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荒廢8幅地 估值550億 可建萬戶

1 : GS(14)@2013-10-01 17:36: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30/18443976

                據本報統計,最少八幅市區靚地曬太陽逾10年,包括有機會問鼎九龍地王的筆架山地皮。深水埗區議員衞煥南表示,筆架山龍坪道地皮前身是臨時房屋區,10多年前清拆後,「就曬咗太陽十幾年」,幾年前規劃署突然拋出規劃方案,「話起低密度住宅喎!咪即係起豪宅!」
規劃署文件顯示,鄰近畢架山花園的龍坪道地皮,面積約23.68萬方呎,地積比1.23倍,擬建四幢八層高住宅以及26幢兩層高獨立屋,提供約138伙。另一幅鄰近地皮,面積約13萬呎。業界估計,根據目前進度,有望於2014至2015年放進賣地計劃。

市區丟空逾10年 未決定用途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稱,筆架山屬傳統豪宅地,市場供應少,以目前市況推算,靠近畢架山花園的地皮若以混合模式發展,估計每呎樓面地價約1.5萬元,地皮估值約44億元。
此外,西環堅尼地城六幅地皮,至今仍未有去向,包括摩星嶺前平房區、加惠民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堅尼地城焚化爐及屠場舊址、西寧街公眾殮房、巴士總站、臨時遊樂場。其中加惠民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更傳出鬼古,假如以地積比五倍推算,測量師估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一萬元,六塊地皮共估值約498億元。
中西區區議員陳學峰表示,該幾幅地皮丟空逾10年,至今仍未決定用途,「03年樓市沉寂,當時唔會話起樓㗎!」他不諱言,這是前幾屆政府遺下的問題。又指今年初規劃署提出將該六幅地皮作公私營住宅發展,惟居民擔心人口激增,社區配套不足,交通負荷過重。
資深測量師陳東岳指,加惠民道前警察宿舍地皮值錢,因港鐵西港島線預計2014年竣工,該位置鄰近車站,且位處高位,望西環海景,景觀開揚,旺中帶靜。惟該區社區配套設施未成熟,且臨海地帶仍有不少工廈。參考周邊物業,按目前市況推算,該幅地皮每呎樓面地價最少一萬元。他稱假如日後賣地,須附帶限呎或限量條款,呎價有需要調低。
2 : GS(14)@2013-10-01 17:37: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30/18444021


【特稿】
過去十年,香港經濟起伏不定,樓市坐過山車。過去幾屆政府一度暫停賣地,其後又實施勾地計劃,賣地由發展商做主導,埋下今日土地供應不足的禍根。再者,政府今日搵地起樓,又常遇地區阻力,令供應不能迅速到位。
地區阻力大

97年金融風暴,政府98年6月暫停賣地9個月。2000年科網股爆破,香港經濟繼續沉淪,02年至04年政府再次暫停賣地。03年沙士,樓市雪上加霜。曾蔭權接任特首後,政府土地政策完全放手讓發展商主導,2004年,政府以勾地機制賣地,取代傳統定期賣地。其間曾出現持續21個月並無發展商勾地,政府卻不當一回事,對市區荒廢地皮亦無動於衷,導致新單位供應短缺,造就這幾年,樓價飆升至脫離市民負擔的能力。由04年至10年,勾地是政府賣地唯一途經,主導權完全在發展商手中,造成今日土地供應不足。
此外,政府近年改變土地用途發展住宅,常遇地區阻力,例子多不勝數,包括茶果嶺村村民以影響風水為理由反對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發展作私人住宅;大埔新峰花園前臨一幅用地擬改作住宅,居民以影響通風為由反對。不過鬧得最激,莫過於浸大與政府爭奪九龍塘前李惠利校舍南面用地,目前仍在爭論。
《蘋果》記者
3 : buyanbai(42258)@2013-10-01 18:03:04

樓主估樓價會唔會跌
4 : GS(14)@2013-10-01 18:07:37

我好想有人話我聽
5 : buyanbai(42258)@2013-10-01 18:43:39

4樓提及
我好想有人話我聽


樓主有無樓
6 : GS(14)@2013-10-01 22:08:11

5樓提及
4樓提及
我好想有人話我聽


樓主有無樓


有錢畀首期未想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808

回到英殖時︰港府申69億建萬間夾屋

1 : GS(14)@2017-06-22 07:37:46

【96年6月21日】即將接任特首的林鄭月娥,當選後曾受訪稱,上任後或短期內試行「港人首置上車盤」,以公私營合作模式建屋,協助收入和資產高於申請居屋水平,但又買不起私樓的市民上樓,形容計劃可能是「倒轉一下」的「夾屋」。夾屋全名叫「夾心階層住屋計劃」,港英年代於1993年推出,董建華上任特首後叫停。夾屋計劃英文名為「Sandwich Class Housing Scheme」,又稱「三文治階層住屋計劃」。90年代本港樓價飆升,夾心家庭收入超過公屋及居屋申請限額,但又無力買私樓。港英政府便委託房屋協會興建夾屋,首批於1995年推出,當時申請家庭入息限額為25,001元至50,000元。


董建華1998年叫停


1996年的今日,港府向立法局財委會申請69億元貸款予房協,用作興建第二批共一萬個夾屋單位,選址包括堅尼地城、鰂魚涌等。惟回歸後遇上金融風暴,前特首董建華1998年施政報告宣佈停建夾屋,以穩定樓價。夾屋自此成歷史,在1993年至1997年間,有逾5,700個家庭受惠於夾屋計劃。回歸後香港人越來越難上樓。1997年8月,公屋輪候冊共有14.7萬宗申請,截至去年底,已翻倍增至28.23萬宗,平均要輪候4.7年。停建近20年的夾屋則樓價屢創新高,上月夾屋青衣宏福花園一個中層單位以712萬元售出,呎價1.29萬元,成新界夾屋王。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1/200630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