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我們錯了,還是全世界都錯了?

來源: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7405628

$浙江世寶(SZ002703)$ 昨日公告稱,擬以不低於18.54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820萬股A股股票 ,募集資金不超過7.08億元,投向“汽車液壓助力轉向器擴產”、“汽車零部件精密鑄件及機加工建設”、“汽車轉向系統研發、檢測及試制中心”及“年產210萬件汽車轉向組件等系列產品產業化投資建設”四個項目。公司在三季報中預計,2013年全年凈利潤將下滑30%-50%。即使按照公告預告的上限,公司2013年度EPS也只有0.18元。也就是說,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市盈率超過100倍。目前在A股市場上,一些優秀的、在過去很多年證明過自己的汽車零配件企業,比如寧波華翔 、一汽富維 、萬豐奧威等,估值最高的也不超過30倍,最低的才10倍左右。那麽為什麽機構或者其他投資者要去參加浙江世寶的增發,而不是直接在二級市場上買入更優秀、估值更低的其他公司股票?恩,順便看了一眼港股$浙江世寶(01057)$  ,港股怎麽圈錢嘛!A股果然是好地方,盤子小就有溢價。恩,小盤股沒泡沫,說有泡沫的人都是loser,所以,AH差距10倍可以理解可以理解,港股的投資者都是傻帽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46

【專欄】你們都錯了!這才是上周市場暴跌的真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83

也許所有人都錯了。

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認為,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引發了上周的暴跌行情。但也許大家都忽略了這背後真正的深層次原因:德拉吉的歐洲央行及其主持的銀行壓力測試,才是此輪暴跌的始作俑者。

華爾街見聞專欄作家莫西幹撰文指出,正是由於本周末壓力測試公布前,歐洲銀行業面臨的巨大去杠桿壓力抽幹了市場的流動性,才最終引發了大宗商品和股市的暴跌。

以下為莫西幹的分析:

從今年6月末7月初開始,平靜的全球資本市場突然迎來了巨大的波動,尤其是美元連續上漲,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連連走高的發達國家股市也出現“大跌”。

鑒於這一切都發生在歐洲經濟狀況惡化,歐洲央行加碼貨幣政策寬松力度,而另一邊美國經濟卻進一步加速,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美聯儲將按部就班退出QE並加速加息步伐的預期升溫,主流媒體一般會把歐洲經濟惡化和歐美貨幣政策的分化認定為這波行情的導火線。

情況真的如此嗎?可能未必,畢竟如此急劇變化的市場行情很可能有更深層的導火線。

“投機取巧”的歐元區銀行壓力測試?

正如我們之前強調的,歐債危機並沒有結束,根本原因在於歐元區的信貸創造渠道仍然是“損壞的”,特別是在公共部門負債率已經比較高的背景下(起碼是因為歐元創立前十年通過部分成員國政府增加負債實現“捷徑”增長的方式當前已經不具有政治和民意基礎了)。

因此,歐洲央行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打通私營部門的信貸創造渠道——而這單純依靠增加貨幣政策寬松力度是無濟於事的(和美國的情況有點不同)。

當然,歐洲央行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歐洲央行正通過兩大途徑激活私營部門的信貸創造渠道:一是推出ABS購買計劃,希望重新激活歐洲影子銀行的信貸供應能力;二是對歐元區130多家大銀行進行資產質量檢查,希望令市場重拾對傳統銀行部門的信心。

歐元區今年實施的銀行壓力測試,與美國在08年金融危機以後實施的銀行壓力測試在形式上是類似的,但所處的政治背景卻存在巨大的差別——最重要的區別是,歐元區缺乏一個便捷可靠的跨國救助機構,不能象美國當年一樣強制向每家系統性重要銀行註入100億美元來充實它們的資本。

正是缺乏政治上的靠山”,令歐洲央行的測試工作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設定過於寬松的條件,讓幾乎全部銀行通過測試,那麽市場很可能認為這次測試又會像2011年的測試一樣(Dexia銀行在通過那次測試以後馬上就被救助了)。

同時,如果設定的條件過嚴,不單進一步沖擊銀行的放貸動力,而且如果發現巨大的資本缺口,還可能進一步拖累已經負債累累的部分成員國政府財政。

當然,歐元區銀行壓力測試的兩難困境已經不是什麽新發現,但這次歐洲央行可能創造了一種“長痛不如短痛”、“先斬後奏”式的解決方案。

雖然歐洲央行給出了這次銀行壓力測試的一些設定較嚴格的技術參數,但所透露的執行細節並不多,而最近幾個月傳出了一個比較有趣的消息:一是10月26日公布資產質量檢查結果以後,銀行只有1周時間制定補充資本的計劃;二是最早在9月末10月初,就有消息稱歐洲央行與個別銀行舉行吹風會。

基於有限的信息和無限的揣測,我們認為,10月26日公布的測試結果的最好狀況可能是“有數家銀行無法通過測試(壓力測試是基於2013年年末資產負債表的)”,但同時“這些銀行大部分已經在今年完成的增資任務”——前者意味著測試足夠嚴格,後者意味著銀行業已經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完成了歐洲央行的增資要求,大幅減少了對部分成員國財政的拖累可能性。

如果上述的假設成立,那麽10月26日就是歐洲大型銀行的粉飾資產負債表的關鍵時點——這意味著10月26日前這些銀行可能有巨大的去杠桿化壓力——特別是9月末10月初歐洲央行的舉行“神秘”吹風會以後。而這與最近的市場波動,主要是匯市、股市和大宗商品的大幅波動時間跨度幾乎吻合,而且與2011年下半年希臘危機爆發所呈現的市場波動有很高的相似性。

奇怪的市場波動

可能正是這一特殊時點的去杠桿化效應,誘發了最近市場的大幅波動,而這與2011年中至2012年中希臘危機蔓延到意西的市場反應有高度的類似之處。

最近的波動行情有幾個疑點,一是從歷史角度看歐美經濟狀況和貨幣政策的分化和歐元兌美元匯率的變化並必然的聯系;二是新興市場國家並沒有出現急劇的市場動蕩,特別是雙赤字國家貨幣兌美元的貨幣還是相對穩定的(當然你可能認為是今年年初這些貨幣已經完成了大幅調整);三是離岸人民幣匯率對在岸匯率出現了折價,這與2011-2012年歐債危機高峰期是一致的;四是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油價)與2011-2012年一樣都出現了大跌。

歐洲銀行業是離岸人民幣和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的主要參與者,因此歐洲銀行業的去杠桿化壓力能很好解釋離岸人民幣的折價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另一方面,歐洲銀行業同時也是新興市場國家關鍵的外部融資渠道,那麽歐洲銀行業的去杠桿化壓力理應會加劇新興市場貨幣的波動。那最近新興市場的平靜應該怎麽解釋呢?

潛在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過去幾年歐洲銀行業已經逐步撤出這些業務;二是因為這次更多是“沖時點”(有別於2011-2012年的恐慌性去杠桿),短時間撤出貿易融資這樣的短期融資業務可能更為高效;三是2011-2012年的危機已經讓部分歐洲銀行重組了資本,特別是西班牙政府已經救助了其銀行業,因此這次的去杠桿化壓力相對較小。

如果上述假設成立,最近的波動行情可能只是歐洲央行給銀行業所開出"特效藥”所造成的短期波動,畢竟歐洲經濟已經無法承受歐洲銀行業的長期去杠桿化壓力。這意味著11月這波波動的行情可能就會慢慢地褪去。

政治妥協需要推手

政治妥協有時可能需要有往懸崖邊推一把的勇氣,比如可以從另一個方向想,如果不是08年“4萬億”的瘋狂,今天中國社會的改革共識可能不會如此強烈。

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最近歐洲事態的發展正在往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所主導的改革契約的方向推進——也就是以改革換財政刺激。今年年初,法國政府一直呼籲歐洲央行行動壓制歐元匯率,而從今年年中歐元大跌以後,法國和意大利的結構性改革進程看起來都獲得了更大的動力,尤其是勞動力市場改革(意大利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在年初根本不在今年的計劃內)。

同時,歐洲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的加碼,嚴重拖累了依賴出口的德國經濟,直接或間接地加大了德國政府增加公共支出的壓力。我們認為,德國之所以要推動歐元區其他國家整頓財政,並非因為德國骨子里喜歡緊縮,更多是因為如果歐元區國家無法在財政和經濟狀況上達到接近的狀態,歐元區推進一體化就缺乏政治和民意的可行性,畢竟沒有國家會願意為別國的納稅人負擔成本,而德國的經濟滑坡正拉低了其它國家“趕上”德國的難度。

更有趣的是,這一連串事件的開始正是歐元的下跌,更多人把歐元下跌歸功於歐洲央行的負利率和資產購買政策,然而應該註意,負利率和資產購買理論上是相互排斥的,這就是為什麽美聯儲在QE的時候要設定25個基點的IOER利率,在負利率下的資產購買就像往沒有堵住邊緣漏水口的杯里加水,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是不大可能實質性增加的,但資產負債表規模卻一直是德拉吉鼓吹的寬松方向。

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10月末和11月初對歐洲對世界市場來說都可能是個微妙的時刻。10月26日歐洲央行公布銀行業資產質量檢查結果很可能能加速歐洲銀行業恢複健康的速度,同時消滅歐洲銀行業過去無序去杠桿化的壓力。

同時,本屆歐盟政府將舉行最後一次歐盟峰會,正如我們之前分析的,德拉吉已經把“放大招”的氣氛條件制造好了,就差歐元區成員國政府在歐洲層面上達成某種意義上的“改革契約”了,而“改革契約”正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能同時促進經濟增長和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39

你們都錯了!紅包大戰微信根本沒有完勝 阿里還是老大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21/149208.html

i黑馬:昨日,i黑馬發布專欄作者王東烽一文《紅包大戰,阿里城池是如何丟的?》,微信閱讀量近10萬,微博轉發量也快破2000。不少人專門提筆應戰,投稿為馬雲鳴不平:誰說支付寶輸了?它明明還是老大呀。下面這篇文章就從金融角度提供了詳實了的解答。它說:1、支付寶掌握著資金清算的權利。2、余額寶有上千億的資金沈澱。3、移動電商戰局仍不明。So,支付寶還是老大。對這篇文章有異議的也千萬別藏著掖著,黑馬哥歡迎來稿,助你們上頭條!

\ 
文/張議雲 極豆網絡CEO 95後創業者
編輯/王方

 
我是個很少打開朋友圈看文章的人,除夕至今發現朋友圈充斥著各種微信紅包大勝的文章,騰訊大樓內部傳來各種數據喜訊,搖一搖突破多少個億、紅包交易額達到多少個億等等比比皆是。
 
還有幾篇文章的標題是這樣的,《微信花了2天時間,把支付寶花了8年綁定銀行卡的事情給幹了》、《阿里的城池是怎麽丟的》。這種場景讓我想起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媒體自捧日軍大勝,花了2天時間把美軍多年建設的珍珠港給幹了。
 
西方媒體也在吹捧,美軍城池是怎麽丟的。可是大家都知道,幾年以後美軍兩顆原子彈就把日本給打趴了。在這里我不想過多的去討論騰訊和阿里之間的鬥爭和結果,也不從創業的角度和產品體驗的角度去解析這場紅包大戰,我會從金融的角度帶大家觀賞這場紅包大戰。
 
互聯網金融可以說是2013、2014甚至是2015的一個重量級話題,但是雲里霧里很多人沒有理解基本原理,無論是傳統金融業還是互聯網金融業,它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三個哲學的終極問題:1、你是誰?2、你從哪里來?3、你到哪里去?金融亦是如此,金融哲學的三大基本問題:1、錢在哪?2、錢去哪?3、錢怎麽去?
 
1、錢在哪?

紅包大戰中,錢在哪?微信紅包當然在微信支付系統里,支付寶紅包當然在支付寶支付系統里。如果是傳統銀行,錢當然在銀行里。
 
我們用微信綁定了銀行卡,給好友發紅包的時候,實際上是將自己在銀行賬上的錢轉到微信里,而微信有一個賬本,就從你這扣100,從你好友的賬上加100。而銀行在其中的角色只充當了快遞員,把錢送到微信門口就被卡住了,至於你的錢轉給誰銀行是不知道的。
 
大家可能會問,這對我們來說不都是一樣的嗎?各位且慢,聽我往下分析,現在角度切換回支付寶,我為什麽說支付寶還是老大,比方說張三要在淘寶買衣服,他通過支付寶下單,錢轉到李四那了,實際上在銀行的角度看來錢送到支付寶門口就沒銀行什麽事了,而支付寶里掌握著大量資金流動的記錄,比如某某廠商大批量的貨物銷量很棒,浙商賣家的客戶需求量非常大,支付寶掌握著這些信息就可以設計出我的物流中心應該建在哪成本會比較低,資金沈澱時間會更長,能計算出投資哪家廠商回報率會更高,因為我支付寶掌握著你整個工廠的資金流動記錄,哪個月銷量如何,物流倉庫還有多少貨物我都了如指掌。
 
而支付寶相當於搶了銀行一塊大蛋糕業務,原來投資理財的事是銀行做的,現在支付寶也能做了。這里有一個關鍵詞,資金清算,部分銀行的資金清算的權利被支付寶搶走了,所以支付寶非常強大。
 
當年共產黨創業的時候為什麽第一件事要弄一家中央銀行,發紅軍貨幣,道理是一樣的,誰掌握了資金清算的權利,誰就是老大。從這個角度就不難解釋為什麽紅包大戰中支付寶任占上風,因為微信紅包沒有辦法實現電商生態,錢只是單純的從個體轉移到個體,實際上沒有發生真正的清算交易,微信只是做到了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步——綁定銀行卡,接收銀行快遞員的快遞,微信支付社區里還沒發展成淘寶那樣成熟的經濟電商體。
 
所以說騰訊投資京東的戰略意義就是搶占電商生態的資金清算中心,京東拒絕使用支付寶接口的原因亦是如此。但長遠角度來說,淘寶仍會在一段時間內是電商界的老大,以後的事大家都說不準。紅包大戰,只能算是騰訊贏得了一次戰役,比較好的結果是公司內部士氣驟增,阿里內部士氣大跌。
 
結論:所以錢在哪?要麽在你私人的銀行賬戶上,要麽在微信的銀行賬戶上,要麽在支付寶的銀行賬戶上。

2、錢去哪?

 
這個問題比較好玩,中國互聯網金融真正崛起的時間段是余額寶橫空出世那一天。余額寶牛在什麽地方,利率比銀行高,而且資金當日可用,加上中國老百姓投資理財的渠道不寬,這就造成了余額寶有上千億的資金沈澱下來。
 
那沈澱的這些錢用來幹嘛呢,當然是做銀行能夠做的事啦,銀行做消費領域,我支付寶也做,銀行做公司投資,我支付寶也能做,而且做的用戶體驗要比銀行好個上百倍。就好比老鼠掉進大米缸,恨不得把所有大米吃光。又過了一段時間,中國崛起了非常多的P2P金融、大學生分期、白領分期等公司,這些公司都在做互聯網金融,但實際上都跟微信一樣,沒有形成資金清算的中心。
 
互聯網公司盈利模式無非就兩種,一種是做閉環,另一種是賣流量。而沒有形成清算中心的互聯網公司實際上都是在賣流量,通道思維。但是中國商業生態比較特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不高,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征信系統不成熟,不像美國,征信系統非常成熟,但結果導致了美國進化不出支付寶這樣一個互聯網金融的老大。
 
於是中國互聯網中小金融公司需要大量的線下團隊去給借錢方做盡職調查,因為我得調查你這個人收入如何、學生的話成績如何、有沒賭博習慣、家庭環境、以及你這個人靠不靠譜,我才能決定這筆錢借不借你。
 
這就導致了P2P金融業務越大,線下團隊的邊際成本無法趨於零,而是更大。大部分通過賣流量掙差價賺來的錢又被線下團隊給吃了。這是中小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一大詬病。但支付寶牛逼的很,因為掌握了資金清算的權利,盡職調查的成本一下降低了,再加上有淘寶這麽成熟的電商生態,支付寶對資金的吸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結論:所以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錢都拿去做投資理財了,正所謂錢生錢。
 
3、錢怎麽去?
 
比如說我們要買一個東西,總得需要一個支付橋梁吧,在淘寶買東西支付手段是支付寶,在線下買東西,支付手段可以是現金或銀聯。實際上“錢怎麽去”這個問題一下就能知道了,那我們來探討一下互聯網金融的未來走向。
 
線上電商生態,PC端基本上是阿里稱霸天下,而移動電商這塊蛋糕正是騰訊和阿里正在爭奪的業務,包括為什麽騰訊投資滴滴,阿里投資快的,都是為了爭奪移動領域資金清算的權利。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麽要燒錢補貼,這不是一直在虧錢嗎?
 
其實我看未必虧錢,商人會虧本做生意嗎?他們只是讓大家錯以為虧錢,實際上燒錢補貼的公司也在做資金沈澱,資金沈澱的金額越大,燒錢虧損的邊際成本越低,反而能鋪移動支付領域的基礎設施。而移動支付基礎設施一旦成形,線下支付將會是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銀行的一場廝殺。
 
為什麽這麽說?線上資金的清算中心已被支付寶壟斷,只剩線下的大蛋糕還在銀行手中。最近我去公司樓下便利店買東西基本都是在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支付,銀行卡或現金實在是太麻煩了。而微信也在著力研究線下支付的一套完整支付系統,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線下購物資金清算中心一定是掌握在騰訊或阿里的手上。
 
長遠角度來看,我更看好微信,因為微信使用頻率實在太高,微信支付實在太方便,掃一掃就給錢。假設線下清算中心的基礎設施一旦成形,未來我們交學費、交水電、衣食住行都依靠移動支付,美好的生活還會遠麽?
 
結論:所以錢是通過支付橋梁過去的,至於橋梁是誰,這些都是大佬們和銀行的事,我們作為消費者只管你們哪家體驗做的好我就用哪家。

 
總結:從紅包大戰可以看出中國商業生態圈對失敗者的容忍度是極低的,微信不過是打贏了一場戰役而已,大家都紛紛來糟蹋馬雲,我認為心態是不正的,形態是不公平的。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應該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迎接騰訊和阿里帶來的生活便利。作為創業者,我們也應該多從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大佬們的每一場戰役是否帶來戰略上的勝利,而不是不假思索的人雲亦雲。
 
大部分人看戰爭看到的只是表象,年輕人應該學會以辯證的思維看世界。未來有空我會寫一篇毛澤東作為共產黨CEO是如何花28年打江山的創業史。
 
我是一名比較年輕的95後創業者,不是什麽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只是想通過更多的角度去認知這個世界,更多的是想從道的層面解析問題,而不是從術的層面看到現象,但我所說的觀點可能都是錯的。
 
本文作者張議雲,為廣州極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口袋兼職創始人。
本文部分觀點引用《貨幣戰爭》、《鴻觀》不代表本刊觀點和立場,如有疑問請聯系微信korchagin。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korchagin,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有沒有可能我們都錯了?——從特斯拉的劇本來看漢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55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3-7 09:52 編輯

有沒有可能我們都錯了?——從特斯拉的劇本來看漢能

作者:Charles Yonts ;

Johnny Lau


導讀:周四我們發了格隆匯能源行業資深專家Michael對漢能疑惑的系列分析之一:《奔向外太空,還是墮入地獄——漢能疑惑》,表達了市場對漢能的疑惑。本著兼聽則明的態度,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一篇來自里昂的深度報告,這也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關於漢能的報告,供大家參考。


以下內容摘譯自里昂的報告:《The 10th man on Hanergy 》


當大家意見都一致的時候,有沒有可能我們都錯了?

有著遠大追求的薄膜太陽能設備制造商已經成功擺脫了媒體對其關於影子銀行、與母公司簽署的有爭議合同的詢問,市值扶搖直上已經大於CGN、華能、長城和聯想。在我們去年12月份的報告中,我們其實沒有真正抨擊其股價過高,而在那之後,股價繼續上升了70%。所以,有沒有可能:我們都錯了,而市場是對的?


明顯的共識:

自從去年12月份我們發布漢能的報告(Global Solar (Are they really that good?))以來,我們了解到每個人—從投資者到記者到業內人士–似乎都認為股價嚴重高估,但是所有的這些觀點,以我們來看,都沒有考慮到基本面和我們對其估值的看法(即使最樂觀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其估值還有2-3倍升值空間),而其股價自那以來繼續上漲了70%,與去年相比上漲324%。


看到這種情況,作為一個投資者,我最大的疑問是:那又如何?大多數這些問題都是一年前的,或者更早時間。


根據Factset數據,80.5%的股份是由內部投資人(大多數是主席)持有,3.7%由機構持有,15.8%則由未知個人拿著。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大多數是指數基金,李主席目前來看不太可能大規模拋售股票,那麽,是什麽原因讓那16%的未知投資者來買呢?


有許多關於這部分未知投資者的推斷,我就不重複了。現在讓我們來聚焦一些市場沒有的聲音,那就是關於“第十人”的觀點:


在僵屍電影《世界大戰Z》中,以色列從僵屍大災變中生存過來,原因是他們堅持的第十條教義:如果9個人看同樣的信息得出同樣的結論,那麽第十個人必須站出來表達不同意見並積極尋找證據來證明。


從我了解到的,目前沒有人持有這種觀點:這支股票很便宜因為漢能將會不止在太陽能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根據李河君的視野,也將在整個能源領域帶來變化。


接下來我將證明以上論斷是正確的,漢能是一家低估值的有遠見的高科技企業。


這家企業到底有多大?

目前最接近漢能市值的是特斯拉。像漢能一樣,特斯拉市盈率也非常高(176x 15CL)。2家公司在新能源領域都旨在改變目前根深蒂固的現狀(漢能是化石能源發電;特斯拉是內燃機)。對特斯拉來說,只有你相信其電動車市場份額將繼續擴大,馬斯克是真正有遠大而不是一個自大狂,其高估值才有意義。


同樣對於漢能來說,也許你可以剔除它1-2年的盈利預測,投資者不應當僅局限於短期的盈利預期看待漢能,而應當放眼2020年的業務發展。


從特斯拉的劇本來看漢能

Considering this as a pure technology company, the sky is the limit.考慮到這是個純技術的公司,天空才是極限。


在下面的4種情景中,按照傳統業務來審視漢能的話,我也不能接受它的高估值。所以,讓我們住在未來,而不去過去。


情景1——普通面板制造商(Plain vanilla panels)。到2020年,如果是單純作為一個面板制造商,漢能的PE估值為13倍。


情景2——讓關聯方做建設和運營:太無聊(Build & flip: Too boring)。結果將是還不如選擇情景1,做面板生產商。因其利潤率不如做面板高,又需要更高的營運資金要求等。


情景3——自己做建設運營(Keep all projects on the books)。在這種情形下,漢能可以達到20年1.2倍PB的估值。如果超過20%ROE的話,那麽公司將會是小於1倍PB。


情景4——未來在一個充滿太陽能汽車、智能手機和集成太陽能屋頂的世界(iPads, iCars and the works)。漢能預計到2020年太陽能汽車市場將達到46GW,基於500-1000萬的電動汽車用量。而個性化定制的面板將使每瓦面板的賣價更高。


以2美元/瓦賣出13.6GW 的面板,而成本為0.2美元/瓦,這將使得其利潤達到160億美元/1270億港元。這將使得漢能在20年的PE估值在1.4倍。


這一次和以前不一樣

我的這些觀點並不是說漢能從Solibro, Alta Devices, Global Solar購買的太陽能技術沒有吸引力或者無法正常工作。對於像我這樣的愚笨的新能源愛好者,這些技術是難以置信令人興奮的。尤其是MiaSolé  and  Alta Devices 以及潛在的革命性的東西。不僅如此,這些技術已經被更為聰明和更有資格的來自矽谷的主投資商和技術制造專家審視。


問題是,所有的這些人都沒有投資,是什麽原因讓漢能撿到一個如此大的便宜。以“第十人”的精神,我們必須思考是什麽讓漢能獲得成功,那些人失敗在哪里?


沒人走過的路

漢能打造他們以前缺乏技術的平臺想幹什麽?——尤其是並購Miasole

首先,規模。除去Solar Frontier,沒人曾經嘗試過加強一個誘人的CIGS標準的薄膜技術以擴大規模,TSMC好像曾經緩慢的幹過,而三星似乎一直在猶豫,solar frontier 實現這一過程可以說,代價非常大。漢能有兩個300MW光伏工廠將在2015年運行。


第二、協同效應。對於這一點,我稍顯猶豫,漢能購買的這一技術自使用以來有較大的分歧。然而,那些被並購的公司都很神秘,操作這些小作坊式的公司並不能有效的幫助公司的技術升級。


第三,爭奪早期的終端市場。即使漢能設法達成目標,銷售也會由於技術困難和成本上升導致困境,而漢能擁有強大的股東背景,母公司是一個相當大發電業務,能夠為漢能提供強大的需求,以驅動漢能業務的增長。


鑒於漢能母公司的神秘,以及報表中不尋常的關聯交易,公司的財務被懷很正常。這一現象在李主席宣布用其股權進行股權質押獲得50億貸款之後,更不用說在金融時報刊登的本集團的高息信托產品,另外,關於漢能和母公司的支付問題也在影響著投資者的信任。


盡管有較多的風險,但讓我們思考積極的一些東西。當很少有人了解李河君,中國首富他的焦點和財富看上去都和再生能源有非常強的關聯。因此,他大概會花35億人民幣在信托產品,3.45億港元的股權質押貸款以及10億美元的現金流到水電已經推動太陽能發展,而最終受益的是漢能的股東。


實際上,在緬甸的1.4GW的大壩建設充滿爭議,但是李河君和集團公司背負這些債務所得到的現金除了去購買這個大壩還能去幹什麽呢?


由於這個項目的緣故,我們假設李先生會用這些錢保證下遊太陽設備,而隨後會被以一個公平或者便宜的估值註入上市公司。投資者應該相信李主席能夠精明和創造性的運用和掌控能夠有效率推進薄膜項目的資本和債務。反過來說,如果你的公司估值已經高到那種程度,你會不去抵押股票嗎?


最新的金融時報的文章

2月17日,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能詳細闡述了漢能主席李河君一直堅持高息的影子銀行貸款的行為。考慮到漢能沒能立即出來反駁,我們姑且認為金融時報的文章並非空穴來風,但我們沒辦法去驗證這個事情。

根據彭博發表的文章,漢能集團在過去兩年,已經通過信托產品獲得35億人民幣資金,利息在7.5%-10.5%之間,表明加上費用之後,漢能的成本在8.5%-11.5%之間。


花錢如流水

根據金融時報的文章,大部分債務被綁定在漢能金安橋水電項目,李先生在接受CNBC專訪上說,那是在那條小河上最大的一個,每年將提供10億港幣的現金流。鑒於缺乏評估數據,我們不能確切的說這是正確的。基於我們的估計,其母公司擁有40億的現金流來由於6GW的水電資產,那麽對於金安橋項目20億人民幣的是有可能的。


首先,漢能擁有多少水電資產?在其網站上,漢能說其有6GW的容量,盡管僅僅只有3.1GW被分解,(3GW在金安橋項目)。我們回到前面,即假設6GW的數據時正確的,我們估計這個稅前現金流可能在40億元人民幣範圍之內。


我們的關鍵假設在於,近乎沒有真實的數據來計算,並且水電是比其他再能能源和熱能源更為特別。對於稅收、費用和效用的估計,我們以華電福新和CPI的全國平均水平為參考指標。 對於利息,我們更多的傾向於選擇央行標準利率而非利率在6.5%以上信托產品的利率。總之,模糊意義上的ROE在10%左右基本上是比較合理的估算了。



但是,以上的計算式基於6GW的容量。僅就金安橋項目,這個數字大概是一半,或在20億元的稅前現金流PA,並且假設漢能擁有100%的股權。


我們並不完全肯定集團如何實現6GW的水電容量。除了3GW的金安橋項目,集團的網站上還披露了3個小水電項目,共計82MW 容量。集團同時運營著地處緬甸薩爾溫江的坤龍大壩。公司更新於2010年,但沒有給出更多的數據,當地媒體暗示其實一個在2007年動工容量達到1.4GW,並計劃於2018年完工的項目。


然而,根據相關報告,這個工程一直有較大爭議,在撣邦地區的北部的當地人強烈反對大壩修建(有時會放炸藥阻礙進程)(這也許會轉移到太陽能)。



李河君:中國的馬斯克?


大多數評論都關註李河君的2件事:(1)我們對他了解的有多少?;(2)他有多富?然而,作為第十人,我們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李首富不是富有遠見的話,我們的論證是站不住的。想想沒有喬布斯的蘋果和沒有馬斯克的特斯拉。


月入十萬:大部分人努力的方向都錯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8/158218.shtml

月入十萬:大部分人努力的方向都錯了
秦小明秦小明

月入十萬:大部分人努力的方向都錯了

要想獲得高收入,不承擔風險,是永遠不可能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聚透Talenset(ID:smallsharing),作者秦小明。

編者按:這篇文章是作者秦小明在知乎上的處女答,獲得了16K贊同,也由此奠定了其在知乎上18線寫手的江湖地位。恰逢作者在聚透群里討論工作和收入等話題,故將此文略作修改,分享給大家。

知乎上的原問題是:月入十萬,難麽?

題主提到的月入十萬,顯然是站在一個打工階層的視角來看問題。很多人工作後都非常努力,兢兢業業,早出晚歸,不忘閑暇周末報各種培訓班,甚至脫產回爐再造念MBA,這一切的努力都指向一個目標:早日升職加薪,實現月入十萬,甚至財務自由的夢想。

然而殘酷的是,這些方式,基本都無法讓你達成月入十萬的目標,更不用說財務自由。就像題圖告訴你一樣:此路不通!

1. 一個純粹而簡單的真理。

所有打工者創造的價值都遠遠超過其獲得的收入。

假如你是一個房產銷售員,你每個月為公司創造的業績可能是幾千萬,但你的工資只有幾萬塊(已經很好了)。

你是一個產品經理,你主導的一款App為公司帶來了千萬級的投資,然而,你可能只拿到了不過三十萬的年薪。

你是咨詢顧問,沒日沒夜加班,做了一單三個月的項目,公司收取了客戶300萬的咨詢費用,而你們所有項目成員,加起來不過拿到了30萬的工資。

2. 收入分配的優先級次序。

收入分配的要素按照優先級排序是:風險>資本>勞動。

對於單純的打工者而言,往往其投入的要素是優先級最低的勞動,所以其在價值(收入)分配當中,也處於分配鏈的末端。

金融學里一個基本的理念是,所有資產定價都無法繞開風險這一核心要素,或者說資本資產的定價,就是對風險的定價,也沒有什麽大的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成果之一CAPM就是講述資本資產的定價,取決於它同整體市場的聯動性(風險大小,行業里叫beta)。

這就是為什麽在投資行業,往往絕對收益最高的是成功的天使投資,極端如MIH對騰訊公司的投資,3200萬美元變為現在近600億美金,回報2000倍,這一成績全球投資界至今無人超越。這是對風險是價值分配的第一優先要素的最好例證。

不承擔風險,是不可能獲得高回報的。同樣地,成功的創業者後續獲得的一系列財富,也屬於利用其承擔的風險,參與對價值的分配。

第二個要素是資本。

資本這一要素和風險往往是聯接在一起的。但有時也可以是分離的,例如在Pre-IPO進入的資金,可能承擔的風險就比較低,而早期的(互聯網)創業者幾乎不會憑借資本參與後續創業成功的分配。MIH類似的案例,則屬於資本和風險相結合的情況,為多。

最後才是勞動。

這就是為什麽之前提到的那條真理如此普遍而純粹。因為勞動的提供者,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如果失業算一個的話),無論公司經營情況如何,你總會獲得規定的報酬。

3. 另一個簡單而純粹的結論。

打工者創造的價值,通過讓渡風險,大部分轉移給了老板(股東)

企業價值的大部分是員工創造的,這個結論沒有任何問題,沒有哪個公司可以僅憑老板和幾個管理層就能實現營業收入和增長。但只有老板承擔了公司經營的風險,員工沒有,甚至職業經理人也沒有。

員工通過讓渡自己創造價值的大部分給老板,同時也讓渡企業經營的風險,這其實是一項公平的交易。

市場對風險的定價,以及由此形成的承擔風險作為首要優先要素參與產出的分配,大概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如果是某個人發明了這個規則,這個人足夠拿一百次諾貝爾獎。

對風險的承擔其實是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關鍵之所在,在產出前面,以承擔風險的多少來決定最終的報酬分配,也是整個經濟和商業體系運轉最公平的保障機制。

富二代,官二代,貪腐怎麽解釋呢?

如果你把各種二代和他們的家族作為一個整體對象來看,其實就很容易理解。貪腐官員,承擔了落馬的風險,政治生涯終結的風險,身敗名裂的風險,所以他獲得了應該有的回報,從這個意義上說,也是非常公平的。

4. 離開風險的承擔,你只能過一般人的生活。

一般人是什麽意思?意思就是,概率這件事是很準的。

你不會買彩票中500萬,你不會成為比爾蓋茨或者李嘉誠,你不會坐飛機掉下來,我們當中很少的人會創業成功,我們之中有30%的人會離婚,我們之中大部分人會活過65歲,你也不會娶到範冰冰,或者嫁給王思聰,當然,王健林或者馬雲也不會哪天碰巧想起你來和你談個生意。

一般人是什麽意思?意思就是,競爭會讓你只能過上平均的生活。

你努力工作,兢兢業業,利用閑暇充電,回學校讀MBA,和上司同事處理好關系,這些都是一般人所謂努力的範疇。你會做,其他人一樣會做,你讀哈佛的MBA,別人讀個耶魯的斯坦福的,也並不比你差。

以上提到的這些努力,是沒有門檻,或者說門檻是不高的,有太多的人沖進來和你做同樣的努力,最後的結果就是,你努力的回報只能是一個平均的水平,這是競爭的均衡。這就好比,如果市場只有你一家賣菜的,你可以賣100塊一斤,但是如果有100家賣菜的,你只能賣2塊錢一斤。

5. 幾個身邊真實的故事。

故事一,小明的本科同學,美國Top10大學碩士畢業,回國在北京金融街國內排名前三的基金公司任職。現在工作第5年,基本工資5萬,股市好的年景加上年終獎,勉強可以滿足月入10萬,不好的時候就只有呵呵。

故事二,小明一個非常年輕優秀的學妹,94年,本科畢業剛剛拿到某國際頂級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任職機會,基本工資人民幣3萬5,我猜算上獎金,三五年之後,月入10萬也是有可能的。

故事三,我早年在PE/VC工作過,大概見過這個行業拿著高工資的大有人在,比如知名風投的合夥人,不僅月入十萬,月入20萬,30萬的也不算罕見。但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不是這些人,而是我看過的一家公司。

創始人普通三本院校畢業,辦培訓班,對,就是很多名牌大學學生看不起的課外補習機構。月入多少?我覺得沒有意義,現在35歲,公司年入2億。

這幾個故事最直接深刻地讓我意識到,財富的分配,不是按照學歷,按照知識經驗,甚至不是按照“能力”來的,而是按照承擔的風險來的,如我上述講過的那樣。

前幾年我在香港,碰到美股大牛市,標普當年指數上漲超過30%,很多中概股翻好幾倍。我自己的基金也當時運氣好抓住了VISN的兩個交易周翻10多倍的情況,這樣的結果,就不是月入十萬的概念了。

6. 正確的路是什麽?

你可能會說,買股票,或者至少上面描述的這樣買股票,和賭博有什麽分別? 創業成功的概率那麽小,一將功成萬骨枯,和賭博有什麽分別。沒錯,從承擔風險這一點來講,投資股票的持續成功,創業的成功,和賭博的確沒有分別,不過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得明白一個簡單但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事實:

如果你永遠只在一般人努力的範疇里努力,那麽你努力的結果一定會被競爭拉平到平均水平,你永遠也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甚至也很難實現月入十萬。

只有你跳出這片“努力”的紅海,開辟一個只有少數人涉足的藍海,才可能真正取得大部分人都無法獲取的回報,這種回報,是對你承擔風險的溢價補償。如果你貪圖安逸,生性保守,那你最好趁早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

綜上,要想獲得高收入(如題主所言的月入十萬),不承擔風險,是永遠不可能的。生活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揍的遊戲,不要只盯著別人的收入,要看看別人背後承擔了什麽,你是否承擔得起。

最後,請不要在留言區問這種問題:我承擔風險了,可是也沒見我賺了很多錢啊?這個問題就像是:我努力了,為什麽也沒成功?我默認你能分得清這三者之間的區別: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

努力回報高收入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美圖巨虧62.6億元?你們都錯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7/158427.shtml

美圖巨虧62.6億元?你們都錯了
阿成阿成

美圖巨虧62.6億元?你們都錯了

美圖上市前估值越高,公司賬面上的顯示的累計虧損越大。

文丨阿成

8月22日晚間,美圖公布赴港IPO計劃,擬募集5-10億美元,估值約50億美元。然而,招股書公布後,質疑聲不斷,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美圖巨虧62.6億元怎麽能上市?美圖著急赴港上市,是因為經營現金不足,投資人有退出壓力。美圖主營收靠賣手機,不足以支撐50億美金的估值。

美圖是“站長之王”蔡文勝傾全力做的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數據真的有這麽不堪嗎?我們來一一分析。

美圖真的巨虧62.6億元嗎?

據美圖招股書披露,2013年、2014年、2015年以及截止2016年6月30日,美圖累計虧損分別為8030萬元、19億元、41億元、62.6億元。

幾乎所有的媒體在報道美圖擬赴港IPO消息時,都四舍五入地把“累計虧損63億元”當成最大的新聞“亮點”,鮮有媒體去具體分析所謂的63億元巨虧是如何產生的。

一位擬IPO公司的CFO告訴筆者,其實一旦公司啟動上市,會做很多合規性的財務動作,比如股權激勵會被算到管理費用。大家如果仔細觀察在中國證監會披露的擬IPO公司的招股書,會看到很多公司最近一個報告期的利潤會突然降低,實際上並非其業務成長性有問題,而是上市前做員工期權(或股權)激勵產生的成本,直接吃掉了“利潤”。

回到美圖,有一個更特殊的情況。該公司在香港上市,必須采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而我們經常看到的中概股公司,比如唯品會、聚美等的財報是采用常見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

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和股權激勵都會計入“金融負債”,一旦上市,一年內這些負債將不存在。

股權激勵大家都知道,是發給核心員工的股份,是員工的收益,但需要企業承擔其成本。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是投資機構通過投資的公司獲得的股票,不是大家所理解的股市里的普通股票,而是優先股。這是風險投資領域普遍采用的一種保護風投機構的手段——優先確保這部分股份的收益(比如反稀釋,優先跟投)和退出止損。

在公司一輪輪融資後,那些更早投資公司的VC拿到的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將提高。

比如某投資人C最開始投了A公司100萬元,占10%股份,A公司估值1000萬元。A公司下一輪融資出讓10%股份,拿到B投資公司1000萬元,公司估值漲到1億元。假設C的股權不稀釋,那麽其持有的10%公司股權價值1000萬元,相對其投入的100萬元,凈收益是900萬元,如果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這900萬元就是“金融負債”。

美圖自創立以來共進行了5輪融資,融資總額達5.01億美元。顯然,按照創投圈的常識,美圖每一輪融資之後估值都會越來越高,之前投美圖的VC機構所持有的“優先股”就越值錢,但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越高,財務報表中顯示的虧損越大。也就是說,美圖上市前估值越高,公司賬面上的顯示的累計虧損越大。這是真正的“會計虧損”——生生為了符合香港上市所要求的會計準則而產生的虧損。

業內人士告訴筆者,其實美圖完全可以跟投資機構商量,將這些“優先股”都轉成普通股再沖刺上市,這樣賬面就沒有那麽大的虧損了。但這需要時間,估計美圖是為了趕赴港上市的時間窗而沒有做這一步動作。

從美圖招股書看到,待美圖IPO完成後,美圖全部168662788股優先股將自動轉換為普通股,也意味著,上市後,這些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將不再是負債。這部分所謂的巨虧就沒了。

所以,2013-2016年6月份期間,美圖累計的的虧損額為62.05億元,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和股權激勵,經調整後美圖累計虧損為10.38億元。如果從公司成立之日算起,美圖累計虧損62.6億元,扣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50.69億元)和股權激勵的5286.7萬元後,累計虧損為11.39億元。

最後一個數字才是美圖真正在業務經營上產生的虧損,這對於一家總計拿到5億美金融資的創新公司來說,這個程度的虧損在可接受範圍內。

投資人退出壓力,現金流不足?

有媒體將美圖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赴港IPO解讀為“投資人壓力或成主因”,理由如下:

港股現在形勢不好,美圖主要用戶在國內。形勢不好也要上,那麽看似合理的解釋是“投資人有退出壓力”——有媒體報道稱,“美圖創立於2008年,2009年拿了蔡文勝旗下隆領投資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從接受第一筆投資來看,目前已超7年時間”。

一個基金,確實6-8年就要清盤。但這個解讀有很多錯誤。隆領投資是2013年為了上新三板才成立,所以不存在“美圖2009年拿隆領投資的數百萬天使投資”這一說。即便2009年美圖拿了蔡文勝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那也是蔡文勝作為主要創始人的投入,蔡文勝占美圖38.3%的股份就是因為他是美圖主要的出資人和創始人。這點跟雷軍投資YY數百萬元天使,同時也是YY第一大股東類似。既然是創始人的錢,就不存在“退出壓力”這一說。

而美圖拿的投資機構的投資,大多沒到所謂“退出周期”——據美圖招股書,2013年11月7日,美圖獲創新工場500萬美元天使融資;2014年1月獲5500萬美元A輪融資;2014年5月,獲H Capital I,L.P、Ceyuan Ventures、IDG等1.15億美元投資;2015年1月獲啟明投資、H Capital I,L.P、IDG等1.9億美元融資;2016年4月,美圖籌集資金1.36億美元,投資方包括Keywise MT、A Plus Global Holdings Ltd.、King Terrace Limited等。顯然,最早一筆機構投資距今不到3年。此外,即便創新工場等早期機構想套現一部分股票,也可以通過讓後進入的投資機構買其老股的方式退出,並不需要通過公開資本市場。

還有人質疑,美圖急於赴港上市,是因為經營性現金連年上漲,從2013年的2357萬元一路漲到2015年的6.75億元,而公司賬上現金以及等價物只有4.49億元,如果按三年要虧10.38億元來算,好像堅持不了多久的樣子,需要通過公開市場盡快募資救急。

但其實根據美圖招股書,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美圖公司持有的短期投資5513萬元,短期銀行存款11.235億元,受限現金100萬元,現金以及等價物4.49億元。

業內人士告訴筆者,一般的公司都會將賬上的“閑錢”做一定的理財處理,短期銀行存款是眾多理財手段中最常用的一個。按照通行說法,所謂的短期銀行存款,一般來講是存款周期在1年以下的銀行存款。不管是1年還是6個月(或3個月)的短期銀行存款,如果公司要調用,除了損失一部分利息外,銀行為了維護客戶關系,也會讓公司提走。

所以,美圖隨時可調用的錢有15.725億元,足夠美圖日常運營資金用量。況且美圖業績持續向好,2016年上半年美圖營收即達5.9億元,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

至於蔡文勝為何選擇到港股上市,業內人士分析,這應該跟他對國內外各層次的資本市場異常熟悉有關系。蔡文勝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暴風科技的投資人,也是美股上市公司58同城的投資人、董事,蔡文勝系公司雲遊控股、飛魚科技也在香港上市,隆領投資投的飛博共創等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眾所周知,現在美國證券市場對中國概念股其實是持保留態度的——年大量中概股公司想從美股回A股套利,紛紛私有化,導致中國公司在美國名聲不佳,所以這個時段赴美上市不是好的選擇。

國內A股固然能獲得更高的估值,比如分眾、樂視,但監管部門封死了“買殼”上市的通路,如果正常排隊,要排到猴年馬月?蔡文勝系的公司4399目前也在創業板排隊。新三板雖然好上,但其流動性不強,不是美圖這樣的明星公司的首選。

港股其實是一個好的選擇——很多大型互聯網公司,阿里B2B公司,騰訊等巨頭都在港股上的市。阿里巴巴集團上市時也把香港當做首選,最後因為同股同權問題轉向美股。

業內人士分析,蔡文勝對港股有好感,也相信美圖能在港股獲得好的估值。作為吃螃蟹者,如果美圖在港上市能獲得好的表現,那麽中國的明星公司比如新美大、滴滴出行等,也可能把香港當成重要的上市地。

靠賣手機撐不起50億美金估值?

媒體還集中質疑美圖這樣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居然主要靠賣智能手機賺錢——據美圖招股書,2016年上半年,美圖手機銷量28.9萬部,收入5.5005億元,占比95.1%,每部手機利潤為353元。

媒體質疑的關鍵點是,如果美圖主營收來自賣手機,現在手機市場是紅海,大可樂、尼采等小的手機玩家基本都死了,純靠線上營銷的小米也遇到了挑戰,單一美圖手機業務恐難支撐起50億美元的估值預期。

首先說美圖做手機對不對。筆者認為,非常對。先不說美圖做手機很賺錢——一部手機賺353元。國內經銷商賣一部蘋果手機的凈利潤才270元—470元,美圖手機的凈利水平能趕上蘋果了。

其次,軟硬一體是深度抓用戶的有效手段。移動互聯網時代,得用戶者得天下,美圖旗下美圖秀秀、美圖美顏相機等產品,總月活數4.46億。蔡文勝和他的團隊要做的是,首先持續讓這些用戶保持活躍,其次要不斷地在這些用戶里挖掘死忠粉和願意付費的用戶。

賣手機顯然是一個好的方法。樂視為何拼命做電視、做手機,其背後的邏輯是通過軟硬一體的手段將用戶打通和牢牢鎖死,舍得花錢買美圖手機的用戶應該是美圖的深度用戶。我們看到,美圖手機的銷量其實增長蠻快,2013年2.79萬部,2014年27.76萬部,2015年38.78萬部,2016年上半年28.9萬部,總計約98.23萬部,也就意味著擁有約100萬死忠用戶。

現在富士康是美圖的股東之一,供應鏈沒問題。不過,美圖上市後,如能募集到5-10億美元,筆者建議應加大對手機的投入,通過並購或跟OPPO、VIVO等廠家成立合資公司,將手機用戶做到千萬量級,那麽其規模效應和供應鏈優勢會更明顯,背後想象空間也更大。

另外一個問題,美圖到底值不值50億美金。

這要做個對比,Line月活(MAU)2.18億,市值87億美元;微博月活用戶2.82億人,市值95億美元。美圖月活4.46億,遠高於前兩者。很多人會說,美圖是工具性產品,用戶粘性沒那麽強,估值應該參考獵豹等。

據美圖披露的數據,美圖用戶七成為女性。用戶每日啟動3次以上(僅次於微信的每日啟動5.5次),全線日均產生照片2.1億張。這充分說明美顏自拍以及美拍短視頻等對用戶來說是剛需。

我們都知道,消費市場,得女性者得天下。況且美圖一直是中國短視頻的領軍企業,2016年1月開始,又發力做直播——直播是當下非常流行的社交產品形態。直播在中國被證明是賺錢的生意——YY 2015年總營收高達58.9億元。直播新貴映客2016年的營收估計超10億元。

所以,美圖在盈利上有無限想象:廣告模式截至今年6月30日,其已在中國及海外11億個設備上激活,其營銷和廣告價值有待挖掘,女性用戶是天貓、淘寶的衣食父母,廣告價值大。用戶付費模式—Line賣表情包,QQ賣付費會員,以及YY的直播賣虛擬道具模式都值得美圖大力探索。遊戲聯運模式—Line有40%的收入來自遊戲聯運,蔡文勝同時是4399、雲遊控股、飛魚科技的股東,將遊戲和美圖打通有天然優勢。電商模式—基於11億級的海量用戶,做電商,賣手機等硬件以及女性相關產品,還有大空間。

當然,美圖目前在廣告和增值服務收入上的挖掘還不夠,2016年上半年這塊的收入只有2863萬元,占比過低。這需要美圖加強商業化團隊。

美圖虧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政經】盤點一帶一路所有國家,發現都錯了:印度,為何是唯一值得憧憬的選擇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3114&summary=

【政經】盤點一帶一路所有國家,發現都錯了:印度,為何是唯一值得憧憬的選擇

2008年,金融風暴。

中國經濟就像一列高速飛馳中的火車,忽然穿越進了迷霧區,霧靄茫茫中雷電交織,前方不遠處懸空的高架橋裂痕叢生,鋼索瑟瑟發抖。

1

中國政府很清楚,這列火車是不能停下來的,一旦踩下了剎車,就有可能永遠也抵達不了彼岸。本來團結在一起的各種和諧景象,就有可能被打破,雞飛狗跳,局面難以收拾。

這種可怕的局面,在20年前已經發生過一次,沒有人能夠承擔得起另一次的折磨。

結果就是,四萬億計劃出臺了,火車踩盡油門,加速飛馳,搶在橋毀之前沖出了雷暴區!

這一仗終究是勝了,卻是慘勝。

為了緩解出口的下滑和失業人口危機,天量的投資砸向中西部和三四線城鄉,公路、鐵路、房子修在了貧瘠的土地上。

那些時候,各方信心滿滿,認為都是為明天的投資,孰不知,劉易斯拐點已過,勞動力市場大逆轉,需求已不複從前。

好日子不再有了,空置的房子多年也無人買單。

泡沫時期生造出的巨大產能,就像一頭魔獸,不斷的吞噬著現金流,新的危機一觸即發。

這種情況下,小國通常需要刮骨療傷,比如1998年的韓國;大國通常就將矛盾轉嫁海外了,比如1930年代的日本和德國,比如剪羊毛技藝嫻熟的美國。

中國作為一個僅次於美國的準超級大國,剪羊毛的手工藝還沒學到家,於是選擇了兩條腿走路。

第一條,針對的是鋼鐵、煤炭、冶煉等資源性行業。它們的體積大、技術低、貨值便宜,缺乏出口競爭力,所以只能本地去產能,揮淚斬馬謖。

第二條,針對的是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制造業,比如高鐵、工程機械、電力設備、通信設備等等,他們是有出口競爭力的,只是一時找不到突破口,需要政府的扶上馬、送一程。

於是宏偉的“一帶一路”計劃出爐了。

2

過去的媒體文章中,都將一帶一路描述為“亞洲版的馬歇爾計劃”。

實情並非如此。

馬歇爾計劃是基於這麽一種背景:二戰之後,冷戰揭幕,蘇聯強勢擴張,一片廢墟的歐洲缺乏抵禦能力,他們的國民甚至對強大的社會主義大哥心生向往。

資本主義陣營風雨飄搖,美國感受到了安全的威脅,最終決定重金扶持,即使是當年的戰犯德國和日本,也顧不上算賬和奚落了,兄弟們需要大哥拉一把!

此時此刻的歐洲,本身有著很好的底子,技術、人才一應俱全,僅僅是基礎設施被毀壞了而已,只要註入資金,很快就能滿血複活。

所以,美國沒有去產能的壓力,歐洲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功水到渠成。

無論背景、目的,還是操作路徑,馬歇爾計劃和一帶一路都有著巨大的差異。

真正相似的是日本的“雁行模式計劃”。

1980年代,日元升值,日本企業面臨這麽一種困境:本土市場老齡化,需求停滯,唯有出口才能持續成長,但出口競爭力,在升值大勢下漸趨疲弱。

日本人將目光瞄向了東南亞,日本-四小龍-東南亞,像大雁飛行的接力隊形,經濟水平一級比一級差,正好可以逐級承接產業的轉移,也可以成長為新興的出口市場。

這是一個理想的模型,受此影響,大量的資金投向了新馬泰和印尼、菲律賓等地區。他們期望著東南亞的繁榮,能夠帶領日本邁向一個新的鼎盛年代,就像歐洲的繁榮帶給美國的安全感一樣。

可惜,日本人失算了。

1994年,中國人來了,他們將匯率大幅貶值,悍然發動價格戰,在全球出口市場上打敗了東南亞。三年之後,從泰國開始,危機席卷了馬來西亞、印尼、香港、臺灣、韓國、日本,從大雁陣型的末梢一直火燒至頭部。

雁行模式計劃分崩離析。

很多年前,全球最大的運動鞋制造商寶成集團的創始人蔡其瑞,在回憶起自己的成功秘訣的時候,曾經講過一段往事。90年代中,臺灣制鞋業要轉移的時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政府支持的南下,去印尼,另一個是逆政治正確的西進,往大陸。

他選擇了西進,而他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去了印尼。1997年,他的對手化為了灰燼,而他則扶搖直上。不是他有多強,只是幸運的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雁行計劃也不是沒有收獲,至少今日的東南亞仍然是豐田、本田、日產、松下、小松等日本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場和代工基地之一。

但是,和宏偉的藍圖相比,仍然是大大的失落了。

尤其是1997年的那場危機,引爆巨額的金融債務和壞賬狂瀾,掀翻了大量的日本制造業和金融公司。

據當時的數據透露,作為那個時代全球出口的冠軍,日本40%左右的商品實際上是銷往東南亞的,日本的銀行也在此地建立了大量的網點和貸款業務,當危機襲來,後果可想而知!

日本的家電業和IT業由此一蹶不振,日本長期信用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和北海道拓殖銀行等日本金融機構連環破產,損失慘重,自此再也無力展開大規模的海外擴張。

日本國之命運三衰而竭!

3

馬歇爾成,而日本雁行模式失敗,區別在哪里呢?

君臨認為關鍵在潛力。

正如前文所說,歐洲是一個技術、人才、政治體系完善的地方,缺的僅僅是資金,就像一個放空了的輪胎,只要註入空氣,馬上就能鼓起來,奔騰不息。

東南亞的起點要低得多,技術沒有,人才沒有,政治不穩定,宗教問題一籮筐,就像一個四面漏氣的輪胎,要想鼓起來,要麽鼓氣的力道足夠大,要麽花費足夠的耐心將缺陷一一打上補丁!

如果沒有外力的攪局,時間允許,這一切的缺陷都是可以容忍的。

但中國的忽然崛起,將這一計劃完全打亂。

中國是一個什麽樣的對手?1992年忽然重新打開國門的大陸,擁有13億人口的海量市場,人均工資成本比新馬泰要低一半以上,宗教問題不存在,政治穩定,還有一個極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央政府。

這是個神一樣的對手,優勢太明顯了,一盤散沙的東南亞幾乎毫無招架之力!

難道日本人看不到嗎?

並不是的,但是中國和日本,這是一對愛恨糾纏了一百多年的對手。日本人的內心里,是一萬個不願意中國崛起的,因此在政策引導上,自然輕中國,重東南亞。

利益沖突的選擇性失明,讓這一切禍根深種。

4

我們回過頭,再看一帶一路。

這片土地囊括65個國家,總涉及人口46億,占世界人口約60%,GDP總量約23萬億美元,占世界GDP總量的30%左右。

令人目眩神迷。

但撥開泡影,我們就會發現,其中良莠不齊,風險和機會同樣巨大。

君臨和你一一細數。

65國由東亞、中亞、獨聯體、東南亞、南亞、西亞、東歐等幾個板塊組成。

第一個板塊:

東亞蒙古、中亞、獨聯體、西亞

合計有31個國家,占了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近一半,土地面積遼闊,礦產資源豐富,潛力巨大,是否讓你心潮起伏,遙想策馬揚鞭奮四蹄?

且慢,按住你的激動,從投資的角度而言,這是一片風險遠遠大於機會的雷區:人口稀疏、宗教沖突嚴重、社會兩極分化、經濟波動巨大。這樣的地方,制造業是不適合生存的,市場潛力也有限,唯一的價值只是礦產資源的獲取。

但礦產,除非全球經濟出現新一輪的大繁榮周期,否則這一塊的利潤前景是有限的。

第二個板塊:東歐

根本就是拿來湊數的,16個國家最近五年的GDP複合增速,沒有一個國家超過3%。

這里唯一的競爭優勢,就是充當面向歐洲市場的出口加工制造基地。但是隨著近年歐洲經濟的益發老邁,那個地方更多被看作是一個技術的收購站,而不是終極的大市場。

既然富豪鄰居的生意機會不再,東歐也就沒有了可投資的潛力,形同雞肋。

第三個板塊:東南亞

目前來看,是我國產業轉移的主要地區,尤其是越南、菲律賓、印尼、柬埔寨、緬甸等收入相對低的國度,一來成本低,二來離我國海路距離短,轉移方便,三來文化相似,有親近感。

啊,又是一片希望之地。

小夥,穩重點,還是別太激動的好,日本人在此遭過殃,踩過坑,難道就不值得警惕麽?

20年過去了,東南亞的基礎條件已經有了一定的改觀,但是本質未變,如果沒有神一樣的對手斜刺里殺出,發展自可順風順水,但萬一真的出現了呢?

第四個板塊:南亞

偏偏就是這麽巧,印度,這個東南亞最可怕的對手正在昂起頭來。

印度擁有和當年的中國一樣的13億人口市場,有比印尼、菲律賓更低的工資水平,已經相對穩定下來的宗教和社會矛盾,在經濟起飛的樂觀預期下一切向錢看的創業熱潮。

尤其是強勢的莫迪政府,自2014年上臺以來,大刀闊斧的開展貨幣、稅制、匯率改革,出臺“廢鈔令”向舊利益階層宣戰,反腐敗,推動“印度制造”的計劃,推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推行房地產低息貸款政策。

一切的一切,我們都太熟悉了,這些動作正在對外資形成強烈的磁吸效應,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將周邊的資金和資源一一吸附過去。

當印度和東南亞的競爭力差距大到一定的程度,東南亞的繁榮根基將被抽空,轟然崩塌之聲就會再次從馬六甲海峽的深處席卷而來。

這一次,受傷最深的會是誰呢?

5

一帶一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政府搭的臺,肯定是有政治考慮的,聽話、乖,值得扶持的小夥伴才會有糖吃。

我們看看近年來的一帶一路樣板工程:

a,非洲肯尼亞,蒙內鐵路,250億美元的大工程。

b,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185億元的項目,由中國建築打頭陣。

c,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三峽集團承建。又是巴基斯坦,老鐵了,據說中國政府承諾在2030年前將向巴基斯坦投資350億美元的項目,超級大手筆。

d,中亞天然氣管線,中石油海外工程集團負責,是非之地的火中取栗。

e,印尼,雅萬高鐵,中日兩國打的頭崩額裂。

f,伊朗,德黑蘭-馬什哈德高鐵,中國中機公司及蘇電集團承建。

g,老撾,老撾鐵路。

h,孟加拉,希拉甘傑電站,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承建。

………

這些項目,聚集在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經濟最落後的地方,環繞在印度周邊,最可能被黑洞摧毀的是非之地!

如今看來,賓客滿座,盛宴開席,一派喜氣洋洋。但在祥和之下,危機正在積聚,就跟當年的四萬億一樣,大量的基建項目投向了缺乏盈利前景的西部和四五線地區,最後產生了更大的去庫存和債務壓力。

就像當年的日本一樣,因為利益沖突的選擇性失明,對崛起的大國印度倍加警惕,將更多的資源投向了周邊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東南亞。由政府擔保,提供低息補貼,能不能獲得回報並非考慮的重點,泡沫就此泛起。

沒有人會想到,一個美好的開局,充滿想象力的宏偉計劃,最終卻有可能闖下彌天大禍。就像加杠桿的牛市,次級貸款推動的房地產繁榮,最終的結局有可能是滿地的狼藉。

那些充當了政府馬前卒的央企,中字頭的建築業帶頭大哥們,在強烈樂觀的預期下股價如虹,但你看看他們的年報,毛利率之低讓人慘不忍睹。

終有一天,泡沫破裂,苦澀的滋味留給無知的投資者們默默品嘗。

6

中國經濟正在升級,巨大的產能需要向海外轉移,一帶一路絕對是正確的方向。

中國需要一片類似於西歐之於美國,東歐之於俄羅斯的巨大輻射市場,但請註意,這個市場一定需要甄別清楚,“潛力”是一切的前提。

投資者只能隨波逐流,無人能夠生造風口,逆轉天地。

在這方面,民企的嗅覺比央企要靈敏的多,就像1990年代的臺商,無論政府怎麽鼓動要往南走,向西戒急用忍,仍然義無反顧的闖進了大陸。

當年的大陸就是今日之印度。

那麽,在這片南亞次大陸的熱土地上,什麽樣的公司有可能獲得巨大的紅利,成為投資的好標的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回望過去,看看在1990年代的中國浪潮中,什麽樣的外國公司獲得了成功。

這些公司,在君臨看來,主要有三類。

第一個板塊:基建類

要想富,先修路,基建的需求很容易理解。在1990年代,依靠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香港的地產商確實在珠三角的基建潮中大賺了一筆。

但是很快,基建的主力軍就轉移到了本土發展商的手里。這是不難理解的,基建的技術門檻很低,待到後期,還能在中國的基建市場上賺到錢的,就只剩下和記黃埔的港口、新加坡的物流園、歐美的高技術設備商等寥寥幾個。

第二個板塊:出口類

基建搭起來後,就輪到出口商粉墨登場了。在中國的經驗里,港臺的紡織業和IT制造業扮演了重要角色,像寶成、富士康、廣達、仁寶等,都是在移師大陸之後才成長起來。

問題就在這里,為什麽是港臺的小代工廠在進入大陸之後獲得了巨大成功,而不是本來成熟的日本制造商延續他們的優勢呢?

答案就在上文中,因為一開始,日本制造商由於利益的沖突,沒有選擇中國,這就給了那些冒險家們以機會。港臺資本和中國的勞動力結合,一下子就迸發出了巨大的競爭力,源源不斷的搶走了日本制造商們的訂單,讓後者的努力在金融風暴中灰飛煙滅。

第三個板塊:市場類

通過出口賺到錢之後,本土消費市場規模就將開啟一輪大爆炸式的成長。凡是提早布局了的跨國公司,都賺的盆滿缽滿。

在中國市場上,發達國家的汽車、航空、醫療等高技術公司,時尚奢侈品牌,礦業公司,文化和專業服務公司,仍然享有著巨大的蛋糕。

比如大眾、通用、現代、空客、愛馬仕、瑪莎拉蒂、肯德基、星巴克、希爾頓……中國都已成為了他們不可忽視的最大利潤來源之一。

那麽,為什麽是他們掙到了最多的錢,而不是其他類型的公司或品牌呢?

說到底,是源於他們的重視和差異化競爭力的建立。

他們比起海外的同行更有進取心,早早進入搶地盤,建立起本土化的經營網絡,相對於本地的同行,他們又有著領先的技術和品牌時尚感,這些幫助了他們築起護城河,在晨曦中泡一杯咖啡,優雅的享受著利潤數字的翻滾。

7

中國故事的經驗表明,基建生意很難持久,出口的生意往往會被地頭蛇和冒險家搶走,能夠帶來大蛋糕的,唯有品牌、技術和相關高門檻行業。

遠的未知,眼下可見的,在印度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中國公司們,大多分布於手機產業鏈的上下遊。從手機品牌、APP、互聯網應用,到硬件零部件,無數的中國公司正如潮水般湧去,大有得印度者得天下之氣勢。

2017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2700萬部,同比增長14.8%。其中,中國廠商占據51.4%的份額,環比增長16.9%,同比大漲142.6%。小米、vivo、聯想和OPPO擠進了前五名,對三星形成合圍之勢。


相比之下,印度的本土廠商出現了大潰敗,市場份額從去年的40.5%跌至當前的13.5%。

目前,中國公司在印度400座城市經營著約15000家線下商店,密集鋪設的渠道和戶外廣告牌正在印度次大陸生根發芽。印度的體育聯賽、綜藝節目、寶萊塢的小鮮肉們也被中國的手機品牌先後承包,頻繁轟炸。

另一方面,阿里、騰訊兩大財閥也對印度虎視眈眈,先後砸下重金扶持本地的電商和支付平臺Flipkart、Snapdeal、Paytm。

或許很多年後,印度的互聯網就像中國一樣,仍將由本土的企業家們統治,但不可忽視的是,電商平臺的興起讓擅長互聯網思維的中國商品們獲得了一條更便捷的進入通道。

截至2016年,印度的城市化率只有35%,恰好相當於中國2000年時的水平,城市化浪潮開啟在即。

萬達決定在這里投資100億美元打造一個100平方公里的房地產項目,全球頂級的八家汽車制造商囤積了80-100億美元建設生產基地,該國的年度道路建設里程已經從2013年的2.5萬公里增長到了2016年的4.7萬公里。

這是那個混雜著咖喱和香草味道的熱帶土地上,最生猛的故事,也是一帶一路投資中最值得憧憬的主題。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