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正在調查,交易商是否囤積證券以拉升10年期國債價格,美國國債市場價值11萬億美元,是世界最常用的市場基準利率標準。
據知情人士透露,監管當局非常關注市場運轉順暢,沒有異常的價格波動。本週五,財政部要求任何持有20億美元以上2023年2月15日到期的10年期國債投資者,在3月21日前聯繫紐約聯儲,申報他們的持倉狀況。然而,持有巨大量國債並不是非法的。
上週一,在價值3萬億美元的回購市場中,出現了800億美元的失敗回購交易,金融機構把國債作為抵押品來獲取短期貸款融。監管當局開始檢查這些回購市場中的反常活動。
10年期國債的利率對消費者支付的利息影響巨大,包括抵押貸款、汽車貸款,還會影響外國投資是否願意給美國赤字提供融資。
據WSJ報導,一些交易商和投資公司擔心市場失靈,因為他們越來越擔心,當利率上升,美聯儲會開始收回金融危機後提供的安全網時,金融市場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2012年2月,美國財政部對國債市場的異常動向進行了類似的調查,但並沒有公佈調查結果。美聯儲一直督促大銀行進行現代化,改善他們在回購市場的操作流程。
一位官員表示,財政部的任務是「保證市場高效和有效運行」。美國的國債持有者包括投資公司、退休基金、各國央行、以及有大型交易部門的證券交易商。
市場人士認為,最近10年期國債交易的異常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國債價格將下跌、收益將上漲。由於美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許多投資者已經一直在把他們的投資轉移到高風險資產,比如說股票和垃圾債。
上週一,價值788.7億美元10年期國債回購市場抵押品無法歸還給回購市場的貸款對手方。根據存管信託和清算公司的數據,這是自1990年來日均交易失敗量的接近6倍。這種情況在接下來的四個交易時段一直持續出現,直到財政部提前了類似的10年期國債拍賣。如果無法歸還國債,將受到3%的罰款。
美國財政部下周公佈的每週數據可能會顯示,本週回購市場的交易失敗總量將高達1840美元,這是2011年9月以來最高的水平。
交易商表示,做空國債已經成為了潮流,大家都在努力尋求借取國債賣出的機會。在回購市場,投資者也不能找到足夠的國債歸還給他們的交易對手方。這使得10年期國債出現緊缺。10年期國債價格上漲,在市場中借出證券的交易商和投資者正收取極高的利率借出國債。監管者、交易商和其他人表示,這可能只是投資者囤積10年期國債,希望未來價格上漲獲利。
2月底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889%,本週一已經上漲至2.056%。而本週五的收盤價為1.998%。國債收益率上漲,價格下跌。
交易商表示,借入國債用於回購市場或做空的成本,本週上漲了3倍。
當財政部成功出售210億美元相同到期日的10年起國債以後,借入國債的成本終於下降了。一些交易商還表示,財政部的聲明是一個口頭警告,警告交易商不要囤積國債拒絕外借。
FT:市場早就預期銅價將走弱,因為世界銅礦的產量上升。但看空銅價的投資者可能一直忽略了一個相當重要的銅礦:城市的廢銅。
舊空調、汽車和建築上的銅線和銅管,工業用銅切割剩下的邊料,構成了銅的重要來源,但經常被忽視。
根據國際銅研究集團的數據,廢銅佔了全球銅用量的約1/3。2009年產業活動萎縮導致銅價大跌的時候,廢銅突然從全球市場中消失,幫助了銅價從谷底反彈。
現在,交易員表示,類似的情況正在發生。可用的廢銅大幅下滑,已經吸引了對沖基金和貿易商的注意,這使得他們看多銅價走勢,雖然面對眾多不利於大宗商品的負面消息。
一名商品對沖基金經理表示:「廢銅可能是我們現在傾向於看好銅市的關鍵原因。」
就算基於不透明的金屬市場的標準,廢銅市場的數據也是出了名的粗略的。但在過去三個月,中國的廢銅進口已經比一年前同期下跌了14%。一些交易員和分析師估計,全球市場可用的廢銅今年可能會減少高達15-20%。
這與2009年的廢銅供應下滑幅度無法相比,但如果他們的估算是正確的,那麼這對銅市的影響仍是相當巨大的。
每年約有360萬噸在LME上交易的精銅,是由廢銅生產的。這意味著,廢銅減少10-20%,將減少全球市場銅供應36-72萬噸——這相當於管理了全球最大的銅礦之一。
另一方面,在幾個月前,業界的共識是,今年全球銅將出現30-50萬噸的供過於求。
中國一家大型銅冶煉廠的高管表示:「廢銅的短缺,意味著市場將更為平衡,而不是供應過剩。」
廢銅供應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製造業活動過去幾個月的萎靡狀態,這意味著工廠產生的邊料減少了。同時,全球大部分地區增長停滯意味著,越來越少人廢棄舊的空調和汽車。
此外,銅價從今年2月超過8000美元/噸下滑至4月6800美元/噸,已經導致一些廢銅交易商選擇囤貨。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了中國的銅冶煉廠集體囤積廢銅。
世界最大的上市廢銅商行Sims Metal Management亞洲主席Michael Lion表示,一些存在廣泛交易的高品位廢銅對倫銅價格的折讓,已經跌至了數年來的最低水平。
市場已經感受到廢銅短缺的影響,特別是中國市場,中國不斷擴張的銅冶煉產業,使中國佔了世界廢銅進口的60%。
巴克萊金屬分析師Gayle Berry表示,市場的壓力還會進一步放大,因為中國的冶煉廠要求一定比重的廢銅,才能避免它們處理低品位銅礦石時不會出現過熱的情況。
在過去六個星期裡,中國三家最大的銅冶煉廠——江西銅業、金川集團和云南銅業都因為廢銅短缺,合共關閉了每年40萬噸的產能。
廢銅市場的緊張,也剛好遇上市場的一些其它變化,使得交易員變得更為看好銅市。
第一,世界的幾家大型銅礦都出現了供應中斷的情況。第二,最近的銅價下跌已經刺激中國的貿易商和銅消費客戶囤積銅。最後,中國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儲備局最近幾週也在諮詢關於購買銅收儲的事情。
高盛經濟學家Layton表示:「廢銅市場的發展對銅價有支持作用。但單純的廢銅緊缺並不能驅動銅市向牛市的實質性扭轉。」
截至2016年5月27日,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的需求總數達45335人。從整個二季度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用工需求最旺,企業需求人數占在崗員工數12%以上。
廣東省人社廳7月20日發布2016年二季度廣東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和企業用工監測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廣東全省城鎮新增就業75.75萬人,二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43%,市場用工需求274.63萬人次,進場求職257.46萬人次,求人倍率(需求數與求職數之比)1.07,處於常態水平。
從行業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用工需求較旺,企業需求人數占在崗員工數12%以上。從工種看,電氣工程技術人員、電子工程技術人員等工種較為緊缺;電子元件器件制造工、裁剪縫紉工等工種趨向飽和。
這與此前廣東省人才服務局發布的急需緊缺人才信息基本吻合。7月5日,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供求分析報告發布,截至2016年5月27日,廣東省21個地級市共有3195家企事業單位提供急需緊缺人才崗位10408個,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總數達45335人,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服務(系統、數據服務,維修)、機械/設備/重工等行業。
從地市分布看,佛山需求最多,缺口達10095人,其次為廣州、惠州、東莞和中山,需求分別為4517人、4180人、3979人和3831人。
崗位學歷要求方面,本科以上學歷的有7916個,占總需求的17%;要求本科學歷的有16987個,占總需求的38%;要求大專學歷的有10619個,占總需求的23%。
另據全省20000家企業用工定點監測數據顯示,二季度末監測企業平均在崗人數391.40人,同比下降1.88%。企業在崗人員流失率(流失人數與在崗人數的比值)10.71%,同比下降1.86個百分點。在崗普工和技工的月工資中位數分別達2965元和3713元,同比分別上升7.22%和4.97%。
此外,廣東省行政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及自主創業人數均有所提升。粵東西北1002個行政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監測顯示,勞動力人口183.45萬人,占總人口51.09%,同比下降0.64個百分點,其中外出就業人數82.61萬人,占45.03%,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本地自主創業人數4.15萬人,占2.26%,同比提高0.56個百分點。
11月18日,大嶽咨詢在北京舉行首屆“大嶽高校畢業論文PPP引導計劃”評審結果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公告論文引導計劃的評審結果。
最終,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25所學校的36位同學成為首屆計劃的獲獎者。
大嶽咨詢將向上述資助者提供5000元研究資金,並為每位獲資助者安排一位PPP研究課外導師,為其完成論文提供指導,並為學生實地調研提供幫助。
獲資助者應於畢業論文通過答辯後一個月內向大嶽咨詢提交論文,獲得“大嶽高校畢業論文PPP引導計劃證書”。證書將由大嶽研究院院長金永祥和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守清共同簽署。
據了解,財政部PPP中心擔任該計劃的指導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PPP研究中心、全國項目管理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為本計劃提供學術支持,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作為地方政府代表為本計劃提供了大力支持。
大嶽為這項為期5年的計劃累計出資100萬元,主要面向全國60所高等院校本科和碩士應屆畢業生,每年至少資助36名本科和碩士生撰寫PPP領域的畢業論文,為中國PPP領域培養後備人才,提升PPP領域的研究水平。鄂爾多斯市政府作為協辦單位每年額外出資20萬元、5年合計出資100萬元支持本計劃。鄂爾多斯市政府的加盟,使本計劃受資助學生人數擴大一倍。2017年春季學期開學後獎學金的資助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王守清認為,PPP是一個國際趨勢,在我國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迫切需要大量複合型人才,這個獎學金計劃就是為了吸引和鼓勵大學生和研究生致力於PPP理論與實務的學習與研究,無論是短期和長期都很有意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巡視員、中國PPP研究中心主任孟春表示,高校ppp畢業論文獎學金計劃非常有意義,可以引導更多的高校畢業生關註、研究和投身到我國推廣運用ppp模式的洪流之中。
大嶽咨詢高級合夥人、大嶽研究院副院長徐誌剛稱,PPP人才緊缺一直是最令人困擾的問題,金融機構、社會投資人和政府管理部門也有類似感受。我們觀察到高校一般沒有PPP專業,青年學子對PPP的關註度也很低。PPP相關的專業知識雖有所傳授,但不成體系,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稱為“粗胚”,還需要在相應崗位上長時間錘煉才能適應實際工作。這種人才培養的現狀顯然不能滿足PPP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們希望通過“PPP論文引導計劃”來引導更多的學生投入到PPP行業。
鄂爾多斯市財政局局長劉建勛表示,現在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與PPP項目管理對人才的需求是脫節的。大嶽的論文引導計劃至少起到了“宣傳隊和播種機”的作用,讓PPP的教育逐漸滲透到校園中,逐漸重視PPP人才的培養。有助於人才基礎的形成,為政府管理部門不斷輸送相關人才。
7月27日,中國第二大電網公司南方電網的消息顯示,中國企業在越南投資規模最大的電力項目——越南永新燃煤電廠一期BOT項目1號機組(下稱“永新一期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項目的建成投產,將緩解越南南部用電緊缺。
永新一期項目是中越經貿合作五年發展規劃和陸上基礎設施合作五年規劃的重點產能合作項目,也是中越兩國政府推動基礎設施、產能合作、互聯互通的關鍵項目。
該項目位於越南平順省,由南方電網(股份占比55%)、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股份占比40%)和越南煤炭集團電力有限公司(股份占比5%)共同投資,並按照股比成立永新一期電力有限公司負責項目實施。建設總承包商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廣東火電工程有限公司。
永新一期項目是中國企業首次在越南以建設-運營-移交(BOT)投資模式進行的產能合作項目,建設規模為兩臺62萬千瓦級超臨界火電機組,總投資約17.55億美元,建設工期4年,特許運營期25年,期滿後將無償移交給越南政府。
上述兩臺機組計劃分別於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投入運營。如今,1號機組已提前5個月投入商業運營。
南方電網稱,這兩臺機組全部建成投產後,每年可提供約8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將極大地緩解越南南部電力緊缺的局面,滿足當地125萬居民的用電需求。
2017年11月10日,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曾表示,越南政府歡迎中國企業參與更廣泛的項目合作。他還希望中國企業在煤炭清潔利用、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與越方合作,因為中國在這方面具有優勢。
2006年,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應邀到越南開展電廠規劃選址工作,並提出在現永新廠址處建設越南國家最大的電力煤炭港口基地,獲越南政府批準。這個四期總裝機容量達62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450億千瓦時的電力中心,將對緩解越南南部“電荒”、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動力。
南方電網稱,永新一期項目采用了有利於減少煤耗、降低排放的先進火力發電技術裝備,先進的電廠施工、調試技術,科學高效的電廠管理運營經驗。
南方電網還稱,永新一期項目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始終非常重視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采用了超臨界W爐、汽機機組、高效給水泵、小汽機等23項節能減排技術,實現了汙染物排放和對環境影響的最小化。
此外,該項目是越南首個燃用越南無煙煤的超臨界“W”火焰爐電廠,相對亞臨界同類型機組,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萬噸。同時,項目配備了電除塵和脫硫、脫硝等環保設備,嚴格控制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南方電網還稱,永新一期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為當地帶來價值13億元人民幣的采購、服務和工程分包業務,采用當地采購商、服務商、工程分包商共約40家。與此同時,項目為越南當地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機會,聘用了超過七成的當地員工,在建設高峰期,雇用超過2700名當地員工。
相關資料顯示,永新一期項目設計、裝備、施工均由中國企業負責,鍋爐、發電機、汽輪機等設備均為中國制造,預計帶動9.3億美元國內技術、裝備、工程出口。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