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視彈:玩命狂奔 朱國亮
1 :
GS(14)@2013-06-08 15:58:51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entertain/20130607/202425
看慣了模式化的旅遊節目,《極地狂奔》確帶來新鮮感,梁烈唯與黃德斌在北極及沙漠以日誌式自白分享體驗,螢光幕一時寒冷,一時又炎熱,觀眾已覺精神分裂,更別說要跑馬拉松。無綫極地歷險特輯印象最深是《南極追蹤》,後來又去了北極,不過這次玩得較大,是藝員跑馬拉松。老實講,無經驗的人跑長跑都可以隨時休克,在雪地或沙漠跑,十足收買人命。現今藝員早已失去明星光環,還要冒生命危險,眼見抽筋的梁烈唯死頂,才醒覺這不是旅遊節目,而是「捱苦真人騷」。想看藝人被折磨,HKTV放了《挑戰》的片上網,艾威、劉玉翠深入地心岩洞探險,沿途經過懸崖峭壁,綁住安全帶都嚇到腳軟。片段中劉玉翠喊住話:「我好想返屋企。」可告誡發明星夢的年輕人。
北京驚現神秘玩命車禍逆線法拉利撞毀林寶
1 :
GS(14)@2015-04-14 02:08:28■綠色的林寶堅尼跑車,車頭幾乎被撞至全毀。
北京驚現神秘的玩命車禍,前晚奧運場館鳥巢旁隧道,一輛紅色法拉利怒撞綠色林寶堅尼,車身嚴重損毀,警方稱僅一人傷。網民認為疑點重重,聯想起當年中共高層令計劃兒子令谷喪命的神秘法拉利車禍。而幾乎同時,四環高架橋路面發現兩具扭曲變形的屍體,有人質疑兩件事故有關。
「一公里的隔離帶都被推平了,綠車騎在隔離帶上幾乎全毀,紅車(京N·NR458)的車門全掉了。很奇怪紅法拉利是逆向行駛。」網友「christy果兒」前晚十時許路過大屯路隧道北沙灘段,拍下了意外後的景象,滿地碎片,隧道牆壁受損,內側鋼架等被扯出。她形容當時七、八個年輕人在場:「指着我們大喊不讓拍照!」
■法拉利跑車事後被人用紙蓋住部份車牌,並用布將車身蓋住。
■隧道中的白色護欄,都被跑車撞至彎曲變形。
■疑似司機男子(中)協助調查。
■車禍現場發現一隻高跟鞋。
《新京報》記者凌晨到場,紅色法拉利車頭嵌在隔離欄,十幾米外車頭全毀的綠色林寶堅尼旁遺下一隻黑色高跟鞋,兩輛車分別用布遮蓋,法拉利車牌也被紙張遮擋。一名眼鏡男被帶上救護車驗血;另一身披紅色毯的男子接受吹氣酒精測試後也被帶上車,兩名疑似肇事司機的年輕人還有說笑。「紅毯男」對朋友稱「自己從車上下來,快嚇尿了」,朋友不時擁抱拍打他表示安慰。大屯路隧道總長1.2公里,東西雙向各三條車道,穿越奧林匹克公園,隧道內限速60公里,附近居民多次投訴有人飆車。出事兩車當天較早時與另幾輛超跑結伴而行,有網友附上出事前照片稱:「他們那會就準備飆車。」兩部總值千萬元的超跑撞後被送北京超跑服務公司。《蘋果》記者作致電該公司希望了解車主訊息和損毀情況,負責人三緘其口:「這個不太方便,過幾天這個事情先平一平靜再說,我不方便透露。」
北京交警昨通報事件:「吉林籍駕駛員于某(男)駕駛紅色小客車,北京籍駕駛員唐某(男)駕駛綠色小客車與隧道牆壁和道路護欄碰撞,兩車不同程度損毀,一乘車人受傷。」「超跑」變成「小客車」,不提「飆車」只稱「碰撞」,如此淡化事件引起網友議論:「車上恐怕又是哪兩家的公子。」法拉利型號為458,與2012年令計劃兒子令谷喪命的黑色法拉利同款,當時官方千方百計造假封鎖這宗車禍,昨再度被人記起。而現場的高跟鞋更是引人遐想,警方沒交代傷者身份,僅稱林寶堅尼副駕女子腰椎受傷無大礙。
■救護車將無名屍移走。
20分鐘車程外發現變形屍體
「車撞成這樣人竟沒事?」有網友把前晚超跑車禍與同一天另一條新聞聯繫來看:(12日)凌晨一時許,兩男子在西四環由北往南方向定慧北橋處死亡,屍體已變形,並未發現有肇事車輛。事發地點附近值班保安稱,主路兩側有很高的防護網,平時沒看到有人橫穿馬路。撞車隧道離屍體發現處約16.8公里,開車行京藏高速、四環公路僅需過四個紅綠燈約20分鐘。北京《新京報》
網民有話說
‧想起了令計劃他兒。‧小客車……格調頓時變低。‧車牌NR458,牛人是我爸嗎?‧法拉利牌紅色小客車,你,值得擁有!‧品質真好啊……這樣了居然才一人輕傷……‧想當年京城令大公子的車禍是如何報道的!‧原來不是飆車,是普通交通碰撞,交警用詞精確!‧是不是官幾代或富幾代?是不是上帝出手懲罰罪惡的家族?‧新聞真的好有技巧,紅色小客車,綠色小客車,估計又是哪兩位公子吧!‧也許因此再揪出幾個高官……你懂的!‧這是拋屍呀,分明是鳥巢撞了以後,那紅綠車。‧北四環豪車激情相撞,由於速度太快,屍體被甩到西四環了。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13/19110494
【中山直擊】淡水魚生食唔食得 記者玩命試食吞埋骨
1 :
GS(14)@2016-08-21 08:10:53廣東的飲食文化出名刁鑽獨特,珠三角著名的漁米之鄉中山,有餐廳大賣非一般刺身!《蘋果》記者接獲報料,指中山有餐廳公然出售淡水魚生,無論鯇魚或在內地被稱為「羅非魚」的非洲鯽,都能切成魚生出售。《蘋果》記者早前到當地實地直擊,發現有餐廳出售上述淡水魚外,還有人工飼養的巴魚(雞泡魚)刺身。面對眼前的另類魚生,連一向食慣刺身的《蘋果》記者,都難掩內心的震撼。《蘋果》記者早前到中山坦洲鎮,直擊傳聞已久的淡水魚刺身,餐廳除出售章紅魚等一般海魚,更有推售淡水魚刺身,包括港人熟悉的鯇魚、羅非魚,和以出口海外為主、人工養殖的巴魚。據老闆介紹,鯇魚及羅非魚來自廣西,適合做刺身的魚至少重5、6斤,兩者要在鹹水魚塘飼養三個月,令肉質變得更結實後,才能上枱。至於巴魚刺身每條重半斤,被問到食淡水魚刺身會否有安全顧慮時,老闆就指出售的魚每年都經過檢驗,沒有安全問題,但記者發現該店完全沒有檢疫證明。記者隨後試食,發現巴魚刺身有筋,肉質彈牙、爽口,口感似海魚刺身,但魚味較遜於海魚;羅非魚則肉質鬆散,魚味欠奉;至於鯇魚刺身,魚肉帶有細骨,像生滾粥中的魚片,口感一般,肉質可謂最差。價錢方面,巴魚每斤88元(人民幣‧下同)、羅非魚每斤48元,至於鯇魚最便宜,每斤只要38元。本港早年禁售淡水魚刺身,但市民仍可北上進食。香港家庭醫生鄭志文向《蘋果》表示,淡水魚在河流、溪澗生活,體內寄生蟲比海水魚多,最常見的包括中華肝吸蟲及肺吸蟲。市民進食含有寄生蟲蟲卵的刺身後,蟲卵會在胃部孵化,隨後會四處竄走至腸胃、血管、肌肉及腦部等。鄭志文續指,體內一旦出現寄生蟲,不會出現特別症狀,初時會肚痛或抽筋。而人體出現外來物時,生蟲的人特別容易「出風癩」、皮膚及腸胃敏感,治療方法主要是服食口服藥。鄭志文不建議市民生食淡水魚、蟹或螺,應煮熟後才進食。《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21/19744747
戇男想出名直播飲辣椒油玩命
1 :
GS(14)@2016-10-01 13:19:43許多人希望利用拍片上傳至直播平台,以博取網民注意。四川有男子竟在直播平台上,播出飲辣椒油和麻油的影片。惟最終男子不僅當「網紅」計劃失敗,更讓身體無辜捱苦。四川內江市男子黃粒軍今年20歲,在威遠縣經營烤兔肉生意。8月28日,黃男在某直播平台先後錄製喝辣椒油和喝麻油兩段影片。第一段影片片長約7秒,黃粒軍先後渴下兩勺辣椒油,其中一勺甚至吃下辣椒碎渣。第二段影片則拍攝黃男將盆中的麻油倒入玻璃杯,繼而喝下。影片播出10多分鐘內,即獲6,000多次點擊,不過影片很快就被刪除。而第二段飲油的影片並未出現在直播平台。錄完第二段影片半小時後,黃粒軍便開始腹瀉,之後再出現喉嚨不適。黃男初時以為過數天便無礙,直到本月2日,發現自己連吞口水都困難時,別無選擇下惟有向醫生求診,可惜情況仍未見好轉。上月11日,仍未見康復的黃粒軍最終要入院治療,經醫生診斷為扁桃線發炎和膿腫。直至上周五才出院。黃粒軍憶述,住院日子非常難受,連吃飯都遇上困難,只能每天吃稀飯。事件不單無法助黃粒軍在網上紅起來,還花掉3,000多元人民幣的醫藥費,生意亦暫停了20多天,損失慘重,黃坦然感到後悔。為黃粒軍提供治療的威遠縣人民醫院醫生唐浩培表示,病人剛到醫院時,因扁桃體兩側發炎、右側膿腫,連張嘴都十分困難。黃粒軍扁桃線膿腫比較厲害,如再遲些到醫院,膿腫的扁桃線可能阻塞呼吸道,導致呼吸困難而危及生命。唐浩培補充表示,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對咽喉、食道、腸胃都有刺激性作用,大量吞食輕則造成扁桃線、咽喉或腸胃發炎,重則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成都商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1/19787811
玩命男直播捅蜂巢遭螫37處
1 :
GS(14)@2016-10-10 16:14:25內地興起網絡直播,不少年輕人以為成為網絡紅人就名利雙收,引來不少人玩命博出位。重慶大足區從事網絡直播的29歲男子蔣波,為直播時有新噱頭,竟冒險捅黃蜂蜂巢,結果全身被黃蜂螫傷37處,送進深切治療部(圖)。
送深切治療部
蔣波與友人合作經營網絡直播已三個多月,在網上小有名氣,月賺3,000多元(人民幣.下同)。蔣友人早前被黃蜂螫傷,他靈機一觸計劃做捅黃蜂巢的直播,第一集直播捅黃蜂巢,第二集直播吃蜂蛹。本月4日晚上,蔣波與友人租了一部吊車到黃蜂巢樹下,他戴上電單車頭盔,披上雨衣,站在吊車上升到30米高的樹頭。直播一會,同伴就聽到蔣波大喊:「快放我下去,受不住了。」吊車降下時,蔣已陷昏迷,送院發現黃蜂飛入蔣波褲腳,叮了37處傷口。他的治療費已上萬元,得不償失。蔣波的賬號之前做過多次取黃蜂巢直播,已有1.5萬粉絲,他出事這段短片,已有1.1萬點擊。《重慶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0/19796240
【又玩命】文化中心天台當滑板場 90後板仔:諗咗就唔會做
1 :
GS(14)@2016-10-11 08:12:30尖沙咀文化中心外型像一個U字,遠看像是一個滑板場裏的U型斜台。上星期,網上出現了幾張在文化中心天台玩滑板的相片,惹起一輪熱議。有人覺得相中人「型」,實現了大家的「兒時夢想」,也有人覺得行為太危險。
相中主角Steven是一名九十後青年,從事創作。他玩了滑板多年,但上文化中心的重點不是玩滑板,「其實只是剛巧那次有帶上去。」四年前開始,Steven愛上尋幽探秘,「想上去不同的大厦天台看看,上去後發現感覺真的很不同。原來從上往下看,九龍是這個樣子。這是平時不會看到的,我想再多找一些這種位置。」
Steven最享受的是「潛入」的感覺,「不要被人發現,我們經常會被捉,但那個過程,我覺得是我最大的興趣。」不過闖入私人地方,對方可能會報警求助,也可能會觸犯法律,「我知道是犯法,但不用想那麼多。很多事都犯法,衝紅燈都犯法,但有誰沒有衝過?喜歡就是沒話說。人們說這是犯法,但我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上天台拍照玩滑板,除了法律,也令人擔心安全問題。「我沒有刻意去想,你想了就不會做。一想,人就會驚,如果驚就不如不做。不要想,上去玩了再說。」他分享,文化中心的天台有很多條坑,好像很多條滑梯,「很斜,感覺刺激。」
Steven自己沒料過相片放上網會追成迴響,對他而言,文化中心「很矮」,沒甚麼特別,「facebook、instagram我只當是相簿,放上去有人看就看,沒人看就算。」對他而言,他覺得有人去發掘這種特別的地方很好,「起碼有相片可看看,發掘過程比獲得刺激重要。」記者:李珮禎
不少玩滑板的香港青年都幻想過,文化中心是巨型滑板斜台。(網上圖片)
Steven分享,文化中心的天台有很多條坑,好像很多條滑梯。(受訪者提供圖片)
文化中心的斜度十足,畫面驚險。(受訪者提供圖片)
四年前開始,Steven愛上尋幽探秘,從不同角度看世界。(受訪者提供圖片)
談到安全問題,Steven指他沒有想,「你想了就不會做。一想,人就會驚,如果驚就不如不做。」(受訪者提供圖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1/19796901
公安「強拆」齊天大聖人形廣告好玩命
1 :
GS(14)@2016-12-10 13:29:22正所謂「世界難撈」,實際有幾「難撈」?安徽無為縣日前就有一名男子裝扮成孫悟空,被懸掛在巴士窗外,做「人肉」3D廣告,如同搵命博。交警發現後截停巴士,但該男子竟拒絕除下面具,還無奈的說:「我們老闆講,面具不能拿。」這名孫悟空的打扮相當講究,不但頭戴緊箍咒,還身披金甲戰衣。他一隻胳膊固定在巴士車身上,另一隻手則在向過往的行人揮手,驟眼看真如駕着筋斗雲與巴士同行。據悉,是當地一家即將開業的商場,為了吸引眼球所做的「人肉」3D廣告。因為孫悟空被固定在巴士車身外,交警只能找梯子幫他落到地面。無城交警中隊副中隊長錢坤說:「(他是)靠腹部,腹肌和人身的體力在支撐,如果他體力不支或者有突發情況出現,都會導致他掉在地上。」據悉,警方以危險駕駛,對巴士司機罰款一百元人民幣,扣一分,並作出嚴厲警告。央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0/19861214
俄特技人政府合署天台玩命
1 :
GS(14)@2017-02-07 05:08:04■舍爾斯特亞謝科日前在金鐘政府合署外牆鐵枝行走,險象環生。互聯網
【本報訊】俄羅斯特技人舍爾斯特亞謝科(Oleg Sherstyachenko)日前在香港金鐘政府合署「玩命」,他在毫無安全裝備下,在56層即約170米高的天台圍欄上翻觔斗及玩滑板,上周他更把這亡命新作上載到互聯網,吸引逾百萬次觀看。但不少市民都憂心俄漢若失手墮街隨時害死途人,政府產業署稱會跟進。曾在世界多幢摩天大廈「飛簷走壁」成名的舍爾斯特亞謝科,最新作品「SAVAGE in Hong Kong」於上月28日上載至YouTube及ig,片段全長57秒,可見在56層高的金鐘政府合署天台,一身便服的他赤腳走上天台邊緣外牆,做出各令人膽戰心驚的高危動作。片段初見舍爾斯特亞謝科伏在滑板上,在僅約一呎闊外牆頂滑行,其後他更把滑板四分三懸伸出半空,整個人踏在滑板上,萬一失手便會粉身碎骨。他又在狹窄外牆頂跳躍及翻觔斗,又在外牆鐵枝行來行去。其間,天台有人喝止:「如果你唔落嚟,我哋就叫警察。」本報向警方查詢,警方發言人指中區警區暫未收到相關報警,但將了解事件。
■舍爾斯特亞謝科曾多次來香港旅遊。
產業署跟進調查
舍爾斯特亞謝科16歲開始接受體操訓練,其後轉玩「Parkour(譯作飛躍道或跑酷)」,近年集中在各地知名建築物高空拍攝亡命表演再放上網,瞬即走紅。他以往曾多次來港,包括在西營盤一幢大樓的百多米高外牆單手支撐全身重量懸空吊在大廈邊緣;亦曾挑戰過青馬大橋。政府產業署發言人稱金鐘政府合署透過外判物業管理公司提供日常物業管理服務(包括保安)。合署天台並不開放予公眾人士使用,該署已責成物管公司調查事件,並在有需要時作出適當的跟進行動。大律師陸偉雄稱,若特技人為潛入天台弄毀大門或鐵欄,警方可控最高判監10年的刑事毀壞罪。■記者曾海帆、朱雅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7/1992022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