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將於十二月下旬上櫃的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四年前買下瑞士醫療品牌Swissray,在品牌經營困難的台灣,開創產業新道路。 談起成功之道,他說:「人不能改變世界,只能改變自己。」這樣的態度,讓他像變色龍,在不同的領域,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撰文‧鄭心媚、林宏文 攝影‧吳東岳才在會議室坐定,還沒等得及記者開口提問,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就遞上了一份隔天要到創投公會演講的簡報,大談對台灣產業發展的看法。他憂心二十年來仍纏繞在製造思考的產業概念:缺乏品牌、整合的能力,導致大量流失的競爭力;他想著還擁有許多資金的台灣,該如何將錢放在對的地方,讓產業永續發展。 李祖德殷殷地叮嚀,這也是他在四年前,決定購併經營困難求售的瑞士X光器材品牌Swissray的原因。建立品牌是台灣產業升級的唯一道路,而困頓的環境,捷徑就是買下成熟的品牌。 以封閉的醫療產業來說,不只通路打開不易、也有很高的市場門檻,光是要進入新的市場,就得花好幾年取得各國認證,更不用說每個產品推出前更長的研發時間,所以一般要建立品牌,至少得花五十年。 李祖德的盤算是:世界第一流的歐美醫院,都是Swissray的客戶,它是全球唯一一家專注於高端X光器材的醫療品牌。更重要的是產品的技術規格與能力,都在建置檔案完整的瑞士精神下被保留了下來,「什麼都記得清清楚楚,不只買到品牌,我還買到別人怎麼也學不來的研發技術進程。」他的策略果然奏效,入主Swissray四年來,在資本市場上不斷創下驚人紀錄。去年成立的瑞環醫控股納入Swissray,經過重組後,在沒公開發行狀況下,去年八月增資不到一周,就募了十三.五億元;更在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上了興櫃,是資本市場裡備受捧場的標的。 跟隨在李祖德身邊多年的特助蔡揚威私下就感歎:「業界對董事長的信賴讓人吃驚,我們沒料到每次增資都這麼快。」從環瑞醫成立之初就參與投資的益鼎創投總經理邱德成說,「李醫師(指李祖德)有膽有識,是台灣少見醫界大老擁有國際創投經驗的人。沒有他,Swissray根本不可能賣給台灣。」邱德成說,他投資台灣產業二十多年,能夠把品牌做成的少之又少,環瑞醫已把台灣醫療設備產業拉到世界舞台,具有相當重要的策略意義。 六度跨界 都拚出漂亮成績 環瑞醫能夠有這樣的成績,靠的除了Swissray的品牌魅力外,更是李祖德個人投入六個不同產業,都能交出漂亮成果的人生歷練。 牙醫系畢業後幾年,一九八二年,他就創立了台灣第一家連鎖式牙科診所,將美國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制度,套用在牙醫診所上,找來台北醫學院(現為台北醫學大學)的學生、朋友當合夥人,設計出「相互保險醫療群」的執業模式。短短幾年,就在台北市南港、內湖一帶,發展出區域型的診所體系。 一九九二年,他轉而投入政治,受邀擔任趙少康角逐台北縣立法委員的競選總幹事,創下至今仍無人打破的二十三萬五千票的立委當選票數佳績。接著在沒有讀過財務、經營管理的情況下,竟讓漢鼎亞太創投董事長徐大麟大膽起用,在中國從高科技的半導體、生物科技,到民生消費的食品、咖啡、百貨、地產開發等,投資了高達三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大創投投資業者之一。 接著入主台北醫學院,從連年虧損、兩度被教育部勒令解散董事會、重整,到擁有萬芳、雙和兩家公辦民營醫院,拓展北醫財源,也讓北醫自己的附屬醫院,從看診人數的每個月八百人,暴增到一萬六千人。「增加了二十倍啊!」對自己人生至今交出的每張成績單,李祖德不時流露出得意的神色,甚至出書大談自己六度投入不同產業的人生轉折,回顧一路的成功。問他接下來是不是還會有下一次的轉身?李祖德笑笑說:「人生哪能計畫啊?我都是走到哪裡,算到哪裡。」他從來不做生涯規畫,「這樣反而會限制自己的發展。」李祖德攤手笑說,要能有所成,重點在於「態度」,而不是「怎麼做」。他點滴回想,能有現在的自己,來自於父親人生裡的失敗給他的省悟:「日治時代,我爸是從日本留學回來、前途大好的刑警;但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一切的努力就都化為烏有,什麼都沒用了。父親終其一生,只能窩在小學校裡教書,養活我們一大家子。」自我調整 「抱怨不會成功」再怎麼遠大的志向、勤勉努力,都抵擋不了時代沖刷,李祖德說:「從小我就清楚知道,什麼都不能改變,只能改變自己。」一直以來,他抱持不停調整自己的想法,也因為始終想著該怎麼改變自己,而不是期待別人為了自己改變,李祖德從來不抱怨:「成功的人沒有時間抱怨。」這樣的處世態度,讓他像一隻變色龍,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國度,都有好成績。 北醫行政副院長朱子斌就說:「李祖德是有轉型變革領導特質的人,最適合開創產業,所以當事業穩定下來,他就交出去,他很清楚知道,自己不適合守成。」在漢鼎亞太創投八年任職期間,李祖德參與中國十多個投資案,並且有多次赴海外收購企業的經驗,而且項目五花八門,逼得他不得不一一歷練,並磨出一種超強的敏銳度與資源整合能力。此外,因為投資案難免踩到地雷,引發多次國際訴訟,李祖德還出面解決了連國際仲裁法庭都無法解套的投資失利案件。 這些跨國歷練,全都運用在Swissray的收購談判中。例如在與Swissray談判前,台灣團隊就已掌握了對方的技術、競爭力及經營情況,甚至還了解對方資產遭凍結、三周後就要面對開庭,有很急迫的財務壓力。此外,李祖德也邀請前駐WTO(世界貿易組織)大使林義夫跨刀相助,也讓對方感受到台灣的誠意,讓談判更為順利。 ﹁談判有如拴螺絲,要給對方壓力,但又不能拴到斷掉,等到不能再緊了,就要收手。﹂李祖德說,他在協商時間三十小時一到,即使最後一刻還無法取得共識,他仍然決定轉身離開直奔機場,最後是Swissray委任的法務趕到機場,在登機前請台灣團隊當場簽約。 李祖德後來應邀到復旦與台大EMBA的聯合課程中,談到國際談判的實務經驗,就舉了Swissray的經驗,﹁談判到了最後,掉頭就走與跪下來求他們,結果是一樣的,那我會選擇掉頭就走。﹂這席談話,引來中國學生的滿堂喝采。 人性管理 留住研發人才買下Swissray時,這家瑞士公司一下子變成台灣公司,首先面臨到的就是原本合作夥伴離開,李祖德說:「本來韓國三星是零件提供以及研發合作廠商,我們一接手,他們不但不賣東西給Swissray了,連人都進不了三星的大門。」挑戰不只如此,內部員工對台灣老闆一開始有諸多疑惑,甚至瑞士的勞工法令,對台灣老闆來說都是很大門檻。「除了暑假休一個半月、耶誕節假期從十二月初就開始外,瑞士還有個特別的每月一天情緒假!」李祖德嘆:「比起台灣,工作效率真的不高!」李祖德只能改變自己,為了顧慮瑞士員工的心情,買了Swissray也不敢講,兩年後,才經由經濟部公布,低調承認。「敲鑼打鼓,騎馬進京,人家心裡會不好受嘛!」就連想承接瑞士原有技術,也先發展新項目,讓瑞士員工投入,「他們手中有新東西,有了安全感,舊的東西才願意放。」李祖德強調:「管理都得源於人性。」如此低調經營,四年下來,Swissray最重要的研發與品管人員一個都沒走,為這個「瑞士皮,台灣骨」的醫療品牌,穩住基礎。 問他最大的挫折是什麼?李祖德想了半天,搖手笑說:「真的沒有想過!就是不斷地跑,今天挑戰昨天的我,其他周邊的東西,都不會在乎。」對李祖德來說,「跑得不夠快,才會聽到挫折的聲音。」 李祖德 出生: 1950年 現職:環瑞醫董事長 經歷:漢鼎創投中國總經理、台灣神隆公司董事、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董事長、連鎖牙醫診所創辦人學歷:台北醫學院牙醫學系 環瑞醫 成立:2013年 負責人:李祖德 資本額:13.5億元 主要業務:X光診斷影像設備研發 台灣、瑞士混血 環瑞醫的世界級挑戰 即將於12月掛牌上櫃的環瑞醫控股公司,是國內很少數擁有國際品牌知名度的醫療設備廠,如今在台灣資金百分之百購併後,仍以瑞士血統為品牌行銷主軸,但在台灣參與研發下,將帶動台灣電子業切入醫療設備產業的契機。 其實,目前世界知名的醫療設備品牌都是百年老店,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俗稱的GPS(GE奇異、Philips飛利浦、Siemens西門子)三大廠,以及日本的東芝、日立等;即使近來三星積極轉型發展醫療產業,但成效仍然很有限,只能在低階或利基產品競爭。 因此,早已是全球知名X光設備廠、品牌名稱就以瑞士為名的Swissray,更顯其難以取代的價值。在瑞士創辦家族遇到金融海嘯出現財務吃緊之際,台灣團隊打敗中國及新加坡等對手並成功收購,也讓台灣長久以來缺乏品牌支持的醫療產業出現發展契機。 經過四年的改造,目前環瑞醫擁有150餘位員工,包括瑞士50人、美國60人及台灣40餘人,其中生產線仍留在瑞士,行銷以美國為重心,但研發則由瑞士與台灣分頭進行。將研發搬到台灣,也提供台灣像電源供應器、馬達、驅動器、電腦與顯示器等電子零組件廠,例如台達電、研華、友達等公司,有機會打入過去難以進入的世界級醫材供應鏈(見圖)。 李祖德說,過去Swissray是X光機的勞斯萊斯,未來環瑞醫將以這個高端品牌為基礎,再往下發展出更多副品牌,如今已先後購併美國上市公司Norland的骨密度檢測事業部,又取得加拿大商Novadaq的授權代理,加上原來的X光機,已具備三大產品線。同時環瑞醫也和工研院、行政院核能所合作開發全球首部「嬰幼兒用影像醫材」,不僅要將品牌效益極大化,也要帶動台灣的醫材產業和韓國一拚高下。 不過,品牌投入效益確實需要等待,環瑞醫近幾年虧損金額都不小,去年虧損3.7億元,EPS是負3.97元,今年預估也要虧損近四億元。幸好近年來新產品上線,營收已大幅成長,10月公布營收6651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成以上,前10月合併營收4.92億元,也較去年增加83%以上。預料環瑞醫在政府政策、新產品開發、產品認證、區域布局及國際參展等多管齊下後,明年正式進入市場擴展期及高度成長期。 (林宏文) |
一句莫須有的「對不起」,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為周子瑜既心疼又叫屈。這位來自台南的小公主,雖然家族經營美妝事業有成,但源自父母低調務實的作風,也讓她被稱為「沒有公主病的千金」。 來自台南的旅韓藝人周子瑜,因一張「手持中華民國國旗」的照片,被藝人黃安無端「檢舉」為「台獨分子」,導致被中國網民及政府封殺,因而被迫錄製影片公開 致歉。一句莫須有的「對不起」,撕裂台灣人民的心,不但被國民黨祕書長李四川歸為國民黨本次大選慘敗的原因之一,也造成韓國民間團體「社團法人韓國多文化 中心」聲明要告周子瑜所屬經紀公司J YP娛樂「種族歧視」及侵犯人權。 整起事件,衝擊兩岸關係、台灣選情、韓國輿論,震撼力十足,但也與周家一路走來的低調本質形成強烈對比。 來自台南的周子瑜,家境不俗;據家族友人表示,周子瑜的父親周羿呈經營化妝品相關產業約已二十年,目前為珈璽有限公司負責人。據公司登記資料,珈璽經營的事業項目包括瘦身美容業及化妝品批發零售,資本額五百萬元,周羿呈則出資四百萬元。 家族事業低調 未沾星光 珈璽以「珈璽美人」為品牌的化妝品及美容課程,除了在網路銷售,也透過周子瑜父母出資經營的首璽格爾醫美診所為通路。首璽格爾醫美診所目前在中南部有三個 據點,台中店位於台中市大墩路,地址與珈璽公司的登記處相同;高雄店位於高雄市裕誠路;最具規模的台南店,則位在南紡夢時代廣場對面。 周子瑜的媽媽黃燕玲為首璽格爾執行長,但據友人表示,三家診所均非周家獨資,各有不同股東,周家出資較多者則為台南店。一月十八日,記者實地走訪台中店,店內員工表示「並不知道老闆姓周,只知道有十幾位股東。」由此亦可感受周家的低調作風。 在「國旗事件」之前,周子瑜自去年起已在台灣、韓國及華人市場名聲漸起,甚至被美國知名評論媒體「TC Candler」選為全球百大美女榜第十三名,排名超過國際巨星舒淇。 但無論是珈璽美人品牌或首璽格爾醫美診所,從未試圖利用周子瑜的名氣與外形作文章,內部員工甚至表示,直到最近看到消息,才知道執行長的女兒是大明星。 事實上,二○一五年八月,黃燕玲受邀參與西子灣扶輪社演講,當時周子瑜發片在即,但據與會者表示,黃燕玲也未曾在演講中提及任何關於周子瑜的隻字片語。據了解,周羿呈與黃燕玲均無醫學背景,但黃燕玲早年曾長期在其他知名美妝品牌服務,多少累積了一定的專業素養。 周子瑜具有一定的家世背景,卻被網友稱為「沒有公主病的富家千金」,或許從母親致力於公益可看出端倪。一五年,震驚台灣的八仙塵爆,黃燕玲便率領首璽格爾醫療團隊擔任義工,也曾參訪育幼院並捐贈物資,為社會盡心力。 赴韓發展前夕 全校送別 至於周子瑜,是在一二年以「美思表演藝術中心」的成果發表影片,被韓國J YP娛樂星探相中,展開韓國星途之旅。一二年年底,年僅十三歲的周子瑜前往韓國成為小小練習生,三年後,在選秀節目《SIXTEEN》中脫穎而出,成為J YP娛樂旗下少女團體「TWICE」九名成員之一。 周子瑜一五年正式出道,而她的臉書粉絲頁面「周子瑜Tzuyu後援會」成立不到一年,人數已達十一萬五千人。 「子瑜是個人緣很好、個性很溫柔、脾氣很好的女孩子。」台南市復興國中老師施錦治回憶,一二年底,當周子瑜決心前往韓國發展的消息在班上公布,「班上甚至 有幾位男同學情緒激動,透露不捨,全校師生還特別在露營晚會為她送別。」周子瑜的美麗與溫柔,不僅備受同學愛戴,也深深吸引台、韓、中粉絲。 十五日,周子瑜身穿黑色毛衣憔悴致歉,撕裂了全台灣人民的心,在台、韓、中掀起政治巨浪;十八日,她重新挽著TWICE成員現身錄影,笑容重新回到甜美的 臉龐。據微博網友爆料,央視音樂頻道自十五日起,已播放周子瑜所屬團體TWICE的音樂表演畫面,象徵中國官方對周子瑜的封殺已截止。或許正是周子瑜的低 調與不爭,在面對幾乎失控的意外事件,才能讓她勇敢撐過風波。 撰文 / 林麗娟、黃家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