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江平對談王澤鑒:中國民法典怎麽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321

2017年4月18日,江平在北京家中與王澤鑒探討民法總則及民法典。(南方周末記者 滑璇/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4月27日《南方周末》)

我曾經提出來,中國最好制定一部開放性的民法。沒有法律依據時,如何確定法源,過去是依政策,現在是依習慣。這就是很大的開放了。

——江平

這麽一個大國要有一部民法典作為基礎,承擔體系整合、理念宣示的基本功能。它一方面要鞏固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要發展進步。這兩方面要兼顧,保持平衡。

——王澤鑒

2017年4月18日,海峽兩岸民法學界最權威的學者江平、王澤鑒在北京進行了一場對談。對談由不久前通過的民法總則與即將制定的民法典展開,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朱慶育主持,北京大學出版社組織。

江平,1930年生,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

王澤鑒,1938年生,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曾任臺灣大學法律學系主任、法律研究所所長,臺灣地區“司法院”大法官。

時代需求與學術配合

朱慶育:民法總則在2017年3月15日通過,10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民法典的第一步。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之後,我們為什麽需要民法典?在功能定位上,民法典是被用來改造民眾的生活,還是把既有的生活規則進行體系化整理?

江平:現在的民法總則,將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農村、城市取得的成績,用法典、法律的形式鞏固下來。這三十多年來,農村的改革規模很大。土地過去完全公有,後來是在集體所有制下,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戶承包經營,現在又要促進承包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實現規模化經營。城市里,憲法、民法通則過去都強調國有企業的不可動搖的壟斷地位。現在看來,民法總則已經打破了國家的壟斷地位,體現了國家和其他民事主體地位平等。這一點非常重要。

王澤鑒:這麽一個大國要有一部民法典作為基礎,承擔體系整合、理念宣示的基本功能。它一方面要鞏固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要發展進步。這兩方面要兼顧,保持平衡。

朱慶育:世界範圍內,十八、十九世紀時,歐洲首先掀起民法典浪潮。現在,我們也要進入民法典家族了,各國制定法典時的歷史背景有沒有可比較之處?

江平:西方產生民法典時,從政治上來說是穩定時期。比如德國,是在普法戰爭後30年;日本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我們現在也是改革開放以後的政治穩定時期。政治穩定意味著沒有風波、沒有動亂,會有很多沈澱、很多經驗可以吸取。這對產生民法典非常重要。

王澤鑒:每部法典的制定都有時代需求、時代準備。像德國,本來拿破侖戰敗後就要制定民法典,但那時政治還不成熟,普法戰爭後的政治局勢還不穩定。政治之外,當時的學術也不夠,所以直到薩維尼(德國普魯士王朝法學家)等人的學術準備完成了,才建立起了潘德克頓體系。但這也是一件幸事,如果學術不完備時制定了,可能民法發展到今天都不一樣了。所以制定法典有政治需要,學術也要有相應的配合。

在學術方面,我個人觀點認為這次大陸的民法總則整體值得肯定,不過還是有兩個值得註意的問題。第一是可能有些問題還沒有獲得共識,比如法人分類,也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第二是可能有一些學術意見沒有被充分吸收到法典中來。有些條文、規定還有不周全的地方,有待判例學說加以補充,更臻完善。

江平:從學術的角度來說,30年前,大陸的法學根本沒有自己的東西,還非常幼稚。民法學科是最近30年才逐步發展,出現了一些對民事規範有著深刻思維的著作。這是民法典成立的前提。

但我們的立法有一個問題。過去我也在立法機構待過一段時間,我們的立法一向強調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學者三結合,但實際操作里面,學者的作用有限,法院發揮的作用更重要。只要沒人提出大問題,審判實踐中的情況一般會被立法機關考慮;但學者提出的學術上的見解,有時不會被立法機關采納。所以從法理上看,我們的立法里有些規則經不起推敲。但只要實踐沒有發生大的問題,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土化階段怎樣過渡

朱慶育:無論對臺灣地區還是大陸,我們都要把一些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法律知識與本國本地區實際情況相結合,建立起自己的糾紛解決規則。這是一個難題。本土化階段應該怎樣過渡?

江平:1949年以後,“六法全書”在大陸全部廢除。基本的民事法律關系廢除後,很多事情要怎麽處理?比如要不要承認原來的婚姻制度?民間的買賣關系、交易秩序會不會混亂?後來,大陸采取了完全學習蘇聯的辦法。當初我們被派到蘇聯留學,就是這個意思。

但自從我們和蘇聯的關系惡化,大陸也就不再學習包括蘇聯在內的所有西方法律了。上世紀60年代的那次立法,很能體現這種狀況。那時候立法想搞一個完全中國的,就搞出了“農業六十條”(《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工業七十條”(《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完全根據中國經驗。這些東西不太像法律,就像一個政策匯編。那時候我們的民事政策代替了民事法律,這是完全中國化的、本土化的。

改革開放後,按照鄧小平的思路,法律也需要本土化。我們以外國立法做參考,建立了我們自己的體系。民法通則實際上就是本土化的表現,強調了我們自己的一些經驗。現在的民法總則,實際上繼受了當年民法通則確定的路線,充分吸收了30年來法院的實踐。

王澤鑒:大陸最大的變遷倒不在公法的發展,而是私法的根本改革與重建。臺灣地區反而維持了穩定的發展。1945年,臺灣地區光複。民國的法律和日本民法基本都是繼受的德國法,所以法典沒有經過任何的困難就馬上適用了。以大陸學者作為基礎學說,再加上日本判決。根本改變是在1970年代,大量學生到德國念書。這樣就使得臺灣地區的法學從日本支配轉向德國。德國化的重要意義是,使得我們繼受的德國民法與判例學說連起來了。我們思考常常應用德國的方法闡釋自己的法律問題,有能力從事法律續造的工作。所以本土化應落實於學說、落實於法院的判決。大陸目前也正在進入這個階段,民法典制定以後,真正的任務才開始。

朱慶育:大陸立法一直走通俗化的路子。民法總則制定過程中,“除斥期間”被拿掉,官方說明顯示的理由就是,這個概念太難懂,普通人不明白。在這個問題上,德國、臺灣地區都與我們相反。立法究竟應該走專業路線,還是平民路線?

江平:這個問題在大陸的立法中始終存在。制定民法通則時,就有人問為什麽要用合夥?“夥”容易讓人聯想到團夥之類不好的概念。所以有人提出來能不能改一改,不用合夥?類似的還有“對抗善意第三人”,“對抗”感覺有點敵我矛盾的意思。後來法工委真的想辦法了,找了很多人座談,最後說改不了。這是法律術語,沒法用別的代替。但同樣是民法通則,物權的概念就沒能通過。

應該說,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過這麽多年,人們對合夥也習慣了,物權也沒有問題了。其實這是西方法律、民商法理念與普通人感受的差異。我們的立法趨勢應該是通俗化。但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專業術語,無法避免,通俗化不能以喪失準確性為代價。即使再通俗的概念,也有它精準的法律含義。

王澤鑒:臺灣地區“民法”介於專業與典雅之間。梅仲協先生一直稱贊我們的文字優美典雅,比如第一條,“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有沒有人說要我們白話化呢?也沒有。法典如此,判決書的用語也如此,半文半白。我曾經當過判決書通俗化小組的召集人。但是如果判決書太白話,又覺得不莊嚴。所以目前立法還是維持原來專業性的文字,用“者”“之”這樣的文字表述比較多。社會倒是沒有什麽要改革的聲音,因為施行了這麽久了嘛。文字怎樣讓法律堅固、準確、典雅又通俗,確實是個難題。但對於專業典雅的表述我們感覺習慣了,習慣就好。

提取公因式的利與弊

朱慶育:2017年3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做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稱“民法總則草案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采取‘提取公因式’的辦法,將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引領性的規定寫入草案”。這是官方首次提到法典編纂中的“提取公因式”技術。我們為什麽會選擇這條技術路徑?

江平:制定民法總則可能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演繹式,先制定總則再制定分則;一種是歸納式,把各個分則里共同性的東西總結起來,寫進總則里。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分則實際上已經有了,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物權法、知識產權法都有了,那就要在現有的分則的基礎上制定總則。提取公因式似乎就變成了必然選擇。總不能把原來的框架都改變吧?不能把原有的體系徹底打亂吧?只能提取共同因素。

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1982年的時候,我們曾經搞過民法典的起草。當時彭真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認為中國的改革條件還不成熟,雖然農村有了一些經驗,但城市到底怎麽搞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暫時不搞完整的民法典,先用單行法代替,就是所謂的以零售代替批發。這樣的辦法還是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

所以在民法總則里,單行法和民法通則里形成的東西一般就不變了,包括爭議很大的法人制度分類等等。一直以來,我們法人分類的基本模式就是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而不是社團法人、財團法人,那就按照這個模式繼續進行下去。這也體現了我們的立法精神,很多是以確立現有制度作為基礎的,不輕易變動。

王澤鑒:事實就像江老師剛才說的,但這樣會有一些邏輯、體系上的困難,比如目前民法總則的條文重複有點多。以後在制定各分編的時候,要註意盡量消除不必要的重複。

朱慶育:各國制定民法典時,民事習慣調查與整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先行步驟。民法總則第10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我們應該怎麽理解把習慣納入法律淵源?

王澤鑒:1986年的民法通則里沒有習慣,當時的規定是“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民法通則制定後,在香港開了一次國際的中國民法討論會,會上有人一直問,國家政策是什麽意思?我的理解是,政策是填補法律漏洞,就是公共政策,西方也適用的。這一次,把政策拿掉加上習慣,表示我們的法律在慢慢完善。

江平:我曾經提出來,中國最好制定一部開放性的民法。沒有法律依據時,如何確定法源,過去是依政策,現在是依習慣。這就是很大的開放了。政策是很難界定的,中央的政策可以叫政策,地方的政策呢?各個地方有地方的政策,所以政策確實是很難把握的東西。我很贊成用習慣來代替。

但習慣也有問題,習慣到底是一個地區的習慣、一個民族的習慣,還是什麽習慣?習慣的共同性到多大程度?這個好像還沒有太界定清楚。

此外,習慣是指民事習慣還是商事習慣?有些商事習慣只是兩個主體之間的習慣,比如我和另外一個企業,在過去的商事交往中就有這樣的習慣,而民事習慣總是在一個相當多數人之間形成。二者並不相同。我想,民法總則里所說的習慣更多的是僅指民事習慣。

人格權保護應當加強

朱慶育:在人格權的問題上,學界爭議一直很大。之前,以人民大學法學院為代表,一些學者主張人格權在民法典中單獨成編。但後來沒有單獨成編。江老師曾經評價,現在民法總則這樣規定人格權,還不如人格權單獨成編。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評價?在越來越重視對人格權保護的環境下,我們應該怎樣規定人格權?

江平:這次民法總則對人格權的規定,我有點保留意見。學界原來有兩派爭論,一派主張人格權單獨成編,一派主張人格權寫進總則就可以了。但是寫進總則以後,我們發現民法總則對人格權的規定和民法通則是一樣的,只有一個概括性的規定,幾乎沒有具體內容。如果有的話,也只有第111條個人信息保護。這沒有達到我原來的設想。如果沒有人格權編,總則至少要對人格權多做一些規定。

實際上與人格權有關的法律爭議非常多,涉及名譽的糾紛是很多的,包括輸血等問題,很多規則不清。規則不清的地方,就應該從立法上澄清它,僅靠司法解釋說明,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爭論到現在,越加證明了人格權應該獨立成編。因為如果不獨立成編,而在總則里大大擴充,也不符合體例的要求。

王澤鑒:人格權的保護是非常重要的。換一個角度看,這次的民法總則第一條寫道“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我個人理解,不要把它當作形式意義,應該把它當作實質上的意義。民法總則第109條寫到“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而憲法第38條也寫到人格尊嚴不受侵犯。這是憲法基礎在保障人的基本權利。我們一直在討論司法要不要憲法化,江老師一直提倡我們應該慢慢向著釋憲發展,至少這兩個條文就將人格尊嚴從憲法移到民法里了,減少了要不要引用憲法的爭議。將來民法典各編應該以此基礎作為修改、整合的目標。

不過,這次民法總則只規定了個別的人格法益,比如生命、健康、隱私等等,未規定人格權的概念或基本原則,難免爭議。如果不成編也要做詳細規定,或許將來可以在侵權行為法里強化對人格權的保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69

【老夫子餐廳】王澤參與設計 大蕃薯秦先生陪食

1 : GS(14)@2016-08-07 02:06:18

餐廳每個角落都看到王澤老師的心血結晶,有老夫子陪食,心情都愉快百倍。



路過太子彌敦道的人,無一不被街上的大蕃薯吸引,拿出手機與他selfie一番。原來它是新餐廳老夫子餐館的生招牌。甫進餐廳即被老夫子、大蕃薯、秦先生和陳小姐包圍,以為是本地老夫子收藏家開的餐廳?非也,原來餐廳老夫子第二代漫畫家王澤老師都有份,由餐廳的室內設計、擺設,甚至餐飲他亦有參與設計。


餐廳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港式豉油西餐做主打,所有菜式均以漫畫中最引人入勝的四字成語來命名,非常抵死過癮。味道亦不錯,像主菜「頭頭是道」中的新西蘭白鱈魚扒,煎得外脆內軟,大廚更特意準備惹味的蒜蓉汁和清新的香芒莎莎汁供客人配搭,非常貼心。飲品亦玩味十足,好像名為「道高一尺」的飲品,上桌時菠蘿涼粉冰杯上蓋上高高的棉花糖,要客人把汽水倒下,看着棉花糖慢慢融化,非常治癒。



頭頭是道,煎得甘香的新西蘭白鱈魚扒外脆內軟,大廚特意準備惹味的煎蓉汁和清新的香芒莎莎汁供客人配搭,$228。

道高一尺,菠蘿涼粉冰上蓋上高高的棉花糖,把汽水倒下看着棉花糖慢慢融化,很治癒,$46。



老夫子餐館太子彌敦道777號安寶樓1樓記者:吳宛蔚攝影:伍慶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05/19723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615

香港首家「老夫子餐館」 作者王澤參與設計 三招吸漫畫迷

1 : GS(14)@2016-08-19 06:14:45

【明報專訊】近年零售業萎縮,不少名牌都削減旺區的分店,令舖租下調,這反而給予飲食業擴充良機。有擅長包裝懷舊港式食肆的餐飲集團,就在這時開設「老夫子餐館」,單單利用「老夫子」的漫畫和facebook專頁來宣傳,已經有大批顧客到來朝聖。

明報記者 薛偉傑、攝影 鄧宗弘

金石飲食管理集團共同創辦人謝海發、徐汶緯表示,該公司一向喜歡以飲食形式保存香港的懷舊情懷和文化。幾年前,該公司分別購入具40多年歷史的「金記冰室」和「南龍冰室」品牌,經重新包裝再開業。他們還一直在想,有沒有老少咸宜的香港卡通人物適合和食肆crossover,營造懷舊情懷。2014年,他們經朋友介紹,在台灣與「老夫子」漫畫第二代作者王澤見面。雙方一見如故,決定合作,這就是「老夫子餐館」的由來。

籌備兩年 王澤親自過目

雖然台灣年前已經出現了「老夫子酒吧」、「老夫子茶室」等授權食肆,但謝海發稱,那些都是較短期的,或者沒有王澤的參與。若說到永久及有王澤深度參與者,「老夫子餐館」才是全球第一間。

謝海發和徐汶緯表示,由他們首次與王澤見面,到「老夫子餐館」今年8月1日開始試業,足足花了約兩年時間。要籌備這麼久,除了因為選擇合適舖位需時之外,還因為所有室內裝修、枱櫈、制服、餐牌以及食品設計,都有交給王澤過目。而實際裝修施工也用了3個月,比一般食肆長了1至2倍。

模仿漫畫飾物用品 設計「影相位」

「老夫子餐館」位於太子港鐵站附近,實用面積3000多平方呎,分成幾個主題區域。接待處前的空間放置了「老夫子」和「大蕃薯」的侍應和廚師造型公仔,並展出和銷售多種授權產品。

至於餐廳之內,牆壁和天花都以不同年代的《老夫子》漫畫的封面和插圖掛畫作裝飾,部分更是黑白的。其中,掛起「老夫子」及「陳小姐」的結婚照的是愛情廂座區。區內的四座位廂座都以「老夫子」和「陳小姐」來裝飾。以黑白漫畫裝飾的是「名不虛傳」、「得意忘形」、「維妙維肖」。還有一個四座位廂座裝修成好像漫畫中的汽車。此為熱門的「影相位」,有些顧客在訂枱時,更指明要訂這張枱。

「老夫子餐館」賣的是懷舊港式西餐。謝海發解釋,在1960年代和70年代,正宗西餐廳主要是做外籍人士生意,大多數本地華人仍然吃不起。於是,市場出現了一批以本地華人為客路的港式西餐廳,為了迎合華人口味及降低價格,這些餐廳將部分西餐略作演化,例如將某些西式醬汁改用豉油等中式醬汁代替,這就是所謂「懷舊港式西餐」,行內人戲稱為「豉油西餐」。

謝海發表示,「老夫子餐館」之所以賣「懷舊港式西餐」,是考慮到切合《老夫子》漫畫面世初期的年代。其次,在漫畫內「老夫子」往往也是約「陳小姐」吃西餐。所以,他們覺得「老夫子」的形象其實是中西合璧的。

賣食物也賣情懷

「老夫子餐館」的食品、甜品、飲品合共差不多有100款,全部以四字成語命名,就好像《老夫子》的四格漫畫般。當中,「種瓜得瓜」是老夫子南瓜湯;「萍水相逢」是蘋果汁;「順手牽羊」則是鐵板羊扒;「龐然大物」其實是「火焰雪山」,即是用火燒忌廉,在幾十年前,對一般港人來說,這可算是高檔和新奇的甜品;「耐人尋味」則是瑞士汁燒乳鴿。

由於食物走懷舊路線,創新主要在甜品方面。例如,「道高一尺」是菠蘿涼粉七喜(或雪碧)特飲,上面加一大球棉花糖。而「雙管齊下」則是將朱古力汁淋在棉花糖上。

不過,「老夫子餐館」的食品、甜品、飲品全部都沒有老夫子等卡通人物的造型,或會令部分漫畫迷失望。對此,謝海發表示,餐廳仍在試業階段(要9月11日才正式開業),稍後會考慮這一點。

兼賣授權產品 增營業額

他又透露,「老夫子餐館」由試業至今,只需在《老夫子》漫畫、「老夫子」兩個官方facebook專頁(共30多萬粉絲),以及該餐廳的facebook專頁發放消息,已經有很多顧客主動找上門,包括飲食雜誌和報章副刊的記者。

餐飲方面,人均消費約120至130元,這只佔營業額的七成,「老夫子」授權產品的銷售額,貢獻其餘三成營業額。連形狀好像「老夫子」頭部的餐牌,也有不少顧客購買。若單以營運計算,該餐廳已經有盈利。「老夫子」港澳及華南區授權代理商、越世代創新媒體集團董事總經理馬維業表示,以往「老夫子」授權產品沒有一個地方集中銷售,「老夫子餐館」開張後,正好扮演專門店的角色。

謝海發表示,未來計劃再開設微信和Instagram的帳戶協助宣傳。而餐廳接待處之前是刻意預留空間,將來可能在那裏發售黑白版《老夫子》漫畫、有關「老夫子」的書籍,甚或舉辦王澤簽名會或工作坊。

他認為,香港也可以開到幾間「老夫子餐館」,但就不能全部都賣懷舊港式西餐,在食物方面,要有不同定位。其實,由籌備至今,都有不少舖位業主和商場主動聯絡他們。

而近年名牌零售店掀起退租潮,舖租有所回落,正有利飲食業擴充。除了香港之外,他還希望,未來擴充至內地和東南亞。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27&issue=20160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28

【再見老夫子】真‧王澤接手《老夫子》由平面變成立體

1 : GS(14)@2017-01-05 08:07:39

港人熟悉的漫畫《老夫子》,1962年開始在報章雜誌連載,兩年後發行漫畫單行本。過往老夫子一直以平面形式出現,雖曾多次跳進大銀幕,給人印象始終是漫畫角色。九十年代中後期,王家禧長子王澤全盤接手《老夫子》,在大學教授建築的他,近年積極發展立體藝術,將《老夫子》角色做成立體雕塑及陶瓶。



他參考古希臘藝術,將《老夫子》畫在陶瓶上。「在印刷品尚未出現的年代,古人要講故事,就會把事情刻畫在建築或陶瓶上,陶瓶可以隨處擺放,就如今天的印刷品可以傳閱,我覺得它似乎是讓你閱讀的,像古代的漫畫。」他說平面漫畫是一格一格用眼睛去看的,而且一目了然,當變成立體時,比例變大了,在視覺上是截然不同的體驗。「平面黑白的漫畫,在陶瓶上變成另一種表現方式。我覺得講故事不一定要局限在漫畫書,以後甚至可以呈現在衣袖或鞋履上。」王澤大膽假設未來可能會做老夫子的金屬雕塑,「父親當年為幾間報館和雜誌供稿,要大量畫,感覺可能較方程式吧,我的想法是想有更多試驗。」記者:劉東佩


也將老夫子角色做成立體雕塑。

前年王澤在上環錦藝舫畫廊展出《老夫子》立體藝術展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4/198854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