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和“斯坦”說再見 哈薩克斯坦總統欲改國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592

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了解這個國家的人可能不多,但這個名字聽起來絕對耳熟,畢竟它是中亞眾多以“斯坦”為後綴國家中的一員。 後綴STAN或STEIN,音譯作斯坦,源自於古閃族語,意思是人群聚集之處;哈薩克斯坦的國名亦取於此,意為哈薩克族人的聚居地,這也是中亞諸國的起名傳統。 然而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紮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對這個名字卻不甚滿意,他認為正是這個同質化過高的後綴阻礙了西方國家認識哈薩克斯坦,並將其與周圍那些同樣叫“斯坦”的窮國混為一談,使其難以從中亞各國中脫穎而出。 當然,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的想法不無道理。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為世界第九,人口1700萬,國民收入屬中高水平,為前蘇聯國家中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和同為前蘇聯陣營的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相比,哈薩克斯坦確實有其優越的資本。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外國公司已在這個國家的礦業上投資了數以億萬計的資金,並使得哈薩克斯坦成為了獨聯體中發展最快的國家。但是按照哈薩克斯坦官方的說法,世界對於這個遍布平原和高山的廣闊國家仍知之甚少。 按照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的看法,一個阻礙世界認識哈薩克斯坦的重要因素就是這個“斯坦”。他表示,雖然哈薩克斯坦是全球第九大國家,但知名度卻連只有200萬人的外蒙古都不如,只是因為蒙古不叫“蒙古斯坦”! 如果你們覺得他只是在單純抱怨那就大錯特錯了,敢想敢做是這位自哈薩克斯坦獨立後就執政至今的傳奇總統的顯著特質,他甚至已經為自己的祖國起好了一個新名字:哈薩克伊萊(Kazakh Eli),意為哈薩克族人的土地。雖然字面上的意思差不多,但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相信,“伊萊”這個後綴要比“斯坦”更吸引眼球,人們能從地圖上眾多“斯坦”國中一眼看到這個與眾不同的國家。 “我們應該花點時間考慮下如何慢慢接受適應‘哈薩克伊萊’這個名字,當然了,我們會先和民眾討論到底用不用改。”納巴爾紮耶夫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說。 納巴爾紮耶夫總統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自前蘇聯獨立以來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總統,他在位20年,連續四次當選該國最高領導人,在國內享有極高的聲譽,被國民們尊為民族領袖和“超級總統”。 單單是這些也許並不足以讓人信服——僅憑他一人的喜好就能定奪修改國名這樣的大事?——那下面這幾個例子也許更能體現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的鐵腕手段。 1994年,納紮爾巴耶夫為了擺脫當時強大哈族族系的掣肘,決定將首都從東南部的阿拉木圖(Almaty)遷往北部的荒涼小鎮阿斯塔納(Akmola)。此舉在當時遭到了諸多反對和冷嘲熱諷,但僅僅數年時間內阿斯塔納奇跡般崛起。此外,2000年開始實施的市場經濟和私有化改制,以及處理前蘇聯遺留在國境內的核武器基礎設施等等,無一不體現了納紮爾巴耶夫總統強大的掌控力。 這樣看來,或許未來的世界地圖上真的會出現一個“哈薩克伊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