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1-4-4/2MMDAwMDIzMDc2Mg.html
淨利潤707億,史上最高,增長12.8%。上市第十年,中石化(600028.SH)交了一份看上去很美的2010年成績單。
但相比老對手中石油(601587.SH)1399億的淨利潤、35.6%的增長率,仍顯單薄。即使是中海油(0883.HK),2010年淨利也有544億,增長率更是高達 84.5%。「三桶油」相較,中石化增速最慢、驚喜最少。
不少分析人士坦言,至少,和此前預期相比,這不是一份讓人驚喜的成績單。
中石化到底怎麼了?
答案的關鍵在中石化突然間大手筆計提的154億資產減值損失。
154億資產減值:史上第二次大洗澡
市場的失望不言而喻。年報公告後,中石化股價連續小跌兩天,累計跌1.5%,短暫微彈後,又繼續下探。中石油的待遇則大不一樣。從公佈年報第二天開始,中石油連續收穫了6根陽線,累計漲3.54%。
不少分析人士也對此深感困惑。年報公佈前,中石化給出的信號甚是積極。「1月份去調研,當時公司高管說每股收益可達0.9元」,上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回憶,「結果卻只有0.82元」。
在前述分析人士看來,中石化業績低於預期,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受油價大漲影響,中石化2010年第四季淨利大幅下滑,淨利只有143.16億,僅佔全年淨利的20%。
另 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中石化冷不丁大幅度計提了154.45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比去年計提的74.53億多出了79.92億。其中,商譽(無形資產)減 值62.77億,固定資產減值75.67億。相比之下,中石油僅計提了44.08億的資產減值損失,只有中石化的29%。
「這個問題,我們把它當成重點看待。」上海一位知名分析人士表示。
這是中石化上市十年以來,第二次大規模地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中石化第一次大規模計提發生在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當年計提了166.17億資產減值損失。同期,中石油也計提了247.65億的史上最大規模資產減值損失。
如此大額的計提讓分析師們措手不及。在2010年三季報上,中石化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只有21.87億。一切發生在年度資產減值測試後。
這樣的資產減值計提對業績的影響是實質性、不可逆轉的。按新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的規定,「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從2007年開始計提後不能衝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
歷年年報顯示,2006年以來,中石化每年都計提減值損失,累計計提479.77億,平均每年計提96億,而期間中石化的年平均營業利潤為611.74億,相當於平均每年計提掉中石化15.7%的營業利潤,對業績吞噬甚多。
東北證券分析師王偉綱也在研報中指出,154.45億資產減值增加導致當期EPS減少約0.065元,是業績低於預期的原因。
為5年前私有化埋單,62.77億商譽蹊蹺計提
困惑還在於,中石化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點計提如此之大的減值準備?
年 報披露,中石化最大的兩塊減值損失是商譽和固定資產。其中,62.77億的商譽(指收購成本與所獲得可辨別的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異)減值損失主要來 自石油大明、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石油大明計提了13.61億,齊魯石化計提了21.68億,揚子石化計提了27.37億。
正是對這三家子公司商譽的計提,讓分析師們連連說「看不懂」。
「計提的62.77億商譽減值損失很奇怪,這幾家被計提商譽損失的子公司是幾年前買的。」北京一位分析人士的疑惑頗具代表性。
追 溯這三家公司的歷史,這筆關於商譽的計提其實根源於由2006年中石化發動的那場聲勢浩大的「私有化」運動。2006年2月25日,中石化董事會通過斥資 143億現金要約收購旗下齊魯石化、揚子石化、石油大明、中原油氣四家A股上市子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決議。經一番複雜流程後,中石化順利完成收 購。
其中,中石化對中原油氣的收購價為30.91億,溢價13.2%;對石油大明的收購價為27.51億,溢價16.9%;對齊魯石化的收購價為33.82億,溢價24.4%;對揚子石化的收購價為48.83億,溢價13.2%。
當 時,市場對中石化的收購價格反應不一。據當時媒體報導,以上4公司小股東當時對定價多有異議,認為收購價偏低。而中石化內部則認為,若非中石油提前洩露了 私有化的消息,如果在2005年7月20日之前進行,最多只需支付90多億,這筆收購其實多付了50多億。中石化當時確實覺得"貴了",收購當年,對這四 家公司記入的商譽總和為76.48億(143億收購成本減去4公司可辨別淨資產的公允價值)。
5年後,這筆收購到底給中石化帶來了什麼?
2008年,中石化首先對中原油氣的商譽計提13.91億減值損失;2010年對石油大明、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計提共62.57億商譽減值損失。至此,4家公司76.48億商譽全部計提完畢。
「這說明中石化覺得,要約收購的這些公司盈利能力沒有達到當初的預期。後果是,中石化2008年、2010年的業績被侵蝕了一些。」廣州一位資深審計師表示。
資產減值背後的焦灼
對此,一位跟蹤石油行業長達20年的資深分析人士並不認同:「這些資產其實是很值錢的,但中石化假裝它不值錢。相比5年前,機器鋼鐵都漲價了,按重置成本計算肯定要高於現在的賬面價值。從當時的環境看,143億的收購價並不吃虧。」
事實上,這四家公司自被中石化收購以來,除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虧損較多以外,業績表現一直不錯。以揚子石化為例,2006年-2010年,淨利潤分別為20.32億、29.03億、-29.48億、28.88億及23.25億。
前述資深人士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中石化出於盈餘管理的需要,在業績好的年份大洗澡,等同於加速折舊把業績推後釋放,減少業績波動。
而資產減值的業務部門看,中石化154.45億的減值準備主要來自化工業務部和煉油業務部,減值虧損分別為51.21億和49.02億,僅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就共計提了49.05億。
對此,前述資深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中石化要為自己的煉化業務受油價影響造勢,從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資產巨額減值的衝擊下,中石化與老對手中石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2010年,中石油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398億,幾乎是中石化707億淨利的兩倍,兩者相差691億。而2009年,兩者淨利差距僅418.83億。
業界將兩者盈利差異的根源歸結為戰略定位不同。中石油長於上游勘探業務,中石化擅長下游煉化業務。在油價高歌猛進的形勢下,中石油的盈利優勢越發明顯。
「事實上,中石化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戰略定位進行修正,加大了勘探業務比重,強調產業鏈一體化。」前述資深人士指出。2010年,中石化勘探板塊營業利潤467.25億,比去年增長225.82億,是四大板塊中盈利最大、增速最快的。
而最能體現中石化核心競爭力的煉油板塊卻隨著油價高漲大幅下滑,2010年營業利潤卻從2009年的274.77億下滑至148.73億,下降了36%。
儘 管如此,中石化勘探業務較中石油差距仍然巨大。從油氣儲備看,中石油探明儲量是中石化的3.23倍。年報披露,2010年,中石化剩餘原油可採儲量 2888百萬桶,剩餘天然氣可採儲量6447十億立方英呎,合計3963百萬桶油當量。而中石油原油探明開發儲量7605百萬桶,天然氣探明開發儲量 31102十億立方英呎,合計12789萬桶油當量。
在上述資深人士看來,這是歷史定位問題所致。「國內很多勘探項目都給中石油,不給中石化。即使在海外擴張上,中石油也具有絕對優勢。在老外看來,中石油首先是石油公司,而中石化首先是石油化工公司。」
而市場也毫不客氣地對中石化低估值。目前,中石化市盈率僅10.4倍,而中石油市盈率為15.6倍;中石化總市值5985億,只有中石油19285億總市值的31%。
| ||||||
英國: 穿搭雨衣~保暖內裡+花紋,變時尚大衣 暴雨頻率益發頻繁,保暖型雨衣的需求突然大增。英國有些服飾業者跳脫制式的單色尼龍布製雨衣,推出以穿搭目的為主,內裡加厚的雨衣,諸如:細格狀、橫條紋、雪花紋及糖果色等。還有,也有傳統雨具業者為必須每天穿西裝上班的男士設計專用雨靴。 中國: 賞月險~中秋節看不到圓月就賠償 去年,中國保險公司推出賞月險,中秋節當晚若因天候不佳,投保人無法欣賞圓月,便可獲償;一張人民幣九十九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元),共賣出五千多份。今年春節,同一家保險公司如法炮製,再推春節險,買家若赴三亞或哈爾濱旅遊,連續三天遭遇降雨或降雪便可獲償。 數據資料庫~算出消費傾向,供業者行銷 北京與上海這幾年出現一種新職業——氣候資料挖掘商,他們蒐集全國氣象預報數據,比對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各地購買習慣等,然後製定各種季節的消費預測資訊。 例如,冬季是傳統銷售旺季,成衣業者都很重視羽絨衣關注強度指數,所以資料商固定五天就發送漲跌幅給業者,讓業者據此提前一個月備料、提前五天制定行銷計畫等。 以年度對比,去年北京的羽絨衣關注度下降三七%,購買力也明顯減弱三成以上;但去年底至今的氣溫變化較大,關注度曾在五天的週期內漲達二○%,反映至購買力也相對上漲一成以上。 美國: 實境秀~救生員、防空隊為你報氣象 美國氣象產業民營化發展得早,相對也較多元。民營的氣象頻道(Weather Channel)近來在網頁應用、原音廣播與推文等各種形態的天氣預報服務之外,針對有教育、旅遊目標的觀眾試推收費的實境秀節目,像〈救生員〉、〈夏威夷航空防衛隊〉等,頗受歡迎。光是去年就製播二十個系列節目,前一年則為八個。 線上保單~預報度假地天氣,不準就理賠 使用者完全在App上操作,基本原理是,預先選定一個度假目的地,然後輸入不想遇到以及希望遇到的天氣指數。系統會提供該區的天氣預報、氣象局近三十年的分析資料;隨後便精算出一份保險價格表,費用從一美元到百萬美元都有,完全無須承保、審批程序,氣象數據決定輸贏,如果使用者想對賭,就可以確認購買。 日本: 防霧眼鏡~洗澡專用,不怕濕氣遮視線 氣溫濕度越來越高,日本熱帶化的情況越來越顯著,眼鏡族備受困擾。一家科技公司發售「For You」防霧眼鏡,即使碰上蒸氣,眼鏡也不會霧茫茫;利用耐熱的硬質塑膠製成,就算踩一腳也不會壞;加上完全不含金屬,也不用擔心生鏽。防霧眼鏡目前只有洗澡專用,未來也計畫開發雨天專用。 櫻花險~預測花期,賞花不掃興 最早期的產品是櫻花險,源於每年四月底的黃金週,數十萬名遊客都會趕赴櫻花祭。以本州青森市的計程車司機收入為例,光是賞花期收入就佔全年三分之一。所以有人為了預防天氣異常,破壞賞花行程,會向保險公司買櫻花險。 基本原理是,保險公司提供花期預測,旅行社、遊客、周邊商家等據此安排行程,並預先購買花期內的保險產品,萬一事實與預測有所出入,保險公司支付賠償金。類似產品還有酷暑險、觀光天氣險、世界盃天氣險、旅館天氣險等。這類衍生性產品規模超過七百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一十億元)。 德國: 啤酒指數~提醒業者,天熱該備料了 德國經濟議題觀察家施瓦茨(Friedhelm Schwarz)舉例,當地氣象機構開發出「啤酒指數」,提供啤酒業者備料參考。 基本原理是,當氣溫接近攝氏二十二度,業者就要開始準備提高原料庫存,因為每上升一度,大瓶裝啤酒每天多銷二百三十萬瓶;到了三十度,全國杯裝啤酒還會再多賣一百萬杯。隨著數據資料越來越開放,降雨、年齡與性別等變數都會加入計算,讓啤酒業者可以研擬促銷專案。 其他還有空調指數、冰淇淋指數、泳裝指數等,都是業者調整庫存的參考依據。 氣候票~讓「空中飛人」贊助環保 德國出現自發性組織Atmosfair,專門賣一種「氣候票」,原因是,運輸產業貢獻全球碳排放量近四分之一,許多不得不坐飛機或是想安心坐飛機的乘客,願意額外捐錢給這個組織,一方面減輕心中的罪惡感,一方面還可以為環保產業盡一點心力。 基本原理是,Atmosfair依據飛航班機的載客量、碳排放量、天候狀況、城市起落密集度等各種標準訂定費率,向自願付錢買安心的乘客收費。據估,每年「氣候票」收入約兩百萬歐元(約合新台幣八千三百萬元),扣除成本後全數用於資助綠能專案。 |
安平古堡「洗澡」囉,這可是近四百年來第一次! 幫它清潔的,是全球最大清潔設備製造商凱馳;美國自由女神像、巴西基督像,都是它客戶。 「我還以為安平古堡換了新紅磚,怎麼這麼乾淨!」台南市長賴清德興奮地說。四月中,台南市政府請來全球最大清潔設備製造商德國凱馳(KARCHER),為安平古堡進行史上首次的全面清洗。 「這是百年古蹟,比較脆弱,我們會用溫和一點的水壓清洗。」凱馳清洗人員托爾斯頓.穆弗斯邊洗城牆邊表示,這次清洗不須添加清潔劑,只要以熱鍋爐將水加熱,噴出高溫蒸氣水柱,就能快速溶解沖去古堡上的塵垢與青苔。 對於今年三百九十二歲的安平古堡來說,這是首次「洗澎澎」;但對凱馳集團而言,成立八十年來,已在世界洗過上百座文明古蹟,連巴西里約熱內盧那座身高三十公尺的基督像,也是交給凱馳清洗。 一般消費者並不熟悉德國凱馳,畢竟它不是股票上市公司,又是以企業為主要客戶;然而,這家公司早就「洗」遍世界,在全球六十個國家設有超過一百家子公司,二○一五年營業額超過二十二億歐元(約新台幣八百億元);在台灣,包含台北W飯店、桃園機場等,都是它的客戶。 八十年來,凱馳只靠一套「洗刷刷」本領開疆闢土;歐洲管理學大師、因提出全球最優秀的企業多是社會知名度低而聞名的「隱形冠軍之父」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就點名凱馳為二十一世紀最被低估的隱形冠軍之一。 穩扎根 確保關鍵競爭力 與台灣許多被冠上隱形冠軍的企業相比,凱馳雖然同樣專注在工匠精神,但這家公司更懂得以「物種演化」的模式,讓獨門技術拓展出最可觀的市場需求;凱馳的成功過程,也成了台灣眾多隱形冠軍更上層樓的極佳範例。 凱馳創辦人阿爾弗雷德.凱馳原本只是一位科學家,歐洲第一台「熱水高壓清洗機」就是他的傑作;企業擴張之路,是從他過世後,家族請來專業經理人凱曼(Roland Kamm)擔任執行長開始。 接手初期,雖然熱水高壓清洗機產品在歐洲銷售不俗,但公司仍在五年後遇到市場飽和的瓶頸。「要繼續增加單一產品市占率,還是提供客戶其他的產品呢?」凱曼在自己的著作中,回憶一九七九年遇到的重大課題,而讓他做出關鍵決定的,竟是偶然間讀到一篇關於達爾文進化論的文章。 這篇文章描述一八三五年達爾文來到科隆群島,發現群島上有十四種雀鳥都是源自同一祖先,只是因為必須適應不同環境,而演化出不同嘴型。凱曼當下思索,熱水高壓清洗機就是凱馳的「始祖」,只要開發出不同的機型,就能滿足不同市場的清潔需求。 拚研發 專利逾一千六百項一九八○年代起,凱馳將自身定義為「清潔服務」提供者,致力於熱水高壓清洗機衍伸研發,陸續跨入運輸、建築、家用等產業。 定調之後,公司發展也有了明確的兩大重點,一是確保「始祖基因」的競爭力。在這方面,需要專精的深度研發。截至目前,凱馳研發部門人員就有九百人,占全體員工近一成,專利逾一千六百項。將凱馳引介給台南市政府的長榮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徐強表示,世界上多數隱形冠軍企業,都是在產業供應鏈的一環做到最精深,而凱馳就有這樣的特性。 但除了埋頭研發,更大的挑戰,是抬頭看見世界各地的不同需求。 目前凱馳在全球有二十四座生產工廠和四座物流中心,布局相當完整;但每次進入新市場,卻是小心翼翼。 「我們會先觀察他們對清潔的標準、怎麼打掃等;像亞洲人窗戶喜歡向外開,歐洲喜歡向內,清潔的方式完全不同!」東南亞區總裁克勞斯.普梅耶說明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不同的清潔習慣要有不同的產品設計,如同必須適應環境的鳥嘴。 試水溫 觀察每個市場需求為了摸透不同地區的習慣、需求,凱馳在進入新市場前,會先找經銷商或代理商「試水溫」,做好準備後,才會設立由德國總部百分百控股的子公司。「我們不希望進入該市場以後又退出,我們想要的是長期經營。」普梅耶說。 凱馳台灣總經理陳永欽也表示,凱馳在一九八六年就在台灣有代理商,卻在十年後才成立子公司,就是想先先摸清市場。而堅持在各地設百分百控股子公司的原因,是希望能直接服務客戶,增加信賴感,也能就近觀察該區域的需求。台大經濟系副教授李顯峰表示,德國凱馳能成為隱形冠軍,除了技術特殊、重視研發,在不同市場中都能提供品質穩定的服務,更是關鍵。 「東南亞是一個被低估的市場!」普梅耶表示,未來在亞洲,將更鎖定東南亞國家市場,並在柬埔寨、緬甸等地成立子公司。 在台灣,不少產業領域都有著埋頭苦幹的隱形冠軍,但要讓企業規模再進化,進軍亞洲盃、世界盃,凱馳的物種演化模式,或許值得參考。 凱馳 成 立:1935年 創辦人:阿爾弗雷德.凱馳(Alfred Karcher)營業額:2015年約800億元新台幣產 品:高壓清洗機、地毯清洗機等約3000種清潔用品 撰文 / 黃家慧 |
兩年前,劍橋護老院爆出虐老醜聞,其職員涉嫌在露天平台上,把缺乏自理能力的女院友脫至全裸後,才推進室內洗澡,此情此景被護老院其他院友及附近大廈居民看到,被指嚴重侵犯私隱,引起社會關注。兩年後的今天,從多倫多回流香港的許承光(Samuel)跟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學系榮休副教授李家碩博士,設計了Sit & Shower(自動洗澡椅);讓長者們不但可以坐着洗澡減低跌倒風險,老人家更可透過專用app預先設定洗澡程序,不用別人落手落腳幫忙擦身,除了分擔照顧者的工作外,更重要是為長者挽回自尊。我點sell? 回港就是要創業 「喺加拿大嗰邊搵廠開模會較貴,相反喺香港好多嘢可以喺網上從內地訂返嚟,平差唔多成十倍。」今年三十七歲的Samuel操着半鹹淡廣東話,緩緩地說。十年前,原先在天然氣公司工作的Samuel回流香港,並找上其叔叔李家碩博士商討合作搞生意。「返香港就係一心要做自己想做嘅嘢,叔叔雖然大我三十年,但佢諗頭多多。」於是Samuel跟依然鬼馬的博士一起創立首盤生意,研發具透氣鞋墊的鞋款,一花就是九年,卻一直難以發圍。 深切感受老人苦況 一年多前,Samuel跟接近七十歲的博士正式把視線轉移在老人家身上。「我哋見到自己嘅親戚同朋友,上咗年紀後沖涼有困難,要人幫手洗私處又覺得尷尬,更嚴重嘅係會影響佢哋嘅情緒。」於是兩人成立了公司Human Washer,自資研發出為長者設計的Sit & Shower(自動洗澡椅),照顧者可預先在app中設定洗澡時間、水溫及是否洗頭等選項,更方便的是梘液能自動跟水混合,再由花灑噴出,省卻了搽番梘的動作。 老人院成最大市場「一月尾時我哋參加咗黃金時代展覽會,接觸到大約三十間老人院,有好多已表示有意合作做試點或者購買。」洗澡椅設計可安裝在坐廁上,原先希望較省位地安裝在家中,方便一些不想入住老人院的長者,但發現香港不單土地短缺,連人手也是。「有間較細型嘅老人院表示,佢哋每日要幾個員工,合共花三十個工時先可以成功幫所有老人家沖一次涼。」現時與沙田醫院已展開合作,醫院洗手間設計未來將配合洗澡椅,以分擔護士工作。 專家盤問 切忌閉門造車產品一定要多次試用才可出街E:香港資訊科技商會資訊保安召集人范健文(Eric)S:Human Washer創辦人許承光(Samuel)E:現在這個看起來算完整的產品,是屬於第幾代?S:大約是第四、五代,一開始時我們是希望在椅子前方放個箱子,用以放水及洗腳,但後來我們聽到別人意見,指希望整個設備是完全沒有阻礙,能更方便地把老人家運送及安坐在椅子,因此把箱子移除了。E:在開發及製造的過程上,有否邀請過一些老人家去參與試用?對我而言,我認為最差的是閉門造車,未來用家的用後感是很重要的。 S:我們三月初時跟一間在馬鞍山的老人院做了個試點計劃,那有助我們觀察用家的使用方法及反應,而他們之前反映了一點是希望椅子能更有效改善職員幫老人家洗澡的效率,所以我們六月尾會再跟老人院合作試新一代,到時會引入可靈活郁動的椅子,能兼容在自動洗澡椅之上,以方便他們把老人家從房間送到洗手間裡去。E:你覺得你何時開始可以衝出香港?S:透過擺展覽,我們已跟很多外國人見過面,有人表示想帶去日本,也有些想帶去歐洲,最近有美國的電郵問何時可以賣去那邊。同時我們已開始在新加坡宣傳及準備合作,做好香港市場後希望是先拓展那邊市場,因這些地方我們較熟悉及較近,相對較容易作出產品支援。 終極談判 解決日常所忽略的問題 我認為Sit & Shower能解決到很多我們平時不察覺的問題,在其概念上我已會俾八分。雖然他們仍在實驗的階段,但已經做到很完整的產品,加上已有目標用戶在試用,這點是很好,所以會另加一分。唯獨在用戶體驗上,例如椅子旁邊的設置可否再人性化一點,我認為是有修正及進步的空間,因此會減半分,整體分數是八點五分。最後是在收集用戶用後感等資料時切記要留意私隱問題,而我相信他們是有注意到的。 專家錦囊 五億創科生活基金可以點申請? 我今次所給的錦囊並非想幫政府賣廣告,只是創新及科技局剛好在上月推出了五億元的創科生活基金,雖然會較難申請,但作為一個於香港建立的產品,我希望Sit & Shower會是首個成功例子拿到這筆資金。根據創科局的說法,是希望有多些能幫助弱勢社群如失明、失聰人士的產品可以推出市場,而非只是流於概念之談。我可以大膽地說,他們現在走出去已經可以賣,所以我認為在申請上,他們已經很有優勢。這個基金最多能資助的是整個計劃成本的九成,或是五百萬元,以較低者為準,資助期最長為三年,包括一年開發期,及隨後兩年的營運期。如果取得了這筆資金,他們可以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發掘產品更多的可能性。 撰文:黃綺敏攝影: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