元」達成後,林祺詠接著為自己訂定「二年存百萬元」的計畫。林祺詠說,「很多人在制定財富計畫的最大盲點在於,一旦階段性目標達成,不是把之前得來不易的錢在短期內花掉大部分,比如說買車、出國旅遊等,不然就是開始變得鬆弛,不自覺地增加不必要的生活花費。而我則是達成階段目標後,反而再接再厲制定挑戰性更大的目標!」只是,在基金投資過程中,林祺詠並非一帆風順。例如○八年至○九年期間,他也曾經因為投資替代能源與綠能基金,慘賠逾五成,「那次我學到了兩個投資的教訓:第一、過熱的基金不要貿然投資;第二、基金扣款要保持彈性,定期定額搭配單筆投資交叉運用效果更好。」於是,林祺詠在投資基金的第三年起,就開始搭配 「不定期不定額」的方式分批單筆進場。他的策略是,若能不斷找到一○%到一五%的基金投資標的獲利了結,就要先停利,將獲利另存儲蓄戶頭。等到所關注的基金回檔逾一○%,或是總體本益比低於合理水位時,再重啟定期定額扣款。而當市場過度恐慌之際,伺機進行單筆買進,甚至不惜解除定存挹注投資,來擴大獲利。

只要堅守紀律

挑戰更大目標不是夢

基金教母蕭碧燕也認為,四十歲前的年輕上班族最簡單的投資方式,就是挑選市場前景看好、波動大的基金採用「停利不停損」的方法,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在基金操作上,核心持股可以新興亞洲、東協、東歐、拉丁美洲為主,至於挑選基金原則上,可以篩選三年、一年、六個月與三個月的績效中,在同類型排名前二分之一的基金。

靠著基金投資,林祺詠在工作時間分配與個人財富累積上得到平衡。「每天花個一小時看看國際財經新聞與投顧公司的研究報告,每星期關心一下主要國家股市指數狀況即可,不需要花太多心力在投資專業知識上,讓我有更多時間做好銷售基金的本業。」在低起薪、低經濟成長率、低利率的「三低時代」,三十五歲前存五百萬元仍有諸多途徑可以達成。只要擬好可行的計畫,找到資產增值的策略,有紀律地執行,呆薪族也可以擺脫窮忙的桎梏。拿一張白紙,從寫下你的財富計畫做起吧!

鄭景杰

出生:1976年

現職:中國人壽處經理

學歷:新埔工專電機科

(現為聖約翰大學)

累積千萬身價—— 鄭景杰的財富計畫書三部曲“保險本業與基金投資的完美結合,成為我的雙引擎,讓我的財富加速前進。”第1 部曲 26歲存百萬 利用買保險強迫儲蓄執行:16歲即開始購買人生第一張保單,之後平均每2~3年購買一張儲蓄型保單。

在繳保單:

保單名 起保年齡 到期年齡 年繳保費 備註郵局終身還本儲蓄保單 16歲 26歲 22954元 已繳滿郵局終身還本儲蓄保單 19歲 29歲24000元 已繳滿富邦02終身還本型 21歲 41歲 16000元 趁正值壯年收入較高多繳一些,到期後再支應後兩張保單富邦04終身增值型24歲 44歲 61200元富邦05終身還本型 24歲 44歲 79600元中國人壽終身還本型 32歲 42歲 120977元中國人壽終身增值型34歲 54歲 119921元中國人壽終身增值型 36歲 46歲 172202元 5938美元第 2部曲 36歲存500萬元 用基金擴大報酬率執行:目前每月定期定額6.5萬元,投資8檔基金,計畫今年每月扣款增加至8萬元(加碼巴西與中國)。

投資基金一覽表:

基金名 每月扣款金額(元) 報酬率(%)

瀚亞中國 1萬 7.6

瀚亞印度 0.5萬 11.0 JF俄羅斯 0.5萬 4.3 JF東協 1.5萬 17.5 JF巴西 1萬 -6.9 宏利中國點心債 0.5萬6.6 富坦全球債 1萬 12.9 JF新興市場債 0.5萬 11.2 第 3部曲 46歲前每年被動收入達40萬元 投資股票增加獲利執行:1.將到期儲蓄險轉至年金險。

2.增加股市投資部位。

雷浩斯

出生:1980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美術設計、電腦補習班老師

每年多百萬元

—— 雷浩斯的存股計畫書“價值型股很有機會年賺20%報酬率,以72法則計算,每3.6年就能讓資本翻倍。”第1階段 出社會第一個5年存500萬元 2005~2010年目標:每年存100萬元。

策略:開闢收入來源,每年多存約60萬元。

1.薪資(正職美術設計)每年能存50萬元。

2.兼差(當電腦老師+美術接案)每年存25萬元。

3.將75萬元存款及就學時打工所存30萬元,分別投入股市與期貨。

實際達成狀況:花近6年時間達成。

第2階段 第二個5年存千萬元 2011年迄今目標:即使辭掉美術工作,以電腦老師為副業,每年仍能存100萬元。

策略:

攻守兼備:持續存股(占8成),搭配波段操作(占2成),加快獲利速度。

存股代表作:中碳、台積電、裕融、中華電波段操作代表作:宏達電、可成實際達成狀況:目前股市部位已高達800萬元。

第 3階段 未來長期計畫目標:存創業基金。

策略:

1.延續攻守兼備投資法。

2.用價值型投資法,轉戰美股投資。

林祺詠

出生:1983年

現職:先鋒投顧協理

學歷: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職場經歷:6年

6年存400萬元

—— 林祺詠的基金存錢計畫書第 1 階段 3年100萬元 2007~2009年

策略:

將每月薪資所得分成三等分:1/3定期定額買基金、1/3存款、1/3生活開支+孝親。

1. 努力本業工作賺業務獎金2. 培養基金投資的專業知識第 2階段 2年存百萬 2010~2012年

策略:

扣掉每月1.5萬元的開銷,將薪資所得積極投入基金,並做多元資產配置。

1.積極存基金

主攻波動性高的新興市場,10%~15%就停利出場,股市重挫10%~15%,本益比偏低則買進,至2012年上半年投資部位250萬元。

2.外幣存款

將部分薪資所得與基金獲利,存在美元定存,一旦有好的投資機會,就將部分轉投資基金。

3.認購公司股票

第3階段 年存百萬,買1500萬元的房子

目前與未來4年計畫

目標:存創業基金。

策略:

1.2012年,對市場看法保守,陸續贖回安本印度、瑞銀俄羅斯基金,增加現金持有部位。

2.看好新興亞洲市場發展,目前手上持有越南與中國基 金,未來將持續伺機加碼東協相關基金。

你也可以跟著做

7步驟擬定自己的賺錢計畫書備受股神巴菲特推崇的《財富的祕密》一書曾提到:財富是一種心態,加上實踐的過程,經過閱讀、思考、計畫後,人們最終變得富有的機會將更高,在此透過七個步驟思考,你也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賺錢計畫。

1起心動念 想為自己累積財富的強烈動機。

2目標設定 對人生的各項目標期望。

3現況解析 了解自己當下財務的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表。

4理財策略的擬定 依財務狀況與目標進行模擬、調整與策略的擬定。

5執行與管理 依計畫尋找適當的投資理財工具,搭配發展性佳的職業,加速財富累積。

6追蹤與調整 檢視個人或家庭財務是否如計畫逐步成長。

7擁有良好的財務收入 達到人生的目標,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資料來源:《財富管理案例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6

《存錢計畫書》靠信封記帳+股票筆記法 兩年一階段逐步達陣 小資男圓買屋夢

2013-01-21  TWM
 
 

 

37歲、南部出身的小資男楊東庭,從小立志要憑自己的雙手累積財富。

他利用信封袋記帳控管每月開銷,學習股票投資技能,並以兩年為一階段達成財富目標,如今,已買下新北市住宅圓夢。

撰文‧歐陽善玲

「我不是一個很愛錢的人,但有兩件事讓我下決心,要靠自己的雙手累積財富。」說話時,楊東庭臉上還帶著稚氣笑容,今年三十七歲的他,在出版社當主編,外表看來比實際年齡小一些。

第一件事,是他大四的時候目睹家族爭產風波,詳細過程他不願多作回憶,只輕描淡寫地說,「有祖產又如何?到頭來大家都不開心,那時我就打定主意,以後一定要憑自己的本事賺錢。」這個想法在心裡扎根,但真正被刺激到,還是銀行理專無心的一句話,「錢這麼少,怎麼理財啊?」「有一次陪朋友到銀行諮詢一些理財問題,不料理專很機車地撂下這句話!當下很嘔,但事後回想,理專說得也沒錯。新鮮人剛入社會起薪二萬多元,若離鄉背井,扣掉房租、生活開銷,再怎麼省,一個月拿出五千元已很勉強了。這點錢,除了買基金還能做什麼?」楊東庭說。

第一個兩年

拚命兼差 靠工作存七十萬當時,楊東庭相信要變有錢必須先提高收入,再透過合適的理財工具來擴大財富效果,對長遠的財富目標並沒有特別想法。大學畢業後,他北上找工作,一方面懷抱著投身文教業的理想;另一方面,心裡仍有聲音要他趁年輕多拚一點,盡可能省錢、賺錢,快速累積第一桶金後,才能用錢賺錢。

剛開始,他的財富計畫並不具體,缺乏明確目標及時間,只一味地想提高存款數字。「我第一份工作就在出版社,月領三萬元,比同行多了三、五千元,算是顧及了自己的興趣及存錢目標。但我知道那樣不夠,扣掉生活開銷及房租,已所剩無幾。所以我規定自己一天只能帶一百元在身上,還卯起來兼差,舉凡網拍、翻譯書籍、家教都做過,不但多方嘗試且來者不拒。這樣下來,一個月平均可再多賺一至二萬元。」不只兼差,楊東庭還開始接觸股票,學習投資。「我買的第一檔股票是中華車,跟多數人一樣是靠聽來的。頭一回進場就獲利二成,後面又來回操作了幾次,也都有賺錢。嘗到甜頭後,我就更積極地研究股票,還報名社區大學投資課程,花三千元就能得到完整的基本知識,真是非常值得。」楊東庭像八爪章魚,努力爭取賺錢機會,工作兩年多下來,存款超過七十萬元。當時他才二十七歲,依照他平時省吃儉用、積極兼差的速度,很快就存到第一桶金。「有了這筆錢,該用來結婚,還是買房?該拿來投資,還是放在銀行?」他心中不斷盤算,為了讓自己理財方向更明確,才試著擬定財富計畫書。

「我不會做動輒八年、十年的財富計畫,那樣會讓自己缺乏彈性,且看不清資金用途。寧願先從短期計畫著手,按部就班確實執行,這樣達成機會反而高。」他以兩年為一個階段,避免財富目標被模糊。接著再評估手上可使用的工具,全力以赴使資產增值或收入增加,以求如期達陣。

○三年他離開第一份工作,因為有待遇更好的公司向他招手。趁著每月薪資調漲,他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下一個兩年存款目標提高五○%。方向確立後,楊東庭先評估手上可利用的工具及執行辦法。例如,透過信封袋記帳控管每月開銷、以跟會方式賺取七%利潤,並計算距離目標的資金缺口,再找其他管道設法彌補。

第二個兩年

增加投資 開盤八法決定進場與否「隨著年紀增加,我發現自己已不太能像剛出社會那樣大量兼差。想要維持、甚至提高所得水準,只能靠轉職加薪,或自我鍛鍊投資技巧,充實股票相關知識。」楊東庭試著利用融資擴大部位,以提升操作彈性。

「○四、○五年,我積極投資股票,除了看一些基本分析外,還開始接觸技術面的東西;其中,我覺得最好用、且適合一般上班族的工具,就是黃金切割率及開盤八法。」楊東庭解釋,黃金切割率用來抓高、低檔轉折實用性高;而開盤八法,則是在股市九點開盤後,利用五分鐘走勢圖掌握當天盤勢。

「如果九點零五分,九點十分,到九點十五分這三個時間點,漲跌互見,各有不同狀況,那表示這個盤很難掌握,當天不用進出了,乖乖上班就好。」他說,這種方法看起來簡單,但準確度大概有七成。像一二年上半年是盤整格局,就不利操作,下半年局勢明朗,績效也較好。

在反覆操練,不斷精進投資技能下,楊東庭買過一四○元的宏達電、並來回操作,後來布局國泰金也大有斬獲。原本的財富計畫是三年存款多一倍,到○七年檢視,不但目標順利達成,還因選對股票押對寶,投資貢獻超乎預期。這才發現,原來工作前兩年橫衝直撞、拚命存錢雖有不錯成果,但少了具體財富計畫,執行起來就是缺乏方向感,也無法自我調整,強化累積財富過程中相對不足的部分。

「我是南部小孩,在台北工作租房子,長期下來也是一筆不小花費。○七年左右,我手邊現金約一百五十萬元,當時就想,如果能用這筆錢買間小公寓,用房租付貸款,最後房子至少還是自己的。」這個念頭,讓楊東庭做好買屋的心理準備。他開始減碼投資部位,預留現金在手上,這樣看到好的物件才能隨時出手。

第三個兩年

轉租為買 用房產快速累積個人資產「有一天,房東跟我提及可能會搬到美國陪小孩讀書;話還沒說完,我第一時間就馬上反應,問她房子可不可以賣給我。」他費盡脣舌,慫恿房東趁著金融海嘯,美國房市低迷,趕緊賣掉台灣的房子,換現金去美國買房。房東大概也被催急了,最後以整數三百萬元成交。這個金額,比附近房屋成交價還低了二十萬元。

○九年,楊東庭以頭期款八十多萬元,買下自己的窩。現在房貸只剩下一百多萬元,而這兩年房屋增值了約二百五十萬元,加上手邊現金約二百多萬元,累計個人淨資產部分就有近七百萬元。

三十七歲的呆薪族,憑著一股想要致富的衝勁及短期目標明確的財富計畫書,逐步完成夢想。下一個兩年,楊東庭仍將持續訂定目標,朝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元邁進。

楊東庭

出生:1976年

現職:出版社主編

經歷:出版社編輯

學歷:靜宜大學國貿系

存錢計畫 3 要訣

1 以二至三年時間,訂定短期財富目標。

2 目標金額依可實現範圍設定。

3 尋求彌補資金缺口途徑,定期檢視達成率。

2年一計畫保彈性——楊東庭的存錢計畫書目標50萬 第 1 個二年計畫

既有儲蓄:

每月1萬元,可存30萬元(外加2~3個月年終獎金)

達陣方法:

a.兼差每月5000元,多存12萬元。

b.跟會(利率7%),多存1.6萬元利息。

c.每月額外省2666元,多存6.4萬元。

目標100萬 第 2 個二年計畫既有儲蓄:每月1.3萬元,可存48萬元(外加2~3個月年終獎金)

達陣方法:

a.兼差每月5000元,多存12萬元。

b.每月額外省3666元,多存8.8萬元。

c.將前四年存下的125萬元投入股市,報酬率10%,多存26.5萬元;20萬元短線操作,目標多存4.7萬元。

目標120萬 第 3 個二年計畫既有儲蓄:每月1.5萬元,可存52萬元。

(外加2~3個月年終獎金)

達陣方法:

a.跟會(利率7%),多存1.6萬元利息。

b.每月額外省7042元,多存16.9萬元。

c.將前六年存下的225萬元投入股市,報酬率8%,多存37.44萬元。

d.可以考慮買房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9

《購屋置產計畫書》從賣房累積買房經驗與資本 精算獲利模式 窮小子十年坐擁三戶房

2013-01-21  TWM
 
 

 

從三餐靠友人接濟的窮小子,到現在開保持捷跑車,身價逾千萬元的業務高手,謝文偉靠的是一套精密計算的房地產投資計畫。35歲的他許下宏願,希望退休前能當五戶房屋的包租公。

撰文‧林心怡

穿著剪裁合宜的西裝,繫著絲質領帶,手上戴著卡地亞名錶,而且以保時捷跑車代步的房地產代銷業務員謝文偉,憶起十幾年前剛退伍時,身上僅剩七塊錢,連起碼的溫飽都出問題。他感嘆地說:「人生好像一場夢啊!」還好,這是一場以悲劇開場,喜劇收場的夢。十年前,謝文偉從汽車銷售轉換跑道到預售屋銷售領域,從一戶二、三百萬元的小套房開始賣起,到如今每戶動輒上億元的豪宅;每一次結案,銷售獎金收入以百萬元計,年僅三十五歲的他,是已經擁有三戶房子的地產投資達人。

故事要從一個從復興美工畢業的窮小子講起。謝文偉自小父母離異後,總是在親友的接濟下,過著四處寄人籬下的顛沛生活,讓他不論在情感與金錢上,都有極度的不安全感。

「還記得剛退伍時,身上只剩下七元,窮得沒飯吃,只好拜託朋友收留我,幫他們免費打工賺食宿。」謝文偉感慨地說,沒有父母的庇蔭,經濟狀況原本就不好;更慘的是,為了「面子」,他總是花大錢買昂貴禮物討好女朋友,希望留住對方的心。但過度舉債消費的結果,卡債積欠了近三十萬元,「最後女友沒了,錢也沒了!」遭受愛情創傷的謝文偉,還得面臨現實的債務問題。沒有高學歷也沒有人脈的他反覆思量,覺得當業務員、賺獎金,是當時的他最好的選擇。於是謝文偉結束了打零工的生活,應徵進TOYOTA當汽車銷售員。

還清負債

進房屋代銷業 跟在老鳥旁邊學技巧進入汽車銷售業後,謝文偉強迫自己一年內還清三十萬元債務,因此設定每月至少存下一半以上的薪資還債;擔任汽車銷售兩年多下來,每年平均年薪六十萬元的收入,不但還完負債,還存下了三十萬元。

「但對我來說,賺這些錢是不夠的!」謝文偉說,聽聞「賣房子」可以賺很多錢,讓他萌生轉行的念頭,「我心想:既然希望賺錢買房,不如先學怎麼賣房,除了學習房屋理財,還能實現退休後當包租公的夢想!」因為這個「買屋夢」,謝文偉毅然放棄了業務漸入佳境的汽車銷售業,二○○二年進入了房屋代銷業,從一個月二萬八千元的業務專員起步。「頭一年,公司當然不會讓我這種菜鳥業務接待來看屋的貴賓;但我的心態就像學徒,總是跟在旁邊積極地請教老闆與前輩各種銷售技巧,及房市理財的訣竅。」「我當時常趁空檔向跑單小姐學習基本知識及專業術語,以及與消費者基本的應對進退,閱讀許多銷售技巧的書籍,從低單、低總價的房子開始賣。」只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經過一年的「學習期」,好不容易○三年準備大展身手時,謝文偉卻遭逢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房市交易急凍,讓他長達半年都是領底薪過日子。

「我一度心想乾脆回去賣車算了!」但好勝的謝文偉一想到當初勾勒的「購屋計畫」,還是硬著頭皮留下來。熬過了房市冰河期,經過三年多的銷售歷練,○六年開始,謝文偉終於實踐了年薪百萬元的目標;存夠二百多萬元自備款的他,也踏上房市投資之路,他投資房市的「處女作」是位於新北市新板特區的小套房。

「雖然這戶十四坪、總價四百多萬元的小套房,最後賺了兩成出場,但對於自備款不足的我,還是學到了教訓!」原來當時適逢「十五坪以下小套房不得貸款」的風暴,讓手上存到二百多萬元自備款的謝文偉,一度資金緊張,索性找合夥人合資,轉手賣出後,才讓他依舊能小幅獲利。「經過這次事件後,我再也不碰小套房的投資物件,但也意識到,只要房子有增值的潛力,即使需要與人合資購買,也不要錯過買屋增值的好機會。」○七年,看好林口機場捷運線未來性的房市發展,謝文偉以四十萬元自備款,買下二十六坪的二房小宅,才一年的時間,就讓他獲利二倍出場。

投資成功

擬定三大買房計畫 獲利至少一倍多次房市投資都讓他賺到錢後,謝文偉靠著賣房的銷售獎金,加上房市理財所賺的錢,○八年在新北市永和物色到三十二坪帶車位、總價八八○萬元的自住宅。「當初買這戶房子每坪約二十二萬元,現在附近成交價一坪都要四十二萬元,房價漲了足足快一倍!」謝文偉有些得意地說,這戶房子目前市價至少有一千七百萬元。

買了自用住宅後,謝文偉開始擬定他的購屋置產計畫。他把房地產投資規畫為三大類:第一類、短期投資賺價差,鎖定在銀行貸款成數最多可達九成的預售屋或新成屋。由於這類型的投資資金壓力較大、風險高,謝文偉採取與友人合資的方式降低風險與資金壓力,獲利目標鎖定在五%至一○%。像是新板特區及林口的預售屋,都曾讓他獲利豐碩。

第二類、波段操作,鎖定有交通或公共建設題材性、具增值潛力的中古屋。購入後先出租,降低房貸壓力,增值二○%至三○%後再出場。謝文偉已成功地在新北市汐止買賣數戶房屋;今年,他看好淡水的後市,打算在該區置產。

規畫退休

存二百萬就買房 樂當包租公第三類、長期投資,即把房地產買賣套利所累積的獲利,投入長期性投資,為將來當包租公打算。

「有些業務賺得多,花得也多,但我總是把本業賺的錢,存在有保值增值性的房子上,強迫自己儲蓄。」目前他除了永和的自住宅,在汐止還擁有二戶房子租人。

「我希望退休後,擁有五戶沒貸款的房子當包租公;每存到二百萬元就開始物色房子,賺價差也好,長線持有置產也可,這樣一來,我就更有賺錢的動力了!」謝文偉笑著說。為了新婚的妻子、今年即將出生的孩子,以及三年多前才接來同住、罹癌後初癒的母親,他現在賺錢的動力更強了,也將更努力完成下一階段的目標。

謝文偉

出生:1978年

現職:新高創廣告業務副理

學歷:復興美工

房市銷售資歷:10年

購屋置產計畫 3 要訣1 訂定短 、中 、長期房產投資策略。

2 為各種策略擬定資金分配比率。

3 詳列每月現金流量表,避免槓桿過高。

以房養房 3 階段——謝文偉的購屋置產計畫書

1短線投資

策略:獲利5%~10%,操作期限一年

資金規畫:與友人合資

標的:預售屋、新成屋

2中線投資

策略:獲利20%~30%,操作期限2~3年資金規畫:自有資金、房租標的:具公共建設或交通題材的中古屋

3長線投資

策略:出租,賺穩定報酬資金規畫:短線與中線的獲利投入

標的:好出租的保值地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60

四年前的一場最 高經營決策會議…… 三星 滅台計畫解密

2013-03-25  TWM
 
 

 

三星啟動「滅台計畫(kill Taiwan)」,四年來打垮台灣的DRAM和面板業,重傷宏達電,如今矛頭更指向台積電、鴻海……。

撰文.林宏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寶楨二○一二年,是台灣電子業最辛苦的一年,不僅出現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面板、LED等大幅虧損的「慘」業,甚至連台灣最驕傲的手機品牌宏達電,也都受到無情的打擊,而造成台灣產業受挫的「禍首」,全都指向三星。

時間拉回到○八年金融海嘯那一年,一位前三星主管回憶當時參加一場三星最高經營策略會議。「那天會中談的話題就是,如何幹掉台灣(kill Taiwan)!」這位出身台灣的主管,聽到這句話,內心五味雜陳。他說,那天會中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把過去的「眼中釘」||台灣的DRAM及面板等大廠,都一一逐出市場。

派人來台研究敵情 暴風雨來襲前的寧靜時間再推回○六至○七年,當時全球景氣熱絡,台灣的DRAM廠力晶、茂德、華邦,與日本爾必達的合作相當成功,每家公司獲利大好,十二吋新廠投資不斷。當時爾必達執行長悞本幸雄,由於成功結盟台灣代工廠,振興日本DRAM產業,還一度被日本媒體譽為民族英雄。

此外,○七年第三季,台灣兩大面板廠友達與奇美電,業績屢創新高,友達當時季度獲利還超越三星與樂金,震驚韓國。研究三星多年的交大管科所教授朱博湧說,「早年,三星最驚訝的是,台灣為何有這麼多中小型、但又具世界競爭力的企業。」在三星追求世界第一的過程中,台灣是三星要搬開的石頭。

因此,當時已居記憶體及面板龍頭廠的三星高層,對於台灣的成功相當緊張,派了許多主管來台了解情況,還花錢請國內許多市場情報研究專家做報告,當時擔任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也被邀請做報告,「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滿恐怖的,因為他們把台灣研究得很徹底。」陳清文說。

當時,三星第三代接班人李在鎔也飛來台灣,並拜會工研院院長李鍾熙。「他很客氣,認真好學,低頭一直做筆記,讓人印象深刻。」由於三星在很多領域與台灣直接競爭,李鍾熙接待時也很小心謹慎。李在鎔交換了一些三星的研發進度,其中透露三星在○六年的研發經費已高達四十六億美元,李鍾熙事後算了一下,這個數字,比一一年台灣政府各部會研發經費的總和還要多。

三星這一連串到台灣的拜會與研究,禮貌又客氣,誰都想不到,那只是暴風雨來襲之前的短暫寧靜,也是○八年三星展開「幹掉台灣」計畫的前奏曲。

逆勢投資加包裹出售

首部曲:瓦解台日DRAM聯盟根據三星內部文件顯示,三星主管在徹底研究台灣的產業結構後,評估台灣的競爭力應該不會持續太久,尤其對台灣DRAM業者仰賴日本技術、拚命擴廠的模式很不以為然。果然,○八年金融海嘯發生後,爾必達無力再投資,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逮到機會,執行三星最常用的「逆勢投資法」,在台日兩國停止投資後,更把握機會增加資本支出、強化研發支出,加速推進製程技術及價格戰,也造成後來爾必達及台灣DRAM廠紛紛宣布破產下市。

這位曾在三星服務的主管說,在打垮台日DRAM聯盟過程中,三星運用過許多策略。全球各大PC與手機主要品牌都知道,三星經常利用本身擁有眾多產品線的優勢,包裹DRAM、快閃記憶體(Flash)等一起出售,由於台商及爾必達都沒有Flash,輕易地就把台日聯盟邊緣化。

此外,三星甚至擺明有生意也不做,將成熟技術及產品的生意,刻意讓給其他競爭同業,以拖延同業朝新的方向發展。一一年初,當時PC市場有復甦跡象,三星預期客戶對PC所需要的DRAM有明顯需求;但由於三星已計畫朝更有獲利空間的行動記憶體(mobile DRAM)發展,於是下令旗下所有業務禁賣PC DRAM,讓客戶去向爾必達、美光、海力士等公司要貨,如此,這些DRAM廠商就無意願朝高附加價值的mobile DRAM發展。

這些幹掉台灣的作法,讓這位身為台灣人的前三星主管內心頗為煎熬。「當大家在討論如何kill Taiwan時,韓國主管明明知道我是台灣人,還問我有什麼意見。老實說,當時真的好痛苦!」他後來受不了良心煎熬,還是放棄高薪、辭職離開了。

全面抽單加告密

二部曲:徹底擊垮面板雙虎三星利用本身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視品牌,在面板的攻擊行動上更加激烈。在金融海嘯肆虐最嚴重的○八年底,不僅在DRAM上要徹底擊潰台灣,三星的面板主管在開會時,進一步喊出一個把奇美電殺出局(kill CMO)的口號,要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將台灣面板業者殺出去,其中便鎖定財務體質及經營績效較弱的奇美電。

金融海嘯發生後,三星、樂金不約而同把原本下給友達與奇美電的面板訂單全部取消,改用自己生產的面板。此外,包括像面板所使用的發光二極體(LED)背光模組,原本下給台灣晶電、璨圓、東貝等LED廠商的訂單也瞬間消失,讓許多準備好生產線的企業完全措手不及。由於韓商大舉抽單,友達與奇美電的產能利用率一度下滑至只有兩、三成,但三星及樂金的面板使用率還高達七、八成。

由於奇美電當時負債比最高,現金流失最嚴重,奇美創辦人許文龍甚至將八成股票質押給銀行,才能借出更多現金周轉。後來由於中國大陸祭出四兆人民幣的擴大內需方案,才讓奇美電及友達訂單稍微回籠,但兩家公司的虧損並未減少,統計過去三、四年的景氣低谷,友達與奇美電等公司,累計虧損已達三七五一億元。

三星在執行「幹掉台灣」計畫期間,還有一招最狠的撒手騐,那就是幾乎把台灣面板業連根拔起的「反托拉斯案」。由於三星向美國司法部坦承聯合壟斷,咬出台灣的友達、奇美電、華映,甚至樂金旗下的樂金飛利浦(LPL)及日本等大廠均有參與,結果不僅這些公司要賠大錢,還讓台灣國內面板廠老總都面臨牢獄之災。至於告密者三星,則可以汙點證人身分援引「寬恕條款」,免除罰款及坐牢。

此外,三星不斷向韓國政府施壓,導致○八年韓元兌美元最高貶值達六成,但同時間新台幣只微貶三%至五%,由於三星的記憶體及面板平均單價還高過台灣一成,一來一回收益就差了快五、六成,也讓台灣很受傷。

整合供應鏈

三部曲:重挫台灣之光宏達電三星透過台灣供應鏈,也有一套打擊敵人的策略,往往先來台灣下一點單,但同時間本身也投入研發生產,透過了解供應商的實力,內部也一樣操兵,直到內部學會了以後,也就不再需要外部供應商了。

過去幾年,三星為了打探台灣晶圓代工業的實力,藉著下訂單給智原、創意,了解背後聯電與台積電的技術能力;而三星也在韓國同步設了一個小組,執行完全相同的計畫,讓兩組團隊競賽,看看雙方的製程、良率差別在哪裡。

一位IC設計業主管表示,「他們會一直來要資料,因為是客戶,我們也無法拒絕。有時候想想也滿恐怖的,因為他們看得到我們(的資料),但我們看不到他們(的資料)。」三星將外部供應商當標竿,作為刺激內部團隊的作法,過去與歐美及日本等國打交道時,都普遍使用;從外部採購中學習,健全本身實力後,就甩開供應商自給自足。今年以來,三星已明顯減少向創意、智原下單,顯示半導體技術實力已有明顯提升。

三星在關鍵零組件下了大工夫,在智慧型手機的競賽上,也充分掌握這個優勢,重擊「台灣之光」宏達電。

仔細拆解三星最近推出的Galaxy(銀河機)S4,除了高通、博通、英特爾、Atmel等大廠的晶片外,其餘的零組件大部分都是自家產品。宏達電一連串手機出貨都不如預期,已讓許多零組件供應商的倉庫堆滿存貨,損失慘重;甚至還有設計公司因此大賠數千萬元,總經理引咎去職的案例,也難怪目前供應鏈「西瓜偎大邊」,很難再力挺宏達電。

三星贏過宏達電的另一個關鍵,就在AMOLED(主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面板。由於這種面板可自行發光、厚度可以更薄,三星掌握了全球九成市占,也讓銀河機可以色澤更美,並且設計得更薄、更大,也讓三星成為最先推出五吋以上大手機的先鋒。而這樣的面板,宏達電幾乎很難從三星拿到足夠的量,也讓宏達電少了許多產品行銷的利器。

其實,宏達電的高階手機銷售屢屢不如預期,主因就是三星的「侵略式作戰」。自蘋果○七年推出iPhone席捲市場後,三星就將智慧型手機視為最重點產品,許多行銷策略都針對蘋果與宏達電而來。去年五月,宏達電在美國推出One系列手機,因與蘋果的專利訴訟遭美國政府卡關的同時,三星乘機落井下石,推出舊機換新機的行銷戰,其中以宏達電One手機換三星新機可折抵的價格,甚至低於索尼及諾基亞的手機,也讓宏達電品牌形象受損。

今年初,三星估計全年智慧型手機銷量可達三.五億支,比去年的二.一億支成長近七成。這個驚人的數字,不僅是宏達電的十倍以上,也等於是一天就要賣出一百萬支。以宏碁、華碩預估今年全年銷售量約一五○萬到二○○萬支來比較,等於是三星不到兩個營業日的銷售量。

挖人挖牆腳

四部曲:直指台積電與鴻海在幹掉台灣DRAM與面板、重挫宏達電後,三星獵殺台灣的計畫,還有最新名單||台積電與鴻海。

去年六月,三星在業績不斷創新高時,意外宣布更換CEO,換下品牌部門出身的崔志成,由出身半導體等關鍵零組件部門的權五鉉接任,據了解,權五鉉的上任,目標就是再次推動零組件的大成長,而晶圓代工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對付台積電,首先是發動挖腳戰。○九年,三星挖角包括梁孟松在內的五十名中高階研發主管,台積電隨即對梁孟松展開提告以為反制,兩家公司的競爭已趨於白熱化。事實上,為了強化晶圓代工戰力,三星挖角對象不僅鎖定台積電,還鎖定全球一流半導體公司的人才。「三星挖角時會先打三年合約,保障薪資報酬至少在原公司的二倍以上,三年一到,會看表現再重新議約。」熟悉三星的人士指出。

除了挖腳外,三星近來在晶圓代工技術的研發速度更讓台灣不能掉以輕心。某IC設計公司高階主管指出,三星不僅已成功研發十四奈米製程,而且已經開始接受客戶詢價。「三星十四奈米的進度,快得讓人驚訝,因為它幾乎與英特爾同步,而且比台積電十四奈米量產規畫時間表快了二年!」這位主管憂心地指出。

三星甚至還祭出一記狠招,透過直通穿孔矽晶(Through Silicon Via)技術的研發,試圖把記憶體晶片與手機微處理器晶片「黏」在一起。這樣,未來的手機不僅可放入更多組晶片,功能更強大,而且還更省電。台積電本身因在記憶體技術較無經驗,而台灣其他記憶體公司因陷於財務困境,無法讓技術更上層樓,難以與台積電合作,形成集體戰力。這在未來台積電與三星的競爭上,可能是個弱點。

比較台積電與三星在晶圓代工產業的表現,目前台積電在技術及規模都還遙遙領先,但三星追趕的速度非常快。根據IC Insights的資料,台積電一二年營收約一七二億美元,成長率約一八%,至於三星去年晶圓代工業務總營收高達四三.三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近一倍,並擠下聯電,成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業者,與排名第二名的格羅方德,營收也只小輸兩億美元。三星正加緊擴廠及提升技術,預料今年就可擠到晶圓代工第二強,追趕台積電。

如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各種場合中,已不再提格羅方德、聯電或中芯了,但每次提到三星,他都會強調,三星是台積電「可畏的對手」,要讓這位半導體教父講出「可畏」兩個字,也表示三星的確是個強勁的對手。只是,用挖腳學技術的作法,還是不夠光明磊落,難怪張忠謀還要特別強調,三星不是「可敬」的對手。

此外,營收超過三兆元的台灣電子業強人郭台銘,過去也不曾出現在三星的狙擊雷達幕中,更何況,目前已由鴻海主導的群創光電(原奇美電),更是三星的手下敗將。不過,去年郭台銘個人入股夏普妉工廠,並成功發動大電視策略,確實已對三星造成壓力。也因此,李在鎔去年便積極與夏普社長奧田隆司會商交涉,希望也能夠入股妉工廠,最後夏普只同意三星投資夏普母集團三%。李在鎔硬是從郭台銘手中搶下夏普投資案,很明顯就是要對鴻海宣戰。

靠殘酷冷血迅速茁壯 真能永踞巔峰?

其實,郭台銘對三星早就恨之入骨,他曾批評過,三星在面板反托拉斯案中告密,導致奇美電硬是吃下三億歐元罰金,「是只會在競爭對手背後捅刀的小人」,近來與鴻海聯盟的蘋果,業績與風采被三星搶走不少,更讓他積極組成「美日台」連線,希望能夠共同對抗三星。

三星迅速成長茁壯的歷程,可說是世界奇蹟。不過,一家企業能不能這樣無限制地成長下去,而且採用如此殘酷的競爭策略,以及全線壟斷與用完就丟的供應鏈關係,完全不留給其他企業生路,也難怪會引來那麼多的反三星勢力,未來情勢會如何演變,值得繼續觀察,而台灣面對這樣恐怖的敵人,更不能掉以輕心。

各個擊破 三星市占獨占鰲頭

DRAM市占率

台灣連年衰退 三星爆發成長

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占率

用盡手段壓制台灣

智慧型手機市占率

巨幅領先 更扼殺宏達電成長動能三星滅殺台灣電子業4 部曲

首部曲

狙殺台灣DRAM產業

1.景氣低潮時逆勢加碼投資,等待台日聯盟因資金不足自行瓦解。

2.運用產品組合優勢,包裹DRAM、快閃記憶體(Flash)等產品搶單。

3.將成熟技術與產品,刻意丟給其他競爭同業。

結果 自2008年至2012年前三季,茂德、力晶、南科及華亞科總計虧損4229億元,三星市占獨占鰲頭

2 部曲

狙殺台灣面板產業

1.全面從台灣抽單,並採用本身製造的面板。

2.向美國司法部坦承聯合壟斷,導致面板廠慘賠及主管入獄。

3.利用韓元匯率大貶,大搶台商客戶。

結果 自2008年至2012年前三季,友達、奇美電、華映、瀚彩累計賠了3751億元

3部曲

狙殺台灣之光宏達電

1.以舊機換新機的行銷戰,讓去年宏達電One系列銷售不佳。

2.三星嚴密掌握供應鏈,致銷售大增,更因西瓜偎大邊效應,導致宏達電供應失調。

3.以AMOLED面板創造三星手機的差異化,但宏達電拿不到足夠的供貨結果 宏達電全球智慧型手機排名,從2008年的第4名跌至去年的10名之外

4部曲

狙擊台積電、鴻海

1.重金挖角台積電人才,成為三星晶圓代工主力部隊2.去年6月新CEO權五鉉上任,晶圓代工為其振興重點3.三星搶下夏普3%股權,目標就是針對鴻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77

沒有百萬年薪 不靠富爸爸 呆薪族 存房計畫

2013-08-19  TWM
 
 

 

政府打房頻出重手,房價後市多空難測,讓所有想買房的人陷入膠著。

但不論自住或投資抑或是景氣的好與壞,人生要買得好房前,首先一定要做好「理房」規畫。

若能理出一套心法,存得一手好房,人生的許多難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因此,《今周刊》蒐集專家、達人的存房經驗,提供成家、滿巢、空巢和終老四大時期不同房產規畫與建議,讓房產不再是你人生的包袱,而是奮鬥路途上的親密夥伴!

撰文‧李建興、梁任瑋 研究員‧蔡曜蓮如何讓手邊的房產,使人生財富報表成為資產而非負債?如何讓自己成為「現代員外」,而非「房奴」?存房達人的經驗告訴我們,若能在人生不同階段,把握住存房心法,不但「買房」,而且「理房」,不僅房產會是報表上的亮麗數字,若是運用得當,更能解套人生瓶頸。

四十四歲的林哲熙服務於科技業。雖然科技業分紅費用化後,讓年收入幾乎腰斬,但他卻能在太太全職在家帶女兒的情況下,以一份上班族銳減後的薪水,撐起一家三口生計;更讓人驚奇的是,他還各擁位於台北精華地段大安區與新北市板橋區,市值共四、五千萬元的房地產,並且氣定神閒地支付每月八萬多元的房貸。這一切來自於他謹守「存錢買房」、「以房養房」,「控制風險」三大原則的成果。

初入社會 以第一桶金買房出租一直以來,林哲熙就對賺錢抱持高度興趣。高中時代,當同學一有錢就買很炫的機車時,林哲熙就開始半工半讀存錢,默默訂下存錢買房的目標,「買車只會折舊;買房,能住,又能出租生財,價值高多了!」林哲熙對於資產的想法,比同儕都成熟許多。因此,一九九○年步入社會後,雖然薪水才二萬元出頭,他還是省吃儉用每月省下一萬多元,並用年終獎金與加薪所得投資股票,短短三年內就存到上百萬元。

有了第一桶金,林哲熙立刻準備買房。雖然親友們並不理解他的決定,甚至告訴當時未婚且住在家裡的他,「把錢放在銀行定存生利息不是很好嗎?還可以隨時拿出來用!」然而他卻非常堅持:「一旦買了房,貸款壓力就會逼我存錢,就算房子用不到,還可以出租用來錢滾錢!」因此,一九九三年他獨排眾議,在板橋後埔老家附近,以四七五萬元買下一戶二十七坪大的華廈住宅,之後,立刻以一萬一千元出租。「我的目的很簡單,這時期的房地產是幫我存錢的!」林哲熙如此說道。

再來,就是如何控制房貸金額的問題了。當時,林哲熙向銀行貸款三百萬元,利率高達九%,每月本利攤還約三萬多元。計算下來,除了租金外,還得從薪水撥出兩萬元付貸款。對林哲熙而言,這反而更激起他賺錢的動力。於是,雖然已是有房階級,林哲熙仍有差就兼、有錢就賺,並堅持準時繳房貸。聰明的他,利用良好的紀錄,每隔二年與銀行談降息,談不攏就轉貸,從不綁約,硬是把利率從九%降到了五%。期間,若有大筆閒錢就用來攤還本金,在開源節流皆有度下,一九九九年結婚後,林哲熙回收了房子與老婆輕鬆住進自己的家,二○○三年還清房貸。

花十年的時間,林哲熙存下人生第一戶房。二○○五年,適逢老婆懷孕,進入人生不同階段,林哲熙對房地產又有不同想像。

成家生子 換捷運共構宅,好通勤又抗跌林哲熙開始將小孩未來的生活納入考量,首先,就是設想小孩未來的學籍。某天,陪老婆到台北市台安醫院產檢,正好鄰近敦化國小學區內一棟大樓套房要出售,每坪開價高達六十七萬元。他心想,「明星學區奇貨可居,連學籍都可以出租,未來增值性一定強。」因此,幾經議價後,以每坪五十八萬元,總價七百萬元,買下十二坪挑高四米小套房。買下後,林哲熙將挑高套房隔成上下層的兩房,原本租金二萬元的房子,最後以二萬八千元出租。林哲熙的租金收入,幾乎可以完全支付五百萬元貸款,每月近三萬元的房貸月付金。「這戶房子,可說是房客幫忙養的!」林哲熙些許得意地說。

二○○六年,隨著女兒出生,林哲熙想給自己以及家人更大的空間,打算換屋。他分析,「對一個年近四十,有家室有小孩的人來說,擔子很重,房子一定要是能增值的正資產,而不能只考慮住而已,否則只會增加未來的負擔!」因此選定板橋精華地段近捷運的房子,「買精華地段,肯定抗跌,而且住在捷運站附近,可以省下買車以及通勤的時間與金錢,這是許多人忘記精算的!」最後,他買下了緊鄰江子翠站的捷運宅,總價二七六○萬元,兩戶打通,總共六十二坪,並且有兩個大車位。此外,林哲熙還把門牌戶籍各自保留。他認為,「未來可以再隔開出租,或讓女兒住,等於下半輩子的需求,全滿足了。」的確,對於受薪階級而言,買下近三千萬元的房子,絕對是個龐大的負擔。因此,為了控制預算及還款風險,林哲熙先將第一戶位於板橋的房產,以六五○萬元出售;此外,再把股票、基金、美元債券共一千多萬元的獲利,以及太太一七○萬元的私房錢,作為頭期款,壓低貸款金額,最後,貸款八百多萬元順利換房。對於年收入二、三百萬元的林家來說,負擔每月五萬多元的貸款月付金,算來十分輕鬆。甚至,由於住家緊鄰捷運站,林太太乾脆把車賣掉,再把其中一個車位,以每月四五○○元出租拿來補貼房貸,這麼一來,房貸的負擔就更輕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風險控管得宜,因此,即使科技業景氣下滑,林哲熙年薪從近三百萬元縮水到一五○幾萬元,他還是能負擔得起房貸。並且,隨著房價增值,台北與板橋的房子更各自增值了一倍與三成,總價值逼近五千萬元。

從大學時期開始儲備買房基金至於今年四十九歲的阮麗蓉,也有精采的存房經驗。阮麗蓉的父母從年輕時就開始存房,因此,在她印象中,有別於其他親戚煩惱著退休後的經濟,父母親不但能氣定神閒地靠著租金等退休,還可以拿著在高雄市區精華地段的房產地契,老神在在地說:「這些房子,必要時可以賣掉救急,不怕沒後盾。留著,最起碼讓孩子少辛苦個十幾二十年!」有了父母成功的例子,「存房」早已成為阮麗蓉的人生目標。因此,從大學時期開始,她就與男朋友(現為老公)在銀行開戶,強迫兩人每個月要各存進二千元作為買房基金。到了大四畢業前,當所有同學都還兩手空空時,他們已有十萬元的積蓄。

想起兩人當年一起為買房打拚的情景,至今,阮麗蓉仍記得男友在當兵前說的一段話:「麗蓉,我們先分手十天,我要準備考預官。考上了,薪水會從三千多元變成一萬二千多元,離我們的夢想就更近了!」這番話也燃起了阮麗蓉的鬥志,因此,踏出社會後,除了努力工作外,也開始學習投資。幸運的是,一九八○年代末期,正值許多電子股上市,報酬率驚人,阮麗蓉用自己與「預官男友」薪水省下的錢投資基金,此外,並在一個多月電子股股票蜜月期間快速套利,有獲利就再投資新股。一九九一年,男友退伍時,兩人已存足一百多萬元的買房基金。

為了要離買房夢想更近,兩人更仔細地分析財務現況。他們認為,以一百萬元為自備款,設定貸款七成,只能買三百萬元以下的房子,而貸款二百萬元,再以當時一○%的房貸利率推估,若每月本利攤還,得繳二萬五千元的房貸。而為了不讓貸款超過安全值||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兩人收入須要達到七萬五千元。當時,這對準夫妻合計月收入才五萬五千元,但為了要更快達到目標,兩人下班後共兼四份家教,再加上男友勤接翻譯的案子,每月硬生生地再多拱出二萬元的收入。除了「開源」,更一有空閒就看房,試圖尋找更便宜的房子,他們深知,「人生的第一棟房,不能超出預算,但也要有增值的潛力,才不會讓資產白白地縮水,甚至能成為下一次換房時的本錢!」隨人生階段、收入不同 有系統地「理房」一九九二年兩人結婚後,持續看了數十多戶房,之後,選擇了一戶接近高雄九如交流道、科工館、屋齡十年、頂樓加蓋的公寓五樓。小兩口盤算著,除了地點有增值機會外,頂樓還可出租或當作家教班教室;孩子出生後,可暫時隔出房間;而且房子總價才二三○萬元,只需要貸款一三○萬元,每月足足省下了九千多元的房貸支出,兩人開源加上節流後,每月多出了近三萬元的盈餘。

但小夫妻並不急著享樂,由於當時一○%的高利率,每月一萬六千元的貸款月付金,將近一萬一千元是用來還息。因此,兩人除了投資股票基金外,採用每半年就大額還款的策略,降低還息的金額,並先還高利率的房貸,以每年償還五、六十萬元的速度,不到兩年已還清貸款。

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阮麗蓉夫妻買房的考量也跟著改變。當夫婦倆年屆四十歲,有二個小孩後,為了實現五十歲後不想再背房貸的計畫,他們買房財力的評估更為保守。例如,貸款月付金壓在月收入的五分之一,以十萬元月收入計算,貸款月付金在二萬三千元左右,以當時二%的利率與七成貸款計算,房子的總價在六百萬元左右。因此夫妻倆以總價六百萬元為上限,努力找房。由於時值房地產低點,容易殺價,最後以不到五百萬元,買到高雄捷運生態園區站、近明星學區的好房。

房地產對人生財富扮演的五大功能隨著收入增加,以及有系統的「理房」計畫,二○一一年時,阮麗蓉不但還清第二戶房貸,並且房價在捷運通車後,已漲至八百多萬元,增值了將近一倍之多。當時,雖然阮麗蓉夫婦已存有兩房,但仍有滿腔的買房熱情。不同的是,孩子陸續離家就學,進入了人生空巢期的夫婦倆,買房的思惟不再是通勤與學區,而是好好地「犒賞自己」。他們的盤算是,第三戶房不能太偏遠,未來要能順利出租或賣個好價錢,存錢養老。因此,阮麗蓉夫婦選擇高雄美術館附近的房子,兼具休閒與保值的功能;然而,強調風險控管的兩人,雖然年薪合計近五百萬元,可以輕鬆買下好幾千萬元的房子,但為了堅守「臨老不背房貸」的計畫,精算還款風險後,買了一戶約一四○○萬元的房子。二年後,再度還清第三戶房的貸款。

即將進入五十歲大關的阮麗蓉夫婦,已存有三戶無房貸的房產。由於希望在風景如畫、空氣新鮮的夢想小鎮終老,因此,今年,他們在高雄美濃以現金買了人生的第四戶房。有別於許多有錢人砸下數千萬甚至上億元打造退休豪宅,進入人生後半場的他們卻十分收斂。阮麗蓉夫妻認為,「在郊區的退休房,通常只會貶值不會增值,房子變成了消耗品,沒收入的退休族,更不該衝動消費!」因此,這次他們只拿出存款的零頭,用六百多萬元現金,實現了人生最後一個「存房」夢以及「臨老零房貸」的計畫。

「房地產本來就該是能圓夢、救急、致富、安家的活資產!不只有『居住』功能,更應該與人生財富規畫緊緊扣連!」旗下擁有數千位門生的投資達人啟富達國際董事長李建平如此認為。根據阮麗蓉的存房歷程,他進一步解構房地產之於人生財富的五大功能||「年輕人的存錢筒」、「小家庭的根據地」、「置產客的聚寶盆」、「退休族的養老金」與「失意者的救命符」。

在「年輕人的存錢筒」方面,中信房屋行銷企畫室經理江龍銘則十分贊成李建平的見解。他分析,由於房地產不同於一般的消費品,不但能使用,更具備保值和增值的功能,只要評估得宜,的確是能讓人生財富倍增的捷徑,因此相當建議年輕人可以藉著買房,不但購屋前能強迫自己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購屋後又能讓財富增值。

「就精神層面來說,房子還提供一家人安身立命、穩定的功用。」關於房子,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則十分贊同老一輩「有土斯有財」觀念,他認為,雖然房地產所費不貲,還會有稅負、修繕等額外開銷,但相較於租屋來說,前者是幫自己養資產,後者則是替別人養,「付租金純粹只是消費,但付房貸則晉升至理財階段了!」「最重要的是,許多家庭因買了房,一家人的生命歷程有了一個明確的根據地,也有了共同努力的目標,『家』的雛形更加完備!」葉春智說。

至於投資理財方面,信義房屋總經理薛健平認為,「相對於其他投資商品,房地產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工具。」他指出,股票、基金、黃金一旦重貶,除非認賠,否則動彈不得,但房地產只要財務槓桿衡量得宜,就算跌價了,仍可以轉為出租養房,若又買到優質好房,無異是「置產客的聚寶盆」,而到了退休時,房子只要保值,更可收租或賣掉變現,成為養老的財源。

「值得一提的是,房子還能救命!」網路地產王總經理陳韻如更提醒,由於目前房貸利率遠低於信貸和保單質借利率,而且拿房子當擔保品,貸款金額遠比其他方式高,再加上短期內房貸大幅升息機會不大,因此一旦遇到人生急需大筆資金時,房地產將是救急的貴人。

人生四大階段,存房規畫各有不同「因此,人生要懂得『存房』!」著名投資講師啟富達國際總經理趙靜芬指出,房地產絕不能與理財輕易切割。她提出「一二三理論」||年輕時有一戶房子,作為儲蓄、累積財富的根本;結婚生子滿巢期時,要有二戶房子,一戶自住,另一戶投資生財,以應付人生開銷最大的時期;到了年老退休空巢期時,要有三戶房子,一戶養老自住,一戶作為收租保本,另外一戶留給孩子。趙靜芬也提醒,由於房子動輒上千萬元,切勿衝動購買,一定要扣緊財務配置,從財力、家庭成員、房地產的功能(投資或自住)等三大條件,評估適合的屋型、坪數、價格、地段。她進一步分析,可依「成家」、「滿巢」、「空巢」及「終老」等人生四大時期分階段規畫。

成家期:資金規畫好,買房沒想像中困難在成家期階段,通常收入有限。因此,需要精算租與買何者划算?租房租金是否高於房貸月付金?以及買房的其他成本,如稅負、修繕。另外,籌措自備款或還款能力也是考量的重點。至於屋型、坪數與地段,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認為,剛成家時預算吃緊,因此可考慮買小一點、遠一點的房子。此外,空間以未來三至五年的家庭居住成員作為考量,勿買過大的房子造成負擔,但地點的選擇仍要堅守交通方便,除了能減輕通勤的時間及車資成本外,更有增值的潛力,累積換屋時的本錢。

至於「薪水追不上房價」的這個難題,阮麗蓉見解不同。她分析,二十年前房貸利率動輒一○%,貸款百萬元,本利攤還每月一二五○○元,光利息部分就要支付八三三三元,貸款的六成六白白繳利息。相反的,目前利率二%,年輕人貸款百萬元,只要月繳五八○○元,其中利息只有一六六六元,占月付金三成不到,還本速度比以前快。換句話說,二十年前買一百萬元的房子,負擔等於現在的二百萬元,「二十年前的我們,並沒有比較輕鬆,關鍵在於如何規畫。甚至若能善用前三年還息不還本的寬限期,現代年輕人買房門檻又更低了!」她有感而發。

阮麗蓉建議,由於二十年前利率過高,因此估算房貸月付金時不宜超過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但現代則可以放寬至三分之一即可,尤其高房價的大台北地區,則可以二分之一為上限。

滿巢期:換屋有技巧,生活能輕鬆加值進入生子後滿巢期,房子使用空間、孩子的學區則成為首要課題。由於滿巢後直到孩子成人前,是家庭開銷最大的階段,因此,房貸與家庭收入的比率配置要更為嚴謹。假設成家期貸款月付金占家庭所得的一半,滿巢期則最好緊縮到三分之一。此外,換屋時在買賣之間要考慮時間與價差的問題,以免造成資金缺口。例如,原本的舊屋賣掉後,資金是否足以支付新屋支出,而買賣的先後順序亦是關鍵。

空巢期:空間利用好,房子可投資生財到了孩子長大成人離家後的空巢期,年少時所存來的房地產,因為人數變少,會有多餘的閒置空間。因此,可考慮把多餘的房子或房間出租,作為投資生財之用。若是事業穩定的中高收入空巢族,在生活開銷減少下,可考慮買第二、三戶房投資預備養老。此時,出租及投資效益則成為考量重點。

終老期:好房來養老,退休必高枕無憂對於退休後的終老期,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建議,若退休時體力仍佳,又嚮往鄉居生活,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最好以現金購買較便宜的郊區房,不要負擔房貸;假設財力不夠,可到鄉間租屋,再把原本自家房子出租,用原屋租金貼補鄉居租金。至於退休後期,由於生病頻率升高,可將出租的市區房收回,在自家終老。此外,房子若有二戶以上,則可以考慮出售作為養老生活金,或留給孩子。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只要用心找好房,做好財務規畫,加上嚴格風險控管,就能存下能生「金雞蛋」的好房。

人生4 大階段 存房最佳規畫階段1:成家期 家庭成員:單身或年輕夫妻 (約30歲左右)

建議財務規畫:

1.買房總價不宜超過家庭年所得10倍,貸款額度最好在7成以下。

2.貸款月付金絕不高於家庭月所得1/2,最好壓在1/3~1/5。

3.貸款年限以20年為佳,惟還款能力有限時,可考慮先延長為30年,或以還息不還本的寬限期應急。

階段2:滿巢期 家庭成員:年輕夫妻+小孩 (約35~55歲)

建議財務規畫:

1.由於為人生開銷最大時期,房貸月付金得控制在家庭月所得1/3以內。

2.應常態性預留3~6個月的房貸月付金,預防不時之需。

3.貸款年限得控制在20年以內。

階段3:空巢期

家庭成員:中年夫妻,子女陸續離家的準退休族 (約51~60歲)

建議財務規畫:

1.準備退休,買房貸款年限一定要壓在10年內。

2.買房自備款至少5成,貸款月付金得在家庭月收入1/5以內。

階段4:終老期 家庭成員:中老年夫妻 (約61歲以後)

建議財務規畫:

1.自住的房子已全無貸款。

2.若欲買退休房或投資房最好不要貸款。

3.房地產的總現值>理想退休金額1.2倍,或房子租金收益>退休每月生活費。

整理:李建興

你該買什麼房?

說明:回答下列問題,將選項記錄,選項最多的就是你所適合的屋型,如選A次數最多,那麼你最適合買A型房,以此類推。

Q1. 買房後,是否急著搬進去?

A. 不急,我可以先租,甚至等1~2年後再進住。

B. 很急,最好一交屋就可以立刻入住。

C. 急歸急,但交屋後還可以等個1~2個月裝修。

Q2. 是否在乎屋子的新舊?

A. 非常在乎,我不能忍受房子被用過或空屋一段時間。

B. 雖然在乎,但只要是沒人住過的,設備還算新就可以了。

C. 不在乎,反正到時候重新裝潢就可以解決了。

Q3. 自備款夠多嗎?

A. 非常少,還不到總價的2成,且得慢慢籌措。

B. 沒很多,僅總價2~4成左右,但籌足現金了。

C. 差強人意,約有總價4成以上,甚至還有錢裝修。

Q4. 心目中的理想價位?

A. 環境與房子品質較重要,價位只要不要過高就好。

B. 得合乎區域的行情。

C. 買到低價最重要,其他的都是其次。

Q5. 在乎房子的後市行情嗎?

A. 非常在乎,我希望房價短期能大漲。

B. 還好,能漲最好,但也沒期待大漲。

C. 反正是自住,未來漲不漲還好啦。

解讀6 大優惠方案 助你「更上一層樓」方案(提供者) 內容 優點 注意事項優惠房貸(政府) 2000億元優惠房貸、青年安心成家方案、購屋及修繕住宅補貼方案。 提供低利貸款。 有身分限制。

零自備款(建商) 提供銀行核貸以外的金額給購屋者無息貸款。 消費者可免自備款購屋。 等於購屋全貸,且建商提供部分,通常還款期限短,將加深還款壓力。

成家圓夢金(建商) 交屋致贈圓夢金。 等同變相降價。 依戶別不同,所得圓夢金不同。

零利率(建商) 提供金額不等的零利率貸款,或由建商補貼利息,目前最高達10年。 若依10年200萬元計,可省27.5萬元。 勿因此而過度拉高貸款額度。

免稅(建商、仲介) 補貼購屋者房屋稅、地價稅、火險、地震險、代書費、大樓管理費等等。 等同變相降價,購屋後無額外支出,易計算。 須注意建商提出之限制條款書,如:僅限……。

送贈品(建商) 買屋送裝潢、家電或車位。 節省額外開支。 須注意限制條款,或贈品品質。

註:上述方案非常態性,使用得視當時主辦者有無提供。

你不能忽略的額外房屋成本

房屋稅

費用 自用住宅:房屋現值1.2% 非自用:房屋現值2%

發生時間 每年5月

火險、地震險

費用 每年2000-3000元,夾帶在貸款

發生時間 不定

印花稅、契稅、增值稅、代書費

費用 約1萬多元

發生時間 買賣時支付

地價稅

費用 自用住宅:公告地價0.2% 一般用地:公告地價1~5.5%

發生時間 每年11月

貸款

費用 本金+利息

發生時間 每月

3大面向 看透最適合你的屋型

測驗結果:

您的答案中,哪一個選項最多?

A最多:

您最適合看預售屋,但如果您很急著要搬到新家住,可能得考慮暫時先租房,等交屋再搬進去,至於社區管理和鄰居品質,可詢問建商預售時其未來的管理機制是否完善,同時側面了解目前下訂的族群多半是何許人也。

B最多:

剛完工的新成屋或屋齡尚輕的一手房最適合您了,倘若碰到自備款不足的問題,可能得先向親友借貸。

C最多:

中古屋可能會是您的首選,但若您很在乎屋況,就得花一筆錢裝修。

屋型 A型 B型 C型

資金壓力 價位較高,但貸款成數高,自備款在交屋前可分階段給付,交屋前資金壓力最小。 價位中等,貸款成數與預售屋相仿,惟自備款得一次備足。 價位較低,惟貸款成數也較低,自備款也得一次備足,且恐需裝潢資金,交屋前資金壓力最大。

增值性 高 中 低

屋況 全新屋況,設備新,且可客製化調整格局以及設計,惟無實物實景,風險大。 屋況新,設備也新,實屋可親身體驗判定,風險低,但格局和設計若改變須花費裝修費。 屋況較舊,水電管線等設備恐須更換。

適合族群 快速轉手的投資族群,以及自有資金較少的年輕人。 有立即住屋需求,重視屋況但資金有限的自住客。 重生活機能與社區管理和居民素質,且資金充裕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69

巴菲特、馬斯克的新賺錢計畫 綠色金礦

2014-01-27  TWM
 
 

 

為什麼一個原本充滿投機味、頻傳倒閉、虧損連年的產業,如今,具有遠見如特斯拉電動車(Tesla)董事長馬斯克,與投資算盤撥得極精明的「股神」華倫.巴菲特,均捧著大把大把銀子,奮不顧身地押寶投資?

這個產業就是太陽能產業,許多投資人挖苦它是「慘業」,然而,有部分投資銀行預言「第二次淘金潮」今年將正式來臨。

太陽能產業由衰轉盛的契機,或許就出現在你、我的屋頂上頭。

撰文‧謝富旭、李喬琚 研究員‧周岐原二○一四年一月中旬,當北美遭暴風雪侵襲的消息,一再地盤踞電視新聞之際,終年陽光普照的加州矽谷(Silicon Valley),一群富創業精神與高科技研發能力的人們,正悄悄地進行一場能源新革命。

加州現場︾

創舉 免費安裝、維修,電價鎖住二十年當車子沿著一○一號公路進入加州聖荷西市,你會發現,路旁住宅區一幢幢房子的屋頂上,一塊塊深藍色的太陽能光電板,正如雨後春筍般地被架設起來。這代表矽谷人更愛地球、更重視環保嗎?答案不得而知,但可確定一點的是,除了愛地球外,他們更愛惜自己的荷包。

來自台灣、任職網路設備大廠思科(Cisco)、現年四十五歲的蘇俊榮,四年前,從市區公寓搬到了聖荷西市南郊,他獨門獨院的房子就坐落在幽靜的阿瑪頓谷(Almaden Valley)旁,環境清幽,依山傍水。蘇俊榮不僅為一家三口找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新家,他也為這個美麗的環境,做了一個未來的投資,成為太陽能板發電的支持者。

「我是貨比三家,才採用太陽城(SolarCity)。」蘇俊榮分析,根據他與太陽城簽訂的合約,太陽城將免費幫蘇家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並免費負責後續維修,而蘇俊榮則須買回這套屋頂太陽能系統所發的電;但合約同時保證,太陽能電力費率,一定比目前使用的傳統電力費率便宜一五%。

剛開始,蘇俊榮盤算,每個月能省的電費其實很有限。他裝了發電容量五KW(瓩)的太陽能發電板,約可滿足家裡九成電力所需。沒裝太陽能之前,蘇俊榮每月平均電費約一四○美元,裝了之後,繳給電力公司PG&E(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加州最大的電力公司)的電費僅剩不到二十美元,而使用太陽能電力則每月繳給太陽城近一百美元。

「大概每個月省二十美元,為了省這二十美元電費,屋頂還要讓人敲敲打打,而且租約還長達二十年。」這樣的想法一度讓蘇俊榮頗為猶豫。然而,他進一步想,他與太陽城簽的是二十年永不調漲的固定電費費率,相對之下,PG&E每年的電費以八到一○%一直在漲,而且過去幾年還漲得特別兇。

「與太陽能簽的合約還載明,裝設五年之後的任何時間,用戶如果覺得用太陽能發電很划算,也可直接買斷設備。」衝著太陽能電費費率鎖住不漲,而且目前還比電力公司費率便宜一五%這點誘因,蘇俊榮一家子決定安裝太陽城的設備。

用戶暴增 從商業廠辦往住宅蔓延儘管安不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讓蘇俊榮猶豫了一陣子,但事實上,全美至今已有數十萬戶家庭,因著環保及節省費用的理由,願意安裝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而這項數字還在快速攀升中。

以太陽城公司為例,這家由特斯拉電動車(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投入二千萬美元,持有三成股份的公司,用戶數從二○○九年的數千戶,在短短不到五年內躍增至如今的八萬多戶,同時設定二○一八年七月前,用戶數達一百萬戶目標。

這家打著免費安裝、維修,又可節省電費一○至一五%,及電費二十年不漲的太陽能公司,正如飢餓的蠶寶寶般,一口一口蠶食傳統電力(核能、火力)公司的用戶。難怪,現年才三十七歲的太陽城執行長林登.瑞夫(Lyndon Rive)信心滿滿地說:「太陽城未來將超越PG&E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電力公司!」太陽城免費幫用戶安裝屋頂太陽能系統,只收取電費,並保證用戶所使用的太陽能電力費率,比傳統電力公司省下一五%,為用戶達到節約電費的效果。這種模式在新日光董事長林坤禧眼中,是打破太陽能深入一般家庭過程中第一道障礙||資金障礙的偉大創舉。「大家都很愛地球,但說到一次要拿出六、七十萬新台幣出來裝太陽能,大多數人都會打退堂鼓。」林坤禧強調,「太陽城解決了這一道資金障礙!」不僅是資金障礙,太陽能還解決了使用、申裝上的障礙。禮正投顧美股分析師Ted Lynch指出,從屋頂結構評估、發電效能、政府的申請手續、到安裝與維修,太陽城一手幫客戶搞定。客戶不僅不必出錢,也不用動手或花腦筋,就坐享節省電費與鎖住二十年費率的好處,從此不必擔心電費年年上漲的問題。

市場研究機構EnergyTrend分析師研究經理黃公暉則觀察到,太陽城獨特的商業模式,已經引起許多美國業者爭相模仿,導致屋頂裝太陽能的風氣,正從精打細算的商業用戶吹向住宅型用戶。

證券化 電費帳單成金融商品,市場接受度高「美國原本是太陽能的沙漠,太陽城點燃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火苗,將使美國未來反而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太陽能裝設市場之一。而且這股太陽能屋頂裝設火苗,將蔓延至歐洲、日本、澳洲等先進國家,甚至中國也將掀起屋頂太陽能裝置風。」黃公暉指出。

對此,太陽城資深公關經理威廉.克萊溫(William Craven)接受︽今周刊︾訪問時則表示,「雖然有許多家公司模仿我們,但太陽城在美國市占率仍穩定增加中,目前已達二八%,我們目前雖然虧損,但現金流量已由負轉正,與用戶簽定的契約證券化所得的資金,將立即投入擴張用戶,這個發展模式,可以很有效率地在美國推廣太陽能這種乾淨能源。」克萊溫口中的用戶契約「證券化」,正是太陽城除免費安裝外的第二項創舉。一三年第四季,太陽城已擁有八萬個用戶,將其中五千戶購電合約「證券化」,包裝成類似結構債的金融商品,供投資法人機構認購。沒想到市場反應出奇熱烈,成功募集到五五○○萬美元資金。評等機構標準普爾賦予這筆結構債BBB+投資等級(投資級),而且殖利率達四.八%。

Ted Lynch說,太陽城所發行的結構債,不可與金融風暴前,雷曼兄弟針對美國房貸用戶的結構債相提並論。「你能不能按月準時繳房貸很難講,尤其在房價暴跌或景氣蕭條時;但即使經濟不景氣,絕大部分的人還是會乖乖地繳電費!」太陽城乘勝追擊,預告將在一四年上半年,再度發行總金額高達二億美元的用戶二十年電費契約結構債商品。藉由創新的金融融資手段,太陽城將擁有更充裕的銀彈,與大型傳統電力公司進行激烈的用戶爭奪戰。

消除距離感 賣場直面消費者,駐點解說另外,本刊美國特派記者也注意到,美國最大型五金建材連鎖超市Home Depot(類似台灣特力屋)的狀況,也凸顯了太陽城第三個創新──行銷上的創新。傳統的太陽能系統公司總是派業務員四處爭取客戶,但太陽城卻開先河與Home Depot合作,成為第一個駐點的太陽能公司。太陽城駐店人員,在賣場利用Google Map空照圖,把客戶家的方位、大小以及陽光照射的角度,在賣場立刻做了詳細分析,打動消費者之餘,也增加了太陽城產品的能見度。

美國台達電能源解決方案負責人林明村分析,太陽城的營運模式有些類似租賃汽車業,沒有頭期款,每月固定地支付費用,這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是很習慣的。再者,太陽城對投資與消費市場產生了良性循環:有一定的市占率,投資市場有興趣,財務穩定又能吸引更多的客戶。

種種獨特的商業創舉,使得太陽城這家自○六年成立,迄今從未嘗過獲利滋味的公司,自一二年以每股八美元上市至今,股價飆漲了九倍之多,達七十五美元,市值高達六十五億美元(一九五○億新台幣),寫下太陽能產業發展史的一頁新傳奇。

事實上,由太陽城在美國掀起的免費安裝風潮,此刻也正在台灣悄悄發生中。

離開寒風刺骨的台北,南下不到二百公里處,彰化縣芳苑鄉暖陽似酒;三十五歲的歐錫憲,正在四百多坪的蛋雞養殖場內外忙進忙出。這家位於苑裡鄉王功村的雞舍屋頂上,鋪滿了帶有高科技色彩的太陽能板,在樸素的農村顯得格外突出。

台灣現場︾

出租雞舍屋頂 隔熱、省電、收租金去年,這座雞舍在國碩科技的協助下,鋪設發電容量達九十九KW(約二十戶家庭電力所需)的太陽能發電板系統。歐錫憲說,當初國碩業務人員提出兩項方案:「方案一:總建造經費計七百萬元讓我們自己出,發的電全部賣給台電,讓我們自己賺。方案二:一塊錢都不必出,國碩承租雞舍屋頂,發的電賣給台電後,收入歸國碩,但國碩把賣電總收入的七%付給我們當屋頂使用租金。」歐錫憲的叔叔,同時是這家雞舍的主人歐福專,把國碩的提案細算了一下:一三年,台電收購裝置量在十KW至一○○KW的屋頂太陽能費率每度為七.三二元(今年降至六.四元),按彰化平均每日有效日照約三.五小時計算,九十九KW一年可發十二.六萬度電,也就是一年電費收入約為九十二萬元。

先期投資七百萬元,每年回收九十二萬元,扣掉太陽能板每年約一%的效率遞減,未來二十年,歐福專的雞舍每年保守估計可收入八十二萬元電費,年報酬率高達一一.七%。換句話說,不到九年完全回收成本七百萬元,而且建置費用還可向銀行貸款七成,一度讓這位五十六歲雞場主人頗為心動。

不過,面對這個全新的商業模式,歐福專最終還是選擇了保守的方案。「我已經是快退休的人了,一下子拿出七百萬元,還是有點怕怕的,所以我選擇第二項方案,每年大概可以坐收六萬元租金。」如今,歐福專滿意地說,「你看,我什麼事都不用做,國碩每兩個月匯一萬元租金給我,而且太陽能板還能隔熱,雞舍可降溫二至三度,電風扇的電力也省了一點,我的雞因為涼爽也比較吃得下飯,蛋生得比較多。」他覺得天底下沒有比這更「好康」的事了。

日本、中國︾

補貼政策 形成太陽能第二波淘金潮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太陽城在美國掀起的屋頂太陽能風潮外,全球另外二個太陽能潛力大國,也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日本在福島核災後,邁向「零核家園」,轉而大力發展太陽能的政策已十分明確;而中國政府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問題,更提出比原本市場預期更優惠的太陽能補貼政策。在這三股巨流匯聚下,正形成德意志銀行分析師Vishal Shah口中的「太陽能第二波淘金潮」。

中國國務院去年不僅在「十二五規畫」中,正式宣布全中國一五年底之前的太陽能安裝量目標,由先前楬櫫的二十GW(實際發電量相當二座台灣核三廠),一舉提高至三十五GW;國務院還同時提高六MW(千瓩)以下容量的補貼政策(太陽能每度發電補貼○.四二人民幣),更令太陽能業者喜出望外。

Vishal Shah指出,中國許多日照充足的地區,太陽能發電成本已低於火力發電成本,每度再補貼○.四二人民幣,等於是給安裝太陽能的廠商多賺的。

黃公暉進一步指出,○.四二人民幣補貼,對中國工廠實在太有誘因了,而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工廠屋頂的面積可說世界第一。因此,他預期,中國一四年太陽能安裝量,將較去年大幅成長二八%,達九GW,成為全球太陽能安裝量成長最快的國家。

至於日本,雖遲至一二年七月才立法生效補助太陽能,但政府決心夠,執行力十足。日本目前電費平均每度約在二十七日圓,但對太陽能發電收購價在一二年高達四十二日圓,去年降至三十八日圓,預計今年四月起將降至三十四日圓。因此,愈快申裝,申請補助的人,報酬率則愈高(申請時,按照當時優惠買回費率,鎖二十年不變)。業者預測,即使收購價降至三十四日圓,在日本投資太陽能發電廠仍有利可圖,年報酬率可達一○%左右。

優惠的補貼政策,讓包括台灣的各國太陽能業者爭先到日本布局投資電廠,台灣的碩禾,即在福島附近投資發電容量高達十七MW的太陽能發電廠,預計,一五年正式連上電網發電,適用的正是每度四十二日圓的電力買回優惠費率。

五年前,中、美、日雖是全球經濟前三大強權,在太陽能裝置與發展上卻是侏儒,遠遠不如一個歐洲的德國,甚至西班牙。五年後,種種因素的激盪結合,讓全球前三大經濟體,正快速地邁向太陽能裝置與使用的真正大國。

「股神」背書 砸重金長期投資太陽能其實,這波太陽能產業大復活商機,自然也難逃「股神」巴菲特的慧眼。一三年,巴菲特旗下的中美再生能源公司,即砸下高達六十三億美元(一八九○億新台幣)從事太陽能廠大收購:從第一太陽能公司手中買下加州Topaz太陽能發電廠,從NRG能源買下亞利桑那州Agua Caliente太陽能電廠,以及從SunPower(美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廠商)手中買下兩座南加州太陽能發電廠。

中美再生能源董事長保羅.高迪爾(Paul Caudill)表示,中美再生能源先瞄準美國高電費的地區進行投資。「可確定的是,電價將愈來愈高,而太陽能發電成本將愈來愈低,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投資時間點很重要,以太陽能發電而言,現在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可預見的風險也在可控制之內!」高迪爾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如是說。

高科技產業瞬息萬變,○九年一月《今周刊》領先報導《太陽能超完美搶錢劇本》,一二年八月再度刊載《誰殺了太陽能》,一再預警太陽能產業泡沫危機,終於協助讀者避開太陽能股長達五年多的大空頭行情。

如今,隨著太陽城為產業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以及全球主要國家政府的重視,再加上「股神」巴菲特的背書,我們相信,一場太陽能絕地逢生的大復甦序幕,才剛剛開始拉開而已。

SolarCity

成立日期:2006年

營運項目: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安裝、維修

上市日期:2012年

市值:50億美元

一分鐘認識太陽能發電

太陽能面板是把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科技。在大台北地區,每裝1KW(瓩)太陽能面板,一年約可發897度電力(高雄可發1233度)。台灣普通家庭一年耗電平均約4200度,所以須裝5KW才能敷全年所需(但夏季用電高峰仍不夠)。目前1KW太陽能板含施工安裝須花費8萬元,並占用3坪土地。

一個即將改變世界能源面貌 的生意點子

正在引起三大連鎖效應

SolarCity用戶數成長大爆發SolarCity過去3年,用戶成長6倍以上;預計4年後的2017年,將再成長13倍以上,跨過100萬戶大關。

(單位:萬戶)

'10年 1.3

'11年 2.6

'12年 4.3

'13年 8.1

'14年 16.6

2015年 31.8

2016年 62.6

2017年 123

2018年 200

同業紛紛模彷

太陽城SolarCity獨創的商業模式,成功地吸引包括Sunrun、Sungevity、Vivint等十幾家太陽能公司競相效法。德意志銀行預測,美國2016年太陽能裝置量,將較2013年成長170%,達16GW,成為全球太陽能前三大市場之一。

分散式能源時代來臨

SolarCity引領的分散式發電風潮正吹向全世界,尤其是歐盟、日本與澳洲等地。《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的作者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所預言的分散式能源時代,已經正式揭開序幕!

資料來源:中關村INDEX、矽谷INDEX、長城顧問諮詢

屋頂上的奇蹟

不花一毛錢裝太陽能板,坐收租金A 為用戶免費安裝、維修太陽能發電系統。

B 用戶支付SolarCity費用,使用太陽能電力。

C SolarCity與用戶簽訂契約,保證太陽能發電比傳統電力便宜15%,而且鎖住費率20年不變,使用戶達到節約電費效果。

D 用戶支付傳統電廠的電費減少80%以上。

E 將用戶長期購電合約「證券化」,發行結構債金融商品,挹注所需營運資金。

股神巴菲特

● 一年內(二○一三年)投資一八九○億新台幣,買下四座正在興建中的太陽能發電廠。

● 傳言將出手收購中國太陽能電池廠無錫尚德,但消息並未被證實。

特斯拉馬斯克

● 出資二千萬美元,成立SolarCity,發願要讓家家戶戶屋頂裝上太陽能。

● 出資並計畫在美國各地設立太陽能快速充電站。

● 高速運輸管路(Hyperloop)主要動力來源將使用太陽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80

偷看有錢人的2014年賺錢計畫

2014-02-10  TCW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美股還會再漲下去;債券天王葛洛斯(William H. Gross)表示,三十年的債券牛市已成歷史;億萬富豪索羅斯(George Soros)則示警,中國經濟將是全球最大的風險。

今年以來,這些投資富豪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成了備受矚目的市場風向球。

想要變成有錢人,首先,你得先知道有錢人都在想什麼、做什麼。在新的一年,唯有掌握這些聰明錢的想法,才能站在賺錢的陣營裡,累積出更多的財富。

快看!有錢人投資賺錢計畫

為了探詢這些靠自己累積上億身價的富豪,今年對投資理財的想法,《商業週刊》透過問卷調查,蒐集了三十位台灣億元富豪的二○一四年投資賺錢計畫,包括上市櫃公司負責人、中小企業老闆、專業投資人、各行業的高階主管等。

透過這次調查採訪,我們翻開有錢人的作戰計畫,看見他們手上的聰明錢,二○一四年何去何從?調查發現,今年投資理財的主軸是——資金將持續由房市轉入股市,抓住景氣復甦年。

近七成富豪的聰明錢,湧向股市

展望二○一四年,在政府打房政策、房價漲多,以及未來利率看升之下,逾八成有錢人對今年台灣房市看法保守,僅三.六%受訪者認為台灣房價還會再漲。

在房價易跌難漲的預期下,調查第二個發現是,八六.三%有錢人認為,今年景氣比去年好;如果現在手上有閒錢,近七成的有錢人都會選擇買股票,一五.六%受訪者選擇房地產,極少數選擇定存、保單等保守型理財工具,可見資金擁抱股市的熱度最高。

然而,許多投資人心裡不免疑惑:過去一年美國股市頻創歷史新高,今年多頭還會繼續嗎?歐洲和日本市場會接棒演出嗎?新興市場是否氣數已盡?有錢人心目中首選的投資市場是什麼?

最看好美股和台股,美元重回強勢貨幣

調查第三個發現就是,二○一四年全球股市仍由「大國當道」。有錢人今年最看好美股,逾三一%受訪者認為,美股將會續漲,約二一%受訪者則偏好台股,中國、歐洲和日本股市也成了有錢人青睞的市場。

過去一年,台股漲幅僅一一.八五%,遠遜於美日股市逾三成的漲幅,展望二○一四年,三十位受訪的億元富豪中,多半認為今年台股大盤只漲不跌,其中有近八成的受訪者認為台股會小漲,一○.三%受訪者則非常看好台股,認為會大漲。

既然股市行情看漲,那麼,股票市場中,有錢人最看好的產業是什麼?調查第四個發現是,最多有錢人看好網路及電子商務,其次是科技、汽車相關概念股等。由於看好台股,有五五%受訪者表示今年將會加碼台股,加碼幅度達兩成以上。

事實上,二○一三年全球主流市場如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股市中,漲幅最大的上市公司就是汽車、網路平台相關的產業,從調查發現,今年這些熱門產業仍持續受到聰明錢的追捧。

調查第五個發現是,存美元和人民幣是最夯的外幣投資。隨著QE(量化寬鬆)退場、美國經濟復甦,美元成了有錢人最喜愛持有的外幣,有四四.七%受訪者看好美元走勢,比近年來持續升值的人民幣還要樂觀。

小心中國經濟低迷,拖累市場表現

雖然今年景氣看俏,但調查第六個發現卻是,絕大部分有錢人抱持審慎樂觀的投資態度,比重達八二.八%,也有一三.八%計畫在今年積極做投資,僅三.四%選擇保守投資策略。

「GDP(國內生產毛額)是最不靠譜的指標。」有基金女王稱號、先鋒投顧董事長林寶珠認為,股市是景氣櫥窗,今年景氣比去年好的預期,早已反映在股市表現上。她認為,今年上半年市場急漲急跌,投資相對謹慎。

對有錢人來說,今年做投資理財,必須看中國的臉色,比起關注美國聯準會動向來得重要。根據調查,四三.八%有錢人認為,今年市場最大的黑天鵝是中國經濟低迷,可能會拖累全球市場表現。三四.四%的受訪者則認為,最大風險是美國QE結束,一五.六%則認為地緣政治危機可能帶來市場動盪。

從三十位億元富豪的調查,我們發現,有錢人在一年之初,對於市場走向和趨勢,心中早有定見,並持續追蹤及掌握市場變化。從調查採訪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每一年,這些有錢人都會為自己準備一本全新的筆記本,寫下今年的作戰計畫。

來做!有錢人靠筆記致富

擁有股市四十年不敗紀錄的平民股神蘇松泙,每天收盤後,一定抄股價做紀錄。早期,他每天記錄一千多檔股票的股價,除了睡覺、娛樂八小時外,剩下的十六小時,全都花在股票上。即使到了含飴弄孫之年,蘇松泙仍維持抄股價的習慣,一天至少花八小時在股票上,「因為投資股票,還是得靠自己用心學習觀察。」

靠投資累積上億財富、二○○五年就離開職場的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陳忠瑞,每年都會啟用一本新筆記本,靠著每天勤剪報做功課,曾預見三次股災,當許多人因躲避不及而受傷慘重,他卻全身而退。

平民股神抄股價四十年,預測強勢股

對這些靠投資賺進億元財富的有錢人來說,為何投資筆記本很重要?

「抄股價,讓我抓住強勢股的脈動。」四十多年來,蘇松泙記錄股價的筆記本,已經從第一代、二代,進化到第三代的版本,即使是電腦化時代,每天盤後,他仍透過抄股價的古老方法,去預測隔天的強勢股,抓住短線獲利的機會。

專記四大重點,預見危機提前退場

整理筆記的過程,則幫助陳忠瑞抓住最重要的產業趨勢,發掘出好公司,賺到超額報酬。如今,陳忠瑞依然隨身帶著筆記本,當成每天翻閱的投資寶典,目前已累積十多本筆記本,而且會一直持續累積下去。

直到現在,陳忠瑞仍保持每天做投資筆記的習慣,記下總經數據、資金流向、產業訊息、公司動態等四大重點,從不間斷的紀錄裡,看出趨勢變化,及時掌握市場轉折,因此能在景氣轉好時搶先佈局,也在危機發生時提前退場。

「記錄自己的錯誤,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則是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二十七年來的投資心得。看盡市場高低起伏,就連股市老手的毛仁傑也不免大嘆,股市的變化難以捉摸,唯有透過記錄過去的錯誤,才能時刻提醒他別再重蹈覆轍。

真的!有錢人不會這樣想

從三十位億元富豪的投資筆記和作戰計畫,不僅透露聰明錢的未來流向,也指出二○一四年必須改變的投資思維。這些新觀念,正好顛覆很多人過去在投資上的三大迷思。

迷思一:投資債券比投資股票安全?

很多人以為,保守且穩定的投資就是買債券,尤其是二○○八年金融海嘯後,許多人熱中債券基金。然而,今年隨著QE啟動退場、未來邁向升息循環,債市已步入空頭。

巴菲特在二○一二年度的致股東信就曾表示:「目前投資波動大的股票,實際上遠比債券、黃金安全。」事實上,嗅覺敏銳的國際資金,早在去年就已經從債市轉進股市。

毛仁傑認為,三十年的債券牛市已經結束,資金從債市轉戰股市的重新配置浪潮,今年仍會持續下去。因此在資產配置上,應拉高股票部位、降低債券部位。此外,從三十位億元富豪的問卷調查也發現,六六.七%受訪者表示,今年資產配置是股多於債,股票配置更拉高到六成至九成的水位。

迷思二:賺錢設停利,買錯要停損?

過去五年,市場動盪劇烈,很多人以為,買股票或基金必須設定停利,才能保住投資收益,避免被市場波動洗掉,結果賺錢時很投機,賠錢套牢時,卻變成長期投資。

陳忠瑞卻認為,投資就像坐車,上了對的車,就不要輕易下車。這份篤定的心理,來自於對當今趨勢產業的掌握,他認為,投資人應掌握趨勢向上的產業,避開趨勢向下的個股,這是今年投資最高指導原則。

今年趨勢向上的產業,包括低基期的蘋果概念股、智慧自動化產業、汽車電子、燃料電池及4G雲端等。「看不到未來的產業,千萬不要投資。」陳忠瑞舉例說,即使面板股跌到谷底、有機會反彈,但如果產業缺乏未來性,他也不會撿便宜。

林寶珠也認為,基金投資重點不在擔心賺太多錢,而是不能賠大錢。當市場下跌時,投資人應思考後市,如果覺得變糟,就不要猶豫,趕快停損。賺錢時,也不要急著出場,若未來沒有轉空,就該保留下來,繼續讓資產成長。

除非大盤從高點累計下跌逾二○%,及恐慌指數(VIX)超過二十五的次數明顯增加,才須立即停損。否則,林寶珠表示,跌幅不大且緩跌,市場只是轉空、尚未失控,投資人可在下次反彈時再分批出場。

迷思三:薪水低,就不要存錢?

由於台灣薪資低落,很多人認為自己存不了錢,乾脆自暴自棄當起「月光族」,但翻開億元富豪的筆記本,致富的第一條法則就是節儉。

「省下幾千元,就可以拿去買雞蛋水餃股。」能走路絕不搭公車的蘇松泙指出,現代人薪水不高,存錢困難,很多人寧可把手邊閒錢花掉。他卻認為,小錢也不該亂花,即使只有幾千元,也可以買零股,甚至投資雞蛋水餃股,可能搏到股價翻身的機會。

創業三年就累積九位數身價的林寶珠認為,任何人一定都有辦法成功存錢。林寶珠建議,即使只是為身邊的人準備一份禮物,都是一個很好的起步。當你開始訂下一個目標,規畫如何在一定時間內累積足夠的金錢,你已經開始為自己理財了。

知名「拿鐵理論」指出,每天只要少喝一杯星巴克拿鐵,幾十年後,省下的錢足以買下一棟房子。事實上,就算不喝星巴克,在今天房價高漲下,也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

因為,省下一杯拿鐵的錢,重點不是存起來,而是做投資。省小錢的觀念,只能賺小錢,而富人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賺更多錢。

農曆年期間,很多人拿到年終獎金和紅包,馬上問明牌,但有錢人卻是翻開筆記本,盤點今年的目標、判斷總經、擬定策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架構,不輕易被消息面所左右。與其聽信明牌,不如掌握有錢人手上的資金流向,跟著聰明錢投資。

透過觀察和學習有錢人的思維和習性,複製他們的財富方程式,不管是小資族、新婚族、中壯族或退休族,在新的一年裡,都可以針對自己的理財需求,寫下屬於自己的作戰計畫,朝夢想邁進一步。

【延伸閱讀】30位億元富豪2014年投資戰略

發現1房價到頂不追高85.7%富豪都同意,房價今年不會再漲了

發現2錢轉入股市86.3%富豪看好今年景氣,而68.8%的人會把錢投資在股市,理財行動轉趨積極

發現3首選美股看好美股的富豪有31.6%,台股21.1%居次;而看好陸股的僅18.4%

發現4賺錢關鍵字:網路、科技、汽車79.3%富豪認為,台股今年僅會小漲,因此,選對股才能賺到錢

發現5外幣買美元看好美元的富豪高達44.7%,勝過看好人民幣的42.1%,紐、澳幣則持續看壞

發現6加碼要謹慎雖然富豪普遍會把錢投入股市,但抱持積極態度的才13.8%,高達82.8%都是審慎樂觀

發現7小心「黑天鵝」中國43.8%富豪認為,中國經濟低迷的利空影響,大於美國QE退場

調查說明:問卷寄發對象為身價上億元者,共回收30份,其中專業投資人16份、上市櫃公司負責人6份、企業主3份、高階主管4份、醫生1份調查時間:2014/1/7至1/21整理: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79

執行長交出首張成績單 翻身計畫再下一城 宏碁陳俊聖上任105天自評:做得不錯

2014-04-28  TWM
 
 

 

在陳俊聖出任宏碁執行長的過去三個月裡,他馬不停蹄進行組織調整,並展開全球巡迴鞏固通路夥伴,完成宏碁翻身計畫的第一章。接下來,以四月十五日在台灣主持首場新品發表會為起點,他將正式領兵出擊,迎向更大的挑戰。

撰文‧何佩珊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宏碁董事會宣佈延攬陳俊聖擔任執行長,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各界都想看,陳俊聖究竟要如何帶領連三年虧損的宏碁谷底翻身?今年上任以來,除了一月的媒體見面會,及新春團拜短暫亮相,他沉潛了一○五天,在宏碁內部進行了一場整頓計畫。

首先,陳俊聖在汐止總部舉辦了一場認識CEO的活動,與員工面對面,一一回答他們對自己,和對宏碁未來的疑慮。早在陳俊聖到任前,他就已經對宏碁做過一番研究,到職還不滿一個月,就為宏碁開出第一張組織改革的藥方。

對此,有業界人士解讀為陳俊聖的肅清異己行動,加上財務長何一華,以及大中華區總經理林顯郎、宏碁技術長暨筆電事業群共同主管李傳威等幾位老臣,接連離職或退休,更引發外界討論。

老臣出走軍心不慌

新組織凝聚員工共識

不過宏碁內部對於這波變革倒是有不同的聲音。宏碁一名高階主管就認為:「新的組織比以前更加精準,誰要負責什麼都很清楚,而且才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他(指陳俊聖)就已經凝聚了大家的共識。」經常要負責部門間協調工作的中階主管的感受更深刻:「相較於過去部門間各自為政,連要借調一個人都很困難,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大家是真的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雖然是以空降身份進入宏碁,陳俊聖的個人魅力和開放的美式作風讓他很快就融入團隊。「就像他在記者會現場的表現一樣,他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在會議中他經常也是這樣走來走去跟大家互動。」這也是為什麼宏碁設計總監彭學致會說:「未來宏碁產品的設計會更大膽、更活潑。」

市場給面子

宏碁股價上漲近一五%

「但如果你吹牛,他是會挑戰你的。」宏碁高階主管指出,陳俊聖把過去在台積電的紀律帶進宏碁,現在宏碁的運作比之前更敏銳,也更有效率。以開會為例,不只是高層會議的密度從月會變成週會,他還特意將會議時間挪到週一召開。「盡快確認有什麼情況,接下來還有四天可以做事。」陳俊聖說。

改變不只發生在台灣總部,過去三個多月裡,他也完成了第一輪的全球巡迴之旅。畢竟行銷出身的他,深知市場和通路的重要性,親自走這一趟,目的不只安定軍心,更重要是穩固樁腳。他也預告:「未來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季度至少要去一次以上。」對這項任務的重視,就連宏碁爆發內線交易的醜聞,都不能影響他的出訪計畫。

「我覺得我們做得不錯。」面對外界的檢視,陳俊聖頗有自信,因為攤開各家第一季營收成績,宏碁季減一一.四%,比起華碩季減一六%,「我們明顯較好。」這樣說來有些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畢竟基準不同,但對於近年壞消息頻傳的宏碁來說,打從陳俊聖確定接任執行長後,市場信心已經反映在股價上,上漲了近一五%,「宏碁算是有穩下來了。」

下一步:主動出擊

紐約新品發表,將秀成果宏碁董事長施振榮也不吝稱讚:「找了跳火坑的Jason(陳俊聖的英文名)之後,我們的業績已經止血了。」不過就如陳俊聖自己說的:「公司在經過一個turnaround(虧轉盈)的過程,我們面臨的內部、外部挑戰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用一百天的時間完成內部整頓對宏碁還是不夠,營運要想真正翻轉,他必須要站出來帶領宏碁主動出擊。

宏碁內部透露,原本陳俊聖的目標是要在六月對外一舉展示宏碁初步整頓的成果,然而,隨著初步整頓結束,他已經決定要將部分成果提前到四月底的紐約全球新品發表會上曝光。

陳俊聖很清楚,過去這麼長時間以來,在全球成功翻身的企業個案少之又少,宏碁的情況不論對他或對任何人都是大挑戰。特別就像國際數據資訊(IDC)分析師嚴蘭欣所說,相比於智慧型手機這類終端硬體只要滑一滑,高下立見,現在宏碁主打自建雲(Build Your Own Cloud,BYOC),要往軟體和服務轉型,需要有更長時間的觀察和發酵。

因此過去三個多月來,施振榮的回鍋和陳俊聖的加盟雖然讓宏碁股價止跌,卻還看不到回升。但陳俊聖也不願輕易畫下大餅,對於外界的關心,他只能賣個關子說:「拭目以待」。

宏碁今年以來組織調整

名稱 異動

筆電事業群 一月新成立

固定運算暨顯示事業群 一月新成立自建雲暨平板產品事業群 原雲端技術事業群,新增平板業務電子化服務事業群擴大管理伺服器業務商用市場全球運籌中心裁撤。伺服器、商用桌機和商用筆電分別歸入電子化產品、固定運算暨顯示產品、筆電產品事業群全球策略規畫暨運籌中心原電腦產品全球運籌中心,電腦行銷及產品規畫業務改歸入筆電產品事業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63

中國電子供應鏈 攻台計畫

2014-04-21  TWM
 

這是一個縝密的攻台計畫,發起人是中國供應鏈,目標叫台灣。

他們先挖了我們的人、學我們的技術,來到台灣設立研發中心,最後搶走了台廠的訂單,還打算買下台灣的公司,壯大他們的實力。

一個已經在倒數計時的科技業危機,台灣供應鏈該怎麼存活下來?

撰文‧賴筱凡、何佩珊

四月八日的下午,台灣大學體育館,人聲鼎沸。

當多數人還在關心太陽花學運之際,在台北城市裡的另一個角落,只見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拿著新發表的手機Zenfone 5,宣佈了售價:「四九九○元,五千元有找。」張著高CP值的競爭旗幟,這回,華碩直接和對岸的小米科技槓上了。不只價格要能與小米競爭,施崇棠更是話中有話,「我覺得最誠實的方法是最好的,我感覺做飢餓行銷,其實不是華碩的風格,我們還是老老實實,把體驗品質做到最好。」儘管施崇棠沒直接點名小米,卻明顯衝著小米而來。華碩之所以敢這麼大動作,除了是想拉抬自家手機在產業裡的話語權,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他們用了大陸供應鏈,而這就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般,一場台灣電子供應鏈的競爭力風暴,正要展開。

過去這一年來,華碩的供應鏈一個一個淪陷,從原本的台廠換成了中國供應商,包括觸控面板、部分IC、電池等,就連組裝廠,都考慮找中國代工。一名華碩不願具名的主管搖搖頭,「在商言商,陸廠開的價格就是比較好,如果我們要跟小米競爭,就不得不用。」「我們要做聯想、小米的生意,相對簡單,可是,我們這兩年的目標,是台灣品牌廠。」歐菲光陸籍主管很清楚,他們要擠進聯想、小米供應鏈,只要技術、品質到位,絕對沒問題,但要讓台灣品牌廠也把訂單給歐菲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就像設定好的計畫,有目的地攻陷台灣。

搶訂單》不只靠低價吸引客戶設專屬生產線,力拚零失誤「我們為了要服務好華碩這個客戶,台灣十位業務裡,就有五位負責華碩的案子。」歐菲光為了拿下華碩訂單,費盡心力,從華碩與Google合作的第一款平板開始,一項一項地將華碩全產品線訂單拿下來。

以客戶服務來說,由於華碩內部開會到午夜是常有的事,歐菲光陸籍主管還秀出手機裡的微信對話紀錄,「你看,這些群組都是為華碩開的,他們開會到半夜,需求一丟過來,我們半夜也得馬上動起來處理。」比起聯想、小米這些中國客戶,歐菲光花在耕耘台灣客戶的力氣,多上好幾倍。近期華碩打出九十九美元的平價手機,衝著小米而來,零組件的供應不能有半點差錯。歐菲光內部人士就透露,為此,歐菲光不只替華碩開設專屬的生產線,歐菲光董事長蔡榮軍還親自到產線上督軍。

歐菲光壓力大到連業務主管也在生產線盯梢,還跟技術人員說:「我沒下班,你們也不能下班。」這般高壓的趕工,就是為了綁緊華碩這個大客戶。歐菲光加倍的服務,華碩主管也感受到了,「他們為了做生意,是真的很積極,台廠根本沒得比。」還沒下訂單前,蔡榮軍屢屢飛來台灣,每次開會更是大陣仗,不讓人家說歐菲光只能靠殺價搶訂單。

侵門踏戶》到台灣設研發中心兩名陸幹,領導七十名台灣精英三月二十日,台北內湖科學園區。

園區裡,一層再平凡不過的辦公樓,傳統式的辦公室格局,沒有顯著招牌,我們還得透過門口的祝賀花籃才能確認,這裡就是歐菲光在台灣最重要的據點。

指著一旁空蕩蕩的辦公室,歐菲光陸籍主管說得豪邁:「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擴張,把隔壁這間辦公室租下來。」他是歐菲光最早派駐來台的主管,那是三年前的事了,負責的就是想辦法把歐菲光的觸控面板賣給台灣客戶。三年下來,他們開始在台灣落腳,從只有兩名中國主管,到現在擁有七十名員工,就連負責研發工作的台灣主管,都是從友達過來的。

過去一年多來,歐菲光這個名字開始在台灣變得響亮,「我還滿感謝宸鴻,要不是他們告了歐菲光,可能都還沒這麼多人認識歐菲光。」身為前期來台拓墾的陸籍主管,會說這番話,不是沒有道理。

一三年一月九日,基於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理由,台廠觸控面板龍頭宸鴻(TPK)在中國廈門控告了歐菲光。當時,多數人還摸不著頭緒,為何市值高達一六○○億元的宸鴻,會告上一個深圳小廠,原因很簡單,因為宸鴻已經察覺到歐菲光對它的威脅。

歐菲光挖角宸鴻的人、用宸鴻的產線管理,技術則來自台灣第二大觸控面板廠勝華團隊,歐菲光以宸鴻一半的價格,搶走訂單,現在更直接將研發中心設到台灣來。甚至據知情人士透露,歐菲光更在台灣積極尋覓購併標的,彩晶、宇辰光電都是他們的目標。

這一切,都是被困境給逼出來的。

挖人才、學技術》品質、良率都有水準中國政府補貼稅率、土地,你拿什麼跟他拚?

時間回到二○一○年,那時的歐菲光還不是一家觸控面板廠,他們做的產品是一片只要幾毛錢、用在數位相機裡頭的紅外線截止濾光片,他們在全球市佔率高達三成,名字卻沒什麼人知道。

「濾光片做到全球第一,一樣還是幾毛錢的東西。」陸籍主管心底的那抹苦澀,盡在話裡。

於是,他們開始想著要轉型,但轉型豈是一朝一夕之事,縱使他們找來了一批出身於勝華的技術團隊,企圖要往觸控面板領域走,在技術、良率都還沒穩定之時,根本沒有客戶願意用他們的東西。

陸籍主管深深嘆了口氣,「你知道,當我們看著整條產線的技術員都坐著發愣,那是多麼可怕的場景嗎?」歐菲光是這麼被逼出來的。

為了轉型,歐菲光仔細研究過宸鴻的商業模式,「觸控面板這種東西,說穿了就像是傳統加工業,但宸鴻有本事可以把良率貼到最好,所以我們很清楚,宸鴻最厲害的就是產線管理,我們就是要學宸鴻,把產線管理做到最好。」所以,歐菲光有計畫地找來宸鴻的離職員工。儘管面對挖角,歐菲光的內部員工很低調,只說了句:「工作上難免有摩擦,宸鴻又是行業裡的龍頭,有能力的人才,我們當然願意用。」因為他們的目標不只宸鴻,歐菲光的研發團隊裡頭,從勝華、友達出身的工程師,比比皆是。

「台廠到中國設廠,沒有三十年也有二十年,培養出一批足以學會台廠技術的陸幹,他們要出去外面,再開一家跟台廠相同的公司,絕對不是難事。」華碩NB事業群總經理許先越說,華碩從最先將平板的觸控面板訂單給了歐菲光,如今連NB觸控面板訂單,也交給歐菲光,不可諱言的是,陸廠的技術不比台廠差,品質也能做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威脅到台廠。

你會說,抄襲台廠的東西,那不就是山寨嗎?但很可惜的,那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我們會用歐菲光的東西,就是他們的品質、良率,都通過我們一定的測試。」許先越話說得直白,華碩畢竟也是大品牌,更換零組件供應商是大事,沒有十足把握,不會輕易換人做。

被陸廠威脅的不只觸控面板產業,近年已經開始近身肉搏的面板產業,也感受到了這股壓力。友達資深副總經理蔡國新頗有感觸,「你開多少價格,陸廠就從台廠的價格往下砍,如果你只會殺價,那是永遠殺不贏的。」理由很簡單,中國政府願意提供的稅率補貼、廠房土地、人工薪資等,都讓陸廠的生產成本遠比台廠低許多。一名曾跟歐菲光談過購併案的主管就透露,「我們很好奇為什麼歐菲光能做到的價格,台廠做不到,談了之後才發現,他們土地是政府給的,稅率也比台廠低,佔儘先天優勢,你拿什麼跟他拚?」於是,宸鴻的好光景沒了,兩年前以溢價二七%購併的觸控面板廠達鴻(原名達虹),開始不堪負荷。其他觸控面板廠也不好過,裁員的消息,也從勝華傳了出來。對比歐菲光的大舉徵才,台灣觸控廠卻裁員近千人,失業的人們那一夕才體認到:他們的工作被中國人給搶走了。

歐菲光的快速崛起,對宸鴻造成偌大壓力,一○年,歐菲光全年營收不過才人民幣六.一八億元,一三年卻已經暴增到人民幣九十一.○一億元,增加幅度近十四倍,成長的速度連長期觀察面板產業的外資分析師都跌破眼鏡。

一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說,「歐菲光算是後進者,能在短短三年內有這樣的成績,當然很驚人,但最主要還是一開始,在歐菲光還沒能打入國際大廠前,有聯想、中興、華為在扶植。」直到歐菲光養足實力,把觸控面板賣進三星的那一刻起,歐菲光就不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

宸鴻就像被步步進逼到懸崖邊,如果不奮力一搏,就只能縱身跌進深谷裡。這也是為什麼宸鴻一路從股價近千元,如今只剩二三一.五元,市值蒸發上千億元,至今還沒能找到止血的辦法。

懸崖邊的台廠,準備迎戰電子五哥大老憂心,籲打整合策略最令人感嘆的是,宸鴻並非是唯一面對這個競爭困境的台灣公司。「現在聯想NB的市佔率快要跟華碩、宏碁一樣高,手機市佔率則是中國品牌遠遠勝過宏達電,中國品牌一定是優先採用中國供應鏈,即使會跟台廠合作,那都只是要來學你的技術而已。」不願具名的一位電子五哥大老,炮火很猛烈。

「就拿聯想跟仁寶合資的聯寶來說好了,仁寶有得到什麼好處嗎?再這樣下去,台灣供應鏈會完蛋。」說到激動處,電子五哥大老忍不住輕嘆。

無獨有偶,近來面對中國面板產能即將全面開出,備感芒刺在背的台灣面板廠,同樣也是競爭優勢一點一滴的在流失,「中國面板砍價,對我們來說,是真的有壓力,以前我們每一代的產品可以有等倍的成長,現在只剩二○%到三○%。」蔡國新說。

就連手機組裝廠華冠的副總經理洪一峰也不否認,「現在智慧型手機裡頭的零組件,大半都是中國廠商做的,台灣很難跟他們競爭。」即使是對零組件品質最吹毛求疵的索尼,一開始也排斥使用中國供應商所生產的零組件,但在價格競爭下,也不得不妥協。

這些年來,台灣、中國科技業的競爭,已幾乎是近身肉搏,從筆電、智慧型手機到電視,幾乎都看得到兩岸科技業互相拉鋸,蔡國新很感慨,「台廠真的要有更聰明的作法,我們不是畏戰,而是要迎戰!」電池龍頭廠新普董事長宋福祥忍不住開炮,「台灣企業愈來愈可憐,因為沒有(內需)市場,陸廠崛起,人才比我們多、鈔票比我們多、土地比我們大,市場比我們大百倍、千倍,台灣怎麼活下去?經濟部應想辦法整合,台廠如果不整合,最後一定會垮掉。」聽起來像是危言聳聽,卻是台灣科技業大老們最深沉的告白,「台灣企業要整合,才能對抗中國,否則就等著被各個擊破。很多行業他們都能做,機殼、標籤、沖壓件都能做,面板中國也會做,即使不會做,那就砸錢學、挖你的人,就像當初韓國人挖日本人一樣,換成中國人挖台灣人。」宋福祥越說越激動。

台灣電子供應鏈的危機越來越大,陸廠殺價搶單幾乎成了每位台廠老闆都在頭痛的問題,品牌廠怕聯想、小米拿走大半市場,零組件廠怕歐菲光、德賽電池、歌爾聲學低價競爭,就連面板廠都在擔心,一旦中國面板廠的產能開出來,市場供需失衡,價格又將血流成河。

一場兩岸科技業的競爭力比賽,才正要開始。

陸廠大軍來襲 ,台廠被壓著打!

從PC、電視到手機,大陸品牌與供應鏈積極搶攻每個市場,其中又以智慧型手機的攻勢最為凌厲,就連昔日最令我們驕傲的台灣PC產業,都面臨生存戰,台廠還剩下什麼機會?

智慧型手機爆發性成長,

台廠分不到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不斷擴張,成為兵家必爭的市場,然而,由於宏達電等台灣品牌節節敗退,中興、華為、小米等中國品牌卻持續吃下偌大市場,連帶大陸供應鏈也受惠,台灣供應鏈只能看卻吃不到。

台灣面板廠的領先 差距只剩一年!

明年中國面板廠8.5代線產能全面開出,將取代台灣成為全球第二大面板生產國,凸顯出台灣面板產業的競爭力正在流失中。

競爭力強的PC產業,也面臨陸廠挑戰隨著聯想強勢崛起,扶植中國供應鏈的企圖明顯,尤其全球PC產業持續衰退,台灣僅剩的這張王牌,還能撐多久?

技壓宸鴻!歐菲光3年股價漲76%從無名小廠到產量超越宸鴻,歐菲光快速崛起。

2010

歐菲光挖角勝華團隊,

2011/5

首度打入三星供應鏈

從濾光片大廠轉型觸控面板廠

2012/5

中興、聯想開始採用歐菲光的觸控面板,連華碩與Google合作的平板也有採用

2013/1

宸鴻控告歐菲光侵權,反而引起市場關注

2013/10

歐菲光台灣分公司正式成立台灣科技業亮紅燈!

兩岸科技業近身肉搏時代來臨,從目前兩岸各產業市佔率相比,陸廠市佔率超越台廠為警戒程度最嚴重。

中國代錶廠商 產業警戒程度 台灣代錶廠商歐菲光 觸控面板 ★ ★ ★ ★ ★ 宸鴻中興、華為、小米 手機品牌 ★ ★ ★ ★ ★宏達電華勤、聞泰 手機代工 ★ ★ ★ ★ ★ 華寶、華冠、英業達聯想 NB品牌 ★ ★ ★ ★ ★ 華碩、宏碁三安光電 LED ★ ★ ★ ★ 晶電、隆達AAC、歌爾聲學 揚聲器 ★ ★ ★ ★ 美律華星、京東方 面板 ★ ★ ★ ★ 群創、友達東莞新能源、德賽電池 電池 ★ ★ ★ 新普、順達清華紫光 IC設計 ★★★ 聯發科、立錡、聯詠聯寶 NB代工 ★ ★ 廣達、和碩、仁寶中芯國際 晶圓代工 ★ 台積電、聯電

整理:賴筱凡

我怕工作被中國人搶走!

「如果在台灣有工作機會的話,誰會想要去中國?」輕輕嘆了口氣的李先生,甫從中國離職回到台灣。在台灣面板業最慘的那幾年,看著友達、群創接連裁員,他只能收拾行囊到中國去。

作為一位長期在面板產業工作的工程師,到中國工作好像也不是什麼奇聞軼事,「去中國當台幹,可能問題還不大,但我很有自知之明,這一去,老闆是中國人,心情怎麼可能輕鬆得起來。」李先生說,每天過得戰戰兢兢,就怕下一秒自己就成了免洗餐具,用完即丟。

「我們心裡都知道,去陸廠工作,是為生計、為賺一份薪水養家,但陸廠就是一年一簽,你隨時可能會被換掉,心理壓力真的很大。」李先生說,中國同事的企圖心很強,如果自己沒料,很快就會被取代。

最後,李先生選擇回到台灣,他從台灣面板廠、到大陸面板廠,又重新回到台灣面板業,看著媒體報導中國面板業即將超越台灣,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盡在不言中。

他也擔心中國業者逐漸攻陷台灣,將讓台灣科技業日益喪失競爭力,最後影響的還是每個人的生計,也讓他考慮離開這個產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72

廖慧雯 跑堂小妹成為瓦城晉陞最快的店長 目標化為計畫表 分秒追趕創雙倍業績

2014-04-21  TWM  
 

 

大學畢業後在咖啡店打工,做四個月就離職;金融海嘯後轉戰證券業,不到一年,因業績壓力又請辭;六年前投身餐飲業,沒想到第一天竟把湯灑在客人身上。這次,她決心不放棄,二年四個月後,她成為瓦城晉陞最快的店長,年薪更高達二百萬元以上。

撰文‧劉育菁

「哎呀!怎麼把湯灑在客人身上?」後方傳來資深服務員的驚呼,語氣充滿責備。才上班第一天的廖慧雯,不知所措地嚇呆了幾秒鐘,隨後只有一個念頭閃過腦海:「完了,今天非離職不可了!」二○○九年一月四日,二十五歲的廖慧雯結束瓦城泰統集團總部的新人訓練,正式投入第一線工作。儘管為期七天的訓練課程很紮實,但廖慧雯始終放不下心裡那顆石頭:一年前,她還是一位天之驕子般的大學生;不久前,更是「套裝、高跟鞋、公事包」不離身的證券公司營業員;而這一天,她依舊足蹬高跟鞋,只是身份大不同,在外人眼中,她像是走下坡地變成跑堂小妹。

放不下莫名的自尊,廖慧雯一到班就心情低落;讓她不斷地懷疑自己的選擇,也許是心不在焉,送菜時還不慎滑了一大跤。總總「抬不起頭」的畫面充斥腦子,她又動起了離職的念頭。

上班族端盤子

躲後巷偷哭,第一天上工就湯灑客人好不容易捱到休息時間,終於按捺不住情緒的她,偷偷跑到消防通道低聲啜泣,然後打電話向媽媽尋求安慰:「我覺得自己低就了,這份工作和我的專長不合,一起上班的同事,都是不到二十歲的小妹妹,我在這裡格格不入……。」電話那頭,媽媽傳來溫柔的聲音:「不要想那麼多,不要氣餒,給自己一個機會,行行都能出狀元。」晚餐時段,廖慧雯收起了眼淚,回到崗位,但內心仍翻騰不已,她端著托盤小心翼翼地遞送一盅湯品,雙手卻止不住顫抖,「我人生的第一碗湯,就這樣不偏不倚地灑在客人身上。」沒想到,客人不僅沒有責難,反而問她是不是有被燙到,貼心的舉動,讓她領受到人與人的相處是服務業最迷人之處。這份感動,加上母親「給自己一個機會」的勉勵,讓她決定化挫折為奮進的動力,繼續走下去。

很快地,廖慧雯只花了二年四個月時間,就從菜鳥服務員升到店長,平均比一般店長提早了八個月,成為瓦城晉陞最快的女店長。若以她連續二年過年創下歷史業績紀錄,推估年薪(含基本底薪、獎金及股票)大約在二百萬元之譜。

在職場初嘗甜美的成果,廖慧雯體悟:「生命的難關可以一直逃避下去,直到你無處可去;但如果要成功,就只有勇敢面對、全力以赴一途。」當然,這條職場進化之路,也是一連串跌跌撞撞的歷程。

○七年六月,廖慧雯從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畢業後,找不到適當的工作,只得暫且到咖啡店工作。隔年一月,廖慧雯終於有機會進入心儀的金融行業,然而,她隨即發現,金融海嘯後不管自己怎麼努力跑客戶,業績總是掛零。才六個月,她就對金融業的不確定性心懷恐懼,又興起了轉行的念頭。

金融本業受挫

放不下身段,不讓家人看到制服但離開金融本科系到餐廳端盤子,這落差也大了點,「在當服務員的那八個月裡,我不敢參加任何一場同學會,甚至不敢讓婆婆知道我換工作了。」「我都是半夜等到長輩就寢後,才到陽台偷偷用手洗工作制服,一大清早再趕緊收起來。」惶恐、不安的情緒,讓廖慧雯每每在夜深人靜洗制服時,邊洗邊告訴自己,「我只能洗八個月,八個月後我一定要當上主管(領班),把套裝再穿回來!」廖慧雯不僅八個月後就換上了套裝,不到三年就晉陞為店長。瓦城泰統集團行銷企畫部公關副理許瀚云指出,能在短時間當上店長,就表示在領班、副理及經理三個晉陞過程,都是一次考核就過關。

一路看著廖慧雯成長的瓦城桃竹區主管Faye,對廖慧雯的「目標計畫管理法」印象深刻。Faye說,很多幹部從副理晉陞到經理前,經常會因達不到公司業績目標而「卡關」,但廖慧雯在接任店長前,針對公司設下的關卡,總是能提早達標。從副理晉陞到經理的「資格考」,公司給予的目標天數是六十天,她卻硬是在二十三天內就達標。

除了面對挑戰的決心外,懂得把目標化為計畫表,也是廖慧雯年輕就能坐大位的絕招;其實,這是在金融業摔跤時學到的慘烈教訓。

當年由於沒有經驗與人脈,對主管要求的開戶額度,廖慧雯總是抱著一天拖過一天的心態,因此她的名字總是被列在牆上的黑名單上。有一回,主管再也看不下去,向她撂狠話:「再做不到的話,就不用來上班了!」這才讓她驚覺自己的漫不經心。

進入瓦城,廖慧雯謹記教訓,把公司或主管交辦的任務,化為一張張的計畫表。「這是快速達標的要領。」廖慧雯打開密密麻麻的筆記本,裡面有業績目標、讀書計畫及人員管理等不同種類的表單。

以業績目標為例,如果今天結算業績目標少了二萬元,「明天一定要補回二萬元來。」廖慧雯語氣堅定地說,把長期目標切割成幾個中期目標,再進一步設定短期目標,「這樣,就不會老是被目標追著跑。」而且,她並不以達標而自滿,而是要求「提前達陣」。

定下目標,設法追趕,不放過任何客源,讓廖慧雯連續二年在過年除夕夜,創下開店以來當日營收超過四十八萬元的最高業績。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新竹竹北市光明一路與縣政二路,方圓五百公尺的街廓,集結竹北市九成的知名連鎖餐廳,這裡的餐飲業競爭不亞於台北市復興北路的一級戰區,包括王品集團的舒果、原燒、聚、夏慕尼,還有乾杯、和民、鼎王、無老鍋、太和殿等約二十五家品牌進駐。

瓦城進入竹北不算早,二層樓、二百坪的建築物,地點也不算絕佳,在廖慧雯接任店長前,週末中午一輪加上晚上一輪,平均單日業績不到二十萬元。

勤於開發客源

主動邀熟客,被罵也要追出去道歉曾經輪調過八家分店的廖慧雯發現,因為竹北店面臨十米寬的大馬路,附近只有小公園,不像百貨店客人等不到位子,可以先逛街、看電影或看書,因此,第一步她決定改變消費者到現場候位的情況。

早在擔任領班時期,廖慧雯就培養出主動和客人換名片的習慣,只要新菜單上市,她都會致電熟客回來用餐;碰到雨天客人懶得出門,她也會一一打電話問候,順道邀請來用餐。雨天生意較為冷清時,廖慧雯會改變策略,以衝客單價為主,讓業績不要下滑。

就這樣,竹北店的週末業績一下子衝高為三十萬元,「一年下來多好幾百萬元。」但廖慧雯卻認為,把業績拉到該有的水準只是基本盤,「服務業不是靠冷冰冰的制度,而是要主動關懷。」站在第一線,廖慧雯想帶給顧客無懈可擊的溫暖,「這一點,她下了一百二十分的工夫。」負責公司客訴服務的許瀚云,就曾接過客人「讚美」廖慧雯的來電。

從客人變朋友的黃媽媽,對廖慧雯也讚譽有加,「她很懂得察言觀色,我女兒年紀小無法吃辣,她會主動詢問是否要把涼拌菜的番茄另外用小碗裝,第二次再訂位時,番茄早已準備就緒;後來連家人喜歡吃的菜色、用餐習慣,她都能牢牢記住。」然而,即使用最高標準接待顧客,但碰到中午尖峰時刻,仍免不了突發狀況。一對母女就因不耐久候而開罵離去,當時顧不得高朋滿座的客人,廖慧雯手拿二杯招牌奶茶就往外衝,想挽回客人的心。

也許有些精明的店長會盤算,這對母女頂多消費一千多元,損失這樣的客戶似乎不必太在意;但廖慧雯想的卻是,只要顧客產生抱怨,就會對品牌失望,「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人可以向瓦城say no。」所以即使穿著制服、掛著名牌,必須尷尬地追到其他餐廳,向這對母女低頭道歉,她也沒有一絲猶豫。

共同打造績效

不懲罰責罵,以高EQ協助同仁成長廖慧雯律己甚嚴,她每天提早一小時上班不打緊,連午休都要事先規畫出晚餐須達到的業績,提醒員工現場剩下多少位置,距離目標剩多少。

只是不斷地向前衝,難免讓心態一般般的員工跟不上腳步。那一天是母親節,在極度高壓狀態下的廖慧雯,見到一名慣性遲到的員工,忍不住破口大罵,而這位員工甚至向上反映,且當天就辭職不幹了,「那是我看過她最沮喪的時刻。」Faye 說。

畢竟體力、能力都能靠時間與努力去累積,「人員管理」卻是另一門學問,「如果一名員工是因為你的關係而離開,那豈不是跟客訴一樣嗎?」思考過後,廖慧雯當天就打電話向這位員工道歉。這一次她學習到,要打造高績效的團隊,主管得有高度的EQ。

漸漸地,廖慧雯找到管理的訣竅。比如說,對於習慣性遲到的員工,她會捨棄懲罰,親自打電話把員工叫醒;對於菜單怎麼背都背不熟的員工,她會把菜單做成一張張的字卡,讓員工可以隨身攜帶背誦。

為提高團隊績效,廖慧雯事前會利用計時器輔助,佈置餐桌平時可花一分鐘,但過年就要四十秒完成,「只要每天練習三次,一個禮拜就能駕輕就熟。」從逃避到面對,廖慧雯現在絕對有資格說:「端盤子也能出頭天!」前一陣子,她把昔日半夜偷偷清洗、已洗到變淺綠的制服,送給另一位年輕新秀員工,無非是希望把「永不放棄」的精神傳承下去。

廖慧雯

出生:1984年

現職:瓦城竹北店店長

經歷:咖啡店店員、金融證券營業員學歷: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家庭:已婚,育有一子每分每秒都要衝,

廖慧雯的達陣絕招

以年底尾牙宴銷售200組的目標計畫管理為例目標 換算單月目標 換算單日目標

時間

計畫 2個月達成200組 1個月100組 每日至少4桌→平日至少3桌,假日至少5桌

行動

計畫

列出

關鍵行動 【人】

目標顧客 ‧先確認企業員工人數,至少6人以上公司,才符合10人尾牙宴的客群‧確認上述企業行號的數量

‧確認公司地點

【事】

拜訪顧客 ‧依照公司地點安排路線

‧採沿線拜訪以節省時間

【物】

宣傳單、人力 ‧準備DM,顧客回店用餐時攜回,以統計回流績效‧支援人力,2人/日【時】 設定每家公司拜訪停留時間,計算

‧一天應拜訪幾家

‧一天共花費時間‧共需幾天的拜訪步驟1.

先設定應達成的期限,訂定「月」目標,由「月」目標分配「日」目標達成率,再拆解周間與週末達成率,並以「天」來檢視完成度。

步驟2.

列出可達標的關鍵行動。比如說,【人】要找出可達標的關鍵人、【事】定義可達標的必要行動、【物】規畫的物料資源用量及計算派遣人力、【時】訂定每日行動時間。

年輕店長必學管理 10招對主管:展現實力!

1.達到目標業績本來就是基本盤,更要自我要求「破紀錄」。

2.用數字管理,把月目標化為周目標及日目標,並每天檢視進度。

3.培養員工提早準備的習慣,儘量超前進度。

對員工:將心比心!

4.自己做得到的事情,不代表員工能跟得上,要解決而不是製造問題。

5.就算是工讀生的事情,也要視為自己的事。

6.和員工一起準備考核,甚至休假也可協助同仁演練。

7.遇到自己發生的難題,要勇於認錯與承擔。

對顧客:服務至上!

8.第一時間處理客訴,不要讓客人帶著情緒回家。

9.若客人無法久候,也要坦白並安排到其他店家,避免讓客人空等。

10.主動關懷,把每一位客人當成家人用心款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