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電大而無當仍須依賴香港(2013/11/28) 林本利

2013-11-28  NM
 
 

 

政府和兩間電力公司剛完成管制計劃中期檢討,一如所料兩電堅決拒絕將9.99%的准許回報下調,只願意投放一億元資助用戶進行節能工程。這一億元其實來自節能的額外回報,故此不會損害兩電9.99%的准許回報。

政府向外公布中期檢討結果前,中電率先發出新聞稿和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與南方電網公司共同收購埃克森美孚所持有的青山發電有限公司(青電)60%股權,各自收購一半權益。中電收購青電30%股權的作價為現金120億港元。收購後,中電佔青電的股權由40%增加至70%,餘下30%由南方電網擁有。

中電與埃克森美孚的合作關係始於1964年。當時港英政府有意將兩電變成「國企」,中電於是急忙尋找應對方法,最終找到埃克森(仍未與美孚合併)注資2.2億元用作興建新電廠,佔60%股權,並建議政府透過利潤管制計劃限制公司的回報率。政府最後採納中電的建議,決定放棄收購兩電。

埃克森入股中電在香港的電廠,可算是一項十分成功的投資。現在以120億元出售30%股權給中電,若以此推算,即表示60%股權值240億元。當年投資2.2億元,49年後可以取回240億元,升值超過100倍,每年複式回報剛好10%。再加上過去每年可以賺取9.99%至15%的准許回報,每年平均回報超過20%。

若以今次交易作價計算,青電的30%股權值120億元,整間青電的市值便是400億元。去年青電的稅後溢利約31億元,股東投資回報約7.8%(31/400=7.8%),市盈率約12.9倍(400/31=12.9)。去年電能旗下的港燈稅後溢利約46億元,若根據今次中電的交易作價推算,電能若分拆港燈,以12.9倍市盈率作價,估價接近600億元。雖然青電和港燈都受到利潤管制計劃保障,但兩間公司的增長不一樣,今次的交易作價只能作為參考。今次交易,亦顯示9.99%的准許回報率有下調空間。

中電和埃克森美孚的商談已有一段時間,現在才達成交易協議,對雙方都有好處。中電投放120億元,回報率約7.8%,即每年可以額外得到9億多元的溢利。即使要向銀行貸款或者在市場舉債,利率不過4%左右,依然有利可圖。另外,引入南方電網作為合作伙伴,可以增加日後的議價能力,特區政府不會隨便損害內地國企的利益。至於埃克森美孚出售股權套現後,可以將資金投放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能源項目,回報率可能不止7.8%。

過去十多年,中電明知香港電力市場的發展空間有限,故此積極向外大舉投資。公司憑藉管制計劃取得巨額現金,再加上利潤穩定,較容易在市場融資。經過十多年的海外收購,去年中電在香港以外的總資產達到1,173億元,已經超越香港1,115億元的數目。雖然海外資產龐大,但投資回報卻低得十分可憐,去年千多億資產只能賺取16億元,資產回報率只得1.4%,真可說大而無當。16億元的利潤中,有13億來自內地(包括大亞灣核電廠),在澳洲和印度的業務錄得巨額減值和虧損。

反觀在香港,中電千多億元資產(當中約700億元是固定資產)便可以賺到67億元,資產回報率是6%,股本回報率更高達21.6%,難怪公司要收購青電股權去製造較佳的業績,與電能計劃拆售港燈的做法剛好相反。中電董事和管理層如此差劣的海外投資表現,不知應如何向股東交代?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 - http://www.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52

財經脈搏: 牧場大而無當 乳企崇洋求寶

1 : GS(14)@2014-11-30 02:34:02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F%B6-220000277.html

撰文:許益雯 攝影:東方IC 美術:陳國威

牛糞污染挨罰一事尚未平息,現代牧業(01117)再曝違規買賣病牛的醜聞,事件發生以來,現代牧業股價持續下跌,連帶拖累最大股東蒙牛(02319)。現代牧業的問題正正同樣反映,如水泥及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中央吹響「政策號」後,企業便紛紛「大躍進」,造成乳企鬥大鬥多,營運能力卻不匹配。另一邊廂,「洋奶」又不斷叩開中國大門,零關稅入市搶客。無奈之下,國內乳企又只好另闢蹊徑,出海尋寶,建海外生產基地,採用當地奶源。風向一變,近年蓬勃發展的大型上游牧場,自然成為犧牲品。

成立於二○○五年的現代牧業,是國內最大的奶牛養殖和牛奶生產商,營運「萬頭牧場」廿四個,存欄奶牛十九萬頭。二○一○年十一月公司正式在聯交所掛牌,為全球首家以奶牛養殖資源上市的企業。號稱「創建全世界最先進牧場,生產全世界最優質的牛奶」,不過近期發生的連串事件,讓此等承諾備受質疑。

十一月上旬,現代牧業安徽肥東公司因違規傾倒牛糞,嚴重污染環境而遭當地環保部門通報批評並罰款。事件尚未平息,十一月中,內地澎湃新聞揭露,現代牧業寶璣牧場出售九十頭淘汰奶牛予牧業,西安動物疾病防控中心的檢測報告顯示,這批淘汰牛中有五頭牛結核病檢測呈陽性,三十七頭布魯氏桿菌(簡稱「布病」)抗體檢測呈陽性。買賣涉嫌違法,西安警方目前已拘留現代牧業寶雞牧場銷售部長等四人。

牧場躍進 弊端頻現

尤其甚者,當地疾病防控中心主任劉建飛證實,現在牧業寶雞牧場每年都有員工被查出感染布病(病徵為發燒、出汗和關節痛),因此,現代牧業如何處理病牛,是否有病牛所產牛奶流入市場,皆是疑問。事件發生以來,現代牧業股價大幅插水,半月內跌二成。現代牧業大股東蒙牛乳業(02319)受拖累,半月股價亦在地位徘徊。且現代牧業牧業所產原奶七成供應給蒙牛,以支持蒙牛旗下高端奶品特侖蘇,預計特侖蘇的銷量及品牌會受病牛事件影響。

二○○八年,內地爆發的三氯氰胺事件,國人對國產奶的信心跌入谷底。此後政府及奶企龍頭都開始大規模推進上遊牧場建設,希望從源頭上改良中國奶的形象。去年下半年至今已有百億元資本進入牧場建設領域,包括大(03333)這樣的房企大鱷也在跨界投資。截止目前,國內「萬頭牧場」數量達到三十八個,在建十六個,存欄奶牛四十五萬頭。

雖然,大規模興建牧場會讓奶企對上遊奶源有更好的把控力,但大型牧場的營運並非易事。據東石北美牧場科技有公司執董蘇昊介紹,國內牧場建設,每頭牛的投入在一萬五至兩萬五人民幣間,「萬頭牧場」僅奶牛投資便可達一點五億至二年五億人幣,整體投資成本高。而回報週期按世界標準算長達六至十年,期間還需承擔未知風險。且牧場在整個乳業產品鏈中為利潤最低的環節,據廣東乳業協會秘書長王丁棉介紹,目前的平均毛利只有五至十個百分點,而液態奶奶酸奶毛利至少在二成,奶粉更高,整個牧場投資高成本低迴報。

世界上其他乳業發達國家雖然也存在萬頭以上大規模牧場,但從平均規模看,日韓國家的一般牧場規模不超八十頭奶牛,歐洲牧場不超百頭,澳洲不超二百三十頭,即使是新西蘭平均也不超過四百頭。根據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奶牛存欄九百多萬頭,牛奶產量九千多萬噸,而中國奶牛存欄一千四百萬頭,牛奶產量三千六百多萬噸,奶牛數量是對方一點五倍,而產量不及對方一半。由此可見,在政策推動,資本追逐,奶企需求旺盛的刺激下,國內大型牧場建設顯得過於冒進,最終引爆現代牧業事件。

除了信用危機,國內乳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進口奶的增加。據公開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小包裝成品奶粉十二點五萬噸;今年收六月進口打包轉原料奶粉六十八萬噸,預計全年一百四十萬噸;今年首七月進口液態奶十三餘萬噸,預計全全年廿八萬噸。王丁棉稱,國內現有產奶量基本可滿足需求,進口奶搶佔市場,將造成國內乳企庫存壓力增加。再者,國際市場近幾個月奶源充足,拉低了價格,例如目前全球原奶價格平均在三點一元人幣每公斤,與年內最高點比降了四成,逼近國產奶價格,對上遊牧業的影響尤其劇烈。除此之外,中國貿易之門大開,與不少乳業強國簽訂了自貿協議,減免關稅,「洋奶」對「土奶」的衝擊進一步加深。例如,本月十七日,中國與澳洲在雙方領導人的見證下,確認完成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未來中國對澳洲絕大多數產品關稅將逐步降為零,其中對澳洲乳品原本一成五的關稅將在四年內取消,以往貿易壁壘為國內乳業造成的優勢勢被抵消。

內外交煎 揚帆出海

內憂外患下,中國乳業的重振之路頗為艱難,不少乳企選擇中外合作,或尋找國外的優質奶源。此舉實乃折中之道,一方面,國內乳企可吸納外國企業的先進技術,提高奶製品質素;另一方面將國外優質奶源引入,以解除消費者對奶源安全之憂。

內地有實力乳企如伊利、光明、三元、新希望等均已揚帆出海。十一月十七日,新希望乘機中澳簽署自貿協定之東風,在澳洲投資五億澳元(約合三十四億港元),從「上游-加工-終端產品」進行全產業鏈布局。伊利也在三日後發公告稱,擬在新西蘭投資四億新西蘭元(約合廿四億港元),項目涵蓋奶粉、液奶、生牛乳加工及奶粉包裝四大類別。幾乎同時,蒙牛旗下雅士利也在新西蘭北島建海外生產基地,投資二點二億新西蘭元,預計年產五萬噸嬰幼兒奶粉。王丁棉認可乳企走出去的做法,認為國外奶源成本低,質素高,利於國內乳企重塑形象,贏取更好銷售業績。只是,國內上游大牧場在政策大躍進和外國月光特別圓下,成為犧牲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