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肌肉神經連接義肢 全球首例三男移植仿生手 大腦直接操控

1 : GS(14)@2015-02-26 08:54:20





奧地利三名男子成功裝上靠大腦操控的仿生手,成為全球首例。新技術要求病人切掉已失去功能的真手,靠移植自身肌肉及神經連接義肢,跟接受真手移植相比,病人毋須終身服用抗排斥藥,利多於弊。



三名男子均在意外中傷及「臂神經叢」(brachial plexus),雖然手不是真的斷掉,但就再接收不到大腦訊息,跟「內部截肢」無異,於是在二○一一年四月至去年五月,進行前無古人的仿生重建(bionic reconstruction)手術,報告昨天在醫學期刊《刺針》發表。



■仿生手全靠大腦傳遞訊息來控制。

■馬里克維奇執筆寫上自己名字。




能拿蛋倒水寫字

手術關鍵在於「如何讓腦部訊息傳遞給金屬」,醫生以病人自身肌肉與神經組織作為橋樑,從他們的大腿抽取這些組織移植到臂上,同時病人要忍心切掉已失去活動能力的真手,以騰出空間裝上內置感應器的仿生手,事後還要學習如何操控義肢,整個手術連康復費用要三萬歐元(約二十六萬港元)。傳統義肢靠指令或預設程式活動,仿生手不但突破這個框框,還可避免真手移植可能出現的排斥,病人毋須終身依賴抗排斥藥,雖然敏感度始終遜於真手,但三人現已做到拿起雞蛋、倒水、寫字、用鎖匙、以刀切食物及用兩隻手解鈕扣等日常小動作,對三十歲病人馬里克維奇(Milorad Marinkovic)而言,更重要是重拾跟三名孩子玩樂的時光,「我幾乎所有事都做到,沒甚麼特別感覺……只是撿起皮球時有點困難」。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接受使用這款仿生手,三人在截肢前都花了九個月做準備,學習如何操控移植肌肉等。發明技術的維也納醫學大學博士奧斯曼(Oskar Aszmann)指:「有些人可能最終因為缺乏神經線做移植,或心理質素欠佳而不能接受手術。」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6/19055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43

靠義肢踩改裝車上路無四肢少女挑戰單車環台

1 : GS(14)@2015-03-26 01:00:07





■裝了義肢的郭韋齊,可用手壓式專用四輪單車煞車。台灣《蘋果日報》



「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台灣沒有四肢的二十一歲少女郭韋齊,一直秉持堅強信念,要挑戰十八日單車環島。昨日,她從新北市往南出發,靠義肢踩着改裝的四輪單車上路。雖然首日即遭遇挫折,途經桃園市時突然被一陣強風將她的人車吹倒在地,雖然有點受到驚嚇,但生性樂觀的她並不在意,僅說:「常常摔習慣了!」


郭韋齊從小因敗血症而截去四肢,踏四輪單車亦必須靠以義肢輔助踩踏板,比普通人更辛苦。沿路僅能以約二十公里的速度前進,基於安全,除了十四名親友外,郭爸爸也開着保母車在後陪伴。



■郭韋齊(箭嘴示)昨騎着改裝四輪單車挑戰騎單車環島的願望。台灣《蘋果日報》

■郭韋齊將拜會沿途的警察局,圖為她拜訪桃園分局獲贈防曬乳、平安符等。台灣《蘋果日報》

■昨日被強風吹翻車的郭韋齊右手臂擦傷,但她仍要奮力踩下去。台灣《蘋果日報》



預計以十八天時間完成

郭向記者介紹她的專用四輪單車,煞車已改成手壓式,沒手指也可放心騎。因兩小腿是義肢,騎車常會磨擦大腿皮膚,所以不能騎太快,義肢更偶爾會鬆脫掉落,「我只好抱着它、安慰它,請它配合。」郭韋齊稱很多人用同情眼光看她,但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郭韋齊一行人昨晨七時十六分出發,從新北市出發往南行進,預計以十八天時間完成單車環島的艱難任務。因其外公生前是警察,她計劃拜會沿途的警察局打卡,也作為她二十一歲生日禮物。昨日剛開始的路途,都相當順利,第一站抵達新莊分局中平派出所,郭韋齊進入派出所與值班警員合照及打卡後,隨即又沿着台一線繼續南下。



被強風連人帶車吹倒「摔慣了」

豈料,原本一直天氣都很穩定,上午九時十分,一行人正要到桃園市三民遊客中心休息時,左側突如其來一陣強風,將郭韋齊人車吹倒,還好右手肘僅是些微擦傷。敷藥時她還是笑笑地說:「常常摔習慣了!」她也沒有因這次小意外而多做保護措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午二時許,行經新竹新豐鄉時,郭韋齊的單車輔助輪突然「爆胎」,原來是單車平常重心偏右,在嚴重磨損下才爆胎,幸好郭爸爸早有準備,將備用輔助輪裝上後就可以繼續上路。因為郭韋齊的堅毅,被譽為陽光女孩,除了今次的單車環島,她去年已完成了靠義肢爬玉山的創舉。她表示,因外公臨死前對她的病感到內疚,她想告訴外公:「我沒有手腳,卻爬得更高、看得更遠!」故別人花十二個小時爬玉山,她則花了十五個小時照樣完成。雖然一度因義肢擦傷大腿,痛到幾乎要放棄,但仍咬牙撐住,終於登上海拔三千九百米的山頂。台灣《蘋果日報》



郭韋齊小檔案

年齡:21歲家庭:父母和弟弟學歷:私立南強工商表演藝術科畢業病史:7歲時因感冒引發敗血性休克,四肢截肢事蹟:•2008年克服缺陷,在舞蹈、鋼琴表現出色,榮獲總統教育獎•2012年加入「混障綜藝團」,參與全台巡迴表演•2014年帶着過世外公的照片登上玉山,脫下義肢開心合影•2015年靠義肢踩改裝四輪單車環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3/190866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43

卑鄙無極限警察迫截肢男除褲拆義肢搜身

1 : GS(14)@2016-05-08 14:44:38

法國巴黎3名警員在地鐵站月台,被指強逼一名失去左手及雙腳的殘疾人士,當眾脫褲子、義肢及假手檢查,之後更施施然離去,留下男子坐在地上,他要自行穿回褲子和裝上義肢。事件引起公憤。事發於周一晚,法國電視台《France24》報道,片中男子名叫班加(Francois Bayga),是一名非洲移民。班加表示當時3名警員靠近他,推他到牆邊,要求他出示證明文件。「他們指控我偷了我的手機,我開始憤怒,我不知道他們想甚麼。我再被推向牆壁,其中一名警員拉我的腿,我解釋這是義肢……他們堅持搜身,我感到屈辱。」最後一名途人及車站女職員,協助班加重新裝上義肢及穿褲子。警方發言人表示,從短片中所見並未涉及任何騷擾或暴力,「如果他(班加)投訴,將進行徹底調查」。目擊者貝克科洛(Jean-Didier Bakekolo)拍下整個過程,當警員離開時,他大叫「警官,警官,我們需要你。警官,請轉身,這是侮辱,這不正常。」他又說:「警員強逼該名男子脫衣,讓他困難地戴回義肢……他被虐待,被迫半裸坐在地上。」貝克科洛將短片上載到facebook後瘋傳,已有逾10萬人曾觀看。英國《獨立報》/美國《紐約每日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8/19603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058

狗狗被人用劍斬前腳裝義肢獲重生

1 : GS(14)@2016-08-21 08:10:58

泰國一隻狗狗因為咬爛鄰居的鞋,慘遭對方用劍斬下雙手,幸得動物保護組織拯救裝上義肢,更得組織聯合創辦人收養,可以再次在海邊奔跑。狗狗科拉(Cola)去年五月,因為咬爛鄰居的鞋子,竟被對方用劍斬下一隻前肢,幸得動物保護組織「Soi Dog Foundation animal charity」拯救,承擔醫治科拉所有費用,科拉更不負眾望,康復得很快,組織更為牠度身訂造了一對義肢。而襲擊牠的鄰居,已根據動物保護法例被判監一個月。組織的聯合創辦人達利(Gill Dalley)剛從英國來到泰國,一人一狗「一拍即合」,達利更收養科拉。達利的情況其實與科拉有些相似,她在2004年一次救狗行動中染上敗血症而將雙腳截肢,但達利和科拉一樣並無放棄,現在他們經常一起到海邊,科拉更可以和其他狗狗一起玩耍。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21/197447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724

汽水樽變義肢11歲窮小孩重現微笑

1 : GS(14)@2017-03-26 15:38:15

埃及一名男童天生沒有四肢,但因家窮根本負擔不起義肢的費用,不過他的爸爸卻巧妙利用膠樽為他製作義肢,愛子之情不言而喻。11歲的穆罕默德(Ziad Mohammed)沒有手也沒有腳,雖然可以彎腰用口直接叼食物,但生活始終有種種不便。穆罕默德的願望是與其他同齡孩子一樣,如常上學及參加活動,他一臉哀傷說:「我想去街、我想玩、我想踢球、我想在外面玩耍。現在我不可外出,我只能坐在門邊。」儘管安裝義肢可大大改善穆罕默德的活動能力,但家人無力負擔,不過他的爸爸就用膠樽製作了臨時義肢,「有很多事情我感到無助,但上帝啟發了我。我帶來一個樽,剪開它,弄了幾個專為筆及匙而設的洞。我弄好後就裝上筆,10分鐘後穆罕默德就開始學如何寫字了。」有了義肢後,穆罕默德可以與兄弟們到處走動及進食,爸爸說:「當然這不似真的手臂,但這令他感到高興。」他亦正與德國一間製作義肢的公司聯絡,希望愛兒有日可以有正式的義肢。不過穆罕默德表示一旦有新義肢,第一件想做的事,竟然是要與兄弟們打架。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6/199704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