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灣最快樂企業家給年輕人的4個人生智慧 葉國一:別管贏過誰,只要每天超越自己就好


2011-3-14  TWM




這是入主益通之後,英業達集團會 長葉國一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從晚上六點聊到深夜一點,長達七小時中,他大談太陽能夢,談做事之道,談NB代工業的經營,更談葉家能富過三代的祕訣。

在 數百億身價的背後,有四個鮮為人知的處世智慧,請聽他娓娓道來……。

撰文‧賴筱凡、梁任瑋 攝影.攝影組 穿著咖啡色POLO衫,帶著一貫 笑容,這是入主太陽能廠益通後,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首度接受媒體專訪。這天的他精神奕奕,來到餐廳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口袋掏出一疊紅包袋,發起了福氣紅 包,「人家都說我很有福氣,趁著開春,我把福氣分給大家,讓大家沾沾喜氣。」這就是葉國一,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都得叫他一聲「老大」的 企業家,有他在,就笑聲不斷。他唱歌、跳舞、喝酒樣樣行,信手拈來就是好些個笑話,手腳靈活地變魔術,有他在的地方笑聲不斷,令人驚歎!

任 誰也猜不著,這樣有活力的科技大老,今年,七十歲。說他是台灣最快樂的企業家,絕不為過。

多數的人都不知道,他白手起家的背後,是在肥皂工 廠被老闆十一年「磨」成精,懂得察言觀色、習得做事之道。他的人生就像是一部活的台灣科技史,他在科技業界裡合縱連橫,所以他的好友眾多,縱使商場上爾虞 我詐,尤其NB代工業,「人人都想當一哥。」葉國一卻鮮少與人為敵,儘管手下大將難免抱怨對手,但他都是那句:「不要想說贏過誰、趕過誰,我只希望你們每 天超越你們自己。」他投資產業、常出手金援朋友,砸六億元救亞力山大健身中心後,又再拿十.五億元入主大板根(位於三峽的森林溫泉度假村,因發生財務問 題,請葉國一出手相助),「人對錢,真的要看開,只是要看開,真的很不容易!」但他做到了,雖然資助亞力山大的六億元拿不回來,他那股想幫人的心意卻沒變 過。

如今,他跨足房地產業,把產業版圖拓展得更廣闊,在他數百億元身價背後,有四個鮮為人知的處世智慧。他接受《今周刊》專訪,大方與人分 享,從晚餐時間談到深夜一點,時間長達七小時,以下為葉國一親自口述內容:

談做事

從小地方訓練自己的觀察力前一陣子,我看電 視在談蔣家的事,曾講了這麼一段:某一日,蔣經國和蔣孝嚴走在路上時,天邊有一群鳥飛過,蔣經國就問蔣孝嚴:「剛剛有幾隻鳥飛過?」蔣孝嚴先是一愣,接著 說:「我不知道。」但走沒幾步路,蔣經國又問:「剛剛一共有幾部車經過?」蔣孝嚴一樣又答不出來。

這讓我想起了我年輕的時候。

年 輕時,在老師介紹下,到他的親戚家工作,那是我的第二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師的廣告社上班,但他幾乎沒有時間來處理事件,心想,這樣不行,於是就到老 師的親戚家上班。

那是一間肥皂廠,可是你知道嗎?我第一天去上班就挨罵。

我的位置就坐在老闆對面,剛上班的第一個小時,電話 響了,我當然主動接起電話,對方要找老闆,立刻就請他接電話。老闆接過去之後,也和對方談得很開心,但電話一掛上,我就被罵了。

老闆大聲喝 斥:「你接電話時也沒先問他是誰,萬一人家要綁票怎麼辦?以後我的電話你不准接!」隔沒幾分鐘,電話又響了,我心想,老闆叫我不要接,那我當然不敢接,結 果我又被罵了,「你是聾了嗎?幹麼不接電話?」老闆又臭罵了我一頓。

後來,我學會了,人家打電話來,要先問是誰、哪裡找。

這 家公司在萬華從事肥皂製造的生意,所以在板橋也有一個甘油廠。可是那個時代工廠沒有電話,老闆都會叫我去工廠,請廠長中午來店裡。那個年代沒有什麼交通工 具,我騎著腳踏車去,從萬華騎啊騎,騎到板橋,請了廠長回來。

廠長回來,老闆第一件事就問我:「你去工廠,今天鍋爐幾度?」我愣住,於是, 霹靂啪啦又挨一頓罵。

隔沒幾天,老闆又叫我去請廠長回來,這次我去叫廠長時,學乖了,先看鍋爐。回來老闆果然又要問問題,心想,「好啊,給 你問。」我很有信心,一定能答得對。

「今天來幾名工人?」當場,我又語塞。

我的觀察力就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後來我養成習 慣,出門看到什麼都記在腦子裡,我到公司幫老闆做一件事,但要會替他注意十件事,這就是觀察力。就像當年蔣經國訓練蔣孝嚴一樣,蔣經國學的是經貿,所以觀 察力敏銳,看過的各方面都會記起來,我也是這樣被教出來的。

那一年,我十九歲。

但在做這份工作時,真的很恨,因為我家環境不 好,是三級貧戶,但是他給的待遇又很好,那個年代工作一個月有三、四百元薪水就很好了,可是我可以領一二○○元。為了家庭,我能怎麼辦?這一待,就是十一 年,卻影響我非常大。後來自己經營公司,就覺得要對員工「仁慈」,當初我被罵,所以現在我對人完全用不同的方式。

談經營

不 必為了搶當一哥自相殘殺不過,經營一個事業又是不一樣的事。

像我們最近買了益通,就是看好太陽能市場。以太陽能現在所有的產能對比全世界發 電量,才萬分之四到五,太陽能市場是非常大的,比起我們做筆記型電腦,真的太輕鬆。

我們做筆記型電腦,太冤枉了!全世界九五%的筆記型電腦 都是我們做的,可是大家為了想當一哥,殺成這樣,其實不必這樣子,這樣只是讓客戶的財報一直往上修,賺錢的都是客戶,重點還是要有合理的利潤。

早 期,我們曾遇過一位印度客戶,來台灣談生意。他來的時間通常不會太早,差不多上午十一點到,大概談到下午一點,我們都會禮貌性地請他吃飯。當他要走時,他 會跟你說,這個sample(樣品)他要、那個sample他也要,可是談到付錢時,這位印度客戶卻說了,「反正你也要請我吃飯,這樣吧,飯不用請了, sample免費送我就好。」你們一定覺得很愕然,怎麼會有這種騙子?這就是經驗。所以,後來英業達的員工在生意沒談成前,絕對不請吃飯,要請也只有兩 種,就是可樂和三明治。

經營事業就是要不斷地學,像現在,有很多人心裡面不爽,不爽像郭台銘這樣的人。我就常告訴我們的幹部:「不要想說贏 過誰、趕過誰,我只希望你們每天超越你們自己。」不要跟別人比,和郭董比你也不能不服氣,他今天是首富,人家做得這麼好,人家成功啊,你還能說他怎麼樣 呢?角度不一樣,郭台銘是成功的,他怎樣成功值得我們借鏡。

像郭台銘當初去龍華的時候,我帶他去蓋工廠,台灣(代工業與零組件供應商)的中 心、衛星體系,是我第一個實踐的,在馬來西亞,我帶了廠商過去看。後來大家去大陸投資,才有了中心、衛星體制,所以我覺得,要去力行他怎麼做。郭董會成 功,是因為他把這種模式放大了一百倍、一千倍,雖然心有不甘,但你還是要佩服他。

所以,我買益通後,KY(指友達董事長李焜耀)說要找我談 太陽能,看有什麼可合作,我說:「可以啊。」對我來講,我是開放的,現在有幾家都在找我合作。

代工筆記型電腦走向微利時代對我衝擊很大,如 何不要重蹈覆轍,大家應該要做得很好、要結盟、要有合理的利潤,不要再去自相殘殺,已經有筆記型電腦這個借鏡,太陽能不能再這樣子。我們可以少賺,但我們 不能虧。

雖然我已經交棒了,一下子幾十家公司都交了出去,董事長已經不是我,可是,我告訴財務長,有一樣東西我不能交,就是我的印章。很多 人說,我應該要把圖章收回來,讓李詩欽(英業達董事長 )蓋他的印章,因為蓋下去就得要有責任感,但我的想法不一樣,我希望從中協助,讓他能做得更好。

我 是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到現在做了幾十年董事長的經驗,他(指李詩欽)一下子跳這麼高,接這麼多公司,會有困難的。所以,現在我還是每天九點就去上班,早上 都是在開會,下午就沒什麼事。

開會時,我通常都閉目養神,但每個字、每句話都聽在我耳裡,尤其碰到集團會議時,從早上八點半坐到下午五點 半,中午也坐在同一個位子上吃飯,飯我還不吃,只吃菜、喝點湯,其他時間,我都是在聽,頂多上廁所兩次,可怕吧!

談投資

看 開金錢,但心中有一把尺很多人說我投資很多,幫很多人忙,可是其實很多人誤解我。

像我投資亞力山大,當時唐老師(亞力山大董事長唐雅君)找 我幫忙,我聽完簡報算一算,大概六億元可以救兩千名員工和他們的家庭,所以就答應了。後來才發現,亞力山大有會員,他們把會員預收款當收入,這個洞可不得 了。

後來,唐老師告訴我,隔天還需要一千萬元,但那時為了收掉績效不好的點,處理一些債務,已經投下了五億九七○○萬元,我就告訴唐老師: 「你的額度只剩下三百萬元。」再舉一個例子,三峽大板根的蔡董(蔡春隆)也花了兩年,透過各種方式想與我認識,我去看了一次發現,真的漂亮!

於 是,我就請蔡董來簡報,廖董(華國董事長廖裕輝)告訴我說,「蔡董做了十八年,真的很艱困。」不過這次我學乖了,第一件事就是問大板根有沒有會員,他們有 會員,繳會費就等同股東,來消費就可以免費。

我想了兩天,才決定幫這個忙,但我要求一切得按照我的規畫。我從如何還清銀行欠債、如何與股東 協商,到銀行聯貸蓋飯店,一手替他們做好計畫。我不是隨便投資的。

像我日前開會,英業達投資的一家公司,進去八年多了,投了四千萬美元,後 來溫副董(指溫世仁)兒子又投入了一千五百萬美元。不過,這個創業團隊很有趣,那個博士一直認為這是他和溫副董創立的公司,與英業達無關,可是,這錢是公 司出的,現在虧到只剩下五百萬元。

所以他第一次到總部來簡報,聽完我告訴他:「博士,我真的很對不起,這個公司好像我生下一個小孩,就擺在 外邊,給他一些生活費後,就再也不管他,我錯了。」實際上,我哪裡有錯呢?我根本沒有錯,因為他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公司,但我先把錯扛下來,要求他們董事會 馬上換人。

我和我們董事長(指李詩欽)、財務長三個人進去董事會,「你剛才講董事會要從兩個月開一次改成三個月,這不行,不僅每個月要開一 次董事會,還要每周來報告進度,在(英業達的)目標會議裡檢討,名字也要更名成英什麼達。」「做什麼就要像什麼,投資公司也一樣。」以前我們要介入很難, 可是現在博士得每周提出資料,他估今年大概可以成長三成,可是我的看法不一樣,「你不要坐在那個地方等生意,要走出去,把去年的業績提高一倍,當作今年的 目標。」你看郭董(指郭台銘)去年營業額兩兆元,今年準備要成長三○%,是六千億元耶!人家就是定個目標去衝,也許最後只達到四千億元,那也很不錯啊。但 你不可以把你的目標訂得很低,說我的目標達到了。

後來這位博士去找我們董事長(李詩欽)訴苦,覺得壓力很大,但我們董事長說:「不是我給你 的壓力,而是會長給我的壓力就是這樣。」投資要像一回事,更何況這四千萬美元是公司(英業達)拿出來的。

不過,人對錢,真的要看開,只是要 看開,真的很不容易!一般人都是拿了錢放不下。像唐老師的案子,我太太知道我以前幫了很多人,所以她也是後來才知道我幫了唐老師,她說:「我嫁給你,算四 十年好了,一個月你給我生活費五十萬元,四十年是二億四千萬元,還不到她(指唐老師)的一半。」不過,其實她是開玩笑,她能理解有兩千個家庭,如果我可以 幫得起來,是很好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又陸續幫了很多人。

談年輕人

待人處世嚴守「奉公守法」人家看我白 手起家,到現在可以幫很多人的忙,但現在時代改變,年輕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樣了。

年輕這一代,使用電腦很頻繁,可是,文字的使用就沒那麼好。 像我過年收到一封簡訊,寫著「全免鴻運大展」,應該是「金兔鴻運大展」才對!

對年輕人而言,我最大的感受是教育。現在的老師不能說、不能 打,老師管家長罵,不管也罵。用三字經的話來說,就是「玉不琢,不成器」。可是這樣的狀況,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存在,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玩,讓我很感 嘆。

像我每晚睡前仍有一個習慣,檢討我今天又做了什麼,一日三省不要講,我是每日都在反省,提醒自己為人處世要有天理良知,處世的時候不要 違背天理。

所以我寫下幾個點, 記在PDA上,每天都看,每天都想。(拿出PDA念)不抱怨、不計較、不爭功、不爭利,就像座右銘,時時警惕自己,少指責、少計較、少抱怨、不爭功、不爭 名、不爭利。

你問我,那年輕人出社會後呢?其實我很八股,就是﹁奉公守法﹂這四個字。

去年政大企家班有個聚餐,廖董(華國飯 店董事長廖裕輝)問我要不要去跟他們講幾句話,我問,「有沒有什麼主題?」他們說沒有,所以我就想說講個「緣分」好了,因為裡面都是企家班的,大家職位都 很不錯,都是些高階主管。

我的習慣是任何場合早到半小時。那天是約六點半,我六點就到了,可是沒有任何人來;六點半了,開始有工人來裝音 響,下面還是沒有人來;七點半,才來了三分之一,大家在講是不是該上菜,然後請我講幾句話,接近八點,才來差不多一半。後來我上台,主題就改成講「守 時」,我說:「我知道大家都是大老闆,非常忙碌,尤其現在這個時間又塞車,遲到是應該的。」當場, 大家只敢低頭吃飯。

我沒有念很多書, 但是我學的這些,就是相信它。

葉國一

出生:1941年

現職:英業 達集團會長

經歷:三愛電子公司副總

英業達公司創辦人

學歷:士林高商、韓國清州大 學名譽經營管理學博士家庭:已婚,育有二子

葉國一富過三代的祕密

—— 傳孫不傳子

我的兩個兒子 都很乖,至少他們不學壞,我常跟他們講:「老爸給你們的夠用,你們就好好的去保持,不要去做一些壞事。」我大兒子生三個男孩,小兒子替我生了兩個孫子,一 男一女,前陣子我問他們:「決定了哦?老爸的財產是分給孫子,不是分給你們的喔。」結果後來小兒子又再拚了一個,剛好一人三個。

像我只有一 個孫女,當然很寶貝,我這麼跟她說,「以後爺爺怎麼樣不知道,可是『國揚天母』頂樓以後給妳當嫁妝,有好幾百坪。」我灌輸我兒子就是一個觀念,以後你們賺 錢,不要給你兒子,要給你孫子。俗語說:「富不過三代。」現在我把我的資產留給孫子,至少三代沒有問題,我兒子賺的錢又給他孫子,這樣就四代了,哈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8

凱基銀行副董王幼章 鐵血裁員無懼抹黑 自認對的就別管他人

2015-05-25  TCW

凱基銀行副董事長王幼章,七年前從花旗銀行亞太區商業銀行處負責人轉任開發工銀資深副總經理,等待他的是士氣低迷、虧損連連的重重考驗,他的鐵血作風在內部引發反彈,他如何堅持改革打贏勝仗?

撰文•梁任瑋

周末上午六點,當眾人還賴在溫暖的被窩,大直河濱公園旁的草地,一群年紀已屆四、五十歲的大叔們戴著手套、拿著壘球認真地練習,他們的目標,是要蟬聯公司年度壘球冠軍,但這樣的企圖心,三年前的他們從來不敢想像。

領隊凱基銀行副董事長王幼章站在場邊嚴肅地說,「這攸關面子問題,不得不拚。」原來,激起這群大叔不服輸的動力,來自三年前開發金控舉辦的一場壘球賽,當時,王幼章擔任開發工銀企金執行長,他帶領同事倉卒成軍參加比賽,由於沒有準備好就上場,果然,第一場就被打爆了。

求勝決心︾

﹁別小看大叔自尊心﹂,帶隊練習壘球奪冠第一場就被淘汰,回來之後,王幼章對同事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如果我們不練習,永遠就是第一場比賽就被淘汰,要麼以後就不要參加比賽,既然要參加,就不要做半吊子。」為了扳回一城,他要求同事每次比賽前的兩個月,每周六上午六點一定要到球場練球。

「不可能啦!我們的體力怎麼跟凱基證券那些二十幾歲的小夥子比?」一開始,開發工銀的同事個個怨聲載道,不僅因為要犧牲自己的休假時間,更重要的是,「大家並不覺得為一場壘球比賽得獎,是一件值得付出的事!」王幼章說。

儘管同事參與意願低,但王幼章還是每周下場陪同練習,「不要小看大叔的自尊心。」他說,因為自己帶頭做,同事們也不好意思偷懶休息,加上開發工銀的壘球隊是開發金控所有參賽隊伍中練習最頻繁的,果然犧牲半天假日的付出終於得到成果,不僅隔年成績大躍進,第三年甚至拿下冠軍。

壘球隊逆轉勝的故事,正好呼應開發工銀這幾年的轉型成功,而王幼章正是推動改革的關鍵人物。

七年前,王幼章的名字在台灣金融圈非常陌生,雖然他的工作資歷豐富,曾任花旗銀行、亞洲新聞集團(News Corp Asia)總經理、百事可樂國際亞太區總經理,但因為上班地點都在海外任職,幾乎沒有什麼台灣企業界人士認識他。

二○○八年,開發工銀亟欲重振企金業務,開發金控大股東辜仲瑩透過開發金控總經理楊文鈞介紹,想挖角任職花旗銀行亞太區商業銀行處負責人的王幼章回台,沒想到,一向勇於接受挑戰的王幼章卻猶豫了,「第一,我從未真正在台灣的公司任職過,第二,我已離開台灣二十多年,如何融入本土企業文化,是很大的挑戰。」連朋友都持反對態度。

但辜仲瑩的一句話說服了他,「Eddie(王幼章英文名字),你身為一個台灣人,二十幾年都在海外工作,在五十歲的時刻回頭看,如果可以把我們的業務做起來,這將是無可取代的成就感。」就在眾人反對的聲浪中,王幼章離開了花旗,回台接下開發工銀企金執行長的職務。

那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王幼章一接手,首當其衝的就是全球經濟不佳、業務難以開發;其次,他面對的是一群早期中華開發士氣低迷、人力窘迫的組織,「工業銀行這幾年受制於法令限制,在台灣的發展持續萎縮,再加上長久以來累積的沉屙,王幼章要做好並不容易。」一位開發金控前高階主管透露。

改革受挫︾

重新整頓內部組織,黑函耳語滿天飛「巴士就要開了,你們要麼就上車,不然就離開,但不要擋在巴士門口不讓我開車。」王幼章上任之後,直接對同事這樣說,「你們可能還抱持很多懷疑,因為你們過去的工作習慣,讓你們看不到未來的願景。」可想而知的是,一股排山倒海的反對力量也隨之而來,「不少員工都另謀高就了。」王幼章坦言,初期他的作法引起很大的反彈,推動很多事情的進度都不如想像中順利,黑函、耳語不斷,來自辜仲●的支持,固然是讓他無後顧之憂持續改革的動力,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想著,「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王幼章如今在管理上展現的自信,源自於二十多年前,他在職場上遭遇的一件嚴重挫折。

當時才二十八歲的他,已是百事可樂台灣分公司的行銷主管,當時亞洲區主管想拔擢他擔任百事國際亞太區行銷主管,但他的老闆私底下告訴他,﹁你是一個台灣人,英文能力不好,我很擔心你將來在與美國總部溝通會有很大的問題,如果你要接這個位置,勢必得重修英文。﹂「那天回家,我為此痛哭了一個晚上。」這番話讓一路在職場非常順遂的王幼章自尊心完全崩潰,但他沒有選擇逃避,為了補足自己的缺陷,他找來專業的外籍家教,每周六上一整天的商務英語,「那一年的砍掉重練,完完全全改變我後來二十幾年的職場生涯。」王幼章說。

面對弱點︾

花一年時間重練英文

改變二十年的職場生涯

一年之後,王幼章的英文能力突飛猛進,他不但可以順暢地在美國總部對著全球一級主管進行一個小時的英文簡報,後來也讓他得以非金融背景的身分,進入花旗銀行任職,這背後的關鍵在於「你敢不敢勇於面對你的弱點?」他說。

因為長期習慣外商公司企業文化,進入開發工銀後,王幼章快刀斬亂麻,一方面組織改組,另一方面又再從外部找來更多新人導入新產品以提升獲利,例如貿易金融 Trade finance)及商人銀行 (Merchant banking),以應收帳款或物權當作質押擔保品進行授信,都是他進開發工銀後,積極發展的新業務。

也因為企業金融的業務擴大,讓開發工銀這幾年淨利息收入及淨手續費收入穩定成長,企金業務一三年稅前獲利貢獻僅六.七億元,一四年稅前獲利貢獻已高達十九.四億元,年增率一八九.四%。

七年來,開發工銀的企業金融部門從一個不賺錢的單位,到每年獲利成長翻倍,去年購併萬泰銀行後,凱基銀行與開發工銀合併後的企金業務將發揮更大的效益,王幼章回想過程,支撐他走過困難的關鍵在於「吞下我的自尊!」已經位居公司的高階主管,竟然還要吞下自尊?「在優退員工最後那段時間,我花了一些時間跟那些老大哥一一握手道別,有些更資深的主管,我甚至直接到他辦公室鞠躬致謝。」王幼章說,在公司裡,每個人的職責當然各有不同,重要的是,在意識上是對等的,而且應該堅持的地方就堅持,坦坦蕩蕩不退縮。

「改革的陣痛、人員的流失,沒有阻擋王幼章帶領工銀轉型的決心。」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說,王幼章由於有豐沛的中國人脈,使得開發工銀企業金融業務部門,得以在一二年到昆山成立中國租賃公司,而且很快就損益兩平,並順利在上海、福州、北京設立分公司據點。

曾在花旗與王幼章共事過的富邦華一銀行行長詹文嶽表示,「Eddie的個性永遠都很正面,就像當年他可以台灣人身分做到花旗銀行亞太區商業銀行處負責人,必然有他過人之處。」把挫折當作家常便飯的王幼章用成績證明,要突破逆境,只有捲起袖子帶頭衝,即使會被討厭,但他依舊堅持立場前行,終於也逆轉外人眼中不可能改變的劣勢。

王幼章

出生:1959年

現職:凱基銀行副董事長

經歷:開發金控資深副總經理、開發工銀企金執行長、花旗銀行亞太區商業銀行處負責人、董事總經理學歷:哈佛大學商學院AMP、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和紐約大學國際經濟學碩士

家庭:已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81

GGV ·李浩軍:別管別人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7/160890.shtml

GGV ·李浩軍:別管別人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GGV ·李浩軍:別管別人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

迷茫焦慮的2016已過去,機會與陷阱並存的2017已來。

本文由投資人說(微信ID:touzirenshuo )授權i黑馬發布 

投資機構最終決定投或不投都是綜合因素考量的結果,不投你並不代表不看好你或這個方向,可能僅是在特定的時間點或估值下的決定。

1、困惑與機會

我從2012年進入VC行業,至今已經走過了四個年頭,所以嚴格意義上在行業里自己也還算是半個「新人」。但四年多的時間里,我也恰巧經歷了移動互聯網從爆發到現在所謂「資本寒冬」的整個周期。這次我想與你分享自己在投資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在方向上都感到非常迷茫。究其原因就是目前中國經濟處於下行期,加之從2015年開始,智能手機用戶的人口紅利開始逐漸消失,整個創投圈也正好處於「上一波移動互聯網高潮剛過,下一波趨勢尚未清晰」的階段。

很多人在這個時間點看不清楚未來的方向,所以便顯得焦慮。實際上當年在Google、Facebook上市以後,也有很多人問互聯網還有沒有機會,而真實的情況就是美國互聯網在Google、Facebook之後每年還是能誕生一家幾百億美金的公司,包括Uber、Twitter等,都是在Facebook、Google之後誕生的,所以機會總是存在的。

另外,像中國這樣一個正處於轉型期的人口大國存在著非常多的機會,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發現機會並牢牢地把握住。

比如當初移動互聯網剛起步,離大勢清晰尚早時,騰訊非常害怕失去在即將到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地位,所以每個部門都絞盡腦汁地想著開發各種各樣的移動應用,甚至鼓勵內部競爭。即使兩個部門開發一樣的產品也是被允許的,後來就有了微信。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微信出自於騰訊也是個必然。

因此,我覺得現階段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不要太過焦慮,所謂「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要想在下一個大勢來臨的時候把握住機會,需要有一個平和、樂觀的心態,同時還要提高對新事物的洞察能力。

2、機會蘊藏在新人群中

這一兩年,我在社交和消費升級兩個方向上看得相對較多,如今新興90後、00後人群需要更好玩,更符合他們調性的平臺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其中有很多的機會。

社交

我一直認為,社交是每隔四五年就會出現大機會的行業。背後的邏輯其實還是人群的更替,新興人群在新的環境(包括網絡環境,手機硬件環境等)下,對於新的自我表達方式的訴求。

從QQ和微博最近的公開數據中也可以看出,QQ作為年輕人的熟人社交工具,目前用戶基本已經見頂,熟人關系鏈基本已經建立,所以年輕用戶的興趣交友需求需要新的平臺來滿足。其實在美國的青少年中,這兩年也有很多人已經不願意使用Facebook了,原因之一就是嫌Facebook不夠酷。

96c3061

*圖片來源:《企鵝智酷:2016年微博用戶研究》

另外一方面,微博卻出現了連續多個季度活躍用戶的上漲。可以看到隨著網紅經濟、直播等新的玩法的興起,用戶尤其是下沈在三四線城市的用戶被逐步喚醒並回歸。通過快手的飛速成長,也可以看出新興用戶群體的力量。因此,我們還是認為在這里會有大的平臺型的機會誕生,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如果能形成高密度的用戶關系和使用頻次便能夠帶來更好的社交交互體驗

消費升級

61bfe08

*圖片來源:《BCG波士頓咨詢:中國消費者洞察2016》

引用前段時間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的一篇報告,即使中國的實際GDP增速進一步放緩至5.5%(低於官方預期),到2020年,中國的消費市場仍將擴大約一半,達到6.5萬億美元的規模。18-30歲的年輕人口將占全部城鎮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他們的年消費增長率為14%——是上一代人(35歲以上)的兩倍。到2020年,年輕一代在消費總額當中的占比將由目前的45%增至53%。

這些年輕消費者大多成長在中國經濟市場化改革、財富不斷擴張的時代。他們沒有經歷過上一代人記憶中的經濟緊縮和困難時期,這也使得他們的消費意願更加強烈。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年輕的消費者有什麽不同?我在投資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兩個變化。

第一個變化:有調性的社區電商成為年輕人購物主要來源之一

現在許多90後都不用淘寶,因為在淘寶上購物時間成本太高,效率低且質量也參差不齊。他們購物時首先要求質量和功能要好,其次可能才是價格。因此許多細分的社區電商滿足了他們的需求,這也反映了國人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強烈訴求。

小紅書是其中比較典型的案例,它一開始只是做了一些購物攻略放到網上傳播,結果發現女生對此非常感興趣,於是就從海外留學生人群切入做了一個社區APP產品。

不過要做一個社區就需要有一群共同價值觀的人和好的內容,並讓大家產生交流。因此小紅書就在內容端將整個社區的氛圍和調性引導為發現好東西和好的生活方式,而這種好東西和好的生活方式並不一定要有一個很高的價格。

由於小紅書內容做得比較好,很多留言也會問在哪里可以買,於是小紅書就開始考慮將電商作為自己的變現方式。剛開始主要是考慮從高頻需求切入,而高頻和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食品、美妝、護膚品等。

現在想來,小紅書在從社區向電商轉型的整個過程中,社區增強了整個產品的粘性,為用戶支付準備了很好的基礎;而電商對於整個平臺而言,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也進一步增強了用戶體驗,因此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所以,當小紅書加上電商以後,整個用戶量和銷售額增長非常迅速。

第二個變化:追求健康和體型美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

我們曾專門跑到上海高校去和高中生、大學生聊天,問他們錢主要花在哪里,讓人十分詫異的是排在第二位的居然是健康和健身,所以我們判斷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經有了趨勢性的投資機會。

後來我們選擇投資了Keep,一方面是因為創始人王寧自己有過一段從180斤減到130斤刻苦銘心的減肥經歷,所以他能知道用戶的痛點在哪里。另外他做過產品經理,非常在意產品的細節,比如他知道這個課程的暫停按鈕應該放在什麽位置,課程的背景音樂要什麽感覺.....我非常相信一句話——對於用戶需求,我們永遠是發現者,而不是創造者。換句話說,CEO一定要先是自己產品的用戶

後來,Keep又將移動社交屬性和工具屬性相結合,用戶不僅將Keep視為健身工具,同時也將其作為運動社區。這使得Keep極具黏性, 因而90%的用戶願意在Keep上與他人互動,在社區中關註達人與其交流,並為好友點贊,社交分享屬性也為其帶來了高速持續的增長紅利。

投資這兩個案例也讓我明白,如今很多年輕的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消費一個東西那麽簡單,除了實實在在拿到手的東西,還需要身份認同、群體歸屬感以及無與倫比的體驗。因此,一個品牌一定要找到它的差異點,不能人雲亦雲。否則,年輕人是不會買賬的。

3、警惕機會中的陷阱

這幾年,很多領域看起來都很有機會,但我發現那些被大家稱為機會的領域中往往存在著一些陷阱,在這里也想和你分享一些我在這方面的思考。

比如,移動互聯網出海。許多創業者把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模式複制到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等海外市場,然而這當中有很多人並沒有把這件事想得非常明白,只是在簡單地追逐新興市場的人口紅利,如今還想做出海的創業者需要先明白這兩點:

1)工具類APP出海的紅利期基本已結束。一些工具類APP是之前許多出海創業者熱衷做的項目,因為這些產品本身不需要落地,所以不用考慮線下的種種問題,只需要將自身用戶體量做得足夠大就可以了。

但是目前工具類APP出海的紅利期基本已結束,而且這種項目單純依靠廣告來變現的模式瓶頸也非常明顯,因為流量會越來越貴,當用戶達到一定量級想要再取得新的突破非常困難。

2)創業者在一開始就要將商業模式想得相對清楚。今天的投資人會考慮到你的商業模式,甚至要想到這個商業模式之下你到底能賺多少錢,值多少錢,機構退出的時候能賺多少錢。

所以如今你把產品做出來了,也有了用戶,但就是沒有找到商業模式,那我會認為你在一開始就沒有把這件事情完全想明白過

再比如,互聯網自媒體。現在大部分網絡自媒體大號的商業模式主要為兩種:一是廣告,二是電商。對於一個媒體公司,如果你只是靠廣告來賺錢,那它不會是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因為廣告是一把雙刃劍,太多廣告會影響用戶體驗導致粉絲取消關註,所以一般情況下投資機構對於廣告模式都非常謹慎。

如果你是靠電商來賺錢也存在這三個問題:

1)如果你用公眾號賣產品,那你能夠賣的東西相對有限,因為這完全受限於你後臺的粉絲類型。比如你是一個母嬰號,就只能賣母嬰產品;你是一個汽車類的號,就只能做車的廣告。

2)投資電商公司的KPI與自媒體的KPI不同。試想把你當作一家電商公司來看,投資人會分析用戶獲取成本、留存、客單價、毛利水平等一系列指標,但如果是自媒體則是另外的分析思路。

3)你的購買用戶來自於公眾號粉絲,當公眾號粉絲增長到一定量級後,業務的增長就會出現明顯的停滯甚至下滑趨勢,公司估值也就到頂了,天花板非常明顯

當然,自媒體創業者也有將商業模式想得比較清楚的。比如同道大叔就是很好的IP探路者,他在線下開咖啡廳、賣玩偶,和別人合作出書、制作話劇,在線上賣星座相關的產品,形成了一種生態化的商業模式,由於變現渠道多元,所以其生命周期就會長一些。所以在不同業態下,商業模式也是不同的,但你越早想清楚就越好。

4、Lager than life

74c62a0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Knight)

最近,我在看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Knight)的自傳《鞋狗》,書中有一條建議——別管別人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停就好。甚至在你達到目標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來,不要過多地關註目標到底在哪里

看到之後讓我很受觸動,隨著自己接觸的創業者越多,就越覺得創業真的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只有不斷向前沖才有可能抵達終點。

而這過程中創業者千萬不能忘了初心。所以我常常會問創業者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的公司五年後會變成什麽樣子?雖然這個問題聽起來感覺有點虛,但這反映了你創業的初心,即你到底想做一個什麽樣的公司。

我提這個問題也是想確認你到底有沒有想明白自己的定位。因為創業不是一件草率的事情,如果真的是天天在琢磨自己公司事情的人,就能很快給出回答。

同時你創業的過程中一定要分辨清楚你與投資人追逐的成功是否相同。其實投資人與創業者所看到的成功是不一樣的,投資人都希望能投出十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因為從投資回報的角度看,若單個項目的回報不夠高就不足以支撐一個基金的回報;但是對創業者來說,只要是有真正需求的事都是值得做的,不是非得拿到風險投資才算創業,也未必一定要把公司做成十億美金的規模

因為每個創業者最終的理想和野心不一樣,也並非每一個創業者都有能力做一個十億美金公司的CEO。

而且,不同投資機構對什麽樣的公司能做成十億美金公司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投資機構進入的時間點不同,對項目的期望值也不同。所以,投資機構最終決定投或不投都是綜合因素考量的結果,不投你並不代表不看好你或這個方向,可能僅是在特定的時間點或估值下的決定

最後,將「Lager than life」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前行的創業者們,回歸初心,做你內心真正認為有價值的事,比你的生活活得更遠大一些。

方法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