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階下囚」國美 (493)大股東黃光裕(圖),同國美現任主席陳曉正式開火單嘢,除咗街外人會話好睇,華華101%相信,國美小股東一定會話無眼睇!好似美資基金富達 (Fidelity)咁,喺呢單嘢(黃生喺獄中話要炒陳曉魷魚)爆咗出嚟之後第二日,即喺8月6號,已經喺場內以每股平均0.312美元(約2.434港 元),大手沽咗1.792億股,套現差唔多4.36億元,持股量由5.57%降至4.37%,低過5%,即喺以後減持都唔使再披露……識得用寬頻速度沽 貨,呢隻基金,應該喺做到嘢之流!點解咁講?家陣大股東擺明玩嘢,就算呢鑊基金股東肯出嚟投票撐國美董事會,過到呢關,點知黃生又有咩新招o架,換馬玩過 第二隻股好過。 李華華 |
||||||
| ||||||
本地老牌家族沽售磚頭,被譽為樓市見頂指標不無道理,九七前何東後人何鴻章出售布力徑大宅,傅老榕家族摸頂賣富麗華酒店是經典;至早前山頂何東花園以七十億易手,其實老家族後人繁衍,各有各睇法,見磚頭價飛升,點會唔牙癢癢,梗係想沽貨分錢啦 ,好似舊年起頻頻標售物業嘅福利集團,已沽售數十億貨,一幢幢咁賣,家族以前立法局議員何世柱為首,共有十兄弟姊妹,個個有番咁上下斤兩。原來去年九月通過特別決議,將福利地產申請自動清盤,透過一太,不斷標售旗下物業,旨在分錢,連伯爺何耀光喺南灣道嘅大屋都賣埋,所以好多地產經紀都好留意富豪爭產、族人反目嘅新聞,分分鐘有大生意做嘛! 南灣道這幢大宅建於五十年代,何家持有逾五十年,去年以八億賣出。(陳浩樂攝) 「香港人血液有水貨基因」 作為水貨車鼻祖,富利堡老闆黃毅力最有資格回應:「香港人有水貨基因係事實,但睇你點演繹,香港人不嬲都係機會主義者,邊度有錢搵就去邊,香港直頭係水貨之都,七十年代日本仔來香港掃勞力士,我哋叫佢做羊牯,八十年代到台灣人來掃話佢財大氣粗,九十年代歐美人士來掃名牌貨,二千年打後韓國加埋強國人殺到。我哋都去日本藥房掃貨啦,我都有樽日本感冒丸傍身!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往香港政府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家陣搞到買兩罐奶粉都要坐監,真係唏噓!」 唔好衰俾人睇 喺花旗,星巴克宣布,未來十年會用兩億五千萬美元幫員工攻讀網上大學學位,所有員工皆可受惠。其總裁預期起碼有兩萬五千名員工因而得到沙紙。可惜佢哋嘅香港員工冇行吖,否則點會搞出張咁嘅告示呢!香港人加油,千萬要爭氣,唔好衰俾人睇吖! 中環寸嘴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是各大有名食肆之VIP,喜歡研究已故及城中有錢佬對食之喜好,強調「貴」唔等如識食,自詡分享食經乃是提升讀者之水平。 無能廁所 唓!湯文亮轉倉去買中隻港交所就話係股神,八十億股票個倉,有幾多係佢家姐嘅先?買實股算咩股神呀?炒股梗係刀仔鋸大樹,唔好話我認叻,好似平保咁,舊年聖誕節前已升咗一輪,我喺七十八蚊左右,knock out(甩)咗我啲accumulator,再將賺到嘅去買平保嘅call option,咁平保一路升我都有貨喺手,家陣我又做咗decumulator,一百三十三蚊沽平保。講住咁多先,同你啲讀者分享咁多我又冇錢袋嘅。股市暢旺,名牌食府人氣都旺咗,呢個禮拜即管試吓近日好多鱔稿都寫嘅「禮賓傅」,用前特首個廚作招徠,標榜懷舊菜式。唔知係咪股市好,想試佢啲貴嘢都無貨,話賣晒喎!點咗鵝肝蝦多士、特首炒飯、老少平安、和牛炒四季豆,嘩,一個字:鹹得無道理,我估個廚以前喺特首府,煮慣俾啲老嘢食,老人家味覺退化,唔加鹹無味!食完呢餐晏,條脷揦住,我估塊超鬆脆嘅蝦多士,落咗唔少發粉呀。名牌食肆梗係要用吓個廁所,基本上𠌥低身個八月十五就貼住道門,最「渣」嘅係,傷殘人士廁所個英文——DISABLE都串錯字,無咗個D呀——DISABLED;呢個廚話晒喺特首府揸過鑊鏟,招呼過曾爵士,點解英文咁水?DISABLE可以話人係「無能」,男人入廁所撞到個咁屎嘅英文,特別敏感,「禮賓傅」賣懷舊菜式啫,哈,連英文都懷舊埋嘅! 億萬磚頭冇老婆名 英皇娛樂酒店嘅CEO余永焯,近日頻頻出手買豪宅,繼年初掃入三伙紅山半島,近日又幫襯新地買赤柱村道五十號,澳門賭場開放逾十年,英皇楊發大達,連佢馬仔都豬籠入水,難怪杜琪峯愛將黃卓玲○九年閃電下嫁呢位億萬打工皇帝,雖然為第三任老婆,似乎腳頭唔錯,婚後,老公單係炒賣物業就賺三千五百萬,手持無按揭嘅貨,未計升值都有億半,不過物業見唔到黃卓玲個名囉 ! 金牙大狀講嘢開水炮好過掟氫氣彈 監警會成員關治平認為對付示威者,開水炮好過開槍。佢係葉劉匯賢智庫嘅黨友,葉劉出身保安系統,關生加入佢嘅黨,認同其女強人作風,殆無疑問。關生個人資料透露,佢興趣之一係射擊,同葉劉肯定合晒何尺。按關生開水炮好過開槍嘅邏輯,開槍肯定好過掟手榴彈,掟手榴彈好過出迫擊炮,出迫擊炮好過投擲燃燒彈,投擲燃燒彈好過掟中子彈,掟中子彈好過掟氫氣彈,掟氫氣彈好過一鑊熟、冚家剷。究竟你想做乜先?古語有云,割雞焉用牛刀。班人上街示威啫,又唔係要同你死過,使唔使一嘢就話要開槍啊?恃住庫房有錢,警察武備不斷升級,莫非真係想逼到班人作反為止? |
去年8月,滙控宣布斥資25億美元(約194億港元)回購股份,把股價由50多元托高至去年12月的60多元,平均入貨價接近60元。 到今年2月,滙控公布去年業績,業績全面倒退,稅後利潤大跌九成,只賺約100億港元,期內股東權益暴跌過千億港元,差不多科科「見紅」。管理層為了「遮醜」,宣布再斥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回購股份,估計到本月中將耗盡,到時又要想其他辦法托價。過去幾年,不少美國大型上市公司業績改善,手頭現金充裕,便花費巨額金錢回購股份,令市場流通股份減少,每股盈利上升,藉此刺激股價向上。加上美國政府徵收股息稅,公司回購股份而不增加派息,也可以減輕稅務負擔。美國道指是以股價而非市值計算指數,過去一段時間道指持續向上,公司回購股份應記一功。近年這股回購歪氣蔓延至香港股市,一些恒指成分股也加入回購行列,其中最進取的是領展和滙控。早於2014年6月,領展已開始進行大規模回購股份行動,直至2016年3月已花費30多億元現金回購股份,試圖托高股價。到去年8月,又重施故技,再花費十多億元回購股份托價。換言之,領展至今已花掉約50億元回購股份,相等於約4%已發行股份。至於滙控,去年花掉194億元回購股份,約佔已發行股份的2%。回購的股份只是庫存起來,並沒註銷,日後可再找機會配售。今次再花78億元回購股份,則會全數註銷,不會庫存起來。本地上市公司手上現金充裕,又找不到什麼好的投資機會,理應把現金派發給股東,讓股東自己尋找出路。特別是香港沒有徵收股息稅,增加派息並不會增加股東的稅務負擔,故此節省稅款的理據不能成立。 即使公司管理層覺得股價偏低,值得吸納,也應該拿自己的金錢去購入股份,而不是用公司的現金去回購股份,人為地托高股價。公司管理層決定用公司的現金回購股份,其實是存着巨大利益衝突,監管機構理應正視問題。不少上市公司向管理層發出認股權證,容許持有人以指定股價認購公司股份。若然公司股價長期低迷,股價低於認股權證的認購價,認股權證便等同廢紙,持有人不會行使認股權。管理層動用公司的現金去回購股份,推高股價,而認股權證的認購價又沒有作出相應調整(例如回購4%股份,認購價便調高4%),持有人便可以從中取利。過去一個月,有報導指滙控一面回購股份,管理層一面沽貨獲利。行政總裁歐智華合共沽貨45萬股,套現約2,900萬港元。財務董事麥榮恩及風險管理總監繆思成,亦加入沽貨行列,二人合共套現約200萬港元。滙控管理層若然看好公司前景,又怎會沽貨離場?從過去十多年可見,金融市場「賤精」橫行,管理層不單沒有創造價值,還透過種種方法去推高股價,然後沽貨離場,享受退休生活。小投資者知道管理層的真面目後,自然也加入沽貨行列,令公司股價大幅下挫。2000年電盈收購香港電訊,大股東及管理層率先沽貨獲利,之後股價暴挫,值得股民引以為鑑。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