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曾幾何時,賣瀝青、麵包機、縫紉機,這些再傳統不過,產品甚至「老掉牙」的公司,竟鹹魚翻生。而今,不管論股價、論毛利還是論淨利,叱吒風雲的電子五哥,在他們面前,都要甘拜下風。 他們像是一塊塊金磚,長期以來,被灰塵遮住了應有的價值;一旦拂去灰塵,一家家公司都展露出耀眼的光芒。從傳統股中一檔一檔突破十年來新高股價,也反映出過去他們被低估的真價值。這些老公司的新價值正被一層一層剝開來,引起大家的關注。 現實的股市,最能反映此消彼長的冷暖。 股市風雲變色……資金撤出電子,逾五成湧入傳產 就以十月十五日為例,股市資金大量湧入傳產股,成交比重超越五五%。昔日市場資金的最愛,動輒占大盤成交比重六到七成的電子股,萎縮到只剩四成多;誰是明日之星,誰成明日黃花,當下立判。 資金棄舊愛迎新歡,已引起全球投資人高度關注。花旗環球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谷月涵九月在他最新的研究報告明白指出,資金正加速從電子股撤出,轉向傳產股,他還說,今年以來,潤泰全、統一超包辦了MSCI(摩根士丹利證券指數)台灣成分股表現最優的第二名、第三名。 摩根士丹利證券認為,以內需為首的傳產股,是最佳資金避風港。高盛證券更以實際動作證明這個趨勢,他們今年九月對外宣布將代表內需市場的「消費及零售」產業納入研究範疇,成立專責研究台灣內需股的團隊。 在資金動能推波助瀾下,統一超、潤泰全、巨大、裕日車等股價都攻上百元,是十年來從沒有過的光景。為什麼過去被人遺忘在角落的傳產,此刻被捧為天王?他們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台 灣有許多「年資」超過五十年的公司,當初創立初期所經營的行業,經過歲月的更迭,其實很多都已經有了新的面貌,就像東元電機,你知道它賣的是冷氣、壓縮 機,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摩斯漢堡是它的店,未來進軍大陸,大好前景正在前頭,東元甚至還跟風力發電有關,老公司扣緊了新時代的脈動,譜出了亮麗的成績單。 你可能也不知道,生產塑膠袋原料的台聚,同時也是美國小布希總統腳上穿的布希鞋主要生產原料。而統一企業,早就是跨足超商、藥妝、生技、百貨的綜合實業。其他像是化工股跨足太陽能、賣茶葉的投資大陸的高速公路……。 為了讓大家認識更多展現新面貌的公司,我們特地從五十檔潛力股中再找出「商周嚴選」二十支推薦股,讓大家能從中找出尚未被完全反映股價的金磚企業。 永 豐基金經理人黃俊欽這樣對外分析,歐美券商在台股最擅長的是電子股,過去研究重心主要是在科技業,但隨著兩岸政策開放與交流頻繁,包括陸客觀光、簽訂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兩岸銀行互設辦事處等利多,傳產重要性提升;電子股則因歐美景氣不佳、中國加薪潮衝擊,表現自然不理想。 陸客觀光、簽訂ECFA、兩岸銀行互設辦事處等,所代表的時代潮流是什麼?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動作可以明白告訴你。 九 月二十七日,巴菲特出席深圳的比亞迪(BYD)晚宴,他的餐桌上頭,擺著兩樣他最喜愛的東西:冰雪皇后(Dairy Queen)的霜淇淋,和櫻桃味的可口可樂。當天晚上,巴菲特送給在座一千多位來賓五百份皇后霜淇淋,現場沒有吃到的,他則寄贈禮品券。九月三十日一早, 巴菲特到了北京,又到了中國第一百家分店吃霜淇淋。 吃到哪投資到哪,是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他吃霜淇淋背後,是大把投資這家公司,代表的是,中國人吃得起一杯售價超過人民幣二十元(約合新台幣九十三元)霜淇淋。DQ中國的門店數將從目前三百多家擴大到明年的五百家,五年內,將在中國開設至少一千家連鎖門店。 中國人有錢了,正迫不及待在食衣住行育樂上好好享受。 此時,大陸正在討論未來五年的經濟計畫,中國國務院明白指示,未來十二個五年計畫,將推動可支配所得倍數成長,推算未來五年每年的成長力道要達一五%。中國從製造工廠變成全球最大市場,正在快速飛奔前進。 傳 產改頭換面……老店用創新、高科技賺取高毛利 這塊大餅,台灣人吃得到。舉例來說,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一年賣出超過一千七百萬輛車,裕日車代表的就是中國汽車夢,它轉投資的東風日產年年 成長。而潤泰全,則是代表一年開三十家大賣場,全年營收挑戰新台幣二千億元的中國大潤發傳奇。 像被老婆婆魔杖一點,灰姑娘瞬間變身千金公主般,今天的傳產,也足以點石成金。 首先,傳產已不是昔日低階、薄利的保守行業,它們已紛紛走向高科技、創新、賺取高毛利。 百 元傳產股一〉中碳 把便宜瀝青變手機電池材料 例如中碳,原本是處理母公司中鋼在將煤炭變成焦炭的提煉過程中,所產生的煤焦油、粗輕油和細焦碳等副產品及廢料。這些煤炭流出的濃稠物,類似瀝青的東西, 稱為軟瀝青,就是中碳的產品,可拿去鋪馬路、或塗在建材或木頭上,當防蝕、防?蛌漣鰹ヾC 因此,嚴格的說,中碳是寡占生意,一直賣簡單便宜的軟瀝青,也可以維生;但營收與獲利就必須隨著中鋼產能高低起伏,中鋼用的焦炭多,中碳才能夠成長。 為突破這個瓶頸,中碳自立自強,積極研發,把產品不斷的升級。 他們把軟瀝青,經由兩次以上的再加工,變成介相瀝青,可當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用在油電混合車、電動車的大型動力電池或是手機、筆記型電腦電池,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 今年,中碳又有新的改變,中碳副總經理吳國禎說,生產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種餘料,今年中碳把這個餘料再加工成為精製黏結瀝青,就是碳纖維的材料,可以加工成為運動器材,如腳踏車、高爾夫球桿,甚至是飛機的複合材料。 當產品與消費者緊密結合,中碳營收也跟著成長了,且毛利、淨利率都有三成的實力,實際反映在股東身上的是,連續五年配息超過四元以上,每年把負債維持在不到三成左右,股東權益報酬率近五年平均在三成以上,如此完美的表現,中碳能夠成為百元化工股王,其來有自。 金融海嘯持有至今,比買鴻海更賺 中碳的百元身價,代表著傳統產業有穩定的獲利能力,且公司資產回報好,負債少,跟電子股一樣有股價高報酬,但風險相對偏低。扣除股利,你若在金融海嘯時投資中碳,持有到現在,比買鴻海賺得還要多。 再者,傳統產業最大優點,就是不受時代潮流的限制,不論人們生活形態如何演變,該吃喝的,該穿用的,永遠有需求。 例如巴菲特挑中的公司,產品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要貼著人們的生活走,這些股票就穩賺現金,累積盈餘和股利。 統一超就是這樣的公司,本來它是為了因應人們對「便利生活」的需要而成的新產業,但現在,它卻反過來不斷追求改變,成了替消費者創造新生活形態,進而影響人的消費,讓我們的生活無法不跟統一超發生關係,也讓統一超創下股價高峰。 今年傳產中出現一家股價上百的企業伸興,更令人跌破眼鏡。 百元傳產股二〉伸興 家用縫紉機,產量挑戰全球龍頭 伸 興做的是家用縫紉機,那是十八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就出現的產品。試想,在台灣,誰家中還在用縫紉機?這麼古老的東西,能有什麼成長潛力?答案是,只要人們 要穿衣服、縫補衣服,縫紉機的需求就永遠存在;台灣人少用,但生活形態較傳統的中國人,及喜愛手做的歐洲人,還是很愛用。 然而,就算縫紉機的魅力歷久不衰,伸興又憑什麼吃下全球一六%的市場。 前年,金融海嘯讓全球企業遭殃,卻為伸興帶來好運。 因為中國家用縫紉機大廠——飛躍傳出財務危機,被歐洲大型通路商列為黑名單,原本下給飛躍的訂單大量轉到伸興,伸興從去年開始出現了爆發性的成長,去年每股盈餘賺了十一元以上。 今年伸興光是上半年每股盈餘就高達七‧五元,在全部上櫃公司中排行第四名,全年賺一個股本不是問題,甚至法人還預估每股盈餘可望達到十六‧九元。且伸興今年產量有機會超越一百八十萬台,挑戰縫紉機全球龍頭日商兄弟(Brother),成為全球最大縫紉機製造商。 能拿下訂單,靠的不單單是運氣,伸興早有扎實的基本功,堅持不斷研發降低材料成本。 縫紉機雖是古老行業,但材料中有鋁又有塑膠,光是鋁的材料又可分為壓鑄件跟沖壓件,是完全不同的生產模式。 大幅簡化零件,一年賺逾一個股本 一般縫紉機廠,不太可能同時生產這麼多的零組件,只能透過外購。但伸興不同,它不僅成立自己的研發團隊,專門研發縫紉機的配件來改良,並且自己生產,藉此控制住材料成本,光是金融海嘯後,成本已省了一成。 接著伸興又研究如何簡化零件,並且可以讓不同材質互相結合,例如鋁跟塑膠結合,讓縫紉機可節省金屬材料,特別是現在鋁價高漲,用得少就是賺到。 於是,一台標準的縫紉機,伸興透過這樣的方式,硬是可以節省二○%以上的重量。 伸 興雖然無法擺脫台灣企業替人代工的宿命,而且還要比別人報價低才能接到訂單,但因為它有辦法藉由零組件研發與垂直整合,讓淨利率達到兩成以上,遠遠超越電 子代工三%到四%的淨利率,因而股價比做半導體或筆記型電腦的還要高,甚至多數的IC設計公司也不如它。谷月涵把伸興列為看好的中小型股。 伸興董事長林志誠很自豪,他對媒體說,「伸興的垂直整合能力是國際一流!」所以只要人類生活需要縫紉機,伸興就能夠拿到訂單,創造穩定的獲利,然後把利益分配給股東,創造一年賺一個股本的縫紉機股王傳奇。 百元傳產股三〉新麥 中國前十大賣場都用它的麵包機 傳產第三個優勢是,人們的基本需求會持續且大量存在。 以中國人來說,民以食為天,冷門的縫紉機尚且賣到發燒,與「吃」有關的產業,更不可限量。 不論是從一八八○年代創業以來都在賣飲料的可口可樂,或是現在巴菲特在中國投資冰淇淋,都是同樣的道理;用巴菲特邏輯看,中國與未來印度人吃麵包市場,已經被台灣人占據了,這就是股價上百元的麵包機概念股——新麥。 跟伸興做家用的不同,新麥做的是專業的麵包烘焙設備,包括麵包、蛋糕烘焙使用的機械,有攪拌機、壓麵機、發酵機和烤爐等,主要客戶是中國前十大超市賣場如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Wal-Mart)等的烘焙坊,以及一般傳統麵包店。 現在大潤發等賣場不斷展店,新麥也大發利市。中國人越富有,飲食越西化,吃的麵包越多,新麥的設備就賣得越好。 不過,新麥能擄獲各大麵包廠,不光靠設備,也靠服務。一般麵包設備廠做不了的,或是歐美大廠不願意配合大賣場或是麵包店做特別設計,新麥都願意做。同時又以服務來維持跟客戶之間的關係,例如緊急裝設設備或是維修等。 長年在中國的新麥總經理呂國宏這樣描述新麥的特色:客戶的要求越多、越複雜,他們越開心,因為這代表客戶越不容易被搶單。 新麥崛起,除了台商獨具的高彈性特色,也跟兩岸時代意義有關。因為新麥的主力客戶來自台灣,包括大潤發、克莉絲汀、聖瑪莉等連鎖烘焙業者,他們渡海到大陸賣麵包,也把新麥的機器帶進去。 再攻印度市場,每股盈餘上看九元 當這些台商從一線進入二線城市,接著三線、四線城市,新麥的設備也跟著深入,讓主要製造與市場動能都集中大陸,成了中國收成股。在中國大豐收後,新麥今年更進軍印度設廠,摩拳擦掌準備打造下一個成長引擎。 從中國到印度,新麥未來的成長空間可以預期,因為人類吃麵包,是不可能改變的。新麥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四‧九元,是去年同期兩倍以上。七月以來營收頻頻創下新高,九月合併營收更成長三五%以上。因此也有法人預估新麥今年獲利增加三八%,每股盈餘九元以上。 用同樣邏輯來看汽車產業,從裕隆、裕日車到賣車燈的大億、帝寶,台灣一年最多不過五十萬輛的市場,卻能有如此完整的汽車產量鏈,就跟麵包一樣,具有世界級的競爭力。 發掘下個百元傳產股……只要有需求,就有高成長、高毛利 ECFA簽署,中國人市場就在眼前,以中國大陸今年一千七百萬輛的汽車市場,未來很有可能達到一年兩千萬輛。拿下五%,都是現在台灣規模的翻倍,成長潛力太大了,於是一家又一家的汽車股迭創新高價。 除此之外,兩岸關係大解凍,也讓長久以來被低估的台灣價值展現出來,例如,華航出現了飛機啟航以來最亮麗的表現,而陸客來台的效應持續在發酵中,所以觀光周邊的產業如飯店、房地產業者都同時受惠,包括像晶華、國賓、信義房屋等都出現受惠新價值後的大變身。 所以,別再以為買電子股才有高成長與高毛利,「百元新傳產」已躍居主流王道,他們既有穩定的報酬率,而且需求與消費永遠存在,更大利多是兩岸ECFA帶來新契機。 現在,裕隆股價已比廣達、仁寶高,誰又可能是下一個中碳或伸興?當資金與趨勢轉向,傳統產業處處是金磚,他們被低估已久,就等著識貨的人來發掘。 延伸閱讀:越來越多傳產股加入100元俱樂部晶華 今年來漲幅:44.14% 題材:受惠於大陸開放航班與陸客自由行想像今年最高股價553元 新麥 今年來漲幅:115.79% 題材:亞洲最大商用烘焙機廠,且大陸營收占比逾4成今年最高股價144.25元 統一超 今年來漲幅:72.72% 題材:長期投資台灣康是美、台灣和上海星巴克,業績都較去年成長今年最高股價138元 崑鼎投控 題材:布局中國焚化爐和污水處理市場,可望成「十二五計畫」環保項目受益者今年最高股價135元 伸興 今年來漲幅:63.73% 題材:西班牙與英國縫紉機新客戶陸續出貨,加上德國大客戶轉單加持今年最高股價170.5元 裕日車 今年來漲幅:88.89% 題材:轉投資公司東風日產9月銷售近6.5萬輛,創下單月銷售最高紀錄今年最高股價171.5元 中碳 今年來漲幅:39.01% 題材: 9月營收創新高,累計前3季營收57.95億,EPS6.14元今年最高股價119.5元 巨大 今年來漲幅:35.76% 題材:9月推出新款腳踏車產品後,業績再創下歷史新高今年最高股價126元 註:1.股價為還原權息後;崑鼎投控因今年掛牌,未列入漲幅統計。2.股價走勢區間統計為10年,不足者取上市日至10月17日 資料來源:Cmoney、鉅亨網、Google Finance |
|
||||||
剛過去的周末,新樓兩日熱賣五百多伙,較上月急增六倍。城中焦點新盤嘉亨灣繼續熱爆,位於將軍澳的蔚藍灣畔借勢加價百分之三出貨,惜貨多月的羅旭瑞卻不為所動,索性將富豪海灣封盤,善價而沽。 去 年開售的富豪海灣,羅旭瑞得以大翻身,亦令一批城中富豪及業主無端端發達。本刊從物業註冊資料中,發現富豪海灣原來是地產「大鱷」、城中隱形富豪炒賣樂 土。他們身家億萬,炒樓炒舖無寶不落。當中有中國「滑輪大王」吳泰維、港產「玻璃大王」鄧華、「紡織大王」施佳龍,及有「寶島李嘉誠」之稱的鼎太集團主席 朱介曾。 玻璃大王鄧華炒樓炒足二十年,目前手頭上持有的物業資產市值達二億四千萬元。他接受本刊專訪時說:「我唔係大富翁,我只係小富翁!我炒樓只是適可而止,絕不貪婪。」 「佢 以前仲污糟,一身都係灰塵,似地盤佬多過似億萬富豪。」一名地產經紀如此形容這位做玻璃生意起家,炒賣發達的玻璃大王鄧華。 記者踏入他位於柴灣康民工業中心的玻璃工場,個子細細粒的鄧華蓮子蓉面口相迎,他身穿雜嘜格仔恤衫,襯條大眾化款式西褲,就算加上腳上皮鞋,成身衣?韝]不過一千幾百,沒有半點富豪氣派。 他帶領記者參觀新居富豪海灣當日,與太太自備毛巾,在驕陽下不斷抹汗,一舉一動儼如一對普通工人夫婦,很難想像到他便是聞名已久的「玻璃大王」。 鄧華今年四月以五千萬元購入富豪海灣A16獨立屋,呎價雖已被炒至一萬一千八百元,但他仍覺得「好抵」,「獨立屋喎,紅磡海名軒都萬二蚊呎啦!」目前,該單位呎價已升至萬二元,鄧華帳面賺五十五萬,他表示惜貨,不打算轉售。 一句鐘扑槌買富豪海灣 其實鄧華是第二手業主,上一手業主為律師張岱樞,對方獲利一千四百萬離場,不過,鄧華為奪心頭好不惜高價接貨。他滿不在乎地說:「入五千萬『貨』,沒有地產代理推銷,沒有換樓意欲情況下,有日突然心血來潮『撲』入富豪海灣,一睇就鍾意,只考慮了個多小時就扑槌。」 鄧華尤其對富豪海灣的A排屋情有獨鍾,他走上天台,興奮地說:「A排屋好正,高過晒B、C、D排屋,我鍾意向上走,唔鍾意向下走。」 過 去十年,無論炒樓、炒舖、炒車位,他皆以快準見稱,最經典一役是九六年底,以五千五百萬豪炒香島道兩個豪宅,於九七年初出貨,不足三個月賺八百三十萬,回 想起威水史,鄧華總是露出絲絲笑意。據資料顯示,過去多年,鄧華炒樓一出一入金額高達二億元,期間更獲利近四千萬元(詳見附表)。 他目前居於半山地利根德閣六十六樓,這是他在九六年以四千三百二十萬高價買入。九七年初,「豪宅大王」秦錦釗曾經睇中鄧華這個超豪單位,遞上一張八千萬元支票求售,面對天文數字鉅款誘惑,鄧華毫不動容。 站在他身旁的太太說:「八千萬又點,我鍾意呢度個無敵海景,當年我買入?蔑},真真正正係香港區的君臨天下,亞洲第一最高住宅樓,我又點捨得賣。」 「秦錦釗女點」 鄧 華自稱炒樓「唔狼」、「唔貪」,才可以在這個波濤洶湧的樓市中「執番身彩」,他同情負資產一族,卻不同情秦錦釗,更笑說:「我話佢投資戇居,將資金放落同 一幢大廈(帝景園)好蝕底蕂,有乜事就大鑊。我懷疑佢畀女點,靚女經紀講多兩句就『舂』個頭埋去,冇得同情,凡事玩到咁盡,好容易一鋪冇晒。」 鄧 華貴為玻璃大王,家住三千六百呎豪宅,但完全想像不到他的居所大而不豪,與城中富豪的瑰麗奢華豪宅差天共地。他的家居簡單樸實得令記者難以置信,舊款皮沙 發與舊款茶几擺放在客廳中央,他說已用了八年,地板上的中式地氈又帶點殘舊,屋內看不見古董及豪華的裝飾品,絕對是「禾桿珍珠」的樣辦。 鄧華身上唯一較豪的是手上的勞力士金表,但足足戴了二十八年,當年他的藝華玻璃被拖數五千元,對方以表代債,鄧華才被迫戴金勞。 鄧 華說他發達是捱出來的。他十二歲開始在澳門做製玻璃學徒,十七歲過江香港在深水叅興華街打工,每月薪酬十二元。二十七歲,他以畢生積蓄萬多元創業,當上玻 璃運輸公司老闆,其後染指玻璃加工生意,成立藝華玻璃鏡業,正式在銅鑼灣希雲街開舖,最高紀錄,他在希雲街擁有細細間的舖位達十個。 做玻璃發達 不急上市 九三年,鄧華在內地東莞買下三十萬呎地皮起廠房,加上生產的機器,合共斥資逾億元。目前,藝華每年的營業額達一億元。兩年前,有多間投資銀行邀鄧華將藝華上市,被他拒絕,他的答案是:「(集資額)三份一畀佢(保薦人)蕂。」 鄧華認為做炒家都要貪得適可而止,他有一套炒家理論:「我唔會成日諗住錢呀!錢呀!錢呀!咁好危險蕂,羅兆輝就係錢呀錢呀那類人,我贏,因為我識得見個勢好就去,見個勢唔對路就離場,唔好貪勝不知輸。」九七至九九年,鄧華曾經決絕地離場三年。 地址 買入日期 買入價 現值 柴灣勝景工業大廈地下工廠單位 86年9月 437萬 1,400萬 柴灣富誠工業大廈地下2個車位 87年6月 16萬 40萬 柴灣康民工業中心地下工廠及樓上單位 88及97年 2,285萬 5,680萬 西灣河興民大廈1個單位 93年10月 104萬 96萬 油麻地嘉樂苑1個單位 94年1月 305萬 180萬 中環西寶龍大廈地舖 94年3月 430萬 590萬 元朗下輋村、粉錦公路及大棠路共6個地段 95及96年 1,165萬 910萬 荔枝角兆威工業大廈地下工場 96年4月 805萬 520萬 柴灣康翠臺商場4個車位 96年 153萬 113萬 半山地利根德閣3座66樓1個單位 96年2月 4,320萬 4,500萬 柴灣康翠臺2個單位 96及97年 437萬 293萬 柴灣康民工業中心3個車位 97至02年 174萬 169萬 柴灣金萬豐工業大廈1個單位 97年10月 84.5萬 59.2萬 柴灣勝景工業大廈地下1個車位 00年12月 55萬 60萬 西環寶翠園2個單位 00及02年 1,800萬 1,960萬 尖沙咀金巴利道70號地下 03年9月 590萬 1,200萬 旺角嘉富商業中心2個地舖 04年3月 740萬 870萬 赤柱富豪海灣A16獨立屋 04年4月 5,000萬 5,055萬 加拿大多倫多一座洋房 不詳 300萬 300萬 合共:1.92億 2.4億 地址 買入價 賣出價 賣出日期 賺 天后乘龍閣1個單位 195萬 366萬 90年12月 171萬 北角寶馬山花園5個單位 2,070萬 3,495萬 91至94年 1,425萬 元朗逢吉鄉1個單位 268萬 438萬 92年5月 170萬 淺水灣道37號2個單位 2,714萬 3,466萬 96年 752萬 黃竹坑文麗雙築A6獨立屋及3個車位 4,350萬 4,550萬 96年1月 200萬 半山地利根德閣1個單位 2,550萬 2,757萬 96年10月 207萬 淺水灣香島道1個單位 1,850萬 2,150萬 97年3月 300萬 淺水灣香島道45號1間獨立屋 3,630萬 4,160萬 97年2月 530萬 半山愛都大廈1個單位及1個車位 2,690萬 2,780萬 97年9月 90萬 台灣超人掃上問獨立屋 富豪海灣去年九月開售最低「入場費」要三千三百萬,業主個個非富則貴,其中有「寶島李嘉誠」之稱的朱介曾、紡織大王施佳龍及中國滑輪大王吳泰維絕對是城中隱形富豪。 台灣大地主朱介曾,為鼎太集團主席及台資太平洋建設股東,在台北黃金地段擁有大批商業及住宅物業,涉足行業包括地產、百貨、紡織、化工及高科技等,業務遍及全球,其財富估計超過一百億元,他出手掃富豪海灣,一掃便掃十間獨立屋。 有認識朱介曾的人透露,指今年八十歲的他,為人相當簡樸低調,喜歡穿恤衫西褲,飲食清淡,他曾經對人說:「再有錢都好,畀一碟菜、一條魚、一塊肉餅你,你都食唔晒啦!」 施佳龍炒入赤柱 鼎太在銅鑼灣有一個寫字樓,朱介曾平時有一半時間逗留在香港,記者欲訪問這位超級富豪,但多番前赴他在港的寫字樓亦無緣遇上。 對香港樓市情有獨鍾的還有被喻為「紅磡大炒家」的施佳龍,他亦於年初斥資一億元殺入赤柱,購入富豪海灣兩座獨立屋。 滑輪大王掃貨億八 還不特止,據公司註冊處及土地註冊處資料,這位在內地從事紡織生意,身家豐厚的大炒家,目前共持有三十五個紅磡區豪宅單位,加上其他物業及車位,資產市值達五億二千萬元。 另一名獨立屋「大胃王」便是中國滑輪大王吳泰維,他是內地最大滑輪生產商泰明國際控股主席,在順德擁有一間佔地二十三萬平方米廠房,年銷售額接近七億元。今年三月,他一口氣豪擲一億八千萬購入富豪海灣四間獨立屋,絕對是有「米」之人。 吳泰維來頭不小,今年六月,他曾獲世界華商投資基金會頒發「世界傑出華人獎」,他與大中華控股主席蕭炎坤交情深厚。 地址 買入日期 買入價 現值 西半山雍景臺1單位 98年6月 1,164萬 1,000萬 佐敦興富中心3個單位 96至97年 926萬 560萬 赤柱富豪海灣A28至 04年3月 1.84億 2.03億 A31四間獨立屋 合共:2.05億 2.18億 地址 買入日期 買入價 現值 紅磡海名軒2個單位 02年 2,661萬 3,237萬 紅磡海逸豪園17個單位 00至03年 5,525萬 6,598萬 紅磡海逸豪園21個車位 01至03年 952萬 1,008萬 紅磡半島豪庭13個單位 01至03年 4,385萬 5,266萬 九龍嘉珀山4個單位 04年2月 7,332萬 8,770萬 何文田山道1號6個單位 03年 4,129萬 5,390萬 灣仔會展中心會景閣1個單位 04年3月 1,238萬 1,300萬 紅磡都會軒3個單位 04年 796萬 900萬 大坑豪園1樓連1個車位 04年3月 1,050萬 1,300萬 富豪海灣A25及A26獨立屋 04年4月 1億 1億 何文田山道1號4個車位 03年9月 236萬 250萬 灣仔新銀集團中心22樓 04年3月 2,650萬 3,180萬 九龍塘Pearl House連車位 03年6月 2,900萬 3,600萬 九龍塘陶源3個單位連4個車位 03年10月 1,280萬 1,656萬 合共:4.5億 5.2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