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陳東昇:答案就是時間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318

陳東昇,1957年生於湖北天門,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1993年創建嘉德拍賣,1996年組建泰康人壽,2003年成立非盈利藝術機構泰康空間,致力於當代藝術家實驗性創作的推動和研究。最近獲得第二十一屆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

 

 1.進行藝術贊助的契機是什麼?除了這個領域,你還對哪些東西特別感興趣?


  中國當代藝術最開始是邊緣藝術,很多作品被駐華大使和外企高管收藏,可惜之餘有很強的責任感,作為企業家,有這個實力就來做了。這些年讀很多歷史、金融方面的書,關於創新、企業家的分類這些都比較感興趣。


2.什麼是你早年深信不疑,如今深表懷疑的東西?


  世界觀確實有所變化,原來信奉集體主義,社會開放後追求個體自由,產生了一些對立觀點。但作為企業家,我還是有較強的集體主義認同感。這是個融合的世界,需要集體主義同個人主義的協調,以個人主義為主,但要有集體主義。


3.有什麼堅持多年的習慣?願意把時間用在什麼事情上?


  讀書讀報,我從中學時候開始讀報紙一直到現在。我1972年讀中學,那時認識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一份報紙。


4.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何建議?


  就像當年的老人看不懂我們一樣,我們也看不懂今天的年輕人。我認為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做一個對社會有作用的人就好。有一小撮精英分子如大科學家、大企業家等承擔社會的主要責任,大部分人還是做一個守法公民,創造合理收入,建立美滿家庭,讓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


5.如果現在開始創業,會選擇哪個領域?為什麼?


  基本符合經濟潮流,不需要分產業好壞,選擇一個細分領域,做到行業的領頭羊。很小的領域也可做出全國乃至世界級的企業。


6.你說過老了以後回嘉德去,現在還這樣想麼?


  很可能啊,商業世界折騰累了,看看古畫,多讓人輕鬆。


7.對贊助藝術家有何偏好,挑選有何標準?個人收藏藝術品麼?


  以學術為主,用純藝術的標準來尋找當代的年輕藝術家,有點清高、偏愛理論化。年輕藝術家未來會不會成功,誰也不知道,但贊助不能有一絲商業動機。我們 偏好當代藝術,比如實驗藝術。個人不收藏,看過太多藝術家或藏家後代為財富而爭奪。對藝術品收藏,我認為法人的形式更好一些,比如博物館等非盈利機構。


8.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人生中有什麼戲劇性時刻?


  馬克思,高中時候讀《馬克思傳》,崇拜得五體投地。戲劇性時刻是選擇去經商。原來的夢想是做一名教授,有七十二弟子,做夢也沒想到後來做了企業,這就是時代把你推上去了。


9.怎樣看待「運氣」和「命」,得到最好的一次機遇是什麼?


  以經商、從政、做學問舉例,做頂級企業家、政治家或學者,並非勤奮和天賦就能決定,成功因素很多也很複雜,需要多點運氣,有時一個細微因素就起決定性作用。但要做百萬富翁、局長或教授,只要努力都能做到,這就是差別。


10.你較為珍視的一個品質是什麼?有何快速認識人的技巧?


  堅持,不是很多人能做到。我認為耐住寂寞、堅持做到行業中最好,當繁榮來臨的時候,抓住機會,總會有結果。送給創業者四句話:目標純正、心無旁騖、做正確的事,答案就是時間。另外人與人交流真誠是基本,要坦率,不需要把自己包裹得看不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