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2 NextMagazine | |||||||||||||||||||||||||||||||||||||||||||||||||||||||||
這些年來寫過不少上市公司的文章,我對鴻興印刷留下特別深刻印象,印象源自一張照片。幾年前,在鴻興年報看到一位平實長者,他穿短袖恤衫,沒結領呔,臉帶慈祥。 在上市公司年報出現的一切,全經精心包裝,而這間公司給人家看到的「包裝」,就是一位穿短袖恤衫的主席;好感油然而起。 近 日鴻興宣布發行新股予美資私募基金,集資八億元,資金用於減債和終止若干衍生工具合約。交易完成後,私募基金會取代任氏家族成為大股東;除了集資,鴻興同 時發出盈警,披露為衍生工具減值。這一連串消息來得突然,相信鴻興財務狀況一定出現了問題,任氏家族迫不得已才引入新投資者,把大股東之位讓出。 鴻興在九○年上市,過去給投資者印象是平實、可靠、穩定,是少數被基金鍾愛的優質工業股。鴻興是家族生意,創辦人任昌鴻近年逐步把生意交給子女。老牌工業股陣腳大亂,大股東位置轉移,究竟發生甚麼事? 用「慘」來形容工業股近年面對的困境,可能太過客氣。人民幣、原材料價格、工資及其他經營成本急升,加上勞動法、稅制的修改,都加重經營成本,再遇上美國經濟放緩,需求減弱,成本不能轉嫁買家,廠家苦不堪言。 鴻 興面對的經營環境,不會比上述慘況好得太多。過去五年,鴻興營業額從18億元增至31億元,升幅七成,但純利只從2.4億元升至2.8億元,升幅不足二 成,反映利潤不斷下降。從○三年至○七年,固定資產翻了一番,同期應收賬和庫存上升超過一倍。為了維持盈利,鴻興需要不斷擴張規模。 我 認為鴻興的問題,導火線之一是盛名所累。因為鴻興是優質工業股,管理層身邊忽然多了許多銀行家。以前鴻興賺10元,拿5元派息和留作儲備,餘下5元投資發 展產能,賺幾多就投資幾多。但銀行不可能只服務地產商,偶爾要找三兩間工業公司來潤色「客戶組合」,有資格被選出的工業客戶為數不多,鴻興必定榜上有名。 忽然間賺10元,但可動用的資金不止10元,讓工業家的夢想可加快成真。 過去五年,鴻興的債務由不足4億元急升至15億元,其中最大規模的 借貸行動,是○六年發行8億元可換股債券,資金用於擴張產能。換句話說,鴻興於兩年前大幅投資,那些新添的設備在最近一年,即是經營環境最惡劣的一年才投 入生產。我想像得到,銀行家的推銷論點可能如下:「假如股價升至超越換股價,債權人一定會換股,到時公司不用還債,變相高價發行股票。」但股價下跌,可換 股債券中的「可換股」特色立即消失,變成必須還錢的「債券」。 鴻興決定擴張,應該經過深思熟慮的計算,但不能否定,當有銀行資金擺在眼前,有可能擾亂管理層的決策思維:投資是因為有錢去投資,抑或是計算過後認為應該去投資。在「賺10元使5元」年代,投資決定是否更加嚴謹? 至於鴻興在衍生工具錄得巨大虧損,我的推測是並非來自日常業務套戥,而是交易牽涉槓桿效應以及有投機成分。衍生工具發展過急,會計披露制度完全追不上,在鴻興的賬目看不到大額衍生工具的踪跡。 投 資者會認為做廠就不要搞投機,不熟就不應該去做。我以一個「廠佬」的身份替鴻興說句話。過去一年,做廠真的很艱難,但這期間股票狂升,賺錢似是來得容易, 加上銀行家無處不在,外間的誘惑實在太大、太多。正行生意順境的時候,殷實廠家大都專注本業,尤其是作風保守的任氏家族,可是去年經營環境艱難,是工業家 的「非典」時期。 從鴻興近期一連串行動,我感到四個字:痛定思痛。集資8億多元,用來還債和中止衍生工具合約,似是「斬手指戒賭」宣言。業務上,鴻興犯的錯,只是擴產時機不宜,但擴充的產能本身沒問題,當訂單重來,就是重要資產。 鴻興辛勞的二萬多工人加上久經戰役的管理層沒有變動,私募基金目標是賺錢,不是擁權,假如鴻興能捱過目前困境,待市場復甦,任氏家族不難重奪大股東地位。鴻興當前急務是重拾「賺10元使5元」的思維,再穿上短袖恤衫,多留在廠房,少見銀行家。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
估值遊戲(超過50回應則有答案)上個星期的問題可能太難,今個星期出一個較易的問題給大家,去年,小弟去年中拍過的北角港鐵站A4出口可以到的某系上市公司的大本營的地庫。並我出過這一題問題給大家,就是問這兒的價錢,問題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032 ![]() ![]() 而去年亦曾經開估過答案: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036 但小弟今日問的問題就是,這個物業曾經在1997年賣給同一間上市公司,價格是多少呢? 如果有超過五十個回應,我就會在下星期日公佈答案。 少少誤導提示: (1)該公司在前天購入該中心23樓的作價是5,817.24萬港元。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344 (2)在某人的關係人注資該公司的附屬的取得部分股權中,該公司有部分物業是在這個中心,內含估值報告,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22/LTN20091022196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57
两亿美元买来的标准答案:坚持“不做不懂的东西” 李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15bad0100ia7t.html 另外亏钱的投资有好几次,多数都可以原谅,但有一次属于极度愚蠢,就是跑去做空百度。之前投资表现非常好,有点飘飘然,真以为自己很厉害。开始还是想小玩 玩,后来又不服输,最后被架空而投降,所有账号加起来亏了很多钱,大概有1.5亿到2 亿美金,其中有个账号到现在都翻不了身。最可惜的是,这次错误把现金储备全部消耗掉了,机会成本巨大。而且最遗憾的是,这个错误是发生在巴菲特叫我不要做 空之后,现在知道什么叫“不听老人言”的后果了!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 钱,不做不懂的东西!不过,这其实不算我最差的投资,因为这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投机。 ----段永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一个“不做不懂的东西”,全世界有几个人愿意听这么一句消极过度的警言?在中国这个“无为几乎等同于无能”的国家,如果谁不学做一些“与 时俱进”的有新时代烙印的“投资”确实是显得太落伍了。 其实这不算老段最差的投机,因为这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赌博。 至 少投机剩者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做价值投资睡得好觉,吃得好饭,潜得好水;做赌博式投机可能某天想跳楼卧轨。 谁仍然继续做空主要利润来源于中国的德国大众、做空百度、做空中国XX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6
中鋼七十九萬名股東最想知道的答案 鄒若齊能讓中鋼不再當選舉祭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45
答案是信任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62
答案是冇答案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5
教師教答案 左丁山2012-1-20 AD 最近香港第一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參加模擬考試,報紙多加報道。據報經濟科有二萬二千名考生報考,係一科熱門科 目,考題之中,有啲係時事題,以時事考驗考生對經濟學概念之理解能力。有一條問及本港教科書價與市場供求關係,要求學生提出根據市場理論,分辨本港教科書 係邊一種市場結構。 睇勻晒,本港教科書市場結構唔係「壟斷性競爭」?難諗啲喎!韓老師可能憑佢嘅教師選買經濟 教科書嘅經驗,知道有幾家出版商有市場影響力(如上述第六項 Market Power)都唔定。不可不知,香港學校買書之時,以往要求出版商送埋教材及教師用書、試題庫等等,而教師嗰份由學生家長付鈔(自去年學年開始前,教育局 明令唔准,但學校冇錢買教材),呢項出版書之額外成本,唔知教師有無講清楚俾學生聽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9
價值沒有標準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93
陳東昇:答案就是時間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318陳東昇,1957年生於湖北天門,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1993年創建嘉德拍賣,1996年組建泰康人壽,2003年成立非盈利藝術機構泰康空間,致力於當代藝術家實驗性創作的推動和研究。最近獲得第二十一屆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
1.進行藝術贊助的契機是什麼?除了這個領域,你還對哪些東西特別感興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94
扛下債務、走過病痛 逆境中找答案的兩屆金鐘影后 林依晨:生命的禮物往往來自討厭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