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6 TWM 撰文‧鄧?寧 近五年來,國際飯店品牌大張旗鼓進駐台北,其中,從興建到裝修歷時逾九年的文華東方酒店,以及總投資額達兩百億元(含飯店、住宅與國際會議中心)的萬豪酒店,這兩家指標型大飯店的機電工程,都是長佳機電所承包,這家三月中才剛以二十六元掛牌的上櫃新兵,其實有著老靈魂。 創立迄今已二十二年的長佳,前身是國內大型營造廠達欣工程的子公司,主要承包達欣的相關機電工程。達欣創辦人之一王人達在政商界人脈廣闊,從他二○一○年嫁女兒時,鴻海郭台銘、聯電曹興誠、富邦蔡明忠、台塑三娘李寶珠與三女王瑞瑜、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等紛紛到場就可窺知一二。 策略 雞蛋不放同一個籃子長佳長期拜達欣之賜,承攬不少機電工程,自然也累積相當的機電技術與業務力。一一年,在達欣工程董監改選前夕,王人達將自己與家人的大多數持股都轉讓予兩個弟弟王人正(達欣董事長)與王人治;自己與小兒子王才翔則將長佳切割自立門戶,不再隸屬於達欣旗下。 王人達、王才翔帶領長佳的獨立之路後,分別擔任長佳董事長、副董事長,實際經營則由王才翔負責。王才翔說,長佳做了許多努力,包括導入歐美先進國家流行已久的BIM技術(3D模擬資訊),以及加重「價值工程」(控制成本、提高功能),在在都為了證明長佳的能力,投標時不須再倚賴達欣,也能闖出自己的路。 與國內其他機電工程廠商相比,長佳資本額僅三億元,走小而美路線,但獲利能力卻可與大型同業比肩,甚至超越同業。攤開財務報表,一一年到一三年,長佳連續三年的每股盈餘皆穩定維持在三元之上,不受景氣波動影響。 技術 價值工程幫客戶省錢總經理黃添春指出,「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分散風險原則與多元化策略,是長佳能穩定獲利的關鍵因素。 不像同業漢唐、聖暉、同開多集中業務在無塵室設備,擎邦則以石化、化工廠為主,長佳卻是廠辦、商辦大樓、公共工程到住宅無役不與,究其原因,黃添春說:「廠辦工程利潤確實較高,但○八年金融海嘯時,許多廠房都停建,同業沒有案子,只能大幅裁員,加上近幾年競爭激烈,廠辦利潤不斷下滑,所以我們會積極投標各類型建案以累積經驗。」為廣闢案源,長佳首度承包台大動物實驗所大樓與義大醫美中心等醫院性質的機電工程,因毛利較低、不到十位數,以至於影響一四年每股盈餘下滑至二?二四元,但與同業相較,仍名列前茅。 多年累積下來,長佳的實績已涵蓋企業總部、百貨商場、捷運站、隧道、無塵室、機房、住宅與醫院等,目前則以商辦大樓為主力,占其營收比重超過五成,其中觀光飯店更是長佳的拿手好戲。 開泰豐國際(文華東方酒店之業主)協理趙俊騰表示,因工程期長,設計師不斷改圖,管線時常要重布,「但長佳幫我們做的價值工程,光是高壓變電站的採購,就足足省了一億多元。」黃添春表示,頂級酒店對水、電的標準十分嚴格,文華東方要求每個房間的水龍頭,在五秒鐘內就要流出熱水,所以長佳特別從美國進口兩台兩千瓩的鍋爐,「設備材料通常會占掉工程款項的七、八成,所以採購能力也是我們的決勝因素。」最後,文華東方光是機電的投資規模逾十一億元,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高規格。 有了六星級酒店加持,由西華飯店旗下宜華國際所投資的萬豪酒店旋即找上門來。宜華國際總工程師陳振洲回憶,工程剛發包時,有十二家廠商前來投標,「幾乎台北市所有大型機電廠商都來了,長佳帶著做文華東方的同一組團隊,最後以『最有利標』決標。」所謂最有利標,其實就是價值工程的展現,講求為業主省下成本,但不減損其功能。長佳副總經理吳陽明解釋,飯店比起其他建案,設計變更較頻繁,「不管是房間、廚房或大廳的細部,都是等到興建時才開始設計,而且會不停變更,此時埋在牆內的水、電、消防、通風等需求都要能夠配合。」「設計是平面的,施工是立體的,要顧及前後、左右、上下,以預留管線,這不容易。」陳振洲說,今年七月萬豪酒店率先開幕的大宴會廳,音響、燈光、舞台、廚房等管線交錯,裝修十分複雜,因此將追加工程又交給長佳負責,估計長佳承包的規模將突破八億元。 接班 上櫃之後才是挑戰三十六歲就力倡走自己的路、追求獨立的王才翔,同時也身兼達欣籃球隊領隊,長期跟著父親王人達熟悉籃協生態,加上看好台灣運動產業的經營潛力,特別讓長佳跨足經營運動場館,一二年即取得中和、板橋國民運動中心的營運權,「這是我個人興趣,但也能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預計今年營收占比就能拉高到一成。」從工程到籃球,王才翔都有乃父之風,也確實克紹箕裘、繼承衣缽,但他說:「我希望以後人家不會叫我『王人達的兒子』,而是看到王人達時,稱他是『王才翔的爸爸』。」這位三十六歲的王家第二代,能不能憑藉長佳機電自立自強?掛牌上櫃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但後續表現才是真正的考驗。 長佳機電 成?立:1993年 資本額:3億元 業?務:商辦大樓、公共工程、住宅大樓、廠房及其他機電工程承攬經營者:董事長王人達、副董事長王才翔業?績:2014年營收11.24億元、獲利6972萬元、EPS2.24元 |
|
||||||
台北萬豪酒店開幕堪稱今年台灣飯店業年度盛事,卻沒有熱鬧的剪綵活動,於八月二十四日低調開門迎賓,還選在華人忌諱的農曆七月試營運;急營運的背後,背負台北市新版超高的房屋稅。 由西華飯店集團董事長劉文治投資二百億元開發的台北萬豪酒店,是全台最大會議型國際觀光飯店。二○一○年,劉文治在動土典禮上信心滿滿地說,正式營運將新增八百到一千個工作機會,每年為政府締造四億元稅收。 不過,台北市政府去年調高一四年七月一日後取得使用執照的房屋稅金額,萬豪每年要負擔的房屋稅從原本的六千五百萬元飆升至一.四億元,再加上地價稅則超過兩億元。光是房地產相關稅負,已達「貢獻四億元稅收」的一半。 雖然另類的為政府創造龐大稅收,但卻大幅侵蝕原先設定的利潤。也難怪五年前的動工日當天,劉文治表示「感謝蕭(萬長)副總統提醒我愛台灣不能只是說說」,但在開幕前,他的說法卻是抱怨居多。 抱怨歸抱怨,但台北萬豪常務董事劉恆昌透露,萬豪酒店已經接獲一筆人數多達一千五百人的會議訂單,顯然,即使大環境今非昔比,經營團隊仍努力拚經濟。
(黃家慧、梁任瑋)
投資人就是愛配息
中鋼特股價比中鋼貴一倍 八月以來全球投資氣氛急轉直下,台股同步急殺;此時此刻,投資人心裡想什麼?從中鋼特與中鋼的股價差異,或許可以簡單推敲。 八月二十四日,當台股陷入大幅回檔,也出現罕見的現象:中鋼特股價雖重挫,但收盤價三十七元,竟比中鋼的收盤價十八元高出一倍。往年兩者雖有價差,但鮮少達到如此懸殊的水準。究竟怎麼回事? 答案是,兩者配息水準不同。中鋼股票自從一九七四年上市起,就區分為普通股和特別股,公司章程規定,特別股享有每年優先配息一.四元的權利,同時設有累計機制,如果當年度盈餘不足以分配特別股股息,相關差額可累積至未來年度、有盈餘時優先補足。 反觀中鋼的普通股,受近年市場低迷影響,一二、一三年度股息分別只有○.四元、○.七元,即使加上若干股票股利,對股民的吸引力仍大不如前。資金為了追求相對穩健收益,自然傾向捨普通股、買特別股,造成價差日益拉大。 中鋼特與中鋼的價差擴大,反映當前投資人的保守心態,雖然「八二四股災」後不見得是高股息個股的最佳買進時機,但從近一個月中鋼股價跌兩成、中鋼特僅跌八%來看,高股息顯然仍是一道護身符。
(周岐原) |
2015年11月16日晚間,一則重磅消息震驚酒店業界。綜合英國《每日電訊報》、Seekingalpha網站等消息,萬豪國際(MAR.NYSE)擬將支付122億美元收購喜達屋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大的酒店運營商。根據此次交易條款,喜達屋普通股的每股將折算成萬豪A類股票的的0.92股加2美元現金。若收購成功,那萬豪-喜達屋集團形成的巨無霸將運營超過5500家酒店連鎖,管理全球超過110萬間酒店客房,營收將超過27億美元。
隨後,相關的官方網站和內部郵件截圖被公布,萬豪國際在其官網宣布,將以122億美元收購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國際集團,此次並購將創建全球最大的酒店連鎖集團。
萬豪稱,未來這個酒店集團將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500家酒店,客房總數達110萬間。截至2015年9月,兩家公司此前12個月合並收入達到27億美元。此項交易已獲得雙方董事會的一致批準,預計將於2016年年中完成。
此前有消息稱,錦江、海航和中投欲760億元競買喜達屋。同時,喜達屋董事會也於2015年4月對外公開表示喜達屋將對出售持開放態度,主要基於擔心增長速度不如其他酒店運營商。而考慮到該交易的潛在規模,為避免中國公司之間的相互競爭擡高收購價格,中國政府希望只有一家國內企業進行競購,同時將在近期做出決定,而如果報價過高,中國政府可能不鼓勵中國公司競購喜達屋。
簡而言之,中方三大公司在此番喜達屋的競購中都出局了。對此,中方三家公司並未發表言論和態度。
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接近人士處獲悉,錦江系的確與喜達屋方面一直在接觸,但由於競購者眾多,因此錦江系一直也並不確定最終會花落誰家。
據了解,喜達屋來自康涅狄格州斯坦福,於1985年進入中國市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高端國際酒店集團。集團旗下品牌包括瑞吉(St. Regis)、豪華精選(The Luxury Collection)、威斯汀(Westin)、喜來登(Sheraton)、福朋喜來登(Four Points)、艾美(Le Meridien)、W酒店(W Hotels)、雅樂軒(Aloft),以及源宿(Element)。截至目前喜達屋在全球擁有超過1,200處物業,市值在120億美元左右(約760億元人民幣)。
萬豪國際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酒店管理公司,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集團旗下擁有4100家酒店、19個酒店品牌,以及在全球各地的4100家管理和特許經營酒店任職的眾多員工。旗下酒店品牌包括:萬豪酒店、麗思卡爾頓酒店、萬麗酒店、萬怡酒店、Residence Inn、Fairfield Inn、SpringHill Suites、TownePlace Suites、華美達國際、通過Marriott Vacation Club、Horizons、Ritz-Carlton Club及Marriott Grand Residence Club等品牌經營度假式酒店及萬豪行政公寓。2014財年的財報收入近140億美元。
一旦此次交易完成,則萬豪加上喜達屋這樣的豪華陣容就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最大酒店集團。
美福旗下頂級飯店開幕,近來國內外的高檔飯店、商辦,相繼在大直落腳,就是看好這裡有望成為「第二個信義商圈」。 景氣冷,二○一五年前十一個月大台北飯店住房率,意外下滑至七四.九%,為近五年來首度下滑,在一片壞消息中,二○一六年一月六日,斥資百億元打造的台北美福大飯店亮相。這是全台最新開幕的國際觀光飯店,也是繼台北萬豪酒店後,大直第二家國際觀光飯店。 專攻金字塔頂級客群美福房價比文華東方還貴 初登場即發出豪語。美福喊出一萬四千元的年均房價,超過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自助餐廳彩匯每人晚餐要價兩千元,比寒舍艾美酒店探索廚房還貴。面對不景氣,又無「國際牌」光環加持,美福要如何改寫國內頂級奢華飯店的年均房價、自助餐單價兩大指標? 家族在台北大直落腳已經十代的美福大飯店董事長陳春銅,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美福以「大直新地標」自許,不僅要問鼎全台最頂級飯店寶座,更要推升大直成為「第二個信義區」。 大直地區的土洋飯店大戰風雲密布,火藥味十足,光看急欲進場插旗設點的參賽者來頭,即可窺知二一。 住商不動產大直店副店長吳礎辰指出,面對來勢洶洶的競爭者,維多麗亞酒店以加入全球最大獨立酒店品牌璞富騰(Preferred)應戰,站穩大直五星級飯店鐵三角地位。加上籌備中的英迪格酒店,隸屬全球客房數最多的洲際酒店集團,都有意揮軍大直的飯店市場。 「每晚一萬四千元不算貴啦!」擁有二十多年飯店資歷的美福副總經理郭玲玲表示,目前台灣國際觀光飯店定價大約是坪數乘以一千二百元至一千三百元,再視季節或客人貢獻度打折,而美福的定價則是坪數乘以九百元,「與國際一線城市同等級飯店相比,並沒有比較貴。」 依據Hotels.com「二0一五年飯店價格指數報告」,在全球五星級酒店平均房價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台北以九干六百八十二元,名列第十;在亞洲則排名第三,低於東京的一萬四千元、香港的一萬一千元。 「以文華東方酒店為例,台北的年均房價一萬二千五百元,仍遜於國際一線城市,包括巴黎、米蘭分別站上三萬元、兩萬元大關,東京和香港也有一萬五千元水準。」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行銷公關總監李佳燕說。 看好近內科、松機優勢開發度低,發展潛力更大大台北五星飯店投資風潮方興未艾,是否真有這麼多客源需求?商業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董事總經理林俊銘指 出,調查發現二0一五年大台北飯店需求成長率僅二.五%,不及二0一四年的六.三%;國際旅客二0一五年的成長率也只有五%,遠低於二0一四年的二四%。 據觀光局統計,二0一五年前十一個月來台商務客,共有七十萬四千二百四十三人次,較前一年度衰退一.二一%。對於客源減少,業界厭受更明顯,中華民國觀光 旅館公會理事長賴正鎰指出,二0一四年商務客源雖有回升,但前一年卻是大幅下滑一七%,客源減少影響營收,成為業界隱憂。 業者的算盤卻不一樣。陳春銅說,大直雖然起步較晚,但鄰近松山機場,又有捷運與內科園區助力,也因市容新穎,吸引鴻海、和泰等指標性企業進駐。台北萬豪酒 店常務董事劉恆昌表示,大直緊鄰內科園區,原本即有科技新貴自住需求,近年大舉興建頂級商辦,包括大直台北時代廣場、長虹新時代廣場等,成為北市另一頂級 辦公商圈指日可待,因此搶進卡位。 過去外界認為大直商圈發展不夠成熟,但對於這些新飯店玩家來說,不成熟反而成為大直的優點,因為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也更容易做整體規畫。 劉恆昌說,新五星飯店可為大直帶來更多觀光客,且此區開發度僅五成,低於信義區的八成,具低密度開發潛力,加上鄰近的二百二十六公頃河濱綠地,都市綠帶的特殊景觀,可吸引國際會議商務客入住。 客源衰退成最大考驗商業中心進駐是觀察指標林俊銘說,大直商業區近期開設複合武消費型大樓,娛樂、消費越趨熱絡,加上地段佳,距離松山機場(從劍南路站)坐捷運僅需三分鐘,腹地也很集中。大直可循韓國首爾的江南區模式發展,變身「台北的江南Style」。 但是在國際旅客成長率和飯店需求量成長減緩的條件下,萬豪、美福飯店兩家斥資百億以上的重量級玩家出現,一開幕就要面臨嚴苛考驗,是否能如業者所預期的, 大直能成為第二個信義計畫區?包括商業中心、地標型的商業大廈、政府及公共機構等後續進駐的力道,將會是一個重要觀察指標。台灣的旅遊市場未來還有沒有另 一波爆發力,也是測試五星級酒店在大直能否存活下來的關鍵。 撰文者林淑慧 |
北京時間18日晚多家外媒報道稱,喜達屋以每股78美元的價格與安邦財團達成協議,總收購價為132億美元,安邦財團在4天內將報價提高了4億美元。
本周稍早時候安邦向喜達屋提出收購要約,安邦集團目前正積極在美國酒店業中擴張。安邦保險曾於2015年2月以破紀錄的19.5億美元價格購買美國紐約地標華爾道夫酒店。春華資本和J.C.Flowers & Co.也將參與收購,與安邦組成聯合投資體共同收購喜達屋。
此前有意收購喜達屋的萬豪集團有5天時間作出回應,可在3月28日前遞交競購方案。萬豪曾在11月與喜達屋達成一份價值122億美元的收購協議。知情人士向CNBC透露,萬豪集團將提出反報價。
喜達屋股價盤前上漲,截至北京時間20:46,漲幅達4.48%,報每股79.81美元。
另據彭博社報道,喜達屋表示安邦每股78美元的報價優於萬豪的報價,公司原定於3月28日的股東會議將延後,喜達屋已告知萬豪有意結束合並協議。
萬豪方面回應稱,正在對安邦集團的方案進行評估。如果喜達屋終止此前的協議,則必須向萬豪支付4億美元的分手費。這與安邦財團4天內的加價幅度一致。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經過一系列的提價競購後,突然之間,“土豪”安邦表示“不玩了”。
北京時間4月1日早間,道瓊斯援引消息人士稱,安邦將退出收購喜達屋酒店。受此影響,喜達屋股價盤後下跌4%。彭博稱,最初“追求者”萬豪國際將收購喜達屋。而就在不久前,安邦剛剛提升了報價超過140億美元,讓業界估測萬豪可能“沒戲”了,卻不料劇情反轉。
業內估測,觸及保監會的相關監管“紅線”可能是此次安邦突然退出收購的主要原因。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4月1日就此事采訪安邦,截至記者發稿時,安邦表示官方暫時沒有可披露的信息。
頻繁提價競購
這是一場持續一段時間的精彩競購戰,先是在去年11月,萬豪國際與喜達屋已經達成協議,雙方董事會一致通過收購提案,預計今年年中前交易就可以完成,屆時全球最大酒店集團將由此誕生。萬豪國際提出的收購價為每股68美元現金+股票,對喜達屋的收購總價為122億美元。
正當大家都在都以為兩大酒店巨頭“聯姻”誕生世界最大酒店無疑時,“土豪”安邦突然“殺出”,與萬豪國際就收購喜達屋一事展開爭奪戰——今年3月,安邦牽頭的財團提議以接近130億美元(每股76美元)“全現金”競購喜達屋,高於11月時萬豪與喜達屋達成的收購總價。沒過幾天,“財大氣粗”的安邦繼續將收購價提高至每股78美元,交易總價達132億美元,解約金為5000萬美元。
“價高者得”向來是基本商業法則,喜達屋內心應該非常高興,彼時,其表示將優先考慮安邦的新報價,也就是說,萬豪可能要出局了。
“值得註意的是,酒店業是高現金流但未必是高利潤的產業,因此當金融資本和酒店產業資本競爭時候,通常大家會認為金融資本更勝一籌。但是萬豪這次未必放棄,因為收購喜達屋對於萬豪成為全球最大酒店集團具有戰略性意義。”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分析。
果不其然,3月21日,不甘心的萬豪這次拼了,其大幅提高收購價至每股85.36美元,方式為每股21美元現金+0.8股萬豪國際普通股,喜達屋股東將在收購完成後獲得新公司約34%的股權。新的收購總價升至136億美元。
非常現實的喜達屋立刻轉向與萬豪方面簽署修訂版並購意向書,同時把解約金從4億美元提高至4.5億美元。也就是說,安邦如果還要繼續收購喜達屋,則一定要繼續提價,並且還要承擔4.5億美元的高額“分手費”。
“土豪”就是“土豪”,沒過幾天安邦繼續提價——3月26日,喜達屋表示收到了來自安邦領銜財團的非約束性要約,希望以81美元/股的價格,現金收購喜達屋的全部流通股。當天,喜達屋在與安邦商談時,安邦又將收購價格修正至82.75美元/股。雙方將繼續就非價格條款進一步商議。據此計算,安邦的新報價將使收購總額達到141.5億美元,合920億元人民幣,該價格也相當於支付了“分手費”。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雙方如此擡價,絕對是喜達屋最得利。其實這幾年高端酒店並沒有那麽好做,喜達屋也有自己的業績壓力,因此這回競購大戰,喜達屋一直保持‘價高者得’的現實狀態。”趙煥焱認為。
本周一,喜達屋董事會表示,安邦對喜達屋最新的收購方案優於萬豪,喜達屋更青睞安邦。
安邦退出為哪般?
就在安邦提價沒幾天後,劇情突然反轉了。
據道瓊斯援引消息人士稱,安邦意外退出了收購喜達屋酒店。
安邦放棄收購喜達屋,喜達屋股價盤後下跌超過4%,達到79.5美元。以周四閉市後每股21美元現金+0.8股萬豪國際普通股計算,喜達屋的收購價格為77.94美元。
目前尚不清楚安邦為何突然放棄收購喜達屋。
據路透社報道,安邦並未就為何放棄收購喜達屋給出解釋原因。
《金融時報》稱,安邦未能展示出支持其收購喜達屋的融資能力,因此放棄收購。
業界估測,觸及保監會的相關監管“紅線”可能是此次安邦突然退出收購的主要原因。
“通過一系列的價格戰,我們可以看到,‘鐵了心’的安邦保險與誌在必得的萬豪家族大搏鬥。喜達屋的吸引力在於更加國際化,為安邦保險以後進一步在全球收購不動產實行資產配置打下基礎。美國本土以外的客房比例在2014年是萬豪為26%、喜達屋為56%。喜達屋擁有不動產占2.95%。這些數字說明了喜達屋這個標的公司的價值。但是安邦能否達成收購有個關鍵點,保監會對安邦近期兩筆海外並購持‘明確不支持態度’。理由之一指,安邦的境外投資,已經碰觸了保監會關於‘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不超過總資產15%’的監管‘紅線’。當幾天前安邦提價超過140億美元的時候,我們業內不少人還納悶,好像監管‘紅線’並沒有限制到安邦?但從今天一直‘矢誌不渝’提價的安邦突然放棄對喜達屋的收購來看,極可能是監管‘紅線’起作用了。”趙煥焱指出。
公開資料顯示,安邦自2014年起開始進行海外投資包括:19.5億美元買下紐約華爾道夫酒店;2.2億歐元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2.19億歐元收購比利時勞埃德銀行100%股權;約1.1萬億韓元收購韓國東洋人壽57.5%的控股權;1.5億歐元收購荷蘭VIVAT保險公司100%股權;以15.9億美元收購美國信保人壽。2015年間,安邦還曾試圖以4.1億美元收購美國紐約美林金融中心;11.7億美元收購英國倫敦Heron大廈等。以上交易總計約69億美元,約合438億元人民幣。加上近期兩筆未完成的對於海外酒店的收購,其總的海外投資額度已達1716億元人民幣。
而此次安邦的退出,絕對是利好萬豪的消息,這意味著,如果不出意外,則喜達屋基本“花落”萬豪了。
萬豪算過一筆賬——如果其成功完成對喜達屋的收購,則未來這個新組建的酒店集團將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500家酒店,客房總數達110萬間,成為全球最大酒店集團。相對安邦的財務投資性收購,萬豪是具有專業度來的戰略性收購,客觀而言,更有利於酒店集團的業務發展。
萬豪或許萬萬沒有想到,在愚人節這天,獲得了這樣一份“禮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http://www.xcf.cn/gdyw/201604/t20160408_769896.htm
http://www.xcf.cn/gdyw/201604/t20160408_769896.htm万豪董事长:安邦再加价,我们就放弃收购喜达屋
“如果安邦没有撤回对喜达屋的收购,而是加价到每股现金82.75美元,我们就会放弃对喜达屋的收购。”万豪国际集团董事长Bill Marriott于4月6日美国达拉斯举行的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2016年度全球峰会”期间表示。
Bill Marriott说,万豪与安邦保险对于喜达屋的收购战非常激烈,因为酒店行业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看到如此大额的收购。
万豪与安保保险之间的收购战起始于去年。
去年11月,万豪国际宣布,以喜达屋股东手中每股股票可以获得0.92股万豪A级普通股,以及2美元现金,换股涉及总价值119亿美元的股票和3.4亿美元现金的方式收购喜达屋。
但在今年3月19日,安邦保险领衔的财团宣布,计划以每股78美元、总价值132亿美元现金收购喜达屋,成为“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面对由安邦保险领衔的财团向喜达屋抛出的总价值132亿美元现金的收购方案,万豪国际宣布,其与喜达屋签订了修正后的并购协议,万豪国际将以相当于每股79.53美元、总价值1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喜达屋。
3月28日,喜达屋董事会宣布,安邦保险领衔的财团已经提价至每股现金82.75美元、总价值141.5亿美元现金,董事会认为这一报价更优。
3月31日,喜达屋发布公告称,由安邦保险领衔的财团撤回对喜达屋的收购案,董事会仍一致支持与万豪国际进行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
“现在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合并,因为不知道未来还会发生什么,因此要脚踏实地而不要去投机。关于这项收购,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之后的整合。当然,这的确是一项令人瞩目的交易。”Bill Marriott说。
合資公司將借助阿里生態中的龐大用戶基礎及大數據能力,幫助萬豪探索酒店運營新模式。
i黑馬訊 8月7日消息 今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萬豪國際聯合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全面運營萬豪旗下所有線上中文官方平臺,包含萬豪中文官方網站,萬豪無線端中文app,飛豬萬豪官方旗艦店等。
同時,萬豪集團旗下會員體系也將與阿里巴巴的“88會員”體系全面打通。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希望阿里巴巴豐富的消費數據和互聯網技術能與萬豪無與倫比的酒店專業管理能力產生驚人“化學反應”,為全球酒店行業全面升級帶來標桿意義。
萬豪國際總裁兼CEO Arne Sorenson表示,通過成立合資公司,我們將雙方線上線下的資產、人才結合起來,為中國消費者提升全球範圍內的旅行體驗。此次合作兌現了我們對未來旅行的承諾:以旅行者身份考慮整個旅行計劃,包括獨一無二的酒店服務,細心妥帖的周邊行程。
他表示,通過合資公司,中國消費者將很快能享受到全球範圍內專業定制的本地化體驗和酒店服務。
此次合作將使阿里巴巴和萬豪國際打通線上線下,建立長期可持續夥伴關系,並使飛豬和萬豪成為中國出境遊用戶的首選平臺。在充分運用雙方數據積累的基礎上,合資公司將全面接管並運營萬豪集團旗下所有線上中文官方渠道,借助阿里巴巴生態中超過5億龐大活躍用戶基礎及大數據能力,幫助萬豪探索酒店運營新模式。未來有望為更多酒店集團提供服務。
萬豪國際集團亞太區總裁及董事總經理施康瑞在1月12日被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王曉峰約談時表示,此次萬豪禮賞問卷是聘用了第三方外包商發出的,未審核下拉菜單。(視覺中國/圖)
1月12日,國家旅遊局約談萬豪亞太區總裁。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萬豪國際集團亞太區總裁及董事總經理施康瑞在1月12日被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王曉峰約談時,表示此次萬豪禮賞問卷是萬豪國際集團聘用了第三方外包商發出的,萬豪的工作人員未審核下拉菜單。
“目前我們已經和這個第三方外包商解除合同。另外由於個別員工的過失,我們的官方賬號錯誤地點贊了支持西藏獨立的推文,誤導了公眾。目前已經對這名員工進行停職並依程序解雇。”施康瑞表示,從11日晚6點起,萬豪關閉了中文網站,由於萬豪APP後臺是同時在全球運營,也已關閉了全球的萬豪APP。
12日上午,王曉峰約談時指出,萬豪國際集團把西藏和港澳臺地區列為“國家”,無視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及法律紅線,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感情。國家旅遊局註意到萬豪國際集團道歉後,萬豪仍為“藏獨”點贊,使得中國公眾對道歉的真誠度產生了疑問,要求萬豪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查實後進一步對外公布調查結果。
王曉峰強調,在華經營需要嚴格按照中國法律法規行事,絕不允許有任何挑戰中國法律紅線的活動;要求萬豪積極配合中國有關部門的調查,誠懇接受處罰,同時對網站和APP全面進行隱患排查,深刻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訓,消除事件造成的負面影響。
施康瑞表示,對於所犯下的嚴重錯誤,將承擔所有責任,並以此為鑒全面整改,加強中國法律法規的培訓以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萬豪國際集團將繼續積極配合政府的調查工作,做到公開透明,並保證向公眾公開調查結果,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