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法國政壇莫札特 領經濟向右轉

2014-09-15   TCW
 
 

 

上任兩年,內閣改組四次,這是法國總統歐蘭德的成績單。雖然法國內閣換將已不是新聞,但在八月底改組的法國內閣,還是出現一位讓人眼睛一亮的人物,那就是年僅三十六歲的經濟部長麥克隆(Emmanuel Macron)。

在左傾氛圍濃厚的法國政壇,麥克隆出線可說讓人驚奇。他曾是投資銀行「羅思柴爾德」(Rothschild)合夥人,曾促成雀巢與輝瑞子公司九十億歐元購併案,光佣金收入,就使他成為富翁。

二○一二年歐蘭德競選總統,麥克隆擔任經濟顧問,不過歐蘭德上台後推出富人稅等政策,麥克隆事先都未被徵詢。事後,他曾稱此舉會將法國變成「沒有陽光的古巴」。儘管如此,麥克隆仍一直擔任愛麗舍宮(總統府)副秘書長一職。

麥克隆的雙親皆為醫生,他本人就讀巴黎政治學院、國家行政學校(ENA)等名校。十七歲時,麥克隆愛上大他二十歲的法文老師。六年前麥克隆終於和這位當時已五十歲的老師結婚,週末時他們會一起去探望她的孫子——也就是妻子與前夫的孩子的小孩。

此外,麥克隆本人更是多才多藝,他在鋼琴比賽中得過獎,會跳探戈,還是個哲學家,大學期間他擔任已故的法國思想家利科(Paul Ricoeur)的助理,並研究黑格爾、馬基維利。

雖然麥克隆本人極具魅力,他的上任仍引起歐蘭德所屬的「社會黨」抨擊,主要是當年歐蘭德競選時曾說:「我的頭號敵人是金融大財團,」如今卻任命一位投資銀行家當經濟部長。近來歐蘭德推動削減政府支出,也遭到同黨的前任經濟部長罷官抗議,才有此次麥克隆的出線。

然而歐蘭德的更大難題,不是同室操戈,而是如何挽救法國經濟。自他上任至今,法國經濟年成長率平均不到○.一%,一連串仇富反商政策,更讓法國富人與大企業「用腳投票」。因此麥克隆的上任,乃是歐蘭德為拯救法國經濟,對企業界釋出善意之舉。只不過在左翼勢力當道的法國政壇,被稱為「愛麗舍宮的莫札特」的麥克隆,要想彈奏「向右轉」這條旋律,恐怕也要有面對噓聲的心理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47

音樂180118必聽的莫札特木管樂協奏曲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8/01/18/%e9%9f%b3%e6%a8%82180118%e5%bf%85%e8%81%bd%e7%9a%84%e8%8e%ab%e6%9c%ad%e7%89%b9%e6%9c%a8%e7%ae%a1%e6%a8%82%e5%8d%94%e5%a5%8f%e6%9b%b2/

音樂180118
必聽的莫札特木管樂協奏曲
蕭律師執筆

180118a.jpg

木管樂器有長久的歷史,是管弦樂團中除弦樂組外最重要的樂器群組。木管樂器大多由木材製作,故名,主要有長笛、短笛、單簧管、雙簧管、英國管、巴松管等。木管樂器表現力豐富,演奏技巧複雜多變。

木管樂器到了十七世紀正式成為管弦樂團的標準配置。進入十八世紀,為了表達木管樂器的技巧和音色,名家如 韋華第、韓德爾、海頓、莫紮特、比爾連尼等都寫出不少動聽的木管樂協奏曲。莫紮特的木管樂協奏曲相信是最出色、也是最多人喜愛的協奏曲。

幾乎每一首莫紮特木管樂協奏曲都是專為某演奏木管器友人或客人而寫。他寫了二十多首鋼琴協奏曲,那多是為自己任獨奏者而寫,其他多是為滿足好友或其贊助者所需而寫。

〈降B大調巴松管協奏曲(作品編號129)〉
這是莫紮特所寫的第一首木管樂協奏曲,時維1774,他十八歲。我們現在仍不知他為誰而寫這首協奏曲,也不知道其他幾首(一般相信他共寫了五首巴松管協奏曲)的下落。總之這是倖存的一首。

這首協奏曲配器簡單:除獨奏的巴松管外,樂團是由第一及第二小提琴、兩支雙簧管、兩支降B大調圓號,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所組成。第一樂章是一般的奏鳴曲式,以樂隊作序奏,然後獨奏者進入帶出主題。第二樂章是緩慢而詩意的、但沒有發展部的奏鳴曲,內含一個後來成為《費加羅婚禮》第二幕開始時的一段詠嘆調的主題。最後一個樂章是一個 海頓常用、但莫紮特很少用的小步舞曲連帶一個迴旋變奏曲。

這首協奏曲是學習巴松管的教材,也是職業巴松管手經常出演的曲目。

〈C大調長笛與䜿琴協奏曲(作品編號299)〉
這首協奏曲是莫紮特22歲時(1778)在巴黎時為Guines公爵父女所寫。公爵是當時宮廷甚具權勢的人物。莫紮特寫給自己父親的信稱〝父擅長於長笛,女的䜿琴簡直是精彩。她有超人的記憶力,但對作曲毫無天份,蠢過隻騾。〞雖然公爵後來給他的酬勞遠低於他所期待的,莫紮特仍為他們寫下這首令人愉悅的雙協奏曲。

有人認為莫紮特時常表示對長笛和䜿琴的厭惡。如果這話是真的,單就這首協奏曲中就看不出來。全曲配器均衡。樂團以弦樂、雙簧管及圓號組成。第一樂章樂隊以一個明快序奏開始,兩個獨奏隨即跟進,長笛儼然成為這樂章的領導者。在第二樂章,樂團的弦樂靜止,中提琴分為兩部份奏出交錯的線條,而長笛與豎琴交相織出一個華麗的旋律圖案。終章是一個快樂的迴旋曲,先由豎琴獨自主導。至近終曲,長笛悠然加入,使樂曲達到均衡。這樂曲迷人之處在於揉合了德國情懷與法國洛可可式風格。

〈G大調長笛協奏曲第一首(作品編號313)〉
莫紮特一生中最少為長笛寫了五首協奏曲,現存有四首,他們是兩首長笛協奏曲、一首行板(Andante),最後一首是先前介紹過的長笛與䜿琴協奏曲,都是完成於1778年。
前三首是受荷蘭富有的業餘但水平一般的長笛手Ferdinand de Jean委託所寫的部份。現今的一般説法是莫紮特一向都不喜歡長笛,所以在幾經掙紮後才完成第一首,即是這裡介紹的一首。其中的第二樂章, de Jean似乎是覺得太難玩(業餘嘛),莫紮特就寫了上面所説的一首行板(Andante in C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K.315)以作替代。據說這位財大氣粗、好附庸風雅的老細對這個代替品也極不滿意(可能都玩唔惦,太屎!),怒把酬金減半。當然,以行板代替原來的第二樂章的説法沒有獲得莫紮特第一首資料的確認,所以現今這首協奏曲都是以原版本演奏,而行板作為另一首獨立曲演奏。

這首協奏曲的樂團結構非常標準,由弦樂組、兩支雙簧管或兩支圓號組成。

第二首長笛協奏曲的來頭又怎樣?下面講。
〈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作品編號314)〉
即D大調長笛協奏曲第二首(作品編號314a)

1949年,指揮家Berhnard Paumgartner在蕯爾斯堡莫紮特紀念館中莫紮特兒子的文件堆中發現這首協奏曲的原稿。他一對之下,發現這首協奏曲竟和1778年莫紮特為de Jean所寫的長笛協奏曲第二首完全相同,只不過獨奏變成長笛,而調攺為D大調而已。這首協奏曲本來是在一年前莫紮特為意大利雙簧管手Ferlendi所寫。莫紮特大抵上計算過無充份時間完成另一首長笛協奏曲,遂將這首雙簧管協奏曲稍攺一下變成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了。後來不知怎樣,雙簧管協奏曲的原稿竟散失了,直至1949年才能重見天日。至現今,兩首協奏曲同樣流行。

這首協奏曲旋律之美,真是繞樑三日,近乎無以言喻。任何人(包括從不聽古典音樂者)聽了第二樂章的慢板(不論是雙簧管或長笛版本),都無法抗拒其魅力,莫不沈緬於如出自天籟的音符。對古典音樂初入門者,這是一首絕佳的導引曲目。基於兩首長笛協奏曲及那一首長笛豎琴協奏曲,真使人懷疑莫紮特是否真的如此嫌惡長笛。如果真的嫌惡而仍能寫出如此動人的樂曲,真是天才!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作品編號622)〉
這首是莫紮特最後的一首協奏曲,是專為單簧管手Anton Stadler而寫,完成於莫紮特去世前兩年。Stadler是莫紮特留在維也納最後十年的好友。Stadler曾多次參加演出莫紮特的作品,莫紮特為了對他的支持表示感謝,為他寫了一首單簧管五重奏和這首協奏曲。

雖然在莫紮特之前已有幾位作曲家曾用單簧管作獨奏的協奏曲,莫紮特也在Stadler前曾在多首樂曲採用單簧管作獨奏,直至到和Stadler合作時他才發現這樂器大有發展的空間,特別在低音音區。在這首協奏曲中,單簧管的音域往復跳躍於高、中、低樂段,把單簧管的音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樂團以弦樂、長笛、圓號及巴松管組成。樂團與獨奏在整首樂曲中高度自由地對話。

第一樂章是典型莫紮特式的一段光輝和延伸的長長引子。當中有些樂句似曾相識、似乎是莫紮特在不久前完成在《魔笛》中用過的樂句,特別是在最後主題再現前的一段。更應註意的是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對位變奏,而這手法莫紮特很喜歡用。

第二樂章是莫紮特最富詩意的樂段,充份顯示莫紮特對單簧管這種樂器的深入瞭解及如何將單簧管的抒情性與精湛技巧相結合,是令人贊嘆的創作。第三樂章是一個強有力舞曲迴旋曲。

唱片推介
PHILIPS 6500174 (Oboe Concerto, R. Strauss Oboe Concerto – Edward de Waart/New Philharmonia)
PHILIPS 6500379 (Flute Concerto No.1, Oboe Concerto – Neville Marriner/ASMF)
ARCHIV 198842 (Flute Concerto No.1, Oboe Concerto – Hans Stadlmair/Munich Chamber Orchestra)
DECCA SXL-6054 (Clarinet Concerto,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 Karl Munchinger /VPO)
TELEFUNKEN SLT-43047 (Flute Concerto No.2,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 Karl Richter/Munich-Bach Orch)
ELECTROLA SME-91315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Telemann Suite for Flute and Strings – Yehudi Menuhin/Bath Festival Orchestra)
DGG 2530715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Winds – Karl Bohm/VPO)
EURODISC 63728 (Flute Concerto Nos.1 and 2 – Rudolf Baumgartner/Lucerne Festival Strings)
PHILIPS 835257DXY (Flute Concerto Nos.1 and 2 – Colin Davis/LSO)
CAPITOL SG-7135 (Flute Concerto Nos.1 and 2 (Efrem Kurtz/PO)
PHILIPS 835279LY (Clarinet Concerto,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 Colin Davis/LSO)
PHILIPS 835266AY (Oboe Concero, Bassoon Concerto, Haydn Oboe Concerto – Bernard Baumgartner/Vienna S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2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