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修斯與美人魚的故事之港股版演繹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62
奧德修斯與美人魚的故事之港股版演繹
作者:吳珣
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寫道,希臘神話的英雄奧德修斯遠征特洛伊後航海回家,途經喀耳刻島,聽說島上有三位塞壬海妖,人首魚身,她們用迷人的歌聲誘惑航海者,然後將他們吞吃。於是,奧德修斯聽從了女巫喀耳刻的建議,用蠟封住了同伴的耳朵,同時吩咐同伴們將他自己綁在桅桿上。一旦奧德修斯懇求同伴們為他解繩索,他們反而將他捆得更牢。這樣,奧德修斯便成了唯一一位聽到過美人魚的歌聲而又幸存下來的航海者。
其實這並不只是一個古代的神話;類似的故事,也反複地在股市中上演!尤其是在一個沒有漲跌幅限制的股市中,炒作與狂漲狂跌可以達到一個非常誇張的程度,就象美人魚的歌聲一樣誘人與致命。
故事之一
港股 HK01480 恩達集團,5 月7 日收盤價HKD 30.10,5 月8 日最高炒到HKD 102.00 而收於HKD 17.44,5 月14 日收於HKD 6.66,只剩下最高價的6.5%。沖高時的短暫美妙也許的確迷惑了不少人,但一時沖動的追高套牢者只怕永難翻身了。
恩達集團的 5 月8 日走勢
香港證監會最近就恩達集團(01480) 股權分布進行查訊,結果顯示該公司5 月7 日有6 名股東合共持有5024.8 萬股,相當於該公司之已發行股本之20.94%,連同主要股東持有1.8億股,相當於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之95.94%。因此,僅975.2 萬由其他投資者持有。證監會表示,鑒於股權高度集中於數目不多之股東,即使少量股份成交,該公司之股份價格亦可能大幅波動,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於買賣該公司股份時務請審慎行事。這是委婉的說法,其實講人話就是:此股已高度控盤,很可能有人在做莊惡炒,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該公司於 2014 年12 月8 日以公開發售及國際配售的方式於聯交所主板上市。發售價格為每股1.23 元。那麽最高價102 元相當於發行價的83 倍。
公司基本面:從事印刷電路板業務。2014 年報,EPS = HKD 0.24,每股凈資產HKD 1.74,
ROE 為14%,凈利潤率6.6%,2014 年凈利比2013 增長11%。行業一般,經營一般,增長一般。而基於2014 業績,最高價HKD 102 相當於425 倍的PE 和59 倍的PB。是的,你沒看錯!演繹著速度與激情的股價就是美人魚的歌聲,被吸引過去的就是無知而貪婪的投資者。
故事之二
港股 HK01027 集成傘業,股份在近期從最低的HKD 1.38 漲至最高的HKD 21.95,今日收盤回落於HKD 13.24,股價已跌去40%,前景恐怕也兇多吉少。
香港證監會最近就集成傘業(01027) 股權分布進行查訊,結果顯示該公司4 月27 日有16名股東合共持有1.44 億股,相當於該公司之已發行股本之24.02%,連同由該公司一名主要股東持有4.5 億股,相當於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之99.02%。因此,僅590 萬股由其他投資者持有,占已發行股份0.98%。對該公司的評論,可以完全引用故事一中的對應部分。集成傘業今年 2 月13 日主板上市,當時發售股份占已發行股份25%,招股價為1.1 元,那麽最高價21.95 元正好是招股價(發行價)的20 倍!
公司基本面:主營雨傘及雨傘零部件(如塑料布和中棒)。2014 年報,EPS = RMB 0.122,每股凈資產RMB 0.40,ROE 為30%,凈利潤率12%,2014 年凈利比2013 增長27%。
報表中的ROE 和凈利潤率數據如此,需要驗證;雨傘實際上並非一個容易賺錢的行業。而基於2014 業績,最高價HKD 21.95 相當於142 倍的PE 和43 倍的PB(HKD 股價以0.79匯率折算為RMB)。這數字也是高得驚人。
其實以上兩個故事都並非偶發個案。港股中有家做薄膜發電的公司,股價大幅飈升(最近兩年有十幾倍的漲幅,現股價尚還在高位),大股東高度控盤。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仔細探研證實其基本經營情況、關聯交易情況,看看是否會與以上案例類似?在投資的航途中,美人魚的歌聲總會時不時地傳來;投資者們一定要擦亮眼睛,抗拒誘惑。(BLF闊葉林金融投資俱樂部)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史上最強春節檔票房34億!《美人魚》獨占半壁江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087.html
史上最強春節檔票房34億!《美人魚》獨占半壁江山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2-14 11:17:00
靠著《美人魚》《三打白骨精》和《澳門風雲3》三部國產影片集體發力,大年初一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6.6億,創下歷史新高。
春節7天長假結束,今年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突破30億人民幣,遠超2015年18.8億元的票房紀錄。靠著《美人魚》《三打白骨精》和《澳門風雲3》三部國產影片集體發力,大年初一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6.6億,創下歷史新高。
鞏俐、周潤發、劉德華、郭富城、鄧超、小沈陽等深受觀眾喜愛的演員首次“紮堆”亮相春節檔,讓觀眾大呼過癮。
.jpg)
三強搶下九成以上的份額
初一到初七,全國各地影院大約輸出了34億票房,比去年同期增幅甚至達到了75%。
要知道,去年全年12個月當中,只有5個月單月票房達到了40億以上,去年全國電影單月平均票房為36億。也就是說,春節檔一周的時間,幾乎完成了一個月的票房指標。

春節檔的火熱與幾部熱門影片的強勢表現密不可分。《美人魚》、《西遊記之西遊記三打白骨精》和《澳門風雲3》三部影片表現亮眼,尤其是周星馳的《美人魚》,以“碾壓”般的姿態傲視群片,上映六天累計票房接近15億,占據整個檔期的半壁江山。還狂破各種國產片紀錄,譬如單日票房紀錄,最快破2、4、6、8、10億紀錄,連續6天破2億紀錄等。

另外兩部作為續集電影表現不俗,《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在春節檔後半段單日票房反超《澳門風雲3》,這兩部影片的累計票房分別約為6.6億和6.8億。

在三部強片的碾壓下,其他在映影片從排片到票房都不甚理想,唯一一個票房還能維持在每日2000萬元以上的只有《功夫熊貓3》。

全年票房有望超過100億美元
在中國電影行業里有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票房要“平時看周末,全年看假期”——每年的票房高潮和爆點幾乎都是在假期、周末產生的。
據悉,對全年票房貢獻最大的檔期總共有四個,分別是春節檔、暑期檔、十一檔和賀歲檔。而作為一年票房的第一個高峰,往往春節檔的票房數字也從某種意義上預示著全年的票房收成。
通過對於近幾年票房數字的統計和計算,從2013年春節檔迎來第一個爆發高峰開始,之後每年春節檔票房的數字幾乎都是在全年總票房的4%-5%之間。
若按此推測,今年春節檔34億元為全年總票房5%計算,今年全年票房將有望達到100億美元規模。
100億美元是什麽概念?要知道作為全球最大市場,去年全年北美市場總票房為111.3億美元!
(綜合騰訊、電影網、鳳凰娛樂、央廣網等)
編輯:李燕華
從“美人魚”泛談星爺電影
周星馳,天皇巨星,是本地一代的“喜劇之王”、近乎“神級”偶像,粉絲遍及男女老幼,也遍及兩岸三地,至今為止只要有他參予的電影,仍然不失為商業電影的票房保證之作。
大家都知道,關於當年的本地賀歲片,歷來流傳著一句話:“雙周一成”,指的是在每年賀歲片好像總少不了要壓壓陣的三位巨星:雙周者,周潤發、周星馳;一成者,成龍也。但若要數數在那個港片曾經鼎盛輝煌一時的當年,三位巨星到底真正有多少次在賀歲檔中同期“較量”過,個人印象中次數可能並不太多。早前看過文雋的一篇專欄文章,指今年的賀歲片檔,這個曾經極之讓本地觀眾,以及業界人士津津樂道,一直懷緬不已的“賀歲組合”終於又再次出現了,只不過“一成”的成龍,卻換成了郭富城的“一城”──是年賀歲片之一,便是由他主演的“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而“雙周”呢,維持不變,周潤發近年從荷李活漸回歸本土“再戰江湖”,今年我們有由他掛帥的“賭城風雲三”,屬王晶作品──聽聞王晶近日因為一番“囂張”言論,引來本地網民大起反感,發起一片罷看本片的風波。對此,個人也認同蕭若元在“逍遙遊”中的說法,認為這種行動到頭來可能只屬“得啖笑”罷了。且看,大約兩三年前,不是也有網民發起過罷看TVB台慶節目的行動乎?結果如何?收視只有輕微的,不痛不癢的下跌。
至於星爺,是年則推出了他的新作“美人魚”。關於本片,約在數月前曾在報章上刊傳過一篇讓筆者頗覺有趣的“新聞”,據說是星爺本片拍攝外景現場,曾一度大發脾氣,大概是不留情面斥罵本片男主角的內地名演員鄧超怎麼“笨”,在拍攝期間怎麼也理解不到作為導演的星爺要求是什麼,以至要NG幾十次等等。其實,不論在行內行外,我們從很多來自一些過往曾跟星爺在工作上有所接觸的人士的傳言中,都可以對星爺無論在各方面上,一向的水準要求都是很高的──就連今日的名導演谷德昭,據他自言,昔年初入行負責“家有喜事”劇本時,也曾被其時已成大牌的星爺數落得一無是處,幾乎萌生過辭職念頭。此外,在另外一些行業人士的描述中,也曾把星爺說成是一個極度孤高自負,自命不凡,已近乎難以相處的,自以為“高高在上”,以至在其眼中根本從無別人可認真理解其卓越思維的人物。觀乎星爺好多年前曾在本地特首唐梁選戰中的一番名言“我點會同啲蠢人做朋友”,這似乎又不難從中找到若干可信的事實印證。又,早在昔年其電影名作“食神”上映後,已聽說有人私下暗傳,指電影中他飾演的那個在前段戲份一直對人尖酸刻薄,動輒頤指氣使,不可一世,不近人情的主角Stephen Chow其實便正正是他自己真人的若干寫照。無獨有偶的是,在這次的“美人魚”中,我們彷彿可從鄧超所飾的主角身上,再次看到相當的這種特質──一個自小由艱苦打拼出來的,今日有財有勢,要風得風,卻已變成眼中只有金錢萬能,唯利是圖,“奄尖”刻薄,對手下跟班更是頤指氣使,幾乎帶有躁狂病態的大富商。
這次入場看“美人魚”,只有兩種動機:其一是,星爺在上次的“西遊降魔篇”中,的確曾為筆者帶來若干驚喜,稍稍挽回自“長江七號”一片稍見“回落”後給觀眾帶來的“信心危機”(記得也是自該片以後,星爺已開始全心專注,退居幕後,我看極可能也是承受不了這種強大無形壓力)。所以,其二,這次很期待想看看,星爺又想搞些什麼新花樣?然而,坦白說句,我認為,這部片至少在喜劇爆笑的娛樂功能上,以至在創作新意上,都是有點讓人失望而回的。首先,我可以說,我們根本看不見,星爺在其賴以成名的搞笑技倆上有所進步。在此我不妨嘗試分析整理一下,整部片中比較會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好幾場搞笑場面。
一、“美人魚”在出場未久,回到所屬人魚族所暫時寄居的破船中後,飾演半人半八爪魚的首領羅致祥因劇情需要,向各位人魚族──其實是觀眾,解釋了一切對鄧超這位年輕富商因私人商業計劃而不惜對海洋生物毒害的仇恨,以及他們將要進行的復仇大計期間,一位由騎呢老女(西遊降魔篇曾飾演“空虛公子”侍女的同一演員)扮演的“人魚族”竟然不知好歹,真的作出示範以毒箭射羅,以至後者中毒而硬滑稽地嘔白泡──這樣的笑料營造手法,看起來就真的很有點熟口熟面,太乏新意。同樣的搞笑設計,觀眾大概不難可從星爺多部前作中找到參照,包括吳孟達在“逃學威龍”中負傷嘔白泡,仍不停若無其事說“我冇事”等等。
二、美人魚女主角潛入鄧辦公室,多次欲以各種武器暗殺鄧,結果一一自食其果,這場面又不免讓人想起“功夫”一片中,星爺偕同手下,欲以斧頭暗殺敵人,結果徒勞無功的滑稽場面,雖或細節不同,背後的喜劇效果原理卻大致相若。當然,不得不提是,“國產凌凌漆”一片中,袁詠儀三番四次暗殺星爺,卻自作自受的那段,這似乎也成為了星爺電影中幾乎必不可少的一種搞笑技倆。
三、美人魚女主角在跟鄧初會面時向鄧指喜歡“做雞”(其意思原是弄燒雞),乘機搞出一段“錯摸”對白笑話,像這樣的“錯摸”式笑話,一來事前堆砌得未見用心,二來亦未見出有太大的更深一層發揮(唯一只是由“做雞”,再推衍至“拔毛”的錯摸誤會,個人意見,所藉此營造出的荒謬感效果仍不夠強烈),故此當筆者看到這場戲時,真有笑不出來,以及“到喉不到肺”的感覺。想起錯摸式笑話,在本地喜劇片中一個最經典例子,便是許冠文“半斤八兩”中在廚房邊聽電視機烹飪節目一邊準備烹雞,後來卻被許冠傑許冠英在廳外轉了頻道而不自知,竟拿著一隻死雞在跟著一起做健康舞的情節。這經典例子之所以成功,大概便在於玩得極盡淋漓,而又合情合理之故,所以相比起來,這段由“做雞”帶出的錯摸式笑話,在個人眼中看來,水平顯得只屬一般而已。
四、片首那個外形猥瑣核突兼又肥又老土,一心“呃神騙鬼”的騎呢“博物館長”向參觀者介紹新奇展品“美人魚”時,不惜親身上陣,把自己裝扮成好像“如花”那樣不男不女的一條美人魚,如此效果,慣看星爺電影的觀眾朋友們想來早已見怪不怪,從而再也不易笑得出來了吧?星爺電影一向的必備技倆,便是找來好幾位這樣外型“騎呢”、猥瑣、“三尖八角”的配角演員,然後一本正經地讓他們在銀幕上裝“萌”裝“酷”(最常見的,不外是以醜男硬扮美女,造就出“如花”的經典造型),以營造惹笑效果,簡直已是屢見不鮮的老舊手法。可以說,初看或會帶來強大震撼,成功引得觀眾噴飯爆笑,但若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再四再五,手法不停重複下去,就只會讓觀眾麻木生厭矣。
他如鄧向公安舉報遭人魚族綁架時,兩位飾演公安的演員(其一正是在“西遊降魔篇”中擔正的男主角文章)偏偏弄來弄去也無法弄出一張由鄧超口中所描述的“人魚族”正確完整拼圖,把後者氣得死去活來;公安在以為鄧離去後,錯以為鄧是神經病而滑稽大笑,此時鄧在外聞得笑聲,先後數次折回“突襲”,怎知二人每次都及時回復若無其事的原狀,坦白說,像此類老套技倆,在今天充其量只能博得觀眾會心小笑一下罷了,事實上,筆者在是次觀影整個過程中,根本完全聽不見有觀眾作出拍手哄堂大笑反應,而這卻是過去觀眾在看星爺電影時常會引發的效果(在是場場次中,席上也有兒童觀眾,我卻連他們的笑聲也聽不到)。是今日的觀眾早已要求太高,被逗笑的神經已呈退化麻木?還是根本只是喜劇手法的過時失效,製作人的不思進取所致?
綜觀整部電影,勉強或可讓觀眾“收貨”的兩段笑料,似乎都集中發生在小豬所飾的“八爪魚叔叔”身上,這兩段笑料的設計源起,都是源自角色為了要在人前刻意隱瞞身份,被逼受虐,不過距離上述能真正帶來觀眾拍手叫絕的效果仍有頗遠一段差距。
散場離去時,我清楚聽得有兩位帶孩子進場的婦女輕聲談論,指這部片其實不大適合孩子觀看,因為有點“血腥”──我推想,其所批評的,其實並非血腥,而是暴力罷了,而所指的,自然是片末出現那一段段瘋狂科學家率領特種部隊大舉獵殺人魚的場面。當然不難明白,製作人員的目的,明顯是要突顯出人類那種喪心病狂圖利的自私愚昧又醜惡的人性面貌。星爺這次之所以相中這樣一個題材,也大概是有心提升作品層次,刻意地言之有物,留給觀眾一些反思空間,問題只在手法略嫌還只停在把一切過份簡化與老生常談的直白層次。話說回來,其實星爺電影中的絕大部份,都可歸入“不適合兒童”之列的,最主要原因乃是在於,在大部份的星爺作品中,多少都總會包含著一些或隱或顯的成人不文情色笑料,以及粗俗對白笑料。故而,這兩位婦女發出這種觀影後的投訴、埋怨,我以為只可部份歸咎於自己事前沒有好好“認明商標”罷了。
最後,星爺又在片中分別植入了兩首本地老樂迷們耳熟能詳的懷舊金曲:TVB八十年代“射鵰英雄傳之華山論劍”主題曲,及變化改換了部份歌詞的“一劍鎮神州”插曲“無敵是最寂寞”,我認為植入得還算合適和有趣,也為影片注入了若干本土懷舊情趣。
說起懷舊,我們這代人,相信大部份人都是看著星爺電影成長的,對星爺電影,以及其帶來的一種文化現象意涵,或多或少都必帶著一份情意結,甚至歷來對之都衍生過相當多的,或嚴肅學術性,或只屬輕鬆漫言式的研究、評論、分析、解構等等。今日在youtube,我們還可隨時輕易找到不少過往星爺電影中的搞笑片段節錄。這裏無意加入,只想簡略分享一點個人小小心得。其實,在過去云云星爺電影的個人欣賞指數排行榜中,一向排於榜首者,始終是那部帶有濃厚黑色幽默風格的“國產凌凌漆”,然後便是“喜劇之王”、“少林足球”、“食神”(本片最大的致命敗筆,我始終認為是結局的神仙降世打救),再然後才是“西遊記的第一百零一回”(內地譯作“大話西遊”),除此以外者,大都乏善足陳,不太值得再三細味。至於“少林足球”,竊以為迄今為止,仍是星爺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意義,也最足以讓之邁上另一巔峰地位的一部,雖則在搞笑堆砌,及娛樂功能上,整體表現卻比不上個人榜首上的數片。而這部片更大的意義,是作為星爺電影中的一個明顯分水嶺,自本片以後,星爺似乎已經執意在製作中加入一種跟隨世界主流大片潮流的商業元素,便是植入大量的特技視覺奇觀,終致在其後的“功夫”及“長江七號”兩片中出現了近乎傾斜失衡的現象。這其實真是一種有點捨本逐末的迷思,因為這基本上已日漸偏離了星爺一向賴以煞食的主要方針,以及觀眾心目中的期許,而種種敗筆流弊亦由此逐漸浮現,間接導致這次“美人魚”我所認為的又一次不小的“失手”。故此,真的衷心希望,星爺今後能把主要精力,集中重新投放.回歸到在笑料設計的創新方向上去,好好珍惜羽毛。
《美人魚》問鼎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預測最終票房超3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1585.html
《美人魚》問鼎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預測最終票房超30億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2-19 10:16:00
雖然進入年後工作日,《美人魚》票房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單日過億的走勢。可以大膽預測,《美人魚》的最終票房將突破30億大關。
11天外加14小時,《美人魚》票房破23億元。從上映以來該片熱度不減,今日《美人魚》正式成為內地票房影史冠軍,最終票房有望朝著30億大關邁進。

《美人魚》最終票房或超30億
24.39億,這是去年暑期檔BUG級別的《捉妖記》用兩個月的時間所創下的總票房紀錄,如今《美人魚》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就將其打破。
自從大年初一(2月8日)上映以來,周星馳電影《美人魚》把持住單日票房冠軍就再沒撒過手。上映36小時4億、48小時6億、92小時10億......各個都是新紀錄,直至今天,將“中國最賣座電影”的殊榮也攬入懷中。
該片不僅在春節假期的票房一枝獨秀,後續勢頭依舊不減。從排片來看,即使有新上映的《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和人氣動漫《火影忍者:博人傳》的沖擊,《美人魚》在排片上依然穩居首位。未來兩周之內,新上映的電影幾乎難有與之匹敵之作。也就是說,《美人魚》還將有很長時間來繼續創造紀錄。
雖然進入年後工作日,《美人魚》票房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單日過億的走勢。可以大膽預測,《美人魚》的最終票房將突破30億大關,由此,它也將成為國內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突破30億的電影。

星爺這次又低估自己了?
《美人魚》還沒上映時,就已經成為萬眾焦點。除了常規的明星站臺,還有一個重磅消息傳出--“票房保底20億”。也就是說,影片不管最終票房如何,星爺和出品方已然旱澇保收。
隨後,有媒體求證“20億天價保底”,影片保底方和和影業和龍騰影視回應,保底金額為16億~18億元,保底金額通過和和影業發起成立的一個基金來運作,其他兩家保底公司都是這只基金的認購方。
所謂保底,就是制片方與發行方在電影上映前簽訂一個對賭協議,先制定一個數額,假設《美人魚》的內地最終票房低於18億元,保底方也必須按18億元跟制作方結算,但如果超過18億元,保底方就會獲得更具優勢的分成收入。
要知道就在去年,星爺曾因為《西遊降魔篇》的保底的分成問題與華誼兄弟鬧上法庭,結果最終星爺敗訴。而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也讓很多觀眾為星爺“操碎心”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若以保底票房18億元來算,發行代理方將付給制片方7億元左右,減去4億元投資,簽下對賭協議的制片方能賺取3億元左右。
但這3億元票房里,星爺又能拿到多少?在《美人魚》多家出品方中,就有兩家與周星馳有關,他自己的星輝影業,以及由他控股的上市公司比高集團,兩家公司預計投資占到30%左右,以此推算,最終星爺公司獲得的純利潤應該在1億元左右。
除保底票房外,星爺在《美人魚》超額票房的分成比例必然大大降低,而目前實際票房已經大大超出保底,且繼續強勁攀升,預測最終票房將超30億元,倘若如此,星爺這次又虧大了!
(綜合騰訊、 中國新聞網等)
編輯:李燕華
脫離周星馳,這條《美人魚》值多少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449

2016年2月13日,周星馳在福州宣傳電影《美人魚》。 (CFP/圖)
目前,《美人魚》票房已突破26億元,超越捉妖記登頂內地票房冠軍,2月下旬,《美人魚》也陸續開始在北美等地區上映。
影片成功吸引了西方媒體的關註,《華盛頓郵報》用“忘了《死侍》吧,一只古怪的美人魚在中國一星期賺了2.76億美元”作為標題吸引眼球。有媒體甚至表示這部電影古怪、散發出一種廉價庸俗的艾德·伍德出品的氣息。
在中國,評價《美人魚》是件危險的事,“知道”(nz_zhidao)告訴你,脫離周星馳,這條《美人魚》值多少錢?
評價《美人魚》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目前影片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趨勢。上一次大規模出現這種現象,還是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但不同的是,《刺客聶隱娘》的分歧是影評人與觀眾之間的分歧,影評人幾乎一致打出高分,但觀眾並不買賬,最終票房慘淡。
而《美人魚》主要是影評人之間的分歧,絕大多數的觀眾還是喜歡《美人魚》的,票房說明了一切。目前《美人魚》票房已經超越《捉妖記》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冠軍,並向30億的新記錄沖刺。
看了不少給《美人魚》好評的影評,圍繞的關鍵詞都是周星馳,周星馳的童年與從業經歷、周星馳的情懷、周星馳的童話情結等等。有意思的是,批評《美人魚》的,圍繞的關鍵詞也是周星馳,周星馳之前的喜劇如何如何,相較之下《美人魚》又如何如何。可以看出,無論喜歡抑或批評,影評人多是周星馳的粉絲。他們曾在上世紀90年代、20世紀初通過錄像帶、DVD或者互聯網觀看了周星馳的絕大部分作品,周氏喜劇深刻影響了他們的美學觀。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仿佛脫離了周星馳與情懷,他們就無法評價《美人魚》。
周星馳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他堪稱華語電影市場上一個最大的“行走的IP”,這自然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相當大的圈粉價值,80後的星粉貢獻了票房的很大部分。但這也造成了一種遮蔽,即談論電影時,影評人與其說是在談論電影,毋寧說是在談論周星馳,周星馳的巨大魅力遮掩了《美人魚》本身。
有趣的是,有報道指出,觀看《美人魚》的觀眾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90後、00後,他們對周星馳一知半解,甚至之前從未看過周的作品,但他們還是選擇了《美人魚》。這至少說明了,影評人念茲在茲的情懷雲雲,與觀眾的選擇是無關的,脫離周星馳本身,《美人魚》於觀眾也是有吸引力。那麽,這種吸引力是什麽?它於國產電影是否有什麽啟發?
合格的愛情喜劇片
即便《美人魚》有童話色彩,還掛上了環保的大主題,但從類型學角度看,可以將其歸類為愛情喜劇片。既然是類型電影,我們就不必以《心迷宮》《路邊野餐》等深刻文藝片的標準考量它,也不將它放在周星馳系列電影中做比較,我們就單純來談談類型。
近些年來,中國電影市場最走俏的電影類型,無疑是喜劇片。《私人訂制》《心花怒放》《煎餅俠》《港囧》《夏洛特煩惱》《唐人街探案》,這些影片占據著華語電影票房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喜劇片的崛起,與中國電影市場觀眾結構的改變息息相關。
隨著三四線城市影院的大規模建立,“小鎮青年”成了電影市場舉足輕重的力量。有調研指出,就觀影選擇來看,“小鎮青年”愛國產片勝過進口大片,他們對侯孝賢、王家衛、諾蘭、抖森不敢興趣或者壓根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也不太喜歡什麽文藝、情懷和深刻,相較之下,成龍、王晶、周潤發、黃渤等人市場號召力更強,進入門檻低、輕松愉快、有大明星加持的喜劇片是他們的觀影首選。雖然目前喜劇片呈現新人崛起、百花爭放的態勢,但周星馳和馮小剛仍舊牢牢把持江湖大佬的地位。因此,單純從類型角度看,喜劇風格就讓《美人魚》成功了一半。
從喜劇效果來看,《美人魚》是成功的。《美人魚》中,周星馳嚴格遵循喜劇類型片的標準,哪些是功能性角色、每隔幾分鐘一個笑點、節奏如何控制,都是經過嚴格測算的。筆者兩次觀看《美人魚》,觀眾笑得前俯後仰,影院笑聲此起彼伏,尤其是前半段,幾乎是每隔兩分鐘就埋伏著一個笑點。但也有影評人跳出來說,《美人魚》是周星馳的自我抄襲,橋段都是老梗,比如林允準備刺殺鄧超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無厘頭三連擊”,在《功夫》等電影中都出現了。這樣的評價高冷得近乎裝逼。因為既然是類型片,就不怕老梗,或者說,類型片本就是老梗大集結。你看從蜘蛛俠到蝙蝠俠到蟻人到複仇者聯盟,哪一個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如果老梗都不允許新用,那漫威影業該關門了,好萊塢早倒閉了。
《美人魚》的愛情橋段雖備受影評人詬病,但從類型片的角度來看,它也是合格的。還是那句話,你千萬不要以《紅樓夢》等經典作品對愛情刻畫的標準來考量一部商業片。從原型來說,《美人魚》遵循的就是白馬王子灰姑娘、三角糾葛、愛上仇人的老套路。鄧超是外冷內熱的超級富豪,林允是單純天真灰姑娘,張雨綺飾演高貴冷艷但心狠手辣的女二。這是愛情片的通用套路,人物都是功能性的角色,男一就是偏偏愛上灰姑娘,女二偏偏就是看上男一,男一偏偏就是不喜歡女二,女一偏偏就是不喜歡男二。林允本來的任務是刺殺鄧超,但結果卻愛上他了。不少人又吱吱歪歪說什麽抄襲《色戒》,拜托,“愛上仇人”可是類型劇的一種啊親,壓根就不是《色戒》原創,就怪你爛俗韓劇看太少,像《秘密》《陽光滿溢》就都是這個套路。
因此,我們不說周星馳,不說情懷,單單就類型片而言,《美人魚》是值回票價的。愛情線它就是瑪麗蘇就是充滿童話色彩,喜劇線它笑點密集、節奏流暢,整體邏輯上也是自洽的。《美人魚》的票房豐收,周星馳的個人影響力雖功不可沒,但合格的成片才是電影吸引絕大多數路人觀影的原因,這是票房不斷沖高的關鍵。

(電影海報截圖/圖)
類型片的意義
從《美人魚》的影評上,不難感受到如今影評圈的尷尬。一則,無論對《美人魚》是褒是貶,他們都是導演論,而不是作品論,導演的個人經歷雲雲掩蓋了對電影的評價,這導致評論很難客觀。二則,精英視角。影評人看多了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之後就把這些經典當做衡量標準,無論是評價文藝片還是商業片,他們都是那一套精英體系。當你以《公民凱恩》的標準看待任何商業片,還有優秀的商業片嗎?你的評價會是及物的嗎?
就目前中國電影而言,我們的確需要經典,但同樣迫切是建立成熟的電影產業鏈。即便是經典文藝片的可持續生產,也必須以強大的電影產業為依托。而電影產業的臻於完善,則離不開類型片的成熟。
什麽是類型?類型就是通俗,就是套路,就是垂直分眾,就是老老實實地把故事講完整。歌舞片有歌舞片的模式,盜墓探險片有盜墓探險片的模板,勵誌喜劇片有勵誌喜劇片的套路……就像生產衣服,服裝有襯衫、T恤、連衣裙、羽絨服等幾種類型,每種類型的材料、質感、用途、針對消費者都不同,因此它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制作工藝、美學標準,就像這明明是襯衫,你不要搞什麽T恤的領口設計,商務大衣你不要給印上幼兒卡通。
因為某種精英立場,我們常常以為通俗啊、商業啊、類型啊就是貶義詞,就是缺乏創造,這是亟需更正的錯誤觀念。就像流水線上的衣服雖不及時尚秀上的衣服個性新潮,但它們至少合身、實用、符合期待。這是類型片的意義之一,滿足觀眾期待,激發觀影需求。
而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反推電影產業鏈的完善。就像如果襯衫的生產工藝成熟了,這樣一來,生產的每個環節,從采購、生產、營銷、發行到後期會相應地模塊化、專業化、流水線化。接到一個襯衫的訂單,我們可以迅速調動資金和資源,將每個環節的人才聚攏起來。放在電影界,這就是所謂“好萊塢模式”:一群即便從未合作的人可以隨時聚集起來,在一個戰略目標指導下,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短期組合,每個人迅速投入合作,配合得天衣無縫。
的確,類型化電影往往都是通俗的商業的,都難以成為經典,但工業化、產業化的生產方式,至少可以保證它的質量在最基本的水準之上。2015年華語電影大豐收,正是因為類型片的成功。《捉妖記》是喜劇奇幻類型、《大聖歸來》是超級英雄類型、《煎餅俠》是喜劇勵誌類型,這些電影都嚴格恪守了類型片的固有標準與成熟套路,雖然未必經典,起碼在基本的工業水準上,在票房上也大獲全勝,這證明類型化的路子是行得通的。
中國電影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我們缺乏情懷啊什麽的,如果你硬要《美人魚》有《大話西遊》的情懷,其下場就是陸川的《九層妖塔》。明明是探險盜墓片,陸川卻不按類型片的套路走,偏扯什麽情懷、講什麽政治,其結果是整部電影主題不倫不類,節奏與邏輯混亂不堪,最後淪為“四不像”。
相較之下,同樣改編自同一部小說的《尋龍訣》則得到不少好評。根本就在於烏爾善老老實實地按照好萊塢冒險片的模板,拍了一部完成度極高的類型大片:既然是盜墓冒險電影,探險自然是情節的核心;正派人物形象分明,有人負責聰明,有人負責搞笑;反派人物也很模式化,反正就是提供一個動機和動力;幾分鐘出現一個高潮,幾分鐘出現一個危機……按照導演烏爾善的說法是,“我不相信才華,我只相信把才華變成藝術現實的科學管理流程。”
其實,中國電影最缺的,就是“科學管理流程”,就是安安分分講好故事的能力,安安分分把類型片拍好的耐心。如果導演都能老老實實拍好類型片,完善電影產業鏈,把電影市場的盤子做大,文藝片自然能夠贏得生存空間。
因此,脫離周星馳,《美人魚》的價值就在這里:這是一部合格的愛情喜劇類型片,周星馳為類型片規規矩矩地打了個樣,為商業片導演樹立了良好榜樣。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光線大佬王長田花3小時與記者們開小會,透露了《美人魚》最大贏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21/154792.shtml
導讀 : 王長田認為現在娛樂界已經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未來2-3年,新藝人又會集中崛起,之後會減緩,“歷史上曾反複發生過。”
i黑馬訊 吳丹 3月18日,光線傳媒召開小型記者見面會,董事長王長田出席與各大媒體記者溝通,講解了光線各業務線布局情況,並闡述了對當下電影業、IP、VR等的諸多看法。作為《美人魚》的發行方之一,王長田透露“市面上關於《美人魚》的報道是不準確的,具體數字無法透露,但最大贏家肯定是周星馳。”值得一提的是,王還透露光線在VR、AR上也有一些動作,已經投了3家VR公司。

“中國目前至少還缺200個導演”
作為一家成立了18年的老牌文娛集團,光線目前主營業務已從早期電視業逐漸剝離,跨入到電影投資、網劇、藝人經紀、動畫等領域,針對網絡上“光線只負責做一些電影發行及小比例投資”等論調,王長田進行了反駁,稱光線在電影項目上的投資一般會占到20%以上,“光線發行能力強,但不僅僅是發行,我們看重對電影項目的判斷和投資”。光線計劃今年上映16部新電影,營收目標是70億。“光線是接觸導演最多的電影公司,一天會開4-5個和電影有關的會議”,王長田認為,依照每年有360部新片上映的速度,中國目前至少還缺200個導演。
針對網友關心的“保底發行”問題王長田也給予了回答,他認為能做保底發行最重要的是判斷力,以及做好最壞的打算,“保底發行的風險很大”。
新的趙薇、周迅要來:未來2-3年,新藝人會集中崛起
在內容領域的其它方面,王長田介紹光線2015年已經退出電視行業,進入電視劇網劇制作、新藝人經紀、網站、紅人經濟、直播、動畫投資等方面。王長田給出一些數據:制作15部《誅仙》等電視劇、網劇;未來2-3年,給100多個新藝人演出的機會;投資了15家動畫公司;投資了3家VR公司等。這一系列的數據可以看出,作為文娛業老牌公司,也不願失去此次內容領域投資的大好時機,王長田總結其對光線的新定位為:內容領域的判斷者和組織者。
而對於記者們都很關心的“100新藝人”計劃,他給出自己的判斷,認為現在娛樂界已經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趙薇、周迅、陳坤等藝人是此前某個時期集中出現的,未來2-3年,新藝人又會集中崛起,之後會減緩,“歷史上曾反複發生過。”
IP炒作沒有意義
針對市場上流行的IP論,王長田當日也發表看法,認為談論IP沒有意義,“買了IP,開發不出來,做得不好,有什麽用呢?”針對一些影業公司紛紛出海,王長田說自己並不很看好,“文化領域有特殊性,我們搞不清楚外國的觀眾愛看什麽,同樣,他們也搞不清楚我們(中國市場)。”在內容視頻領域,王長田透露會推出新網站,“我認為完全付費的視頻網站在中國還沒有,是有空間的。”
在電視時代奠定江湖地位的光線傳媒,也正面臨電視媒體向互聯網媒體的轉型,而在投中以30億人民幣創下票房記錄的《美人魚》後,光線也期待在其它領域有更多突破機會。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吳丹,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沾《美人魚》和《誅仙》等的光 光線傳媒前9月賺了近6億
10月12日消息,光線傳媒今日發布晚間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6億元至5.9億元,同比增長205%至222%。
公告披露,公司參與投資、發行並計入報告期票房的影片共十二部,總票房為50.98億元,其中:報告期上映了《美人魚》、《誰的青春不迷茫》、《火鍋英雄》、《大魚海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於2016年9月29日上映,確認在報告期內2天的票房收入為1.4億元)等十部影片,票房為47.38億元;2015年上映但有部分票房結轉到報告期的影片兩部,包括《尋龍訣》、《惡棍天使》,票房為3.6億元。票房分賬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公司在報告期確認了《誅仙》、《識汝不識丁》的電視劇發行收入,電視劇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光線傳媒2016年前三季度預計非經常性損益為1.43億元,其中主要是公司於2016年三季度減持部分大連天神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投資收益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

官恩娜獲封美人魚媽
1 :
GS(14)@2015-09-15 07:31:31■官恩娜昨日邊聽音樂邊游水。互聯網圖片
將於下月臨盆的官恩娜(Ella),前晚在社交網站貼出BB胎動的短片,心急留言:「係咪要爬出嚟嘞?」昨貼游泳短片的她自嘲:「成個大冬瓜咁……我自己照鏡有時都忍唔住笑咗出嚟!仲要游蛙式真係成隻青蛙咁嘅樣!」網友大讚她是美人魚媽咪。同是首次懷孕的梁政珏,現懷胎32周的她早前試過兩次出血,昨在社交網留言懷疑肚中B仔嬲了她:「兩日前媽咪沒事做,散步行咗去嬰兒房,我講咗啲令Johnson Baby唔高興說話,自此就好唔穩定喇,Johnson仲用個頭頂住媽咪右邊,等媽咪連企喺度都痛到要人扶,對唔住啦仔,媽咪錫番你。」撰文:皓騫
官恩娜
■梁政珏在社交網透露懷疑自己激親B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915/19295416
星爺領先賀歲檔 內地兩日收4.8億《美人魚》港開畫吸490萬 破紀錄
1 :
GS(14)@2016-02-10 14:17:27【No.1】490萬■羅志祥帶領一班海鮮搞氣氛,令《美人魚》成為開畫冠軍兼破紀錄。
周星馳一出,誰與爭鋒?在前日年初一星爺執導的電影《美人魚》中港同步上映,雖然沒有大明星壓陣,只有羅志祥(小豬)、鄧超及新人林允,但憑星爺式的笑料感召,以約490萬元單日票房,輕易成為香港賀歲檔開畫冠軍,亦打破了保持12年、由星爺自導自演電影《功夫》所創的本港華語片開畫冠軍的紀錄。《美人魚》在內地上映兩日累計票房更超過5億人民幣,同樣成為票房冠軍。
周星馳轉型當導演後,三度於賀歲檔出戰,包括2008年的《長江7號》、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及今年的《美人魚》,結果三度在中港兩地均大獲全勝,《美人魚》前日大年初一在港開畫,狂收約490萬元票房成為冠軍,拋離第二位的《賭城風雲III》的372萬幾條街。《美人魚》更打破了同樣由星爺保持了12年、由他自導自演的聖誕檔電影《功夫》以442萬元所創的華語片最高開畫紀錄。《美人魚》亦是過去五年大年初一最高票房的電影,認真厲害。
【No.3】256萬《恐龍大時代》
【No.4】229萬《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星爺對每位演員都會親身指導演戲,客串的徐克(右)亦不例外。
帶出環保訊息
排第3位是收256萬的彼思動畫《恐龍大時代》(The Good Dinosaur),而郭富城主演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亦以229萬元排在第4位。昨日《美人魚》票房繼續拋離其他華語賀歲片,相信今年華語片賀歲檔將會由星爺再度勝出。《美人魚》貫徹星爺只導不演的風格,起用台灣天王羅志祥、新人林允加上內地影帝鄧超擔正,雖然片中沒有港人熟識的大牌演員壓陣,但周星馳的名字已經成功吸引香港觀眾入場。《美人魚》借一段人類與異類物種的戀愛,帶出愛護海洋的環保訊息,以搞笑手法講大道理,講述鄧超飾演的地產商與張雨綺的女富豪合作開發一處海灣,為求達到填海發展地產項目的目的,不惜破壞海洋生態。以八爪魚人小豬為首的海洋生物跟美人魚族聯手,希望借林允的美人魚用美人計暗殺鄧超,可惜林允與鄧超墮入愛河。
破埋內地紀錄
內地方面,前日上映的《美人魚》同樣一枝獨秀,前日單日已收2.6億人民幣,亦是華語片在內地開畫票房紀錄,累積票房至昨晚9時更已破5億人民幣,相信有力打破星爺前一套《西遊.降魔篇》的紀錄。前日初一內地總票房也創下新紀錄,總額達6.21億人民幣,相比之前最高單日票房紀錄的4.25億,大升46%,認真誇張。《西遊記》於內地則以1.68億人民幣成為初一票房亞軍,僅勝排第三位、收1.57億人民幣的《賭III》而星爺接受內地傳媒訪問,對於票房表示:「簡單來說就是開心啦,很感謝觀眾。我做每一個電影的時候在意的就是觀眾喜不喜歡,這就是根本的問題,我們首先要讓觀眾喜歡,才會有好的票房。票房是不用想的,只要能讓觀眾喜歡就好,觀眾最重要。」。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10/19485414
《美人魚》揭密星爺表演鼻鼾聲
1 :
GS(14)@2016-02-15 02:20:16周星馳執導賀歲新片《美人魚》,當大家懷念星爺昔日幕前演出之際,其實他靜悄悄聲演了戲中人魚師太的鼻鼾聲,他笑說:「我真係有份參與演出㗎!」而兩條現場配音的視頻亦首度曝光。雖然只是10數秒的鼻鼾聲,但也七情上面,絕不馬虎。提到他在片中用了許多香港舊情懷元素,如張雨綺和徐克導演坐豪車入場時,播放了羅文和甄妮的《世間始終你好》,他解釋是對兩位歌壇前輩的致敬。場景中曾出現一堆舊唱片,最顯眼的兩張是《射鵰英雄傳》和《陸小鳳》,他坦承是自己的情意結,《美人魚》中沒有如來神掌,但也有自己最愛的武俠情愫。
■戲中鄧超跟林允講的雞腿故事,是星爺真實經歷。
真.雞腿故事
此外,戲中一幕鄧超跟林允訴心聲,說出自己那個催人淚下的雞腿故事,原來星爺加入了自己兒時的寫照。星爺曾透露小時候家境不好,自己為了讓媽媽多吃一點東西,經常把雞髀故意跌在地上。這樣的話,即使自己捱打,媽媽也會洗乾淨再吃掉。這個真實的故事,他自言不介意在戲中出現,因為明天會更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14/1949013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