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myblog.yahoo.com/goldone04/article?mid=2694
月份(2010年)
|
管理資產規模(億)(美元)
|
變幅
|
一月底
|
51
|
nil
|
二月底
|
52
|
+2
|
三月底
|
57
|
+5
|
四月底
|
59
|
+2
|
五月底
|
55
|
-4
|
六月底
|
57
|
+2
|
七月底
|
60
|
+3
|
八月底
|
61
|
+1
|
九月底
|
69
|
|
+8
|
爆炸性的機會:中國證監會放開公募基金投資港股 作者:格隆匯評論員 港股那點事 真是每逢周五嚇一跳!不過這次是針對港股的超級利好!幸福來得太突然,給人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 3月2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滬港通交易指引》。指引共十條,其中核心內容為: 1、基金管理人可以募集新基金,通過滬港通機制投資香港股票市場,不需具備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 2、《指引》實施前已獲核準獲註冊的基金,應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采取不同的程序參與滬港通; 以上政策的直白解讀就是:大陸公募基金,不論老基金,還是新基金,可以經由滬港通直接投資港股。 更直白的解讀是:約5萬億規模的大陸正規部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深圳灣,直搗滬港通284只股票。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戰略行動,其意義不亞於1947年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必將帶來史無前例的投資機會。這種歷史性機遇不多,人一輩子能遇到,並把握的機會更少,務請珍惜! 在香港股票便宜如白菜,A股明顯已產生泡沫的前提下,放開大陸公募基金進港股,借用巴菲特的一句經典話語:簡直像是一個許久未嘗女色的男人進了美女如雲的後宮一樣! 當A股資金的節操,邂逅港股的性感,你認為會發生些什麽? 請再次重溫格隆匯前日核心文章的標題: 從今日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 二、正規大部隊戰略南下的邏輯與原因 1、接盤香港 香港經濟下滑,大佬撤出,人心浮動。自由行等救助手段都已無效(甚至引發港民反彈),救助資本市場無疑是最有效的當前手段:股市起來了,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2、遏制A股泡沫 A股的泡沫已經顯而易見(參見格隆的文章《A股4000點:一場已經聞到焦糊味的牛市“剩宴”》)。與其到泡沫不可控時被迫出手去堵,不如現在就向外引流,防患未然去疏。更何況,肥水未流外人田,資金去的是中國的香港; 3、爭奪定價權 這是定價權的爭奪戰(請參閱上周日格隆匯會員tung的文章:2015年最大的機會,談談深港通邏輯)),我的地盤我做主!香港回歸近20年,可是資本市場的定價權從來就不在我們自己的手上,這一點隨著公募基金的入場,很快就將徹底改變。 4、資本市場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的中盤推進與實戰試水。 5、當然還有最後一條:賺錢。 這麽便宜的市場,遍地黃金,自己不撿?等到外資撿完,再忽悠我們去埋單? 三、怎麽辦:無腦做多“港A股” 即使是從正常價值角度,多數港股的空間可能都不是以倍計。 我們多次強調,深港通將令港股A股化。目前每天幾個億的港股通,就能夠讓阿里影業和漢能飛上天,未來上百億的港股通定能將港股原有的節操粉碎成渣,很多小票股價會讓人不敢相信的。 港股通吹響進攻的號角,我們必將一路高奏凱歌,一路攻城掠地,我們必將用A股邏輯改變港股節操。這是港股前所未有的系統性機會,是港股全面重新定價的系統性機會。站在這個時間窗口上,我只想說:“請積極響應格隆匯號召,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 提請大家特別註意的就是,一定要用A股玩法去抄港股的底!在這個過程中要找小市值,夠性感,有業績,非老千的標的,將會是今年最大的機會!符合這些條件的股票我們可以稱之為“港A股”。 如果您實在不知道哪些是“港A股”,你不妨去格隆匯網站看看那些珍珠白菜股,那些格隆匯會員深度挖出的牛股。 風已起,搶錢的時候到了,趁國家隊入場之前,盡情偷跑吧,掠奪吧! (這是一次歷史機遇,請務必珍惜。請鎖定格隆匯這個中國唯一定位港股專職深度研究的中國人海外投資平臺) 【附: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滬港通交易指引》】 ![]() |
共同社8月5日報道,多名美國政府相關人士近日透露,奧巴馬政府計劃最早9月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呼籲禁止爆炸性核試驗的議案。此舉旨在借《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開放簽署20周年之機,維持邁向“無核武世界”的聲勢。
報道稱,CTBT因朝鮮、美國、中國等未批準而尚未生效。雖然奧巴馬政府呼籲盡快批準CTBT,但受到在國會占據多數的在野黨共和黨的反對,尚無獲批眉目。奧巴馬希望以繞開國會的方式,促使要求CTBT生效的國際輿論高漲。
如果該議案獲得通過,對於總統任期余下不到半年的奧巴馬而言,將是一筆“政治遺產”,但預計國會必會提出反對。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奧巴馬政府已向國會說明了政府的計劃。
相關人士介紹稱,奧巴馬政府今年春季以來多次召開部長級會議,探討修改核政策,還討論了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削減核現代化預算等,預計近期將公布新政策。
奧巴馬對核爆地廣島進行歷史性訪問後不久,其親信、總統助理本·羅茲就在6月上旬表示“總統正在考慮促使(呼籲廢核的2009年)布拉格演說中闡述事項向前邁進的方法”。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市場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移動支付的規模是美國的近50倍。中國移動支付的流行,得益於在線購物以及網貸、在線貨幣市場基金等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爆炸性增長。如今中國超過一半的共同基金是在網上發售的,2012年這個比例僅為5%。
去年也是超市、餐廳和服裝店等實體零售商使用在線支付的一個轉折年。1月,星巴克(Starbuck)宣布其中國門店將開始接受微信支付。去年,線上到線下服務也增長強勁,如叫車和送餐應用,在這類服務中,消費者通過平臺支付。
據中國艾瑞咨詢(iResearch)估計,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規模擴大兩倍多,至38萬億元人民幣(合5.5萬億美元)。微信支付和支付寶(Alipay)在該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後者是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旗下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運營的支付服務。而根據全球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的數據,美國移動支付規模增長39%,至1120億美元,蘋果(Apple)、谷歌(Google)、三星(Samsung)和PayPal等共同瓜分了市場。
中國在移動支付方面領先於美國,也是缺乏其他可行的非現金支付方式的結果。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信用卡普及率較低,而用借記卡進行在線支付較為繁瑣,通常需要通過短信、U盾和隨機密碼等多重認證。相比之下,用支付寶或微信進行支付要簡單得多,只需要從零售商服務點終端或智能手機掃描一下二維碼即可。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在一份報告中稱:“近端支付在中國快速得到應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其後發優勢——與美國和其他地區不同,中國沒有深厚的信用卡文化。實際上,中國直接從現金支付跳到了移動支付。”
除了直接賺取手續費收入,螞蟻金服與騰訊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也有利於它們獲取寶貴的用戶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於很多方面,從信用評級到定向廣告以及產品開發。
在移動支付的增長方面,中國仍然完勝美國。Forrester預計,2019年美國移動支付總額將是2015年的2.6倍;而據艾瑞咨詢預計,同期中國的移動支付總額將增長7.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