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濟泡沫破滅前如何捍衛財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085.html

為什麼說現在的中國股市管理層救不了市

中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經濟泡沫。所謂經濟泡沫指的是由於局部的投機需求(虛假需求)使資產的市場價格脫離資產內在價值的部分。它實質是與經濟基礎條件相背離的資產價格膨脹。

最近10年中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發展,而是炒房炒地炒煤炒礦,全國各地大量地蓋房子,通過印鈔票和大量負債來蓋大的房子維持經濟的虛假繁榮。

筆者這幾年去過100多個城市,與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銀行都進行過深度合作與交流,我國的地方政府幾乎都是負債,國企能抵押的資產都抵押給了銀行,大量的民企早已是資不抵債,大量的資金都湧向房地產,民間借貸也是把融來的資金都投入到了房地產。

中國現在銀行及金融機構的資金都是通過各種渠道投入到了房地產,因為,只有房地產能勇敢地提高融資成本,於是信託、企業債、私募等,凡是能用上的金融工具全都在幫房地產融資,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全世界最大,仍然還能支撐這麼久。

當全國各行各業20年來都想從房地產獲取暴利的思維定式下,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已經大於了380年前的荷蘭的鬱金香花了,由房地產吹起的中國經濟泡沫破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泡沫經濟是指由虛假需求形成的局部經濟泡沫通過一定的傳導機制使社會有效需求得到過度刺激而形成的虛假繁榮現象,在這種傳導機制中,金融管理當局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局部的經濟泡沫向全局的泡沫經濟演變的主要誘因。

面對房地產泡沫帶來的金融危機肯定是先在股市反映,對於中國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引發的股市和黃金下跌根本不是管理層能救得了的,救市論只能讓更多的投資者去當炮灰。

日本的金融危機教訓應吸取

日本,一個擁有2億人口、資源匱乏的島國。上個世紀90年代而它卻成為了亞洲最先崛起的國家,無論是其經濟增長的質量、工業化產品的競爭力、還是財富積累的速度和規模,都足以讓人為之驚嘆。

而今天的日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從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開始,經濟增長長期停滯、國民收入降低、失業加劇。

1993年,日本人用了22年的時間,終於使人均GDP從世界第18位達到了世界第1位,而20年後的今天,日本人均GDP又從世界第1位跌回到了世界第22位。從經濟泡沫破滅開始往後的20年時間,被日本人稱作「失去的20年」。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直至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經過30年的發展,不僅在低端國際市場擁有了巨大的優勢,在鋼鐵、汽車、家電等高端行業也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一個個絢麗的光環不停的籠罩在這個島國頭上:世界最大債權國,美日貿易逆差屢創新高,用一個東京都的地價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用一平方英里東京帝國廣場的地價就可以買下整個加州。

日本人甚至自豪的說:「要買下整個美國,然後再把美國的土地再出租給美國人讓他們居住!」

在當時的日本,所有人都認為明天的房價、地價會比今天更高,沒有人相信這一切會停止下來,彷彿這一切都將美好的持續下去。而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卻強烈的感受到了日本經濟的巨大衝擊和威脅。

首先是日元迅速升值。由於日元升值,直接導致出口受到巨大打擊,利潤大幅下滑,出口企業的產能嚴重過剩。迫於壓力,很多出口型企業轉向內銷,進而直接擠壓國內企業的空間,又直接導致了國內企業利潤的下滑。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整個日本製造企業由於出口下滑和國內企業「自相殘殺」,導致利潤大幅下降,甚至虧損,整個日本產業界陷入經營困難,擴大生產的積極性大大受挫。

同時,隨著熱錢大量流進日本,快速的進入日本證券、房地產市場等各個投資領域,而日本迫於美國和刺激內需的雙重壓力,大幅降低利率水平,由此導致本以高漲的房價更加飆升,而股票也開始屢創新高,從1985年的14000點左右,上漲到1989年12月的38915點。

面對如此嚴峻的經濟形勢,為防止泡沫的持續擴大,日本政府開始採取一系列措施。首先便是提高利率,把利率從2.5%快速提升至6%,同時緊縮貸款。而由此引發的崩潰,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在日本各個領域接連發生了。

首先是股市,從1989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點位38915點開始,日經指數直線下跌,一路突破多個整數關口,到1992年8月份,基本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其次是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由於日本政府意識到資產泡沫的巨大,期望通過土地稅制改革、限制房地產投融資和金融手段來擠壓泡沫,與此同時,還配合上了巨大的新聞輿論壓力,在多種衝擊力的撞擊下,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終於破滅了。

其三是金融體系壞賬急劇增加。由於日本的金融體系與土地捆綁太為密切,隨著土地價格急轉直下,作為土地擔保的債權轉眼都變成了不良資產。而由此引發了長期的金融滯漲,直至今日仍然存在。

其四是實體經濟遭受巨大衝擊,大量企業停產倒閉。隨著利率的上升,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於此同時,由於房價、股價大幅下跌導致的民眾資產大幅縮水,國民消費能力不足,加之由於泡沫經濟引發的工人工資大幅上漲和銀行貸款難度加大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直接導致了大量的企業破產倒閉。

其五由泡沫經濟所導致的全體國民投機成風。一時間,彷彿所有日本人都在炒房、炒股,對能擁有一份安定的「鐵飯碗」工作趨之若鶩,而對創辦企業實體卻越來越少有人問津,整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大幅下降,一向以創新理念為企業生命的日資企業,彷彿也好景不在。

而今,距離日本經濟泡沫的破滅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反思這段歷史,其中的教訓可以說是深刻的。而今天的中國,在某種程度上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如靠炒房炒地炒煤炒礦,房價暴漲,物價上升等等,而去年,我國GDP總量已經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人們不禁要問,如今的中國如何才能避免步日本經濟盛極而衰的後塵?如何才能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的發展?

泡沫破滅時如何保衛財富

經濟的發展要按規律運行,當通脹來臨時應當擰緊水龍頭,當通縮來臨是才能打開水龍頭。目前中國股市雖然下跌,但沒有真正見底。因此,經濟的泡沫我們還在死扛。稍微懂點經濟學的人都明白,光靠扛是扛不住的。面對無法迴避的經濟泡沫和金融危機,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保衛好自己的財富呢?

首先,作空。選擇銀行股及地產股等逢高融券賣出,或者在指數反彈是逢高作空股指期貨,但是,這種投資策略專業性很強,並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有能力把握;

其次,是空倉,空倉耐心再等半年,空倉看似容易,99%的投資者是沒有定力能做到的;

其三,實在控制不住投資的衝動,就用少量資金建立對沖組合,對於銀行及地產股等在其反彈誘多時融券賣出,對於百里挑一的投機題材股在其發動攻擊時買入作多,同時在股指期貨上,指數反彈時逢高建空倉,股指暴跌後逢低建倉,形成三至五個對沖投機性組合來鎖定風險和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38

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0.html
這個下午由崗廈開始沿深南路經會展徒步至車公廟。但見人流熙來攘往、設計極富現代化的商廈林立在這個福田CBD,誰可想到十多年前這一帶地區只是一片爛地和工廠矣。在上世紀90年代有次Call某深圳電視機製造商的CFO,約了他在當時還是工廠區的車公廟中一個圍村食野味。當年食野味的玩法係先在大地揀野味,然後返回極簡陋的所謂VIP房一邊唱K一邊吃。當年有兩種野味食,其一是圍村大地各種背脊向天的奇珍異獸,其二是由媽咪帶上VIP房的大江南北囡囡。所有VIP房皆有廂房,酒客酒酣耳熱之後大抵順便帶囡囡往廂房促滕談心。第二天一條開給當年深圳「高科技」公司的Credit Line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傾成。
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貨幣是真的,它叫美元。而全世界級的金融體制亦圍繞美元及其支付系統運動作。共匪可謂近代少有遠早於1971年Nixon Shock便玩印銀紙絕技的的政權。在解放前共匪蘇區,掌管財金的毛澤民和陳雲諸匪首便已經在沒有硬貨幣Back-up下印匪幣。當今共匪印銀人民幣的能力其實是建基在東風ICBM、一個近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奇蹟和不斷流入的美元。筆者斷然,全世界的貨幣匯率皆是緊盯美元的政經博奕的關係,而非什麼宏觀經濟因素,否則日元乃至人民幣也不會是在雙方財金官員中傾的問題。雖然中國行外匯管制,但在匯率上並非完全自主的。首先自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美元便透過貿易(經常帳)和FDI(資本帳)不斷流入。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實際上也是其他國家央行)一定程度上行類似香港聯匯制度(分別是匯率是明Pegged在7.80還是一個心照不宣的Range),人行必須不斷印人民幣兌美元以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可接受的範圍。
由於近十多年中國經濟實質上有持續高速增長,加上天量美元流入和米帝的干預,人民幣才會出現愈印愈升的神話。這天在福田會展CBD附近看見數座新建成的什麼大型深圳大中華IFC商場航母因丟空多時而顯得破舊(試問Globally又可以容納得多少個IFC?),可見中國經濟放緩實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加上世界工廠這個神話已經破滅,美元流入中國金融體系下亦會放緩。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會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要不維持現有人民幣匯率甚至升值的神話,但這會令貨幣供應(如M2)放緩令國內銀根緊拙;要不為應付銀根緊拙而加印人民幣,但這誓必令人民幣匯價走軟。
事實上,美元兌人民幣匯價已經由2013年2月21日的6.2403下跌至2013年7月5日的6.1324。筆者拙文《克強經濟學》指出2013年6月錢荒Shibor高企皆是人民幣銀根緊拙有關,當中跟年結時中國銀行業在Shibor市場拆入短錢以作粉飾門面之用和新一代共匪領導人重拾昔日朱鎔基總理緊縮政策的「克強經濟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亦是近月中國美元頭寸緊拙所致。加上在Abenomics下日元不斷貶值,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81

熊錦秋:從海普瑞神話破滅看如何重啟IPO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85278.html
IPO重啟如箭在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海普瑞發行上市到目前的演變,其中有太多的教訓值得反思。

2010年海普瑞招股書表示,「最近三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73.78%和244.53%」,另外公司還頭頂國內唯一通過美國FDA和歐盟CEP認證的肝素鈉原料藥生產企業等概念,再加上當時最牛基金經理王亞偉稱海普瑞「之前很少見到這樣好的醫藥企業」,海普瑞風光一時,發行價達到驚人的148元。配售名單中,有保險、基金、社保基金、大型國企財務公司等大塊頭。

但海普瑞上市後又是什麼樣呢,2011年度營業總收入及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5%和-48%,2012年度營業總收入及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9%和0.37%,2013年一季度淨利潤再度下滑19.84%。海普瑞IPO募集資金59億元,其中超募48.15億元,原本投資4.83億元用於年產5萬億單位肝素鈉原料藥生產建設項目,但拖到目前募投項目也遲遲未能建成;另外,目前公司仍有47億元募集資金趴在銀行賬上。

海普瑞神話徹底破滅,上市後股價持續下滑,在廣大股民哭天搶地的同時,高盛作為原始股東卻賺得盆滿缽滿。高盛早在2007年起就潛伏海普瑞,持股解禁後自2012年二季度開始便接連減持,7000萬元成本的股票套現已經10億元以上,剩下的近4000萬股目前仍有近8億元的市值,獲利達數十倍。

從海普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公司發行股票並上市,並沒有對公司業務發展產生什麼助推作用,大量資金仍然趴在銀行睡大覺,形成資源浪費,另外也形成了巨大財富轉移效應。反思海普瑞發行上市,筆者認為,要重啟IPO,最起碼要做好幾件事情。

首先是解決詢價對象捧場新股發行的問題。2012年2月證監會向基金公司下發了 《關於加強新股詢價申購管理有關問題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及員工不得受人請託進行報價,不得進行非理性報價等;中證協2012年9月出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詢價和網下申購業務實施細則》,要求詢價對象所屬業務人員或研究人員不得在參與首發股票推介活動時收受禮品或禮金、不得抬高或壓低股票價格等。

什麼是合理定價,什麼是抬價,誰能說得清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定義什麼估價才是公正估值,既如此,那麼即使基金經理在詢價時內心故意抬價,外人也難看透。另外禁止詢價對象明面收禮,但幕後的又如何管得住?

導致基金、國有主體等詢價對象出價不公的根本原因,是委託代理鏈條出現問題、約束機制難以到位,因為這些錢不是他們自己的錢。要讓詢價對象不抬價,單靠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口頭上禁止詢價對象不允許抬價,說一萬次,出一萬個文件也沒有作用。必須建立可靠機制,讓這些操盤者從內心深處不願為之,比如將基金改造為發起式基金,基金份額中有相當一部分份額是基金從業人員自己的,當然不願捧場新股發行。

其次,防止IPO資金超募。禁止沒有什麼資金需求的企業上市,只有確實急需大量發展資金的企業才允許上市;以擬發行企業募投項目所需資金為限,詢價得出發行價之後,擬募資金總額除以發行價就是發行份額。發行人應充分考慮 「社會公眾最低25%的持股比例」的股權分佈要求,留出余量;否則企業發行價過高,有時可能使得對外發行份額難以達到股權分佈要求,這種情況下發行終止。

其三,嚴厲打擊市場投機操縱。當年有人炮製海普瑞肝素原料藥等題材,股價就遭到瘋抬。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這個新的歷史條件下,股市中的新經濟、新行業、高科技、成長股,成為誘惑投資者參與炒作的新題材、新迷魂藥。目前創業板沒有市盈率只有脫離股市大勢的瘋炒,其實也就是將來新股與老股走勢割裂、分離的預演。現在創業板可以一枝獨秀投機,預示將來新股同樣獨享投機盛宴。

其四,嚴格控制外資享受超國民待遇。讓外資享受國民待遇,這無可厚非,但是讓外資等資本掮客在股市頻頻作為原始股投資者大獲暴利,這無異於作踐國內股民、讓其只能在二級市場無辜承受追炒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459

瘋狂的比特幣:破滅前的「南海泡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221

今年10月下旬以來,比特幣屢創新高,截至本日,比特幣對美元還創下了七天漲100%的記錄。

比特幣如此瘋漲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去那些不堪回首的泡沫洗劫。

Cambria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Mebane Faber就想到了1720年英國發生的史上首次證券市場泡沫——南海泡沫。

為此Faber展示了以下三幅圖表,將到目前為止比特幣的上漲勢頭與破滅前後的南海泡沫對比。

第一幅圖是比特幣對美元的匯價和南海泡沫股票達到巔峰前的價格走勢。

第二幅圖是過去8個月比特幣對美元的匯價走勢和南海泡沫破滅前8個月的走勢。

第三幅圖最重要,它展示了南海泡沫泡沫破滅後的走勢,如果在最高峰時入手,泡沫破滅後損失高達90%。

所以,Faber提出的疑問是:有人相信比特幣今後會漲到100萬美元,可他們有沒有計劃過怎麼退出?會不會堅持持有?

附送圖表展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1718年12月到1721年12月南海泡沫期間的投資經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32

泡沫終究都會破滅 一隻花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e0ri.html

  「貪慾使人瘋狂。」伯頓·麥基爾曾經這樣評價投機者。雖然大家都知道投機熱潮後的結果,但通常會很快忘記教訓。不過,歷史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當市場造成驚人的投機癲狂之後,伴隨而來的也總是失控的崩潰。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球莖毫無理由地上漲,僅僅在1637年1月一個月裡,價格就增長了20倍,到了2月,市場崩潰,球莖的價格跌過了1月的增幅,很多投資者傾家蕩產。20世紀20年代晚期,美國股票大幅飆升,隨後又迅速崩潰,導致了大蕭條,到1932年股市見底時,多數藍籌股下跌超過90%。

   這樣的情景在20世紀90年代晚期再一次重演,納斯達克指數從高點下挫超過75%。互聯網資本集團曾漲到每股200.94美元,到2002年底每股只剩下0.36美元;康寧公司從每股75美元跌到每股3.31美元;捷迪訊光電公司一度高達每股140.50美元,後來每股只有2.47美元。

   投資者付出的代價總是非常高昂。當市場充斥著許多「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的話語時,股價往往就被推高到一個巔峰。但是接下來的股票價格也很快就詮釋了地心引力定律。就像上面所列舉的幾個例子,2000年時雖然股本淨值是負數,互聯網資本集團的市值卻高達500億美元。捷迪訊光電公司的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是它收入的200多倍。著名的價值投資者加里·格雷感嘆說,即使由上帝出任這些公司的總經理,它們的經營也不可能創造出足夠的利潤以支持如此高的股價。

   股價不可能永遠高歌猛進,這是一個常識。而投資熱潮之後如影隨形的大幅下跌,又顯示出許多人是多麼的幼稚和短視。其實,當有人用「這次會不一樣」的詞句為一個危險資產的過高價格辯護時,投資者應該心懷疑慮:從來沒有「不一樣」的事情。作為理性的投資者就是要遠離非理性的衝動,避免金融火災燒及己身。

   馬丁·惠特曼,一位我十分敬仰的價值投資者,曾經在訪談時發表對泡沫的看法,甚合吾意。他說,市場總會有泡沫,而且泡沫終究都會破滅。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市場對「漂亮50」極度追捧,而最後這種熱情以全面退潮告終。

   後來,市場又對垃圾股極度追捧。但是這種泡沫能持續嗎?互聯網的熱潮能持續嗎?只要有源源不斷的投資者湧入市場,購買這些昂貴的股票,並且不指望獲取任何收益,這個遊戲就可以繼續下去。這就是投資銀行所玩的把戲:買入大量估價過高的股票,然後對公眾投資者發行。但這種情況能夠得以持續嗎?不大可能。在惠特曼有生之年已經見識過無數次的投機性泡沫。當然,所有的泡沫都有一定的現實基礎。不過,幾乎所有的泡沫破滅後,許多投資者最終都會被清理出局。

   馬丁·惠特曼說得好,如果你做的是正確的,那麼你根本不用依賴市場來拯救你。市場價值的最終回歸方式可能會表現為多種方式,比如合併、私有化、資本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等。但如果在相當長的時間後,這些都沒有發生、市場價值沒有回歸,那就證明你可能一開始就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230

中國式P2P神話將破滅 能力圈

http://xueqiu.com/3978896441/29257323
去年11月份,我曾經寫過一篇《中國民間借貸:一場接近崩盤的龐氏騙局》,而近兩年在中國流行起來的P2P網貸在我看來是一種比民間借貸更糟糕的融資方式。雖然我是發展直接融資市場的堅定支持者,但我對監管部門竟然放任中國式的P2P野蠻生長了兩三年,仍然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我知道最終的結局一定不美好。據公開資料,目前中國有350多家比較活躍的網貸平台,去年的規模達1800億。事實上,媒體去年年初就對中國式P2P的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連續報導:平台倒閉、老闆捲款跑路、高息引誘等等,真可謂亂象叢生。

有一個發生在身邊故事值得一提。去年老家有個房地產公司也準備成立一家P2P網貸平台。而此前,這家公司的老闆就一直在做民間借貸,但是,他放出去的貸款很多收不回來,因此,不得不雇了一位專職律師來打官司催款。在成立之前,這位地產商展轉找到我,希望我在北京找一些大律師來論證下做這個事的法律風險——注意,他顯然很清楚這裡面是有很大的法律風險的。但事情的發展出乎我的意料,當我已經聯繫好北京的律師,只等著敲定最後的見面時間的時候,他們決定不來諮詢了,而是自己先干起來。是什麼讓他們放棄來北京諮詢律師呢?其實很簡單,他們看到好多人已經幹了,但好像也沒有被禁止,更沒有受到刑罰。示範效應非常強大,如果說某些做P2P的人有不良居心,存在誤導欺詐的嫌疑的話,那放任他們放手去做而且放任更多的人去效仿的監管者肯定也難辭其疚。

我為什麼說P2P是比民間借貸更糟糕的融資方式呢?這就要回到銀行的本質功能,銀行是資金提供方和資金需求方的中介,銀行的資金提供方是不特定的大眾,保證這些人的資金安全非常關鍵,否則可能會引起社會不穩定,因此,銀行必須具備合適的對資金需求方的風險評估能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銀行的商業模式本質是經營風險。銀行規避風險的常見手段就是要求借款人有抵押品,而且銀行借出去的錢一般大大低於抵押品的市價。而正常的民間借貸(如果不存在非法吸引公眾存款和龐氏騙局的情況),我個人認為是很好的銀行借貸的補充。我理解的真正民間借貸應該是發生在熟人之間,一般是親戚、同學或者朋友之間,這種借貸有的時候是有抵押品的,但抵押品可能達不到銀行的要求,有的時候完全是憑信用,但這種熟人之間的信用類似於銀行的風險評估,銀行本身也可以有完全憑信用的貸款。

然而對比P2P網貸,即便是真正的「個人對個人」貸款,我也沒有看到在風險管理上有什麼本質的創新,除了利用互聯網這個平台之外,因此,我感覺它不可能起到替代銀行部分融資功能的作用,如果說有的話,那應當也是非常小額的且總體上非常小規模的。

正是基於上述判斷,一旦對P2P網貸實施正常的監管的話,即將之真正規範到「個人對個人」這個範圍,那它的規模將比現在急劇萎縮,它在整個融資市場中的地位可忽略不計。這也是我一直沒有就此話題寫過什麼東西的原因:它太無關緊要了,因此不值得去寫。全球最早的P2P網貸平台Zopa(成立於2005年)今天業務雖然已經拓展至多個國家,但平均每天線上的投資額也就200多萬英鎊,一年也就7個多億英鎊。這也可以證明我所說的,這種商業模式不大可能發展到非常大的規模。

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中國目前的P2P網貸不僅僅發展得非常快而且已經達到了不小的規模。之所以發展到有一定的規模,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做P2P網貸的並不是真正的做「個人對個人」的貸款生意,而其中所蘊含的風險非常高。這些風險體現在:

1. 平台的中間資金帳戶缺乏監管,這直接導致老闆捲款跑路時有發生;

2. 平台倒閉,無法兌收益。雖然承諾的收益驚人,但如果最終不用兌現還有什麼意義呢?反過來說,如果我可以不用兌現承諾,那我又什麼是不可以承諾的呢?

3. 虛假貸款。就我所知,P2P公司居然可以給一些小公司授信,我認識一位小企業主,他說人家給他一個1000萬的授信額度,他還可以發展下家。

回到那個地產商搞P2P網貸的故事,我們可以想像,在不受監管的條件下,如果他的房地產生意吃緊,他難道不會想到用自己的P2P平台融資,即一對多融資;他還可編一些虛假的業務融資;更簡單方便的是當然是直接挪用平台的中間資金帳戶的資金。

最新的消息是,野蠻生長的中國式P2P即將迎來正式監管,相關監管辦法有可能在今年6月出台。如果我判斷沒有錯的話,那也是中國式P2P神話破滅的時候!

關於能力圈(微信號:AbilityCircle)

只關注投資和當下最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是職業投資人、原《財富》雜誌代執行總編周展宏的微信公眾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217

巴西隊遭“屠城” 總統連任希望破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476

在北京時間今天淩晨4點開始的巴西世界杯半決賽上,東道主巴西隊遭到了德國戰車的“屠城”,最終比分是令人詫異的1:7。 如果你沒看球,一大早看到這個比分肯定以為沒睡醒,或者是打開的方式不對。如果你去刷微信,會被各種段子刷屏,例如: 1)上半場30分鐘比分就變成了5:0,這場面中國球迷在02年都沒見過。。。。。。 2)荷蘭:"決賽你去打!"阿根廷:"不!你去!"(via@克洛澤接米洛傳中頭球破門) 3)德國對呆梨說:看到了嗎,沒有人可以在我面前放肆,除了你。(via@元気的小有) 4)烏拉圭:“早輸晚輸都一樣。” 英格蘭:“對啊,不一定非要進淘汰賽再輸嘛。” 意大利:“起碼不用輸5個咯。” 西班牙:“還只上半場。”(via@眼睛長在屁股上) 5)德國人上一次這麽殘忍,還是在二戰的時候。(via@假裝在紐約) 6)此役德國在前30分鐘的進球和英格蘭近6場世界杯的總進球數一樣多………………(via@切爾西新聞) 7)作為一個利物浦球迷,3:0時我發微信給一個支持巴西的朋友:“2005年在伊斯坦布爾。。。”剛寫到這就4:0了,我就開始刪,還沒刪完就5:0了。。。(via@萬能的大章) 但是你們考慮過巴西人的感受嗎? 因為敗的太慘,巴西球迷淚灑球場,防爆警察出動維持治安。有媒體稱,在里約熱內盧南部Copacabana海灘附近,出現了小規模的沖突與搶劫。在聖保羅,至少一家商鋪遭搶劫,兩輛巴士著火。里約熱內盧,酒吧、餐廳里大批看球的球迷四散奔逃,鐵路里湧入了大量驚慌的人群。現場還出現了疑似槍聲的巨響。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也發出“溫馨提醒”: 在巴西觀賽、旅遊的中國公民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區,如遇沖突、鬥毆或遊行等,請勿停留圍觀,立即離開,註意保護好人身、財產安全。 看到這個比分後後背發涼的應該還有巴西現任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吧!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曾提到,有市場人士認為,如果五冠王巴西隊這次落敗,對現總統羅塞夫是沈重打擊,1992年以來經濟管理不善的巴西就更有可能選出讓投資者看好的新政府。 專註拉美市場的對沖基金Tree Capital的管理合夥人、基金經理Luiz Carvalho稱,如果我們在世界杯上表現不佳,就有好機會選出一位新總統。一切對羅塞夫來說不好的消息,都是市場的利好。 美國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主攻巴西歷史的學者Jeffrey Lesser指出:痛失冠軍會給那些反對者很好的政治理由,他們會說:“我們花了那麽多錢,而且沒有為健康、教育和交通這麽投入,最後還輸了。這是明擺著的。” 法興在最新的報告中寫道,現在更大的問題是類似一年前的抗議活動是否會在未來幾周上演。此前因為世界杯開賽,民眾專心看球,但隨著國家隊的出局,之前的抗議可能會重新開始。 此前,民調結果顯示羅塞夫今年10月的大選支持率下降,這與巴西經濟的低迷不無關系。巴西已有44個月通脹高於目標水平,去年巴西為舉辦本屆世界杯決賽投入110億美元,最近巴西還打算花3億英鎊改造世界杯場館,而在這個約2億人口的國家,有720萬國民的日均生活支出不超過1.25美元。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巴西今年第一季度GDP環比增長僅0.2%。如果去年第四季度經濟數據未下調的話,情況可能更糟糕。且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於政府支出。個人消費自2011年第三季度歐元區危機發生以來首次下跌。投資額也有所下降,近9個月以來降低了5%。同時巴西的失業率已經從去年四季度的6.2%躥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14

澳大利亞“經久不衰”神話要破滅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082

澳大利亞經濟已經超過20年遠離衰退了!這對一個越來越依賴以鐵礦石、銅和煤礦出口作為增長來源的小型開放經濟體來說,是個了不起的成就。有人把澳大利亞的成功歸因於其作為中國最大商品供應國的幸運地位,也有人把功績推給澳洲聯儲。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澳大利亞人還是希望把功勞歸給聯儲,而非運氣,因為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的命運出現轉變。

華爾街見聞網站寫過文章,澳大利亞7月失業率意外跳升至6.4%,創12年新高。甚至高於美國6月失業率。而2012年4月份,澳大利亞失業率才5%。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時期,澳大利亞失業率也從未超過6%。

一些經濟學家質疑7月就業數據波動幅度太大。澳新銀行(ANZ)認為這是抽樣方法改變所致,稱失業率數據與招聘廣告數據不符。

不過,即使不計7月失業率,就業趨勢也並不令人樂觀。自2010年底以來,澳大利亞就業指標就開始出現惡化。據澳大利亞統計局,2010年底以來,該國就業人口占總體人口比例下降近2%。

這不能簡單歸因於老齡化,據OECD,澳大利亞25-54歲男性就業率自2010年底以來下降了近2.4%,而同年齡段的女性就業率基本持平。

部分原因在於過去幾年礦業不再出現就業凈增長。

而更好的解釋則是澳大利亞本國經濟增長放緩。下圖來自澳洲聯儲最新貨幣政策聲明,剔除鐵礦石和銅出口,澳大利亞經濟也大不如前。

疲軟的經濟和惡化的勞動市場導致薪資增長降速,哪怕消費者價格通脹在加速增長。對購買力的沈痛打擊可能解釋了為何新車銷售自2012年中以來就不再增長,當然總體實際零售銷售似乎仍以健康水平增長。可這能持續嗎?澳大利亞的家庭已經置身全球負債最重的群體。他們得以避免資產負債表的收縮,卻無法阻止自己不借款更多。澳大利亞政府近期推行的緊縮政策可能也於事無補。

也許更令人擔心的是澳大利亞商業情況。據澳洲聯儲的數據,該國礦業以外的名義商業投資已超過5年沒有增長。

當前的制造業產出低於2002年,一旦澳大利亞最後一家汽車廠在2017年關門,制造業產出很可能進一步下滑。一個原因在於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不具備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可能因為蓬勃的礦業擡高了薪資和澳元匯率,令其余貿易部門難以承受。

自2012年中以來,澳元/美元已經累計貶值近20%,但摩根大通所稱的競爭力缺口太大,令我們不禁感嘆,澳元還需要貶值多少才能重振澳大利亞非礦業經濟的健康。

而如果澳洲商品出口繼續增長,這些都不是問題。

年初,中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石和銅高漲的需求給了澳洲經濟活力一擊。但最近的貿易數據顯示好日子已經過去了。但更為根本的是,我們不禁懷疑,當中國一再重申經濟需要從資源投資增長轉向家庭消費型的再平衡,澳洲這種靠中國需求提振的策略能持續多久?

有一個可能性,即澳洲聯儲貨幣寬松對澳元構成的打擊,足以鼓勵礦業以外的商業投資、促進就業,並鼓勵家庭在高負債壓力下加快支出。但能否避免進一步鼓吹澳大利亞家庭泡沫,或避免通脹升至讓人難以接受的水平尚不可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70

高盛:日本的貨幣幻覺終將破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31

c8033fab-2799-4c7b-a3b5-3d8e16f8501a

雖說日本最近的名義工資是增加了但剔除通脹後真實工資反而下降了不少,可日本央行還期望消費者支出能保持在穩健複蘇的軌道上,高盛認為日本央行的觀點建立在“貨幣幻覺”的基礎之上,這種幻覺對經濟確實有積極影響,但隨著真實工資的下降,當人們清醒過來的時候,消費終將更加萎靡。

20140905_gs
真實消費(黑線)、真實可支配收入(灰線)

高盛集團首席日本經濟學家馬場直彥(Naohiko Baba):

在“安倍經濟學”長達18個月的指導下,日本名義工資增速終於從負數變成了正數。但是值得註意的是物價在日元貶值的推動下上升的更快,這導致7月實際工資增速仍然還是負值(年度同比減少1.4%),這還是建立在今年春天安倍成功說服了日本企業給員工加薪的基礎上。

 

此外,日本家庭調查顯示,今年7月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度同比也下降了高達5%,我們認為提高消費稅一事有可能長期影響消費表現。消費稅提升之前的日本消費者“突擊消費”導致市場需求上升,但加稅之後需求則迅速回落:

 

日本央行預計短期內將看到良性的工資-物價循環,並期待消費者支出處於複蘇軌道。但是日本央行卻關註名義工資那一點點增長而忽視實際工資下滑。我們認為日本央行的觀點是建立在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的基礎之上。

 

貨幣幻覺是指人們傾向於認定貨幣的名義,而非實際價值。換句話說,金錢的面額數字(名義價值)常被誤認為其購買力(實際價值)。因為通貨膨脹,貨幣的實際購買會隨時間變化,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不會與其名義價值一致。

 

因此當工人名義工資上漲時,盡管實際收入可能因通脹沒有變化,但這或讓人產生購買力提高的幻覺,鼓勵這些人更多消費。

 

我們看到日本當前的經濟環境中:工資增長在長期缺位的情況下,最近開始出現上行趨勢,但是通脹的上漲速度更快,真實工資仍然處於負值。我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貨幣幻覺起了作用,因為名義工資多少上漲了一些,這可能讓部分消費者加大了支出。不過,我們還是預期貨幣幻覺帶來的積極影響將被真實工資下降所導致的負面影響所抵消,並且後者的影響要更大,相減之後我們將看到消費下降。

 

最近名義工資的上漲是因為春季工資協商的成功,這確實是個好消息,我們也理解為何政府要拼命吹捧這件事。但過分擡高大通脹環境下的小幅工資增長是值得警覺的,我們相信消費者從貨幣幻覺中醒來的時候,這點點積極影響也會頃刻消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85

神話破滅中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657553

  若論今年的神股,中國包裝(572)必定榜上有名,九月二日,其股價最低曾經低見0.052元,十一月五日,其股價最高曾見1.38元,一共升了1.328元,升幅高達25.5倍,若是以其於五月份供股的供股價0.04元比較,更是升了33.5倍。

  然而,任何沒有實質因素支持的股份,如果股價無厘頭的暴漲,終歸還是會打回原形的。

  前天,其股價於高見1.38元之後曾經突然暴跌38.4%而低見0.85元,剛好觸及其10天平均價就反彈,升回1.17元,可是,這可能已經訊號,這兩天其股價最高只能止於1.24元,約是其最高價1.38元回落的10%,而其10天平均價也在靜悄悄地爬升到了0.968元,下周一旦其股價跌破其10天平均價,隨時步中國天然氣(931)及中國微電子(139)的後塵出現暴跌,隨時跌至其250天平均價水平,即是0.167元左右。

  今天於其股價仍然處於1.12元之時擔心其會跌至0.167元水平可能有點過慮、沒有可能、天方夜譚的感覺,可是看一看中國微電子(139)的表現就明白;該股由六月二十四日0.134元起步,八月二十九日居然升抵1.23元,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升了1.096元,升幅更高達8.18倍,然而,亦從十月十五日的0.93元開始下跌,跌個不停,十月十七日當天一天之內從0.9元來個插水式下跌,跌至0.46元,跌幅高達48.9%,如果以為當日已經跌夠那就錯了,今天其股價已經跌至0.159元,已經幾乎打回原形了。

  所以,若然炒作中國包裝,一定要嚴守止賺/蝕位,一旦跌破10天價就要隨時執行,縱然止賺/蝕之後因其跌幅過大而欲撈貨報仇亦只宜維持於當初的持貨量,不可越買越多,否則於其上升的過程中所賺到的利潤隨時「嘔突」,當年的八號仔就是如此「坑死人」了。

  說起中國微電子,周內兩度入市撈底博反彈,兩度損手,0.185元買,0.178元止蝕;0.172元補,再於0.17元止蝕,昨天跌至0.159元亦暫時不敢再起報仇的念頭了。別以為由1.23元跌至今跌幅已達87%就很便宜,可能是「低處未算低」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