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投資爆點總結:大佬們的錢灑向了何方?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7/148776.html
i黑馬:2014年,投資大佬們分別偏好哪些領域?誰是他們真正看重的行業?根據IT桔子收錄的信息統計,截止2014年12月31日,對國內互聯網領域總共發生的融資1878筆,融資總金額超過一千億人民幣做了一些梳理和分析。通過數據,我們來複盤下過去這一年,大佬們的錢都灑向了何方?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 從投資數量上來看,電子商務共有238筆投資,移動互聯網有232筆投資,金融服務以180筆投資位列第三。去年的互聯網金融大熱,但面對行業隱患也需擦亮眼睛。此外在線教育和醫療也成為投資熱點。
各領域的獲投項目數
從投資數量上來看,電子商務共有238筆投資,移動互聯網有232筆投資,金融服務以180筆投資位列第三。去年的互聯網金融大熱,但面對行業隱患也需擦亮眼睛。此外在線教育和醫療也成為投資熱點。
各融資輪次的項目數量
天使輪融資達到703筆,占總數的37.6%,比去年增加近200筆。今年資本市場對於創業項目的關註更多,而創業者只要有好的想法,更加容易募集資金。天使輪融資普遍集中在百萬規模,但是在天使輪獲得億元投資的社區O2O企業叮咚小區已經收縮業務並花光投資,不能不讓人唏噓。
IPO上市及以後的融資也達到58筆。以京東、阿里的上市最受矚目。
各行業的融資熱度
在資本投向最為集中的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和金融服務領域,都以天使輪和A輪的投資次數最多。從融資情況看,金融服務類企業的融資尤為集中,天使輪和A輪的投資次數占總數的87%,企業相對不夠成熟。
電子商務領域的283筆融資中,融資億元級別的有40多筆,美團、酒仙網、口袋購物、蘑菇街、餓了麽、敦煌網、社群001等都在其中,020項目受到資本追捧。
移動互聯網的吸金能力稍弱一點,在天使輪和A輪的融資占到80%,但陌陌在今年的IPO,小米在年末融資11億美元,都為移動互聯網打了一劑強心針。
金融服務領域今年格外熱門,得到千萬投資的項目不在少數,得到億元級別投資的有北京掌上匯通、錢袋寶、趣分期,上海銀商資訊等,但P2P行業的信用危機是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各投資公司的投資情況
2014年度,最活躍的五大投行分別是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經緯中國、經緯中國及創新工場。
IDG資本投資項目99個,紅杉資本中國投資項目74個,經緯中國 59,真格基金50,創新工場32個。
IDG2014年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投資項目最多,達到21個,投資金額較多的是針對迅雷的3.1億美元及對蘑菇街的2億美元投資。
紅杉資本投資領域較為集中在電商、企業服務。金融及移動互聯網。對美團的3億美元及對陌陌的1.87億美元投資在今年頗受關註,同時其也對買賣寶、今日頭條等投資1億美元。
經緯中國的投資集中在消費生活、金融、汽車交通上。其中對金融領域的分期樂投資1億美元。
真格基金的投資基本在天使輪和A輪,規模大部分在百萬級別,集中在電商、遊戲和移動互聯,對房產酒店類的美澳居投資5000萬人民幣是其最大一筆投資。
創新工場因總量少,在各領域投資較平均,投資金額最大的是針對豌豆莢的1.2億美元投資。
本文轉自:3W互聯網深度精選 原始來源:鈦媒體
撒豆成兵的爆點營銷幻術,你是否已中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6/151039.shtml
以獵艷開頭,以營銷狂歡,以涉案結束,優衣庫“試衣間事件”一天就畫上了句號。
深夜刷屏盛況達叔沒有第一時間看到,第二天早上還沒搞清狀況就被群里點名問到了。達叔當時回答,優衣庫是一個世界級且口碑甚好的品牌,大概不會拿著經年經營的品牌來如此消費。更像是個人自我炒作,當然也不排除單店店主與炒作者一拍即合。
不過,仁者見仁,每人看到的都不一樣。有人從體位和技術上分析這是一次明顯的炒作,有人看到了某些炒作無節操無底線,而有人看到了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品牌曝光度。
公關即人性,爆點公關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貪嗔怒及各種弱點,才能制造如此的能量(這與做產品經理那一套也是一樣一樣的),比如撕X、情色營銷是其中極具穿透力的幾種。這個事情,如果不是踩著優衣庫的品牌臺階之上,是不會產生如此大的能量。如果沒有優衣庫此前的良好口碑,也不會有這麽大的反差奇效。
如是,用最小的代價換取價值數千萬的曝光量,總叫人欲罷不能。在信息和媒體快速裂變的時代,推廣越來越昂貴,而經費永遠捉襟見肘,類似的劍走偏鋒者,前赴後繼。比如半年前,有家做社交的創業公司,先後制造了“挖掘機車震”“身體換旅行”等大尺度虛假事件最終被有關部門下架。
在許多武俠小說里,正經練功夫的到老了都難大成,這其實是一件挺悲哀的事。而個別人年紀輕輕就成就卓然(確實讓人羨慕嫉妒恨),其快速提升功力通常來自奇遇——世外高人免費贈送功力、煉丹嗑藥、或者獲得曠世秘籍或裝備。而到了演義小說里,主角打不過別人,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借助撒豆成兵等法術來解決了困境。這種從祖上傳承下來的傳說中的法術,從封神演義到西遊記,甚至到了義和團那會還繼續好用。
而對很多企業來說,多年苦心經營,生存艱難還默默無聞,著實是一種煎熬,借助一些奇門異術來化解困境恐怕每個人都想過。因此,我們也看到一些品牌不吝放下身段制造狂歡,尋求撒豆成兵術,比如:
1、一呼百應,丟一顆種子就能成林。玩懸念,玩諜照,總覺自己是很多媒體迫切想要的,一出去就有很多媒體自動轉載。只是,你確信自己是蘋果嗎?
2、玩參與感。比如設計了不少高門檻的用戶UGC玩法,最後參與者寥寥無幾,淪為自嗨。
3、事件營銷。出奇招、走偏鋒,花極少的代價做成了別人上百萬上千萬的營銷效果。
以上種種,有沒有做成的,有,也不少。但所有的事情發生並不是沒有緣由,一個票房和口碑俱佳的爆點營銷,往往需要一個特殊的發酵土壤,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在前期充分影響到足夠的傳播關節點。換句話,你只能做了該做的,成不成還要靠“天”,這里邊有太多的偶然性。但是,相比之下人們更愛看神話,5分鐘融到巨資,90後失業做微商年入百萬,這類故事傳播力極強且充滿了誘惑。這就不難解釋,今時今日,越來越多公司習慣於撕X,習慣於打口水戰。他們似乎相信,只要把知名度做起來了,市場打開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也因此,不少人看到阿里、小米,只看到其強大品牌勢能,看到雙11、米粉節一呼百應的效果和商業變現能力,卻看不到其在產品、模式、體驗所付出的長期努力,在公關團隊建設以及品牌建設長期的功課,更看不到別人在背後的孤獨和焦慮。今天看大熱門滴滴、Uber也是如此。
不過,這種公關營銷上的撒豆成兵術,一方面,會讓人假想自己很強大,把偶然成功當必然,然後自導自演很多自嗨式的公關。凡客體之後,多少公司號令自己的廣告和公關合作夥伴制造各種體,至今沒有一個成功的。
另一方面,即使一時鵲起,但要建設品牌內涵和培養用戶忠誠度和情感,卻依然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個功課一點都少不了。不然始終給人一種暴發戶的感覺,這不是我們要的品牌。
事實上,我們也見過太多靠炒作名噪一時的公司,但後來大多銷聲匿跡了,要麽炒著炒著就走不通了。許多國際品牌及老字號,幾代人小心經營才得以流傳了上百年,這對消費者才是長情的陪伴。沒有過硬的產品、用戶的支持,名聲越大,品牌就越脆弱,一撕就破。
因此說,公關其實沒有捷徑,品牌建設之路更沒有捷徑。只是人們選擇願意看見那璀璨的瞬間而已。
當然,有一些人因此得到了一些實際的利益。就像上一次神州專車之後,有人驚嘆於神州專車成功營銷帶來了幾百萬次下載(未求證)。然並卵,短暫的利益過後,塵歸塵,土歸土,你還是用你的Uber,我繼續用我的滴滴,用戶內心決定了這一切。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思達叔,由辛俊韜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新能源車獨領風騷:爆點在哪兒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306.html
新能源車獨領風騷:爆點在哪兒
一財網 郭璐慶 2015-09-23 22:56:00
外有大眾汽車“排放門”,內有不斷的政策利好,內外催化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概念指數成為滿目綠色中難得的“一抹紅”。
外有大眾汽車“排放門”,內有不斷的政策利好,內外催化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概念指數成為滿目綠色中難得的“一抹紅”。
9月23日,滬深兩市指數較前日有一定程度的回調,上證綜指下跌2.19%,險守3100點;深證綜指小幅下跌0.83%;創業板再度微跌0.04%,兩市成交下降為5790億元。盡管大勢低迷,但新能源汽車板塊指數還是逆勢上漲了1.04%,與之相關的鋰電池、充電樁則分別上漲3.61%和1.69%。
新能源汽車相關概念的爆發並非無跡可尋。當日傍晚,來自中國政府網的消息稱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的一項內容是部署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和城市停車場建設,會議認為,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保障。
在分級基金整體低迷、B份額平均下跌3.11%的背景下,新能車B(150212)漲幅居前,昨日漲幅一度高達9.5%以上,截至收盤漲幅為3.65%。
政策利好不斷
23日,或許是受到隔夜外盤大跌的壓力,A股低開1.5%退守至10日均線,截至收盤下跌2.19%,險守3100點;分級B份額方面,下跌3.11%,雖然沒有出現跌停的品種,但大部分B份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大面積下跌中,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概念指數的表現卻異常的亮眼,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新能源板塊上漲1.04%,充電樁上漲1.69%,鋰電池則大漲了3.61%。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位市場人士表示,二級市場的提前反應或許與發改委正醞釀支持新能源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有關系,但直到傍晚,中國政府網一條關於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消息似乎更能說明大漲的原因。
來自中國政府網的消息稱,9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的一項內容就是“部署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和城市停車場建設,補公共服務短板促進擴內需惠民生”。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備受市場關註,作為熱點板塊之一,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不俗。Wind資訊統計顯示,自今年年初至9月23日,在滬深300下跌7.66%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指數逆勢上漲高達44.42%。
事實上,在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之前的19日,工信部網站也發文《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國家標準修訂稿通過審查》,該文標誌著我國充電接口標準修訂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消息發出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新能源汽車板塊大漲4.62%。
從政策層面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上升至國家戰略,近兩年來,涉及到產業和地方各環節的細化政策在密集加速出臺,政策推動的確定性保證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
需要看到的是,剛剛過去的8月是整車銷量的淡季,但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了持續的爆發式增長,這也成為行業景氣度高企的背書。
或是投資優選
“一是把城市合理規劃布局和建設停車場結合起來,加快配建充電樁、城市充換電站、城際快充站等設施。新建住宅停車位建設或預留安裝充電設施的比例應達到100%,大型公共建築物、公共停車場不低於10%。”9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充電設施建設正是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的關鍵環節之一, 對充電設施行業而言,建設規劃和政策出臺催化下的建設加速便是其短期的催化劑。
2009年,我國建成第一座商業運營功能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但是由於電動汽車規模較小,充電設施建設投資巨大,投資短期效益不明顯,因此充電設施建設速度較慢。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建設完成充電站723個、充電樁2.8萬個,而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達8.39萬輛,工信部 8月5日發布的數據更進一步顯示,僅僅在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04萬輛,同比增長了2.5倍,充電設施供需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可以看到,隨著國務院常委會議的決定及《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國家標準修訂稿通過審查》的推出,將會突破充電樁的推廣瓶頸,迎來爆發點。
廣發證券策略研究小組便認為,在投資標的上,短期關註彈性大的標的,因為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對相關企業而言是增量市場,彈性對公司的業績影響較為重要;而充換電設備技術 和生產壁壘不高, 且單純充電設施市場總容量相對有限,因此可以關註已經進入運營端的標的。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風險偏好恢複尚需時日的弱勢環境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體業績基礎較好且業績增長確定性高,可以作為投資的優選主題:“從上遊電池原材料相關的有色行業,到中遊的電池生產、電機電控生產,再到下遊的整車生產、充電樁生產以及新能源汽車後市場,均已經且將繼續受益於產銷增長和產能擴張,業績基礎好,同時景氣確定性帶來業績增長確定性高。”
分級投資需謹慎
連續3個交易日的反彈後,滬指於昨日再度下探3100點,箱體震蕩行情未改。截至昨日收盤,中信一級29個行業中28個行業下跌,計算機以0.52%的微弱漲幅一枝獨“紅”。
經過23日的回調後,目前距下折小於10%的B份額有9只,分別是:創業股B、券商B級、金融地B、證券B、電子B、煤炭B級、可轉債B、多利進取及滬深300B。而新能車B則以上漲3.65%報收,盤中漲幅一度達到9.5%。
當日收盤後,本報記者向兩位分級分析人士致電詢問分級基金到投資策略,受訪人士指出,雖然下跌行情中分級A是避險的好工具,但由於今年來漲幅過高,已經不適合投資。
“我認為現在分級A是雞肋,折價已經很小,甚至有些已經溢價,最近分級A的投資要慎重。”其中一位券商分級研究人士指出。
集思錄網站顯示,23日收盤後包括中航軍A(150221)、健康A(150219)、煤炭A基(150321)等21只分級A份額的價格已經超過1元,價格在0.9元以下也只剩下互利A(150066)和深成指A(150022)。
昨日,A份額的算數平均漲幅為0.09%,A場內總份額為479.9億份,A份額日成交加權平均漲跌幅為0.05%。+3、+3.2、+3.5及+4類的隱含收益率分別是5.45%,5.57%,5.88%,5.89%,較上一交易日的漲幅分別為-0.02%,+0.16%,+0.01%及-0.02%。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00後使用的視頻直播長什麽樣?沒有秀場、沒有爆點營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5/1204/153074.shtml
導讀 : 趣播的玩法很簡單。用戶只需下載趣播應用,然後通過手機註冊開通直播功能,便可輕松成為主播,隨時隨地進行直播。
i黑馬12月4日 麻策 報道
“關註你有什麽回報?”有人問。
“我可以給你們帶來開心快樂啊。”一個東北姑娘,盤坐在宿舍床上,哼哼歌曲答答問題。
突然的來電,中斷了她的直播。二三十分鐘下來,她收到了200多條文字互動,吸引了100多人圍觀。
這是她的“趣播”首秀。像她一樣的新人播主每天還有很多。這得益於今年來移動端視頻直播行業的異軍突起。
趣播的玩法很簡單。用戶只需下載趣播應用,然後通過手機註冊開通直播功能,便可輕松成為主播,隨時隨地進行直播。國內林林總總的同類軟件大多如此。它們功能基本一致,僅切入點和人群定位略有不同。
“趣播的方向是針對95後00後的視頻直播社交平臺。”趣播創始人廉潔向i黑馬表示。
在移動端產品里,視頻直播形式較文字、圖片更具表現力。即時性、一對多、生活化的傳播方式深受年輕人喜愛。廉潔表示,95後更容易接受這種直播形式,心理門檻幾乎為零。
趣播的目標群體以中學生為主。這一群體的特點是社交環境相對閉塞,輕社交需求旺盛。實時直播這種輕娛樂性和強場景帶入感的移動交互方式,正逐漸被他們適應和習慣。
很大程度上,移動視頻直播是PC端視頻直播的延伸,後者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但門檻較高。而在視頻直播應用領域Meerkat走紅點燃了國內外創業者的熱情。但廉潔介紹,趣播的直播雛形要早於Meerkat和Periscope,借鑒了國外紅極一時的Snapchat的直播功能。去年年底,團隊便在當時的Whisper圖片社交項目“蜜友圈”中添加了直播版塊。今年年初,有了Twitter的探路,團隊才決心深入挖掘直播功能。
但風口吹了一年,國內也未見一款可謂標桿的產品出現。趣播在這條道路上同樣艱難。至今,趣播註冊用戶數量不到50萬,日活量在兩萬左右,盈利模式尚在探索。這種現象並非只此一家,縱觀國內視頻直播應用,大多用戶規模不大,行業處於開荒階段,同質化現象明顯,商業閉環遙遙無期,運營狀況欠缺驚喜。
究其原因,國內視頻社交產品最大的敵人是現有的網絡環境:一方面包括運營商移動數據流量資費偏高;另一方面安全的公共wifi覆蓋範圍不足以滿足移動互聯需求。其次,日益敏感的隱私問題及內容審核監管亟待解決。最後,產品設計和功能上的不足或缺陷也影響了用戶體驗,軟件的實用性和交互的便捷化方面仍待提高。
當然,用戶規模很大程度上與推廣策略有關。趣播沒有選擇走同行熱衷的“明星營銷”、“網紅營銷”的路子,而是堅持自下而上的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的口碑式傳播。這有利有弊。利的是,用戶基礎打磨得穩固;弊的是,傳播範圍小速度慢。
“視頻直播社交的關鍵是陌生人之間的關系沈澱。”廉潔認為,如果缺失了沈澱過程,用戶說走就走,而所謂的爆點營銷只能是飲鴆止渴。
在盈利模式上,視頻直播因為有PC做基礎,秀場“打賞”等相對成熟的模式可以直接引入移動端產品,實現早期閉環。這也是最簡單、最易學的盈利手段。但趣播為了保持健康的社交調性,沒有選擇引入秀場元素。廉潔介紹,趣播未來盈利模式將主要包括兩個方向:一是基於媒體平臺的盈利模式,如廣告;二是跟社交相關的增值服務,如會員特權。
目前,趣播已從1.0叠代到1.4版本,尚處在開發中的2.0版本,有望於本月20號左右上線。新版將引入更多社交性元素,進一步降低用戶直播門檻。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北京蜜友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廉潔、杜珂超、萬磊
地區:北京規模:30人所屬
行業:視頻社交應用
融資狀況:未披露
能量秒殺“洪荒之力”,民間投資找到下一個爆點
中國不缺千萬人口數量級別的城市,缺的是“中小城市”。
2015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7.7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6.1%,但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39.9%,不僅低於發達國家,甚至也不及人均收入與我國相近的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在專家們看來,我國城鎮化水平的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經濟增速。
為探索新型城鎮化路徑,特大鎮升級為“市”正在加速推進。《第一財經日報》8月1日刊發《溫州龍港:“鎮改市”破繭前夜》對此進行了報道。由於牽涉過多的現有體制機制障礙,立市後的特大鎮究竟屬於“鎮級市”,還是成為“縣級市”,國內仍爭議紛紛。但長期關心中國小城鎮發展的權威們已經擱置了一些爭議,並為立市後的鎮規劃好了方向,那就是為居民承擔更多的公共服務職能。
小城市數量十年減少100個
不光在浙江省溫州市龍港鎮,全國的其他特大鎮也發生了類似的“小馬拉大車”的現象。
今年6月6日,在龍港召開的全國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專題研討會上,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黨委副書記趙菊觀這樣表示:作為“試點鎮”,有“中國絲綢第一鎮”美名的盛澤鎮在經濟發展上有諸多“現實的不配”,主要有兩個方面:土地指標與城市建設的矛盾,以及財政支持的力度不夠。
趙菊觀稱,雖然是“試點鎮”,但該鎮的土地指標落實仍與普通鄉鎮相似,並未得到實質性的解決,而盛澤又是經濟發達鎮,每年財政收入大多數上繳,自己留成部分大概只有年財政收入的1/4。
“雖然我們嘗試新的財稅分成體制,但超額部分僅僅是吳江區級財力返還,其他部分並沒有設計返還,自行支配力度較小,無法全面扶持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 趙菊觀稱。
會議期間,來自廣東東莞市虎門鎮、四川省金堂縣淮口鎮、山東省青島膠州市李哥莊鎮等全國“特大鎮”的相關負責人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國家相關部門的調研數據顯示,全國超過10萬人口的鎮有237個,有些鎮的人口多達七八十萬人。這些鎮具備了相當大的規模,並擁有了小城市的形態。
“按照現有的行政劃分,它們仍然屬於鎮,不算城市,”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丁元竹教授長期關註我國的社會發展和公共政策等問題。他說,兩個現實矛盾的起因,在於某一區域的經濟發展超越了原有的形態,從而發生資源配置與現有管理體制的矛盾。
在丁元竹看來,長此以往必將對我國的城市發展格局造成影響。
根據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提供的數據,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出現了1.9萬個小城鎮,其中,10萬以上人口鎮有237個,5萬以上人口鎮876個。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曾多次主持和參與了中央、國務院有關城鎮化政策文件的起草和制定,以及多個中央一號文件的起草工作。由於長期從事城鎮化、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等研究,他被業界視為中國城市化問題的權威之一。
他列舉了這麽一組數據:浙江有5個20萬~50萬人口的城鎮,5萬~20萬人口的城鎮則多達46個。英國的相應數據則是18和26個,法國則為20和87個,德國為26和147個,日本則為80和410個,發達國家在城鎮發展水平上,要遠遠高於我國。
然而,若要分析這些發達國家的“千萬人口城市”的數量,就會發現另一種對比:歐洲大陸和日本都沒有千萬人口數量的城市(編註:東京僅計算東京都23個特別區人口);只有英國有一個800多萬人口的城市倫敦;百萬人口級別以上的城市,德國為3個,法國只有4個。反而是小城市多如牛毛,像美國,有800多個3萬~10萬人口的小城市,德國7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2000多個小城市。

在李鐵看來,中國不缺千萬人口數量級別的城市,但中小城市最為短缺。
專家們不僅對數量表示了擔憂,也對我國小城市發展的趨勢產生了疑惑。
“小城市在過去10年不僅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100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說。
這位長期關心我國中小城市發展的學者分析道,其中的一些小城市日後變成了中等規模的城市,但是新生的小城市並沒有出現,此消彼長決定了小城市在數量上的銳減。
小城市數量不足導致我國的城鎮化結構嚴重失衡,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低於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這帶來一個問題,即農民工融入不進大城市,又回不了農村。
辜勝阻將其描述為我國城市在結構和空間布局上的“短板”。
低質量城鎮化或影響經濟增長
辜勝阻認為,“鎮改市”被提上日程,要有序推行。
辜勝阻提供了一組數據以說明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國家發改委在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7.7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6.1%,但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39.9%,兩者之間存在著16.2個百分點的差距。
辜勝阻明確表示,這種低質量的城鎮化模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擴大內需和長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辜勝阻認為,在成為實質意義上的城市市民之前,農民工普遍具有“過客心態”,工作和生活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他們經常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費,增加儲蓄。
他表示,發展小城市有利於推動農民工市民化,解決“半城鎮化”問題,消除農民工的“過客心態”,對增加民間投資、帶動消費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將農業轉移人口的流動型消費轉化為沈澱型消費,有效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
浙江省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有36個試點鎮作為小城市培育試點,這些試點鎮中每10個常住人口就有3個是外來人口。該省發改委承認,推進外來人口落戶、農業轉移人口融入等方面任務艱巨。
辜勝阻認為,像龍港的小城市建設有利於解決“融不進大城市、回不去農村”的問題,也可以在家門口幫助農民獲得穩定的就業、基本的城市公共服務,以及城市的生活方式。
辜勝阻同時表示,政府高層高度關註民間投資急劇下行,當前民間投資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空間欠缺”。他以大量親身調研的經歷為例,諸如溫州龍港、東莞虎門這樣的體量還叫作“鎮”的話,吸引不了更多的投資機會。
辜勝阻說,如果“鎮”改為“市”,肯定會創造投資空間,在推進小城市發展過程中,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解決農民住房問題以及配套商業、娛樂等服務業,會帶來大量的投資需求,將有效擴大民間資本的投資空間,增加民間投資,這顯然是潛在的爆點。
浙江省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浙江36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共實施5954個項目,總投資達2277億元,其中社會資本投入達1785億元,小城鎮試點投資占全省比重達8.48%。
“小城市培育試點鎮已經成為民間投資推進項目建設、提升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辜勝阻強調,反之,若不重視中小城市的發展,這或將影響我國經濟的增長。
導向:承擔更多的公共職能
2015年,浙江36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投資增速20.2%,財政增收9.4%、GDP增長9.7%,分別高出全省7、0.7、1.7個百分點。
這36個試點鎮均擁有所在縣(市、區)52%以上的行政審批權限,鎮均實際開展綜合執法事項為109項,服務周邊114個鄉鎮。這36個鎮平均稅收收入為10.5億元;農村常住居民收入達2.61萬元,比全省平均高0.5萬元。
隨著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浙江省有8個地區列入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名單,其中包括了東陽橫店鎮、樂清柳市鎮、雲和縣城3個小城市培育試點對象,成為全國鎮級試點最多的省份。
丁元竹稱,中國正處於從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的關鍵期,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成為了第一個特征。
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也是1978年後首次召開最高規格的城市工作會議,並將時機定在“十三五”開局之際。數據顯示,我國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近18%上升到2014年的近55%;城市人口從1.7億人增至7.5億人;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53個。每年城鎮新增人口2100萬人,相當於歐洲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口。
丁元竹指出,由於城鎮化率30%到70%被認為是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其中超過50%就意味著從農業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我國的城市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到了環境和生態的制約,這成了第二個特征。
“中國不像美國擁有東西兩個海岸,而且我們的人口規模過於密集,超出了宜居的程度,蘇南的5個省轄市就聚集了全國2.2%的人口,而北京則面臨水資源短缺的難題。”丁元竹表示,在這種形勢下發展中小城市就被提上了城市發展的議程。
“第三個特征在於,大量的人口因此進入城鎮化,數據目前有2.5億人和2.6億人兩個,”丁元竹說,這些人口雖然進入城市,但在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務、就業上落後於現狀,所以很大程度上沒有真正實現城鎮化。
因此,客觀現實的條件要求城鎮化過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能相互適應的行政體制改革。

丁元竹說,過去的行政體制已經不適合城鎮的發展現狀,我國的特大鎮所從事的人口管理有的多達70萬~80萬人。
“現在各地都在探索並取得了一些成績,如貴陽從2011年把街道辦事處撤銷,並成立社區管理委員會,而上海則提出了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1+6’文件。”丁元竹說。
根據“1+6”文件,上海將用兩年多時間完成中心城區6個鎮轉街道工作,屆時中心城區將不再有“鎮”這一行政建制。去年,包括普陀區萬里街道、閔行區浦錦街道、松江區九里亭和廣富林街道、奉賢區西渡街道等已析出。此外,還有一個鎮轉為街道,即真如鎮轉為真如鎮街道。
“政府街道辦事處不再承擔經濟職能,只承擔公共職能。”丁元竹說。
新的設市標準正在研究
對於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外地人口如何市民化”、“鎮改市”等問題,東莞市的長安鎮從去年開始做了一些針對性的方案。
該鎮鎮長郭榮新說,到現在為止,這個方案還未得到上級部門的認可,比如長安鎮到底是“鎮”,還是市,抑或是區,在身份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郭榮新明白,暫不談一定明確是“區”還是“市”,而是要提供一個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從而使外來人口市民化。

但郭榮新說,需要尋找一些制度上的支撐,否則進展恐怕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順利。在涉及“鎮”或“市”正名等問題的背後,是鎮改市的改革路徑。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指出,分析我國的城市分布格局,現在已經設市的城市都在特大鎮邊緣,這實際上已經具備了小城市的特征,由於體制原因,這些還僅僅是個鎮。
“為此,我們改革的路徑是,順應這種特大鎮的發展、需要,先管理後放權,實際上是擴權強鎮,浙江就在不斷地深化,但在深層次的城市管理中又遭遇了瓶頸。”胡祖才認為,怎樣破解是個難題。
這些“路徑”包括了頂層設計上的制度安排和法律支撐,鎮改市過程中的利益分化等問題。試點鎮相關負責人還提出了“政府機構過於精簡”、 “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等問題。
鎮長、鎮委書記們擔心,這些問題將導致個別部門業務量過大,承接事項過於集中,非戶籍人口公共服務均等化缺乏分擔機制,導致財政負擔沈重。至於人員編制問題,趙菊觀則提出,由於盛澤鎮承接了部分縣級管理權限,因此對該鎮工作人員數量和素質提出了要求,部分人員一崗多職,而且缺少專業人才。
為了解決路徑問題,民政部現在研究“鎮改市”的標準問題。作為全新的設市標準研究,該標準將涉及“鎮改市”、“縣改市”的制度安排問題。
但辜勝阻認為,要從名稱上將“鎮”改成“市”,不可能改為鎮級市,也不可能是“縣級市”。
他認為,鎮級市是對這些小城市的“矮化”,縣級市則會涉及複雜的利益調整問題,要大膽探索特大鎮的新型設市模式,創造新型設市模式,如采用省轄縣代管的模式,並且有利於處理好改後的市和縣之間的關系。
要打破等級化的管理體制?
李鐵認為,由於我國等級化的城鎮管理體制嚴格限定了中小城市的發展,因此核心問題只剩下一個,那就是等級化的管理體制要不要打破?
李鐵說,我國在行政管理體制上的改革,不是“放權”,而是“還權”,是把原來賦予的權力歸還給主體。但是由於利益分配在不同等級城市間的固化,導致現今改革的難度大大增加。
在李鐵看來,從利益角度來理解管理體制,表現為權力的重新分配,但如果要改變,應該註重行政區劃的體制改革。
李鐵說,我國進行小城鎮試點工作開始於1995年,雖然通過權與利的重新分配加以調節,但很多鎮都經歷了無數次的權力分配和調整,如體制、編制。
李鐵提出,特大鎮的權與利調整需要從設市等行政體制改革開始,只有這樣才能使現有格局改變。
他認為,“鎮改市”之所以被認為“敏感”,是難在兩個方面,即“觸動現有的行政體制”和“利益分化”,並由這兩個方面引發了行政成本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縣級行政單位基本上沒有增加,把縣改成市,把鎮改成縣級市,這非常敏感。”李鐵說。
李鐵說,對地方財政而言,土地指標是最大來源,雖然整個產業發展、項目審批權限都可以下放,但如果鎮一級的財政資金在分配中繼續上移,仍然會出現“拿你家的錢來蓋我家的房子”的現象。
在他看來,“鎮改市”過程中的“編制、職位都不是問題”,可以通過體制手段來解決,釋放城市的發展活力,而非進行所謂的“權力分配與再分配”。
因此,李鐵認為,特大鎮要改市,今後不應該是擴權、放權的問題,從根本上說,這一問題應該回歸到城市發展的本質。
丁元竹認為,在進行“鎮改市“過程中,國家層面需要頂層設計,並作相應的制度安排,以便於地方快速發展,但也必須考慮地域之間的差別。
“鎮改市”的過程中,原先的鎮縣“分家”,肯定會牽扯到現有的利益格局,以及相應的幹部等人事安排。丁元竹認為,雖然城市的行政級別也很重要,領導幹部處理這些問題必然要考慮級別,但關鍵要落實城市發展的功能。
“像美國的城市不存在行政級別的問題,紐約州和下面的鎮也不是隸屬關系,”丁元竹認為,但有一點相同,就要對當地老百姓負責,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務。
在丁元竹看來,這應該成為放棄眼下對於行政級別的猜測和爭議,而努力實現真正的城鎮化政策的導向。
“這該是我們培育中小城市、發展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丁元竹認為。
千億級基因檢測市場在招手:腫瘤檢測將成下一個臨床爆點
很多人知道基因檢測,是因為家有孕媽,要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來預知胎兒的健康。這個產品使得各大基因測序企業率先試水臨床醫療,並走通監管,進入商業化通道。從2011年至今,國內有超過兩百萬孕婦使用了這項基因檢測產品。
當然,基因檢測在臨床上的應用還有很多,比如新生兒遺傳病檢測、耳聾基因檢測,腫瘤、癌癥等個體化治療基因檢測等。只是這些應用如果都想進入臨床醫療市場,還需要一定時間來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基因檢測的出現將引領個體醫療革命,基因檢測的醫療市場是一塊千億級規模的蛋糕。但基因檢測公司需要走通監管,檢測成本需要進一步降低,產品能夠進入各家醫療機構,普通人對基因檢測的認知更深入,滿足這些條件,基因產業才能看到光明。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發展史
NIPT即在孕婦特定孕周期間抽取其5毫升的外周靜脈血,利用新一代DNA測序技術對血漿中的胎兒遊離DNA片段進行測序,判斷腹中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21-三體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和13-三體綜合征)的風險率,目前準確率達99.9%,價格在855元(深圳為全國最低價)--2500元之間。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出現讓高齡產婦避免了做羊水穿刺帶來的0.5%的流產風險。
在NIPT出現之前,國內產前篩查和診斷的方式相對落後,最早通過在孕婦11、13孕周時進行B超篩查,然後進行孕早期和孕中期唐氏篩查,對於唐氏篩查高風險的孕婦則要進行羊水穿刺和產前診斷,隨後進行B超排查。這套方式起到積極作用但有其弊端。
華大股份副總趙立見曾在一次分享中指出,血清學篩查大概檢出率是66%到83%,同時伴隨5%以上的假陽性率,而且有創傷性的產前診斷會帶來一定的流產、窒息的風險。
市場似乎一直在等待一種無創的檢測方式出現。有研究者設想,能否通過檢測孕婦外周血來診斷胎兒的唐氏風險呢?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證實了孕婦的外周血內存在胎兒的遊離DNA,使得通過抽媽媽的血來檢測胎兒的患病風險的技術成為可能。
華大基因是國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龍頭企業。趙立見介紹說,從2009年到2011年,華大基因在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和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共完成了3177例的臨床標本的實驗。結果顯示,這項檢測技術的準確率能夠達到99%以上,所以華大認為這項檢測技術可以逐步應用到臨床。
2010年9月9日,華大基因與北京婦產醫院簽定協議,成為全球第一個將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進行臨床應用的醫院。
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項產品上,可以說中國企業和世界保持了同步。到今年3月,華大基因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量突破100萬例。國內基因檢測公司如貝瑞和康、達安基因、安諾優達等公司在國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市場也占有一定份額。

腫瘤是基因檢測市場中最大的一塊
如果說普通人通過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認識了基因檢測,但基因檢測在臨床上的應用絕不限於此,生命的語言正在通過基因檢測被逐步破譯。
一些基因檢測公司以孕前、產前、新生兒、兒童、青少年等完整生命周期的各階段來進行產品開發和應用。
比如,懷孕前可以做夫婦雙方的遺傳病基因檢測,針對一些有經常性流產史的人也可以對流產組織進行基因檢測輔助診斷,新生兒出生後可以做遺傳代謝病、遺傳性耳聾等兒童期高發遺傳病檢測,做到防患未然。針對腫瘤基因檢測,可以通過抽取8ml外周血檢測跟腫瘤相關的508個基因,可以指導個體化用藥,以及預測家族遺傳性腫瘤的風險,在一些癌癥治療中,基因檢測也可起到常規用藥指導的作用。
“只是這些檢測產品需要經過監管部門審批,和醫療機構合作,才會進入臨床使用,而這些檢測才剛剛起步。”一位基因檢測業內人士說,這也是為什麽公眾感覺到基因檢測離生活有點遠的原因之一。
按照現行監管體制,基因檢測產品在臨床上應用,需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準,提供基因檢測診斷的醫療機構則需要國家衛生計生委批準。目前,只有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一個產品具備了這兩個要素。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曾被監管部門叫停半年。2013年前後,看到無創市場紅利,大量檢測機構開始設立並和醫療機構合作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導致檢測質量參差不齊,泥沙俱下。2014年2月,國家衛計委和國家食藥總局聯合發文,叫停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要求檢測儀器和試劑進行審批,提供基因檢測的醫療機構需要批準。
經過企業和監管部門的溝通,2014年6月30日,華大基因的無創產前檢測產品率先獲得批複,隨後,達安基因、博奧生物、貝瑞和康、華因康等公司的高通量測序產品都獲得批準。首批109家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也獲得批準。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只是拉開了基因測序在醫療市場應用的序幕,受出生率下降的限制,市場容量是一定的。所以,各家基因檢測公司都在開拓新的臨床應用產品。
“臨床檢測方面,腫瘤被認為是市場中最大的一塊,腫瘤風險評估、早篩、複發監控等都可用到基因檢測。腫瘤領域有很多創業公司,在試點醫院開展服務。”微基因CTO陳鋼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抗癌協會副理事長程書鈞表示,我國腫瘤治療的病人中晚期患者居多,早期病人比例少,治療效果當然差,美國腫瘤5年生存率大約在60%到70%,我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大約在30%左右。
如果基因檢測在臨床醫療上的路徑走通,企業面對的將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以腫瘤相關的基因檢測為例,中國每年有300萬腫瘤患者,如果每個患者都做一次基因檢測用以個性化用藥指導,以單價1000元(遠高於這個價格)計,每年將有30億的市場容量,更不用說心腦血管疾病等高發病。
如果上文提到的貫穿整個生命周期的基因檢測產品,即從婚姻前遺傳病的篩查到懷孕期間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到新生兒代謝病的篩查、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以及到老年病、腫瘤以及感染性疾病的篩查都能獲得臨床市場認可,走通商業化路徑,基因檢測公司的發展前景將非常可觀。
但現在的問題是,市場上的企業要跨越黎明前的重重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安倍的“爆點”計劃快實現了,澳門又多個對手
近來,全球博彩業運營商都在密切關註著日本,這個400億美元的巨大博彩市場距打開僅一步之遙。
當地時間6日下午,日本眾院全體會議以執政黨自民黨等多數贊成表決通過了以賭場為主的綜合度假區(IR)建設推進法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他“魂牽夢縈”的博彩野心又進一步。

預設“爆點”
據日本媒體報道,6日,經過不到15分鐘的審議,此前多年懸而未決的IR建設推進法案就在日本眾議院投票通過了。盡管民進、共產、自由、社民這四個在野黨表示強烈反對,但自民黨仍表示最早將於7日在參院全體會議開始審議,力爭在9日使之獲得通過。該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說,力爭本屆國會期間使該法案獲得通過的方針“不變”。
一直以來日本都被視為博彩業沈睡的巨人,雖然日本允許賭馬、賭船賽和自行車賽,但賭博仍被禁止。彈球盤是目前日本最受歡迎的一種賭博遊戲,目前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2015年僅這一項就獲得了340億美元的收入。有分析稱,IR建設推進法案的快速通過將加快日本成為繼中國澳門以後的第二大博彩市場之步伐。
自安倍4年前擔任首相以來,博彩業就是其最看重的項目之一,該法案也得到了日本休閑業、建築業、銀行業以及電力行業等心照不宣的支持。但根據日本報紙民調,大部分日本人並不支持賭場合法化,擔心其對社會安全、青少年成長等帶來的長遠負面影響。
有海外媒體報道,在執政黨自民黨內部,有一個派系將賭場度假村視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後奧運遺產得到充分利用,基建投資得到充分回報,且大力提振日本經濟的方法。
日本政府在今年3月的觀光戰略中,提出到2020年促使訪日遊客倍增至4000萬人次的目標。安倍政府將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作為吸引外國遊客和激活地方經濟的利器,而賭場度假村則是下一個“爆點”。
和澳門競爭
一位國際賭場運營商顧問說:“對於日本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勝利。”

另一名擔任兩個競標城市顧問的專業人士稱,法案的通過讓日本公司可以公開表達對賭場的支持,並向股東解釋他們將帶來多少利潤。目前,如日本旅行集團HIS等已經開始表達對賭場合法化的熱情,但其他一些仍然“遮遮掩掩”。
對於日本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賭場運營商來說,一旦合法化將開始兩個階段的“競賽”。首先是部分日本城市競爭建設第一批賭場綜合度假村。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目前日本城市對賭場合法化態度不一。橫濱市和大阪府等看重IR將帶來激活經濟的效果,有意引進,也有地方政府擔心社會不良影響。
在訪日遊客激增的北海道,滑雪度假地留壽都村期待以賭場為熱點,吸引更多遊客到訪。橫濱市為推進沿海地區開發,提出在2025年底前建設賭場的構想。
作為“激活地方經濟的夙願”,大阪府從前知事橋下徹執政時期起便主張引進IR。當地正在申辦2025年世界博覽會,計劃在大阪灣的人工島“夢洲”建設IR,謀求與世博會發揮疊加效應。
長崎縣也有意在大型度假設施“豪斯登堡”引進IR,以吸引來自中國和韓國等地的遊客,甚至已經展示協助賭場發牌荷官的人型機器人。而北海道小樽市以及沖繩縣等則表示放棄引進IR。
之後,被選中的城市將對酒店運營商、建築公司和度假村管理公司等進行選擇。有法國里昂證券分析師稱,日本博彩市場最終將匹敵拉斯維加斯或者中國澳門。如拉斯維加斯金沙、米高梅、雲頂以及永利等全球賭場運營商已經耗費了4年的時間進行在日本開展業務的基礎鋪墊工作。
有分析師認為,比較現實地看,日本可能要到2023年開出第一家賭場。
史玉柱 、雷軍是如何從定位理論中找到營銷爆點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8/163502.shtml
史玉柱 、雷軍是如何從定位理論中找到營銷爆點的?
接招
來源 | 接招(ID:itakethat)
作者 | 霍超
2017年6月5日,一位叫傑克·特勞特的老人在美國家中停止了呼吸,享年82歲,他是享譽世界的「定位之父」。

「定位」理論在1969年由傑克·特勞特首次提出,意指「商業成功的關鍵,是在顧客心智中變得與眾不同」。特勞特認為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得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一個「標簽」並且將企業內部的所有資源圍繞著此標簽運營管理,創造出最佳的經營成果。
在定位理論產生之前,大部分企業售賣同質化商品的策略就是打折、促銷、低價;亦或者是不斷開發新的廣告媒介去投放廣告。那個時候大部分的企業家、營銷人依然認為,推銷商品的核心在與低價,但價格戰的後果就是大量的企業入不敷出,資金困難,最終導致商品所屬的整個行業也趨於困境。同樣的,一昧追求創意而不是策略的廣告,也必然導致大量的廣告費用是浪費的。
可以說傑克·特勞特稱得上「現代營銷之父」,依靠「定位」理論獲得重生的企業數不勝數,IBM、可口可樂、通用、蘋果……以上的例子也在近兩天悼念他的文章中提了又提。
除了以上高大上的案例之外,我們接點地氣的聊聊他的「定位」理論給中國的企業帶來了什麽影響。
事實上,傑克·特勞特在生前就已經對中國商業發展做過思考,在他2011年出版的封筆作《重新定位》中曾提到:
中國正處在一個至關重要的十字路口上。制造廉價產品已經使中國有了很大發展,但上升的勞動成本、環境問題、收入不平等以及對創新的勞動需求都意味著重要的不是制造更廉價的產品,而是更好地進行產品營銷。這意味著中國需要更好地掌握如何在顧客和潛在客戶的心智中建立品牌和認識,如何應對國內及國際上無處不在的競爭。
是的,在近年來創業氛圍迅速升溫的中國正契合在這樣的環境中,在產品、科技沒有革命性突破,賽道上擠滿了模式相似的競爭對手時,找準「定位」樹立差異化營銷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
一
找準定位,挖掘核心用戶
互聯網時代,很多人對定位理論是否仍然能夠適用提出了質疑。例如,有一種觀點稱,爆品才是最重要的,根本不需要定位。
其實在互聯網時代,產品之所以成為爆品其實離不了企業在初期對產品的定位。以爆品頻出的小米為例,其雖然不是特勞特咨詢公司的用戶,但作為創始人之一也是團隊中最懂營銷的「黎萬強」必然深諳此道。
眾所周知,小米在2011年推出的第一款手機後便大獲成功。除了雷軍站在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之上外,準確的產品、用戶定位也不可或缺。

小米當時提出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並且把價格定位在了適中的1999。這一策略一下擊中了那些認為蘋果、三星太貴,又瞧不起運營商千元機的人群。並且隨著「發燒」這一形容「極客」的概念深入,用戶並不會在其相對便宜的價格上產生「廉價感」,反而覺得產品很酷,很科技感。
可以說小米早期的用戶大多都是工作在一線的碼農,或是科技、互聯網相關的從業者,正是依靠著精準的定位找到這一批核心用戶後,小米才能在與「中華酷聯」等老牌巨頭的競爭者沒有掉隊,而且越做越大。
二
當第一勝過當最好的
「當第一勝過當最好的」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定位理念。——這句話源於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的著作《定位》一書。腦白金將自己定位為送禮首選,而不是保健品首選和改善睡眠首選,盡管它本身療效就很好。
當年巨人大廈坍塌後,欠債2.5個億的史玉柱急需一款產品翻身。但是當時保健品領域競爭對手繁多,各家主打療效又有些雷同。在產品拉不開差距時,就需要在另一個維度找準定位,史玉柱把這個定位放在了送禮上。

為什麽要定位在送禮首選呢?史玉柱和自己團隊在產品未上市之前,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深入到消費群體中間,每天和消費者、老頭老太太們聊天,發現他們自己內心是非常渴望這款產品的,但是他們不想自己買,想讓自己的子女給自己買。於是史玉柱抓住這一突破口,打造出:「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廣告詞。
很快腦白金廣告和產品很快像病毒一樣席卷中國大江南北,也使得史玉柱成功翻身。
三
以小見大,重新定位競爭對手
特勞特層在《重新定位》一書中提到「每次重新定位都要以心智中的競爭為起點。重要的不是你做什麽,而是你的競爭對手允許你做什麽。」所以企業在「定位」自己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優勢以及競爭對手的劣勢。
在這方面,OPPO算是高手。在國產手機銷量整體下滑時,OPPO手機卻逆勢而上成為市場上最大一匹黑馬。這一切離不開OPPO對自己標簽化的定位營銷。

2015年時在智能手機整體產品沒有大的突破時,OPPO在營銷上嗅到一絲機會:首先是OPPO發現市面上由於智能機時代受限電池技術,待機時間通常不會太長。看到了競爭對手的劣勢後,OPPO結合自身VOOC閃充的優勢提出廣告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隨著這句廣告語的風靡,不僅讓用戶記住了OPPO的優勢,也讓競爭對手再提及快沖這個概念時難以留下印象。
在這之後,OPPO還通過將自己標簽化「拍照手機」搶占了這個賣點。通過簡潔深入的標簽OPPO=拍照手機這個定位,其實也是在運用定位理論中的領導者定位的方法。
四
界定競爭、界定品類、樹立優勢
每個企業都要針對競爭建立優勢位置,既有外部大市場的競爭,又有不同模式之間的競爭,還有同類模式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界定好競爭後,就要去分析各類競爭的性質,這是制訂企業戰略的基礎。
不同於以上案例,瓜子二手車是特勞特咨詢公司親自經手的案例。2015年9月,趕集網旗下的O2O項目「趕集好車」,根據新的戰略定位,正式更名為「瓜子」,並圍繞「二手車直賣網」展開經營,開始打造品牌。

特勞特咨詢公司先梳理了關於二手車的競爭中存在著的三個品類:傳統線下交易,如4S店、車商、黃牛等;第二類,網上二手車交易的其他模式,如優信、平安好車等;第三類,相同模式的競爭,如人人車。
界定好品類後瓜子網想要代表整個品類,就必須勝出同類競爭,取得品類主導權。瓜子網最大的生意來源是線下二手車交易市場,它要去開創「直賣網」這個品類,所以瓜子沒有采取壓制封殺競爭的方式,而是加大資源和傳播的投入,跑得更快,把對手甩開。
這就是瓜子網為什麽要投入這麽多廣告資源的原因。瓜子的實踐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原理,那就是面對同類模式的競爭,我們必須及時壓制或甩開,不能陷入競爭膠著的狀態。但對於需要開創的新品類,我們也不能采用封殺的方式,因為如果封殺競爭,反而我們自己就做小了。
五
用顏色去做最簡單的定位
其實色彩營銷也屬於定位營銷的一部分,通過將產品思想與某一色彩串聯並且廣泛宣傳可以將商品的思想傳達給消費者,提高營銷的效率,並減小營銷成本。
在共享單車領域,色彩成為了各家不可分割的優勢。較早入局的ofo選用了黃色為其車身的主色,除了擁有良好的辨識度外,還意味著更加年輕、積極。
並且在2017年5月17日,ofo宣布其品牌名稱由「ofo共享單車」變為「ofo小黃車」。

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表示:「ofo小黃車這個名字是用戶在日常使用中稱呼我們的,正因如此,我們讓ofo小黃車成為品牌的唯一標識,成為與用戶建立連接和產生溝通的日常語言。」
改名「ofo小黃車」,讓ofo比競爭對手更貼近用戶,進一步加深了用戶心中的品牌感知度和品牌印記。另一方面,「ofo小黃車」的品牌名稱也與其強化的年輕、輕松有趣、有活力的品牌主張更契合。
[本文系接招(ID:itakethat)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霍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推薦關註微信公眾號(ID:iheima)]
定位理論
營銷爆點
贊(...)
分享到:
“技術預見”下一創新爆點:信息時代後將是“生物時代”?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2/1153610.html

每經記者 楊棄非
三年投入超千億,直指基礎科學和顛覆性創新領域布局——阿里巴巴於昨日(10月11日)成立的“達摩院”,再次將技術創新推向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風口浪尖。其原因正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所言,“未來一定是技術帶來利潤,未來市場規模的取得,是靠創新。”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但如何能先人一步,搶得創新的先機?今日(10月12日),第十二屆全國技術預見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正是為科技創新探索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下一輪創新的引爆點將在何處?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在會上指出,在“信息時代”引領發展後,取而代之的將是以生物醫療帶動創新的“生物時代”。而成都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劉攀則向記者透露,在技術預見起步較早的成都,接下來預測的重點將放在新經濟領域。
生物醫藥產業正站上發展風口
“召開技術預見學術研討會,主要是為了探討未來科技發展的熱點與前沿,為國家與地方層面的科技發展提供戰略發現的建議,並交流相關研究方法。”作為主辦方之一,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副所長李萬如是介紹。
在研討會現場,來自全國多個省份的技術預見專家齊聚一堂,各抒己見。包括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無人駕駛這些正不斷進入日常生活的新技術自然成為會議討論的焦點,而更顯超前的預測也得以湧現——作為科技部直屬的戰略問題研究機構,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在發言中指出,根據現有的預測,在現階段“信息時代”過後,將迎來“生物時代”的到來。
依他所言,生物醫藥產業是否將引爆下一輪科技創新?盡管能否引領時代發展還尚需驗證,但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勢頭已顯示出其背後科技創新的巨大可能。
事實上,早在2015年,國際知名咨詢公司湯森路透就曾發布報告指出,生命科學產業正取代科技產業帶動全球創新。而王宏廣給出的數據更加直觀:在全球發布的自然科學論文中,有50%有關生命科學和醫學。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已達到60%。同時,“專利達到40%,政府研發經費則達到50%”。
放眼中國,已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生物醫藥產業,也成為各大城市搶先布局的重點。一個例子是,率先布局的上海張江藥谷,現已吸引多家國際知名藥企設立研發中心。而在研討會所在地成都,也有包括成都醫學城、天府國際生物城等多個生物醫藥園區先後落戶。
值得註意的是,科技創新正是多個生物醫藥園區布局的重點。以張江藥谷為例,在自貿區與自主創新示範區“雙自聯動”以及多項改革措施落地下,張江創新藥頻出。根據此前統計,國家食藥監總局每批準3個一類新藥,就有一個來自張江。而這也是張江藥谷受到來自全球的企業和人才青睞的重要原因。
成都將制定新經濟發展技術路線圖
在研討會上,也有人提出疑惑:盡管業內對技術預見確實關註有加,但這是否只是一種學術界的“自high”?如何能夠讓預測的結果真正指導產業發展,從而帶動具有引領性的科技創新?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胡誌堅就在發言中指出,要讓技術預見增加“經濟思維”,使其“為新舊動能轉換服務,為未來5到10年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服務”。如果僅僅有科學技術國際前沿為坐標,而不加入國情因素,那就只能是“瞎預測”,沒有實際收效。
針對這一情況,成都已率先邁步,使技術預測與產業發展相融合。據劉攀介紹,成都此前正是運用“產業技術路線圖”的形式進行技術預見。“這是一張產業的全景圖,通過科學的預測,可以看到產業從頭到腳長什麽樣,了解發展哪些技術來促進產業發展,同時還將涵蓋‘招商鏈’,對招引哪些企業給予指導,因此,這實際上是一個‘尋寶圖’。”他說道。
而這種以產業的思路進行技術預見的方法也收到了較好的成效。劉攀舉例說到,“在我們做的移動互聯網產業的技術路線圖時,當時我們分析得出,成都產業的發展重點將是軟件,特別是遊戲領域。現在,遊戲產業已成為成都比較有代表性的產業之一。”
據他介紹,下一步,成都將著重在新經濟的技術預見上發力,為其在該領域的發展指明方向。同時,將根據成都選定的未來產業制作相應的技術路線圖,並希望通過技術路線圖的預見,挖掘新產業、新技術領域可以突顯的企業,為成都尋找未來能夠引領成都發展的獨角獸企業。
孕婦炎夏熱爆點算?鬆身衫吸汗要記住
1 :
GS(14)@2015-07-04 13:42:09連日來天氣酷熱,一般人走在街上也熱得難以忍受,陀著BB的孕婦就更感辛苦。英國曼徹斯特晚報訪問一班孕婦的消暑大法,大多數準媽媽都認為,將雙腳放在冷水盆裡效果最佳,也有人吃雪條、冰塊降溫。本港婦產科醫生及中醫師則建議可以游水降溫,並應避免進食生冷食物。記者:伍雅謙除用冷水浸腳外,英國一眾孕婦均認為,平日可穿寬鬆衣物及喝大量冷飲來降溫。各位準媽媽都有自己一套的消暑方法,包括吃冰塊、吃雪條、將凍的東西放在脈搏位、身邊隨時有風扇、在雪櫃放一樽水,並不時將冷水噴在頭上等。懷孕27週的Cheryl Ward會將雙腳浸在戲水池裡消暑。她也會喝大量清水,並指雪條極具降溫作用。曾在炎夏懷孕的過來人Tracy Smith稱,自己當時放了數盤冰塊在雪櫃,隨時取出消暑,已是媽媽的Nicola Slingo Foulds則建議準媽媽打開屋中所有窗戶,但要關上窗簾,平日穿著寬鬆的棉質衣服,保持靜止及緩慢移動。本地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婦女懷孕時血管會擴張散熱,故皮膚會特別「㷫」,「所有大肚婆係好怕熱嘅」。他指出,孕婦受荷爾蒙影響,令身體肥胖及體重上升,加上BB的重量,會令孕婦更感辛苦,「拕住個3、4kg嘅BB,加埋胎水同子宮成10kg,夏天梗係熱啦」。他建議,孕婦在炎夏可穿透氣吸汗的衣物,如薄身的麻質衫褲、勿穿緊身衣物、避免曝曬、外出帶帽及雨傘、在早晚陽光不太猛烈時游泳消暑、並要經常補充水份。他提醒,孕婦一旦中暑需即時求醫,因中暑會令媽媽心肺功能轉差,導致體內血液流向媽媽腦部及心臟,令胎兒血液及氧氣供應減少,胎兒會有即時危險。靳又提到,準媽媽若要進食生冷食物如雪糕等降溫,應選擇衞生可靠的品牌,以免感染可導致流產的李斯特菌。註冊中醫師譚莉英則指,孕婦進食生冷食物易傷脾胃,影響營養吸收,而雙腳浸冷水雖可散熱,但因雙腳有不少重要穴位,浸泡冷水會令血管收縮,影響經絡暢通。她提議孕婦可飲用蜜糖水加檸檬消暑,又或以游水來降溫。英國孕婦的消暑方法*雙腳浸冷水*吃冰塊*吃雪條*將凍的東西放在脈搏位*身邊隨時有風扇*在雪櫃放一樽水,並不時將水噴在頭上*保持靜止及緩慢移動本港醫生建議孕婦消暑方法:*多飲水*避免暴曬,外出帶帽及雨傘*穿吸汗或鬆身麻質衣物、避免穿緊身衫褲*在陽光不太猛烈時游水降溫*飲用加入檸檬的蜜糖水資料提供:靳嘉仁醫生及中醫師譚莉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04/1920843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