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箭多雕!三桶油合並重組背後的四大邏輯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436

一箭多雕!三桶油合並重組背後的四大邏輯

作者:占豪

周二晚上,春節進入放假模式,突然看到有一則這樣的消息:外電報道,中國正考慮在大型國有石油企業之間進行超級合並。此合並或將發生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及其主要國內競爭對手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身上。兩大能源企業——中海油和中國化工也有可能是被合並的對象。報道稱,經濟顧問正應領導層要求,進行合並的可行性研究。


這則消息太讓人吃驚了。因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國化工不但都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前三者排名還都非常高。2014年,中石化排名世界五百強第三,年營業額4572億美元,利潤89.3億美元;中石油世界五百強排名第四,年營業額4320億美元,利潤185億美元;中海油世界五百強79位,年營業額959.7億美元,利潤77億美元;中國化工世界五百強排名276位,營業額397億美元。如果4家公司合並為一家,將成為年營業額差不多萬億美元、利潤超過300億美元的超級巨無霸企業。到那時,這家企業無論規模還是利潤,都將是世界五百強第二名的一倍。2014年,荷蘭皇家殼牌石油排名世界五百強第二,其業營業額只比中石化多了二十多億美元而已,一旦三家中國企業合並,將會比殼牌大一倍。如果是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合並中海油和中國化工,則二者很可能將會排在世界五百強的第一和第二位。


那麽,三桶油和中國化工的合並可能嗎?若有可能的,那中國政府到底要發什麽大招?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三桶油和中國化工有沒有可能合並重組呢?在占豪(微信:zhanhao668)看來,這一消息並非空穴來風,三桶油和中國化工未來完全有可能進行合並重組。那麽,為何中國當局要進行這樣的大重組?這種合並重組的背後邏輯是什麽呢?請聽占豪慢慢道來。


大背後有四大邏輯:


一、國際商業競爭,“塊頭”越大,調動資源的能力越強,核心競爭力越強。


未來的國際商業競爭,占豪認為有三個趨勢:


一是競爭將走向區域集團化;即世界將在未來二三十年,形成3到4個大型區域國家經濟集團。國家集團之內將主要是合作,少有競爭;集團與集團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但總體競爭大過總體合作。譬如,歐盟就是一個已經成形的國家經濟集團,並正向政治集團方向進化。


二是大的商業競爭將立足於國家平臺;即哪個國家有足夠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市場等資源平臺可供企業利用,企業就能擁有在世界上更強大話語權和控制權。可以預見,未來小國將很難在重要領域贏得一席之地。


三是大的商業競爭將會是“塊頭”競爭;即,哪個企業的“塊頭”越大,誰就擁有更強大的商業競爭力,就能調動更多世界的資源為我所用。


這三大趨勢,決定了中國會加大內部企業的重組力度,從而為擁有更強大的國際競爭力而努力。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合並邏輯也是如此。


二、國家經濟深化改革的趨勢和國家控制戰略資源的必要性使然。


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深改已經做出決定,即進行全面深化改革。這全面深化改革中很核心的一點就是“由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由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就意味著整個經濟環境無論國企、私企、集體所有制企業、外企等所有形式的企業,在市場準入權利方面都是一致的。而且,在產權方面,無論國有、私有、集體所有還是外資所有,權益也都是一樣的。同時,政府還要退出微觀市場,要盡最大程度減少行政審批,政府將只扮演宏觀調控者和市場事中、事後監控、監督、監管者的角色。更直白點說,就是市場更加自由了,政府管得少了。


這樣一來,問題來了。如果將資源配置的決定權都交給市場,且幾乎所有行業都要交,那關系到國家戰略安全的領域和行業怎麽辦?既要更加市場化,又要保證國家戰略安全,現有體制是不行的,那這就需要進行改進。


怎麽改?譬如,移動通信領域,成立了鐵塔公司將移動通信的基礎設施資源全部納入其中獨家經營,然後將通信市場經營服務的部分放開。具體到石油行業,就是把石油的終端服務放開交給市場,對核心的石油開采、進出口經營等核心業務絕對掌控。這麽一來,將三桶油和中國化工等石油企業合並成一家或兩家企業,然後將終端銷售資產先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再完全放開市場經營,如此則國家即可掌控戰略資源,又能讓該市場化的部分全部市場化了。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大大擴大市場經營的規模,增加社會投資,又有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總結起來說,就是將關系到國家戰略安全的資源絕對壟斷起來,將可以市場化的部分徹底市場化。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場的活力促進經濟發展,又不至於影響國家戰略安全導致失控,一舉多得,一箭多雕。


三、中國資本和工業輸出戰略需要。


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開始之後,中國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決定了中國必須進行大規模的工業輸出和資本輸出。工業輸出和資本輸出,越大的托拉斯成本越低、越有國際市場競爭力。


中國的國企,總體上都由中國政府這個平臺所控制,因此由幾家合並為一家或多家合並成兩家,將更有利於將國資的拳頭握起來,然後再與其它國企合起來形成更強大的對外資本和工業輸出能力。而且,這樣的大重組,也能減少在境外競爭時的內耗。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合並,邏輯也是如此。更直白點說,就是中國將原來各自分離的幾股繩擰成了一股或兩股更粗、更有力的繩子。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要。


自資本主義社會形成以來,世界國家與國家的競爭主要就看誰能夠掌控更多的世界資本,誰掌控的資本多誰就是贏家。荷蘭最早創立現代金融體系,荷蘭很快成為海上霸主;之後英國倫敦金融城確立了大英帝國的優勢,從而英國成了一戰前的日不落帝國;第三次工業革命使得美國成了資本的寵兒,又隨著西歐國家的爭霸,資本為避險進一步向美國大規模流動,最終這一趨勢成就了美國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相關內容具體分析請參考拙作《大博弈 中國之危與機》)。哪怕今天,華爾街依然是美國第一強國的運行核心。


當前世界,雖然事已隨時而易,但誰能吸引、掌控更多世界資本,誰就是世界王者的邏輯並未根本改變。如此一來,中國未來若想與西方、與美國並駕齊驅或超越之,就必須吸引足夠多的國際資本,掌控足夠多的國際資本。


但是,問題來了,以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前的體制,中國根本不可能吸引那麽多資本,也不可能掌控那麽多資本,如此就沒辦法真正與西方平起平坐或打破其規則邏輯超越之。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占豪(微信號:占豪)就此問題曾思考過數年。結論是中國必須進行體制改革,必須更加徹底地市場化,必須放得足夠開,才能夠讓國際資本可以並願意大規模、長期投資中國。而要這麽做,中國必須賦予國際資本、私有資本等所有的資本形式同等的市場權利。


最終,這一創造性的模式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那就是——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是中國特色的一次偉大制度性創新,一旦成功,中國將會把西方制度遠遠拋在身後。事實上,中國在改革進程上也已遠超越西方,西方不可能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這是由其整體邏輯所決定的,而中國的改革就現階段來說進行得較為順利。


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當然應首當其沖。所以,我們看到,石油企業的銷售資產正在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類似改革,未來必然會延伸到包括電力、鐵路、通信等領域和行業。


中國13.5億人的大市場,使得中國這些資產以現有的市場估值出售,未來也還有很大的增值空間。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大量可以投資的資產,會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投資實業和投資資本市場。而中國,則可借中國國家、中國企業這些平臺,利用境內外資本的融合,形成巨大的國家競爭合力,從而不斷擴大對外的工業、資本和輸出。如此,中國即可控制更多世界資源為我所用,為我國人民謀福利,為世界人民謀福利。


如此持續良性循環,人民自然能夠越來越富裕並安居樂業,國家自然能夠越來越強大。這兩者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自然就實現了。


另外,這則消息如果在春節期間獲得確認或得到默認,春節後兩桶油和石油相關的行業板塊將會迎來一輪大漲,這可能會刺激其他有重組預期的國企出現上漲。這是投資者需要註意的。


有投資者整理了可能出現的國企合並:中冶+中鋼+鞍鋼+寶鋼+武鋼。高鐵建設: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鐵二局。中船集團+中船重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衛星系列,北方+兵裝。 神華+中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國網+南網。聯通+電信。移動+廣電網。


一旦國企重組的預期進一步確認,被重組者受益將最大,相應股票也更有上漲的動力。有這樣的大概念、大預期,中國股市豈能不走牛?(來自21世紀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01

兩桶油合並是“強強聯手”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16

《華爾街日報》上周援引中國官員稱,中國正考慮將“兩桶油”等大型國有油企合並,締造像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那樣的石油業巨頭,在國際油價處於低谷時提高生產效率。

但花旗認為,“兩桶油”合並不太可能提高其較國際石油巨頭的競爭力,且有悖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

合並不太可能提升它們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我們認為,在與主要國際對手競爭時,規模並不是主要的障礙,因為以國際標準而言,“兩桶油”的規模本來就很大了。以市值算,中石油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其上遊石油和天然氣(O&G)產量僅次於埃克森美孚。進一步而言,我們認為合並不太可能提高它們的效率。

合並也有悖國企改革的目標。如果合並,中石油和中石化將占據中國上遊O&G產量份額的77%、冶煉產品的79%和零售石油的90%。國企改革的一大目標就是增加民營資本的參與度和促進國企壟斷行業的競爭。兩公司合並將有違此目標。

開展研究並不意味著必然會采取行動。2013年,中國政府研究了建立國家石油管道公司的可行性,但提議被否。我們相信,政府會經常研究如何改革工業結構,但這並不意味著研究所提到的建議必然會被付諸行動。我們認為中石油和中石化合並的可能性很小。我們維持對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賣出”評級。

另據投行Jefferies,以資產規模衡量,中石油(PTR/CNPC)已經超越埃克森美孚。

Screen Shot 2015-02-23 at 下午8.18.01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旗下博客ftalphaville認為,盡管可能性不大,兩桶油是有可能合並的。正如《華爾街日報》所報道: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能源監管專家Philip Andrews-Speed表示,(合並)面臨的更大是中國政府是否允許合並後的實體為了提高效率而大規模裁員或者剝離資產。

這將檢驗(合並)是否是舊式的中央集權下的經濟統制…還是中國真的尋求提升效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0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