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0 NM
曼谷氾濫成災,三年前大澳也有洪水之患,當時基督教女青年會社工謝世傑投訴政府救災不力,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衝着他說,大澳不夠和諧,香港自此有了「河蟹」一詞。謝兄真乃血性漢子,不滿調職懲罰,一怒劈炮。
不做社工,繼續革命,擔任「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義當違規骨灰龕場殺手,最近便將槍頭對準屯門「極樂寺」,成功爭取地政總署頒布清拆令,極樂寺申請司法覆核,上週四遭高等法院駁回,大聯盟喜獲全勝。
他甚至連新界村代表選舉也敢碰,質疑政府劃村界、選民登記核實不周。
須知有關人士絕非善男信女,雖說傑哥五十四歲,正值盛年,搞不好名副其實「謝世」,他說:「我講基本政策問題,又唔係搵個人同佢撼。」
自言未受過恐嚇,記者說訪問刊出之後便難說得很。「到時我搵你!」
義舉無酬,我指他眷戀社工身份,他則認為社工不是職業,是生活態度,他未嘗離開社會工作戰場:「從未離場,繼續翻牆。」
別看謝世傑樣子戇直,絕核金句可不少,由於違規骨灰龕場總是巧立佛、道名目,他嘲諷:「借廟殼發展!披着袈裟的商人!」
元朗龕場「明月山」英文名稱The Shrine,意指神龕,乃全港唯一由上市公司——香港生命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開設的骨灰龕場。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壞其大事,地政總署勒令停業,明月山申請司法覆核,上月被駁回。
新界鄉紳每每參與私營骨灰龕生意,謝世傑稱之為「官商鄉勾結」。兩年前元朗甲龍村村長、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曾憲強指高鐵破壞風水,政府允諾於村內 擴建一條可供行車的風水橋補償。謝世傑查契,發現曾憲強名下公司持有村內多幅土地業權,懷疑有人興建骨灰龕,藉風水橋發大財,政府只好收回成命。
兩年前大聯盟成立,話說大嶼山鹿湖禪林的修行之士通知謝世傑,該處遭破壞,違規修建「延慶寺」龕場,大聯盟應運而生,現時約有二十個活躍成員。延慶寺則正在等候司法覆核結果。
根據發展局公布第四輪私營骨灰龕名單,表一——符合土地契約用途——共卅一個龕場;表二——規劃署及地政總署「獲悉」的龕場——有五十五個,正是謝世傑嚴打的對象,極樂寺、明月山、延慶寺皆列表二。
「這是陰宅地產霸權,好搵過陽宅生意,試問哪有十幾萬元一呎的陽宅?盈利豐厚,便不理周圍的人死活,趕你(村民)走就趕你走,不要阻我發達。消費者全無保障,因為這些全是有限公司,有何閃失,拍拍屁股就走,不會賠償。」
有需求才有供應,應怪買家吧?「是政府製造這個需求出來的,拒建公營骨灰龕,將責任推給市場。你看周一嶽,明知醫生供應不足,不搞供應,用最簡單辦法,輸入海外醫生;骨灰龕一樣,幾年前已知零供應,不搞規劃,以為市場搞得掂。」
河蟹事件
謝世傑一生捱窮。生於榕樹頭唐樓,一梯十多伙、樓下閂水喉那種,他與父母兩兄兩姊同住閣仔。六歲遷 往房屋協會明華大廈,姐姐不幸產後抑鬱,自殺身亡,這家人離開傷心地,租住灣仔私樓。未幾業主收樓,其時哥哥在荃灣酒樓幹活,一同入住樓上板間房宿舍。 地鐵荃灣支線動工,酒樓被迫結業,謝家投奔寮屋。寮仔部殺到,便移徙亞皆老街收容所,越南難民營就在毗鄰。禍不單行,傢俬放政府貨倉,竟爾被竊一空。終可 上樓,入住屯門蝴蝶邨,「港九新界不同的樓房,我都住過。」 學業不佳,入讀武館學校同濟中學,有人在渠邊抽出斧頭比武,也有人當女青年會義工,謝世傑跟隨後者,「所以我與女青年會有感情。」 跑到珠海中學唸中六,方知是台大先修班,戇居可理解:「家中無人讀過這麼多書,我是先鋒。」沒叩台大的門,考進當時理工學院唸社會工作,又嫌社工是社會控 制的手段,改讀社會學。 畢業後想做研究,自認戇居,出任香港信用局研究助理,「我以為真的做研究,原來調查別人信用好不好。怎查?去法庭看那人可有牽涉錢債案;又到婚姻註冊處看 誰結婚,記下地址,賣給婚紗公司。」 八三年加入女青年會,○三年投身大澳分會,一幹廿六年,才發現社工不是社會控制,起碼,當年不是。 ○八年大澳遇上七十年來最嚴重水災,洪水有一層樓高,離島民政事務處遲遲不開放臨時住宿單位,事後謝世傑協助居民投訴該處。女青表揚他,未料曾德成向當時 女青會長梁黃文璿投訴:「社區唔係幾和諧喎!」 女青急忙轉軚,將謝世傑調職,又發警告信,謝不服上訴,最終警告信收回,調職照舊,謝乾脆不幹,「我甚少細究自己條路應怎麼走,從這個角度看也戇居。」至 於那位會長梁老太,則獲頒銀紫荊勳章。 ○九年謝世傑離職,成立抗河蟹大聯盟,呼籲公眾關注河蟹入侵社福界,「社工要堅守原則,被人踐踏要出聲。我替別人爭取權益,自己豈能鵪鶉?」要求立法會議 員召開專責小組會議,徹查曾德成政治干預,可惜被否決,「立法會好戇居,甘乃威(解僱女助理王麗珠)事件是家事,都搞專責小組!」
一無所有
謝世傑離開女青後,先後應徵三個社工職位,都受累河蟹,落空,「第一份見了三小時,哪有份工面試三小時,又有兩個空缺,都不錄用?第二份工,也未試過,面試十五分鐘便完事;第三份做回我以往的工作,沒有人比我更適合,也不錄用。」 日間做散工,應徵惠康夜間倉務員,身段倒也放得下,「高我唔得啫,低我得,你放得低就得,我放得低。」可惜惠康唔得,連貨倉也容不下他。 自言今年春節最徬徨,全副家當只剩萬多塊錢。記者倒不認為這叫赤貧,他說:「若你知道將來仍有萬多元,便不徬徨,但我不知。」利是照派,因為兄姊也派給他,這叫回籠。 猶幸近月在港大找到兼職,研究大嶼山鹿湖的佛教文化,該處正是違規骨灰龕場延慶寺所在地,又是他心儀的研究工作,真箇天造地設,但糧餉未及當年女青月薪二萬八的一半,即使加上他稱為「蛋散」的散工,褲頭未敢稍鬆。 長住大澳石屎屋,月租一千,「只要不到市區,日花二、三十元,一餐煮埋幾餐;一出市區,單計車資六十元。」 記者狠下心腸問道,年過半百,一事無成?「我不是一事無成,我是一無所有,是真的,原有的工作、積蓄、一段時間的生活質素,都沒有了,但我開心就是了,路是自己揀的。」 不平則鳴,今昔如一,分別只是眼下無酬,「為何我說仍未離場?因為我仍在場內;翻牆意思是翻越障礙,其中一個障礙是社福界給自己的,大家只為政府做事,放下應該做的工作。」 河蟹事件後,社工界收皮?「其實這件事之前已經收皮,打從二千年一筆過撥款(資助社福機構)已經收皮,政府用投標方式控制撥款,哪機構不聽話,自不會有資源,加上現在合約制請人,你不聽話就走!」
墮落天使
社會工作包括福利面向,注重抗逆、再培訓;以及權益面向,講求表達意見、參與行動。近年社工只看重福利服 務,「這是按政府要求做的,你唔好搞咁多嘢,最緊要唔好啪丸、自殺,這就是抗逆能力。抗逆能力某程度上是一種社會控制,用好多活動mould到青少年符合 社會要求。」 抗逆與再培訓,都是他口中的社會鎮痛劑,不能治病,「再培訓將就業不足責任放在失業人士身上:『你自己唔爭氣,唔努力,嗱,我培訓咗你喇……』其實問題是 沒有工種,大部分培訓出來都沒工作。」 當年投訴民政處,便彰顯了權益面向,奈何政府要社工隻眼睜開,隻眼緊閉,只搞福利,「即是斬掉一隻手,用單手工作;我的說法是,只用我們的技巧,不用我們 的靈魂。」 抗逆本非壞事,可惜淪為河蟹手段,「你遇到社會上不如意的事,便要調節自己的EQ,不要隨便發脾氣……對得很,但不是whole picture,你何不說我們對某些事可以有自己意見?我們一方面可以講抗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講抗爭能力,我們可以滿有EQ地抗爭,理直氣壯地表達自 己,不一定激進。」 社署與教育局搞出「共創成長路」計劃,好讓青少年認識自己,「我稱之為『共創成仙路』。成長不只認識自己、溝通技巧,也要認識社會、對社會有獨立思想。我 常說我們要兩隻手一齊做,才是全人。現在只說一面,你做得好社會才接受你,接受你認識自己;你做不好社會不接受你,不接受你對社會有好強的批判能力。」 全港社工逾萬,大部分人屈從政府,單手幹活,「社工本應扮演叛逆天使的角色,不過現在做了墮落天使。」 上週他與同行敍舊,更覺自己所言非虛,「你說他們講風涼話也好,有人說:『哎吔,好羨慕你咁灑脫。』我說:『你也可以。』『我又要供樓,養細路……』『我 都要。』」謝世傑向記者嘆謂:「人總是給自己很多藉口。真不應該給社工飽飯吃,吃到肥肥白白,便眷戀地位、生活,與基層脫節。人要維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就 要選擇,而這些選擇每每先想到自己,基層關顧自然放在次要。」 ####
又到一年銀行攬存旺季。中小股份制銀行受制於存貸比指標考核壓力,採用借道同業的資產表外化進行騰挪。
「銀行通過理財產品獲得資金來源,集合成較大的規模,比如10億元,委託信託公司發行單一資金信託計劃,以同業存款的形式存入另一家銀行。」一家總部在北京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負責人透露。
2012年初,監管部門曾窗口指導叫停信託公司發行同業存款的短期理財產品,就是為了規避銀行通過信託公司變相高息攬儲。
實際上,據多位業內人士承認,這一操作並未斷絕,目前仍有銀行利用信託受益權等監管空白,借道信託甚至券商等其它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100%投向同業存款的理財產品,期限設置為一至三個月,價格偏高,攬儲意圖明顯。這部分資金由於銀行間資金拆借要求嚴格,利率較透明,往往會存入更低層級的商業銀行。
據一家中型商業銀行內部數據,投向同業存款的規模佔該行理財資產規模的十分之一(同存140億元,理財總盤子是1600億元)。按此比例估算,投向同業存款的銀信資產約為2000億元。需注意的是,2012年大量採用變相的信託受益權方式使得信用關係複雜,真實規模有可能被低估。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一些銀行為規避貸款規模、監管指標考核以及限制性信貸政策等要求,借道信託等金融同業,通過發起理財計劃、認購專項信託產品或信託受益權等渠道,將銀行資金投向融資性項目,資產表外化趨勢明顯,銀行在部分業務中承擔了實際的代償或兜底責任,而相應的風險管理遠未到位,潛在風險很大。「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辦。」一位農商行人士如是回應兜底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銀行很多業務變成了監管導向。現在不斷提示銀行『天天翻牆是有風險的』,但若有門走,何必翻牆?」
借道信託套利
所謂同業存款,是指信託公司、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開辦的存款業務,屬於對公存款種類,即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在商業銀行的存款。一般情況,同業存款利率可以與銀行協議定價,期限和利率都沒有限制。
近年信貸政策緊縮之後,商業銀行流動性壓力驟現,加之負利率背景下,存款持續減少,令存貸比考核壓力更大。同業存款雖然不計入存貸比的考核,但可以參與存款和市場份額統計,所以通常銀行會在年末努力增加同業存款。
2012年三季報顯示,工行同業及其它金融機構存放款項達到5395.33億元,同比上漲199%;拆出資金達2456.55億元,同比上漲112.53%。存放款項及向同業的融資大幅增加,工行對此解釋是由於加大資金運作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許多銀行的資金都會在存款和理財產品之間相互轉換,在月末、季末、年末,銀行會傾向於保障時點的存款額,而考核結束之後,又希望以理財產品的方式賺取中間業務收入。所以不少理財產品的募集期都是月末、季末、年末,而在次月初正式扣款,利用時間差來保證存款目標的達成。而一些不考核自身資金沉澱量,但是又需要利用銀行渠道的同業機構,往往會在上述時點為銀行「出把力」。
雖然同業存款不屬於存款,「資金比較缺的銀行買資金比較高的銀行的理財產品,相當於用同業存款的錢沖抵他們的存款,因為理財產品入表可以作為存款來計。」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指出。
「同業存款利率與同業拆借利率高度相關。」曾剛指出。同業存款利率一般根據資金數進行協商,參照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上浮,一般的股份制銀行上浮20個基點左右,而前述銀行的同業存款利率一般能上浮40到50個基點。
目前,上述路徑更多在走認購信託受益權渠道,即受益人在信託業務中享受信託利益的權利。銀行通過信託受益權,將信貸轉變為同業資產,從而實現不佔用信貸額度、不計提撥備、大幅降低資本佔用的監管套利。
銀行以投資同業資產的形式,運用自有資金向另一家銀行購買信託受益權,相當於資金在外繞行一圈。路徑可看作:A(財務公司、券商或其它金融機構)以單一信託方式投資信託計劃,給B(財務公司、券商或其它金融機構)提供融資,A將自己的信託受益權轉讓給銀行理財。如是,銀行成為了資金提供者,而A只是起到通道作用,收取通道費。
「這對它們來說是『容易錢』。」一位中型商業銀行理財經理認為,信託公司等過橋金融機構沒有什麼工作量,「就是充當通道」,因為單一資金信託計劃屬於受託管理型,因此信託公司並不承擔資產風險。一般而言,在這類業務中,信託公司能夠獲取萬分之一、萬分之二的「通道費」。
「銀行就是這麼看信託的。」一家國有商業銀行控股的信託公司項目經理認為,在如今環境下,信託公司確實是在享受某些制度紅利,但也在根據同業金融機構的需求提供服務。
相對來說,中小型商業銀行的資金承壓相對較大,因此,這些銀行往往將理財產品通過同業存款,存入更低層級的商業銀行。對於同業資金融入方而言,如果這筆資金能夠安排出去,就能再賺一筆。
一位銀行人士透露,「比如說今天攬到6億元存款,預先就安排頭寸要做一筆交易。」一位地方農商行人員也證實了這類安排,他所在的銀行將部分資金用來購買理財產品,甚至委託高一級的商業銀行代買,還涉及部分信託計劃,從而獲得更高的年收益率,也放大了槓桿率。
![]() |
同業代付騰挪
2012年,同業業務中呈顯著變化的是同業代付業務。高盛高華的研究報告估計,同業代付業務在2011年呈井噴式發展,規律達到萬億元,增速高於同期貸款增加。2012年年中,監管新規落地,同業代付業務被要求在當年底集中清理。
「現在已所剩不多。」一位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承認,自己所在銀行的代付業務已經收縮,而相關資產規模也由幾十億元降至不足十億元。
同業代付是指,委託行根據其客戶的申請,以自身名義委託他行提供融資,他行在規定的對外付款日根據委託行的指示先行將款項劃轉至委託行賬戶上,委託行在約定還款日償還他行代付款項本息。其類別包括國內信用證結算項下、國內保理項下、票據類的代付。國內最常見的同業代付業務為信用證代付。
對委託行而言,開立信用證屬於表外業務,沒有直接貸款;而對於代付行來說,有開證行的擔保,一般不列入貸款會計科目核算,而是計入「應收賬款」科目。因此,通過代付,委託行和代付行都不受貸款規模限制及納入存貸比考核,從而繞開信貸規模的控制,無形增加了實際貸款規模。
一位大行人士指出,這相當於以同業存款的形式提供擔保。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解釋道:「原先給小企業貸款投放較多,後來就濫用。一筆貸款放了之後,不計在貸款裡,計入同業存款;或通過同業債權來做,雙方都不進表,這個跟信貸管控相悖。」
隨著通過信用證隱匿的貸款規模不斷擴大,在大量的信用證代付業務中,有些可能並不存在真實貿易背景,而僅是變相的普通貸款。「在實際操作中,兩家銀行常常互為交易對手進行代付,互相幫忙繞規模。」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肖立強指出。
2012年8月,銀監會正式發佈《關於規範同業代付業務管理的通知》,對同業代付業務進行整肅。新規之後,委託行資金將由表外轉為表內,計入「各項貸款」項下的「貿易融資」科目,納入客戶統一授信管理;而代付行資金由「同業資產」或「應收款項」科目計入「拆放同業」項下核算。
尚福林在上述會議中表示,在銀監會督導下,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同業代付業務加強規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會計記賬不實、貿易背景審查不嚴、監管資本計提不足等問題,亟待進一步規範。
華創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從數據上看,三季度後存款性金融機構同業資產增量和佔總資產比重均發生了萎縮。其中,12月中長期貸款繼11月之後再度出現負增長,當月淨下降 154 億元。由於同業代付期限多為短期,所以看到當月短期貸款較上月多增長1439億元,而中長期貸款卻出現淨減少。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2012年6月末,全行業同業代付規模大約為1.3萬億元,預計大約有2600億元將在2012年底之後到期。
據興業證券估計,全行業的同業項中由於同業代付業務的縮減而帶來的下降應該在5000億元至6000億元左右。
「在規範以前,我們這塊業務(指同業代付)從5000億元到6000億元跌至1000多億元,就快做不下去了。規範後,大家按照規範去做,業務又慢慢回升上來。」興業銀行同業業務部總經理鄭新林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
與監管賽跑
同業業務的擴大,實際是與長期以來貸款規模限制、監管指標考核及限制性信貸政策等不斷調整的監管政策持續博弈有關。
多位分析師認為,理財資金投同業存款,借道信託受益權、同業代付,實現不進表,這路徑可能有違規操作的嫌疑,但仍是金融創新、突破監管之舉,實際風險可能被高估了。
申銀萬國最新研報指出:「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金融機構規避信貸監管,以彌補當前企業融資供需缺口。影子銀行有內生於經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具有逆週期調節功能,部分對沖了貨幣政策效果。」
同業存款借道信託受益權,除了獲得收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背景,即利率市場化趨勢。
曾剛指出,國有大行資金來源多,中小商業銀行資金來源少,通過銀行間市場,短期工具是拆借,而長期則是同業存款形式。前者屬於短期不穩定資金來源,後者屬於長期稍穩定的資金來源,在流動性和期限上有所不同。「二者之間利率高度相關,存在可替代關係,有些小銀行願意付高一點的價錢去獲得同業存款,有何不對?」業內人士表示。
受益於同業業務的興業銀行則不需要考慮利率的問題。鄭新林表示,利率市場化對同業業務沒有影響,「因為我們的定價完全是市場化的,不受存貸基準利率影響。其他銀行零售佔比大,受影響也就比較大。」
當財新記者向多位市場人士及分析師問起同業業務時,他們都會說這樣一句話:「問興業去」。鄭新林透露,該行的同業業務從2012年開始,已經成為了支柱業務,資產佔到銀行總資產的50%以上。
他坦言,銀行所有業務都要佔用資本,但銀行同業這一塊佔用的資本相對較小。「這幾年銀行發展迅速,整個社會對銀行的指責,說利潤太高、不斷融資,其實再融資就是因為資本消耗太大,但同業其實資本消耗小。2012年1到9月,同業業務增長20%左右,業務規模擴大了,但利潤形成的資本能夠覆蓋業務需要的資本增加。」
即使是創新,部分銀行業內人士也承認,槓桿的層層疊加,信用中介或通道面臨的流動性風險或資金鏈風險的隱患仍在。
申萬研報提及,銀行理財採用表外槓桿,資金投向並沒有明確,銀行實際上是以表內資產為表外業務提供隱形擔保,由此擴大槓桿風險。「信託違約事件頻發,而表外信貸業務一旦出問題就會傳染。」華創證券宏觀策略研究主管華中煒指出。
尚福林近日還表示,鼓勵審慎地開展金融創新,支持銀行業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的金融產品,加快資本工具的創新進程。■
| ||||||
Livesense創辦人村上太一,二十五歲成為日本最年輕的上櫃公司社長;地圖日記共同創辦人郭家齊,三十一歲成為Groupon台灣分公司營運長。 兩位日、台第一線的年輕創業者接受《今周刊》專訪,分享他們第一手的創業心得。 撰文‧孫蓉萍、黃家慧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為何選擇創業這條路? 村上太一答(以下簡稱村上):我從小學就開始有創業的想法,直到上大學成立公司以後,才知道我要做的事是要「讓大家開心」的事。看到有人透過我們的網站找到工作,且拿到二萬日圓祝賀金,我會覺得自己創造了一個有價值的服務。 現在大家看我好像很風光,其實創業很辛苦。我剛創業的時候,大約二十歲就因為太煩惱而滿頭白髮,還好現在頭髮又恢復黑色。創業是我喜歡的事,雖然辛苦,但它就好比有一道牆擋在前方,我享受努力翻牆的感覺,每越過一次牆,就覺得自己有進一步的成長,絲毫不以為苦。 關於特質 「適合創業的人,首先必須要能正面思考。」我很鼓勵年輕人在學生時代就創業,因為如果失敗,還可以回頭當學生。年紀大了再創業,或許因為社會經驗比較豐富,成功機率升高,但風險也會變高;而且年輕時體力比較好,我當時一天工作十五到二十小時,身體也還撐得住。 郭家齊答(以下簡稱郭):我們當初做「地圖日記」,純粹是為了用自己的專長做一些自己覺得好玩的事,沒想到不只是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人使用,後來商業化,也開始了我們的創業之路。 其實到美國留學前,「創業」對我來說很不可思議,因為我從小就是做事中規中矩的乖寶寶,從未想過要走一條和別人不同的路。讀史丹佛大學時,身邊很多同學白天上課、晚上做案子;畢業後,也有很多人自己創業,而且做得有聲有色,讓我漸漸覺得「創業」也是一個大眾路線,找工作不是唯一的出路。 年輕時創業比較有衝勁、沒有太大經濟壓力,做不好也沒關係,從頭來就好,畢竟網路生意成本不高,不用害怕。你也許會有失敗經驗,但愈早失敗,可愈早找到對的事情做。 問:創業要具備什麼能力或特質? 村上:其實創業很簡單,難的是如何讓公司持續成長。我認為適合創業的人,首先必須要能正面思考。記得我考初中時,只鎖定一所學校,結果沒考上,心情盪到谷底。父母親也是很樂觀的人,他們並未責備我,只對我理性地分析說:「接下來要怎麼做?」只為過去的事情懊惱,對未來並沒有幫助。 第二是要保持學習的態度,會自責,發現問題時自我反省並且思考解決方式,而不是一味怪東怪西怪別人,就是不審視自己。例如去拜訪客戶,同時觀察客戶的反應,就會知道這次說的話是否得體,下次怎麼說可以更好,持續追求進步。不論是讀書或當面請教前輩經營者,總之,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重複磨練出技術和能力。 郭:多數人認為,創業首先需要有一個好點子,要有一個正確的商業模式。事實上,一位缺乏經驗的年輕人,很難想到一個完美無瑕的模式。創業需要的是「行動力」,很快付諸行動、很快做出一個東西,讓產品進入市場。自己不會知道這個東西好不好,進入市場後,消費者就會告訴你,然後你要很快調整。 學生從課本上學到的是,先好好做一個商業模式再創業,但是你可能只看得清楚前面一公尺,看不到前面一公里。所以,我不會想要太多的計畫,只要盡可能地「快」。 關於第一步 「勇敢踏出去,即使只是小小的一步也好。」問:如何踏出創業的第一步?要做什麼準備? 村上:很多人想創業,可是永遠不敢踏出第一步。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勇敢踏出去,即使只是小小的一步也好。我大一創業,其實高中時期就已預先做準備,例如注意創業相關的活動訊息,參加創業家的座談會,對日後一定也有幫助。雖然當時還沒有下定創業的決心,我仍先考取簿記和系統管理員的資格。 另一個良方是,一直告訴別人說「我要創業」,社會上有很多好人,大家都會提供協助。我告訴每位朋友說我想創業,消息會一直擴散,貴人就可能出現;例如,「我朋友的學長的媽媽的前同事的現在公司的社長」聽說我想創業,給了我很多建議。透過這樣一層層的關係,也可能讓創業成功的速度加快。 郭:我認為,先有團隊再想要做什麼比較好。這次創業,我們先找人、租辦公室,再看可以做什麼。我們開始通常不會做太深,這樣才可以很快轉彎,別人可能要把網站做到九十分才開站,我們只要六十分就上線。比別人早開始很多,可以很快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可以很快修正,甚至直接關掉。 創業如果要募資,就要知道如何推銷自己,才能贏得出資者的青睞。例如,我們前一次創業時募資不順,直到在美國參加比賽得獎以後才改善;事實上,我們為了在這個簡報只有六分鐘的比賽中脫穎而出,特別加強了「說故事」的方式。我們到師大貼公告,找在美國出生的台灣人負責簡報,並且只挑戲劇系畢業的,他不負眾望,「演出」時成功抓住評審的心,也成為以後我們募資順利的關鍵。準備工作包含了許多小細節,而且攸關成敗。 問:如何選擇創業夥伴? 村上:選擇創業夥伴的第一要件是談得來,例如你提出一個計畫,他能真誠、開心地說:「聽起來不錯吔,應該有機會!」彼此一定要有同樣的夢想,而且能一起預見未來,一起想像,並且朝這個目標努力實現。不同心一起作夢,就沒辦法共同邁向成功。 關於夥伴 「彼此要有同樣的夢想,並能一起預見未來。」郭:團隊一開始,最少要有兩位成員,一位懂產品,一位懂行銷,等公司規模再大些,財務這些東西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我看很多人創業會找大學同學,可是大學同學通常是同一科系,同質性太高,結果往往以失敗收場。反而是找高中或社團的同學、當兵的朋友,因為念不同科系,創業比較容成功。 夥伴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熱忱,我們前一家公司,歷經多次很糟糕的狀況,例如錢快沒了,那是很糟糕的氣氛,假如中間有創辦人離職,對彼此的傷害一定很大。所以夥伴必須是很堅持、很有熱情的人;另外,因為一天可能要討論好幾個小時,他也必須是可以溝通的人。 問:給想創業的人什麼建議? 村上:我希望大家不要輕言放棄。事實上,如果我覺得諸事不順就立刻縮手,現在根本不會有Livesense的存在。要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服務,過程中當然會有很多挫折,解決之道就是不斷改善、不斷修正。我是很小心謹慎的人,做任何事之前,都會調查清楚,不愛豪賭。不斷微調每一件小事,不斷累積小成功,就會有豐收的一天。 郭:每次創業的產品可能不一樣,但是創業過程可以複製,例如怎麼找人、怎麼成立公司,這些是不變的。我自己念工程科系,看過許多工程師創業,他們容易做出技術面導向的東西,但離消費端太遠。我認為產品應該先找到市場需求,再找技術人才。 郭家齊 出生:1979年 現職:創業家兄弟公司共同創辦人 |
通過一個自由貿易賬戶,上海自貿區開始摸索人民幣的跨境流動通道。
要在完全開放的國際市場和有管制的中國市場中間做一塊試驗田,最難的問題便是在「一線」和「二線」之間找到平衡點,既放開「一線」,又能向「二線」有限滲透。
「央行已經把高速公路修到各家金融機構的門口,門是全打開還是開一條縫,就要金融機構自己定義。」2014年6月,央行上海總部跨境人民幣業務部副主任施俐雅在一次內部研討會上如是說。
施俐雅口中的「高速公路」指的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
2014年6月18日,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經過驗收,接入央行上海總部的系統,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正式落地。
2013年12月,央行發佈了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30條意見。多項實施細則也在今春以來相繼出台。建立規則統一的本外幣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則被視為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核心。
在這個賬戶體系下,區內企業可以統籌國際和國內兩個金融市場資源,需要時可以連通,擔心衝擊時又可以隔離。
更重要的是,這只是改革過渡時期的一塊試驗田。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撰文表示,上海自貿區的賬戶設計有兩個:自由貿易賬戶、一般賬戶。如果自由貿易賬戶的使用條件,最後變成一般賬戶,就叫做全面可兌換,這是上海自貿區向全國推展的過程。
人民幣境外借款,是其中最受歡迎的業務之一。
到現在,上海自貿區累計新設企業已經超過1萬家。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九個月裡,平均每天有37家企業在這裡註冊。
蜂擁來的企業,許多都是衝著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創新而來。
在諸多金融界人士看來,央行的30條意見可謂字字千金,且都指向同一個終點——擴大人民幣的跨境使用。
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在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最大特點是跨境金融服務,某種意義上是要打通境內外資本、資金隔斷的狀況,這是自貿區金融服務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
施俐雅也寄希望於在自貿區,做好人民幣的主場。
上海市金融辦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3月,自貿區跨境結算交易量為343.7億元,4月份達到462.67億元,5月份這個數字已經達到800多億元,同比增長169.06%。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貿易與現金管理部總經理朱承備說:「境外借款是融資行為,跨境雙向資金池是資金管理,跨境人民幣經常項下集中收付是對有收付款背景的貿易客戶的合同交易,這三個維度已經能夠涵蓋企業的金融服務。」
人民幣境外借款,是其中最受歡迎的業務之一。
中海發展是首批開立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的企業之一,在這個賬戶裡的第一筆跨境融資是通過工商銀行完成的。授信銀行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資金來源則是工商銀行的新加坡分行。
具體的操作流程是:工行的分賬核算單元先吸收新加坡分行1億元人民幣資金,然後放款給中海發展的自由貿易賬戶。
中海發展在收到款項後立即向工行申請購匯匯出業務,也就是向貿易方中海(新加坡)油料有限公司付款。此時,工行FTU(同業機構自由貿易賬戶)售匯匯率報價正是境外離岸市場的匯率價格。
施俐雅說:「以前境外借款主要是外商投資企業,中資企業一般情況下沒有條件借用境外資金。在自貿區,人民幣境外借款的政策上,中資企業、外資企業、大企業、小企業同等待遇。央行只進行償債風險的管理,引入資本槓桿,也就是跟實繳資本掛鉤。」
根據央行對註冊在自貿區的8199家企業進行的測算,總借款規模可以達到千億。
它完全打通了境內外,資金雙向流動,而且沒有額度限制。
在很多企業看來,如果把自貿區的金融政策比作武器,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就是原子彈。
它完全打通了境內外,資金池雙向流動,而且沒有額度限制。
這正是像羅氏這樣的跨國公司最為需要的,在此之前,因為種種管制,跨國公司在中國經營產生的現金流就像趴在孤島之上。
進入雙向資金池後,最直接的好處在於減少匯兌成本。假如要10元錢的付款,同時又有8元錢的收款,以前要分別算,就是18元錢的結售匯。現在,只需要2元錢的結匯。
銀行的野心可不止於此,他們想推出更多的產品。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自貿區金融服務方案3.0版正是在這樣背景下誕生的。自貿區總體方案和金融30條出台後,他們制定的1.0版像是政策普及手冊,2.0版本針對貿易平台和投融資平台。到了3.0,浦發銀行瞄準的是一些行業,比如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股權投資併購基金、融資租賃、海外客戶及跨境支付機構等。
很多時候,朱承備要帶著客戶經理一同去拜訪客戶,因為能說清楚這些新產品的人並不多。
他特別提到了融資租賃行業,「融資租賃連接著中國內地的製造業,而在自貿區的融資租賃企業又聯繫了境外的資金市場,銀行要用一種金融服務方案,實現境外資源、區內資源和境內資源三者的連接。」
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圖、資金池架構圖、貿易類板塊:跨境資金流轉圖以及投融資板塊:跨境資金流轉圖。 (曾子穎/圖)
最難的一個問題便是在「一線」和「二線」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要在完全開放的國際市場和有管制的中國市場中間做一塊試驗田,最難的一個問題便是在「一線」和「二線」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如果「一線」和「二線」完全打通,試驗區就會失去作用;如果只有「一線」放開,沒有「二線」滲透,改革就很難走出第二步。
在具體政策設計上,央行上海總部跨境部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主要通過分賬核算管理的方式,在「一線」管理上實施宏觀審慎管理,也就是從償債風險的角度來控制,調節資金的跨境流動。同時在「二線」管理上,設定一些風險可控的「滲透渠道」。
閥門則掌控在監管者手中。以境外借用人民幣為例,非銀行金融機構不得超過實繳資本的1倍。
「現在我們擰到1,如果以後流入太多,我可以把它擰到0.8、0.5……最後到0。」施俐雅解釋。
這樣做的目的,則是為了相對隔絕兩個市場。自由貿易賬戶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實體經濟投資貿易便利化的需求,在「一線」宏觀審慎管理和「二線」有限滲透的管理原則下,監管者需要控制自貿區的套利行為不會對境內區外市場產生衝擊。
為此,央行還專門設計了三個公式,來控制資金的流向。
「從幾個月的監測情況來看,資金是在流出。」建設銀行自貿區分行副行長林宇靈說。建設銀行上海分行2014年4月的數據顯示,人民幣淨流出26億。
短期資金頻繁跨境流動,則被央行視為最大的風險,於是,境外借款也設定了期限,即一年以上。
自由貿易賬戶按照「先本幣後外幣」的原則分步推進,在現階段,自由貿易賬戶只對人民幣開放,企業收入一筆外匯,要進入自由貿易賬戶必須要先換成人民幣。
銀行採取的做法是讓國內銀行的香港分行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外幣在進入自貿區賬戶之前,先在香港分行轉成人民幣。
有趣的是,這讓自貿區可能形成境外匯率和境內匯率之外的第三種匯率:如果從境內賬戶匯了一筆人民幣到自貿區賬戶上,在區內進行匯率兌換,兌成美元後流出。那麼,區內的匯率將成為兩個市場之間的一種價格。
「就看閘門往哪裡開。」朱承備認為。如果和境內打通,一定會趨同於境內的價格。如果和境外打通一定趨同境外市場。
大量的中間過程被省略,但對銀行的要求卻更高了。
對銀行來說,這是一件大事情。
浦發銀行為央行驗收準備了四百多頁的申報材料。「結合當年外高橋保稅區的情況,我們研究認為,自由貿易賬戶不可能限制在區內,讓自貿區分行承擔全部的推進工作,一定會吃大虧。」朱承備說。浦發銀行在上海市的30家一級支行都介入了自由貿易賬戶體系。
而第一家開立自由貿易賬戶的則是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為此,國際結算部總經理張欣園已經準備了八個月:「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後台的IT和運營部門都要對接。」
「要滿足央行20字監管要求,只提供活期存款業務,對銀行來說並不容易。」張欣園說。
比如,央行要求,同業機構自由貿易賬戶日末餘額小於等於該日清算收支淨收額10%,這就需要銀行每天都要自己來平衡。
朱承備也表示,央行要求各家銀行自求平衡,這背後是利率市場化的前奏。
自貿區與境外一線打通,資金很容易進來。但資金上岸有嚴格的把控,銀行並不能輕易拿來放貸款。這些錢往哪裡投,銀行只能自己找出路,否則存款就會變成包袱。
2014年2月,央行上海總部下發了《關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通知》,其中規定,上海地區銀行在「瞭解你的客戶」、「瞭解你的業務」和「盡職審查」三原則基礎上,只需憑區內機構和個人提交的收付款指令,即可直接辦理相關業務,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要每筆業務都要提供很多單據。
大量的中間過程被省略了,但對銀行的要求卻更高了。
「哪怕監管機構需要幾十個單據,只要統一,銀行就能免責。我們也知道這對企業不好,但對銀行來說容易操作。基層的員工都有一套非常詳細的操作規範,而這也成了基層員工的免責條款。現在不行了,盡職調查是無窮無盡的。」朱承備說。
此外,因為境內外兩個市場的聯動更加頻繁,如何接軌也提出了許多細節上的挑戰。
比如,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和香港分行曾就協議用英文還是中文爭執不下。最後總行出面,採取折中的辦法,在香港用英文但要能夠適用中國內地的法律,在中國內地用中文但也要能夠適用香港的法律。
怎樣跨部門調動人手,也是習慣了傳統業務模式的銀行遇到的新問題。
比如,自貿區計劃要建八家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寶鋼集團就已經將鐵礦石交易中心方案上報上海市商委,而浦發銀行則為其設計了一套金融方案。
「整個方案至少跨了資金清算、融資、電子銀行等多個部門,每次都要跨部門抽調人手的效率太低了。」朱承備發現,自貿區的業務更需要跨部門的協作。於是,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成立了創新金融部。
能進入這個團隊,第一步就是要過英語關,要能用英語講解開戶、融資等專業問題。朱承備說,「要去華爾街挖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