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2/0MMDAwMDIwNTc0Mg.html?source=hp&position=feature
好孩子国际再次吹响上市集结号。
11月11日,这家总部位于江苏昆山的内地儿童用品生产商以01086为代码正式在香港市场公开招股。
此次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发行3亿股股份,其中一成在香港公开发售。出人意料的是,这家童车巨头的招股价定在3.7港元至4.9港元之间,市盈率只介乎12倍到16倍之间。
有需求支撑的内地零售股一向都受到香港市场追捧,好孩子的这一定价是相当保守的。时富金融零售业务董事总经理郑文彬指出,此前上市的内地童装品牌博士蛙就受到了追捧,市盈率高达50倍。
但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市场总量,好孩子比之博士蛙都要略胜一筹。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10年7月31日,好孩子共实现22亿港元的销售,其中34.8%来自北美,28.9%来自欧洲,23.9%的营收由中国市场贡献。而博士蛙去年一年的营收仅为6.3亿元。
好孩子的“低调”被认为是投资人寻求迅速变现有关,而其发行股票的结构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此次发行的3亿股中有33%是老股,分别来自控股大股东和部分管理层。
其 主要投资人太平洋产业基金(Pacific Alliance Equity Partners,以下简称PAEP)去年年底曾爆出意欲退出的新闻,当时还传闻华平等基金有意接盘。2006年6月26日,PAEP以及其旗下的瑞寰资 本以1.225万美元收购好孩子集团68%的股权。
若好孩子成功上市,这也将意味着中国第一笔公开的buyout案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当年投资方以好孩子的资产向台湾富邦商业银行(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贷款5500万美元,占该笔交易总金额的近40%。
然而好孩子“控股权旁落”并非始于2006年,好孩子最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2000年注册成立时,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日本软银、美国国际集团、好孩子创始人宋郑还以及中国商业发展基金各持有该公司20%股权。
就在传闻PEAP意欲退出后不久,市场上再起好孩子要上市的消息,一度还传闻其将转而实现国内上市,但有消息人士在今年8月份时明确表示好孩子的上市地将会是香港。
事实上在好孩子创始人宋郑还的工作日记上,“策划好孩子香港上市”从2002年其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但两次却都无疾而终。
前 一次的折戟,恰恰祸起股权分散。2002年软银(Soft Bank)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都意欲退股,据说这一风波延缓了好孩子的上市进程。当时的股权结构中,第一上海投资集团持有其44%的股权,软银和 AIG的持股量则分别为13.2%。宋郑还以及好孩子管理团队当时左右为难,“如果引入的投资人和管理层不契合怎么办?”但管理层又没有足够的钱来行使优 先收购权。谈判的结果是“等好孩子上市后用筹集的钱慢慢回购”。
此后尽管传言纷纷,但好孩子一直没有上市的实际举措。外界猜测“好孩子在等零售业务的瓜熟蒂落”。
2006 年7月好孩子在上海开出第一家母婴用品专门店,正式涉足线下零售业务;其后的2007年7月与英国母婴用品零售巨头Mothercare合资打造一站式母 婴用品连锁店。好孩子无疑对零售业务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其最初希望2010年来自零售领域的销售额能达到50亿元,从而超越制造业。
但是现实并没有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制造业目前仍是好孩子的支柱。其上市资产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猜疑。
此次好孩子的上市资产是儿童耐用品业务,包括婴儿推车、儿童汽车安全座、自行车及三轮车、电动玩具车及婴儿车业务;以及包括童装及配件、婴儿护理用品在内的非耐用品业务。零售业务以及非儿童用品业务未包含在内。
这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2003年里昂证券曾为好孩子做过一份上市方案,以“制造商概念”上市,市盈率18倍。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59168&time=2011-05-14&cl=115&page=all
歷經近三年內部調查,全球最大化妝品直銷企業雅芳公司(NYSE:AVON),日前終於決定將四名涉嫌在中國行賄的高管革職。這四名高管為:前中國區總裁高壽康、前中國區首席財務官馬思立(Jimmy Beh)、前中國區事務負責人孫長青,以及全球內審和安全部門主管伊恩·羅塞特(Ian Rossetter)。
![]() |
原雅芳中國區總裁高壽康因涉嫌向中國政府官員行賄,不得不黯然離開服務了近15年的僱主。暴帆/CFP |
這四名高管去年4月被「行政休職」,但未解除僱傭關係。根據雅芳總部發表的聲明,雅芳的內部調查仍未結束。「該調查基於《海外反腐敗法》以及中 國和其他相關國家的法律,在審計委員會以及外部顧問的監督下進行,主要針對在中國區的業務,也對其他國家的合規行為進行核查。」
到目前為止,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監會尚未就雅芳涉嫌違反《海外反腐敗法》(FCPA)的行為發起訴訟,行賄具體細節也沒有公開。不過,雅芳在5月3日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聲明中表示,「不排除未來採取進一步的人員處罰行動。」
耗資上億美元的內部調查
雅芳內部調查始於2008年6月。當時,雅芳全球CEO鐘彬嫻接到一名僱員的來信,舉報公司在中國有「不正當的用於中國官員差旅的開支」。雅芳隨即啟動內部調查,聘請了第三方律師事務所Arnold & Porter LLP,同時主動知會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監會。
雅芳在向美國司法機構披露的信息中表示,公司在中國涉嫌的不正當支付行為包括「差旅、娛樂和其他開支」,但並未提及調查是否涉及雅芳為獲得中國直銷牌照可能發生的公關費用。
中國媒體普遍將雅芳的自查和直銷牌照聯繫起來。雅芳自曝自查後不足數月,原商務部條法司巡視員郭京毅、原外資司副司長鄧湛,以及原國家工商總局 外商投資企業註冊局副局長劉偉先後落馬。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表示,雅芳行賄與鄧湛案直接相關。2004年2月9日,原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鄧湛公開透露,中 國將於年內製定直銷業相關法律。兩年後的2月22日,雅芳先於其他企業獲得了第一張直銷牌照。
不過,雅芳自始至終沒有明確表示內部調查是否涉及直銷牌照中的公關費用。雅芳表示,「我們既不會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做出評論,也不會對謠言和猜測做出回應,無論確切與否」。
雅芳為內部調查和合規建設,已投入上億美元。雅芳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文件顯示,雅芳2009年為此支付了5900萬美元;2010年增至9500萬美元。
調查不侷限於中國。今年2月,雅芳又將一位負責西歐、中東、非洲、亞太和中國的高級副總裁「行政休職」。
前中國區總裁高壽康在去年4月被「行政休職」後,繼任者是原來負責南拉丁美洲地區的總經理奧多內茲(Rene Ordonez)。高壽康是從台灣一路陞遷上來的管理人士,1986年加入雅芳公司。1995年,高成為雅芳台灣地區13年來第一位本土總經理。1998 年,高壽康領導的雅芳台灣地區創造了營業額30億元新台幣的業績。次年,他被提升為雅芳大中華區總裁及新加坡、韓國總裁。
初任大中華區總裁的高壽康,面臨著中國全面禁止傳銷的挑戰。他將台灣走零售通路的做法引入大陸,一度扭轉了業績大幅下降的嚴峻形勢,專賣店在2004年擴張到6000家,2003年銷售額達到24億元人民幣。
雅芳在隨後的中國直銷市場開放中拔得頭籌。在回顧自己獲得牌照的體會時,高壽康曾向媒體表示「不管企業有沒有直銷的經驗,都要依照國家的規定,不要太貪心」。然而,數年後,高壽康卻因涉嫌向中國政府官員行賄,不得不黯然離開服務了近15年的僱主。
曾和雅芳有業務往來的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自從雅芳啟動內部調查和合規建設後,參加雅芳活動的記者就拿不到「紅包」了。
別再假裝不知道
雅芳的自查和對高管的處置,再次彰顯出美國《海外反腐敗法》的威力。它已經成為一把懸在美國跨國公司頭上的利劍。過去十年來,美國政府明顯加強 了該法的執行。奧巴馬上台後,美國司法部更將打擊商業腐敗和賄賂作為其工作重點之一。美國證監會也同步加強了執法力度和資源的投入,在內部新設立了一個專 門針對《海外反腐敗法》的小組,以加強執法。
在去年6月於上海召開的第三屆反腐中國高峰論壇上,美國司法部刑事犯罪部門欺詐科的科長助理艾德門茲(Nathaniel Edmonds)向與會者透露,美國司法部在加強《海外反腐敗法》的執行上,正呈現出幾個趨勢。比如,執法將更加嚴格;將有更多公司和個人(企業高管和涉 案人員)面臨刑事訴訟;美國司法部將投入更多資源用於該法的執行;將有更多的國際合作和跨境調查,促使更多國家加強反腐和刑事訴訟的力度。
美國司法部將更加嚴格地執行《海外反腐敗法》,這包括擴大刑事責任範圍。比如,在其他國家,提供娛樂和送禮給私營企業的合作夥伴可能不算違法;但在中國,如果向國有企業的合作夥伴提供相似「服務」,就有可能觸犯《海外反腐敗法》。
另外,美國司法部也對美國企業因第三方代理商產生的腐敗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了更為嚴格的界定。如果美國企業對第三方代理商的腐敗行為明知卻採取「駝鳥政策」,將同樣被視為違法。
一直以來,《海外反腐敗法》對如何界定企業是否「知道」第三方代理商有不正當行為並無量化標準,在實踐中往往很難確認。很多外資企業通過和代理 商簽訂簡單的銷售協議,試圖撇清和代理商的法律干係,以「假裝不知」的「駝鳥政策」規避法律風險。但艾德門茲明確表示這種做法不再奏效。
而在美國司法部於2008年公佈的一個意見徵求稿中,中國國有媒體工作者亦被列入《海外反腐敗法》「外國官員」的定義之中。
強化個人法律責任,是美國司法部加強執法的一個重要新趨勢。過去《海外反腐敗法》主要針對公司罰款,但只是處罰公司而不對相關人員及負責的高管 加以刑事處罰,被認為受到傷害的將是無辜的公司股東,不能起到足夠的威懾作用。據悉,自2004年以來,美國司法部已經針對至少80餘名個人提起了刑事訴 訟。等待他們的不僅是經濟重罰,也包括可能的牢獄之苦。
和中國反腐重點放在受賄官員身上不同,美國《海外反腐敗法》集中於行賄者,因為海外受賄對象並非美國司法管轄範疇。但艾德門茲強調,針對個人的刑事責任中,外籍受賄人員如涉嫌在美國境內洗錢,也將面臨刑事處罰。
另一方面,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的海外反腐風暴,也推動著其他發達國家採取行動。最先採取立法行動的是英國。2010年4月8日,英國議會通過了一個新的法案《賄賂法案》(UK Bribery Act 2010)。這意味著,英國也將打擊商業腐敗的利刃從國內引申到了海外。
英國新的《賄賂法案》將「給予、承諾或主動提出賄賂,以及請求、同意接受或接受賄賂,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境外,視為刑事犯罪」。這一措施包含針對政府官員的行賄。
和美國的《海外反腐敗法》一樣,英國《賄賂法案》的司法管轄範疇並不侷限於英國公司,也包括所有在英國上市的外國公司,以及在英國境內有業務的任何公司或合作夥伴,不論這家公司的註冊地和主營業務在什麼地方。
在某些規定上,英國《賄賂法案》甚至比美國《海外反腐敗法》還要嚴格。比如,美國《海外反腐敗法》對某些行為,如因申請營業執照等非隨意性(Non-discretionary)目的,而向官員或政府機構支付小額金額(稱為Facilitation Payment)的行為網開一面;但英國新法則對此不加區別,一視同仁。
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監會是否會就雅芳涉嫌違反《海外反腐敗法》提起訴訟,目前尚無定論。通常,對企業自願披露的信息,美國司法機構會進一步跟進,並和第三方調查機構合作,視情節和調查結果決定採取行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1013d.html
【註:讀懂一個企業最好的方法,是讀懂領軍人物的靈魂。】
上午8:40-11:00,哈佛聽主課;下午1:00-2:30,英語選修課;2:45-6:00英語語法課。每週兩次晚7:30-9:00口語課;每晚看資料做筆記至凌晨1點。
這是王石在哈佛的日程表。
王石在哈佛近一年的遊學生活,並不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樣輕鬆隨意,而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每天清晨,他花2.5分鐘的時間用微波爐熱一杯牛奶,烤一塊面包,切半個西柚,花3分鐘時間吃早餐,然後步行去上哈佛上課。王石租住的公寓位於劍橋鎮 的花園街上,到哈佛主校區最遠的教學樓或者圖書館只需步行15分鐘。王石在哈佛讀書期間拒絕了公司配車,出行主要靠步行和地鐵。
哈佛「現代修道院」
2011年2月,王石在哈佛的第一學期。他每天上午去英語學校補習英語,下午去哈佛聽各類講座;到了9月的第二學期,他選了三門大課:分別是前哈佛大 學經濟學院院長本傑明-弗裡德曼的「宗教如何影響資本主義思想」、「資本主義思想史」,以及「城市規劃」。因為大課的時間是上午,所以王石將英語學校的課 程改為下午。
在哈佛上課,如同「趕集」。王石每天從8:40開始在哈佛設計學校聽「城市規劃」,臨到結束前幾分鐘,必須不動聲色地把書包理好,一結束就蹭蹭蹭往經 濟系跑,跑8分鐘,再一路爬上三樓,放慢腳步,輕輕推開門,坐進去,前哈佛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本傑明-弗裡德曼的宗教課已經開始。
中午,穿過哈佛廣場,步行去對面的英語學校。如今,王石已在學習Advance級課程,這是該校的最高級課程。廣場裡有幾棵大樹和大片的草地,王石偶 爾會找一間咖啡屋坐下來,吃個三明治,更多時候則是邊走邊吃。「我想休息一下的機會非常非常少。在哈佛,很清閒的就是遊客,學生要匆忙得多。」王石說,他 唯一會停下來的原因是發現了賞心悅目的落葉,或者在雪地裡覓食的灰松鼠,這時他總會「忍不住停下來拍兩張照,傳到微博上。」
英語學校放學後,他就在哈佛廣場的速食店花幾美元買一個雞肉捲回家,吃一半,另一半放在冰箱當第二天的晚飯。在美國的日子裡王石很少應酬,他的夜生活幾乎都是在公寓裡溫書。「因為你只要晚上安排應酬,你的學習就得熬到三四點,要不第二天的課就壞事兒,完全跟不上。」
在哈佛大學的11個月裡,他感覺身處在一個「現代修道院」。「我住的地方很簡單,旁邊是一棟教堂式的建築,頂尖是十字架,中世紀風格,就像一個修道 院。不管在學校,還是在附近的星巴克,裡面的學生都是一邊吃一邊看作業。這就是一個讀書學習的地方。」王石對《外灘畫報》說。
2011年夏季「艾琳」颶風來襲,王石發了這樣一條微博:收到言及颶風如何厲害的短訊,知趣取消約會。返劍橋公寓已晚。翻書不覺到凌晨。好像有特殊的磁場,祛除浮躁,心靜讀書。
到英語學校報到的第一天,60歲的王石差點被人誤認為是「老師」。他的周圍,都是十五六歲的孩子,開學自我介紹後,發現最大的也才25歲。
為了克服「啞巴英語」,王石強迫自己每天跟這群比自己女兒還要小的孩子混在一起。美國課堂強調遊戲互動,由一個學生來比劃單詞,王石來猜。「往往一個 單詞掛在嘴上,卻怎麼也說不上來」。最有壓力的要數每週一次的考試,每次60分鐘,周圍的同學答題30分鐘後陸續交卷,60分鐘後,整個教室變得空蕩蕩, 只剩下握著筆的王石,和一位等待收考卷的老師。
「我也經歷過小學、中學、工農兵大學,雖然不是最優秀的,成績也是中等偏上。這次算是體會到什麼叫後進生。」王石說,他生平第一次感覺腦袋累,是腦殼 裡那種累,半夜兩三點很疲勞,但睡不著。「有點像某種病態,一度擔心別哈佛沒學到東西,變神經了,想放棄。但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又背著書包去上學。」
在哈佛的前三個月,他幾乎聽不懂主講人在說什麼,於是花錢請了一位翻譯幫忙做筆記,「自己裝模作樣地聽,聽懂一個單詞,想一想,接下去,又聽不懂 了」。三個月後,他開始自己做筆記,讓翻譯糾正,四個月後,他已經能聽懂六七成,便毅然擺脫了翻譯這根無形的「枴杖」。如今,王石已可以自如地用英語發微 博,「氣候組織」創始人吳昌華欣喜地在微博上回覆他:以後出國不用給王總做翻譯了。
房地產開發商眼中的美國
在哈佛,王石的研究方向是「企業倫理和城市群落研究」。他選擇了兩門跟宗教有關的課:「宗教如何影響資本主義思想」和「資本主義思想史」。
「我們現在是西學中用。我們學習西方的東西,更多是技術層面,如何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理解、去瞭解、去吸收。到最後一定是宗教信仰。」王石這樣解釋自己選擇與宗教有關課程的原因。
在哈佛期間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一名哈佛教授講述二戰後美國信教人口變化。在課堂上,他瞭解到二戰後美國71%的人信仰基督教,80年代初驟降 到39%,90年代初又有所回升。他還瞭解到,二戰後出生的美國人有兩個宗教,一個是出生時家庭給的,第二個是20歲後獨立選擇的。上完那門課,王石形容 自己「豁然開朗」。
「談到西方文明,就無法迴避基督教。以前我總是困惑上帝究竟存不存在,現在我發現,這不是要點,要點是宗教背後的文化訴求。」王石說,現代企業制度的根源跟基督教密不可分,包括現代企業管理提到的「契約精神」,可以在《聖經》的舊約中找到最早的故事。
在哈佛遊學的日子裡,王石無時無刻不在用房地產開發商視角觀察哈佛,觀察波士頓,觀察美國。
在設計學院的「城市規劃課」上,王石不忘觀察身處的這棟建築:一個透明的「大玻璃盒」,冬暖夏涼,可容納400人。獨具匠心的是,這個學校的教室與教 室間沒有視覺上的阻礙,「梯田」狀從一樓一直到達五樓,五樓高高挑空,將空間串聯成一體,更像開放式的三角形階梯圖書館。低年級學生在頂層,便於觀摩下層 學長的設計活動,學生們隨著年級上升,教室逐年下移至畢業。
在設計學院,王石瞭解到美國人數百年的城市規劃史。他拿波士頓舉例,波士頓在城市化進程中,也曾大肆建造高速公路。沒想到,交通是順暢了,卻一下子把 城市一分為二,造成了城市割裂。後來美國政府不得不花大量財力,把波士頓重新規劃。「如何在城市發展規劃中避免高速、地鐵的劣勢?紐約和芝加哥是怎麼過來 的,遇到哪些情況,如何處理,這是可以借鑑的。」
在哈佛學習期間,王石也多次走出波士頓,從其他城市獲取靈感。2011年3月,王石受邀赴華盛頓拜訪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總部。該環保組織總部的屋頂綠 化引入蜜蜂的設計,讓他印象深刻。他當即他電話萬科的同事,要求在深圳大梅沙總部的綠化中引進蜜蜂。4個月後,萬科總部引進的兩箱中華蜜蜂開始產蜜,每次 可割蜜15斤。萬科的員工對自己的辦公室屋頂能產蜜感到非常自豪。一位員工告訴《外灘畫報》:「雖然蜂蜜的產量不高,每人只分得一小勺,但真的比新西蘭蜂 蜜還要好吃,蘊含一股自然的醇香。」
「意識到差距,所以來學習」
2011年2月23日,王石到哈佛剛剛1個月,便接受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邀請,在哈佛做了一場名為「人生的三座山峰」的演講。他指的「三座山峰」,第一座峰指創立萬科,第二座指兩次登珠峰,第三座指目前在哈佛的遊學。
他對比了「登山」和「遊學」的差別。「你問我那個難?登珠峰當然難,但沒有我想像的難。哈佛遊學也難,比我想像的還要難。」王石說,但是最難的,是管理企業。畢竟,登上珠峰他只用了五年,而創辦和管理萬科,從1983年至今已近30年。
在萬科深圳總部的王石辦公室裡,王石的辦公椅背後有一輛精緻的奔馳模型車。王石說,這是上世紀90年代初由萬科一家玩具廠生產的,汽車上印有日本皇室 的圖案,車門可以打開。「它不是玩具,而是工藝品。它代表著萬科的一段歷史。」王石把玩著模型車好一陣,久久不願放下。上世紀90年代,王石的公司業務涉 及玩具、服裝、飲料、印刷、K金鏈等十多個行業,1993年,他決心將公司從多元化向專業化轉型,原本計劃五年完成,後來足足花費十一年。但這場轉型無疑 是成功的。2007年,萬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房地產住宅開發商。
「其實去美國遊學,一是自我修為,二是為了想清楚,企業的下一步該怎麼走。」王石說。
雖然身在美國,跟中國有13小時的時差,但王石幾乎每天晚上都會跟萬科總部開視頻會議。在一年一度的公司內部溝通會上,他從美國發回視頻。視頻是在哈佛大學JFK政府學院外的草坪拍攝的,王石的背後,是一群悠閒的大雁。
在哈佛的演講中,王石透露了些許對公司「下一步」的想法。
「在中國,民營企業生存不難,但相對粗放。」王石說,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全美前三大房地產公司年銷售量相加還沒有萬科大。但是從市場規模看,美國第一大房地產公司的銷售量佔美國總量的6%,但是萬科在2010年的銷售量為1千億,只佔到中國的2%。「要沉住氣,不能急於求成。意識到差距,所以來學習。」
王石作為萬科最核心的人物赴美讀書,接班人話題自然也是眾人關注的焦點。王石用了一個比喻:「我對萬科有感情,但它是我的一個作品,而不是我的兒 子。」王石解釋,他把自己定位在一件作品的製作者之一,作品的將來如何發展,如何才能更加「好看」,需要一個團隊一波一波去打造,而不是僅憑一個人的力 量,或者一個接班人。「1999年和2000年,我和柳傳志分別辭職,由郁亮和楊元慶接任。三年前,柳傳志重新出山,力挽狂瀾,效果不錯,如果你問我萬科 遇到類似情況,我會不會出山。我很肯定地回答:不會。」
王石告訴《外灘畫報》,在哈佛他希望學習更多西方的管理思維。「1983年,我到深圳創業,看的第一本書是湯因比的《歷史學研究》。2011年,我在哈佛圖書館看兩本書:曼德維爾的《蜜蜂的語言》和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管理》,都是英文版,受益匪淺。」
60歲的新生
在美國,王石每天會抽出至少40分鐘發微博,他說,一來是方便與國內聯繫交流,二是訓練文字簡潔表達,三是接受各方批評與譴責。
他的微博跟國內其他幾位房地產大亨相比,顯得十分「另類」,既沒有任志強那樣的「火爆」脾氣,也沒有潘石屹那樣愛湊熱鬧。他發的最多的照片,是關於他家裡的兩隻貓,1條狗和1頭小香豬。
在微博上,他兩次提出「人生拋物線」理論。他說,人生就像一顆從槍膛裡飛出的子彈,我的最高點已經過去了,現在處在下滑處,應該逐漸淡出人們視線了。
他的微博頭像是一張坐在電腦前面的照片,帶著眼鏡,嘴角微微下垂,臉龐清瘦,法令紋很深。一位網友指出,這張照片「顯老」,建議他換一張。他回覆說:變老是規律,下次換頭像會顯得更老才對。
「60歲是上老年大學的年紀,卻跟16歲的人一塊兒混,這是另一種對生命極限的挑戰。一種更不動聲色的咄咄逼人的表達。」王石說,「哈佛的這一年,我感覺獲得了新生。」
他調侃自己,剛到哈佛時,「我已經是半殘廢了」。他指的是創辦萬科後,有司機、有秘書,到哪裡都有人接送,自己在不知不覺退化成「城市廢人」。
而在哈佛,王石伴隨著各種笑話開始了他的「新生」。
去銀行辦信用卡,因為在國內沒有辦卡的經驗,足足跑了五次銀行,花了一個月,才辦成;
去超市買東西,搭地鐵,乘公交,經常搭錯車,搭錯方向;
每天晚上一邊溫習功課一邊燒水泡咖啡,結果那隻燒水壺被燒紅了三次,塑料壺蓋都燒化了……
王石告訴記者,他的「三年遊學」計劃可能會延長,哈佛大學的一年延長到兩年,接著去歐洲繼續遊學三年。未來10年,他的身影也會更多出現在國內外高 校。去哈佛之前,他已經接受香港科技大學的邀請,出任客座教授。此次回國,他已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基本談妥,今年秋季就開始在光華管理學院上課。
一位曾在萬科工作多年的員工評價說,王石讓她聯想到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一句話: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呆在光明之中,而是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奔去,就在那拚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王石給人的感覺,就是他的前面有一束光,指引著他永遠向前。」
B=《外灘畫報》
W=王石
「中國人最頑固的,不是頭腦,是胃」
B:你去哈佛讀書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選「企業倫理」作為研究方向?
W: 那是2010年初,哈佛的一個中國基金會在北京辦一個答謝會,當時執行主任問我有沒有興趣到哈佛遊學,半年、一年、三年都可以。我當時就回答「有興趣,一 年」。到了2010年秋天開會了,我卻猶豫了,當時就害怕語言不行,過了國慶,沒去,過了聖誕,還沒去。人家來催,我聽了話中有話:我們這兒可是哈佛啊。 一咬牙,我就去了。
你要說衝著什麼,當然是圓留學夢。當年改革開放的時候,我接近30,想出去的想法強烈。1983年,32歲,我在深圳創業,想著過渡兩年就出去。當初想去伯克利,覺得它是很活躍的學校,沒想過學什麼專業,只是想去瞭解西方文化。留學的想法,到50歲才打消。
這次去哈佛想學什麼?不是很明確,但有一點很明確,我不會學工商管理。1983年到深圳,我既搞經營,又搞管理,自學能力相當強。我花了3個月讀了經 濟學原理、宏觀和微觀經濟學、工商管理。每次到香港,我都是買書,買台灣的繁體版。比如說會計學、記賬方法,我都是自學的。
B:為什麼選擇哈佛?
W:正好因為哈佛發邀請。只要是名校,伯克利,麻省理工,台北大學……我都會去。
B:哈佛的學習氛圍究竟有多濃?
W:哈佛是研究型的學校,講座交流特別多,各個系、各個學院都有。比如說,我在亞洲中心,牽涉到亞洲專題。日本海嘯發生,一個月之後,日本中央銀行來 了一個副行長,講海嘯之後日本金融政策;比如一個有關2012年台灣大選的講座,一看主講人:蔡英文。再比如說BP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事故調查總檢查人、 麻省理工的教授的一個講座。再比如說,我上一門課叫做「資本主義思想史」,上課的老師就是《貨幣戰爭》裡提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羅斯查爾德的後裔。你會發 現,哈佛的講座,牽扯到整個世界熱點事件主要的當事人、事後主要的負責人、核心人物。每個禮拜,我都覺得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B:聽說你在國外只吃西餐。為什麼?
W:就吃飯來講,出國吃西餐,不是說這次去哈佛,20多年都這樣。改革開發80年代,我跟大家一樣,一定要吃中餐。但很快,我就決定,只要出國,不吃中餐。飲食文化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國人思想接受西方西方,飲食卻不接受。中國人最頑固的,不是頭腦,是胃。
我們萬科流傳著一個笑話:想懲罰誰,就讓他出國跟著董事長。咱中國人三天不吃中餐,難受死了。
B:在美國遊學一年,覺得自己有什麼改變?
W:昨晚我還跟一些企業家朋友吃飯,他們說感覺王石變得更隨和,更包容,僅此而已。
B:你曾經說如果讓你選擇一個宗教,你會選基督教。這跟你這學期學習的課程有關嗎?
W:這句話直接拿過來講,肯定引起誤會。對於宗教,我的態度是你可以不信,但你要尊重那些信的人,接受一神論背後的價值框架、價值體系,它到底對這個社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如果你要說必須從眾神當中選擇一個信仰,我選擇「基督教」,更多是從文化、音樂、藝術上的考慮。我喜歡基督教堂的建築形式,哥特式,陽光從玻璃窗照進來,給人積極、溫暖、向上的感覺。還有基督教的音樂,繪畫,我都非常喜歡。
B:你在哈佛這一年,是瘦了還是胖了?
W:我的身體變化,在過去兩年。2010年第二次登珠峰,瘦了15公斤,下來的時候是57公斤。2011年初到美國,差不多恢復到70公斤。在哈佛頭 兩個月,又掉到67公斤,這個體重,比我1983年剛到深圳創業時,還瘦4斤。很有趣的是,一回到城市裡(回到中國),體重很快就漲了,我現在是73公 斤。
「我無意當意見領袖」
B:你在微博上說你佩服意見領袖,任志強,茅於軾,趙曉,韓寒,「在各自領域有獨到見解,敢於發出不同聲音。」你覺得自己是意見領袖嗎?他們需要怎樣的智慧?
W:我當然不是意見領袖。首先,意見領袖應該是公共知識分子,比較獨立,二是以公共利益著眼未來,第三是有獨到的見解和影響力,在學術上有一定修為。
我是企業家,本身就有利益衝突。你知道任志強的公司叫什麼名字嗎?很簡單,即便很關心這行的記者也很少能說上來,這說明他更多影響力來自個人,他的言 論不會對他的公司有什麼影響。對我來說,任何時候大家提到王石,就會聯想到萬科。意見領袖顯然不適合我,我也無意成為意見領袖。但我是上市公司的公眾人 物,更重要的是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
B:你曾在微博上寫道:人們很介意自己的歸宿,但其實從宇宙看,每個人只是一顆粒子,在哪裡生活又有什麼關係呢?去了美國之後,你開始更多以宇宙的眼光看待世界了麼?
W:哈哈,我沒有這麼大的視角。我去美國有兩點感覺。第一,每個人的主流看法: 美國標準即世界標準。去美國之前,我還沒有這麼強烈的感覺。美國建築標準有LEED,英國的標準比LEED更嚴。但美國人覺得,LEED就是最好的。到了 美國,我反而不認可這個了。第二,在美國的環境下你會用另外一個角度,更客觀地看待中國房地產市場。比如說,從全球眼光看,中國發展非常快,中國改革開放 需要經濟增長來支撐。就像騎自行車,你速度慢了,就倒了。如今全球經濟一體化,西方經濟蕭條,如果中國把速度降下來,全球都成問題。
B:萬科有建立「兒童醫院」的計劃。你在美國也考察過好多家兒童醫院。有何借鑑?
W:美國的兒童醫院當然先進。但我覺得發展中國家的例子,更有借鑑意義。比如說曼谷,當地的醫療制度值得借鑑,只要是貧窮的孩子,都可以去看病。第 二,醫院的公益性做的非常好,很多孩子從外地到曼谷看病,父母是陪著來的,但沒有地方住,醫院還想出辦法很好地安置病患父母。
再拿美國舉例,美國兒童醫院醫療設備都是以兒童為標尺的,比如說核磁共振,就是迷你版,醫生的座位很低,不會讓孩子感覺不舒服。另外,醫療技術的先進性就更不用說了。
萬科做兒童醫院可能走三種路線,一是給窮人看病,二是給富人看病,但看病賺來的錢支持窮人看病。三是不確定給誰看病,但只採用高尖端技術,治疑難雜症。富人付錢看病,我們為窮人設立一個基金,看不起病的人可以申請這個基金。
「人生舞台的終點是隱退」
B:你相信2012年世界末日嗎?如果離開末日還有三天,你會做什麼?
W:那是無稽之談。西方宗教本身就有「末日說」,以前有,今後還會有。地球有誕生就有結束,但那個末日是無限的,對我們來說,可望不可及。但你的末日是什麼?你的末日,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可能就是明天,最多再有30年,肯定會到來。
你說離末日還有三天最想做什麼?很簡單,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會有什麼重大變化。因為這是你的末日,不是世界末日,別人仍在正常的生活。我想最好的結束方式,就是不要對世界造成影響。
B: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
W:作為一個人生舞台,年紀大了,就要隱退。在哈佛的經歷,我要是願意到處公開去講道,利用各種公開場合,像郎咸平一樣跟電視台簽約,我相信我還是有這個影響力,電視台會感興趣的。但是我選擇更多的方式去學校,跟學生交流,而不是做一個公眾人物。
B:我看到你轉了一條微博,說的是喬布斯晚年住在一個中產階級街區,行人從他家走過還能看到他在燈下工作。你的晚年生活,願意過有好鄰居的中產階級生活,還是住深宅大院,與世隔絕的生活?
W:我想是後者吧。這跟個人習慣有關。我本身不大善於交際,也不喜歡熱鬧的交際場所。所以我登山,和大自然打交道。現在不登山了,我更喜歡和植物、動物打交道。
B:你有沒有想過像喬布斯一樣,把傳奇的人生經歷,寫一本自傳?
W:我怎麼能和他比呢?我覺得喬布斯是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級人物。他屬於英年早逝,留下那麼多財富,讓別人懷念他。而我們更多的時候,是享受生活,沒 有必要到最後寫這樣的東西。你是要給別人看呢,還是要總結自己?我覺得喬布斯更多是要讓別人看,他本人非常低調,做到現在,真正出名就是這五年時間,在他 生命的末期,他找人寫自傳,更多的是做為一種財富,讓別人瞭解他,而不是產品本身。
B:這是四個蘋果的世界。第一個誘惑了夏娃,第二個砸醒牛頓,第三個握在喬布斯手裡。第四個在哪裡?
W:不知道啊,一定會有第四個。
| ||||||
令多家銀行承受損失的旭光倒帳案,背後的華通集團曾是橫跨建築、化工、金融的民營企業,更曾揚言購併悍馬車品牌。但在中國經濟降溫影響下,華通集團也因為不堪高利貸壓力,面臨垮台命運。 撰文‧周岐原 五月上旬,驚傳創辦人捲款潛逃、讓台灣八家銀行求償無門的旭光高新(簡稱旭光),經過近一個月,告急的財務情況似乎一點也沒有改善。 因為五月十二日公司公告,兩筆共計一.二億美元、已到期的可轉債,正與銀行重議到期時間,換句話說,也就是公司還不出這筆錢;由於旭光延後公告去年財報,在四川眉山的主力廠房也停工,整個集團土崩瓦解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雖然公司尚未回應,但在這樁事件中,旭光高新與相關銀行業者要「軟著陸」,似乎是難上加難了。 國家級股東、銀行當靠山 其實,在中國經濟放緩的過程中,華通集團資金告急,是一個頗具指標意義的案例。原因一是華通集團背後,不乏國家級股東、銀行支持,格勞克斯等放空機構選擇拿旭光開刀,等於是和中國老大哥隔空叫陣。 再者,華通集團的整體規模,也頗為可觀。單是旭光一家企業,暫停交易前的市值仍有七十億元港幣(約新台幣二七四億元);外傳已經捲款潛逃、不知去向的集團大股東李炎(又名索郎多吉),倒帳金額更達到百億人民幣之多。不僅多家銀行業因此受傷,也有不少租賃業者受害。 由李炎創辦的華通集團,共經營騰中重工、旭光、華拓實業和華通投資等四大事業體,從化學製造、重機具生產到金融投資,業務頗為廣泛。而且早在台灣金融業「可能踩到地雷」消息曝光前,華通集團就已經闖出名號,然而在中國商場上,李炎褒貶不一的評價,似乎早為日後垮台埋下伏筆。 原來在一九八○年代,李炎最初只是一名馬路工人,負責在四川省各地鋪設交通設備。後來他創業,自己包辦工程,逐漸累積財富。在○五年至○八年,短短四年之間,李炎一連收購三家四川境內的國有企業,取得交通建設的施工能力,集團負責道路工程的核心事業||「騰中重工」就此成型。 論成績,已通車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及正在趕工的港珠澳大橋,都是由騰中重工提供機具與負責建設,可見騰中重工確有參與重大建設的經驗和實力。但騰中重工真正在世人面前走紅,主因是金融海嘯過後,美國通用汽車瀕臨破產、準備出售悍馬車品牌;騰中重工隨後發布消息,指公司委託瑞士信貸為財務顧問,有意以十億美元收購悍馬品牌。 為這齣「四川神祕企業併美國老牌車廠」的精采戲碼,騰中重工事前砸了上千萬人民幣,安排事前新聞宣傳,消息果然引發轟動。從中國到美國,每個汽車業者都在打聽,這位經營騰中重工的李老闆,究竟是何方神聖? 不過,依照中國政府規定,規模逾一億美元的境外投資,須經由省政府提交商務部審核,騰中重工自然不例外;但在半年後,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卻在記者會上明言:「官方從未收到此案的購併申請。」政府一句話意外戳破真相,讓這件交易?然而止。 帳務不尋常 獲十面紅旗事後看來,騰中重工有意購併悍馬的消息,似乎是集團為關係企業旭光上市,精心安排的宣傳。因為在購併消息出現的同一個月,生產工業用與藥用芒硝的旭光順利在香港掛牌,籌資十五億元港幣。股票上市後,旭光又陸續吸引國家級股東加入,例如中國主權基金中投子公司,就和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資本共同入股旭光,成為第二大股東。一二年十月,具政策支持意味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更提供旭光二.五億美元貸款。 有了主權基金支持,旭光等於獲得「國家認證」,聲勢理應更上層樓。但在此時,已經有人察覺旭光帳上不尋常的訊號。一一年中,投資評等公司穆迪就針對多家中資股發佈「紅旗」報告,凡是公司治理或帳務可能有疑慮者,就發給該公司一面紅旗。報告中,旭光一共獲得十面紅旗,數量甚至比後來被渾水(Muddy water)狙擊下市的嘉漢林業,還多了三面。 旭光「榮獲」十面紅旗,雖然頗受市場關注,但當時公司照常經營,並沒有出現異狀。直到三年後,格勞克斯跟進發佈報告,質疑公司除息稅前盈利(EBITDA)率高達五六%,比同業高出數倍,才引爆旭光的帳務炸彈。 市場盛傳,整個華通集團透過地下錢莊集資,以月息二○%超高利率吸金,是壓垮集團的主因。如今李炎確認跑路,他以高速創造的經營神話,也以同樣速度化為灰燼。 今年年過五十的李炎生肖屬虎,他的事業則在馬年瀕臨崩塌,「虎頭蛇尾」是他意想不到的結局。具寡佔性質的旭光和整個騰中集團,或可由原先的官股接管,但只要中國經濟持續緊縮,李炎應不會是最後一位垮台的企業家。台灣銀行業者面對寒風陣陣的中國經濟,還得自求多福。 明日之星跌入谷底! ——騰中集團大事紀 2009/01 受地方政府重點培育的騰中重工,連兩年成為四川省成都市納稅大戶2009/06*騰中集團宣佈準備收購悍馬品牌,消息轟動中美汽車市場*旭光在香港上市,募資15億元港幣2010/02 騰中集團收購悍馬交易破局2011/04中投旗下子公司與中信資本,合計認購旭光可轉債1.2億美元2011/05 旭光股價大漲,盤中最高達4.52元港幣歷史高點2011/07穆迪對旭光發出「紅旗」評等警告,旭光共獲10面紅旗2012/10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提供旭光貸款,總金額2.5億美元2014/03格勞克斯、艾默森等放空機構,發佈對旭光看空報告,導致股價重挫並暫停交易2014/05旭光延遲發佈去年年報,市場流傳集團由其他股東接手經營,李炎捲款潛逃 | ||||||
降息不是終點,不要低估降準降息的累積效應 作者:李慧勇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降息不是終點,不要低估降準降息的累積效應。當前資金面較寬松,央行連續三周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周五新股凍結資金開始解凍,短期流動性相對寬裕。R007回落8個基點至2.34%,二十日均值下跌22.26個基點至2.64%。4月份CPI同比增長1.5%,略低於預期,貨幣寬松預期進一步升溫。周五央行發布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一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3月末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去年年末下降22bp,降低融資成本仍是難點,但央行不會以量化寬松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註重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並將采取多種政策工具組合,預計後續結構性政策工具例如PPP、PSL、再貸款、住房金融機構等的使用值得關註。央行決定自5月11日起降低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我們認為,1、這不會是最後一次降息,至少還要降到2%;2、請不要低估降準降息的累積效應,未來兩個季度經濟企穩回升可期;3、降準降息交替進行,降息了,降準也快了,年內再降150個BP問題不大;4、降息之後,投資品和資產都受益,基建地產(基準利率定價)產業鏈條可能最受益。 利率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中短期票據收益率全線下行,信用利差多數下跌。國債收益率1年期和10年期分別下跌1.2個和上升2.0個基點分別至2.68%和3.37%;國開債1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分別下降12.9個和上升5.0個基點,分別至3.19%和3.82%。上周10年期與1年期的國開債利差上升17.81個基點至62.34個基點。3年和5年期AAA票據收益率分別下跌9.5個和0.18個基點,分別至4.28%和4.40%。5年期AA+中票利差下跌2.69個基點至1.70%。珠三角票據直貼利率以及票據轉貼利率均下跌1.2個基點,分別至3.33‰、3.23‰水平。 4月貿易數據不佳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而美元走勢承壓適度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上周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報收於6.2094,較前周上漲66個基點,人民幣小幅貶值0.11%;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在周四達到6.1113,創14個月新高,周五收至6.1147,較前周上漲10個基點,略微貶值0.02%,波動幅度較前周有所減小。美元指數上漲乏力,上周五收於94.81,較前周小幅下跌0.02%。3月份以來人民幣穩中趨升,一方面監管層維穩基調頻出,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人民幣對美元需保持相對穩定,預計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總體穩定、雙向波動走勢。 1.降息不是終點,不要低估降準降息的累積效應 在公開市場上,央行公開市場上周未進行任何操作,連續三周暫停逆回購,公開市場仍無正逆回購和央票到期,公開市場零投放。 ![]() 當前資金面較寬松,央行連續三周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周五新股凍結資金開始解凍,短期流動性相對寬裕。4月份CPI同比增長1.5%,略低於預期,貨幣寬松預期進一步升溫。周五央行發布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一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3月末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去年年末下降22bp,降低融資成本仍是難點,但央行不會以量化寬松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註重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並將采取多種政策工具組合,預計後續結構性政策工具例如PPP、PSL、再貸款、住房金融機構等的使用值得關註。央行決定自5月11日起降低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我們認為,1、這不會是最後一次降息,至少還要降到2%;2、請不要低估降準降息的累積效應,未來兩個季度經濟企穩回升可期;3、降準降息交替進行,降息了,降準也快了,年內再降150個BP問題不大;4、降息之後,投資品和資產都受益,基建地產(基準利率定價)產業鏈條可能最受益。 上周銀行間隔夜、7天、14天回購利率分別回落20.5個、8.3個、25.7個基點至1.42%、2.34%、2.82%,降幅較上周小幅擴大,銀行間1個月回購利率下降14.7個基點至3.22%,降幅較上周縮小。R007五日均值下跌5.66個基點至2.41%,十日均值下跌13.81個基點至2.44%,二十日均值下跌22.26個基點至2.64%,降幅較上周明顯收縮。上周隔夜、7天、14天和1個月Shibor分別持續下跌24.7個、9.6個、23.5個、25.4個基點至1.44%、2.33%、2.83%和3.21%。 ![]() ![]() 2.利率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 國債、國開債收益率短端維持下行趨勢,長端有所回升。1年期、3年期和5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繼續下跌1.19個、6.44個、0.49個基點至2.68%、3.09%和3.25%,7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止跌回升,分別上漲4.99個和2個基點至3.4%和3.37%。1年期、3年期和7年期的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下跌12.9個、2.9個、0.9個基點至3.19%、3.6%和4.11%。5年期和10年期的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上升0.6個和5個基點至3.73%和3.82%。從金融債的期限利差來看,上周10年期與1年期的利差上升17.81個基點至62.34個基點。 ![]() ![]() ![]() 信用品市場:中短期票據收益率全線下行,信用利差多數下跌 中短期票據收益率上周全線下行。具體來看,3年期AAA中短期票據收益率下跌9.54個基點至4.28%,5年期AAA中短期票據收益率下跌0.18個基點至4.40%;3年期AA+中短期票據收益率下跌10.54個基點至4.75%,5年期AA+中短期票據收益率下跌3.18個基點至4.95%。 ![]() 信用利差多數下跌:3年期AAA中短期票據利差下跌3.1個基點至1.19%,5年期AAA中短期票據利差上升0.31個基點至1.15%;3年期AA+中短期票據利差下跌4.1個基點至1.66%,5年期AA+中短期票據利差下跌2.69個基點至1.70%。 ![]() ![]() 3.票據直貼和轉貼利率持續下跌 融資需求相關利率:票據直貼和轉貼利率。上周珠三角票據直貼利率、長三角票據直貼利率以及票據轉貼利率均持續下跌1.2個基點,分別至3.33‰、3.28‰、3.23‰水平。 ![]() 4.人民幣匯率小幅波動 上周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報收於6.2094,較前周上漲66個基點,人民幣小幅貶值0.11%;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在周四達到6.1113,創14個月新高,周五收至6.1147,較前周上漲10個基點,略微貶值0.02%,波動幅度較前周有所減小。美元指數上漲乏力,上周五收於94.81,較前周小幅下跌0.02%。4月貿易數據不佳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而美元走勢承壓也適度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3月份以來人民幣穩中趨升,一方面監管層維穩基調頻出,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人民幣對美元需保持相對穩定,預計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總體穩定、雙向波動走勢。 ![]() 來源:申萬宏源研究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長假期的Facebook上,被港版熱鬥小馬的視頻洗版,三歲新馬完美示範了輸在起跑線,卻可贏在終點線。人生就是充滿變數,有實力,亦會輸在起跑線;但人生亦充滿無限可能,只要努力,永不放棄,總有機會贏在終點線。2016年上半年剛過,恒指跌了5%,大家的投資或有虧損,或有盈利;但只要繼續努力,小心分析選股,追回失地或更上一層樓,要贏在終點線,絕對有可能。什麼才是狗股? 大家磨拳擦掌,希望為「七翻身」之月作好準備的時候,有媒體名家分析員就看中近日屢創低位的四環醫藥(460)。分析員指出四環已達「狗股級別」,「有望否極泰來」,並分析四環的市盈率及市賬率都相對主要同業較落後,應可在定下止蝕位後,能「搏升三成之餘」的回報!「狗股理論」(Dogs of the Dow)源自美國的選股策略,「狗股」就是指美國道瓊斯指數成分股中,股息率最高的10隻成分股。投資狗股一方面賺取高股息,另一方面可期望股價上升,以反映較高的股息率。單從「狗股理論」而言,指股價跌到低殘的四環是「狗股」值得商榷。首先,道指成分股即是美國藍籌股,四環顯然不是香港的藍籌股,而且更由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底停牌接近一年。其次,上週收市企在1.47港元的四環,2015年的派息只有0.059元人民幣,股息率約4.8%;但四環在2014年派息只有0.026元人民幣,股息率僅2.1%。若比較恒指成分股的領展(823)及電能(6),是藍籌股又派息穩定外,股息率分別是3.9%及3.8%,四環的股息率並不怎麼吸引啊! 有保留意見的數字可靠? 四環的市盈率是6.3倍,市賬率是1.2倍,是高是低,應由大家決定。但決定前,是否要判斷數字可靠?計算市盈率及市賬率,大家要依賴財務報表中的數字,但分析員及大家是否察覺,獨立核數師對四環的2015年財務報表,並不是完全的「無保留意見」呢?獨立核數師對四環的「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及「綜合現金流量表」,都是發表「保留意見」;換言之,獨立核數師對損益及現金流量的數字是有保留。做了全面審計的獨立核數師尚對數字有保留意見,分析員是否可照單全收,由有保留意見的數字所計算而成的市盈率呢?再者,就算四環的損益數字「有保留意見」但仍可用作計算,但在損益表中,四環經營溢利中約四分一是來自「終止確認一家附屬公司的收益」,是一次性的收益;故此,若調整此一次性的收益,四環的市盈率將會較高,投資抉擇亦隨之而重新衡量。人生充滿變數外,數字的變數也似乎愈來愈大,「有保留意見」的獨立核數師報告也似乎愈來愈多。2016年半年結日一天42份末期業績公告,「有保留意見」或「強調事項」就有四份,當中三份竟是「不表示意見」。選股目標是要贏在終點線,依賴有保留意見的數字,恐怕未必可贏在終點線! 林智遠 Nelson Lam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10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有兩項議題,分別是確定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的政策措施,部署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仔細研讀會議新聞通稿,頗有代表性地體現了李克強總理一以貫之的思路和本屆政府的施政特點:要把老百姓的日常感受變成政策的起點與終點。
擴消費固然重要,但消費領域千差萬別,如何施策?通稿中可讀出思路特點之一:精準。針對養老、教育、體育等消費領域,常務會提出要消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針對旅遊、文化等消費領域,提出要加大有效供給;針對健身休閑產業,提出要出臺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這與老百姓的日常感受幾乎完全一致。很多地方的媒體都曾報道過申辦養老機構審批困難的事情,明知正在到來的老齡化社會空著許多短板,但奈何手續極其繁瑣。所以此次常務會明確了,清理取消這一領域不合理的前置審批。
民辦教育前景廣闊,喊了多少年,發展卻並不理想。常務會抓住真正依靠市場這個牛鼻子,提出依法興辦的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可自主定價。體制機制是前提,確須政府精準出手。一旦理順,很多事情其實不用政府再操心,社會和市場自會調適到位。旅遊、文化、健身休閑等則主要面臨高品質的供給不足,“內容提供”亟需政府再助推一把。
與總理反複強調的一手助推新動能、一手提升傳統動能的思路相一致,消費領域也須“兩手抓”。上述三策重在開掘“新”,精準的另一方面則是升級“舊”。常務會提出要促進傳統消費升級,重點也選在公眾極為關心的汽車銷售、日用消費品的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等。
值得註意的是,通稿單辟一段強調加快康複輔助器具產業發展。此可謂“精準”其三。我國有2億多老年人、8500萬殘疾人和每年上億人次的傷病人。這一產業的發展,既可解民生之憂,又可謀市場之利,應該說是老百姓的真正所需。“鼓勵將基本的治療性康複輔助器具逐步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對貧困或重度殘疾人基本型康複輔助器具配置給予補貼”,這樣的政策表述,讓人感到溫暖。
無論簡政放權還是“雙創”,其對應市場主體的出口,李克強始終扭住商事制度改革不放。而對於商事制度改革,總理又始終緊抓一點,即減少市場主體的證照之繁,以“簡除煩苛”。去年實施的“三證合一、一照一碼”,今年10月1日起已全面升級為“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此次常務會更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將更多涉企證照與營業執照整合,開展“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試點。
從中可讀出思路特點之二:簡潔。李克強引用過這樣的諺語,“寧敲金鐘一個,不打破鼓三千”。他也曾告誡國務院相關部門,好的政策再加上真正落實到位,數條足矣,遠勝這也規定那也規定的長篇文件。被媒體稱為“習慣做減法”的總理,給國務院常務會烙上鮮明的簡潔印記。
周五早盤,兩市小幅低開,上證綜指報3,111.7點,下跌0.65點,跌幅0.02%;深證成指報10,783.28點,下跌5.69點,跌幅0.05%;創業板指報2,182.56點,與前一交易日持平。
盤面上,證券、海工裝備、農村電商、國防軍工、氟化工等板塊漲幅居前;股權轉讓、化工新材料、煤炭、油品升級、觸摸屏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寧波建工,賽為智能,來伊份,博創科技,田中精機等個股漲停;天潤乳業,*ST宇順,宏盛股份等個股跌超4%。
今日影響市場的重大消息如下:
1、交易所再次祭出“特停令”,權轉讓概念龍頭瀘天化昨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價於10月25日、10月26日 、10月27日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今日起將停牌自查。另外,高送轉龍頭煌上煌也因近期股價大幅波動停牌,這使得後市題材炒作變數再度增加。
2、根據公布的三季報,恒大人壽再進兩只個股的前十大股東。其中,持有積成電子約4.96%的股份;持有中元股份約4.95%的股份,持股份額均逼近舉牌線。
在資金方面,在資金方面,截至昨日收盤,滬股通凈流出逾5億元,結束連續六個交易日凈流入的態勢。另外,兩市融資余額四連升,截至10月27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5121.48億元,創1月26日以來新高;深交所融資余額報4001.61億元;兩市合計9123.0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7.48億元。
隔夜外圍市場方面,歐美股市集體走弱,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下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0.16%,報18169.68點。歐洲三大股指悉數收跌。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44%,報6986.57點,德國DAX 30、法國CAC 40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跌幅。值得一提的是,中通快遞的股票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首日即破發,中通快遞開盤價為18.40美元,收盤報16.57美元,較19.50美元的定價下跌15.02%。
關於後市,民族證券分析師指出,A股市場仍處於中期反彈趨勢中,在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之前,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極小。技術層面,前高3140至3160點區間不僅是1849至5170點的0.382的黃金分割位,同時也是A股長周期上升通道的中軌,技術壓力需要時間消化,目前市場量能持續保持穩定,並在前期密集成交區進行充分換手,敏感點位的蓄勢整理利於行情向縱深發展,反彈將繼續向上拓展空間,3140點不是本輪反彈終點。
國金證券表示,後市如果想要打破現有的格局,出現板塊差異更大的行情,變化可能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利率、匯率、股市政策等出現波動,給個股行業的估值重新洗牌;二是補庫存、企業利潤周期大幅變化、供給側改革推進速度有變化;三是,更長遠的來看,改革出現較大進展、全球經濟找到新引擎、VR/智能汽車/物聯網等領域達到量變臨界點。在出現上述變化之前,行情可能仍然延續慢工出細活的節奏,以低斜率緩慢演變。主題方面,國金證券建議關註深港通、債轉股、國企改革、舉牌等方面投資機會。
平安證券分析師陳輝亮表示,短期看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降低,體現在盤面上就是大盤全天基本沒有明顯亮點,場內資金了結兌現意願在不斷增強。“不過市場依然運行在年線上方,且60分鐘KDJ指標已經在低位,在一定程度上封殺了大盤的下跌空間。因此目前的弱勢走勢或仍可以定義為上升途中的正常回調”。密切留意3100點的支撐力度,切莫過於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