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領導力進階的五個階段:從以權管人到以德服人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19755.html

第一階段:職位 關鍵詞:權力

在這個階段人們願意聽從你的話是因為他們非聽不可,你的職位比他高,他們拿你的工資,他們非聽你的不可。這個階段不是你該停留的階段,這是最低的境界!最遺憾的是,很多人以為這個是領導力的最高境界,把隨職位而來的領導權力與領導力混為一談。

怎麼讓公司更好呢?有人說想辦法加強營銷,或者是改變公司規範。大家想改的都是別的事情、別人,但是如果你想要改變的人是自己會怎麼樣?

領導力的第一個階段改變的重點就是你自己!去學習,去成長。領導成功的關鍵是要先能領導自己。領導力是非常視覺化的,關鍵就是讓下面的人看見領導在做什麼。說到做到了,這樣的領導才有效。

很多領導不喜歡改變,跟他下面的員工一模一樣。老實說,一個公司的組織不改變,原因都在於領導抗拒而不是員工抗拒。所以,你當領導時要把它當成一個自己可以成長的機會,如果把階段一當成是一個可以學習、培養自己的一個機會,那階段一是一個美妙的階段。

如果你永遠只是一個靠職位領導的人,下面的人盡的力、拿出的努力永遠是最少的,下面的人只做他該做的,要他多做不可能!這樣的領導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要想辦法從階段一爬到階段二來。

第二階段:允許 關鍵詞:關係

在第二個境界裡,大家聽你的是因為他想聽你的,活力等級提升,你帶的人願意盡更多的心力,工作更努力,他們想要儘量取悅你。當員工的活力、努力都增加了之後,公司整體的成績就增加,就可以看到正面的改變了。

在談領導力的時候,常常會覺得高處不勝寒。領導不能孤單地待在高處。如果你發覺是一個人站在山頂的話,你不是領導,你只是很會爬山的人。領導該怎麼 做呢?就是趕快下山,走到員工的所在地,與下面的人建立關係,去關心、聆聽。成功不是一個人站在山頂,領導在上山的時候必須把大家都帶上,所以一定要好好 和他們建立關係。領導永遠不是在參加什麼賽跑,因為他在跑的時候一定是帶著一群人的,沖線的時候是帶著員工一起衝過終點線的。如果員工和你一起在山頂的 話,那你就是成功的領導,因為你讓他們提升了,你把大家都帶上一個更高的境界。

要能夠近距離地去觀察員工,觀察的目的不在於去控制他們,而是找到員工的長處,把員工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發揮所長。所以,在階段二里面,你要願意走進人群,必須有觀察能力,知道大家的長處在哪兒。此外,必須為大家服務。

身為一個領導最應該為員工做的事情就是讓他們覺得你重視他們。要不斷問自己:怎麼幫他們減輕負擔,怎樣讓他的工作更有效率,怎樣可以讓他成功?你要激勵大家的士氣,但千萬不要去利用他人,因為操縱一個人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在剝奪他的價值。

第三階段:生產力 關鍵詞:結果

如果在階段一和階段二里面你成長得非常完善,第三個階段裡面就可以把你個人的成長轉化成組織的成長,因為你行,所以公司就行。在階段三你要親身示範,給大家看到好領導是什麼樣子。階段三是要靠視覺化的方式來領導的。

怎樣去挑選一個領導人才,怎麼知道這個人是否具備領導的特徵?首先,這個人必須有拿出成績的能力,這樣才可能成功地領導別人。太多的領導就像旅行社 辦旅遊的人,他們幫你策劃旅程、購買機票、定酒店、蒐集很多信息,但是他們自己都沒有去過。領導就常常犯這樣的錯,要求下面的人員做自己都沒做過的事情, 這樣就沒有什麼可信度,會帶不動下面的人。所以你要當一個導遊一樣的人。這些人具備了你希望他們具備的經驗,而且他也做過他希望你做的事情。所以在第三個 境界裡面以身作則是成功的關鍵。

以身作則又能夠當好榜樣的時候,公司開始有動力了。動力是領導者最好的朋友。如果火車在鐵軌上面跑得很快,而前面有一堵鋼筋混凝土牆,火車現在有很 大的動力,撞到鋼筋混凝土的時候,會把它撞得粉碎,朝著一個方向繼續前進。而如果同樣一列火車在鐵軌上一動不動,停在那兒,哪怕在火車前放一塊小小的積 木,這個火車都動不了,問題是什麼?沒動力啊!所以,問題其實不是問題,癥結在於營造動力,所以在下次遇到問題的時候,你就告訴自己,問題在於我們的動 力。

會管理的人都想解決問題,但領導專注的是營造動力,兩種手法之間差別非常大。如果永遠都解決問題,而沒去營造動力,那麼要解決的問題會越變越多。但 如果領導很專注地去營造動力,讓組織能往前進,那大多數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所以,在境界三的領導會以身作則,創造動力,而且可以吸引更好的人才進公司。

「領導力21法則」裡有一個叫磁鐵法則,就是我們吸引到的人是和我們類似的人,而不是我們希望得到的人。我們沒有辦法吸引到那種理想中的人才,我們 能吸引到的都是和我們類似的人。如果你心態正確你就可以吸引到心態正確的人,如果你工作不努力就會吸引到不努力的人,如果你是一個自我要求非常高的人就會 吸引到自我要求非常高的人。

假設我是一個領導,從1到10打分數,如果我是5分,那我吸引到的人才就是4分、3分、2分等等,就不可能吸引到5分以上的人。如果我想要改善公司 的人員質量,應該怎麼辦?專注於怎樣提升自己的吸引力。領導成長之後就能吸引到更好的人才。在境界三里面,如果你拿得出成績來,公司能看到好結果,你就能 夠吸引到那些能拿出成績、創造出好結果的人。所以你要盡快地讓自己進入到第三個階段,會花一些時間,但是一定要盡快上到階段三來。

第四階段:培育 關鍵詞:複製

你們要不斷問自己:我該怎麼幫助自己成長?我怎麼去培養周圍的人?公司的表現基本上要取決於你的領導,如果公司平均領導力是4分的話,公司的表現大概也就是這個分數。所以,領導人才的能力一定要設法提升,培養人才有三個有效的方法:

第一,關鍵是人要先挑對,如果挑的人真的有才的話,他成為領導的機會就會比較高,質量比較好。

第二,把人放對位置。教練要觀察球員在哪兒投籃最準,哪一個位置最適合這個球員過去?境界四的領導能夠找到最好的位置讓這個人能成功,讓公司也能夠成功。

所以要招募對,還要放對位置,放對位置之後,好好培育他們,這樣他們才能發揮長處,這一切都在境界四會出現。

第五階段:做人 關鍵詞:尊重

在第五個境界裡面最高的境界就要看你這個人領導的境界了,這個關鍵詞就是尊重。大家願意跟你,因為你長期下來表現這麼好,大家已經把你當成是一個值 得他尊敬的人了。如果前四個階段你能夠長期做好的話,組織裡的人會自動把你升到第五個境界。多年把境界一、二、三、四做得好的回報就是讓你上升到境界五, 如果境界四的時間待得夠久,那你上到境界五隻是時間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4

創業企業成功熬過第一年的五點建議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4/1666261.html
國外媒體報導,創業最危險的時候是剛開始的時候。SBA報告顯示,在最初的兩年裡,有3/10的企業倒閉,到 第5年的時候,只有一半的企業能活下來。雖然SBA報告沒有具體說明,但我敢打賭大多數企業是在第一年倒掉的,要不就是一年後。我注意到,很多新的零售商 只簽一年的租契。然後他們熬過了12個月就再沒錢付租金了,企業關門的時間也到了。

企業該做哪些改進以活過第一年?以下是五點建議:

1.多瞭解客戶。在起步階段就做市場調查可以使你避免很多錯誤。通過調查,你可以找到正確的產品、定價及正確的市場。

2.認真選擇企業的據點。你的網站域名是否容易記住,你的店舖外是否有足夠多的人流?你要把生意做在它該在的地方。

3.節約成本。 盡一切可能縮減成本。這樣你才能有盈利前走得更久,更有希望。比如僱用實習生、以物置物、延遲付款等等,或者是挽起袖子自己幹。儘可能自己做所有事,需要做多久就做多久。

4.未雨綢繆。就像死亡和稅收那樣的確定,突發狀況會毀了你尚在嬰兒期的生意。靜下來仔細想想可能會出錯的每一種可能,然後認真想想怎麼避免、應付這些可能的災難。

5.學會分析、調整。雖然在創業早期忙得團團轉,但一定要停下來認真分析下數據看看企業的發展方向。那是你當時想做的嗎?如果不是趕緊調整。很多成功的創業企業在步入正軌前都經歷了複雜的反覆和迭代,都在不斷地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27

創意型領導人的五種行為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27492.html

當今,不少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創新是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此,如何打造自身的創新能力就成了每個企業關注的話題。一般而言,人才、資金、創新文化與合理的創新策略是一個企業形成創新能力的要素。但近期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具有創意的領導人才是決定企業創新能力的關鍵。

哈佛商學院克里斯頓森教授經過對全球型企業的六年跟蹤後發現,一般企業的高管認為他們的責任並不是自己參與創新,而是提供良好的環境以促進員工們去 創新。與此相反的是,最具創新能力企業的高管則認為創新本身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所以,他們並不只是把創新任務分派給手下去完成,而是親力親為。這 樣的高管就稱為創意型領導人(creative leader),他們才是一個企業具有強大創新能力的關鍵。

當然,創意型領導人並非技術研發人員,他們直接參與的不是去實驗室搞科研,而是從事產生企業戰略性創意的五種行為,即關聯 (associating),發問(questioning),觀察(observing),試驗(experimenting)及交流 (networking)。關聯就是將不同領域的表面上毫不相關的知識,經驗及解決方案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對一個問題的嶄新理解和視角,即知識的雜 交。這是創意的最核心步驟,其他四項創意行為都以其為基礎而展開。最具有創意的想法,往往都是從多學科跨領域的雜交過程中產生的,這種現象被稱為麥帝地奇 效應(Medici Effect)。

易貝(eBay)的創建人奧密達和蘋果已故總裁喬布斯都是運用關聯方法產生新創意的能手。易貝本身就是網絡公司、虛擬市場、普通日用品和報紙廣告的 融合。喬布斯則將書寫藝術、電腦、奔馳汽車的完美技術細節和東方內觀哲學巧妙結合,構思出美觀高效令人驚嘆的iMac。喬布斯一生都在探求由這種多元融合 而產生新產品的方法。他也曾說,創意就是把看似不相關的事聯為一體。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創新理念,蘋果特立獨行,雖然是全球大型企業,但它從來不設置事業部 (SBU),就是為了促進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和碰撞,通過雜交產生優異的創新。

CEO創意行為的第二項「發問」(questioning),是指不斷提出用來挑戰現有定論、慣常思維和行為的問題。這樣的CEO不斷給自己和員工 提出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們不照常理為之,會有什麼結果?正因為他們積極摧毀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法,才令企業不斷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新。這些創意型 CEO關心的主要問題不是如何讓現有的過程更好,而是為什麼要採用現有的這個過程。也就是說,他們深入地挑戰現有過程下的最基本假設和運作條件。他們問的 不是怎樣(How)而是為什麼(Why)和為什麼不(Why Not)。正是因為這種發問方式使得戴爾(Dell)看到原有電腦行業的缺陷,而創立了電腦直銷的新商業模式,從而異軍突起,成為電腦業的領軍人物。

創意型總裁還善於觀察(observing)。他們不但可以高瞻遠矚,而且極其關注細節。他們尤其善於深入地觀察表面平常的現象,比如用戶行為的特 徵,並從中看出旁人忽略的關鍵細節。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如同社會學家,隨時用放大鏡細心觀察周邊的世界。美國極其成功的財務軟件公司財捷集團 (Intuit)的總裁庫克,就是在觀察到用戶在進行個人財務管理時遇到的種種問題及蘋果早期電腦莉莎(Lisa)的圖形用戶界面後,萌生了開發與現實生 活中的財務媒介外觀相似的用戶界面的念頭。這項創意使得他推出的財務軟件在第一年就佔據了50%的市場份額。

試驗(experimenting)是指創意型總裁不但頻繁地產生創意的想法,而且時刻將想法付諸實現。他們會經常推出產品模型和試驗版產品,利用 先鋒用戶的反饋進一步改善這些創意,直到可以推出面向大眾市場的成熟產品或商業模式為止。例如,亞馬遜推出的平板電腦Kindle就是這種試驗的成功結 果。亞馬遜總裁貝佐斯不但積極試驗他不斷湧現的新想法,而且在全公司範圍內打造了鼓勵員工進行大膽試驗的文化。他大力推廣被稱為雙比薩餅(two- pizza team)的創新方式,即利用5-7個員工形成的創新小組(午餐只需兩個比薩餅)對所有服務和流程進行小氛圍內的試驗,事實證明這項工作成就顯著。

創意型總裁從事的第五項活動就是積極與各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networking)。絕大部分CEO利用各類社交機會去推銷自己,推廣企 業或獲得資源,但創意型總裁往往不滿足於此,甚至不屑於此。他們會花費心血去主動接觸結識各類有見地的專業人士,通過和他們交流來驗證自己現有的想法並獲 得嶄新的思路。為達此目標,這些總裁甚至會遠赴重洋,三顧茅廬。他們也會積極參加以創意為主的國際會議或論壇如著名的TED會議,達沃斯論壇 (Davos)和阿斯潘創意節(Aspen Ideas Festival)等。曾經輝煌一時的黑莓手機和美國低價航空公司JetBlue的核心產品理念就是其總裁參加專業會議時獲得靈感的結果。

實際上,一個產業最具有創意的創新往往來自於產業之外的行業。例如,生產陶瓷原料的CPS技術公司極具創新能力。它的一個主要的創新來源就是行業外 專家的建議。它賴以成功的原料加固技術和低溫防凍技術來自於完全不相關的照相膠卷和精液冷凍兩個領域。對於創意型CEO而言,這種跨行業的交流活動極其重 要。

克里斯頓森教授的研究小組發現,創意型CEO比非創意型CEO在這些行為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多出50%,而這種投入的不同直接造成了這兩類企業創新 能力的巨大差別。 所以,企業創新能力的建立一定要從上而下進行。雖然先天條件決定一個人的創意能力,但心理學研究表明後天的努力更重要。因此,CEO的創意能力可以通過不 斷學習和實踐得到顯著提高。首先,CEO要意識到創新不只是員工的事,而是他自己的主要責任。一個企業的總裁就應該是這個企業最主要的創新者(全球最具有 創新力企業如蘋果、谷歌、亞馬遜、Salesforce.com等都是如此),否則,這個企業的創新文化很難真正形成。

其二,要想成為創意型總裁就一定要敢於挑戰現有傳統和慣例,敢於變革並具有變革的能力,在必要時勇於自我顛覆,將現有的盈利產品和方式完全放棄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以銷售為理念的總裁如微軟的鮑默等永遠也無法做到這一點。這也就是微軟衰弱的主要原因。其三,一個總裁要不斷實踐這五種創意的 活動並找到適合自己和自身企業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進行觀察時,他要仔細觀察用戶在自然狀態下如何使用自己的產品,用戶用自己的產品到底去解決什麼樣的問 題。很多創意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另外,在進行試驗時,一個創意型總裁不但自己嘗試各類創意,而且要充分鼓勵員工進行試驗并包容失敗。

哈佛商學院克里斯頓森教授的這項研究具有一項重要的啟示,一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它總裁的創意能力息息相關。如果一個企業的總裁真心希望本企業具有很 強的創新能力,那麼他在打造良好的環境大力鼓勵員工創新的同時,不妨自己也認真學習和實踐一下這些有效的創意手段,把自己變成一個創意型的領導人,這才是 一個企業建立創新能力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79

創業「有成者」的五個共通特質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anwu/229158.html

這裡的「有成」,是有成就的意思。創業畢竟很難定義成功,但有成就稍微簡單一些 — 創造出了一個營收與利潤長期成長的公司、給很多員工工作機會與很好的照顧、幫客戶創造了很多價值、幫股東贏得了很好的投資報酬、幫社會帶來了正面影響 — 這些,都是許多創業者想要擁有的成就。

而如果你去分析那些能夠達到上述成就的創業家,他們的個性上其實有一些共通的特質。Forbes 的專欄作家 David DiSalvo 最近寫了一篇The Five Hallmarks of Highly Respected Achievers來分享他的觀察,我覺得整理的很好,因此今天,就讓我們借用他的五的特質,來聊聊這些成功者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恰好的韌性 Tempered Tenacity

這是創業最難的部份,我認為也是區別一個有成就的創業家與一個無法打開那扇門的嘗試者最終的關鍵。你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聆聽,什麼時候該不顧一切的 堅持 — 不,這並沒有聽起來那麼容易。當 17Life 當初在做午餐王時,他們一直不斷的聆聽會員的回饋,增加了許多進階功能,但結果把網站改成了一個四不像,最後發現新來使用者的根本無法上手,造成了成長的 停滯。當慧邦科技要放棄「迷你窩」而改做「神來也」時,所有的人都跟他們說這不可能成功,但他們決定孤柱一擲,最後創造了一個超級成功的遊戲公司。

一致的言行 Consistent Commitment

當你觀察這些「成就人士」,你會發現他們往往不只是很好的「業務」,同時也是很好的「務業」。他們不會用一個絢爛的羊頭拐你上車,回過頭卻讓你發現 他賣的其實是狗肉。他們知道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去拐騙人家,一點也不值得長期所造成的名譽損失,尤其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網路時代。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答應人 家的就做到,下次才有二度合作的機會。

有靈魂的務實 Soulful Pragmatism

要能夠在這個殘酷的世界達到某種成就,務實當然是必要的特質。但「務實」與「現實」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而這條線的名字就叫做「有沒有心」。務實的創 業者會去想對方的好處,儘量在能力範圍內達到雙贏,甚至是多贏的結果,即使這代表著犧牲部分自己的利益。即使沒辦法做到皆大歡喜,他還是會去照顧失落方的 感受。人其實都是感性的動物,而能夠多用一點心,往往就是打動他們最後的關鍵。

有策略的化解危機 Strategic Resolution

創業的過程必定會有很多很多的突發狀況,而厲害的人不只是很快的把這些問題解掉,他們還會兼顧長期的策略佈局。他們知道組織參年、五年後希望到達什麼位置,因此不管眼前的問題再燃眉、再辣手,每一個對應的決策也不能背離這些策略目標。

扛起責任 Responsibility Ownership

有成就的人瞭解「授權」與「負責」的不同,即使把執行過程的決策權交給夥伴,也不代表出狀況時就可以推卸責任。在小公司,創辦人往往就是公司的執行 長,而執行長往往也是公司的「負責長」,所有公司發生的一切,都該由執行長負責到底。也唯有這樣的領導人,才能長期贏得股東、夥伴、同仁的尊敬,最後帶領 大家到達偉大航道的另一端。

所以,綜合這五點,你可以看到有成就的人想的是很長期的。他們非常有系統、非常用心而且非常有耐心的往目標前進,然後務實的判斷什麼時候該堅持,什 麼時候該 Pivot。這些點說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做起來非常難,也是每個創業者永遠都可以想如何做得更好的。而「長期」也正是性格會影響命運的塬因,因為你今天做 的事情,會對你明天得到的東西帶來莫大的影響。因此,如果你明天想要當一個有成就的人,那從今天開始,請認真學習他們的性格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1

Evernote 突破10億美金的五種力量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zhanlve/232678.html

今年5月份,云筆記和儲存應用Evernote獲得7000萬美元投資,估值高達10億美元。成為又一家快速進入十億美金俱樂部的創業公司。小小的筆記軟件卻做成了大生意,它是如何做到的?筆者將從五種力量說起。

志向力

我們常和創業者溝通,什麼是大公司,我們的理解不在於規模、不在於資產、不在於銷售收入,而是在於創始人有沒有大的夢想和目標,這個夢想和目標有沒有成為整個組織的共識。這種共識就是我們通常指的願景。

Evernote毫無疑問是個具有大夢想的公司。

他的老總利賓說,「真正了不起的是去影響十億人。不管我最終做成了什麼,我希望人們能為之激動。我希望做出一個有豐富內涵的東西。」

他和合夥人曾如是評價:「利賓Phil是一個有執著夢想去改變10億人記憶習慣的人,並且他總能找到現實中可以實現功能的途徑。」

利賓想建一家百年老店,他把Evernote 鎖定在「個人生產力工具」層面,致力於打造一個革命性的產品。他強調「現在距離上一個生產力工具革命——微軟的 Office 誕生已經過去 25 年,我們希望再次掀起這個領域革命。」

記住:想做一種引發革命和引領浪潮的產品和想做一件賺錢的產品,境界大不相同,而這個起點就足以部分洞見了你未來的成就。

產品力

我們既然是強調產品力,你的產品必須有吸引力或者打動力,這個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USP,獨特的銷售賣點。

Evernote有三個特性最吸引用戶:1)收錄富媒體(網頁、圖片與聲音)筆記,幾乎涵蓋所有PC系統(客戶端與網頁版)與移動終端2)方便快捷云同步;3)它的絕大部分服務都是免費的。

這三個鮮明的特性為Evernote帶來了足夠的產品力。Evernote幫你記錄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摘要、文章、圖片、手寫筆記、聲音片段等。當你需要時,可以通過關鍵詞、標籤、筆記本或其他分類來搜索,數據在手機、pc等多平台上隨時同步。

雖然同類產品有Googlenotebook、Microsoft的Onenote等,Evernote的多平台、即時同步、易用性等仍足以讓它保持相當的競爭力,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移動數據,老邁的onenote和Google不再更新的notebook望塵莫及。

此外,作為一家服務型的企業,Evernote永遠以用戶為中心,他思考的第一問題是用戶需要什麼,根據這種記憶的需求進行產品化,於是就有了各種 衍生產品。比如幫助人們即時記錄美食的「食記」,以及記錄新結識朋友的「人脈」。通過圍繞客戶的需求來設計延伸路徑,Evernote贏得更多用戶的青 睞。

品牌力

好的品牌一定要有好的定位,Evernote的產品定位為「記憶外包」。一款依託於云端儲存技術的互聯網應用,從創立之初即堅持的目標是「記錄點點滴滴」。利賓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我們要為用戶打造第二大腦」。

記憶外包簡單易理解,利賓還嫌不夠,用通過「第二大腦」和「外部大腦」這種更為通俗的語言強化顧客對品牌的認知。來幫助人們進行記憶(歷史信息)的組織與管理。

在推出Evernote以來,Phil Libin描述該產品最常用的兩個短語是「外部大腦」和「個人生產力工具」。顯然,在前者旨在幫助人們組織記憶的方向上,Evernote已經做得十分出色。

在Evernote官網上,除了一個」記錄點點滴滴」的直觀描述,更是通過「捕捉生命感動」「隨處隨心訪問」、「快速查找所需」三個品牌核心價值凸顯個性和魅力,激發嘗試著的使用慾望和使用者的情感共鳴。

營銷力

談到Evernote的營銷,有兩個關鍵要素:一個是免費使用,一個是關係營銷。

免費使用:曾有人說,對一個產品來說,免費可能是一場災難,也可能是偉大的決定,怎樣把握這個度,就是免費的藝術。

曾幾何時,免費試用是產品快速被規模用戶所接受的一個重要營銷手段,但是在互聯網時代進入成熟階段以及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讓營銷更有力量的第一個關鍵不再免費試用,而是免費使用。

免費試用經過一個週期後,用戶可能棄之而去,但免費使用用戶的生命週期會更長。這個過程只要你有耐心,就足以從規模用戶中以增值服務收穫盈利用戶。

在Evernote,新增用戶升級的比例並不高——在使用的第一個月,只有不到1%的免費用戶會升級到Evernote付費版。然 而,Evernote軟件的用戶往往是「慢熱型的」,他們使用Evernote軟件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進行升級。用利賓的話說,你越頻繁地使用它,它 給你帶來的價值也就越大,因此實現了讓產品隨使用時間增值。

對於免費,利賓一直堅持兩個觀點:第一,做出一個偉大的產品;第二,靠它賺錢

在這種信念下,Evernote成為執行免費模式的一個典範。該產品在多個平台(多平台支持:iPhone、Mac、Windows、Web、 Android)推出免費版,並對需要更多功能的付費會員收取5美元/月。於是,其成為和Dropbox一樣,又一個靠免費賺口碑的典範。

關係營銷:Evernote一直堅信,內容和社交媒體戰略是讓長期用戶升級到Evernote收費版的關鍵。他們把大部分時間用來通過博客、社交媒 體、播客、電子郵件和其他交流工具來對用戶進行培訓。同時發現,提供的內容越多,用戶參與的熱情就越高,用戶介紹新朋友和升級到Evernote收費版的 可能性就越大。例如,大約20%的社交媒體用戶使用的都是Evernote收費版,而僅有3%的一般用戶使用的是Evernote收費版。這更堅定了 Evernote利用社交化媒體開展關係營銷的決心。

遠見力

Phil Libin曾說:「對於我們來說,最簡單獲得100萬付費用戶的途徑,就是先獲得10億免費用戶!」

如今,其已經坐擁全球3000萬用戶,預計明年達到1億。而根據利賓的說法,Evernote 1%的付費用戶便可以實現公司盈利。這也就意味著,Evernote已經不存在盈利方面的壓力。

有了這種思想準備和遠見力,Evernote能夠做到以產品為中心進行營銷。

讓產品更加美好

利賓經常說,「Evernote公司不會花錢來找用戶。」即公司不會刻意地通過廣告宣傳來招攬用戶,而是專注於提高產品的質量,讓產品本身來吸引新的用戶。

他們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讓產品變得更加美好。即便是營銷活動,也完全是以產品為中心的。他們甚至把營銷活動作為產品開發的延續,是為了讓用戶分享對於這些產品的喜愛之情。

這種以產品為中心的營銷方法在移動應用商店中找到了用武之地。超過一半的新增用戶都是通過移動應用商店才接觸到Evernote軟件的。一直以 來,Evernote軟件在iPhone手機上大受歡迎,而Android手機也開始採用Evernote軟件,這必將會極大地增加這款軟件的新用戶數 量。

讓產品伴平台而生

在Evernote軟件所處的行業中,做筆記被認為是一種無需動腦的活動。Evernote公司始終在不斷地改善自己的產品,力求讓它們比人腦出差 的概率都低。但是再好的產品也要用戶能夠接觸到才行,Evernote軟件已以應用程序的形式出現在了網絡、移動設備和台式電腦上。當然,還有未知的領域 等待著它去征服。利賓的目標是:哪裡有平台,哪裡就有Evernote軟件。

所以有傳言說利賓準備把Evernote軟件的體驗帶到電視機上。利賓也暗示過,為連接互聯網的電視機度身定做的Evernote應用程序正在開發 之中。利賓說,這種應用程序就是一種輕鬆梳理思路的方法,能讓你體會到做筆記的樂趣。Evernote一旦殺入電視平台,那真叫飛入尋常百姓家,錢途無 限。

Evernote是一款不錯的筆記軟件,雖然現在並沒有飛入尋常百姓家,在IT圈裡卻已有相當的知名度。此外,憑藉這五種力量,志向力、產品力、品牌力、營銷力和遠見力,筆者更加看好他的未來。

尤其近期筆者做了一個小調研,詢問了身邊的朋友,大家都是智力工作者,發現無一例外都使用Evernote,而且對之讚不絕口,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我 個人評價好產品或好公司的標準:「讓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而有所不同」,當然一定要是正向價值,那麼你的產品或公司成為王牌應該指日可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83

促成交易的五種方式

http://xueyuan.cyzone.cn/yingxiao-sale/233051.html

每個銷售人員都應該精通五種經典的促成交易的方法。

很多銷售人員懼怕詢問潛在客戶是否願意採購。原因很簡單:他們在內心裡很害怕對方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他們為了這個機會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工作都白費了。

畢竟,如果你不捅破這層紙,你就依舊可以享受幻想自己會贏得這筆生意的快樂。結果是,一些銷售人員始終猶豫不決,希望客戶能夠積極主動地說,「這是我的錢,把那個產品給我!」(這幾乎不可能發生。)

因為達成交易是如此重要,每個銷售人員都應該知道下面這五個經典的促成交易的方法,也應該瞭解應該在什麼實用實用它們。下面是這五種方法:

1.假定交易的促成方式

觀點:你問這樣的問題,如果客戶回答,就等於含蓄地表明可能採購。

例子:「請幫我弄明白你們的流程以及你們公司如何才會購買這種產品。」

最佳用途:當你並不確定客戶是否被說服的時候。問問這些細節可以幫助你瞭解客戶是否會決定購買或者允許進一步地考慮。但是要注意一點:如果你提問的方式太過笨拙,會讓對方感覺你試圖操縱他/她。

2.排除其他因素的促成方式

觀點:你問一個問題,如果對方沒有回答,實際上就是肯定了這筆交易。例子:「如果我們能夠給你這個價格的話,那麼你們是否還會因為其他什麼原因不從我們公司採購嗎?」

最佳用途:如果客戶是喜歡挑刺或者找茬的悲觀主義者的時候。記住,如果對方的答案是「是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不打算採購的原因」的時候,你要有一個備份方案。

3.強調時間緊迫的促成方式

觀點:你要把採購同客戶已經明確的時間期限聯繫起來。

例子:「你說你希望這些在[某個特定時間]之前完成;讓我們看看日曆,明確一下我們今天必須要完成什麼。」

最佳用途:當客戶需要在特定時間範圍內達到某一特定目標的時候。這也是有用的中間步驟,為後續的步驟打下了基礎——從而為最後的成交奠定了基礎。

4.直接提出要求

觀點:你總結了雙方的談話(或者一系列的對話),簡單直接地要求對方採購。

例子:「看起來我們已經回答了所有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夠向前更進一步了?」

最佳用途:這是一種通用的促成交易的方法,可以用於幾乎所有的銷售場合。它看起來並不意味著操縱對方,也很少會引起反彈。不過,如果對方的回答是「不」,你就要開始和對方對話,弄清楚為什麼客戶還某沒有準備好採購。

5.直接宣佈進入採購階段

觀點:你可以很簡單地通過表示採購即將進行來表明你對這件事的信心。

例子:「讓我們進入採購階段吧。」

最佳用途:在你看到多個「綠燈」信號表明客戶已經準備採購了之後使用這種方法。順便說一句,這種方法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把採購變成雙方的一種默契,而不是一個銷售人員向客戶發出的請求。

上面的內容是根據對PI Worldwide的CEO Nancy Martini的採訪內容鬆散編纂的。我和Nancy Martini合作撰寫了《Scientific Selling》這本書。要明確的是,我稱為假定交易的促成方式,Nancy稱之為流程驅動的交易促成方式——而且她沒有提到排除其他因素的促成方式,我 為了全面,也將其列在上面了。最佳用途則完全是根據我自身的觀察得出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78

德魯克優秀公司的五個標準 chaosui

http://www.jztzp.com/a/51840.html

錫恩諮詢公司董事長北大社會學博士 姜汝祥

在解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時,我總結了德魯克優秀公司的五個標準:

 1、 有效產出是衡量 一家公司的最基本的底線標準。如果一家公司聚焦於為客戶創造價值,那麼,這家公司的人際關係就會建立在客戶價值的基礎上,也就會出現對事不對人的文化。反 過來當經營公司不是為了創造客戶價值,而是為了既得利益者的權力,地位與聲望,那麼,一家公司無論多大,無論多優秀,平庸的種子就已經種下。

2、 管理者的時間在 哪裡,公司的戰略就在那裡。管理者的時間安排,反映了管理者在行為、人際關係和工作重心上的習慣。從時間安排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家公司是平庸還是優秀,德 魯克強調說,優秀公司的時間主要花在外部,為客戶創造價值上,而平庸的公司的時間,都花在內部你搞我,我搞你的人際關係與組織內耗上。

3、 不要把人當成 本,要當成投資。所有的有效產出,都是由員工的優點創造的,這就意味著,發現每個人優點,就等於發現了公司創造優秀績效的機會,所以,優秀的公司用人所 長,而平庸的公司用人所短,用人所長的是投資,用人所短自然就成了成本。在每一家平庸的公司,你都會看到領導者把時間花到如何克服每個人的缺點,而在每一 家優秀的公司,你看到的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4、 聚焦專注,把重 要的事情先做,一次只做一件事。優秀的公司懂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缺點也是難以克服的,所以,優秀公司一般都是專業化的公司,優秀公司的領導者最重要 的工作不是選擇,而是學會放棄,一段時間專注做好一件事。反過來,平庸公司對什麼業務都想做,平庸公司的領導者什麼都想管,結果什麼都做不好。

5、 優秀的公司很少決策,只做重大決策,而平庸的公司天天都在決策。為什麼優秀的公司決策少,這是因為優秀的公司會先把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找出來,設計一套規則與政策(rule and policy)來解決反覆發生的問題,有了規則與政策,未來就靠這些規則與政策來解決大多數問題。反過來說,如果一家公司需要天天做決策,時時做決策,那恰恰說明這家公司一定是能人管理,公司的管理者天天都在「救火」。

我 在想,中國的企業家們對照這五個標準,能夠給自己的企業打幾分?德魯克說,以前我不知道一家好公司的標準是什麼,但後來我發現,一個平靜無波的公司,必是 管理上了軌道。如果一個公司常是高潮迭現,大家忙得不可開交,就必是管理不善。優秀的公司,總是簡單單調,沒有什麼激動人心的事件,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 機都早已預見,並已通過解決方案變成了例行工作了。

我們中國大多數優秀的公司,是不是都在追求高潮迭起,有幾家公司是平靜無波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16

存股理財術》把一天當兩天用 投資管理追求長流河境界 退休財務長 人生先苦後樂的五項修煉

2012-10-29  TWM
 
 

 

五十歲退休,從企業的夥計改當自己生命的老闆,是許多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

陳為國四十歲前財富歸零過三次,卻能在十年內重新達到財富自由,他歸功於自己與眾不同的「二流管理」。

撰文‧謝富旭、林心怡

五十二歲的陳為國(化名)動作敏捷地從公車上跳下來,他穿著Polo衫,精神奕奕地走到咖啡店接受我們的採訪。

「你不是有輛保時捷跑車嗎?怎麼沒開來?」記者問。他笑笑地說:「台北現在公車、捷運很舒服,效率又高,我們一群朋友都喜歡搭公車;常常有朋友拎著幾瓶三、四十萬元的紅酒,搭捷運赴晚宴呢!」陳為國淡淡地說:「效率與效益極大化,已經深植在我們的DNA裡了。」去年從某消費性電子公司財務長離職後,陳為國決定下半輩子不再當大老闆的「夥計」,好好做自己生命的「老闆」。而這個決定,是建立在堅實的財富自由基礎之上。

初入職場 以一連串的被騙挫折拉開序幕身為本刊創刊第一批訂戶,陳為國能從一個小辦事員,爬升到一家營收上百億元上市電子公司的財務長位置,其在職場上輝煌的經歷以及投資上成就,讓我們企畫這個題目時,自然地浮現這位白領精英的身影。沒想到,一向低調的他,接到我們的邀訪請求時,竟爽快地一口答應了。

透過這次採訪,我們得以深入了解這位白領精英鮮為人知的奮鬥歷程。陳為國說:「我職場初期階段,是以一連串『被騙』的挫折開場的!」憑著一股頂尖國立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銳氣,陳為國進入社會時就懷著大展雄才的抱負。但是他說,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就不斷被騙,只是他都努力將負面的環境,轉換成正面的結果。他記憶猶新地說到:「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地下期貨公司交易員,一走進那家公司,二百坪的大交易室,一排排整齊、跳動著全世界各種商品與指數報價的螢幕映入眼簾,彷彿走進華爾街的金融殿堂!」「當時年輕的我就想,這就是我想要的國際外匯操作!」更棒的是,公司總經理是台大商學系畢業的學長,「留著小平頭的學長拍拍我的肩膀說,學弟,好好跟學長學。」但是,上班一個月後,陳為國才恍然大悟,這是一家做空中對賭交易的地下期貨公司。「國際金融交易員」頭銜光鮮,事實上,是要這些懵懂無知的年輕人去找客戶,向親友借錢,自己下場博它一把!

當時他找了幾位大學同學,一起湊出九十萬元,進場放空S&P 500指數期貨,但是才兩個禮拜,就賠掉一半的本金,人生剛起步就差點毀了。「所幸老天爺真的照顧,幾天後遇到著名的一九八七年美股黑色十月大崩盤,美股一天內跌掉逾二○%,我的空頭部位一夜之間獲利高達三六○萬元,三位股東拆帳後,我自己獲利約一二○萬元!」這次的獲利,陳為國心知肚明,完全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對人生智慧與歷練的增長沒有任何幫助。而期貨公司一五○位交易員,只有他與另外一個菜鳥賺到錢,其他全都慘賠出場。「當時我想,發財夢該醒了,另起爐灶才是正途!」離開期貨公司後,他應徵進一家傳產公司當法務專員,月薪一萬三千多元。他邊工作邊考試,兩年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攻讀MBA,畢業後回台進入新銀行任職法務人員,在日後的職場一路平步青雲,從專員、法務副理、財務協理,最後升至公司的發言人。

多與成功人士接觸 工時拉長並提高效率在時間流管理上,陳為國強調,年輕人就應該沒日沒夜地辛勤工作,而且建議要多與年齡大的成功人士接近。陳為國說:「我一直喜歡與年紀較長,尤其是大我十歲以上的人交朋友,一方面可以學習他們的智慧與經驗,縮短我在專業磨練的學習曲線。」「另一方面,年紀比我長的人通常人脈也比我廣,透過他們,我得以更順利拓展我的人脈網絡!」陳為國指出,每當公司開會、聚餐或員工旅遊,年輕員工總是聚在一起,看到「長官」來了,就敬而遠之。「我好幾次見到許多年輕同事,看到高階主管在等電梯,寧願先躲在一旁,故意搭下一部電梯。」「一起開會吃飯時,大家都離長官遠遠的!」「我就不一樣,我巴不得每天搭電梯都遇到董事長或總經理,巴不得吃飯與董事長同一桌!」「因為我渴望成功,我渴望學習,所以,我一點都不會感到不自在!」陳為國進一步歸納他在時間流管理上第二個心法:提高效率,把一天當兩天用。他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擁有二十四小時,一周則是一六八小時。「一般人每天工作八小時,一周工作約四十小時,你要比別人成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工作時間比一般人長。如果可以多出五○%,等於一周工作六十小時!」「如果你能找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人家一天做四件事情,你可以做到八件,那不就等於一周工作一二○小時,一天當兩天用嗎?」善於時間管理,是陳為國在職場上成功的關鍵。而他能在五十歲前累積足夠下半輩子用的財富,在人生最高峰急流勇退,則要歸功於他在金錢流的管理。

「我從工作第一天開始,就保持兩份以上的收入。而我把所有的薪資收入交給老婆,自己的開銷甚至買跑車的錢,全都是靠兼差與投資收入支應!」陳為國把自己的金錢流管理比喻為一條河流,他說:「四十歲之前,我的金錢流像台灣的濁水溪,大賺時財富滾滾如濤;大賠時,河床乾涸如水溝的小水流。」「過了四十歲,我降低融資比重,增加現股操作,隨大盤起起落落,財富水位忽高忽低,但即使在操作很差的情況,也有一定的流量,很像中國的黃河。」「而我現在,完全不融資或借錢投資,標的大多是穩定配息的股票,輔以少量的短線操作。我追求的是歐洲多瑙河那種源遠流長、川流不息的境界。」年輕人要多鍛鍊 「能賠千萬 才能賺千萬」陳為國透露,四十歲之前,他個人的財富(不含交給老婆的錢)屢屢超過千萬水準,甚至最多達數千萬元,卻至少歸零過三次。做過期貨後,他轉戰股市,用技術分析操作,還用融資交易擴大槓桿。隨著股市的震盪,經由無數次的小賺累積到千萬財富後,總是因為一次次大跌,瞬間跌回原點。

雖然幾度大起大落,但是陳為國認為,年輕的時候不要怕賠錢,關鍵在不斷累積操作經驗。他認為:「能賠一千萬元,才有再賺一千萬元的能力。」年輕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格局」搞大,不要怕失敗,而是要不斷從失敗中記取教訓,鍛鍊自己的功力。

不過,他也強調,雖然幾度大起大落,但是他緊緊守住「淨值不可為負數」的底線,每次都保留東山再起的保命資本,再從小慢慢爬回去。陳為國說,絕大多數理財操作都只想到獲利,其實,「對風險與負債的控管,才是勝利的關鍵。」「四十歲後,我開始增加現股部位,融資部分不超過一半,閃避股災嗅覺也進步不少;財富儘管消消長長,但最低水位卻一直隨著時間呈增加態勢,和以前荒溪型的金錢流管理很不一樣了!」四十六歲後,陳為國投資觸角更從股市進一步延伸至房地產;五十歲後,他完全揚棄了用融資做股票的習慣,全以現股交易,並以基本面研究,挑選出高殖利率、獲利穩定,也具市場領先地位的「孝子股」。「我算了一下,我投資十二年的中華電信,股息加上資本利得,平均年報酬率將近一一%,定期收取股息,比兒子、政府還可靠。」陳為國希望以曾經付出數千萬元代價的切身經驗,能讓讀者有一些啟發。「如果看了我的故事,能讓你更會利用時間,或讓你的財富少歸零一次,就是功德一件了!」

陳為國(化名)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金控公司法務副理、上市電子公司財務長學歷:台灣大學法律系、美國加州大學MBA 通過五道修煉關卡 創造自己的終身俸──陳為國的「二流管理」心法

時間流管理

1.

縮短學習曲線

與比自己年長的成功人士交朋友。

2.

工作效率倍增

延長工作時間,提高一倍效率,你就可以1天當2天用。

金錢流管理

3.

荒溪型(年輕期)

作法:融資甚至拿資產抵押借錢買股,短線殺進殺出。

目的:賺錢固然好,但賠錢時可學習風險控管,並培養股市反轉的敏感度。

4.

洪流型(中年期)

作法:一半融資、一半現股。

目的:培養掌握成長股,或危機入市的心理素質與知識。

5.

長流河型(退休期)

作法:現股交易,長線為主,資產分散於房市或債市。

目的:打造自己的終身俸。

投資「孝子股」 讓陳為國退休後金錢流源遠流長

公司(代號) 今年

上半年EPS(元) 2011年現金殖利率(%) 2010年現金殖利率(%) 2009年現金殖利率(%) 10月23日收盤價

(元)

亞 泥(1102) 1.27 6.4 5.0 5.3 36.40 台達電(2308) 3.18 4.2 5.0 6.2 101.50 中華電(2412) 2.68 6.0 4.5 6.1 92.20 華 固(2548) 0.87 7.6 8.1 8.4 63.20 新 興(2605) 1.49 5.2 10.4 8.6 24.95 裕 民(2606) 1.23 6.2 10.3 10.3 44.80 中 保(9917) 2.13 5.4 4.9 5.1 63.70 中聯資(9930) 1.62 6.6 6.2 5.5 47.10 註:孝子股挑選標準:1.市值大於100億元。2.連續5年現金殖利率大於4%。3.連續5年EPS大於2元。

資料來源:財金資訊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90

從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身上學到的五條教訓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34901.html

很多年以前在加利福尼亞卵石灘的一次會議講話後,我聽了一位鮮為人知的日本企業家的主題演講。他的名字叫孫正義 (Masayoshi Son),他是日本軟銀公司(Softbank,日本最大的軟件銷售商)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最近這家日本公司剛剛收購了Comdex展會和Ziff- Davis出版公司。

孫正義對他的子公司的大膽設想給我留下了持久的印象。他想讓軟銀在技術行業變成一家大型基礎設施玩家,因此該公司收購了個人電腦行業最大的展會和出版公司,與其現有的軟件銷售業務共同發展。

如今,軟銀是亞洲頂尖的互聯網電信公司之一,擁有350億美元的市值。而孫正義這位大膽的冒險家還收購了沃達豐日本公司(Vodafone Japan),他也是電子貿易(E-Trade)、雅虎、雅虎日本、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和Zynga早期的投資者,他現在已經同意收購Sprint Nextel 70%的股份。

作為日本第二首富,孫正義擁有個人淨資產77億美元。你永遠不會想到孫正義是在日本西南部一個非法的小木屋里長大的,或者你也不會想到他家人使用一個日本姓氏——安本(Yasumoto)——來隱瞞他們的韓國血統。但是從他年輕時候開始,他對於成為頂級的商人就有很高的期望值,而且他不讓任何事情阻止他。

以下是每一位現在有抱負的企業家和企業領導者能夠從孫正義白手起家的故事中能學到的五條教訓。

追逐你的夢想——實際地追逐你的夢想。孫正義對Den Fujita的成功故事非常崇拜,Den Fujita於1971年將麥當勞的第一經營權帶到日本,並最終使麥當勞日本變成了一家擁有3800家餐廳的連鎖店。孫正義在16歲的時候搬到了加州的伯克利,並開始沉迷於高科技行業。1980年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後,他回到日本創辦了一家軟件銷售公司,軟銀公司就這樣誕生了。有趣的事情是,後來孫正義讓他兒時心目中的英雄Fujita加入了軟銀公司的董事會。

要擁有偉大的夢想。要大膽。勇於冒險。孫正義的演講中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東西就是他的夢想有多麼偉大多麼大膽以及他在分享對軟銀的願景上有多麼開明。我搖著頭走開想知道這個傢伙還有什麼其它妄想。現在我理解了他總是這樣,從他十幾歲計劃創辦一家公司到現在想讓軟銀成為世界上前十大公司之一的目標他一直都是這樣。這讓我想起了尤吉•貝拉(Yogi Berra)的一句話「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向哪裡,你可能不會到達那裡」。

設定目標並且要有計劃——但是首要的是要行動。雖然孫正義擁有偉大的夢想和計劃並且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實幹家。事實上,他曾經打電話到Fujita的辦公室,曾經為了見到他的偶像在Fujita東京的家門口宿營。他需要勇氣搬到美國,但是他做到了。他需要勇氣去收購所有那些公司,但是他從未猶豫過。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軟銀經過努力成功地成為日本第一個iPhone運營商也是多年以來iPhone在日本唯一的一個運營商。

相信你自己。孫正義早期的事情讓我想起了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很多事情。他們兩個人都出身貧寒,並且都用他們的生命來尋找所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都對抓住機會和遵循非傳統方式擁有足夠的信心。儘管兩個人都沒有學習過技術,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個人最後都到科技公司工作了。彷彿硅谷有一個巨大的虛擬標誌「如果你想要做偉大的事情並想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做事,那麼你已經來對了地方」。

擁抱逆境。回到喬布斯的類比上,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認為他被養父母收養意味著他很特殊。另一方面,孫正義說他從小到大都有一種自卑感,因為在一個種族單一的國家裡他的家庭因為其韓國血統而感到羞恥。在逆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變成適應性強、堅持不懈且無所畏懼的成年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09

《少年Pi》觸動我的五堂人生課

2012-12-24  TCW
 
 

 

少年Pi在海上漂流二百二十七天,一開始是災難,但是從結局來看,卻是老天爺給他的賞賜。有多少人能夠有這樣與自己搏鬥的機會,而且還活下來,成為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

甚至有人在看完電影,回味起劇情,還會假想自己如果有一次這樣的「旅行」,該有多好?這部電影能夠不分國界、男女、年齡、職業……,跨領域的獲得全面性認同,很重要的是從電影人物少年Pi所產生的「移情作用」。

我有多久沒有機會和自己對話了?如果我在那隻小船上,我能活下來嗎?我要如何和一隻老虎共處,它是敵人,還是朋友?我要如何在風浪中克服無止境的恐懼,還有,等待著無數個不抱希望的黎明?

少年Pi的情節就這樣投射在每個人心中,像細胞分裂般繁衍出無數想像和討論。類似的人生課題,我們能得到什麼樣的人生養分?

第一堂課:失去學意外無所不在,失去反能激發前進潛能

講述失去,是電影啟幕給予的第一個震撼。走過前場介紹,電影開始,只見動物們悠哉閒晃走過眼前,不疾不徐的印度歌曲像是一道道溫暖的色澤,那是Pi最初的世界,對應人生有如未進職場或者社會叢林的純真年代。

只是,真實世界卻未必如此美好,「純真」就是面對現實的第一個失去。就像劇中Pi的父親將老虎生吞活剝小羊的殘酷事實呈現在他眼前,告訴他:「你把老虎當朋友?牠可不是你的玩伴!」Pi回應:「動物也有靈魂,我從牠眼中看到了。」但,父親馬上疾言厲色的回答:「野獸就是野獸,你看牠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失去,是認清現實的人生重要課題。

失去,也發生在後續舉家從印度遷徙,Pi一家在原土地失去中產階級的身分,必須離家到加拿大討生活;更慘的是,旅途中遇到船難,Pi失去家人,只剩孑然一身漂流於海上。

在邁向成功與理想的路上,沿路的失去是現實,也是一門人生必修題。「離家、失去,其實是為了回家,」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表示,這就好比長大的我們,也會被迫離開家,投身至陌生的城市工作學習。一樣沒有親人相伴,有時即使身邊有其他人,內心卻彷彿仍是孤身一人。「失去,反而能激發更大前進的潛能,」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分析。

第二堂課:恐懼學恐懼不是用來戰勝,而是用來相處的

劇中Pi遇到大海狂風巨浪是一種形態的恐懼,與老虎相處在一方大小的船上則是另一種恐懼。前者是面對大自然生存,要活下去的挑戰;後者則是進階還要活得好的征服。

Pi的奇幻漂流,也暗喻每個人人生必經的無數漂流。廣袤無盡的大海象徵看不見的茫茫未來,而唯一與Pi一同存活下來的老虎,則是內心揮之不去的恐懼,凌駕於其他感知之上。

「人越是活在被文明與科技控制的環境裡,海洋漂流就越是突出其發揮的『謙卑』功能。人孤獨在海洋之中,重新體認自己的渺小與有限。單靠動物生存本能,無依無靠,任憑超越現實、超越想像的巨大海洋力量擺布。在海洋之大、與個人之小的不可思議落差距離下,甚至連絕望都成了一種奢侈的情緒。」作家楊照的評析,可彰顯大海浩渺的恐懼威力。

「在最險惡的大海恐懼中,才能徹底揭露人性基底,直視恐懼感,」奧美廣告執行創意總監胡湘雲指出,恐懼,它是生活唯一真正的對手,因為只有恐懼才能打敗生活,但「也只有願意承認、接受,才有下一步的開始。」

電影語言往往是時代先驅。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啟始的末日論,到今年,外推全球性的歐債風波,內至台灣島內,從年輕人失業問題、三明治族群面對勞退基金可能破產、加上肩負老人扶養與小孩成長課題、老年人則有銀色海嘯危機;層層打擊,對於未來不可知的恐懼感,猶如漂流於大海中的空蕩回音。

二○一二年面對不確定未來感,有多恐懼「恐懼」?走進誠品信義店三樓,放眼望去,心靈療癒書籍所占櫃位凌駕商業理財類,也可洞見對未知的恐懼之深。

二百二十七天的漂流,恰好也為忙於應付職場、家庭和人際的工作者,提供一個正視恐懼的契機,「除了是創新和創意之旅外,那也是一場『創傷』歷程,因為只有瀕臨崩潰,才能有突破和治療。」彭懷真觀察。

一開始,老虎獨占那條船,Pi只能待在小木筏上,時時提心吊膽,夜不能寢,食無法安。但為了活下去,他必須硬著頭皮面對老虎。他先試著餵飽牠,接著,甚至大著膽子馴服牠,當連接小木筏與船的繩索斷裂後,Pi知道自己再也沒有逃避的可能,只能想盡辦法與牠相依共生。「自我救贖,才能自我和解,」作家王文華分析。

其實,老虎長相從未改變,改變的是人的心態。心態一變,所看到的一切都不一樣了。暴風雨過後,當畫面出現Pi走近老虎,並充滿感情的抱著牠,因怕失去牠而淚流滿面時,這一刻想必許多人都跟著動容,相信Pi所相信的:「恐懼可以是生存的力量,也可以是孤絕時的陪伴。」

第三堂課:敵人學與敵人共舞,才能活得久、活得好!

在海上漂流中,Pi和老虎漸漸由對峙鬥爭到馴服交流,Pi這才意識到他與老虎的共同點:「我和理查‧帕克(老虎名)一樣,同樣缺乏現實體驗,我們都在同一個動物園被同一個主人養大,現在都成了孤兒,遵從主的意志生存下去。」這讓他對自己與老虎的關係有了新的審視,既非父親說的獵物關係,也非兒時認為的朋友關係,而是一種共生關係。

落在人生、職場,道理亦復如是。「沒有理查‧帕克我早就死了,對牠的恐懼讓我保持清醒,照顧牠的需求讓我得到意義,」難以馴服的猛虎反而激發Pi的生存鬥志,但他沒想到的是,老虎竟不知不覺成為他內心的依靠。

敵人可以是生存的力量,也可以是孤絕時的陪伴。正如書中寫道:「有時我因為理查‧帕克的存在而高興,因為如果牠死了,那麼我就會獨自在絕望中生存,而絕望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敵人。」

第二場暴風雨過後,Pi看見奄奄一息的老虎,那一刻,內心的恐懼升至最高點。然而,他怕的不再是老虎,而是怕失去老虎後獨自在海上漂流的徹底孤絕。此時,老虎已從Pi心底的「恐懼」變為溫暖的「陪伴」。

第四堂課:親密學不要來不及跟家人說愛!

第四堂人生課,藏在Pi來不及對家人說愛的歉意中。在Pi第一次遇到暴風雨,閃電撕開烏雲,露出一片金色。Pi歡呼著讚美神的顯靈,並且扯開救生艇上的帆布,讓老虎也出來見神,看到的卻是牠恐懼羸弱、惶恐匍伏。

於是Pi轉喜為怒:「為什麼祢要嚇牠?我失去了家人,我失去了一切,我臣服,祢還想要什麼?」當暴雨沖走了小木筏,他開始陷入絕望:「神啊,感謝祢賜予生命,我已經準備好了。」面對狂風暴雨,除了與恐懼對話外,少年說得最多的是對於家人的「I am sorry.」

暴雨過後,沉沒在海底的船艦,逐漸與Pi的母親臉龐交疊,而望著海上波浪,Pi一句句:「I am sorry.」迴盪在無垠的天際。

忙,讓人常處於抉擇兩難間。華研音樂總經理何燕玲以自己為例,年輕時她是國際唱片公司員工,到處飛行出差是家常便飯,連懷孕九個月還是一樣拚命到凌晨四點,「有一天,我在外地接到孩子打來電話,告訴我,為什麼我有問題時,妳都沒有在我身邊,那一刻我心都碎了,」她的身不由己是許多上班族、職業婦女的縮影。

親密學,成了末日論世界中的顯學。日本earthstar娛樂公司節目製作人中島大輔一直在外地工作,有天,他驀然發現,父母已過了六十歲。對離家工作的許多日本人來說,一年中,大概只有過年、過節約六天時間能跟父母見面,但一天中,能跟父母相處的時間,恐怕連半天都不到。

換算下來,他發現和父母未來相處的時間,只剩下短短五十五天。在驚訝中,他召集一些朋友,蒐集各地陪伴父母的小故事,集結成書《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創下日本書市百萬銷售紀錄。

他在書中指出,「父母的死」是我們早晚會面臨的,但大部分人平常諸事纏身,心裡會想:「反正隨時都可以跟爸媽見面。」直到失去父母,我們才明白,儘管在心裡想過有很多事要陪爸媽一起做,但實際上卻什麼也沒做。

忙碌、掙錢、升遷壓力和理想,讓我們犧牲了與家人共處的時間,時間久了,也忘了怎麼相處。「人生也許就是不斷的放下,但最遺憾的是,我都沒能好好的與他們道別。」這是劇中被瘋狂轉貼的對白。「人最害怕的,是來不及與我愛的人告別,就像Pi還來不及與家人道再見,轉瞬間卻已天人永隔。說愛要即時。」王浩威提醒。

第五堂課:獨處學每個人,都要有與自己對話的勇氣

與自己對話,則是第五堂人生課。海上漂流二百二十七天,這是一場「自己跟自己對話」的喘息空間,「回歸內心跟自己相處的一段旅程,」彭懷真分析,在職場中,物質競爭很重要,每個人忙著應付人際關係、職場和家庭,反而跟自己對話的時間越來越少。

對話,是人生中難得的沉思,但往往在五光十色中,很多人迷失了、放棄了、絕望了,不再有與自己對話的勇氣。如果重來一次,誰不嚮往像少年Pi能有一次這麼珍貴的與世隔絕、自我對話?

以種子音樂集團總經理田定豐來說,從高二離家打工賺錢養活自己,到二十六歲創業、三十歲坐上數一數二唱片公司總監、甚至人生暴跌被組織請走,需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眠的日子前,他過的是被業績和失敗追著跑的「倉鼠人生」。

「想要成功是唯一動力,忘了有多久沒跟自己對話,跌到谷底時是根本不敢跟自己內心對話,」他自剖。

然而,再出發,成功將種子音樂扶植到站穩腳步之後,他反而開始有了跟自己對話的旅程。「對話是一種思考與反省的開始,也是人生續航的能量補給。」他說。過去總是需要大批朋友圍繞在旁,而今也體會到獨處的快樂,反而從中發現了人生的第二春。

你心中的老虎是什麼?「這取決於你,這個故事是你的了!」這是劇中中年Pi對作家說的話,也是你我的人生課題!

電影散場,但你心中的那隻老虎永遠存在於內心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