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9 NM
本刊《壹盤生意》○九年曾訪問過本地潮流服飾品牌chapel',老闆楊偉雄(Luke)創業僅兩年,現在香港及廣州各擁有三間分店,月賺五十萬元,堪稱土炮奇葩。
上週三,記者到旺角瓊華中心及新之城行街,突然發現一間名為NATKIEL的飾品店,無論裝修及產品包裝均與chapel'十分相似。在職員協助 下,找到老闆駱正道(阿道),他對「抄襲」直認不諱:「我以前幫chapel'打工,一年前老闆飛起我,我撬走設計師同Sales主管,打造新品牌。」阿 道直斥舊老闆Luke不肯分紅予幫他打天下的兄弟班,以致眾叛親離。Luke則反指阿道「無料到」,句句充滿火藥味。為了還以顏色,阿道的新店無論產品或 定價,都瞄準chapel'來打,短短一年,已在廣州及香港開設九間分店,月賺二十萬,氣勢如虹。
位於旺角新之城 二樓的NATKIEL,過百呎地方不時擠滿人,穿着黑色短裙的鄭小姐對身邊的朋友說:「呢度嘅飾物用膠袋獨立包裝,排得好整齊,好似尖沙咀加連威老道嗰間 賣衫及飾物嘅鋪頭chapel'。」今年六月,阿道首先在新之城插旗,三個月後,又在葵涌廣場、瓊華中心及淘大商場先後開店,最新的銅鑼灣東角駅分店,開 張僅一個月。NATKIEL的發展道路亦跟足chapel',一年前先在廣州開店,再回流香港插旗,現廣州已有四間分店。樣樣抄到足,更撬走多名老臣子, 擺明車馬狙擊舊東家,無非為了「一啖氣」。
為錢反目
阿道與Luke共事逾八載,曾經稱兄道弟。事緣於○七,他跟隨 Luke到廣州打天下,由時裝批發做起,後開店轉做零售,創立品牌chapel'。○八年回流香港,先後於銅鑼灣及尖沙咀開鋪,成為人氣潮牌。阿道指自己 在公司沒有正式銜頭,一直留守廣州,負責打理廣州分店,包括招聘、培訓員工。他當正自己是CEO(總裁),每月只回香港兩次,最後卻發現付出不獲「認 同」。「Luke最初借錢開鋪,冇乜錢,但後來公司每月賺咁多,而我人工仲係二萬蚊,無股份,無分紅,過年得一封一百元嘅利是。」阿道激動道。去年, Luke請來老婆、細姨及其丈夫等親戚入主尖沙咀分店,一眾「開國功臣」地位反不及「皇親國戚」。阿道見勢色有變,遂於去年六月份與Luke攤牌,提議分 紅,怎知Luke一臉不屑,反問道:「你識睇鋪咩?你識入貨咩?你咩都唔識。」阿道聽後火上心頭:「即係當我無料到啦,睇吓點。」言畢即拍枱走人。為了證 明自己「有料到」,半年後,阿道於廣州另起爐灶,開設NATKIEL,與chapel'打對台。 週日,記者找到在廣州忙着開分店的Luke,他在電話中冷笑道﹕「我無當阿道係兄弟,我對佢係零重視,佢走咗一啲都唔可惜。」他指讓阿道打理廣州鋪,是 「收留佢喺公司學嘢」,「我請親戚有咩問題,佢哋係做得嘢。阿道一直無將我呢個老闆放喺眼內,日日瞓到下晝四、五點先返工,仲好意思問我攞錢?」Luke 句句有骨。另一邊廂,阿道即時反駁﹕「我幫你做到咁大間,俾錢好正常。我唔使限制幾時返工,都可以管到人,依家跟我走嘅員工唔係傻嘅。」
兩店大比併
撬走舊班底
反撲戰第一擊是「撬人」。阿道不懂設計,便以股份為 餌,游說chapel'的首席設計師溫宇軒(阿軒)過檔。「Luke唔分錢俾我,都唔會分俾你。你過嚟幫我,唔使你出錢,但有三成股份。」阿道說。二十八 歲的阿軒,在理大設計系畢業後曾加入Bauhaus打工。阿軒坦言與Luke原屬好友,經常結伴去旅行買衫。Luke曾表示會分股份予阿軒,但卻不了了 之。最令阿軒心淡的是Luke安排親戚入主店鋪,「櫥窗點擺由我話事,佢哋又要叉隻腳入嚟。」阿軒說。 另外,阿道亦一次過撬走chapel'在廣州的銷售經理及銷售員共七人,以及與Luke相識近十年的香港分店銷售員Corn,做香港區的銷售經理。 「chapel'定嘅『跑數』上限好高,好像銅鑼灣店人流少,sales好多時得底薪,拿唔到佣金。」Corn說。阿道給予Corn二萬元月薪,更可在半 年內,分得香港區總盈利的百分之五作紅利,以每間分店每月三萬元盈利計,年中和年尾分別可分到約五萬元紅利。「一年有兩次花紅分,就算第一個月冇糧出,我 都唔介意幫佢打天下。」Corn力撐新老闆。
細鋪插旗 打游擊
chapel' 以服飾及飾物雙線發展,NATKIEL則主攻飾物。「快餐時裝毛利超過九成,但好難同H&M、ZARA撼,飾物毛利都有八成五,唔似得時裝俾大品 牌壟斷,仲有得做。」阿道在南海另覓廠房訂造飾物,每星期有十個新款上架,逢週二、週四返新貨。吸取chapel'的經驗,他將設計改為較中性和型格, 「chapel'設計好女性化,好多喱士、絨布材料,但我多啲窩釘、金屬。」一些chapel'好賣款式,如佗錶頸鏈,他更改錶面的圖案後,同樣受歡迎。 chapel'店鋪動輒過千呎,阿道則專攻人流集中、約一百呎的商場鋪。每間開業資本限於二十萬元,每月有二至三萬元盈利,即再物色新店,密食當三番。現 時,旺角新之城和銅鑼灣東角駅生意最好,盈利逾五萬元。「我同chapel'都係針對後生女同OL市場,價錢由幾十蚊至百零蚊,目的係令客人覺得好平,密 密消費。chapel'價錢係整數嘅,我專登定9字尾,好像$49、$39,平佢一蚊﹗」阿道說。
我當你拍檔 你當我員工
說到底,阿道、阿軒和 Luke的矛盾,源自老闆和開國功臣間經常存在的誤解。前者自我升格,當老闆是「拍檔」,但原來老闆只當你是「員工」。任何承諾若沒有白紙黑字為證,都是空談,最後往往成為反目理由。
早年Luke曾開鋪賣hip hop衫,喜歡跳舞的阿道,因幫襯Luke而成為朋友。Luke高峰期時與拍檔擁有十四間分店,後來因分賬不清而拆夥。阿道鼓勵Luke創業,助他在廣州 搞chapel'。現二人雖已反面,但Luke講起創業路,仍對阿道心存感激,「我感激佢嘅建議,如果唔係,我都唔會有今日,但佢都係睇到我有潛質,先同 我拍檔啫。」Luke說。
NATKIEL驟眼看有如chapel'分店,設計師阿軒卻指不能說是抄襲,「用膠袋入包裝係我同Luke去日本旅行時發現嘅,覺得咁樣擺會好企理,我依家照樣咁,係因為我鍾意,無話邊個抄邊個。」阿軒說。
開業資料
(06/2011) 租 金*$73,500 頂手費$45,000 裝 修$88,000 入 貨$30,000 雜 費$1,000 總投資$237,500 *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
(11/2011) 總營業額$120,000 租 金$24,500 入 貨$30,000 人 工#$15,000 雜 費$1,000 盈 利$49,500 #一個全職、一個兼職,未包老闆人工
廣州做零售陷阱多
長 居廣州的阿道,警告內地有不少「死場」,陷阱比香港多。為求穩陣,他租下地王廣場和流行前線,後者月租要三萬元人民幣,與香港旺場差不多。「呢度好似香港 嘅旺角,多年輕人行街。」商場租務部為求招租戶,還會講大話,「地王廣場原本話喺商場門口開咖啡室,吸引人流,點知開咗幾間都係賣手袋,咖啡影都冇。」 租鋪時,還要預留一筆「頂手費」,「間鋪明明丟空,都要俾頂手費,三至七、八萬元不等,視乎租務部開價。」阿道說。內地OL買飾物亦不及香港人爽手,因此 廣州分店生意參差,每店盈利數千元至三萬元人民幣不等。「只要有錢賺都會做落去。」阿道笑說。 ####
儘管22萬人參加民間投票、55%投白票,但選委仍漠視洶湧而來的民意,本週日689人選了梁振英當下屆特首。 梁振英好識做,翌日不理外界批評,一早到西環謝票,因為他明白若非中聯辦軟硬兼施箍票,他連現在的689票都沒有。 他更加了解,民望這麼低,以李嘉誠為首的商界中人死心眼投唐,新政府舉步維艱;所以他極需要中聯辦再發功,拉攏商界。 中聯辦人數高達千五人,編制嚴密,滲透香港各階層,在各級選舉早見其種票威力;隨着梁振英上台,香港人要做好準備,「西環治港」時代正式開始。
梁
振英當選翌日,本週一晨早見完特首曾蔭權,毫無避忌向中聯辦謝票,即往西環中聯辦總部,逗留個半小時才離開,一眾中聯辦要員主任彭清華、副主任李剛及楊建
平等在門外送行。這種媚共舉動學足他的後台董建華,董於九六年當選後,即同外長錢其琛和挺董最落力的港澳辦主任魯平午宴,反觀公務員出身的曾蔭權,○七年
當選後只坐巴士巡遊,未跟任何中方人士謝票。
箍票有quota
中聯辦過去十天瘋狂挺梁,一切源自三月十六日。一名接
近中央的選委對本刊說:「三月十六號朝早,誠哥(李嘉誠)接受無綫訪問,讚唐英年有管治經驗;晚上唐英年又喺辯論爆梁振英○三年推廿三條時提出派防暴隊鎮
壓示威者。呢下辣㷫領導人,因為係人都知廿三條係中央意思,唐英年竟然擺埋中央上枱,蠢得咁緊要!」
「梁振英當時只箍到五百票左右,到時兩邊都唔夠六百零一,隨時會流選。」該選委又說,上頭即晚下達「死命令」,以中聯辦為首,派出人員到港拉票,目標包括政協、人大以及中資機構選委,務求拉得一票得一票,直至確定梁振英能當選特首為止。
「每名人員好似sales咁,要見夠人做夠quota,逐個選委去游說;唔理用軟招定硬招好,總之大前提防止流選,要梁振英當選。做唔夠數以後就
調返國內,你知啦,來港出差飲飲食食,佢哋視為優差。」該名商界選委爆料。一名原本挺唐的商家,亦受到中聯辦壓力,提起時只搖頭嘆息:「好多人有生意喺大
陸㗎!」
陰招干預選舉
3月22日《信報》收恐嚇
《信報》老闆李澤楷秘書早於一個月前,收到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來電留言, 表示不滿該報近日多篇有關特首選舉的文章。該報新聞專欄《獨眼新聞》中,近日曾以「西環陀地」來形容中聯辦,批評中聯辦介入選舉並偏幫梁振英。
3月23日《成報》篡改專欄
撐梁立場鮮明的《成報》,竟將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專欄文章《唐梁都不值得幫》,篡改為《兩人中揀,寧揀梁振英》,內容多處由中立立場改為力挺梁振英,劉銳紹高調批評逼他挺梁,他感到有無形的手在操控傳媒。
3月23日全民投票系統受襲
港大民意研究中心本於3月23日進行全民特首投票,但網絡系統啟用不久隨即遭黑客襲擊而癱瘓,市民無法上網或用手機投票下紛紛湧到指定票站投票,22萬人投票下超過一半為白票,顯示主流民意不欲選任何一名候選人。警方在本港拘捕了兩名黑客疑犯。
3月25日沈旭暉受恐嚇
學者沈旭暉發表不利梁振英的文章後,遭人以電郵恐嚇叫他「停止造謠,否則3日內有嚴重後果」,沈認為是白色恐怖,決定暫時封筆。
地頭蟲 滲透各層
挺
梁工作由中聯辦主導,因中聯辦可算是中央三大駐港機構之中的「地頭蟲」(另兩個為解放軍駐港部隊及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中聯辦前身是新華通訊社香港
分社,九九年新華社宣布改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
中聯辦位於西環干諾道西的大樓,原先建築為招商局新大樓,頂層有一個圓形樓層的風水設計,寓意「財源滾滾」。後來時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的朱鎔基訪港參加世
銀年會時,一見招商局大樓北望祖國,非常歡喜,決定要作為未來中聯辦的地址。從此中聯辦地址成為西環地標,政界中人也喜以「西環」或「鹹魚欄」暱稱中聯
辦。
港澳辦與中聯辦雖然地位同樣是正部級,且由國務院管轄,但港澳辦職能主要是與全國部門及特區政府作官方聯繫,部門設於北京;中聯辦卻內設宣傳文體部、社團
聯絡部、青年工作部、經濟部、社會工作部、台灣事務部、保安部、警務聯絡部等二十三個部門,估計人數一千五百人以上,深入香港各階層,主要做聯繫和統戰,
並在選舉中作策略部署,比港澳辦更「地頭蟲」。
○三年七一後,中央覺中聯辦在港掌握不足,加入大批同聲同氣的「廣東幫」,如派廣東話流利的前東莞市長黎桂康出任副主任。協助親中親政府政團體部署各級選
舉,更是中聯辦重要任務。「中聯辦研究部進行大量民意研究,了解民意及掌握地區議題,各個工作部認識所有社區領袖、大廈法團主席等,選舉前協助民建聯、工
聯會呢類建制派候選人打通網絡,幫手叫中資機構及社團友好拉票。」親中黨派人士對本刊說。
中聯辦九龍工作部長林武,便在○八年成為協調西九新動力的梁美芬及民建聯李慧琼,雙雙取得立法會議席,近期亦提攜謝偉俊落戶九龍東,望九月撼低同是法律界
出身的公民黨梁家傑。本刊去年十二月,便揭發「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在中共統戰部指揮及中聯辦協調下,為去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嚴密部署及拉票,甚
至可能涉及種票。
今次挺梁行動,一向涉足民調的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一馬當先,多番批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的民調方法「不科學」和「不合邏輯」。另外,曾於○八年
撰文指中聯辦是第二支管治隊伍的時任研究部部長曹二寶,甚至約見特首辦主任梁卓偉,脅迫梁卓偉要在西九評審風波上,「放生」梁振英。
老董箍大孖沙
挺
梁行動由中聯辦主攻一般選委,但勸說大孖沙的「死命令」,就要更高級官員出馬。知情人士表示,上週六選舉前夕,一名副總理級官員派出秘書打電話找李嘉誠,
雖沒明言要他挺梁,但希望他「尊重國家」。該秘書又重提誠哥投資巴拿馬運河經營權一事,希望誠哥跟中央再接再勵,一方面誠哥王國有中央力撐,進軍世界,另
一面誠哥又可當中共白手套,幫助大陸「走出去」。知情人士說:「好似九七年時,得到北京全面配合,俾和黃喺中美洲巴拿馬運河攞到廿五年兩端港口經營合約,
取得控制戰略性嘅水道位置。有國家支持,連美國佬世界都打得入,希望佢喺香港事務上,同國家好好配合。」怎料誠哥翌日不僅投唐,還公言「愛香港、愛自己嘅
國家」,語帶雙關。
另一方面,北京市政協前副主席黃承祥和挺梁的董建華,亦分別在上週四和週六,以介紹《趙氏孤兒》音樂劇為名,叫人看戲之餘又拉票。記者於週四和週六,分別
見前滙豐大班鄭海泉、挺唐的賭王女兒何超瓊、福建幫猛人施榮懷及嘉華集團的呂志和父子。
「唔單只黃承祥專程來港,逐個打電話俾班政協叫食飯;連董建華都打嚟約兩次,仲話飯聚完之後,星期六正式公演時再一齊去睇首演。」一港區政協對本刊說:
「大家都知咩事,除咗約食飯,已經不只一次叫大家尊重國家意旨,希望香港要更團結一致,真係食飯咁簡單咩,但勉強都要去啦。」
發叔面聖 轉四次車
除
了香港,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亦坐鎮深圳紫荊山莊三天,向逐個選委訓話。劉在共青團工作近十年,是團中央常務書記,屬團派大家姐,深得胡錦濤信任。今次挺
梁工作由她壓陣,可見中南海何等重視,其中一個被召見的,是人稱新界王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一名有選委資格的鄉委對本刊說,發叔應中方要求,隱秘行蹤,曾
四度轉車,包括在人煙罕至的深圳水庫轉中聯辦的客貨車,才到達紫荊山莊見到劉延東。
「劉延東第一個要見發叔,因為知道鄉議局內有好多人唔妥梁振英,流浮山江湖飯局嗰次係中央插手擺平,先至有鄉事企出嚟食隻死貓。但唔係個個鄉事都聽阿爺
話,因為大家知道梁振英上台後,僭建單嘢一定無得傾,佢會拆晒我哋啲樓,所以點都唔會維護佢。」該鄉委又說:「發叔見完劉延東,返香港開大會,我哋都有反
映呢件事,得到嘅訊息係只要肯投俾CY,僭建一事可以擱置唔提。」
雖然中聯辦全面幫忙,但梁振英只以不足七百票當選,唐英年手中仍有二百八十五票,當中不少是來自金融、地產和商界選委,他們都跟隨李嘉誠,不肯投梁。一名
商家說:「從來未見過商界咁團結,我都佩服李嘉誠。」梁當選後仍未拜會各大商會和大孖沙,可見雙方裂痕甚深,為求修補關係,接近中方消息透露,梁振英本來
擬好一份內閣名單提交中央,但遭全盤否決,因為中央明白今次選舉製造了社會嚴重分裂局面,希望藉着新一輪問責班子,重新利益分配,為梁振英低民望政府造
勢。
中方消息說:「CY原本已經有內閣嘅名單,不過而家全部hold起,由中央分配過,負責嗰個就係劉延東。據聞,中央要維穩,其中一個低民望的林瑞麟(政務
司司長),都一定會留任司長職位,佢哋外面民望低,但夠忠誠,而且公務員都聽佢話,所以要佢喺度穩定軍心。」看來,中聯辦又要為梁再度發功。
李家受壓事件簿
3月8日
李嘉誠長子李澤鉅在長江基建業績會上,表明香港投資環境大不如前,已開始加強在海外投資,言論掀起外界批評,長和系計劃在梁振英當選後撤資。
3月16日
李嘉誠在大宅外接受無綫記者訪問,強調一定投票給唐英年,又反駁稱李家沒有計劃撤資,和黃在香港的投資佔整體15至16﹪。
3月22日
擁有《信報》的李家次子李澤楷,其秘書早於約一個月前收到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的來電,留言稱不滿該報近日一些特首選舉的報導。《信報》在選舉中挺唐立場鮮明,多番批評梁振英及中聯辦。
3月24日
據悉李嘉誠收到來自國家領導人級的高官秘書電話,希望李投票以國家為重,但投票日李嘉誠表明「愛香港,愛自己嘅國家」,已投票予唐英年。
中聯辦架構
白色恐怖時代來臨
梁振英還未當選,中聯辦的打手便四處張牙舞爪,既私下刪改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在《成報》的專欄文章,又口誅筆伐,攻擊批鬥不認同梁振英的學者及不利小圈子選舉的民意調查。
翻查梁振英的足跡,不難發現他也專橫跋扈,既容不下另類聲音,又受不了對他的一點點批評。梁振英上場,黨人治港,白色恐怖時代掩至,香港人的言論、學術及集會自由將大受打壓。
連番撲滅民主聲音
梁
振英很緊張外界對他的評論及報導,對於不順意的,他便發信、登廣告對付。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及湯家驊便曾領教過。○三年八月,當時為前綫召集人的劉慧卿,發
表「台灣人民自決前途」言論,隨後遭外交部法律專家邵天任及時為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質疑她支持台獨。梁振英窮追猛打,先在報章撰文提出六項質詢,問劉慧
卿是否支持台獨。其後在多份報章以廣告形式,刊登公開信重複六項質詢。
事隔九年,劉慧卿憶述當年梁振英邀請過她同台辯論台獨問題:「我答應他,連籌辦的機構(傳媒)也找了,擾攘一輪後他卻突然反口說不辯論。我覺得他很過分,
我們身為香港人不來討論自己的前途,卻去辯論人家台灣,好荒謬。」劉說,近年她擔任網台節目主持,多次邀請梁振英作嘉賓卻未獲答允:「我多次問CY點解唔
來我個節目,佢話:『我點夠你講呀。』佢唔夠我講,點解當年又叫我辯論?佢呢個人充滿矛盾。」
湯家驊以四十五條關注組成員身份,在○四年六月四日在《蘋果日報》撰文《十五年前的第一滴淚》,講述怎樣在中國國家憲法下推動民主,文中提及八九年六四鎮
壓及東歐變天。八日後,梁振英的回應文章以讀者來函形式刊於《蘋果》,他指湯家驊「把民主勝利和共產政權崩潰合二為一」,又質問「湯家驊是否認為要求香港
發展民主政制的市民,都像他本人一樣,『眼看共產政權一一崩潰』,就會『既羨且忌』?」
事隔八年,湯家驊仍記憶猶新:「當時我仍未做立法會議員,以平民百姓身份寫文,卻引來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回應,真係受寵若驚。我覺得梁的做法似黨員,其
他人讀完我的文章都沒有他的保守看法。或者他要表明心跡,在○三年七一後顯示自己愛國愛港。」湯家驊擔心梁振英當特首後,也有類似行動,以特首身份打壓市
民意見:「他對和平、對捍衞核心價值的理解或跟我們不一樣。不要忘記,他說過諾貝爾和平獎要頒給鄧小平、廿三條不是惡法。」
惡法對付傳媒網民
梁振英從來不放鬆對傳媒的監察,曾經在香港電台英文台任職記者的陳婉雯,於二千年八月七日在英文
《虎報》其專欄內,批評公眾人物接受本地英文媒體採訪時的態度。文中提到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只用了幾秒鐘回答一條英文問題,記者要求他說多些時,他
又轉用廣東話了。」行政會議辦公室的新聞官即日發信給陳婉雯澄清,強調「梁振英並沒有不尊重英文媒體」。
陳婉雯對本刊承認,收信時「有少少驚訝」,「佢好緊張傳媒講過嘅嘢,非常留意,反應好快。好關注任何有可能interpret(解釋)成為佢負面嘅嘢。」
梁振英已多次表示,二十三條立法,是特區政府的責任。預料他在上任後會加速推出這條拑制言論、組織及集會自由;容許警察在沒有法庭搜查令的情況下,也可隨
時搜屋拉人的惡法。此外,現時特區政府正為多項影響言論自由的法例進行諮詢,當中最新草擬的《纏擾法》,規管所有使人受騷擾、驚恐或煩擾的行為,打擊對象
包括情癡、網上纏擾者、黑社會分子等,政府建議被定罪者可被罰款及監禁一至兩年。這法例同時影響新聞採訪,傳媒日後出動吊臂拍攝唐英年大宅僭建,已可能違
法。
另外,被認為是《網絡廿三條》的《2011年版權(修訂)條例》,預期今年會三讀通過。政府美其名是打擊網上侵權行動,但網友擔心網絡惡搞圖片、改歌等會
被刑事檢控,扼殺言論空間。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相信梁振英上場後,會加快立法:「共產黨最緊要思想控制。」
鐵腕控制學者
今年二月,六百多位學者聯署捍衞學術自由,瀰漫一場學術界風暴。事緣於去年底,《大公報》點名批評科技
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把三人定性為「以假學術研究之名而行抗中亂港之實的真政
客、假學者」,並連續發起數十篇文章攻擊他們,更施壓要求科大開除成名。
成名指行政長官有很多手段去干預大學校政,視乎他怎運用。「法例上,他負責委任大學校董會主席,校董會負責遴選校長。而負責審批各間大學資源及學額分配的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主席也是由特首委任。」校董會主席負責揀選校長,而校長又有權力決定老師的合約。在現時的大學機制裡,老師能否取得終身合
約,視乎他們有否在三年合約內發表足夠學術文章,而要發表文章,先要得到充足經費進行研究或實驗。這些經費的審批,多來自UGC及各院校的中央管理部門。
「未轉長工制的學者是三年又三年續約,如果六年轉不到長工,也難找教職。」
成名表示,估計自己支持「五區公投」引發被批評,他坦言事件對學術界有後遺症。「有些學者第一個反應係驚,佢哋覺得好震撼,點解會有文革式嘅批鬥文章。」
因此,他指未轉長工制的學者為保飯碗,更噤若寒蟬。他稱現時很多大學與內地合作開設分校校舍、內地提供研究基金等,也會令內地有機可乘干預本港學術自由。
本港八間大學中,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中文大學及浸會大學的校董會主席,分別是梁智鴻、鄭海泉及王英偉,將會於今年內任期屆滿,梁振英大有機會安插愛
國愛黨的「自己人」入局。
上週城大校董會未有如其他院校般諮詢師生意見,便匆匆通過讓與梁關係友好的校長郭位續任五年,外界便質疑是趁新任主席孫德基四月一日上任前完成。梁振英○
八年起出任城大校董會主席至選舉前呈辭。他三年多來多番與城大教職員工會開火,最近就工會發表對「大學校長民意調查」,校方發律師信給主席謝永齡,提醒他
內容會構成誹謗。「佢可以用學校嘅錢來發律師信俾我哋,但我哋就要用自己錢同佢傾,好唔公平。」
梁振英的名單
遊行唱歌都犯法
上週日特首選舉的會場外,二千多人抗議小圈子選舉,警方未有先警告下,向示威者展
開「第一噴」胡椒噴霧,隨後再施放兩次胡椒噴霧驅散人群。中招的工黨主席李卓人直斥梁振英上台,正代表着白色恐怖的開始。
警方近年有很多方法去控制集會活動。去年五月,有同志團體在銅鑼灣行人專用區跳舞宣揚反歧視,活動開始五分鐘後,遭警方以沒有申領娛樂牌照為由終止。同志
代表今年初入稟挑戰警方濫權,扼殺言論及集會自由。所謂娛樂牌照,指的是有九十三年歷史、在一九一九年訂立的《公眾娛樂場所條例》,要求涉及「娛樂」活動
需要向官方申領牌照。
這不合時宜的法例,令原本只拉小販的食環署也可成為打手,二○一○年六四廿一周年前夕,支聯會在銅鑼灣時代廣場擺放民主女神及六四浮雕,當局就是引用《公
眾娛樂場所條例》,指支聯會未有領牌而清場。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指出,條例將演講和講故事等活動列為「娛樂」,要求政府澄清議員若在公眾地方拉票時,
「演講」是否需要領牌。她擔心條例會被濫用打壓言論自由,故上月提出以私人草案形式修訂,現正排期在立法會審理。
○三及○四年擔任七一遊行召集人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直言,「一個執法手段強硬的梁振英,加埋曾偉雄(警務處處長)聯手,將來一定會有更多政
治檢控。」
慈善團體不准發聲
另一條醞釀出台的《慈善法》,被社福界質疑法例限制團體自由表達意見。諮詢文件列明,將來獲發牌的
慈善團體,不能帶有政治目的運作,「促進和平、捍衞人權」等宗旨,也不能列入慈善之列。
在未立法前,樂施會早已曾觸及地雷。該會多年在內地工作無礙,至二○一○年初香港發生反高鐵包圍立法會運動後,中共教育部突然向全國高校發出一份《防止香
港樂施會招聘大學志願者》的緊急通知,指出「據有關部門掌握,二○○五年以來香港樂施會中國分部一直與境內部分『維權』組織合作開展『大學生志願者』培訓
項目。」要求斷絕與樂施會來往。當年有分析指,樂施會在港贊助反高鐵活動觸動中央神經。
慈善法諮詢去年十月完成,當局正審議團體意見。但慈善法法例授權成立「慈善事務委員會」對團體領牌操生殺大權,社福界及人權組織擔心,一旦委員都來自建制
派,它就變成掌控輿論的機器,社工不敢再作政策倡議、弱勢不敢再上街抗爭。
現時諮詢的多項法例,都是扼殺市民自由的武器,跟「出動防暴隊對付示威者」的言論,同樣可怕。未來五年,沒有「梁營」、「唐營」、「何營」,只有「黨營」
管治的香港,將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
||||||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