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滙控舵手「肥雞餐」露玄機

2016-12-15  NM

本週一,屹立在滙豐總行的「風水米」,喺聖誕前獲專人去擦到立立令;久違了的「聖誕鐘,買滙豐」在今年響起;「揸鑊鏟」出身的行政總裁歐智華,眾所周知佢最多坐到二○一八年,時間無多之下,梗有動力谷起滙豐股價。

歐智華去年雖然被減薪,但集團有五花八門獎勵計劃推動員工士氣,透過「業績表現股份計劃」及「2011有限制股份計劃」,歐智華截至今年六月底已獲六十萬股滙豐股份,以每股六十五元計,近四千萬港元;如果有幸唔使提早起身,坐到二○一八年,仲有一百三十多萬股滙豐落袋,市值八千多萬。滙豐花紅薪酬委員會都唔笨,歐智華炒房出身,恐防揸住自己股票睇位炒上炒落唔得專注本業,所以歐智華手中呢堆股份有禁售規定,起咗身先賣得,以此推敲歐智華在餘下任期又點會唔想盡辦法谷起個股價,自從滙控八月宣布以廿五億美元回購股份,股價升咗兩成多,唔少大行分析明年會加碼回購,滙豐股東就有運行。不過歐智華另一筆「肥雞」要睇特朗普,這筆股份共92,185股,市值近六百萬,是三年前授出予歐智華,能否袋袋平安,要視乎滙控能否與美國司法部拆掂數,呢鋪要睇特朗普上場後,會否放寬銀行業監管,叫停司法部對滙控指控。

中環私家煲煙巷

中環聖佐治大廈旁,有條「煲煙巷」,食晏時間及放工前都有唔少煙民在此抖吓氣,其實煙民要多得嘉道理家族慷慨,讓這條私家巷俾打工仔煲吓煙、減吓壓,這條煲煙巷實屬其家族擁有的聖佐治大廈業權範圍之內,其實煙民踩住嘅地下,是遮打爵士於一八八七年提出中環海旁填海計劃得來的中環第一期填海地,一九○四年由置地在此興建聖佐治行,一九二八年再由嘉道理家族向置地購入,後來在一九六五年拆卸重建,持有此地皮逾八十八年,儘管不少紅色資金殺入香港掃商廈,米高嘉道理早前在其半島酒店一百五十周年慶典中,明言對香港有深厚感情,不會出售資產,對煙民來說是一大喜訊。況且這幢商廈是米高嘉道理的生日禮物,有紀念價值,又點會轉售他人?

中環寸嘴 炒出彩虹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八十年代往北美洲開山劈石,做一帶一路先頭部隊,自比為星仔變星爺前冇人懂欣賞其無厘頭文化,廿年後終於領略當中奧妙,與粉絲分享在北美洲各路人士交手經歷,絕不老點。

喺旺角豉油街開咗間希爾頓花園酒店,英文名都恰如其名叫Hilton Garden Inn,同隔籬登打士街大鴻輝間Holiday Inn Express都好in,大家Inn對Inn,不過Hilton Garden Inn勝在有間中式食肆「鷹巢」,一去到我即叫碟炒飯睇吓個廚功架,話你知,舊式廚房佬去見工,唔似得而家咁必須有張沙紙,見工時要去炒個飯,個廚要喺陌生環境,好似獵狗咁敏銳,在有限資源下,加上本身功架,炒到有聲有色,呢啲叫做炒飯都要炒出彩虹。「鷹巢」呢度個炒飯,叫做「不過不失」。其實「鷹巢」以前係希爾頓酒店(現為長江中心)入面西餐廳,嗰時中環冇乜酒店,Hilton同Mandarin齊名,?仔時老豆帶我去得多,嗰時葉麗儀喺度駐場唱歌,我有啲同學仔係Hilton VIP會員,仲有個health club可以游水,酒店下面地庫仲有間叫「Cat Street」的coffee shop;喺「鷹巢」叫杯咖啡或奶茶,正宗的一定有Petit four餅仔跟尾,老豆仲同我講:「傻仔,咁就唔使叫甜品,慳番啲甜品錢。」如果係有魅力或者係熟客,就Petit four變Petit twelve都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53

中國體育產業的變局者:新浪體育和舵手魏江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816/164632.shtml

中國體育產業的變局者:新浪體育和舵手魏江雷
黑馬哥 黑馬哥

中國體育產業的變局者:新浪體育和舵手魏江雷

你有多久沒有關註過門戶網站了呢?

文 | 黑馬哥

2017年是新浪體育舉辦3x3黃金聯的第3年,從2015年的9個賽區到2016年的16個賽區,再到今年的24個賽區,新浪體育將一項最初並不被看好的賽事,逐漸打造為中國最大規模、輻射區域最廣、參賽人數最多的3x3籃球民間自主IP賽事。

談及未來魏江雷表示,明年希望將3x3黃金聯賽打造為職業化聯賽,並以此為基礎組織10支3x3籃球職業俱樂部,有效利用3x3籃球入奧的良好前景,以及微博平臺的強有力支持,積極尋求與籃協合作,探索出業余賽事向職業化聯賽轉型的道路。

改革兩年有余,媒體已經無法定義新浪體育。它已經順利轉型為體育產業公司,並打造了多項自主IP賽事——舉辦三年的 3x3 黃金聯賽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3x3籃球賽事,並向全球最大的目標發展;舉辦兩年5x5足金聯賽也是國內最大的5人制足球賽事……

體育行業的大躍進

2015年,新浪體育的危機還在孕育當中,核心賽事版權——NBA還有半個賽季,中超還有一年。危險的腳步還未來臨,現狀還可以得過且過。新浪體育給外界最大的變化或許是掌舵人換成了魏江雷。魏江雷於2015年1月加入新浪任高級副總裁兼任新浪移動事業部總經理,同年4月以總經理的身份接管新浪體育。

據魏江雷事後複盤,他當時接任頗有些臨危受命的味道,雖然核心賽事版權還可以為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危險可以預見,且新浪體育整體業務運營並不順利。“這是職業經理人的悲哀或者能力所在”。

接任之前,2015年1月30日,騰訊與NBA共同宣布,雙方將簽訂一份為期5年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騰訊將擁有大陸地區NBA獨家的網絡播放權;接任之後,不久,也即2015年10月,體奧動力以5年80億元的價格購得中超版權(2016年--2020年)。

弄潮兒也遠不止騰訊、體奧動力這兩個。而中國體育行業,隨著46號文件的頒布,早已風起雲湧。此後,活躍在人們視線里的體育行業主角悉數登場,比如阿里巴巴、萬達、蘇寧集團、樂視體育、暴風集團… …另外,在移動互聯網的催動下,以參與角度切入體育行業的創業者更是多如牛毛。

2015年,體育行業久旱逢甘霖,參與者和圍觀者都在幸福地憧憬著。以版權為例,中超、NBA二大核心賽事版權的交易價格約113億元(註:以1美元=6.7635元換算)。

合理不合理?從商業邏輯來看,版權的承接者——版權代理公司起到放大器的作用,在放大價格的同時也使得價格在一定程度上違反財務原則,1年版權5年分攤或者3年版權10年分攤,因為用戶的消費時間不可能橫跨5-10年,這種成本分攤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基本的商業邏輯。

有沒有泡沫?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46號文件指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萬億元。按照保守計算,2025年我國GDP總量應為100萬億元,5萬億意味著體育產業產值將占我國GDP總產值的5%。這意味著體育產業在未來10年里的複合增長率要達到27%以上。據悉,IT界從占GDP的0.5%(1986年0.68%)到5%(2006年5.25%)差不多用了20年的時間。

新浪體育的自我革命

這,就是新浪體育自我革命的外部條件。

在剖析新浪體育自我革命之前,先將它取得的成績擺出來。公開資料顯示,新浪體育已經完成了從傳統媒體到體育產業公司的轉型,它打造了五大自有IP賽事:3x3黃金聯賽、5x5足金聯賽、“新浪杯”亞洲青少年冰球聯賽、新浪跑步評選&跑團盛典、網絡健美大賽。其中,3x3黃金聯賽、5x5足金聯賽已經發展成為該項目全國最大的自有賽事IP。

微信圖片_20170816104122

下面,著重解讀兩個問題:為什麽新浪體育會選擇打造自主IP?它是如何取得上述成績的?

一、為什麽新浪體育會選擇打造自主賽事IP?

1、價高者得

版權價格居高不下,是新浪體育不得已自辦賽事的直接原因。魏江雷透露,新浪體育投入800萬元在中超2015年賽季上,可收獲2900多萬元的廣告費。但是現階段的中超媒體版權又是多少錢呢?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3月,蘇寧集團以2年27億元的價格拿下了中超的獨家新媒體轉播權,每賽季的價格為13.5億元,相當於新浪體育2015年出價的168倍之多。

2、46號文件與自主賽事IP

46號文件洋洋灑灑近萬字,內容包羅萬象。其實,它主要講了4件事:抓好潛力產業、全民健身、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冬奧會契機。包括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領導的多次發言,也指明中國核心賽事的稀缺性。“中國拿得出手的賽事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將中超、CBA對標英超、NBA,兩者的差距懸殊。

現階段,雖然國內的版權市場是一個紅海市場,競爭激烈,價格駭人。但是自主賽事版權卻是一片藍海,天高海闊。如果現在開始著手培養自主賽事,賽事IP的養成期正好能夠與體育環境培植時期重合,能夠更快更早地享受體育人口紅利期。

3、從體育產業鏈角度看自主賽事IP

從歐美成熟IP的發展路徑來看,發展自主賽事IP是一條被市場驗證過的正確道路。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自主賽事IP的底蘊、商業價值會愈發凸顯。英超、英甲有100多年的歷史,世界杯經歷了80多年的時間洗禮。時間帶給它們、帶給版權什麽?體育文化,球迷比賽日看球穿正版球衣;具有付費能力的體育人口,英國的足球人口約有416萬人(國際足聯數據,2016年),人均每年付費200英鎊,但國內並不具備這樣的體育文化和底蘊。

4、人和

發展自己的賽事IP,還能夠和新浪體育原來搭建的生態,進行無縫對接。這也是與原有商業邏輯的耦合和自洽。對於新浪寬容的環境,魏江雷也屢次感慨:“在新浪,當你真正下決心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沒人會攔著你。大家看明白你做的事情的時候,每個人會支持你。在很多公司,你碰不到這樣的老板。現在,大家已經不再問我為什麽幹這個比賽,轉而問我這個比賽能不能幹的更好,能不能賣的更好”。

二、它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將打造自主賽事比作新浪體育的戰略抉擇,具體戰術的實施也需要因事因地制宜,畢竟成事最為關鍵。以下是 i 黑馬整理的新浪體育轉型方法論:

1、三化三道

轉型之前,新浪體育是一家傳統媒體,並不具備辦賽事的基因。當魏江雷接手新浪體育的那一年,轉型的新浪體育走了幾十個人,總監級別的就走了6個,後來,有2人主動回歸。目前,新浪體育辦賽事的部門全部是重新招聘的。就這樣,新浪體育部分完成了人員的“新陳代謝”,改造了新浪體育的基因。

拉起隊伍辦賽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在舉辦賽事的過程中,新浪體育還逐漸摸索出“三化三道”的指導思想。何謂三化三道,“產品化思維打造賽事、互聯網化思維建設賽事、職業化投入運營賽事;運營國際化通道、球員職業化通道、賽事商業化通道”。魏江雷解釋道,“當你真正利用媒體的價值,把一個比賽辦成職業化的比賽,自然有商業價值”。

理論和現實的差距,隔著一千多個日夜的投入以及近百人的汗水和堅持。“我們3月份開始,打到10月29日總決賽。這半年時間,所有的員工都在外面。我們一般在工作日進行籌備及預選,周六、日決出冠軍,周一收尾,周二就到了新的城市,新的一輪又開始了。”

2、PAS(門戶引爆社交) 理論 

“媒體和媒體的價值決定賽事的價值,媒體曝光量是衡量賽事價值的一個有效標準。”NFL中國總經理楊瑞奇在一次體育產業峰會上分享道。新浪體育推廣自主IP賽事價值的邏輯也大致如此,也需要新浪媒體資源進一步放大。

長期以來,新浪體育都是中國最大的體育網絡媒體,每天有超過2700萬的移動端用戶,700萬的PC端用戶通過新浪體育資訊平臺獲取體育內容。

2017年1月,新浪體育更獲得了來自微博的獨家資源,魏江雷表示:“新浪體育與微博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獲得了很多微博獨家資源。這為新浪體育打開了更寬廣的領域,此前我們在各體育領域的40個賬號,在過去半年,粉絲數量增加了近50%,閱讀量也增加了2倍多。目前,新浪體育在微博上的社交資產已經吸引了7500萬體育迷的關註,每月的頁面瀏覽量達60億次以上。”

新浪體育的媒體資源,如何圍繞著賽事聯動呢?

簡單來說,首先門戶在賽事舉辦的過程中,多維度、高頻次地生產多媒體類型的新聞資訊,比如文字稿件、圖文以及視頻等;其次,這些一次傳播內容可通過新浪體育的微博矩陣搭建話題骨架,新聞報道、花邊花絮、評論轉發、衍生信息甚至是廣告,都將成為話題內容;第三,藍V、橙V以及行業大咖等,會圍繞這上述內容進行二次轉發或進行二次創作,以此形成事件和熱度。

魏江雷表示,“門戶新聞需要和社交平臺 —— 微博的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觸達內容消費者 ”。

以上方法論請詳見新浪體育從舉辦賽事到推廣的邏輯圖。該圖是新浪體育通過 i 黑馬獨家向外界首次披露。

微信圖片_20170816104129

“曲線救國”

這一套理論,成功了嗎?

用魏江雷的話來說,這還需要時間的驗證。他預估做一個賽事至少需要5年時間。現在,他能夠肯定的是新浪體育走自主賽事這個方向是對的。

目前,新浪體育自主賽事IP的估值,可用計算公式:V = K x N² 算得。這個公式出自梅特卡夫定律 ,是互聯網領域的三大定律之一,可描述互聯網公司 IP 賽事的價值。其中,V代表互聯網公司 IP 賽事的價值,K 為價值系數,N 為用戶數量,也就是節點型粉絲(話題參與度稿,積極發表原創評論,同時他也是信息消費者),也即上文提到的藍V、橙V等。

目前,通過3X3黃金聯賽註冊成為藍V的用戶預計將超過10000個。2016年新浪財報顯示的數據計算,單活躍賬號價值約為 3.6 元/用戶 。也即K=3.6,N=10000。那麽,3X3黃金聯賽的價值為3.6億元=3.6X10000²

但是價值、價格之間有一字之差。英文的表述更是不同,一個是price(價格),另一個是value(價值)。價格和價值之間不能劃等號。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雖然自主賽事的價值可被估量,但是市場不可能完全接受。傳統廣告主買的是曝光,買的是CTR(Click-Through-Rate,點擊通過率),買的是成交率。

目前,新浪體育探索出的解決方案是將微博資源作為售賣重點,門戶資源以及線下自主賽事的品牌露出全送。為什麽采用這麽隱晦的搭售方式呢?這是因為目前賽事價值和價格存在偏差,而教育市場的難度較大。自主賽事需要裝進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概念里去解釋。

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可以順利進入到企業的“marketing budget”(營銷預算)里面,被當做社會傳播費用。據悉,一個品牌的社會化傳播大多占到營銷預算的30%。

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各個品牌的銷售老大,才有可能坐下來看比賽,進一步了解賽事價值。“自主賽事IP需要一個價值釋放模型,讓大家能夠認識這個價值,願意買單。過程有點曲折,只有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讓客戶慢慢理解。”

據悉,2016年,3x3黃金聯賽的贊助總額達到千萬級別,2017年總贊助額預計超過2000萬元(實物+現金)。需要指出的是,新浪體育逐漸構建了自己的商業閉環,從賽事活動到媒體傳播,再到商業變現,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不過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會隨著自主賽事的成熟、影響力的擴大,逐漸得到糾正。自主賽事也會回到它原有的商業邏輯上面去,一如NBA、中超等。未來,自主賽事IP的用戶價值也將進一步釋放,賽事IP的價值也更加可觀。

“試錯者”

魏江雷在采訪中,談到“46號文件”之後的體育產業時,屢次提到1984年的改革開放。兩者確有相似之處,政策的松動給了社會資本在封閉行業轉圜的余地,機會遍地都是。

微信圖片_20170816104134

但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明星弄潮兒現在還剩多少?“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做什麽都賺錢。很快,五年時間,兩通兩海基本上該死的都死了。”

反觀體育行業,2014年10月,政策松綁之後,各路豪傑悉數登場,一鳴驚人。2015-2016兩年,因此也是喧囂的兩年,蒙眼狂奔的兩年。隨著以樂視體育為代表的狂奔者遇到挫折,常識開始回歸,理性也開始回歸。近日,有媒體曝出體奧動力要求修改中超版權合同,將5年80億改成10年80億。這不,價格也開始回歸了。

但不以成敗論英雄。無論是曾經的蒙眼狂奔者,還是新浪體育這種自力更生者,他們所遭遇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原因無他,中國體育產業正處於幼生期,一切都還在起步。中國體育產業需要試錯者,需要勇敢的試錯者,需要各種各樣的試錯者。

最後,以魏江雷的一句話結尾,“在這個事情做對之前,它都是錯的。跟無罪原則不同,在成功之前,都處於試錯的過程。

魏江雷 新浪體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700

中國體育產業的變局者:新浪體育和舵手魏江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816/164632.shtml

中國體育產業的變局者:新浪體育和舵手魏江雷
黑馬哥 黑馬哥

中國體育產業的變局者:新浪體育和舵手魏江雷

你有多久沒有關註過門戶網站了呢?

文 | 黑馬哥

2017年是新浪體育舉辦3x3黃金聯的第3年,從2015年的9個賽區到2016年的16個賽區,再到今年的24個賽區,新浪體育將一項最初並不被看好的賽事,逐漸打造為中國最大規模、輻射區域最廣、參賽人數最多的3x3籃球民間自主IP賽事。

談及未來魏江雷表示,明年希望將3x3黃金聯賽打造為職業化聯賽,並以此為基礎組織10支3x3籃球職業俱樂部,有效利用3x3籃球入奧的良好前景,以及微博平臺的強有力支持,積極尋求與籃協合作,探索出業余賽事向職業化聯賽轉型的道路。

改革兩年有余,媒體已經無法定義新浪體育。它已經順利轉型為體育產業公司,並打造了多項自主IP賽事——舉辦三年的 3x3 黃金聯賽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3x3籃球賽事,並向全球最大的目標發展;舉辦兩年5x5足金聯賽也是國內最大的5人制足球賽事……

體育行業的大躍進

2015年,新浪體育的危機還在孕育當中,核心賽事版權——NBA還有半個賽季,中超還有一年。危險的腳步還未來臨,現狀還可以得過且過。新浪體育給外界最大的變化或許是掌舵人換成了魏江雷。魏江雷於2015年1月加入新浪任高級副總裁兼任新浪移動事業部總經理,同年4月以總經理的身份接管新浪體育。

據魏江雷事後複盤,他當時接任頗有些臨危受命的味道,雖然核心賽事版權還可以為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危險可以預見,且新浪體育整體業務運營並不順利。“這是職業經理人的悲哀或者能力所在”。

接任之前,2015年1月30日,騰訊與NBA共同宣布,雙方將簽訂一份為期5年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騰訊將擁有大陸地區NBA獨家的網絡播放權;接任之後,不久,也即2015年10月,體奧動力以5年80億元的價格購得中超版權(2016年--2020年)。

弄潮兒也遠不止騰訊、體奧動力這兩個。而中國體育行業,隨著46號文件的頒布,早已風起雲湧。此後,活躍在人們視線里的體育行業主角悉數登場,比如阿里巴巴、萬達、蘇寧集團、樂視體育、暴風集團… …另外,在移動互聯網的催動下,以參與角度切入體育行業的創業者更是多如牛毛。

2015年,體育行業久旱逢甘霖,參與者和圍觀者都在幸福地憧憬著。以版權為例,中超、NBA二大核心賽事版權的交易價格約113億元(註:以1美元=6.7635元換算)。

合理不合理?從商業邏輯來看,版權的承接者——版權代理公司起到放大器的作用,在放大價格的同時也使得價格在一定程度上違反財務原則,1年版權5年分攤或者3年版權10年分攤,因為用戶的消費時間不可能橫跨5-10年,這種成本分攤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基本的商業邏輯。

有沒有泡沫?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46號文件指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萬億元。按照保守計算,2025年我國GDP總量應為100萬億元,5萬億意味著體育產業產值將占我國GDP總產值的5%。這意味著體育產業在未來10年里的複合增長率要達到27%以上。據悉,IT界從占GDP的0.5%(1986年0.68%)到5%(2006年5.25%)差不多用了20年的時間。

新浪體育的自我革命

這,就是新浪體育自我革命的外部條件。

在剖析新浪體育自我革命之前,先將它取得的成績擺出來。公開資料顯示,新浪體育已經完成了從傳統媒體到體育產業公司的轉型,它打造了五大自有IP賽事:3x3黃金聯賽、5x5足金聯賽、“新浪杯”亞洲青少年冰球聯賽、新浪跑步評選&跑團盛典、網絡健美大賽。其中,3x3黃金聯賽、5x5足金聯賽已經發展成為該項目全國最大的自有賽事IP。

微信圖片_20170816104122

下面,著重解讀兩個問題:為什麽新浪體育會選擇打造自主IP?它是如何取得上述成績的?

一、為什麽新浪體育會選擇打造自主賽事IP?

1、價高者得

版權價格居高不下,是新浪體育不得已自辦賽事的直接原因。魏江雷透露,新浪體育投入800萬元在中超2015年賽季上,可收獲2900多萬元的廣告費。但是現階段的中超媒體版權又是多少錢呢?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3月,蘇寧集團以2年27億元的價格拿下了中超的獨家新媒體轉播權,每賽季的價格為13.5億元,相當於新浪體育2015年出價的168倍之多。

2、46號文件與自主賽事IP

46號文件洋洋灑灑近萬字,內容包羅萬象。其實,它主要講了4件事:抓好潛力產業、全民健身、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冬奧會契機。包括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領導的多次發言,也指明中國核心賽事的稀缺性。“中國拿得出手的賽事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將中超、CBA對標英超、NBA,兩者的差距懸殊。

現階段,雖然國內的版權市場是一個紅海市場,競爭激烈,價格駭人。但是自主賽事版權卻是一片藍海,天高海闊。如果現在開始著手培養自主賽事,賽事IP的養成期正好能夠與體育環境培植時期重合,能夠更快更早地享受體育人口紅利期。

3、從體育產業鏈角度看自主賽事IP

從歐美成熟IP的發展路徑來看,發展自主賽事IP是一條被市場驗證過的正確道路。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自主賽事IP的底蘊、商業價值會愈發凸顯。英超、英甲有100多年的歷史,世界杯經歷了80多年的時間洗禮。時間帶給它們、帶給版權什麽?體育文化,球迷比賽日看球穿正版球衣;具有付費能力的體育人口,英國的足球人口約有416萬人(國際足聯數據,2016年),人均每年付費200英鎊,但國內並不具備這樣的體育文化和底蘊。

4、人和

發展自己的賽事IP,還能夠和新浪體育原來搭建的生態,進行無縫對接。這也是與原有商業邏輯的耦合和自洽。對於新浪寬容的環境,魏江雷也屢次感慨:“在新浪,當你真正下決心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沒人會攔著你。大家看明白你做的事情的時候,每個人會支持你。在很多公司,你碰不到這樣的老板。現在,大家已經不再問我為什麽幹這個比賽,轉而問我這個比賽能不能幹的更好,能不能賣的更好”。

二、它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將打造自主賽事比作新浪體育的戰略抉擇,具體戰術的實施也需要因事因地制宜,畢竟成事最為關鍵。以下是 i 黑馬整理的新浪體育轉型方法論:

1、三化三道

轉型之前,新浪體育是一家傳統媒體,並不具備辦賽事的基因。當魏江雷接手新浪體育的那一年,轉型的新浪體育走了幾十個人,總監級別的就走了6個,後來,有2人主動回歸。目前,新浪體育辦賽事的部門全部是重新招聘的。就這樣,新浪體育部分完成了人員的“新陳代謝”,改造了新浪體育的基因。

拉起隊伍辦賽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在舉辦賽事的過程中,新浪體育還逐漸摸索出“三化三道”的指導思想。何謂三化三道,“產品化思維打造賽事、互聯網化思維建設賽事、職業化投入運營賽事;運營國際化通道、球員職業化通道、賽事商業化通道”。魏江雷解釋道,“當你真正利用媒體的價值,把一個比賽辦成職業化的比賽,自然有商業價值”。

理論和現實的差距,隔著一千多個日夜的投入以及近百人的汗水和堅持。“我們3月份開始,打到10月29日總決賽。這半年時間,所有的員工都在外面。我們一般在工作日進行籌備及預選,周六、日決出冠軍,周一收尾,周二就到了新的城市,新的一輪又開始了。”

2、PAS(門戶引爆社交) 理論 

“媒體和媒體的價值決定賽事的價值,媒體曝光量是衡量賽事價值的一個有效標準。”NFL中國總經理楊瑞奇在一次體育產業峰會上分享道。新浪體育推廣自主IP賽事價值的邏輯也大致如此,也需要新浪媒體資源進一步放大。

長期以來,新浪體育都是中國最大的體育網絡媒體,每天有超過2700萬的移動端用戶,700萬的PC端用戶通過新浪體育資訊平臺獲取體育內容。

2017年1月,新浪體育更獲得了來自微博的獨家資源,魏江雷表示:“新浪體育與微博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獲得了很多微博獨家資源。這為新浪體育打開了更寬廣的領域,此前我們在各體育領域的40個賬號,在過去半年,粉絲數量增加了近50%,閱讀量也增加了2倍多。目前,新浪體育在微博上的社交資產已經吸引了7500萬體育迷的關註,每月的頁面瀏覽量達60億次以上。”

新浪體育的媒體資源,如何圍繞著賽事聯動呢?

簡單來說,首先門戶在賽事舉辦的過程中,多維度、高頻次地生產多媒體類型的新聞資訊,比如文字稿件、圖文以及視頻等;其次,這些一次傳播內容可通過新浪體育的微博矩陣搭建話題骨架,新聞報道、花邊花絮、評論轉發、衍生信息甚至是廣告,都將成為話題內容;第三,藍V、橙V以及行業大咖等,會圍繞這上述內容進行二次轉發或進行二次創作,以此形成事件和熱度。

魏江雷表示,“門戶新聞需要和社交平臺 —— 微博的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觸達內容消費者 ”。

以上方法論請詳見新浪體育從舉辦賽事到推廣的邏輯圖。該圖是新浪體育通過 i 黑馬獨家向外界首次披露。

微信圖片_20170816104129

“曲線救國”

這一套理論,成功了嗎?

用魏江雷的話來說,這還需要時間的驗證。他預估做一個賽事至少需要5年時間。現在,他能夠肯定的是新浪體育走自主賽事這個方向是對的。

目前,新浪體育自主賽事IP的估值,可用計算公式:V = K x N² 算得。這個公式出自梅特卡夫定律 ,是互聯網領域的三大定律之一,可描述互聯網公司 IP 賽事的價值。其中,V代表互聯網公司 IP 賽事的價值,K 為價值系數,N 為用戶數量,也就是節點型粉絲(話題參與度稿,積極發表原創評論,同時他也是信息消費者),也即上文提到的藍V、橙V等。

目前,通過3X3黃金聯賽註冊成為藍V的用戶預計將超過10000個。2016年新浪財報顯示的數據計算,單活躍賬號價值約為 3.6 元/用戶 。也即K=3.6,N=10000。那麽,3X3黃金聯賽的價值為3.6億元=3.6X10000²

但是價值、價格之間有一字之差。英文的表述更是不同,一個是price(價格),另一個是value(價值)。價格和價值之間不能劃等號。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雖然自主賽事的價值可被估量,但是市場不可能完全接受。傳統廣告主買的是曝光,買的是CTR(Click-Through-Rate,點擊通過率),買的是成交率。

目前,新浪體育探索出的解決方案是將微博資源作為售賣重點,門戶資源以及線下自主賽事的品牌露出全送。為什麽采用這麽隱晦的搭售方式呢?這是因為目前賽事價值和價格存在偏差,而教育市場的難度較大。自主賽事需要裝進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概念里去解釋。

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可以順利進入到企業的“marketing budget”(營銷預算)里面,被當做社會傳播費用。據悉,一個品牌的社會化傳播大多占到營銷預算的30%。

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各個品牌的銷售老大,才有可能坐下來看比賽,進一步了解賽事價值。“自主賽事IP需要一個價值釋放模型,讓大家能夠認識這個價值,願意買單。過程有點曲折,只有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讓客戶慢慢理解。”

據悉,2016年,3x3黃金聯賽的贊助總額達到千萬級別,2017年總贊助額預計超過2000萬元(實物+現金)。需要指出的是,新浪體育逐漸構建了自己的商業閉環,從賽事活動到媒體傳播,再到商業變現,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不過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會隨著自主賽事的成熟、影響力的擴大,逐漸得到糾正。自主賽事也會回到它原有的商業邏輯上面去,一如NBA、中超等。未來,自主賽事IP的用戶價值也將進一步釋放,賽事IP的價值也更加可觀。

“試錯者”

魏江雷在采訪中,談到“46號文件”之後的體育產業時,屢次提到1984年的改革開放。兩者確有相似之處,政策的松動給了社會資本在封閉行業轉圜的余地,機會遍地都是。

微信圖片_20170816104134

但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明星弄潮兒現在還剩多少?“改革開放初期,百花齊放,做什麽都賺錢。很快,五年時間,兩通兩海基本上該死的都死了。”

反觀體育行業,2014年10月,政策松綁之後,各路豪傑悉數登場,一鳴驚人。2015-2016兩年,因此也是喧囂的兩年,蒙眼狂奔的兩年。隨著以樂視體育為代表的狂奔者遇到挫折,常識開始回歸,理性也開始回歸。近日,有媒體曝出體奧動力要求修改中超版權合同,將5年80億改成10年80億。這不,價格也開始回歸了。

但不以成敗論英雄。無論是曾經的蒙眼狂奔者,還是新浪體育這種自力更生者,他們所遭遇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原因無他,中國體育產業正處於幼生期,一切都還在起步。中國體育產業需要試錯者,需要勇敢的試錯者,需要各種各樣的試錯者。

最後,以魏江雷的一句話結尾,“在這個事情做對之前,它都是錯的。跟無罪原則不同,在成功之前,都處於試錯的過程。

魏江雷 新浪體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701

周日名牌 奇華舵手黃錫祥:錢唔使 生意唔嚟

1 : GS(14)@2011-02-13 13:41:11


黃錫祥笑言,當年也嫌奇華老土,沒有拿來送禮。

奇華餅家──香港人熟悉的名字, 1938年只是座落於油麻地上海街的一家傳統中式餅舖。面對同業在時代巨輪下一家一家被淘汰,從事金融業的第二代黃錫祥接手改革,大灑金錢,更換包裝、聘代言人、大賣廣告,結果將「老餅品牌」,提升至「香港名牌」。奇華董事總經理黃錫祥說:「有心就有得做!」
記者:陳皓怡 攝影:梁鑑章

提起奇華,很多人會即時想到藝人曾志偉,反而知道創辦人姓黃的人不多,甚至有市民以為,曾志偉是奇華的股東之一,「當初搵曾志偉做代言人,係因為志偉形象鍾意食好嘢,同奇華品牌形象夾。不過,佢就冇喺奇華有任何股份。」
不要以為深懂宣傳推廣伎倆的黃錫祥來自廣告界,他來自「缸」湖。黃錫祥中學畢業後不久已自組公司,在金融業打滾 20年,「財經行業唔係一個 happy business,日日有人輸亦有人贏,今日阿甲笑、阿乙喊,聽日見到阿乙笑、阿甲喊。」
經過 87年一場股災,他將公司股份賣給拍檔,準備退休,但一次與父親黃業榮食飯,談到傳統餅舖能否做下去?「我話如果有心繼承,係有得做,係應該賣得,只不過係欠啲嘢。」就是這一句話,黃錫祥開展第二份事業,「奇華好運囉,又或者我好運囉。」

12345678910
太子爺送禮寧揀半島


六、七十年代,香港過百家中式餅舖關了逾九十間,黃錫祥形容奇華是「死剩種」。當時西式餅店幾乎壟斷糕點市場,究其原因,是由於中式餅店抹不掉的「老餅」感覺。即使是奇華太子爺,但黃錫祥送禮亦不會選擇奇華,「嗰時半島啲朱古力日本仔好嚮往,買半島朱古力,即係代表好尊敬佢。」除了是投其所好,更大原因是「失禮」,「奇華係『正』,但拎出嚟失禮人,個包裝唔名貴,你叫個阿太拎去行 Landmark都覺得好冇面,老實講,你嗰時叫我拎,我都覺得幾老土。」
知道病因,自能對症下藥。除了產品包裝要改,店舖裝修亦要改,「嗰陣餅舖做嘢好是但,裝修佬就係餅舖嘅 designer,間舖可以有幾靚?印刷商就係我哋嘅 graphic designer,靚得去邊度?」為了一洗「老餅」風,黃錫祥與當時設計師孫小華合作,「由 logo、 trademark開始改,就連 letterhead、信封所有嘅嘢都要改,改到現代化。」無論包裝、廣告、電視劇集贊助,黃錫祥從不吝嗇,「錢唔使生意唔嚟。」
「包裝只可呃個客一次」

慣於金融戰場埋身肉搏,黃錫祥深明「虛有其表」,難打持久戰,品質同樣重要,「包裝只可以呃到個客一次,我爸爸唔識包裝,但係識品質。」重外表、有內涵,奇華成功轉型,將本地小食打造成遊客必買手信之一,「最大滿足感係人哋讚我啲嘢,好似我入醫院,啲姑娘知道我係奇華,同我講奇華乜乜乜好食,你哋啲包裝好靚,嗰日我買乜嘢買唔到……止痛藥都唔使食。」
今天會唔會拿奇華送禮?「自從(奇華)改咗之後,我都冇買半島 o架喇!」黃錫祥自豪地說。
奇華餅家發展史

1938年
創辦人黃業榮於油麻地開設小型糖果雜貨店,加入傳統中式嫁喜禮餅、月餅及 麪包

1944年
於旺角上海街 478號開設第一間分店

1982-1985年
開拓海外市場,於台灣及美國發展分銷網絡

1988年
於長沙灣自設製造工場,引入現代化機器提升生產質素及效率

1994年
第二代黃錫祥接手奇華並銳意改革,重新設計商標及全線產品包裝,革新門市裝潢及員工制服

2004年
邀請本地著名畫家阿虫(嚴以敬)為奇華禮品包裝畫上手繪設計

2005年
於深圳開設國內首間分店

2009年
新廠房興建計劃於香港大埔工業邨正式動工
嫦娥變皇帝 驚老父唔批

奇華是由黃錫祥父親黃業榮於 1938年創辦,在兒子眼中,黃業榮是商業奇才。打仗時人心惶惶,爸爸逆市擴充。 70年代流行供月餅會,有一次雞蛋商遲了送貨,阻礙了奇華的月餅供應,「好多人走嚟排隊,好似銀行擠提咁,啲人驚冇餅拎。爸爸向每位客人派利是,畀佢哋飲茶,疏導人龍避免製造恐慌。」

不滿雞皮紙包蛋卷

黃業榮 13歲打工, 18歲當老闆,養活一家。黃錫祥坦言父親對其影響最大,「諗番起當年佢講啲嘢九成都啱。」奇華月餅「主角」由嫦娥變成皇帝,黃錫祥不怕市場接受不了,卻怕是老父不接受,豈料父親只淡淡一句,「你丟咗我個靚女,換咗個伯爺公。」
黃錫祥以為改革過關,冷不防以紙盒包裝的蛋卷,父親反而不滿意,「喺佢個年代,雞皮紙係最 cheap嘅紙,佢話『你拎張雞皮紙包住個盒,送俾人都唔要。』」不過老人家非常開明,「過幾個禮拜,佢聽到朋友讚,就叫我搵夥計送幾箱雞蛋卷返去派,咁即係佢 accept喇!」
兄弟不和 祖業必敗

黃錫祥 90年代在哥哥手上接過接力棒,「哥哥將奇華改變好多,以前阿叔拎啲乜畀你,你都要買,哥哥改做自助式,女員工開始有制服,嗰時我哋係香港首批用機器做蛋卷。」黃錫祥指,當年面對西餅店衝擊,哥哥努力改革,「如果冇哥哥管理,可能奇華早已冚埋咗,去唔到我手上。」
直至哥哥退休,黃錫祥與三弟接棒,沒有近年炒得熱烘烘的家族爭拗,「從來未試過拗撬,一間公司、一個祖業,一定要和氣,我哋都知道,如果我哋兩個打交實死。」
拍照錄音 改善經營

傳統生意得以延續並發揚光大,源自兄弟同心,還有事事上心,「我部手電有兩個功能,一係影相,影落嚟睇吓人哋點做。第二樣就係錄音,喺車諗到啲乜,錄低佢返到嚟開會睇吓有乜要改。」由父親到哥哥,再由哥哥到自己,奇華世代相傳,問到他會否「再次」退休,交棒第三代?「我唔會退休,冇可能自己生咗個仔出嚟唔睇住佢?不過會畀啲機會後生仔去 make decision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80

好公司舵手要夠「偏執」 盧志威

1 : GS(14)@2013-11-12 00:45:45

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 ... F%B7-053001589.html

「十倍羸,絕不靠運氣」一書中,提到1986年微軟準備上市前,管理層跟投行及律師,需要開會討論IPO需要的文件,當中包括業務上,會面對的風險,正常來說,投行及律師都要與樂觀的管理層進行激辯,以讓投資者可充分理解公司風險。但是當時未成為行政總裁的巴爾默(Steven Ballmer),並沒有強調如日方中的生意,反而不斷提出公司可能遭遇的嚴峻情況,最後當文件準備完成,一位投行職員對他笑說:「我心情不好時,絕對不想聽你說話!」

巴爾默之所以化身末日博士,全因老闆蓋茲(Bill Gates),在初創業時,巴爾默試著預測公司的增長速度,得出需要僱用十七名員工的結論,蓋茲一聽到,立即大罵:「十七個人!你想害公司破產嗎!」因為在蓋茲心裡,需要為公司預留一年的營運資金,即使一毫子收入都沒有,都可以維持一年。

這種心態稱為建設性偏執,意思是指無論順境逆境,始終保持警覺,即使事事順利,亦要隨時準備形勢可能逆轉,變得不利,到了真的出現意外時,就可以有充足準備。

事實上,有一份小報,曾公開蓋茲手寫的末日啟示錄,連累股價下跌一成,上面寫滿各種各樣微軟可能面對的風險,包括競爭對手、知識產權、客戶服務層面,時為1991年,當時公司仍身處高速增長階段,這份備忘錄只是蓋茲提醒自己,需要居安思危,以免大好形勢在一夜之間逆轉。

優秀的管理層,大多具備建設性偏執的特質,不是說要整天寫末日啟示錄,而是為危機作準備,例如設法減低日常不必要開支,時刻保持驚覺,蒐羅行業頂尖人材,如果是從事高科技行業,要提早為下一代,甚至下兩代產品進行研究開發,才能在嚴酷的環境中,爭取最後的成功。

與一般人的印象有所差異,金融市場或是商業世界,長期處於不確定狀況,宏觀經濟和行業狀況這些外力,都是管理者所不能掌握,就算是具建設性偏執的管理層,亦不能確保有必勝把握,但最低限度,一個優秀的管理層,可確保在最艱苦的環境,仍然能堅持運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01

柏瑞印股基金舵手:印度股市擁6.5億年輕人口紅利

1 : GS(14)@2016-03-07 23:07:34

【明報專訊】中印兩國經濟可比性甚高,上周印度政府公布財政預算案後,當地股市一周錄得6.4%升幅,而印度擁有6.5億年輕人口,財政及貨幣政策均到位,屬當地經濟及股市的亮點。今期封面故事專訪柏瑞投資印度股票投資主管Huzaifa Husain,為讀者分析當地經濟、政策及股市情?,曲線尋找中資股的投資啟示。



中國與印度同是擁有逾13億人口的大國。印度總理莫迪於2014年上台後領導經濟改革,備受國際投資界看好,根據《彭博》數據,2014年以來印度SENSEX 30指數上升16.4%,最新市盈率達19.0倍;期內MSCI中國指數則下跌14.4%,最新市盈率為9.4倍,可見印度股市過去兩年多表現跑贏中國股市(見圖),目前其估值亦較高。

印度股市近年何以成功吸金,坐享高估值?Husain指出,印度經濟最大優勢之一,是25歲以下人口比例高達65%,即擁有6.5億的年輕人口,故未來經濟增長潛力優厚。

增發銀行牌照 吸引存戶資金

雖然印度人口眾多,惟當地經濟仍處於發展初階,人均GDP僅中國約五分一;Husain透露,目前印度近半人口住在農村,正正由於貧窮,其收入大部分用於滿足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故消費在印度佔GPD比例相當高(編按: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印度2014年GDP來自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的貢獻分別達17.9%、24.2%及57.9%;中國有關比率分別為9.7%、43.9%及46.4%),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是善用數目龐大的年輕人口,像20年前的中國一樣,大力發展製造業。

不過,Husain坦言,印度發展製造業首先要解決基建及資金不足的問題。他解釋,印度擁有60萬條農村,當中只有小部分農村設有金融機構,換言之,大部分農村居民根本希望儲蓄也沒有門路,於是索性把收入悉數花清光。惟最近情?已出現轉機,印度政府去年發出20個新銀行牌照,並且鼓勵銀行善用智能手機及互聯網科技為貧困居民開戶,相信當地的儲蓄率可望因此逐漸由低位回升。

印度政府上周公布財政預算案後,SENSEX 30指數上周勁升6.4%。Husain指出,該預算案重點是向當地富有階級大幅增加稅項,用於投資基建,為未來發展製造業鋪路。他分析,印度本身需求強勁,當地發展製造業第一個目標是滿足當地需求,下一步才是出口,並指中國目前穩坐世界工廠地位,料印度短期內在這方面難與中國競爭。

降財赤以減下一代負擔

另外,由於印度最新財政預算收入較開支增幅大,財政赤字佔GDP比率料按年由3.9%下跌至3.5%。Husain認為,政府往往需要向市場舉債才可增加財政赤字,而有關債務早晚要償還,故增加財赤變相令下一代須承擔更多債務,而且亦會搶走市場上私營部門的資金,故印度政府是次嚴控財赤比率的措施備受各方讚賞。根據Husain的觀點,由於政府運用資金的效率不及市場,政府的首要工作是為私人企業提供有利的營商環境,而印度股市亦以私人企業為主。

貨幣政策方面,目前印度央行的基準利率高達6.75厘,即使扣除5%的通脹率,實質利率仍高達1.75厘。Husain分析,印度維持較高的實質利率,有助吸引資金流入,以滿足龐大的基建及經濟發展需求。

中國總理李克強上周六於人大開幕禮發表工作報告,預測今年內地財赤佔GDP比率將按年由2.3%增加至3%;另外,中國目前基準利率為1.75厘,去年通脹率為1.4%,實質利率僅0.35厘,故未來進一步大幅減息的空間亦不大。綜合上述分析,《Money Monday》認為,目前中國在金融機構覆蓋率、居民儲蓄率及製造業全球競爭力方面均遠較印度優勝,可謂持有一手好牌;惟印度則擁有人口紅利優勢,其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及支持私人企業發展等方面亦有不少值得中國借鏡之處。

明報記者 葉創成

[葉創成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7/news/eb_ebb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88

新鴻基前舵手入主民信金控

1 : GS(14)@2016-06-06 00:13:18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32&issue=20160603
【明報專訊】數年前一度接近成功收購創興銀行(1111)的細價股民信金控(0273),獲新鴻基公司(0086)前任行政總裁唐登入主。據聯交所股權資料披露顯示,唐登於上月30日,以每股0.33元買入逾43億股民信股份,總代價相當於14.2億元,佔已發行股本28%。

唐登於今年1月25日起,以需承擔其他事務為由,已辭任新鴻基公司執行董事一職,並不再擔任公司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唐登於2003年12月起擔任公司執行董事,並從2004年12月至2006年出任集團營運總監一職,及後為集團資本市場及機構經紀業務的行政總裁。

涉資14.2億 佔已發行股本28%

現年57歲的唐登多年來一直在投行工作,曾在荷蘭銀行、中芝興業財務、百達利財務等公司擔任高級職位,於金融服務業擁有逾30年經驗。至於民信金控雖然僅屬細價股,但2011年引入創興銀行廖氏家族第三代廖駿倫為主要股東,並一度提出收購廖駿倫父親手上的廖氏集團股權,間接控制創興銀行,惟最終功敗垂成遭其他家族成員反對,而廖駿倫其後亦退出民信。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IgnVcOzm.dpu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663

科研舵手請辭 未來發展存隱憂

1 : GS(14)@2016-08-14 12:04:30

【明報專訊】智能家居設備公司Nest的地位近年在Alphabet大起大落,但無論它受寵還是失寵,均反映Alphabet拓展智能家居業務的野心。兩年前,Nest時任行政總裁Tony Fadell(圖)曾被Google創辦人佩奇視為引領公司進軍新市場的先驅。當時Nest準備發展不同的「智能家居」設備,大展拳腳。Google甚至連陷入困境的智能眼鏡業務也交給Fadell打理,令外界相信他將統領Google的硬件業務。

Google Home迎戰亞馬遜Echo

時移世易,Fadell已於今年中請辭,Nest的業務亦大為收窄。知情人士稱,Alphabet早前曾考慮是否出售Nest的業務,但最終決定保留,反映Alphabet在重組之際各部門發展仍飄忽不定。Google行政總裁Sundar Pichai更成立了新的硬件部門親自打理,接管部分原本由Fadell負責的硬件業務。這個部門除了負責棘手的智能眼鏡業務,也負責打造虛擬實境頭戴裝置,反映Google銳意拓展核心業務領域。Pichai最近便推出Google Home智能家居管家,迎戰亞馬遜的Echo聲控家用助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03&issue=201608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717

索羅斯基金再換舵手

1 : GS(14)@2016-08-14 14:15:15

【本報綜合報道】國際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上周五生日當天,旗下家族基金首席投資總監Ted Burdick請辭,是該基金自2000年以來第七次更換首席投資總監。彭博報道,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索羅斯家族基金前日傳出人事變動,指首席投資總監Ted Burdick請辭。Ted Burdick今年1月躍升至首席投資總監,任職期只有八個月。據悉,45歲Ted Burdick跟隨索羅斯超過15年,今次辭去首席投資總監一職,但將繼續留在基金工作,轉為負責管理信貸投資組合。86歲索羅斯近年轉趨活躍參與家族基金操盤,今年英國脫歐公投前傳索羅斯沽空英鎊,惟最後否認。德國傳媒報道指索羅斯趁英國脫歐期間斥1億歐元沽空700萬股德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4/197353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738

財經評論:懷念昔日內銀舵手

1 : GS(14)@2016-09-02 05:49:00

四大國有銀行在全球銀行市值排名榜上,高踞10大之列,但其市場化程度卻未必與排名相稱,撇開業績平庸、各行表現區別不大的問題不說,部份大行近年新上任的高層老總,在回應傳媒及證券界提問時,無論技巧以至對公眾脈膊的掌握,與10年前剛完成股改來港上市時的第一代舵手相比,軟實力發展似乎越見倒退。農行(1288)新任董事長首次來港主持業績發佈會,第一條問題竟答足半個鐘,甚至以人類行為模型分析當下銀行業發展,離地程度令人咋舌。個別新一代大行高層,鄉音濃烈,聽者丈八金剛,有些回答兜兜轉轉,完美擊倒傳媒提問。當然,新上位的領導中,亦不乏表現合格談吐得體,但整體上要做到言簡意賅,仍有改善空間。如此情景,不禁令人緬懷已全部退役、國有大行上市前後的第一代老總風采。像工行(1398)前董事長姜建清、建行(939)前董事長郭樹清、中行(3988)前行長李禮輝、建行前行長張建國等,個個有台型有功力,回應提問時,既有魅力又實而不華。內銀第一、二把手,近年是否出現人才荒或青黃不接問題?抑或只是冰山一角,背後暴露了金融業發展深層次矛盾?有分析認為關鍵之一,與前年下旬中央向央企高層薪酬開刀,四大行成為首批試點對象不無關係,包括董事長、行長及副行長等主要高層薪酬遭勁減五成,人才都往外跑,不少投身基金、證券業及近年冒起的網上金融平台。國有大行上市至今雖逾十載,但領導職位仍奉行國企幹部制的音樂椅調遷模式,銀行界又如何保留人才,為股東長遠利益創造最佳價值?目前內地管治體制年輕化,很多調任四行的新領軍人物,資歷與官階都跟以往有差距,說話行事自然小心翼翼,面對中外媒體時要做到揮灑自如,難免處處受限。記者:劉美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2/197569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