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解讀伊朗第11屆總統大選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738

伊朗兩名強硬保守派總統候選人Mohammad-Baqer QalibafSaeed Jalili在德黑蘭市中心舉行大型競選集會,為爭奪下屆總統寶座做最後的拚搏。

金融時報報導稱,作為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Saeed Jalili在選舉前達到集會現場並發表講話。他呼籲選民通過抵抗來瓦解「敵人」在核問題上向伊朗施加的壓力,並稱這是伊朗擺脫當前困境的最現實途徑。

在兩公里外的巴勒斯坦廣場,約萬名支持者參加了德黑蘭市長Mohammad-Baqer Qalibaf的競選集會。支持者齊聲稱讚Qalibaf是一個實幹家。Qalibaf在講話中嚴厲批評內賈德總統的經濟政策,承諾若當選總統將不會讓「管理不善奪走年輕人的未來」。(下圖為伊朗大選專為伊斯蘭婦女設置的投票區)

伊朗第11屆總統選舉於今日舉行,目前只剩下6名總統候選人。其中,現任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兼首席核談判代表Saeed Jalili和現任德黑蘭市市長Mohammad-Baqer Qalibaf最引人注目外,溫和保守派候選人、前首席核談判代表Rohani的實力也不容小覷。華爾街見聞將會全程跟進,解讀伊朗大選以及所帶來的影響。

abc新聞總結伊朗此次總統選舉所面臨的主要國內和國際問題

1.核問題

自去年開始的四輪會談,伊朗與談判小組並未達成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德黑蘭與西方一直處於僵持的局面。但國際媒體和分析師指出,無論誰當總統,伊朗外交政策和核談判立場都不會變。

首席核談判代表Saeed Jalili和前首席核談判代表Rohani風格迥然不同。前者姿態強硬,要求西方國家解除制裁;後者曾於2003年至2005年擔任核談判代表,採取的是實用主義立場,認為好鬥無益於伊朗人民。另一候選人Qalibaf也支持伊朗發展核計劃,但並沒表明今後與西方國家談判將採取何種策略。

2.制裁

因為談判的僵持,以美國和歐盟為首的國際制裁也在大幅增加。近年來,針對伊朗至關重要的石油出口制裁已經擴展到限制其進入全球金融網絡貿易支付。這是的伊朗主要外匯儲備削減一半以上。同時美國欲從7月1日起對伊朗進行更為嚴格的制裁,限制其他國家用實物黃金換購伊朗石油。但伊朗領導人稱,他們可以抵抗這些制裁,繼續國內石油生產和銷售。

3. 伊朗國內改革

目前三位優勢明顯的候選人中,僅有Rohani作為改革派唯一支持候選人。但他要想衝出保守派候選人的重重包圍並非易事。

Rohani將面對Qalibaf和Jalili的挑戰。Qalibaf是兩伊戰爭英雄,並以實幹之風頗受城市選民青睞;後者從2007年任核談判代表,深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器重與信任。

分析師認為,Rohani幾乎不可能在首輪獲得半數選票,即使進入第二輪,屆時所有保守派將共同支持一名候選人,Rohani作為改革派唯一支持候選人的優勢將消失。

4. 區域作用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對於伊朗依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如果沒有阿薩德,伊朗將會失去其在該地區的主要阿拉伯盟友。同時也會失去黎巴嫩作為其戰略防禦縱深。伊朗伊斯蘭革命領袖的高級顧問Yahya Rahim Safavi曾公開強調,黎巴嫩和敘利亞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戰略防禦縱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地區擁有重要的地緣政治,鑑於此,從古至今一直遭到外國敵人們的覬覦。如果有一天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向伊朗發動軍事襲擊,黎巴嫩真主黨將對該政權予以強有力的回擊。

大選開始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首都的投票站投下首張選票。哈梅內伊同時發表了講話,回擊美國對伊朗大選的批評。路透社消息稱,哈梅內伊當天發表全國講話號召伊朗民眾儘早前往投票站投票,稱伊朗人民將創造一個新的政治時代。哈梅內伊同時回擊了美國對於伊朗大選的批評。他表示,有些美國官員聲稱,他們將不會承認此次伊朗大選,但是美國所不認同的伊朗大選正在進行,伊朗人民將根據自己的利益作出選擇。

據WSJ消息稱,目前通過競選期間民意調查反饋的信息來看,現任德黑蘭市長Qalibaf與其他候選人相比具有顯著的支持力度。在競選期間,伊朗人表示,他們正在尋找一個可以解決國家經濟問題的領導人,同時對於擴大個人權利以及伊朗與世界其他地區關係正常化也是伊朗人民的訴求。

金融時報評論稱,經濟問題成為伊朗選民頭號關注的問題。去年以來,美國和歐盟加緊制裁使得伊朗經濟迅速惡化。伊朗國內通貨膨脹目前超過30%,本國貨幣里亞爾貶值超過50%。

在投票延長5個小時後,此次大選投票程序宣告結束。根據伊朗內政部公佈的數據,伊朗設有約6萬個投票站,全國約有5050萬名選民參加投票,預計選舉結果將在15日計票結束後公佈。根據伊朗選舉法規,在選舉中獲得超過半數選票的候選人將贏得選舉。如果在首輪選舉中無人得票率過半,則得票數居前兩位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選舉。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得多數選票的候選人將贏得選舉。

據悉,選舉期間,伊朗重點審查某些網站,如Google, Facebook以及Twitter。伊朗同時完全切斷該國互聯網連接。但CNN消息稱,數以千萬計的伊朗人的Gmail郵件已經受到黑客攻擊。

據Kaspersky實驗室高級研究員Roel Schouwenberg稱,在過去的三週裡,他們發現伊朗地區活躍著一個釣魚軟件。這個軟件向伊朗互聯網用戶發出消息顯示提供Google的鏈接,用戶可以更改賬戶設置。如果用戶點擊這個鏈接,該軟件則會提供一個假冒的Google登陸網頁,黑客就可以憑此輕鬆獲得用戶信息。 Schouwenberg 同時表示,目前已有數萬計的伊朗Google用戶收到選舉非常有「針對性」的廣告宣傳,同時還有一些詐騙郵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80

悲劇的法國總統,為何外交握手尷尬瞬間集你於一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583

荷蘭《人民報》刊登了2013年法國總統奧朗德與其他國家元首握手的一系列照片。照片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地傳開,盡顯奧朗德笨拙的握手“技巧”。Huffington Post指出,其中部分圖片為快照,幾秒後他國元首就回應了奧朗德的握手。恩,照片至少說明奧朗德在外交握手上總是先人一步。

法国,奥朗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86

全世界最窮總統 開放改革贏老美

2014-01-13  TCW
 
 

 

他曾是反政府游擊隊首領,現在是一國總統;他是左翼政治家,卻受英國右翼媒體讚揚;他是全世界最窮的總統,但《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稱他的國家是二○一三年代表。他是烏拉圭總統穆西卡(Jose Mujica)。

全世界最窮的總統,是穆西卡最鮮明的標籤:他的「官邸」是一幢搖搖晃晃的農舍,守衛只有兩名警官與一隻跛腳狗;月俸一萬二千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七萬元),但九成都捐出去;總資產是一輛超過二十年的金龜車,他每天開著去上班。

但是,穆西卡很不滿意這個封號:「我並不覺得自己窮。窮人指的是那些只為奢侈生活工作而又需索無度的人。」他還引用古羅馬哲學家賽內卡(Seneca)的格言:「窮人指的不是擁有太少的人,而是想要更多的人。」

全球首個大麻合法化國家

穆西卡上任以來,推動好幾項改革,包括大麻合法化、同性婚姻、墮胎除罪化等,尤其是大麻合法化,連美國都不敢輕易嘗試,但穆西卡不顧聯合國警告,二○一三年十二月底正式簽署入法,成為全球第一個大麻生產、銷售和消費合法化的國家。

雖然,在毒品地下經濟圈裡,烏拉圭的影響力遠不如墨西哥、美國,但入獄犯中,每三名就有一名與毒品有關。穆西卡認為:「正因大麻只能非法交易,所以人們會不擇手段。人命甚至一文不值。」 因此他的主張沒有在國會受到太大阻力就通過。

年輕人尤其支持這項政策,因為長期以來,販毒集團威脅、利誘他們的同儕鋌而走險,為他們赴邊境偷渡毒品。如果以試行為基礎,讓「大麻產業」透明競爭,他們甚至認為:「自由植栽,烏拉圭會走向欣欣向榮。」

部分國家讚揚烏拉圭可能激勵其他政府效法,不過,穆西卡並未沾沾自喜,他的內閣官員表示,烏拉圭只想降低犯罪率,並不想成為他國榜樣或鼓勵民眾吸服大麻;根據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提案初獲議會通過時,他甚至有點後悔,因為民意若不歡迎,就不算是好政策。

穆西卡將在二○一四年年底卸任,《經濟學人》認為,他的高瞻遠矚讓烏拉圭數年間進步又開放,獲選為二○一三年度國家,實至名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21

和“斯坦”說再見 哈薩克斯坦總統欲改國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592

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了解這個國家的人可能不多,但這個名字聽起來絕對耳熟,畢竟它是中亞眾多以“斯坦”為後綴國家中的一員。 後綴STAN或STEIN,音譯作斯坦,源自於古閃族語,意思是人群聚集之處;哈薩克斯坦的國名亦取於此,意為哈薩克族人的聚居地,這也是中亞諸國的起名傳統。 然而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紮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對這個名字卻不甚滿意,他認為正是這個同質化過高的後綴阻礙了西方國家認識哈薩克斯坦,並將其與周圍那些同樣叫“斯坦”的窮國混為一談,使其難以從中亞各國中脫穎而出。 當然,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的想法不無道理。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為世界第九,人口1700萬,國民收入屬中高水平,為前蘇聯國家中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和同為前蘇聯陣營的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相比,哈薩克斯坦確實有其優越的資本。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外國公司已在這個國家的礦業上投資了數以億萬計的資金,並使得哈薩克斯坦成為了獨聯體中發展最快的國家。但是按照哈薩克斯坦官方的說法,世界對於這個遍布平原和高山的廣闊國家仍知之甚少。 按照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的看法,一個阻礙世界認識哈薩克斯坦的重要因素就是這個“斯坦”。他表示,雖然哈薩克斯坦是全球第九大國家,但知名度卻連只有200萬人的外蒙古都不如,只是因為蒙古不叫“蒙古斯坦”! 如果你們覺得他只是在單純抱怨那就大錯特錯了,敢想敢做是這位自哈薩克斯坦獨立後就執政至今的傳奇總統的顯著特質,他甚至已經為自己的祖國起好了一個新名字:哈薩克伊萊(Kazakh Eli),意為哈薩克族人的土地。雖然字面上的意思差不多,但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相信,“伊萊”這個後綴要比“斯坦”更吸引眼球,人們能從地圖上眾多“斯坦”國中一眼看到這個與眾不同的國家。 “我們應該花點時間考慮下如何慢慢接受適應‘哈薩克伊萊’這個名字,當然了,我們會先和民眾討論到底用不用改。”納巴爾紮耶夫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說。 納巴爾紮耶夫總統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自前蘇聯獨立以來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總統,他在位20年,連續四次當選該國最高領導人,在國內享有極高的聲譽,被國民們尊為民族領袖和“超級總統”。 單單是這些也許並不足以讓人信服——僅憑他一人的喜好就能定奪修改國名這樣的大事?——那下面這幾個例子也許更能體現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的鐵腕手段。 1994年,納紮爾巴耶夫為了擺脫當時強大哈族族系的掣肘,決定將首都從東南部的阿拉木圖(Almaty)遷往北部的荒涼小鎮阿斯塔納(Akmola)。此舉在當時遭到了諸多反對和冷嘲熱諷,但僅僅數年時間內阿斯塔納奇跡般崛起。此外,2000年開始實施的市場經濟和私有化改制,以及處理前蘇聯遺留在國境內的核武器基礎設施等等,無一不體現了納紮爾巴耶夫總統強大的掌控力。 這樣看來,或許未來的世界地圖上真的會出現一個“哈薩克伊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95

眾望所歸到眾叛親離: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倒臺全過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114

幾乎是在一夜間,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從萬人之上跌入無底深淵。那些他所信賴依仗的黨派、下屬、秘密警察、政治盟友乃至對他寄予厚望的莫斯科官員,在這一刻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用樹倒猢猻散來形容也許並不合適,早在大廈將傾之前別人都已看了個明白,只有亞努科維奇自己還沈醉在權力的巔峰中不能自拔。 他以為聚集的民眾只是和橙色革命時一樣單純在“抗議”而已;以為有東部親俄派的支持自己手中的砝碼也不輕;以為在安全部隊開槍後抗議者會知難而退;以為自己在恢複了2004年憲法反對派也會做出讓步;以為就算這次失利他還有機會參加12月的大選……或許他也已經看見結局,只是被歷史的大潮推上風口浪尖,沒有了退路而已。 2013年11月21日,烏克蘭政府宣布暫停準備簽署同歐盟的同盟協定。              11月28日,總統亞努科維奇參加歐盟高層會議,協議最終流產。              12月7日,示威者開始計劃次年2月占領政府建築的示威活動。 2014年1月19日,基輔發生第一次反政府騷亂。              1月28日,總理阿紮羅夫辭職。              2月14日,總統亞努科維奇釋放234名抗議人士,呼籲反對派讓步。              2月18日,基輔的抗議群眾再度與安全部隊爆發沖突,十多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2月19日,沖突進一步升級,死亡人數上升至近百人。              2月20日,西部利維夫州安全部隊宣布獨立。              2月21日,總統亞努科維奇與反對派簽署協議,恢複2004年憲法;承諾組建聯合政府並重新大選。              2月22日,亞努科維奇被議會罷免,由反對派領袖亞歷山大·圖爾奇諾夫暫代總統一職。              2月23日,國會通過罷免決議,亞努科維奇逃往克里米亞半島,前總理季莫申科獲釋。              2月24日,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在烏克蘭全境內被通緝,罪名為大規模殺害平民。 這張冰冷的時間表並不能完全重現這場烏克蘭國家危機的全部面目,讓我們跟隨Spiegel記者Christian Neef走進基輔深處,去探尋亞努科維奇倒臺過程中不為人知的那些故事。 國會背叛 槍聲在基輔街頭不斷響起,即便在政府大樓深處也能感受到爆炸帶來的震感,安全部隊和特務部門四處奔走。就在此前,反對派的聲明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了整幢建築:他們將要占領國會和政府大樓。 在進入國會前從沒有人和Yuri Blagodir說過:當一名眾議員不僅需要政治手腕,還要經常鍛煉身體。但在上周四,Blagodir發現當一名跑得快的議員是有多重要——早上十點,在這場動亂波及基輔全市後,國會的議員們終於商量出了一個擺脫騷亂的好辦法——快跑。 年過四十的Blagodir像個小夥子一樣在基輔街頭撒腿狂奔,心中祈禱著能盡快離開市中心的政府大廈,越遠越好。其他的國會議員緊跟著他,那架勢就像是在逃命。不過他們並沒有逃太久,下午五點即將召開的特別會議讓他們不顧危險回到了國會大樓。對於Blagodir這樣的前地區黨成員來說,這場會議意義重大。要知道,地區黨正是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領導的黨派。 就在一天前Blagodir已經發表了和總統劃清界限的聲明,他在網上公開表示:“在過去三個月中發生的事情表明,政府對於危機的處理方式最終將會導致內戰和國家的分裂。” 2月19日抗議人群和安全部隊的沖突已經演化為暴力事件,狙擊手在市中心向抗議者肆意開火,數十人被射殺——消息傳出後Blagodir和其他三名前地區黨成員一起宣布脫離該黨。而次日,十多名眾議員和不計其數的官員加入了他們的行列。這是他們政治生涯的新開始,卻也預示著亞努科維奇政權的終焉——大部議員意識到Blagodir說的沒錯,如果事態繼續惡化下去,那這個國家離內戰就不遠了。 截止2月20日,三分之一的國會成員拋棄了亞努科維奇。 反戈一擊 基輔市獨立廣場的沖突愈演愈烈,硝煙彌漫、火光沖天;然而其余的地方卻截然相反,地鐵、商店、餐廳和銀行全都關閉了,城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只有救護車在空曠的街道上疾馳而過。 身處總統官邸的亞努科維奇正坐上轎車,準備去會見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Radoslaw Sikorski)、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Frank-Wlater Steinmeier)和法國外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而這場會議的主題正是如何解決眼下基輔的騷亂問題。 但亞努科維奇所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時此刻,他的國會議員們也在商討同樣的問題。此時仍關押在哈爾科夫的前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大聲疾呼:和獨裁者談判的結果只會是更多無辜者的鮮血,烏克蘭正站在十字路口,是反抗還是向暴政妥協,已到了最後的抉擇關頭! 獨立廣場的抗議沒能解決問題,莫斯科、華盛頓、柏林和布魯塞爾的努力也紛紛失敗,最終給予亞努科維奇致命一擊的正是一直以來唯他馬首是瞻的國會議員們。季莫申科的話就仿佛是進攻的號角,亞努科維奇的議員們最終得出了與總統截然相反的結論,一場強行罷免總統的行動就此展開。 然而,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促使國會議員們最終做出這個決定的並非是鐵娘子激情澎湃的演說,而是出於兩個幕後黑影的首肯。這兩個人,才是真正能左右烏克蘭政壇的力量。 寡頭政治 相比亞努科維奇、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知道這兩個名字的人要少得多:Rinat Akhmetov和Dmitry Firtash。盡管如此,卻沒人能否認他們在政壇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就是烏克蘭的政治寡頭。 現任政府智囊、前總統尤先科的顧問Vadim Karasev在接受Spiegel記者采訪時說道: 這兩個人利用財富左右烏克蘭政局,而他們的財富又來自於亞努科維奇的統治。所以他們清楚一旦亞努科維奇倒臺,季莫申科取而代之後,橙色革命時的一幕就會重演:他們的財富被沒收、瓜分。這就是為什麽在一開始兩個人盡一切努力維護總統的原因。但當亞努科維奇采取暴力手段對付抗議者時,他們明白——總統已經輸了。 盡管Akhmetov和Firtash極力避免被媒體關註,但最近他們兩人的曝光度還是在不斷增加。有報道稱兩人目前正在倫敦,但可以斷定的是,他們還在背後操縱著烏克蘭政局的走勢。 兩人中,Akhmetov的影響力要更大一些。這位47歲的烏克蘭富豪身價達150億美元,以System Capital Management控股公司董事長的身份控制了烏克蘭境內100多家企業,總員工數超過三十萬人。其產業涵蓋冶金、管道、銀行、房地產、通訊和媒體。同時也是烏克蘭重工業核心頓涅茨煤田(Donbass)的實際控制者。此外它還擁有一支名為頓涅茨克礦工的足球隊,並在亞努科維奇領導的地區黨中擔任重要職務。 在近幾周內,Akhmetov位於頓涅茨克和倫敦的住所門口都被成群抗議者圍住,他們手中高舉抗議標語,上面寫著:“你只要打一個電話就能阻止政府的暴行!”,但Akhmetov卻表示,如果他這麽做了的話,那恐怕他日後就“再也無法踏足家鄉、呼吸烏克蘭的空氣了。” Akhmetov出身自一個貧困的礦工家庭,住的房子不足20平米,沒有廁所和下水。1990年蘇聯解體後,他通過倒賣煤礦在頓涅茨克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當時的他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毛頭小子。而他真正踏入烏克蘭的上層社會是在1995年,那年他的教父、礦工隊的主席Akhat Bragin在一場比賽中遭遇炸彈襲擊身亡,Akhmetoc接任了Bragin在球隊的主席位置。 不久之後,Akhmetov結識了以前在手機廠做技工的亞努科維奇。盡管曾因搶劫和故意傷害而獲罪入獄,但此時的亞努科維奇已是頓涅斯克州的州長,兩人之間的關系因商業往來而逐漸緊密,最終成為了朋友。當亞努科維奇在2002年出任總理後,Akhmetov的事業也開始走上巔峰。 作為親密的合作夥伴,Akhmetov在2004年支持亞努科維奇參加大選,盡管他做了許多努力——包括尋求俄羅斯的支持,甚至在選舉中舞弊,最終引發了橙色革命——亞努科維奇還是失敗了。在尤先科領導下的烏克蘭政府開始打擊Akhmetov的商業帝國:政府沒收了他旗下的鋼鐵集團,並指控他參與經濟犯罪。 不得已,Akhmetov逃亡摩納哥,在經歷了一段艱苦的時光後才得以返回家鄉。2006年,亞努科維奇在他的支持下再度當選總理,並最終在2010年成為了烏克蘭總統,Akhmetov的付出也得到了成倍的回報。 而另一個人,同樣是47歲的Dmitry Firtash的經歷和Akhmetov差不多。他先是在軍隊服役,退伍後幹了幾年消防員。最終以一筆五萬美元的交易踏足商界,隨後靠在香港倒賣煉乳和棉花發家致富。此後他還收購了許多公司,包括一家澳大利亞的天然氣企業。 不過在橙色革命中,總理季莫申科和俄羅斯簽訂的天然氣協議重創了Firtash的業務,他也因此和季莫申科成為死敵。而當亞努科維奇上任後,Firtash的商業帝國開始飛速發展,季莫申科則因此前和俄羅斯簽署的高價天然氣協議而被指控濫用職權,最終獲罪下獄。 看起來這兩個人只是搭上了亞努科維奇的順風車,事業得以迅速發展僅此而已。但事實上,他們在政府部門和在國會中安插了大量的手下,其中甚至包括了出身Akhmetov團隊的烏克蘭財長和來自Firtash天然氣公司的副總理。 這是就像是政治聯姻,三人組的錢權攻勢在烏克蘭政壇幾乎無往不利。在上一次國會選舉中,Akhmatov的人占了60席,而Firtash則占了30席。 及時止損 錢權結合的政府在此次危機前確實能做到呼風喚雨為所欲為,Akhamtov和Firtash也在亞努科維奇的光環之下撈盡好處。但當總統的失敗已不可避免時,兩人都展示出了身為商人應有的素質——他們選擇堅決止損,而非跟著總統一起爆倉。 Akhmetov和季莫申科的關系一直不錯,現在看來支持這名天然氣公主贏得提前至五月的大選也不是什麽壞選擇。不過這對Firtash來說可行不通,畢竟他和季莫申科是老對頭了。他選擇的下家則是有”鐵拳博士”之稱的前世界拳王Vitali Klitschko及其領導的反對黨派“烏克蘭改革民族聯盟”(UDAR)。 前總統顧問Vadim Karasev對此表示: Firtash很早就開始和拳王接觸,並在其民族聯盟中安插自己的下屬,比如前特務機構領導人等等。這聽起來也許不可思議,但Firtash確實很早就開始考慮季莫申科出獄、甚至參加大選後他該怎麽辦的問題了。相對於Akhamtov,Firtash的優勢在於他和Klitschko已經合作很久,而且後者的從政經驗不足,幾乎是任他擺布。 這就是Akhmetov和Firtash在失去了亞努科維奇後的選項,當反對者沖入獨立廣場而總統以暴力回應後,兩人就開始和亞努科維奇拉遠距離。他們心里很清楚,一旦事態真的發展至不可收拾的地步,無論是國內的動亂罷工,還是西方的制裁都對他們的商業帝國帶來嚴重的打擊。 就在沖突升級後不久,Akhmetov就聲明希望政府和反對派能坐下來進行磋商,Firtash也迅速呼籲政府和平解決這場沖突。 大廈傾倒 上周二,基輔沖突加劇。一天後,Akhmetov和Firtash旗下的電臺就改變了其一貫的立場,開始客觀評價反對派。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兩人準備放任亞努科維奇自生自滅了。 隨即,在此前幾周緊守陣地毫不讓步的國會突然風向大轉,並開始在各個問題上妥協。而到了周四時,局勢的發展已變得無比明晰——聯合政府的組建,舊憲法的回歸等等——總統的權利在頃刻間化為烏有,緊接著就是下次大選被提上日程。 周五,烏克蘭重歸平靜,來到基輔獨立廣場的人很難相信這里曾發生過流血沖突。而在中午還宣布將要參加下一次大選的總統已在傍晚被國會徹底罷免,隨即,前總理季莫申科被釋放,亞努科維奇被迫逃亡海外。 整個事件發生的如此之快,此前那幾乎演變為內戰的沖突就仿佛過眼雲煙,轉眼間消失在了政客們思緒中。他們的下一場戰鬥即將到來,不在獨立廣場,而是在國會大廈中,為了自己支持的黨派和總統候選人而殊死一戰。 從結果來看,亞努科維奇總統無疑是徹底輸了,但誰又是贏家呢——季莫申科?還是那些隱身幕後的寡頭政治家們?沒人知道。而那還依稀殘留在獨立廣場石板上的血跡告訴我們——這場所謂的“勝利”,代價無比慘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58

洗錢起家的富二代 卻要為烏克蘭掃蕩貪腐 巧克力大亨變身總統的苦甜任務

2014-06-09  TWM
 
 

 

億萬富翁波羅申科獲選為烏克蘭新任總統,他藉佔據國有財產、洗錢起家,打造巧克力王國及龐大事業,現在首要任務卻是掃蕩貪腐及壟斷,看似矛盾,烏克蘭人卻還是相信他。

撰文‧乾隆來

三千多萬名烏克蘭選民,在五月二十五日選出了親歐盟的億萬富豪波羅申科(Petro Porochenko)為新任總統,將在六月七日正式就職。

這場全世界矚目的總統選舉,在烏克蘭東部叛軍動亂、無法投票的情況下,全國投票率仍然高達六成,波羅申科的得票率高達五四.七%,遠遠超過前任總理季莫申科的一二.八%,波羅申科獲得烏克蘭人民過半數的授權,又得到美國、歐盟領袖的支持,連俄羅斯總統普丁都口頭表達接受選舉結果。

波羅申科的任務很明確,他要帶領烏克蘭「成為一個歐洲國家」。他必須完成與歐盟簽訂經濟合作協議,在不與普丁翻臉的前提下,脫離莫斯科的政治與經濟陰影;他必須盡速平息烏克蘭東邊親俄省分的動亂;他還得在未來幾個月內,舉行全國國會大選,依據《憲法》選出新任總理與部長,讓殘破的烏克蘭政府重新恢復運作。

趁蘇聯解體 佔據國有財產波羅申科是一個奇特的歷史產物,或者說,他是特權的產物,是俄羅斯、烏克蘭式「寡頭壟斷」(Oligarphy)的代表人。他從二十五歲開始,靠著把國家資源放進私人口袋的「俄國式國營企業私有化」,建立了一個橫跨巧克力工廠、汽車組裝廠、電視台以及造船廠的龐大企業帝國,晉身為烏克蘭首富階層,個人身價高達四百億元台幣。

波羅申科的羅申(Roshen)巧克力甜點集團,是排名「全球一百大甜品事業」第十二名的世界級巧克力廠,在烏克蘭與俄羅斯極為暢銷,品牌產品與歐洲金莎巧克力、美國SNICKERS(士力架)正面競爭,根據公司資料顯示,羅申生產逾兩百種巧克力點心,每年耗用四十一萬噸的巧克力,年營業額超過三百億元台幣。

雖然西方的媒體都以「巧克力大王」、「成功的創業家」來描述波羅申科商而優則從政的成功故事,但波羅申科的起家,卻有不願被提及、黑暗的一面。

烏克蘭當地的媒體指稱,「波羅申科家族是以洗錢起家的!」早在舊蘇聯的時代,他的父親就幫蘇聯官員貪汙的黑錢漂白,為此還曾在一九八六年遭到判刑並且坐牢。

波羅申科的父親上層關係良好,讓兒子進入基輔大學取得國際關係學位。大學畢業後,他的父親已經出獄,正好遇到蘇聯解體,父子兩人著手開創新事業。

這番新事業,是抓住蘇聯解體後的空窗期,快速將國有財產據為己有的掠奪行為,而這通常需要武裝的黑道分子搶奪工廠、需要貪腐官員從內部提供國營事業財產清單,還要複雜的白手套與分贓體系。烏克蘭律師米克陽就說,九○年代初期極為黑暗,藉著非法武裝、毒品、妓女、洗錢等手段,快速讓波羅申科父子賺進大把鈔票,成為巧克力王國的創業資本。

這或許可以解釋波羅申科為何能在二十五歲不到的年紀,就已經有實力大量進口可可豆,也可以猜測他如何在一九九六年,年僅三十一歲時已經成功建立了羅申巧克力甜點集團,迅速在烏克蘭取得獨佔的巧克力市場地位。

擴企業版圖 設車廠造軍火波羅申科致富之後,馬上躍上政治舞台,與政治、財團的當權者寡佔分贓,並且在重要選舉與鬥爭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波羅申科在一九九六年創設羅申巧克力集團,兩年後就當選國會議員,至今十六年的政治生涯,曾經出任國安會與國防委員會祕書長、做過外交部長、經濟與貿易部長、還跨足金融行業,從○七年到一二年擔任全國銀行總會的會長,同時兼任國會財政與銀行委員會主席。他從親俄羅斯的政黨 Party of Region起家,與大他十一歲的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是換帖兄弟,也在季莫申科的內閣當過部長。

政治生涯扶搖直上的同時,波羅申科快速擴張他的企業領土,○五年創設柏格當(Bogdan)汽車廠,生產韓國現代、起亞轎車、日本五十鈴貨車及柏格當自有品牌汽車。產能達到年產十五萬輛轎車、一萬五千輛卡車、三千輛巴士;波羅申科並買下位在克里米亞黑海邊的造船廠,直接切入軍火工業;此外,波羅申科還掌控了烏克蘭電視台「第五頻道」,作為對抗前總統亞努柯維奇以及俄羅斯勢力的宣傳窗口。

波羅申科早上做經濟部長,兼管銀行與國防,下午變身為汽車廠董事長,還能不斷調製巧克力糖,正是烏克蘭寡頭政治的最佳代表人。勝選當天,波羅申科信誓旦旦向選民承諾,他要徹底杜絕貪腐,堅持司法獨立,爭取外國投資,創造就業機會,這位「巧克力總統」說要賣掉巧克力甜點公司、汽車製造廠,以及間接持有的企業股權,只留下電視台。

波羅申科有點像是中國民間故事裡的周處,本身就是寡頭壟斷的代表人物,卻奉命要扭轉貪腐橫行、寡頭壟斷與黑道治國;有趣的是,烏克蘭人民似乎相信,也只有他,能夠除此三害了。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波羅申科

出生:1965年

經歷:羅申巧克力甜點集團創辦人、烏克蘭外交部長、經濟與貿易部長等

學歷:基輔大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59

巴西隊遭“屠城” 總統連任希望破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476

在北京時間今天淩晨4點開始的巴西世界杯半決賽上,東道主巴西隊遭到了德國戰車的“屠城”,最終比分是令人詫異的1:7。 如果你沒看球,一大早看到這個比分肯定以為沒睡醒,或者是打開的方式不對。如果你去刷微信,會被各種段子刷屏,例如: 1)上半場30分鐘比分就變成了5:0,這場面中國球迷在02年都沒見過。。。。。。 2)荷蘭:"決賽你去打!"阿根廷:"不!你去!"(via@克洛澤接米洛傳中頭球破門) 3)德國對呆梨說:看到了嗎,沒有人可以在我面前放肆,除了你。(via@元気的小有) 4)烏拉圭:“早輸晚輸都一樣。” 英格蘭:“對啊,不一定非要進淘汰賽再輸嘛。” 意大利:“起碼不用輸5個咯。” 西班牙:“還只上半場。”(via@眼睛長在屁股上) 5)德國人上一次這麽殘忍,還是在二戰的時候。(via@假裝在紐約) 6)此役德國在前30分鐘的進球和英格蘭近6場世界杯的總進球數一樣多………………(via@切爾西新聞) 7)作為一個利物浦球迷,3:0時我發微信給一個支持巴西的朋友:“2005年在伊斯坦布爾。。。”剛寫到這就4:0了,我就開始刪,還沒刪完就5:0了。。。(via@萬能的大章) 但是你們考慮過巴西人的感受嗎? 因為敗的太慘,巴西球迷淚灑球場,防爆警察出動維持治安。有媒體稱,在里約熱內盧南部Copacabana海灘附近,出現了小規模的沖突與搶劫。在聖保羅,至少一家商鋪遭搶劫,兩輛巴士著火。里約熱內盧,酒吧、餐廳里大批看球的球迷四散奔逃,鐵路里湧入了大量驚慌的人群。現場還出現了疑似槍聲的巨響。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也發出“溫馨提醒”: 在巴西觀賽、旅遊的中國公民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區,如遇沖突、鬥毆或遊行等,請勿停留圍觀,立即離開,註意保護好人身、財產安全。 看到這個比分後後背發涼的應該還有巴西現任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吧!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曾提到,有市場人士認為,如果五冠王巴西隊這次落敗,對現總統羅塞夫是沈重打擊,1992年以來經濟管理不善的巴西就更有可能選出讓投資者看好的新政府。 專註拉美市場的對沖基金Tree Capital的管理合夥人、基金經理Luiz Carvalho稱,如果我們在世界杯上表現不佳,就有好機會選出一位新總統。一切對羅塞夫來說不好的消息,都是市場的利好。 美國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主攻巴西歷史的學者Jeffrey Lesser指出:痛失冠軍會給那些反對者很好的政治理由,他們會說:“我們花了那麽多錢,而且沒有為健康、教育和交通這麽投入,最後還輸了。這是明擺著的。” 法興在最新的報告中寫道,現在更大的問題是類似一年前的抗議活動是否會在未來幾周上演。此前因為世界杯開賽,民眾專心看球,但隨著國家隊的出局,之前的抗議可能會重新開始。 此前,民調結果顯示羅塞夫今年10月的大選支持率下降,這與巴西經濟的低迷不無關系。巴西已有44個月通脹高於目標水平,去年巴西為舉辦本屆世界杯決賽投入110億美元,最近巴西還打算花3億英鎊改造世界杯場館,而在這個約2億人口的國家,有720萬國民的日均生活支出不超過1.25美元。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巴西今年第一季度GDP環比增長僅0.2%。如果去年第四季度經濟數據未下調的話,情況可能更糟糕。且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於政府支出。個人消費自2011年第三季度歐元區危機發生以來首次下跌。投資額也有所下降,近9個月以來降低了5%。同時巴西的失業率已經從去年四季度的6.2%躥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14

巴西總統候選人Campos墜機身亡 巴西股市跳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492

周三,路透社援引巴西政黨內部人士報道,一架載有巴西總統候選人Eduardo Campos的私人飛機在Santos市住宅區墜落,Campos身亡。事故發生時天氣糟糕。Campos獲得諸多銀行和工業界支持。巴西股市急跌1.8%。(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巴西股市

路透社援引巴西政黨內部人士報道,一架載有巴西總統候選人Eduardo Campos的私人飛機在巴西Santos市墜落。Santos市位於聖保羅南部,是個海濱城市,事故發生時天氣糟糕。Campos所乘飛機的機型為Cessna 560XL,在準備降落時與空中交通管制失去聯系。

電視畫面上顯示,墜機現場濃煙滾滾,墜落地點是Santos市的住宅區。現場警方官員稱,墜機現場肯定有人員傷亡,但尚不清楚具體死傷人數。當地電視臺GloboNews報道,飛機上有7名乘客。

巴西

一位匿名人士透露,與Campos同為巴西社會主義黨的競選人士Marina Silva女士不在飛機上。Silva很可能接替Campos,成為總統候選人。Campos提倡的政策對企業友好,獲得諸多銀行和工業界支持。

近期民意調查顯示,現任總統Dilma Rousseff支持率為36%;另一位候選人Aecio Neves支持率20%;Campos支持率10%。Campos所乘飛機失事,近期巴西競選活動或暫停,因對其哀悼需持續一段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51

即將會面普京,芬蘭總統認為世界處於冷戰邊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876

為緩解緊張局勢,芬蘭總統Sauli Niinistoe將於今天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他表示,目前的緊張局勢很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個新冷戰。

雙方將在俄羅斯南部城市索契見面。一年前,普京向Niinistoe發出邀請。此次會面是繼普京與默克爾在巴西世界杯會面後,普京第一次與歐洲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談。Niinistoe說,

我有一種感覺。我們處在冷戰的邊緣。

他計劃利用此次會面,找到一種讓雙方互信的方法。與波羅的海的鄰國不同,芬蘭從未加入北約。而芬蘭與俄羅斯的邊境線超過了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的總和。芬蘭的經濟經濟更容易受到俄羅斯緊張局勢的影響。芬蘭總理Alexander Stubb暗示,如果芬蘭經濟遭到不成比例的重創,歐盟需對芬蘭做出經濟補償。

Niinistoe表示,芬蘭有動力促進安全與穩定。

自3月俄羅斯吞並了克里米亞後,俄羅斯與歐洲和美國的關系不斷惡化。烏克蘭正與國內親俄反對派進行對抗。據聯合國數據,死亡人數在過去兩周增加到超過2000人。

北約秘書長Rasmussen周三說,他擔心普京的野心不止烏克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94

普京下周會晤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謀求緩解烏克蘭沖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12

克林姆林宮宣布,8月26日普京將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會見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俄官方稱普京還將會晤烏克蘭其他高級官員,歐盟委員會官員,以及歐亞關稅同盟官員。

烏克蘭方面確認了會晤,稱“穩定烏克蘭東部”將成為雙方會談的最關鍵議題。

自7月份以來普京和波羅申科就沒有碰過面。烏克蘭政府軍與親俄分子交火已經造成至少2000多人死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