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本百年湯頭配方 台灣蔬果產地直送 輕井澤一九八元火鍋拚出億元商機

2011-2-21  TWM




輕井澤,這家台中地區知名的火鍋店,不可思議的低價高享受,創下年營業額兩億四千萬元的好成績。

一鍋一九八元的超人氣火鍋,如何拚出年營業額近億元的好成績?

撰文‧黃筱雯

接 近中午十二點,人潮開始聚集在台中文心路上一家店面門口,乍看之下,你會以為這是一家頂級SPA店,氣派的銅製大門旁,是一潭養著蓮花的水塘,深色木頭築 成的牆以細石相佐,細石堆上還畫上淺淺的紋路,充滿禪意;其實,這家店是台中超人氣火鍋店,賣的是一人要價僅一九八元的平價火鍋,卻能創造年營業額逼近一 億元的驚人數字,這裡是輕井澤鍋物。

走進輕井澤最深處的辦公室,三個大螢幕,連線五家分店,從廚房、櫃台、用餐區等,能隨時轉播店內每一個 角落。一位外表斯文的男子緊盯著螢幕,不敢有絲毫分心,突然間,男子拿起電話,迅速按了幾個號碼,等待接通的同時,雙眼仍注視螢幕,「煮湯底的鍋子滿出來 了,快去處理!」甫一接通,男子立刻下達指示,語畢立刻盯緊轉播分格,確定有人處理,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的用餐時間,輕井澤負責人王振模一個人待在這 間辦公室,聚精會神,就怕一個小失誤,毀了他八年來的心血。

赴日取經 習得日本百年配方今年四十二歲,出身彰化鹿港小鎮的王振模,外表斯文靦腆,但談起一手打造的輕井澤鍋物,卻是聲聲宏亮、滔滔不絕。

一九九二年,二十三歲的王振模與大哥在員林經營立協冰凍食品,兩人四處尋找冷凍貨源,再分送至各客戶手上,一做就是十三年,現在仍是中部最大的冷凍食品供應商。

冷凍批發生意為王振模帶來第一桶金,但他始終想擁有自己的店。○三年,王振模決定啟動夢想,他透過住在日本的妹妹介紹,遠赴日本輕井澤,學習當地一家百年歷史火鍋店的獨家湯頭配方。

王 振模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耐「磨」。前往日本學習的三個月,一開始師傅不願意教他,王振模不氣餒,他刷地板、掃廁所,做最吃力的工作,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 換得師傅的認同,最後終於獲得師傅點頭,允許他在一旁觀看調配過程,不懂日文的他,靠著妹妹翻譯,才終於習得這百年配方。

「既然要做,就要和別人不一樣!」這是王振模的想法,他找來設計師商量,整家店面的裝潢要跳脫傳統火鍋店的概念,仿造日本店面的設計,有枯木、石頭、水池。果然在○三年第一家彰化員林店一開幕,獨特的設計裝潢立刻造成大轟動,原本擔心沒有人潮的王振模也鬆了一口氣。

不 惜成本 口味、擺盤要求嚴特別的店面裝潢只是吸引人潮的第一步,輕井澤最大的賣點還是湯底與食材。輕井澤的湯頭不同於台灣傳統重口味,而是帶有昆布風味的清淡湯 頭,每天用豬大骨、雞骨、大量蔬果與日本進口昆布熬煮,最後加入日本空運來台的獨家配方,成為輕井澤口耳相傳的完美湯頭。為了將日本風味完整重現,王振模 不惜選用一片要價五百元的日本昆布,而一鍋基底湯頭,就要用掉一千元,「很貴沒錯,但是這樣味道才會好。」輕井澤五家店面都是用承租方式,沒有買斷,「因 為我寧願把錢花在更值得的食材上。」王振模說。

王振模對食材相當要求,不但要好吃,更要新鮮,輕井澤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新鮮的菜盤,其中蔬 菜量是一般火鍋店的一倍以上,「輕井澤走的是健康養生路線,蔬菜是我們的一大重點。」為了提供最佳蔬菜,王振模發揮過去跑業務的本領,上山下海,四處尋找 心中最適合的「菜」選。例如高麗菜,顧及到季節不同,還供應不同產地的高麗菜,「但一定都是當季最好、最新鮮的。」夏天王振模選擇梨山高麗菜,冬天則是西 螺高麗菜,菜盤中二十一種品項,每一樣都有一段尋找的故事,而這些貨源都是王振模親自到菜田去找,為的就是壓低進貨價,「因為我們的量很大,一家店一天就 要用掉一百斤的高麗菜,假日甚至用掉兩百斤。」仔細看輕井澤的菜盤,還會發現一些別的地方沒有的食材,如黃色的山藥、紫色的洋蔥,王振模笑說,這是為了擺 盤配色好看特別選的,「當然味道也是最好的!」但他不因此滿足,一段時間王振模就調整菜盤內容與擺盤方式,甚至舉辦員工擺盤創意比賽,刺激員工動腦,激發 更完美的菜盤。

王振模個性追求完美,從廚房便可窺知一二。走進輕井澤廚房,每位員工頭頂帽子、口配口罩、手戴手套,廚房設有專門排水設備, 因此保有乾爽的環境。牆上到處貼滿A4紙,走近一看,上面寫滿了每個動線的SOP流程,盛裝菜盤的處理台上,甚至註明了每種食材的擺放位置,整齊、方便拿 取,每個菜盤都要秤重,以維持量的統一。另一頭處理肉品的位置,因為選用的是高級肉類,每次拿出來切片後,要立刻以一層布、一層塑膠袋的方法裹好冷藏,以 免變質。對這些流程,王振模的要求嚴格,「做得好是應該,做不好絕對不允許。」他說道。

晉用新秀 大手筆獎勵不手軟如此大手筆砸下成本,輕井澤火鍋價位卻是低得驚人。一般價位是一九八元,最高僅三八○元,甚至還有午間優惠一四八元,卻能夠創下單月單店 七百萬元的業績,平日翻桌率三次,假日甚至可達五次!王振模解釋,在訂價時,他只抓一○%利潤,薄利多銷,因為他發現火鍋的主力顧客,不是白領階級、上班 族,而是學生。

為配合學生消費族群,輕井澤的服務人員也全是年輕的七年級生,最大的不過二十九歲。王振模喜歡用年輕人,因為他認為服務業需 要的就是年輕活力,五家店面近兩百位員工,都是他一一面試進來的。「而且我喜歡完全沒經驗的,這樣才好帶。」王振模說,過去曾有王品的員工來應徵,最後不 習慣這裡的作法而離開。

為了要留住這些年輕員工,王振模毫不吝嗇,每家店的店長可以分到單店年獲利的五%分紅,副店長有三%,連一般員工也可分到○.三%。為的就是讓員工感受到自己被肯定,如此大手筆獎勵,讓員工受寵若驚!

年 僅二十三歲的呂凱倫,是輕井澤漢口店店長,也是五家分店中最年輕的店長,從高中開始,他就在輕井澤打工。呂凱倫說,被員工稱作大哥的王振模,從不要求店員 該如何點菜、如何接待客人,只告訴她們,把最好的東西給客人,「讓客人開心的進來,滿意的出去,這是他唯一的要求。」此外,王振模還另創新品牌「八錢」, 專走中高價位火鍋,這是未來他進軍北部的祕密武器。

當初為了實現夢想,王振模投入開店,放著早已打下基礎的冷凍批發生意,如今的他,每天過 著只睡五小時的生活,「我都等鐵門拉下我才走,這樣我才放心。」他說。卻也是這份專注與堅持,才讓輕井澤從員林一家小餐廳,迅速成長為台中人氣火鍋店,王 振模未來將以這股氣勢,北上進軍台北一級戰區,開闢另一片火鍋新天地。

輕井澤鍋物

負責人:王振模

主要商品:個人火鍋、壽喜燒

成績單:

台中文心旗艦店一年營收近1億元,198元的主力套餐占總業績逾9成

億元店祕訣

一、食材選擇實在,以不妥協的品質取勝。

二、利潤僅抓一○%,薄利多銷。

三、起用年輕員工,創造親切的用餐服務與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4

手足共稱 百年業 瑞城書局

2011-3-31  TWM




與中華民國同歲的台中「瑞成書 局」,在日治時代傳承了漢學文化;台灣經濟起飛時,轉型為宗教、五術、台灣文化的專業書局,百年風華,以勤儉傳家。

創辦人許克綏抵制日本皇民化的政策,專賣漢文書籍;第二代許鑽源接手書店,度過30年前大火燒毀書局的危機、突破被人倒會千萬元的困境,他只買地不賣地, 多元投資,更挹注本業的發展。

現在,瑞成書局由第三代四兄弟共同經營,宗教經典出版部的成長,讓瑞成營業額攀上百年來的高峰,第三代董事長許欽鐘說:「21世紀是心靈成長的世紀,瑞成 會持續深耕這塊市場。」

從台中火車站到瑞成書局,不用十分鐘車程,入耳聽到心靈音樂的樂音,將雙十路的車馬喧囂拋在腦後,共三層、各七十坪的賣場裡,全是五術、宗教、心靈與台灣 文化書籍,感受無法言傳的心靈世界。

漢文書百年招牌

對有心鑽研佛、道學的民眾來說,這裡有不同版本、不同宮派的經典與解經的註釋書。一整層八字、相學、堪輿、星象等五術書籍,另有數個牆面陳列著瑞成書局出 版的台語語文書、佛經與中醫藥方等書籍,還有宗教的文具文物,連袈裟都有販售。

一家證券公司副總說:「全台中,只有到瑞成書局才買得到我要的《金剛經》解經書,我已經「請」了(佛書信眾不說買書,而說請書)二十多本書,送給對金剛經 有興趣的朋友。」

顧客郭小姐說:「我原本只是來買謄寫心經的紙抄本,意外發現我最喜歡的《清淨法身佛》版本的有聲書,很奇怪,我只要聽到這音樂,心裡特別歡喜。」

書店一樓的梁柱上,掛著寫著「瑞成」二大字的匾額,題字的年代是戌午年(西元一九一八年)。瑞成書局第三代總經理許欽福說:「我祖父許克綏一九一二年用四 十元(約現在幣值五萬元)在台中第一市場起家,擺攤賣種子,因種子只需二坪大,買賣種子因農耕期有淡旺季之分,他想做能賺錢又對人有益的行業,利用店內其 他的十二坪空間賣三字經、千字文的漢文書,取名瑞成書局。」

印刷廠流通佛典

瑞成書局以漢文書起家,當時台灣由日本人統治,許克綏擔心漢學文化流失,只賣漢文書。卻常常遇警察上門盤查、質問為何不賣日文書,許克綏以自己不會日文敷 衍,靠著他在亂世的堅持,瑞成書局才有後來在漢學出版的銷路。

有生意頭腦的許克綏,一九二一年開始遠赴上海批貨漢文書,為節省成本一貫作業,一九三二年他自己設立印刷廠與鉛字鑄字廠,自行印製漢文讀本、歌仔冊、章回 小說,這些書籍雖已絕版,卻是研究台灣早期漢學文化的重要典籍。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來台,瑞成書局印製的漢文讀本,行銷全台各小學。

許克綏自大陸廈門批漢文書籍時,認識了福州湧泉寺的住持,開始請佛書來台灣流通(流通即為買賣佛書),並且皈依淨土宗,成為瑞成書局經營佛書的開始。 第三代

獨資事業:台中環球企業大樓、一中紅樓、第一廣場店鋪、高雄孟子大樓

合夥事業:全得文具、大門精密機電、新社布拉姆田莊、新社我給您樂活田莊 設副業勤儉傳家

因著與佛法的淵緣,許克綏將書店收入投入慈善事業,他與朱炎房居士出資捐助,興建了台中佛教蓮社、慈光圖書館與育幼院,並且請來「善知識者」(即名嘴), 在台中綠川河畔說古講今,內容多是孝悌、忠孝節義、因果報應的故事,當時很受民眾歡迎。

二次大戰結束後,原本到鄉下種田避禍的四子許鑽源回到台中,許鑽源經常南來北往銷售瑞成出版的書籍,當時沒有高速公路,出差一定得外宿旅館,他建議父親把 綠川西街做通鋪經營的經濟館,改成全是套房的瑞安旅館,遭到母親反對,一半仍做通鋪的雅房,一半改為有衛浴的套房,結果三十間房天天客滿,證明許鑽源眼光 獨到。

許鑽源與哥哥們,協助父親多元投資,陸續設立瑞安旅館、瑞士大飯店,經營印刷廠與鑄字廠。一九七八年兄弟分家,許鑽源接手瑞成書局。

八十二歲的第二代老闆許鑽源,這天因著採訪特別來到一樓書局,他面色紅潤,示範平時練的瑜伽,身體可以柔軟伏地,他說:「配合晚上不吃米飯,瘦身十公 斤。」

五年前許鑽源才逐漸交班給四個兒子。說起養生祕訣,許鑽源說:「骨力做事,懶惰開錢,多做事多運動,少吃就多健康,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勤儉啦!」

遇祝融廠商義挺

說起父親的節儉,許鑽源說:「阮爸爸必須到彰化批種子,當時從台中坐一趟火車到彰化要三毛五,依通貨膨脹計算,大約現在的四百二十元,車資很貴喲!阮爸爸 為了省錢,去程先從台中走二十公里路到彰化,回程挑二布袋約六十斤的種子,才坐車。遇到買賣種子旺季,伊一個星期有五天從台中走到彰化,養生在動,伊身體 好到高齡九十二歲才過世。」

他不疾不徐地說:「阮一生最困苦就是一九七八年,第一市場鄰攤因電線走火引發大火,阮一樓的書局、二樓的住家、三樓倉庫全數燒毀;而且禍不單行,一九八二 年,我做會頭的,被會腳倒了上千萬元。」

「火燒那年,兄弟剛分產,阮分到瑞成書局,還好我信用好,廠商讓我免費調貨,長子許欽鐘也從台大畢業,在書店幫忙,十五天後在原址搭個攤子開始做生意,有 現金收入,慢慢周轉度危機。」

購地產多元投資

「加上我投資台中市大坑的威尼斯遊樂園,因為卡在法令問題,遲遲無法開發,有的股東要求退股,我只好起了十多個會換現金給股東,沒有想到又被倒會千萬 元。」

「彼時,瑞成書店已經在台中成立六十幾冬,咱要維持信用,連落跑都沒想過,我向債主提出五分利、分三年攤還,當年的五分利等於現在的一八%,有債務人怕阮 走路說債務要打折,阮都堅持一分一毫要還清!」

「好佳在阮一塊位於雙十路土地,有建商提出一千五百萬元的保證金要求合建,這筆錢我拿來還債,不到二年半全數還清,這一切攏是阮我爸爸的福報,庇蔭到 我。」

瑞成書局轉投資的威尼斯花園,歷經十年榮景,後不敵亞哥花園等大型遊樂園結束營業。但許鑽源效法父親多元投資,只買地不賣地,讓瑞成至今擁有台中一中商圈 多處房地產,多元投資收入,更挹注本業的發展。

營收增專業區隔

瑞成書局除了出版,過去也做文具批發,曾接手文具部門的第三代老二許欽熏說:「七○年代,我們瑞成一個月文具加書籍零售,約可做到上百萬元業績,單單文具 批發就有三成利潤,我一九七五年接手時大約還有二成,現在不到一成,因為競爭的家數愈多,我們轉而投資文具大盤商,書店轉型只做零售。」

大火後,瑞成書局一九八二年搬入自由路的新址,第三代老大、瑞成書局董事長許欽鐘說:「我們兄弟與父親商量,決定走向專業書局的路線,專攻我們瑞成專精的 五術、宗教、台灣文化書籍,因市場做出區隔,八○年代台灣大型連鎖書店興起,對瑞成的影響反而不大。」

「我接手這五年,反而是我們瑞成書局這百年來營業額的巔峰。」看到記者好奇的表情,許欽鐘用溫文語氣解釋:「二十一世紀是心靈產業的世紀,許多人心靈空 虛,讓心靈成長的書大行其道,加上我們幫許多寺廟、宗教團體代印經書,一來沒有庫存的壓力,若因法會訂購上千本的佛書,我們都可以趕印供應,經書的出版一 個月約有二百萬元營業額。」

四兄弟分工合流

第三代四兄弟現都投入書店的經營,從機械公司退休的老三許欽福說:「二哥負責新社有機農場、文具批發等業外投資,我負責規劃台中一中商場開發,四弟負責書 局的電腦系統,大哥負責管我們三個弟弟。」四兄弟一起受訪,談及書局的過往與祖父的總總,輕鬆地話家常。

也因為房地產租金、業外投資均獲利,瑞成書局四年前在高雄購置孟子大樓,開了第二家分店;同時也計畫在台北開分店,現已找地購置中。

瑞成第四代中,也有醫生、藥師及工程師,為了吸引他們投入家族事業,每月的董事會,都要以「見習董事」輪流列席。董事長許欽鐘微笑著說:「我們希望子孫在 各專業上歷練,日後他們接班,可以因應社會的需要轉型,讓百年老店得以傳承。」 瑞成書局

地址 台中市雙十路一段4-33號

電話(04)2212-0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7

跌蕩一百年(二)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1/04/17/%E8%B7%8C%E8%95%A9%E4%B8%80%E7%99%BE%E5%B9%B4%E4%BA%8C/

1) 白銀創1980年後的新高,當年 Hunt Brothers 妄想壟斷市場,引來政府干預,結果一夜清袋。清末胡雪巖一世英明,有政府同商家支持,想corner 綿花,終至破產。

總結經驗:一是政策要看透、二是agricultural commodity 要見好就收. 三、當然就是不要妄想壟斷市場,因為你愈壟斷就愈多人想做低你…是故,真正壟斷者,愈低調愈好。隱然不見,大患可免也。

2) 小企業易破產,大企業有事也不易破產,牽連愈廣者愈是如此。大企續命方法甚多,賣盤/合併、引資、擴股、縮少經營規模、變賣資產,上市公司敗率更低。環顧 歷史,上市公司做到破產者,到底不是主流…  要估企業是否到了瓶頸,相對比較容易,要賭其消失,則不獨難而且界外風險甚多!

3) 戰爭對個別企業的影響,可以是毀滅性的(企業可能消失),但對股市則不可能…

4) 真正做實業,一定要懂得甚麼是經濟週期,要隨時懂得應對。

5) 民國時期,宋子文收編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一役,以及南洋煙草的」殯儀宣傳戰」,一毒辣,一古惑,令人拍案叫絕!

還有一本,希望今個星期K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2

炒樹熱潮 兩岸富豪炫耀財富新競賽 百年羅漢松變「活古董」 五年漲十倍

2011-4-18  TWM




台灣羅漢松銷售價格屢創新高,一棵羅漢松價格比一輛賓士車還貴,樹齡五十年的羅漢松行情甚至已飆升至六五○萬元。兩岸富豪掀起種樹熱潮,延伸出另類的長線投資,種對樹等於買對股。

撰文‧梁任瑋

近五年來,在國內豪宅市場需求快速成長的帶動下,高級庭園景觀苗木市場也逐年擴大。過去,只有獨棟別墅才會用得到高檔植栽,現在已成為房地產市場基本配備。頂級豪宅不只比房價、建材,連庭園裡的植栽,也是比拚豪宅身價的基本條件。

「宏盛帝寶」

掀起豪宅中庭「百萬名樹」熱開啟豪宅大手筆購置植栽風氣者,是有「台灣第一豪宅」之稱的北市「宏盛帝寶」,也是台灣目前為止最大手筆花錢買樹的豪宅。

民國九十四年,當時宏盛建設董事長許東隆就斥資三百萬元,從新竹關西移植兩棵樹齡五百年的九芎樹到中庭,後來更掀起國內豪宅中庭種植「百萬名樹」造景熱。隨著國內景觀樹身價水漲船高,這兩棵九芎樹的身價已上漲至千萬元。

規畫高雄豪宅「都廳苑」的隆大營建團隊總工程師楊景行,曾遇到懂樹的客戶來看房子,遇見稀有的樹種,就連問「這是什麼樹、哪裡找的、一棵多少錢」,測試建設公司的品味與用心程度,可見建築要和自然共存,已成為趨勢。

都廳苑共用三十五種樹木,是高雄豪宅植栽樹種最多的建案,其中最珍貴的是兩棵樹幹直徑四十至五十公分的茄苳樹,三年前買進時每棵單價四、五十萬元,如今已上漲至百萬元身價,晉升名樹行列。

近 年推出的建案特別強調庭園景觀的潤泰創新,在中和「曉山青」、萬華「萬囍」案中,也分別砸上千萬元在中庭種樹。潤泰創新總經理簡滄圳說,當建商在硬體設施 競爭到一定程度時,類似植栽這種軟性設施的鋪陳,反倒成為自用型買方對於建案的評判標準,也就是說,消費者對於庭園造景的要求已越來越高。

高 級景觀苗木近年身價狂飆,推案量龐大的建設公司,為了控制成本,乾脆比照過去鋼價大漲,提早採購鋼筋的模式,興起買地「囤樹」風氣,成為房地產市場的另類 奇觀。因此,園藝業這幾年也興起「代客養樹」服務,樹木多半在建案剛動工時,就已被建商選定,經斷根程序後,再移植至苗圃由專人照顧,等到兩年後再搬到豪 宅,這些費用至少上百萬元跑不掉。

北台灣代客養樹的苗圃多位於金山、萬里、陽明山、南港山區一帶,為了怕竊賊盜樹,苗圃多半隱身在鄉間小路,沒有門牌、鐵門深鎖,進入園區內只見大大小小不同品種樹木,要分辨它們的身分,是綁在樹腰上不同顏色的絲巾,代表背後不同建設公司的主人。

田尾園藝產業

見證台灣豪宅興起史

此外,完工兩年的彰化溪州鄉「苗木生產專區」,是很多台中豪宅建商養樹的重要基地。在這片占地五十三公頃的苗木生產專區,規畫得像科學園區,門口有警衛管制,入內後筆直寬敞的道路兩旁,是一塊塊切割整齊的田地,只不過科學園區是蓋了廠房,這裡則是種滿上百棵高聳苗木。

台中某家七期豪宅建商,因每年要用數十棵台灣櫸木裝飾庭園,兩年前就來苗木生產專區租三塊地,種植一百多棵櫸木,一年土地租金就二十幾萬元,還有平常請園藝商幫忙照顧的費用,這樣高檔的服務,一年至少得花五十幾萬元。

場景轉到全國最大的花卉供應市場彰化縣田尾鄉,這裡也是台灣苗木身價最高的聚落。

「現在有錢人不玩古董,流行玩盆栽!」彰化縣景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宗仁說,這七、八年因為大陸富豪暴增,大量在台灣、日本收購羅漢松與黑松,田尾每年賺幾千萬元的園藝公司比比皆是,很多農夫其實都是億萬富翁。

羅漢松身價水漲船高的主因,除了天時與地利,中國市場更是最大推手。關稅總局統計,近十年外銷到中國大陸的活樹,每年規模都有一億五千萬元,換算整個苗木市場,產值至少高達數十億元。此外,為了防止病蟲害傳染,台灣苗木只能外銷,禁止進口,使得高級景觀樹的樹量愈來愈少。

中國富豪需求旺盛,但供給卻不及,種植羅漢松也成為田尾全民運動,田尾因日照充足、土壤肥沃適合樹木栽種,田尾花園公路沿路隨處可見造形各異的羅漢松,成樹每棵行情平均五十萬元起跳,已不輸一輛國產汽車。

張宗仁的父親,民國六十年代在田尾帶頭大量繁殖棕櫚樹、酒瓶椰子樹外銷到國外,當時「賣三棵可以換一棟透天厝」;到了七十年代,台灣掀起興建高爾夫球場熱潮,草皮、中東海藻需求大增,當時一棵行情就要三、四萬元,屬於高經濟農作物。

到 了八十年代後期,大陸躍升為台灣園藝業者最大銷售市場,田尾很多園藝商紛紛前進全世界最大的苗木買賣市場||廣東省﹁花卉世界﹂設點,也替田尾創造不少身 價千萬元的新富。在廣東也有公司的張宗仁說,「幾百萬元的樹每天都在賣,日前甚至有人成交一棵兩千萬元的羅漢松,創當地天價。」兩年前,在廣東經營園藝苗 木進出口的台商劉志鏞,就返鄉在田尾蓋豪宅,光庭園面積就達八百多坪,大門口最醒目的就是一棵百年羅漢松,園子裡還種滿各種稀有苗木,儼然是樹木博物館, 還被稱為田尾第一豪宅。「樹是名副其實的活古董!」劉志鏞說,樹比藝術品還有生命力,又抗跌,中國富豪買樹不是為了遮陽,已經演變成尋寶、收集,能收藏幾 千萬元的樹,更成為炫耀個人身分地位的表徵。

「羅漢松最高的種植成本是時間」,一位園藝業者坦言,一棵羅漢松從樹苗長到成樹至少要三十年,等到可以賣至少都是下一代的事。換句話說,如果家裡有一棵百年羅漢松賣到千萬元,就等於中樂透般可一夕致富。

「賣方從來不會說要賣多少錢,都是買方出價,再決定賣不賣。」負責替國內許多富豪找樹的李將園藝董事長李坤坡說,台灣保育意識抬頭,有時候去花蓮替客戶移植一棵樹到台北,還要向林務局官員證明有合法移植程序,更讓稀有的景觀苗木有錢也買不到。

田尾鄉就流傳一則故事:田尾種植真柏最多的達人黃天鶴,十五年前已故前立委曾振農曾開價一千六百萬元,要向他買樹齡上百年、日本時代的大庭園黑松。當時曾振農為了維持樹形,原本要開私人直升機吊走,後來因為黃天鶴不願出售而未成交。

樹的美容師

師 徒傳承成田尾鄉特殊行業因為高級景觀樹隨著樹形、樹齡產生極大價格差異,替樹美容的行業也因此在田尾鄉興盛。從事羅漢松塑形八年的園藝師傅許先生說,愈老 的樹愈值錢,但自然生長的樹形較沒有賣相,所以小樹階段就一定要用人工修剪,長大後才會漂亮。不過,羅漢松塑形在台灣沒有課程可以上,只能靠師徒傳承,全 台灣會做的人不超過五組,目前田尾鄉最多,有兩、三組人馬。

許先生透露,替樹造形比替人理髮還複雜,必須爬到樹上一株株處理,工很細。一位師傅每天工資至少五千至八千元,塑形一棵至少耗時一周,別墅主人請一組師傅來修,平均三至五萬元,塑形羅漢松的師傅,旺季可以月入幾十萬元。

像許先生日前才剛塑形完一棵羅漢松,五年前價值一百萬元,一度有人喊價六五○萬元,最後竟以一千萬元賣給屏東一家飯店業董事長,價格較五年前漲十倍。「種對樹等於買對股」,只要兩岸富豪持續瘋樹,囤樹、養樹衍生出來的另類長線投資,還會持續延燒。

羅漢松大變身!

一 棵羅漢松的身價從5000元變成1000萬元的四步驟1. 苗圃培育 樹農大量種植,生長時間長。 樹齡:6年 行情:5000 元2.手工塑形 園藝師傅造形,塑造成彎曲。 樹齡:10 20年 行情:50 萬元3. 仲介銷售 園藝商介紹,含仲介、斷根、移植、保活費用。 樹齡:30年 行情:100

300 萬元

4. 買賣成交 樹齡愈老、榦徑愈粗、彎度愈彎,價格愈貴。 樹齡:50 100年 行情:1000 萬元身價非凡!—— 台灣景觀樹身價排行榜

第1名

日本黑松

單價:2000萬元

樹齡:100多年

收藏者:田尾黃天鶴

特色:造形多變化,代表富貴

第2名 羅漢松

單價:1000萬元

樹齡:60年

收藏者:田尾上野景觀

特色:招財、風飄樹形展現生氣勃勃意境

第3名 真柏

單價:300 500萬元

樹齡:80年

收藏者:田尾李將園藝

特色:姿態優雅、四季翠綠,代表長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1

炒樹熱潮 兩岸富豪炫耀財富新競賽 百年羅漢松變「活古董」 五年漲十倍

2011-4-18  TWM




台灣羅漢松銷售價格屢創新高,一棵羅漢松價格比一輛賓士車還貴,樹齡五十年的羅漢松行情甚至已飆升至六五○萬元。兩岸富豪掀起種樹熱潮,延伸出另類的長線投資,種對樹等於買對股。

撰文‧梁任瑋

近五年來,在國內豪宅市場需求快速成長的帶動下,高級庭園景觀苗木市場也逐年擴大。過去,只有獨棟別墅才會用得到高檔植栽,現在已成為房地產市場基本配備。頂級豪宅不只比房價、建材,連庭園裡的植栽,也是比拚豪宅身價的基本條件。

「宏盛帝寶」

掀起豪宅中庭「百萬名樹」熱開啟豪宅大手筆購置植栽風氣者,是有「台灣第一豪宅」之稱的北市「宏盛帝寶」,也是台灣目前為止最大手筆花錢買樹的豪宅。

民國九十四年,當時宏盛建設董事長許東隆就斥資三百萬元,從新竹關西移植兩棵樹齡五百年的九芎樹到中庭,後來更掀起國內豪宅中庭種植「百萬名樹」造景熱。隨著國內景觀樹身價水漲船高,這兩棵九芎樹的身價已上漲至千萬元。

規畫高雄豪宅「都廳苑」的隆大營建團隊總工程師楊景行,曾遇到懂樹的客戶來看房子,遇見稀有的樹種,就連問「這是什麼樹、哪裡找的、一棵多少錢」,測試建設公司的品味與用心程度,可見建築要和自然共存,已成為趨勢。

都廳苑共用三十五種樹木,是高雄豪宅植栽樹種最多的建案,其中最珍貴的是兩棵樹幹直徑四十至五十公分的茄苳樹,三年前買進時每棵單價四、五十萬元,如今已上漲至百萬元身價,晉升名樹行列。

近 年推出的建案特別強調庭園景觀的潤泰創新,在中和「曉山青」、萬華「萬囍」案中,也分別砸上千萬元在中庭種樹。潤泰創新總經理簡滄圳說,當建商在硬體設施 競爭到一定程度時,類似植栽這種軟性設施的鋪陳,反倒成為自用型買方對於建案的評判標準,也就是說,消費者對於庭園造景的要求已越來越高。

高 級景觀苗木近年身價狂飆,推案量龐大的建設公司,為了控制成本,乾脆比照過去鋼價大漲,提早採購鋼筋的模式,興起買地「囤樹」風氣,成為房地產市場的另類 奇觀。因此,園藝業這幾年也興起「代客養樹」服務,樹木多半在建案剛動工時,就已被建商選定,經斷根程序後,再移植至苗圃由專人照顧,等到兩年後再搬到豪 宅,這些費用至少上百萬元跑不掉。

北台灣代客養樹的苗圃多位於金山、萬里、陽明山、南港山區一帶,為了怕竊賊盜樹,苗圃多半隱身在鄉間小路,沒有門牌、鐵門深鎖,進入園區內只見大大小小不同品種樹木,要分辨它們的身分,是綁在樹腰上不同顏色的絲巾,代表背後不同建設公司的主人。

田尾園藝產業

見證台灣豪宅興起史

此外,完工兩年的彰化溪州鄉「苗木生產專區」,是很多台中豪宅建商養樹的重要基地。在這片占地五十三公頃的苗木生產專區,規畫得像科學園區,門口有警衛管制,入內後筆直寬敞的道路兩旁,是一塊塊切割整齊的田地,只不過科學園區是蓋了廠房,這裡則是種滿上百棵高聳苗木。

台中某家七期豪宅建商,因每年要用數十棵台灣櫸木裝飾庭園,兩年前就來苗木生產專區租三塊地,種植一百多棵櫸木,一年土地租金就二十幾萬元,還有平常請園藝商幫忙照顧的費用,這樣高檔的服務,一年至少得花五十幾萬元。

場景轉到全國最大的花卉供應市場彰化縣田尾鄉,這裡也是台灣苗木身價最高的聚落。

「現在有錢人不玩古董,流行玩盆栽!」彰化縣景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宗仁說,這七、八年因為大陸富豪暴增,大量在台灣、日本收購羅漢松與黑松,田尾每年賺幾千萬元的園藝公司比比皆是,很多農夫其實都是億萬富翁。

羅漢松身價水漲船高的主因,除了天時與地利,中國市場更是最大推手。關稅總局統計,近十年外銷到中國大陸的活樹,每年規模都有一億五千萬元,換算整個苗木市場,產值至少高達數十億元。此外,為了防止病蟲害傳染,台灣苗木只能外銷,禁止進口,使得高級景觀樹的樹量愈來愈少。

中國富豪需求旺盛,但供給卻不及,種植羅漢松也成為田尾全民運動,田尾因日照充足、土壤肥沃適合樹木栽種,田尾花園公路沿路隨處可見造形各異的羅漢松,成樹每棵行情平均五十萬元起跳,已不輸一輛國產汽車。

張宗仁的父親,民國六十年代在田尾帶頭大量繁殖棕櫚樹、酒瓶椰子樹外銷到國外,當時「賣三棵可以換一棟透天厝」;到了七十年代,台灣掀起興建高爾夫球場熱潮,草皮、中東海藻需求大增,當時一棵行情就要三、四萬元,屬於高經濟農作物。

到 了八十年代後期,大陸躍升為台灣園藝業者最大銷售市場,田尾很多園藝商紛紛前進全世界最大的苗木買賣市場||廣東省﹁花卉世界﹂設點,也替田尾創造不少身 價千萬元的新富。在廣東也有公司的張宗仁說,「幾百萬元的樹每天都在賣,日前甚至有人成交一棵兩千萬元的羅漢松,創當地天價。」兩年前,在廣東經營園藝苗 木進出口的台商劉志鏞,就返鄉在田尾蓋豪宅,光庭園面積就達八百多坪,大門口最醒目的就是一棵百年羅漢松,園子裡還種滿各種稀有苗木,儼然是樹木博物館, 還被稱為田尾第一豪宅。「樹是名副其實的活古董!」劉志鏞說,樹比藝術品還有生命力,又抗跌,中國富豪買樹不是為了遮陽,已經演變成尋寶、收集,能收藏幾 千萬元的樹,更成為炫耀個人身分地位的表徵。

「羅漢松最高的種植成本是時間」,一位園藝業者坦言,一棵羅漢松從樹苗長到成樹至少要三十年,等到可以賣至少都是下一代的事。換句話說,如果家裡有一棵百年羅漢松賣到千萬元,就等於中樂透般可一夕致富。

「賣方從來不會說要賣多少錢,都是買方出價,再決定賣不賣。」負責替國內許多富豪找樹的李將園藝董事長李坤坡說,台灣保育意識抬頭,有時候去花蓮替客戶移植一棵樹到台北,還要向林務局官員證明有合法移植程序,更讓稀有的景觀苗木有錢也買不到。

田尾鄉就流傳一則故事:田尾種植真柏最多的達人黃天鶴,十五年前已故前立委曾振農曾開價一千六百萬元,要向他買樹齡上百年、日本時代的大庭園黑松。當時曾振農為了維持樹形,原本要開私人直升機吊走,後來因為黃天鶴不願出售而未成交。

樹的美容師

師 徒傳承成田尾鄉特殊行業因為高級景觀樹隨著樹形、樹齡產生極大價格差異,替樹美容的行業也因此在田尾鄉興盛。從事羅漢松塑形八年的園藝師傅許先生說,愈老 的樹愈值錢,但自然生長的樹形較沒有賣相,所以小樹階段就一定要用人工修剪,長大後才會漂亮。不過,羅漢松塑形在台灣沒有課程可以上,只能靠師徒傳承,全 台灣會做的人不超過五組,目前田尾鄉最多,有兩、三組人馬。

許先生透露,替樹造形比替人理髮還複雜,必須爬到樹上一株株處理,工很細。一位師傅每天工資至少五千至八千元,塑形一棵至少耗時一周,別墅主人請一組師傅來修,平均三至五萬元,塑形羅漢松的師傅,旺季可以月入幾十萬元。

像許先生日前才剛塑形完一棵羅漢松,五年前價值一百萬元,一度有人喊價六五○萬元,最後竟以一千萬元賣給屏東一家飯店業董事長,價格較五年前漲十倍。「種對樹等於買對股」,只要兩岸富豪持續瘋樹,囤樹、養樹衍生出來的另類長線投資,還會持續延燒。

羅漢松大變身!

一 棵羅漢松的身價從5000元變成1000萬元的四步驟1. 苗圃培育 樹農大量種植,生長時間長。 樹齡:6年 行情:5000 元2.手工塑形 園藝師傅造形,塑造成彎曲。 樹齡:10 20年 行情:50 萬元3. 仲介銷售 園藝商介紹,含仲介、斷根、移植、保活費用。 樹齡:30年 行情:100

300 萬元

4. 買賣成交 樹齡愈老、榦徑愈粗、彎度愈彎,價格愈貴。 樹齡:50 100年 行情:1000 萬元身價非凡!—— 台灣景觀樹身價排行榜

第1名

日本黑松

單價:2000萬元

樹齡:100多年

收藏者:田尾黃天鶴

特色:造形多變化,代表富貴

第2名 羅漢松

單價:1000萬元

樹齡:60年

收藏者:田尾上野景觀

特色:招財、風飄樹形展現生氣勃勃意境

第3名 真柏

單價:300 500萬元

樹齡:80年

收藏者:田尾李將園藝

特色:姿態優雅、四季翠綠,代表長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3

百年工業巨擘──從董事長到工人 都有創新血液

2011-4-25  TWM




了解一種文化要多久?對於德國工業巨擘西門子(Siemens AG)來說是:「一百年。」這家高齡近一百六十四歲的企業,最近端出兩個成績,證明老而彌堅的創新活力。

二月底,西門子首度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旗下權威雜誌《科技評論》(Technology Review)欽點進入全球創新五十強排行榜,入榜評語是:「它在能源產業的創新研發,為業界帶來突破。」

四月中,歐洲專利局(EPO)公布去年接獲專利申請案,其中,西門子以二千一百餘件稱霸,比第二名的飛利浦(Philips)多出兩成。

渴望引領趨勢! 手機、電腦落後太多,就果決斷尾 西門子,百餘年來歷經數次變革、改組後,已褪下科技外衣,重新聚焦在能源與醫療產業,憑藉深厚的研發底子,快速在新戰場找到出路。它是怎麼做到的?

這一天,我們來到德國西南部的紐倫堡附近小鎮厄倫岡(Erlangen),西門子的醫療部門總部坐落於此。一整天的採訪,全公司的人對於「引領趨勢」有著強烈渴望。

「我 們的決策一直都希望我們是先鋒者(pioneering)。如果你是先鋒,你就是第一個。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會在創新上有突破。」西門子醫療部門財務長麥 可.盛(Michael Sen)指出。 帶我們參觀工廠的核磁共振部門副總裁克里斯多夫.辛戴爾(Christoph Zindel),是一位醫生,他開口閉口也是「引領趨勢」。

他舉二○○四年的產品改良為例。當時,西門子把核磁共振機的圓形開口,從原本的六十公分,擴大為七十公分,讓病人密閉的感受大大減少,但這看起來只有短短直徑十公分的差距,卻得重新設計更好的訊號接收器。「大家都覺得不可能。七年後,現在市場開始接受了,」辛戴爾說。

「引領趨勢」的政策奠基在創新上,西門子很清楚,一旦創新停滯,遭逢中年危機時,何時該斷尾求生。

故事要從一九九七年談起。西門子搭上手機起飛風潮,推出第一支手機,從此與摩托羅拉(Motorola)、諾基亞(Nokia)展開數年纏鬥。當時,西門子的手機代表使用介面清楚、功能設計實用,到了二○○四年,全球排名第四。

然而,當時手機規格面臨技術升級的關卡,西門子的軟體研發,儘管規模堪稱業界之最,卻已流露力不從心之態,幾次趕不上產品推出的腳步,帳面連連虧損。到了二○○五年,當時的執行長決定停止無謂的創新,還以賠售五億歐元的包裹手法,連賣帶送切割給明基電通。

西門子在二○○八年明確宣示淡出半導體、手機、電腦及網路通訊,將火力轉入自動化、醫療、綠色能源等領域,雖然起步不早,但成果可觀,來自高層與客戶的創新助力不可或缺。

創新深植組織! 帶領全球大軍,從客戶端找靈感

西 門子全球員工超過四十萬名,如何帶領這一支龐大軍隊創新?答案是:「必須落實到具體的組織體系之中。」西門子研究機構遍布全球,是創新型組織「全球協作」 明證。創新的流程始自德國設計師的理念、上海的機械設計、北京的軟硬體結合,再加上南美工廠的生產。每一環都緊密相扣,每天的進度全球同步。

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院長徐亞丁曾這麼形容,「在西門子,從董事長到工人,沒有一個人懷疑創新需不需要做。因為創新在一個半世紀以來,早已根植其血液之中。」

另一方面,西門子也從客戶端得到許多重要訊息。前科技長克勞司.偉瑞克(Claus Weyrich)就強調:「任何創新,都是從客戶開始,最後也會在客戶端結束。」

以醫療部門為例,西門子跟許多頂尖教學醫院長期合作,從客戶得到最新趨勢。

麥可.盛舉最新結合核磁共振和正子造影兩個原本不相容技術在同一台機器上的新產品為例。發表時,他詢問一個美國頂尖教學醫院院長意見,這位院長回答他:「你覺得呢?是我七、八年前叫你們發展這個技術的耶。」憑藉著有力的網絡,西門子因而成為創新源源不絕的企業。

一八九六年,西門子取得第一個X光管的專利,它還發明了全球第一台電報機、全球第一個心律調整器等。一百多年來,這家公司,不斷轉型,用創新與工業實力,奠定了德國「實業強權」的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73

跌蕩一百年 (三)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1/04/26/%E8%B7%8C%E8%95%A9%E4%B8%80%E7%99%BE%E5%B9%B4-%E4%B8%89/

一) 讀到文革了,我想通了一個道理。就是

後鄧小平時代,中國才真正本質上脫離帝制,首次成為非家天下(個人統治)的統一國家。尤於制度化國家的成立時間不多,制度的權威並未確立。

另一方面,九十年代三十多歲以上的一代人,亦即是文革時代的少壯,慣於接受權威統治,而這一輩人,現在,是中國政府權力最高的一輩,而他們退潮後,還有一定的影響力。

零零年代的三十後則受這一代人的家長習氣壓逼,變得不耐煩,想改革。難,因為但家長制度行之已久,改制度已不易,改人的習慣迴路更難。

從歷史的長河看,政治改革已到推行時,可是,現在雖有地利,卻未有人和,難免推行不暢。可能要天時配合(如大型的政策失誤、天災、經濟大衰退等),中國才會真真正正建立起一套較完善、持久的國家制度。

不然,可能要再等5-10年了 — 這可能是樂觀的估計。

二)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爭,友輩多是一面倒支持市場經濟,我則愈來愈覺得,其實兩者皆通,關鍵不在意識形態,而是對”現實”供需訊息的掌握。隨著資訊的電腦化和自動化,甚至以後的腦電波閱讀等訊息傳遞方法,計劃經濟確實可能達至市場經濟的效果。

三) 蠢人誤國,叻人害國。對中國傷害最深者,都是手握大權,有知識又叻的人,而不是武夫。心術不正不是必要條件。

四) 無論是甚麼制度,如果沒有完善的制衝和改善機制,必然敗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98

老店新傳人 把老人生意當精品經營 百年茶莊「王德傳」要做茶飲界星巴克

2011-6-13  TWM




在茶香中長大的王俊欽,是百年「王德傳(興)」茶莊的第五代傳人,八年前,以全新的經營概念重啟沉寂多年的祖傳茶莊,把賣茶這門父親口中的「老人生意」打造成精緻品牌,甚至成功進軍大陸市場。

撰文‧林讓均

走進台北市長春路的「王德傳茶莊」,在撲鼻茶香以及典雅復古的裝潢中,訪客彷彿置身清末民初的舊日時光。

這家歷史可上溯至一八六二年的老商號,在二○○二年重新開幕後,重現台灣百年前的傳統街屋格局,店中復古櫥櫃陳列了一整排亮眼的大紅茶罐,角落則有線條素雅的明式桌椅。

但在如此中國味十足的茶香氤氳中,卻望見天花板懸下的威尼斯手工絲吊燈。這種交融中、西式古典風情的風格門市,顛覆了過去人們對「茶行」的既定想像,也帶動兩岸精品茶行的開店風潮。

「王德傳」可說是兩岸第一家走向高價精品路線的茶飲名牌,而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就是王德傳茶莊的品牌總監兼第五代傳人王俊欽。

親自造訪中國六大茶山

今年四十五歲的王俊欽,從小跟著祖父喝茶、在茶香中長大,朋友口中「喝茶成癡」的他,原本以為自己理所當然會接手當時名為「王德興」的祖傳茶行,把百年家族事業傳下去。

然而,王俊欽的父親卻認為賣茶是「老人生意」,於是關閉了位在台南的茶行,自己也改行賣皮鞋,當然也不希望獨子王俊欽繼續經營賣茶生意。

然而,這並不能抑制王俊欽對茶的熱情。早在大學時代,王俊欽就喜歡趁著寒暑假探訪台灣各處的茶葉產地,退伍之後第一次出國,去的是中國杭州,為的就是尋找 知名的西湖龍井茶。近年,他也經常尋訪雲南深山的千年茶樹,每一回總要在山路上顛簸數日,但他卻樂此不疲,至今已去過中國六大茶山。

「我家賣茶已經一百多年,但做品牌是從我開始的。」王俊欽說,華人是喝茶的民族,但若論品牌力,兩岸加起來共八萬多家茶莊,卻抵不過一個英國來的「立頓」(Lipton)茶葉品牌,想來就沮喪。

王俊欽為了重新開張已關閉二十多年的家族茶行,不僅辭去原本的建築工作,還因緣際會在台北市永康街頂下一家咖啡廳,先賣起了咖啡,目的就在於幫讀理工的自己,換一顆「服務」的腦袋,並快速累積通路經驗。

但賣茶和經營品牌終究是兩回事,何況在中國精緻茶飲市場上,幾乎沒有前例可以參考,王俊欽於是請出現任味全零售事業群總經理的姊姊王雅鈴,來為品牌操刀。王雅鈴多年前任職寶僑家品(P&G)時,曾經成功打響「飛柔」、「沙宣」等洗髮精品牌。

姊姊操刀鎖定年輕女性客層籌備「王德傳」品牌期間,王雅鈴親自做了好幾場焦點團體訪談,藉此抓出「王德傳」高檔、風格化的品牌調性,並鎖定最會帶動流行風潮的二十五至四十五歲女性作為目標客群,打破「七成以上是男性,且年紀多在五十歲以上」的茶飲消費者刻板圖像。

王俊欽自己也到巴黎、香港等地的精品茶鋪去考察,最後把茶飲定調為「消費品中的精品」,並且將「王德傳茶莊」的第一家門市開在鄰近台北市中山北路商圈的長春路上,以凸顯精品調性。

提升產品力的責任也落在王俊欽肩上。王俊欽彙整過去幾十年喝茶經驗,到兩岸各地知名茶鄉找茶農契作生產,並親自品管、監工。在台灣的梨山、杉林溪與南投名 間鄉等地,王俊欽找到了幾十甲的契作茶園,甚至在雲南省臨滄縣、海拔一千四百公尺的千年古茶園中,都有茶農為他提供普洱茶葉。

另一個迥異於傳統茶行的作法是,王俊欽除了供應普洱、鐵觀音與烏龍等傳統暢銷茶,也完整陳列了「綠、白、黃、青、黑、紅」的中國六大茶系,還主打年輕人青睞的綠茶、紅茶,並且研發出採用有機新鮮花瓣的「陰滯花茶」系列,在在引發話題。

二○○二年,重新定位與包裝的王德傳茶莊正式開幕,但業績真正上軌道是在一年之後。

「我們採『不二價』策略,剛開幕時,好不容易等到客人上門,客人一聽說不打折、不賒帳,常轉頭就走,但是為了堅持品牌經營,也只能讓他走。」王俊欽笑說, 正因為堅持與傳統茶行走不一樣的路,「王德傳」很快就獲得肯定,順利以專櫃的形式進駐台北一○一大樓、誠品與SOGO百貨等主流通路。

味全入股,衝刺大陸市場而諸如台積電、宏碁、花旗等龍頭企業,還有外交部等政府單位,也經常大量採購王德傳茶葉當禮賓伴手禮,王德傳還一度獲選 APEC(亞太經合會)的唯一指定茶品。慢慢的,王德傳的名氣也逐漸在中國傳開,曾經有陸客一年內回購四次,且一次就購買新台幣四十、五十萬元。

「王德傳茶莊不只把店做得很漂亮,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開展出多樣化的茶飲風貌,而且走的是競爭門檻高的高價精品路線!」也愛喝茶的美食家葉怡蘭說,多樣、豐富且具文化美學,正是台灣茶要走上國際舞台的關鍵。

頂新集團四位董事長都愛喝茶,早就風聞王德傳的名號,甚至味全董事長魏應充還曾特地派人到王德傳茶莊買茶,除了自己喝,也把王德傳茶葉當成伴手禮,送給對岸的合作夥伴,意外發現王德傳在中國市場大有可為。

去年底,味全便以新台幣一億元取得王德傳五一%的股權,而這正好彌補王德傳想往中國大規模展店的資金缺口。去年下半年,王德傳在上海開出一號店,預計五年內要在中國開出三十家店。

不過,葉怡蘭也提到,台灣茶葉品牌業者也都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習慣喝咖啡的年輕人改喝茶飲,「想要切入年輕人市場,就得有能力和星巴克搶客人!」 此外,近年來飲料品牌業者也紛紛跨足新形態茶飲市場,例如御茶園旗下的OH CHA、泰山旗下的御奉茗茶,就紛紛在台北市忠孝商圈開起茶飲品牌的旗艦門市。

門市走精品風格,並率先研發出小號「隨手罐」、切入上班族市場的王德傳茶莊,顯然已頗有「茶飲界星巴克」的架式。

事實上,王俊欽打的正是這個算盤,他在台灣市場持續實驗新店型,例如近日就將在長春路總店二樓,闢出可以舉辦各種文化講座的「茶沙龍」(Tea Salon)空間,為的就是創造一種可以吸引年輕族群的文化氛圍。

自從○二年接班之後,短短八年間,王俊欽不僅延續了百年祖傳的茶莊命脈,每一年營收都有近二○%的成長,去年兩岸營收更逼近一億元大關,早已突破傳統茶行一年營收頂多數百萬元的格局,原本反對王俊欽賣茶的爸爸,現在則是全力支持、出資相助。

「我們現在規模還小,但我希望未來國際上講到中國茶,就會想到『王德傳』!」喜愛以茶會友的王俊欽,打算讓全世界都喝到他的好茶。

王俊欽

出生:1966年

傳承:第五代傳人(2002年接班)現職:王德傳茶莊品牌總監

經歷:霖園建設現場組長

學歷:逢甲大學水利工程系王俊欽接班後最重要的三件事:‧走出格局,首家做品牌的茶行。

‧當精品賣,開出首家風格茶莊。

‧將茶定價,不二價、不賒帳。

王德傳茶莊小檔案

成立時間 1862年創立「王德興茶行」2002年登記為「王德興茶葉公司」

品牌名 王德傳茶莊

創辦人 王俺尚(第一代)

董事長 王雅鈴

資本額 4490萬元

股東結構 味全持股51%據點 7個(3家門市、4個百貨專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2

威士忌二百年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10.html

調合式威士忌,是威士忌的始祖。嚴格來說,在十九世紀初,即二百年前,威士忌普通化的年代,沒有調合式與單一麥芽之分。

當時,玻璃酒瓶並 未普通,運輸不便,雜貨店採購威士忌,都是一桶一桶地從就近的蒸酒廠訂來,釀酒是天然的化學反應,每桶酒的味道自然有差異。為了保持質素平穩,店子自行用 幾桶酒左溝右溝,甚至添加怪靈精怪的材料,例如甘油、醋、綠茶以及用其他穀物製成的烈酒,以達到心目中的效果。飲家想飲酒,心目中沒有一個特定的威士忌品 牌,只知道那間雜貨店售賣的較為稱心,就到那間店子去。

情況如同今日的涼茶舖,售賣的廿四味,都各有各配方,甚至可能是從外面現成採購來的,我們也少理,總之習慣到哪間,便到哪間去,沒有品牌不品牌這回事。

科 技演進改變了一切。幾十年後,瓶裝和運輸技術的進步,溝酒可以集中在一處地方進行,然後運送到各個縣城,衍生出威士忌品牌這回事。以後,飲家無論到哪個店 子也好,只要認著心目中的品牌,便可享用到品質一致的威士忌。初期,不少成功建立品牌的經營者,就是雜貨店,他們最曉得左溝右溝,Johnnie Walker家族的雜貨店是其中一間,其出品是多達四十種基本原酒項混合而成的。

基本原酒項皆來由不同蒸酒廠,但各別蒸酒廠並沒有將自己的產品直接推出零售市場,產品都是供給Johnnie Walker這類酒商,作調合之用。原因是未經過調合的威士忌,尤其是不含其他穀物烈酒成份的,普遍認為味道太濃烈,不適合大眾市場。

到二十世紀初,幾個主要的調合式品牌已廣為人所共知,其中Johnnie Walker的人字牌商標,更是歷史上首個獲得全球性認識的商標,遠早於可口可樂和平治房車的商標。

單 一麥芽威士忌的普及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在1970年代,全球經濟衰退,調酒商減產,也減少對蒸酒廠的採購量,導致不少蒸酒廠結業。為了生 存,Glenfiddich、The Macallan和Glenmorangie三間蒸酒廠,開始推出自己產品直接供給零售市場。市場反應出奇地好。到九十年代,單一麥芽銷情暢旺,風頭還蓋 過調合式。

這是不是說,單一麥芽就從此獨當一面,不用再理由調合式的死活呢?答案是否定的。時至今日,蒸酒廠的產量,有九成半仍然是供給 調合式製造之用。只有極少量是以單一麥芽的型式出售。換句話說,假若沒有了調合式威士忌,蒸酒廠會閒置大量產能,根本做不著,最後連單一麥芽也要消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69

「為了品質,就算老鄰居也沒得通融」拚創意 百年米廠讓農業晉身文創業


2011-8-15  TWM




米食人口減少,讓台灣米價二十年不變,宋鴻琳結合文創,推出高價的米禮盒,帶領百年老字號碾米廠,趕搭時代潮流,不僅走出老店困境,也幫稻農找到新機會。

撰文‧羅弘旭

在 花蓮玉里的御皇米銷售門市,一車車的觀光客絡繹下車,董事長宋鴻琳二話不說,先送上熱騰騰的飯,不少人狐疑地問:「沒有配菜怎麼吃?」但夾起米飯,粒粒透 出晶瑩剔透的光澤,放在鼻下,聞到芋頭般的香味,遊客好奇地說:「這是和芋頭一起煮的嗎?」宋鴻琳大聲回答:「我們沒加任何調味,這是米裡面自然散發的香 味。」遊客一碗接一碗停不下手,嚷著要減肥不吃飯的正妹,最後手上提著最大包的米禮盒離開。

二公斤售價八五○元,有米中LV稱號的御皇米,是一般米價的四倍,不僅科技大廠採購當伴手禮,台塑更直接印好米袋,以千斤為單位採購出貨。

七月初,嘉義縣溪口鄉的老農,才因糧商收購稻穀價格從每台斤九元跌到七元,在家中上吊自殺,以死諫抗議他半年耕種,收穫的二萬斤稻穀,居然只能賣出區區的十四萬元。

一路坎坷 就是要賣好米但在玉里,稻米價格卻逆勢上漲,宋鴻琳說:「不漲價不行,倉庫都已經快見底。」宋鴻琳家族一一一年前就在玉里當地經營碾米廠,他算是第四代,今年他與稻農契作的收購價格每台斤十五元,比西部平原的收購價高出六成。

宋鴻琳不僅收購價格高於一般業者,他推出的「御皇米」品牌,還打進百貨公司通路,朝精品路線發展,大大顛覆外界對米的印象,創造上億元營收的成績。

不 過宋鴻琳今日的風光,也是一路坎坷走過來的。他年輕時候,心高氣傲,與老父對槓,不願守在鄉下看守這個他眼中沒未來的碾米廠,北上獨力經營米行,後來轉往 中國江西景德鎮經營四星級酒店,要不是父親使出殺手鐧,拋下一句:「你不回來,我就把事業賣給別人。」他可能還在大陸當台商。

只是宋鴻琳當初認為「碾米廠吃不飽餓不死,隨便做做就好」的事業,卻重挫了他的人生。

一九九八年他接手時,台灣稻米供過於求,白米要賣出去,得看中盤和大盤商臉色。

宋 鴻琳回憶曾被大盤商刁難,電話中都談好價格,整卡車送到那邊,對方才說:「今年收太多米,我老婆說這批不要。」全車的米就卡在車上沒辦法下貨,明知這是糧 商砍價的手段,但是收來的米不賣不行,他也只好認命說:「那價錢隨便你開。」他的妻子胡玉金描述;「這還算是溫和的,更惡劣的還有等你把米送進倉庫,再來 跟你砍價,你要不同意這價格,就逼你把米從倉庫搬回車上。」即使事情經過多年,但提起被大盤商欺壓的經歷,胡玉金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睛:「能怎麼辦?米堆在 倉庫要換現金,再怎麼被欺負也是要忍。」接手米廠前幾年,宋鴻琳在大陸景德鎮的旅館事業又因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關係大受影響,他每幾個月 就有二、三百萬元的現金缺口。

為了資金,他去向銀行開口借貸,,經理硬是讓他在門口等了二小時也不願見,宋鴻琳第二天再來,經理索性派打掃 小弟告訴他:「你再來也沒用,不可能借錢給你的。」當時,宋鴻琳真的是拚「命」,把健康都賠進去,他太太回憶:「血壓和肝指數飆到二百多,有一天,他就突 然在辦公室倒下去。」送到醫院一檢查,才驗出是C型肝炎引發的急性昏迷,躺了一星期才清醒。

堅持品質 用御皇米打名號宋鴻琳最艱困時,靠合作幾十年的稻農,幾萬元、幾十萬元的接濟,才讓他度過難關,那時候,宋鴻琳立志,一定要用自己的品牌,擺脫中盤和大盤的箝制。

他痛定思痛,簽下玉里周邊八百公頃的農田契作,要求耕種的農友,依照御皇米的標準來耕作,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不用農藥,其他如建立產銷履歷、開放農田認養,對耕作者有許多要求。

初 期農友質疑:「我種了幾十年的田,都是這樣做,你怎麼規定這麼多。」他因此與許多合作幾十年的老農發生爭執,但宋鴻琳認為:「為了品質,一定得要求,就算 老鄰居也沒得通融。」宋鴻琳提出「以高於市價收購」的承諾,穩住農民的心與品質。有了好米,還需要行銷,轉型初期,他用最笨的方法:「留下每位來門市買米 的客戶資料,持續寄廣告宣傳。」但回客數不多,只得靠著主婦聯盟合作社採購,勉強維持出貨。

一直到二○○八年,旗下契作農友彭鏡興到日本參加國際米食競賽,獲得特別優秀賞大獎,隔年又二度獲得同一競賽的特別優秀賞,宋鴻琳說:「得到日本肯定後,市場才注意到,原來台灣最好的米出自玉里。」御皇米才打響名號。

○九年宋鴻琳再度出擊,,用客家花布的文創素材結合小包米包裝,再加上網路行銷,成功塑造御皇米精品形象,打進百貨公司的禮品通路,搖身成為伴手禮。

轉型五年後,工廠從原本年虧一千萬元,到年營收破億元,獲利超過二千萬元,宋鴻琳自豪地說:「我們產銷班農友,有人一年淨賺就二五○萬元,每個人的快樂指數都比其他地區高。」

比一比

轉型前:年獲利

-1000萬元

轉型後:年獲利

20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