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29/1935636.shtml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发自北京
4项动议中3项有关人事任免的动议得票未过半数,黄光裕阵营在“9·28”决战中的人心向背一眼分明。
陈黄此轮决战中,决定胜负的是持股量在40%左右的机构投资者,昨日(9月28日),当股东大会投票结果出来之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几乎一致认为,黄光裕方面此次失败的关键原因是未获得机构投资者的欢心。
对于这种说法,黄光裕家族方面予以认可。
难获机构投资者认同
对于此次失败的原因,黄光裕方面表示,主要在于国美的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过多,由于条件限制,大股东方面并不能清楚地掌握这些机构投资者的详细资料,另一方面,由于时间问题,也未一一同多数机构投资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
“这些机构投资者并不是特别清楚(陈黄之争)里面的具体原因。”接近黄氏家族的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黄光裕方面这次低估了陈晓和贝恩的实力,特别是他们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原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胡刚表示。
资深财经媒体人李德林则指出,公司的董事会应该忠于上市公司,而不是某一个家族。黄氏家族一直轻视管理层,认为管理层应该是为私家服务的,这种观念很显然得不到投资机构的认同。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认为,黄氏家族与贝恩对立实在是一大败笔。黄氏家族为争夺国美董事局的控制权,不惜以赔偿24亿为代价,驱逐贝恩资本在国美董事会的3个非执行董事,此举不仅得罪了贝恩,而且为了愿望达成而不惜赔钱的做法也将各大投资机构推向了陈晓管理层。
此外,在数字华夏(北京)品牌传播研究机构首席顾问姜培峰看来,利益也是打动机构投资者的关键。相较而言,黄氏家族给机构投资者提供的是品牌和影响力,从投资角度来说相当于长期收益的允诺,但是陈晓能够提供更加现实的现金流。
未有足以抗衡的人选
管理层的站队也是黄氏阵营失败的原因之一。
姜培峰解释说,目前国美的管理层是以陈晓为核心的,而管理层大部分站到了陈晓一边,若黄光裕获胜,必然带来管理层和管理团队的大换血,从现实获利的角度来讲,投行肯定会更青睐陈晓。
家电、消费电子行业观察员吴咸建表示,黄氏家族推出新董事局候选人邹晓春也未能很好地获得机构的认可。就从业经验来讲,邹晓春在家电行业的从业经验显然不能和陈晓相比。
而从现实的操作策略上,邹晓春与陈晓相比也差了一大截。大股东和管理层的相争对国美的发展并不利,和解是对国美利益有助的表态。陈晓一开始有与黄光裕拼 个鱼死网破之势,而最近一段时间调整了策略,开始采取怀柔政策,放弃增发权,允许大股东进入董事局,也谈可以走人,做妥协状,这些都表现出和解的趋势。但 邹晓春方面却未有此等积极的表现,尤其是在决战前夕的记者采访会现场,邹甚至直接声明成为董事局主席之后,董事局将会更团结更有气势,其实是结果还未出来 便开始盲目自信。黄光裕由于身陷囹圄,陈晓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舆论的控制权,在决战前夕黄氏家族有贿选等负面新闻出现,投资机构担心陷入麻烦之中,这也是 陈晓能够影响投资者的优势之一。
同时,一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同内地相比,香港的资本市场比较成熟,香港的股民看到公司业绩好,就会对管理层比较认可,黄光裕由于触犯法律,很难让香港股民信服其动议会对公司有利。
|
||||||
天氣寒冷,寒衣 暢銷,左丁山幾喜歡穿着茄士咩羊毛背心,以前一件Jaeger茄士咩,可以着二十年,咁襟用,價錢當然貴一啲,但係物有所值。不過以前喺好多地方可以買到 Jaeger茄士咩,款多顏色多、任揀,但現在香港富裕好多,傳統名牌反而難搵,試吓去先施、永安買Jaeger,失望而回。呢日自呎價高達二萬幾蚊一呎 嘅皇九行去置地廣場,在天橋就見到一間The Pringle,省起呢個牌子昔日與Jaeger齊名,但在百貨公司同樣少見,點解突然會在置地廣場一樓近皇九嗰邊開業呢? 後來與一位朋友 傾起,佢話Pringle係蘇格蘭名牌,但係英國紡織業久已失去競爭力,呢隻牌子在好幾年前已被香港廠商收購,可能因為咁,先至在香港開設零售店,希望重 振雄風。又係嘅,誰也估不到中國經濟增長如此強勁,內地人有錢到台灣大派現金,徹底戳破了台灣人嘅自尊,內地市場造就咗不少本港廠商、零售商,以前啲 OEM、代售嘅,現在可以反客為主,對品牌創辦人講:「你唔掂呀?不如賣畀我啦。」新例子就係香港上市公司I.T收購源於東京原宿區嘅年青人名牌A Bathing Ape(BAPE)。BAPE在○九年虧損二億六千七百四十萬日圓,去年虧損一億一千九百萬日圓,負債十億零三百萬日圓,以美元計,數目唔算太大,但間公 司已經頂唔住,創辦人Tomoaki Nagao以二億三千萬日圓(二百八十萬美元)將控股公司Nowhere Co.嘅九成股權賣咗畀I.T,睇落好便宜噃,沈家偉老闆應該買得好高興。乜唔係呀,咁細數目,I.T在上海北京開多幾間BAPE專門店,好快就收番併購 成本。 日本唔掂,不少中型公司老闆捱到氣咳,逐漸無心經營,索性出售了事,買家就係其他亞洲地區嘅公司,又以中國企業最有興趣,一位投資老 手對左丁山講:「未來幾年間中日企業合併,會成為一門好唔錯嘅生意,日本投資銀行與中資投資銀行,最有優勢,識得日語嘅投資銀行家更有着數。」 |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90463&time=2011-08-12&cl=115&page=all
在全球陷入經濟二次探底的恐慌當中,中國保持著相對的冷靜。
![]() |
2011年6月11日深夜12點多,廣州城中村鷺江,村中的服裝加工廠裡, 來自潮州的女工們正在給衣服穿珠。CFP |
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引發次日A股大跌,當天上證指數報收時下跌近百點,跌幅接近4%,但此後一天便從恐慌中恢復過來。並且與歐美股市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不同,A股連日來走勢頗為穩健,均以小幅上漲報收。
這個走勢反映了市場比較一致地認為當前A股的估值已近底部,更反映中國經濟不同於外部經濟的走勢與前景。
與國際經濟的萎靡不振相反,中國經濟需要的是一定程度的降溫。剛剛公佈的7月經濟數據延續了上半年以來的走勢,但也各有驚喜:通脹壓力依然高漲,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而超出預期的出口表現,在陰云密佈的國際經濟環境下更加顯得頗為令人振奮。
7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再次刷新三年來的新高,同比增速達到6.5%,顯示通脹壓力居高不下。隨後公佈的各增長性指標中,工業增加值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均小幅回落,出口數據則再度刷新當月峰值,達到1751.3億美元,同比增速亦反彈至20.4%。
在這種背景下,儘管突發外部衝擊,決策者還沒有理由放鬆此前的緊縮政策。8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盪,世 界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要冷靜觀察,沉著應對,做好防範風險的準備。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 性,切實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
突如其來的外部衝擊,讓本就在反通脹與保增長中糾結的中國政策,面臨更為微妙的權衡。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多次提及的「要繼續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並未出現。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這說明中國政府正在處於觀望階段,貨幣政策不會放鬆,但似乎已經做好準備,在美歐形勢持續惡化的情況下,利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增長。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平則對財新《新世紀》表示,考慮到通脹仍然高企,如果現在開始放鬆貨幣政策,通過預期的信用擴張來維持增長,無異於「飲鴆止渴」,從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上來講,也不太可能。
通脹不止
7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5%,達到三年來的最高峰,超出此前市場多數人的預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3.3個百分點,今年新漲價因素約為3.2個百分點。
![]() |
一名工人站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的集裝箱區。Carlos Barria/REUTERS |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食品價格反季節上升是通脹上升的主要因素。7月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4.8%,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4.38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6.7%,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46個百分點。
環比來看,價格全面上漲的趨勢並未改變。7月CPI環比上漲0.5%,漲幅較6月有所拉大,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2%,非食品價格環比漲幅為0.1%。八大類商品中,除衣著類價格下降0.6%,交通和通信類價格持平,其餘六大類商品和服務環比均呈上漲態勢。
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許多分析人士預計,物價上漲壓力有所降低,未來數月CPI漲幅將逐漸回落。
張平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近期外圍環境動盪引發了資產價格大跌,發達國家增長低於預期,新興市場國家普遍處於緊縮狀態,這些會使得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減輕中國輸入性通脹的壓力。
受美國國債評級下調影響,國際油價持續跌勢不止,8月9日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79.30美元,跌幅達到2.47%,創2010年9月以來的最低收盤價,較5月初的高點下跌已超過30%。
國內因素也發生變化: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減少了貨幣供給;近期的投資和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表明,國內需求已經降溫;中國政府鼓勵豬肉和食品生產從而穩定價格的措施已經初見成效。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認為,這些因素都將導致7月CPI見頂。
不過,指望物價迅速下降並不現實。張平提醒,中國的物價上漲與國際上有所不同,由於農產品佔比較高,其生產週期比較長,價格變動的滯後性也較長,「物價上漲是不能短期內能解決的。」他預計,到明年一季度,CPI將會一直維持在5%以上。
8月第一週(8月1日至7日),肉蛋類價格穩中略漲,其中,豬肉價格與前一週持平,但羊肉、白條雞、牛肉分別上漲0.4%、0.3%和0.2%;雞蛋零售價格上漲0.7%。此外,糧油零售價格小幅波動,大米、花生油和豆油分別上漲0.4%、0.3%和0.1%。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食品、非食品的環比增幅均超過歷史同期正常值,顯示通脹壓力仍大,本輪通脹可能要到9月或10月才能見頂。
內需為王
在通脹攀升的同時,經濟增速出現意料之中的放緩。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消費均告回落。1月至7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5.4%,較上半年累計回落0.2個百分點。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2%,增幅較6月下降0.5個百分點。受此影響,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0%,較6月回落1.1個百分點。
諸建芳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需求進一步放緩,顯示國內需求動力減弱導致工業增速回落。受夏季限電、傳統檢修季節性因素和節能減排政策調控等因素影響,7月至9月用電量增速會有所放緩,也是導致工業增速回落的原因。
安信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高偉棟則稱,考慮到6月工業增速的意外上升,7月工業增速的調整是相對正常的。將最近兩個月的增長數據合併觀察,可以大致判斷經濟增長的動量已經初步企穩,「目前的主要動力可能來自較強的地產投資和企業的自主投資。」
細項數據顯示,儘管房地產市場面臨著政策調控,但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新開工面積加速增長,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6.5%和34%,明顯高於上半年累計的32.9%和23.6%。與此相關的水泥、鋼鐵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也有明顯上升。
比之尚稱穩健的內需,出口的表現則明顯超出預期。7月中國出口再度刷新月度紀錄,達到175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4%,高出此前財新傳媒調查的均值3.6個百分點,當月貿易順差314.84億美元,為2009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
國際研究機構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王秦偉認為,儘管發達經濟體復甦疲弱顯示未來數月出口不會強力反彈,但這一數據應該可以減少全球經濟放緩影響中國出口的擔憂。
從出口國別看,中國雖然對美國出口連續三個月只保持個位數增長,但7月對歐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速均有10個百分點左右的提高,分別達到22.3%和27.2%,且高出總體增速。
但未來的出口無論如何會受國際形勢的影響。目前美國主權債務評級下調帶來的影響尚待觀察,如果其帶來發達經濟體增速顯著放緩甚至二次探底,中國出口將首當其衝。
國泰君安報告稱,如果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增速放緩,甚至美國二次探底,將對中國出口造成嚴重的打擊。根據其悲觀假設,美國在三四季度陷入衰退,那麼中國出口增速將下降至15%以下。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更為悲觀。她認為,如果發達經濟體增速顯著放緩,中國的出口可能比目前預計的要更弱,出口增速將在下半年降至個位 數。而出口的下滑還會影響就業和企業盈利,進而影響到消費和投資,而包括出口行業在內的製造業投資一直是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的亮點。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則相對樂觀。根據其測算,美國經濟增長下降1個百分點,帶來的直接效應是中國貿易順差佔GDP 的比重下降0.18個百分點,相當於GDP增長降低0.18個百分點。
從間接效應來看,金融危機後出口占中國GDP 比重顯著下降,因此中國GDP增長率受出口部門就業和收入波動的影響將低於2008年。同時,由於保障房的大量開工以及製造業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轉 移,固定資產投資仍然保持較旺盛的增長。「即使考慮歐洲經濟增長的放緩,對中國經濟的總體影響也不大。」彭文生稱。
政策觀望
通脹高企、經濟放緩之時,正值美債評級調降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中國的調控政策面臨更大挑戰。
諸建芳認為,未來貨幣政策將由從緊趨向穩定,不排除政策有所微調。他的理由是,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外需下降的風險,國內經濟增長回落趨勢持續,而通脹壓力即將減緩,如果政策繼續從緊,調控效應和外部衝擊可能造成中國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不過,多位分析人士對貨幣政策即將放鬆表示懷疑。
「控通脹本身就需要經濟減速,對中國來講,速度並不值得擔憂,現在應該做的是改變多年來經濟增長依賴於信貸擴張的模式。」社科院張平認為,美債危機和歐債危機都已經證明,政府信用激勵的模式不可持續。他強調,在通脹高企、依然負利率的情況下,適當加息是合理的。
魯政委稱,未來的政策操作應「以我為主」,外圍環境的變化可能令中國的政策調整時點延遲,但並不是取消,只是在看清金融市場的反應後再採取行 動。他維持年內加息一至兩次的預期,「如果美國主權評級風波能夠在一週內平復,那麼仍然無法排除宏觀當局在8月後半月繼續出台政策的可能。」
屈宏斌也認為政策未到放鬆時,考慮到7月CPI居高,他甚至維持未來幾個月兩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測。
在貿易順差持續走高、資本流入增加的背景下,多位人士建議,貨幣政策工具組合中,匯率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彭文生認為,針對資本流入增加,央行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實行對沖,以維持適當的國內貨幣條件。同時,央行可以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人民幣升值速度可能因此加快,以緩解資本流入的壓力和輸入型通脹壓力。
進入8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加速,8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6.44關口,8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直升168個基點,至6.4167。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中國決策者將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方式來保持一定的緊縮力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中國政策當局對於美元貶值的擔憂。
他維持人民幣兌美元在年內升值5%-6%的基本預測,並稱如果美聯儲持續向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而美國的財政緊縮不能有效實施,經濟增長仍然乏力,人民幣將面臨更快升值的可能。
也有觀點認為,中國政府應該適當放鬆貨幣政策。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總監王志浩稱,中國政府應該吸取2008年上半年的教訓,他認為9月底是合 適的時機,可以通過放鬆信貸額度、增加基礎設施和保障房等方面預算支出等形式來操作,「如果中國政府希望高調行動增強市場信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相對成本 較低。」
市場預期如果發達經濟體發生又一次衰退,中國將會像2008年那樣出台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不過,汪濤認為,這樣的預期過於樂觀,中國不需要、也並不具備2008年時那麼大的政策空間。
最近三年,中國信貸佔GDP比率增長30個百分點以上,投資佔GDP的比重也在上升。中國政府至今仍在處理上一輪刺激政策帶來的地方政府債務增加、房價大幅上漲等問題。
汪濤認為,保障房建設將成為刺激政策的首選領域,其次城市公共交通、水利/灌溉工程、節能和環保相關的項目也很可能會得到進一步推進。另外,這也是推進公共和商業服務(包括醫療衛生、教育、物流和配送)投資並進一步向民營企業開放服務業的好時機。
事實上,財政收支方面,已為此留出充分的空間。今年前七個月,全國財政支出51385.06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51.3%,延續了「前低後 高」的慣例,而同期,全國財政收入66739.92億元,同比增長30.5%,也使得積極的財政政策能在下半年保持經濟增速上發揮作用。
張平提醒,這些項目的推進需要一定的融資創新,按目前的城投債和企業債的利率水平,保障房項目很難推進,需要在稅收減免上做一些安排。
i黑馬註:中國互聯網公司離職員工,已經成為了創業主力軍之一。網易系,搜狐系,阿里系等早已揚名創投界,但是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的騰訊,一直沒有人描畫出所謂“騰訊系”,也有人質疑騰訊系創業者的實力。其實,他們只是“隱秘而偉大”,他們有可能成為下一波創業大潮的主力軍,就讓我們來梳理一下“騰訊系”。(作者南七道後續會專訪一系列騰訊創業者。)
無論是矽谷,還是國內,互聯網巨頭的員工前赴後繼的投身於創業大軍中,這已經成為了一股強勁的潮流和趨勢。在國內,阿里、百度、騰訊、搜狐、網易等互聯網巨頭已經成為互聯網創業的孵化器,大量優秀的創業者不斷湧現。在這中間尤其以搜狐網易系為典型代表:優酷古永鏘、愛奇藝龔宇、陌陌唐巖、YY李學淩等等,聲名顯赫,成績斐然。但反觀騰訊,作為國內用戶最多的互聯網巨頭,無論是創業項目還是創業者,在很長時間都鮮為人知。直到近兩年,才陸續有些項目為外界所知。騰訊創業系真的存在嗎?騰訊創業者究竟做的如何?騰訊如何對待這些離開自己的員工?
騰訊創業系為什麽鮮為人知
騰訊創業系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像網易搜狐那樣被貼上明顯的標簽,甚至有人懷疑根本沒有這個體系,這和騰訊人員流失相對較少,創業者數量偏低、騰訊系創業者低調和不善宣傳都有很大關系。
1、人員流失相對較低
從創業到現在,騰訊是所有互聯網公司里高管團隊最穩定的公司之一,除了搜索、電商、微博等這樣戰略結構上的調整例外,這樣保證了整體的穩定性,客觀上降低了員工的流失率。
曾在騰訊和百度均任職過的胡力,在知乎說過兩家公司的文化差異:騰訊的企業文化相對務實。高管們看上去和實際中都相對親民。在騰訊晚上下班,在電梯里遇到martin(騰訊總裁劉熾平),大家會和他打打招呼,簡單聊兩句。在百度大廈,和robin(李彥宏)同乘電梯下去,每層上來的人,不管之前討論的多興高彩烈,進來後都鴉雀不聲,氣氛讓人很壓抑。
輕松人性化的管理歷來是互聯網員工最看重的元素之一。
2、完善的福利減少了創業欲望
騰訊的工資待遇在整個互聯網里不算是最高的,但是整體的綜合性福利在互聯網巨頭里面公認是行業里最好的,公司的福利設計嚴謹,覆蓋了工作和生活的各個層面, 行政上基本對員工的需求原則上是“想辦法滿足”,給到員工一種“保姆式的關照”。安逸的環境大大降低員工出走創業的概率,但同時也降低了他們野外求生的能力。
騰訊福利不完全統計:
薪酬:工資在行業里雖然不是最高,但年終獎相對較多,綜合收入在行業也是行業前列。
股票:騰訊是上市較早的互聯網公司,比一般互聯網上市公司的覆蓋人群會多些。
其它福利: “10億安居計劃”,提供免息的20-50萬不等的住房貸款給到員工。還有家屬開放日、30天全薪病假、15天半薪事假、各種保險……騰訊班車在深圳有接近300條線路,從早到晚可直達深圳市區的任何一個地方。騰訊大廈喬遷時員工坐的椅子,馬化騰都會親自試坐後定奪。
從騰訊的收入和財報來看,騰訊近年來的收入都在不斷增長,給員工福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這種情況極大的降低了員工離職的概率,員工會對平臺產生極大的依賴性,尤其是一批有股票的早期利益獲得者,從人的本能心理來說,要走出舒適區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更何況現狀並不差,所以大多數會選擇不去改變。
從騰訊離開的某前高管曾經說:騰訊為了員工的福利確實花費了不少心思,但是這種高福利也抹殺了不少人的創造性,安於現狀,才能退化,沒法發揮潛能做出更大成績。
3、南北文化差異造成了過度低調
由於文化、地域、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南北互聯網從業者在創業中有著巨大區別。
北方創業者善於造勢借勢,精於整合資源,創業過程中講究高舉高打、聲勢浩大、摧枯拉朽。目前互聯網大公司創業系中,影響最大的是網易和搜狐系,這和他們出身媒體,善於宣傳和借勢有很大關系。而南方創業者的更多是潤物細無聲,埋頭做事,不善言辭、不事宣傳,騰訊系創業者就是典型代表。
萬科今年組織管理人員去騰訊參觀,馬化騰親自接待講解。萬科的人事後回憶“小馬哥是個有些害羞的人”,一家萬億市值的掌門人,當著不多的參觀者,竟然會害羞。這在北方創業者眼中簡直不可思議,隨便拉出一個賣煎餅的、賣米粉的或者賣電動按摩棒的小年輕,分分鐘啟動演講模式,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一發不可收拾。馬化騰曾經針對微信等產品在應用商店評分較低,對手抹黑時親自發郵件:“嚴禁騰訊相關人員刷排名和評論,違者開除”。低調可見一斑。
低調在傳統思維里是個不錯的優點,也確實能幫早期的騰訊避開競爭的鋒芒,埋頭發展,但是在資訊高速傳播,行業風起雲湧變化、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候,低調可能是個致命的缺陷。2010年的3Q大戰,後起之秀360壓著互聯網巨頭騰訊猛打,騰訊毫無招架之力,公關總經理甚至在新聞發布會上痛哭流涕,可見公關和宣傳有多麽薄弱。創始人的氣質,決定騰訊整個公司低調、實幹、沈默等特質。
從騰訊出來的創業者,或多或少的也帶著騰訊特色,在創業過程大多是做多說少。默默耕耘,大多是想把事做的足夠好後再去宣傳。導致業內很少有人關註到騰訊創業系。即使像房多多這樣融資8000萬美金的高速成長公司,在圈內也鮮有人知。媒體和互聯網圈內的註意力,更多的是被搜狐網易等善於宣傳和造勢的北方系創業者吸引。
騰訊系進入創業高峰期
騰訊在2012年後進入創業高峰期,總結起來的原因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在適合的發展時間,有一批主動或被動離開的經驗豐富的從業者,同時還有資本的密集進入的支撐,騰訊系進入創業高峰期。
1、 移動互聯網爆發引發了創業的高潮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網絡的發展,從2010年開始,移動互聯網開始大規模發展。截至2014年1月,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達8.38億戶,手機網民5億。移動互聯網發展進入全民時代。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直接引爆了手機遊戲產業的高速增長。2013年國內手遊增長迅猛,漲幅達246%,用戶數增長到3.1億,市場銷售收入達112.4億元人民幣。(數據來自《2013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互聯網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各個模塊已經比PC互聯網時期成熟很多: iOS等標準化的開發流程,大量配套的如友盟、微博、微信等開放性平臺已經發展相對比較完善,創業者進入的門檻已經大大降低,一個產品經理搭配一兩個程序員就可以啟動項目。低成本操作會加速人員的進入到創業中。
在這其中,遊戲表現最為凸出。遊戲巨頭騰訊占了這其中的半壁以上的江山。作為騰訊遊戲的員工,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同時遊戲不像是o2o等鏈條長、對資源有很高的依賴性的項目,便於啟動。騰訊遊戲的員工待遇尤其是獎金在行業內來說不算太低,但是和瘋狂的遊戲增長收入來說,連九牛一毛都不算。面對著行業如此迅猛的發展和巨額的收入,親手打造這些驕人業績的創造者很難不動心,這會讓很多原本安於或不安於現狀的人都會被創業大潮裹挾或刺激,紛紛投身於自立門戶。
曾經是騰訊最大的移動遊戲產品研發與運營部門的、擁有4個研發中心的騰訊五彩石工作室負責人郭永在2014年9月離開騰訊,同時工作室也進行了調整,有內部人士透露該工作室大概30%左右的人會離開創業或跳槽。有投資人說一個月最多接觸過7撥騰訊遊戲相關部門離開的創業者。
時勢造英雄,移動互聯網必定會繼續引發包括騰訊在內的各大公司離職創業的持續熱潮,下一個典型代表也許就是剛上市的阿里。
2、 創業成功者是最好的榜樣和刺激
雖然從規模和體量上來看,目前騰訊創業系還無法和搜狐網易系相提並論。但是從騰訊離職的人中,不乏奇跡創造者。從電商部門離職的準90後郭列,在民房中開發的臉萌在海內外引發了下載狂潮,創造了APP推廣的奇跡;遊戲部門離職的王信文開發的《刀塔傳奇》月流水數億;原騰訊深圳研發總經理李建成聯合創建的房多多,三年時間,B輪融資8000千萬美金,年流水過千億;上線一年的拉勾網估值近10億······
創業成功者是最好的榜樣和刺激。也許就是曾經一個坐在隔壁工位的默默無聞的小夥伴,出走後不久卻成為創業的明星人物和標桿,這種刺激無疑是最直接的。在一批創業榜樣的帶動下,哪怕是再無動於衷的人,也會按耐不住自己躁動的心,創業的氛圍慢慢被培養和帶動起來,這也會成為引發騰訊創業熱潮的催化劑。
3、 騰訊組織架構的調整
騰訊在這兩年,由於業務發展,產品需求等原因,多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的調整。裁撤MIG、將搜索與搜狗合並、打包出售拍拍易迅等電商資產、合並原來戰略性產品微博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原來的騰訊員工或被動或主動的離開了騰訊的崗位,除了跳槽到其它互聯網公司,創業也許是最主要的選擇之一。騰訊工作的經歷,對外界來說,這無疑是極好的背書和加分,為創業成功概率和融資等資源整合提供好的前提條件,這也為進入創業大軍中提供了由於草根創業的條件。
4、 資本密集進入
在項目投資方面,騰訊系創業者很多會與一個名字關聯在一起——曾李青(jeson),騰訊的聯合創始人,他在離開騰訊後,創立了德迅投資,他的投資原則是主要投騰訊出來的創業者,成功項目不少,已上市的淘米就是典型案例。原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成立的龍淵雲騰基金、美國F50基金等都以投資騰訊系創業者著稱,累計投資100多家相關的創業公司。他們為騰訊系的創業提供了創業和資金方面的有力支持。同時配套的服務組織機構也適時出現,如2013年成立的專為騰訊系創業者服務的單飛企鵝俱樂部。
從目前來看,資本在移動互聯網階段,已經進入了一個癲狂的狀態,尤其是針對手遊等變現較為快速的領域。很多騰訊系的工作室或者部門小組,在沒有出來創業或者根本沒有產品上線時,就被資本方承諾投資或者直接註資,這極大地加速了創業的熱潮。
經緯創投的張穎在9月的一封公開信里說:“2014年中國早期的TMT投融資市場中,火爆的現象也異常明顯。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瘋狂地投資項目,之前不太常見的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融資開始變得極其平常,創業項目每輪融資之間的時間差被迅速縮短,甚至上輪剛結束就漲價幾倍開始下輪新融資的情況也變得“合理”且頻繁起來。”
媒體人伯通曾經說過一個笑話:現在你只要拿著蘋果電腦,在中關村的任何一家咖啡廳發會呆,就會有人靠近你,輕聲的問,要投資嗎?雖然是段子,但可以看出目前的資本的熱度已經到了前所未有得高度。近幾年來,包括房產在內的重資本的行業回報率迅速下滑,互聯網創業神話不斷湧現,大量資本湧入互聯網創業領域,為創業和團隊搭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加速了各個公司包括騰訊在內的成員離職,投入到創業大潮中。
騰訊系創業現狀全面分析
從騰訊目前創業的整體情況來看,特點是:遊戲為主、百花齊放、規模不大、發展迅速、前景巨大。
從行業上來看:
騰訊創業項目以遊戲為主,60%為遊戲行業或相關行業創業者,影響很大,如汪海兵創立兒童娛樂公司淘米網已經於2011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王信文開發的《刀塔傳奇》成功登頂appstore中國區暢銷榜,月流水超過數億元,打破了騰訊長期壟斷應用商店遊戲排行榜前列的局面,倒逼老東家騰訊;還有成績不俗的王偉峰的《啪啪三國》等等。
同時在與遊戲有關的泛遊戲化領域也百花齊放,比如郭列是2014火爆的臉萌創始人,A輪融資數千萬、汪祥斌創立的DataEye(數據之眼)專註於遊戲的第三方數據分析服務,給遊戲開發商提供全面的遊戲運營數據,玩家行為數據分析以及網絡環境統計監測等專項分析服務。季昕華創立的“懂遊戲的雲”——UCloud,主打的業務是為遊戲行業服務, B輪融資5000萬美元。
從發展規模來看:
騰訊創業者的項目時間大都較短,騰訊離職創業潮是在2010年左右才開始的,2012年開始加速,所以很多項目相對起步較晚,比較年輕,但是成長速度很快;根據騰訊系創業組織——單飛企鵝俱樂部提供的數據,目前創業人員有1200多人創業,500多家創業公司,完成並公布融資的有200多家,其中已上市1家,估值過億美金的公司10家左右,估值千萬美金市值的公司有20家左右,幾乎每個月都有估值過千萬的創業公司紛紛冒出來 ;
從地域上看:
目前騰訊系創業分布主要是以深圳、北京、上海、廣州為主,占到了創業總數的80%左右,另外有部分新興城市數量增長很快,如杭州、成都(遊戲項目居多)等。另外,南京、廈門、福州、武漢、成都、長沙、珠海、矽谷、新加坡、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均有騰訊系創業者的分布。騰訊系創業者組織——單飛企鵝俱樂部創始人候鋒說,目前在全球包括矽谷在內的11個城市都有設立分點,而且會員在快速增加中。
騰訊不待見單飛的創業者嗎?
在互聯網圈子中,一直有種說法,騰訊不會投資離職員工的公司,也不會與他們保持接觸。原阿里員工、丁香園CTO馮大輝在知乎說:“我在網絡上看到較多的是,對於離職出來的阿里人,網友如果咨詢他們一些關於阿里的事情,他們還會想辦法去幫你內部去想辦法。而關於騰訊的事情,基本騰訊的前員工都是繞著走。”事實上是這樣嗎?
今年6月,華誼兄弟以2.66億元投資控股了賣座網,而賣座網是騰訊離職員工陳應魁和王星創建。工號分別為“187號”與“98號”。而騰訊是華誼兄弟第一大機構投資者。也就是說,騰訊間接收購了自己離職員工的創業公司。與此有關的例子不在少數。
9月中旬,騰訊銀行在拉勾首發了300個招聘職位。騰訊銀行沒有選擇招聘行業的龍頭企業比如51job、智聯、獵聘等,而是選擇了屬於騰訊創業系的拉勾網。這是對騰訊系創業公司的一種認可和關照。
同樣為明星項目的美啦美妝是騰訊創業基地(深圳)第一批入駐團隊,騰訊在曝光流量支持、多平臺能力開放、變現能力培育、創業成本分擔等方面進行了大力扶持,美啦美妝的快速增長與此有很大關系。
事實是評判一家公司最好的標桿。作為騰訊,要拿捏好處理創業者的分寸是件很有技巧的事:如果不扶持,他們曾經都是騰訊的一員,有感情,自己人溝通起來也容易很多,同時在商業上也可以互惠互利,完善騰訊的某些不足之處。如果扶持過度,這無疑是鼓勵現有員工離職創業,這也不是騰訊想要看到的。
騰訊創業系的故事剛剛開始,創業舞臺上的大幕才緩緩拉開,相信會有更多更年輕更優秀的創業者登臺表演,他們的故事也將不斷的延續下去。時代在變,環境在變,創業者也在改變,創業故事也會越來越精彩。南七道將會深度發掘騰訊系創業者有趣的系列項目和故事,只有通過一個個單一具象的、鮮活的創業者,我們才能更加清楚客觀的認識整個騰訊創業系。
或許,隨著互聯網進一步的發展,派系和門戶觀念會慢慢逐漸的淡化,它只是一枚小小的標簽或者或者情感的紐帶,互聯網的創業者之間有競爭,但更應該是開放、共贏,不管你是騰訊系、阿里系還是百度系、搜狐系、網易系,只有用更加開放性的心態擁抱用戶和其它創業者,協同共生,互聯網才會回歸到本質。期待下一個創業明星和奇跡,不管你來自哪里!
騰訊創業系部分明星公司(排名不分先後)
創始人 項目 融資情況
1 汪海兵 淘米網 美國上市
2 王偉峰 啪啪三國 8.1億元收購90%股權
3 黃種溪 酷牛遊戲 7.5億元被收購
4 李建成 房多多 B輪8000萬美金
5 季昕華 Ucloud B輪5000萬美金
6 陳應魁 賣座網 2.66億元收購51%股權
7 馬德龍 拉勾網 B輪2500萬美金
8 張博 美啦美妝 B輪2000萬美金
9 王信文 刀塔傳奇 天使數百萬美金,月流水數億
10 王鋒 傳課網 B輪1000萬美金
南七道:弘毅無線創始人,原創新工場項目負責人,微信公眾號:南七道,歡迎提供創業故事.
↓上證指數(彩色)、恒生指數(藍色)、道瓊斯指數(白色)的百分比坐標月K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