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追星”12年 歐洲航天局“羅賽塔”號彗星探測器成功結束使命

當地時間周五,在連續追蹤一顆彗星長達12年之後,歐洲航天局“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成功完結使命,通過撞擊彗星表面宣告任務結束。

歐洲航天局稱,在格林威治時間周五10:39(北京時間周五18:39),“羅賽塔”號撞擊彗星表面後,任務控制人員如計劃那樣與這一探測器失去了聯系。據美聯社報道,任務負責人帕特里克·馬丁說:“再見,羅賽塔號,你完成了工作……這是空間科學的最佳表現。”

“羅塞塔”探測器追蹤的彗星名叫“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下稱67P),該彗星誕生於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彗星內部溫度很低,科學家認為太陽系誕生時的一些原始物質會被“凍結”在其中,因此探索“67P”可能揭開太陽系形成的奧秘。

“67P”彗星也被證明存在大量與生命形成有關的有機化合物,初步分析顯示包括16種。據新華社報道顯示,發現物包括水、一氧化碳、甲烷、乙醛、甲胺等,而且乙酰胺、異氰酸甲酯、丙醛和丙酮這4種有機化合物是首次發現。

此外,“67P”彗星上重水的含量被證明很高,這支持了一些科學家的假說,也就是彗星或小行星在數十億年前將水乃至其他生命相關物質帶到了地球上。

歐洲航天局局長讓—沃特里希·韋爾納表示,開支達14億美元的“羅賽塔”項目是一次成功。除了在2014年11月將“菲萊”登陸器送上彗星表面之外,“羅賽塔”探測器收集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以至於研究人員可能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分析完畢。

目前,“羅賽塔”12年的行程已經足以讓科學界產生許多新發現。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高級科學家傑西卡·森夏恩表示,通過研究彗星形成的方式,科學家可以得知,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星體是如何在45億年前形成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