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滾存難抗通脹 宜及早計劃退休
1 :
GS(14)@2015-07-10 16:03: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0/news/ec_ecv1.htm
靠滾存難抗通脹 宜及早計劃退休
2015年7月10日
【明報專訊】Ivy和丈夫今年同為40歲,Ivy為律師樓文員,先生在一間物流公司當助理經理,家庭總收入6.3萬元。他們有一個兒子,今年5歲,明年將升讀小學。因為Ivy之前在外國留學,所以跟先生商量後,打算將來送兒子往外國升讀大學,首選澳洲。Ivy和先生打算工作至65歲,期望每月有2.5萬元的生活費作退休以維持現有生活水平20年。Ivy和先生想在這個時候檢視一下兒子的教育基金和他們將來退休計劃的準備。
預留6個月支出作應急
Ivy和先生在兒子剛出生不久已為他買了醫療危疾等保險。教育基金方面,他們沒有什麼準備,若希望兒子18歲時到澳洲升讀大學,以現時一年35萬港元的學費和生活費計算,假設平均每年通脹4%,到兒子升讀大學的時候就需要約247萬元。夫婦二人每月需要月供投資約9750元,每年回報率7%,便能達至以上目標。
Ivy和先生計劃65歲退休,目標每月退休生活費相等現時2.5萬元。夫婦二人現時收入達6.3萬元,扣除供樓及日常開支等,每月盈餘2.3萬元。以現時每月2.5萬元為生活費基準,假設通脹每年4%,以及退休後可有5%的退休資金回報,Ivy和先生25年後退休,65歲時需要有約1477萬元才足夠應付至85歲的退休生活(20年)。
由於Ivy和先生過往的理財態度較保守,除了各為自己準備保險保障和購買一物業自住之外,就只有股票市值20萬元,以及港元存款124萬元,還有強積金(MPF)兩人合共資產55萬元,沒有太多的投資。所以筆者建議他們可保留6個月支出需要作為應急錢,即24萬元,餘下的100萬元存款,可透過投資基金和股票,分散風險之外,也希望得到較高的投資回報。
可分別投資債券及股票
資產分佈方面,筆者建議餘下的100萬元存款分為兩部分,將60萬元一筆過投資基金,分散投資至回報穩定的債券基金、新興市場股票如中港股票基金、具發展潛力的板塊如健康護理行業基金等,以年回報率7厘為目標,25年後可滾存至約326萬元。
另外,將40萬元加至現有20萬元股票組合,令整體股票投資比例升至60萬元。當中可將資金投放於前景較穩健的內銀內險等板塊,作中長線持有,既可收取股息,亦可賺取股價升值的機會。若以每年7厘回報計,25年後可增至約326萬元。此外,夫婦二人現時MPF資產組合共55萬,假設他們薪金不變,工作至65歲,以每年5厘回報計,25年後可增至約537萬元。
計算過後,單靠他們現有資產滾存,並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距離1477萬元的目標尚欠264萬元。假若夫婦二人現時透過月供基金,每月投放約3259元於進取的基金組合,利用平均成本法的策略,既可有效分散風險,也可爭取較大回報,以每年回報率7厘目標,便能達到退休目標。
幸好Ivy和先生每月共有2.3萬元的盈餘,扣除兒子教育基金及退休基金供款合共約13,009元,餘下9,991元作為現金儲蓄,25年後未計利息收入最少有299萬元,可令未來退休生活更有預算。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 聯席董事
[胡彥希 理財信箱]
《 上一頁
流動資金投萬用壽險 滾存生息似年金
1 :
GS(14)@2016-12-23 08:14:33【明報專訊】筆者的客人Maggie今年46歲,暫時沒有結婚及生育的打算,理財目標相對簡單,主要希望籌劃退休。她計劃55至60歲退休,而退休後希望每月有1.5萬元使用。Maggie現時每月的總開支大約為2.4萬元,她剛剛辭去了現有的工作,打算休息數月再重新出發,預計新工作的月薪與現時應差不多,所以筆者暫時計算她不會有盈餘,因此她的理財籌碼就來自她的資產了。
退休後月花1.5萬 最少儲1700萬
她現時共有約826萬元資產,當中流動性較高的是現金和股票,約660萬元。乍看之下,我們可能感覺Maggie已積聚不少財富,但其實她的理財目標也不小,加上她距離計劃的退休年齡只剩下9至14年,所以如果她不加緊安排,或許未必可以達成目標。
首先筆者會計算Maggie的退休需要,若目標退休後每月可有1.5萬元使用,就是每年18萬元。假設年通脹率為3%,這現時18萬元的購買力,就等於在她55歲退休後的241,905元(56歲)至766,119元(95歲)不等。所以如果Maggie在55歲退休,她共需要逾1823萬元;而如果她在60歲退休,她需要逾1695萬元。因此筆者在前文中說過,她的資源雖不少,但她的退休需要也非常大。
因為Maggie的投資風險承受水平為「中等」,加上她已年屆46歲,所以筆者不建議她採用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可考慮使用萬用壽險為自己設立退休戶口,現在把她的流動資金投放於戶口內,生息滾存,到退休時,按年需要取出部分的戶口價值,做法與年金相似。
留意萬用壽險減息增風險
如果Maggie已習慣自己的資產擁有較高流動性,她亦可考慮以3至5年為投放年期。例如市場上某萬用壽險的產品,如果她分5年,每年投放約100萬元,共約500萬元到戶口中,她不但可在56至95歲期間提取逾1823萬元,而且在95歲後,戶口仍有約50萬元的價值。而如果她在60歲才退休,她退休後35年間,提取逾1695萬元,而之後戶口仍有約990萬元的價值。
當然筆者需要提醒Maggie以上的數字是按照現時的派息情况計算,所以如果其萬用壽險減息,她的戶口結餘未必可以完全達成她的退休需要,所以筆者認為Maggie需了解以上風險才開始儲蓄計劃。
月供基金強積金補充退休儲備
如果最壞的情况發生了,Maggie尚可利用月供基金和強積金補充退休儲備。她的月供基金假設年回報為5厘,在供滿後的價值將會是逾143萬元;而強積金假設年回報為3厘,到她退休時價做將是逾130萬元(55歲)或逾167萬元(60歲)。
最後,雖然Maggie有不婚不育的打算,但未來的際遇可能讓Maggie的心態有所變化,最終遇上合適的對象結婚生子亦不為奇。所以建議Maggie要適時審視和更新自己的財務計劃。
盧艷萍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助理聯席董事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盧艷萍 理財信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25&issue=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