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20090910 50%黃金阻力沽貨日 Consilient Lollapalooza


From


http://consilient-lollapalooza.xanga.com/711687537/20090910-50%E9%BB%83%E9%87%91%E9%98%BB%E5%8A%9B%E6%B2%BD%E8%B2%A8%E6%97%A5/


今日沽左好多貨。

自3月開始, 我的買賣都幾頻繁,原因種種,但目標是活化資金,捕捉更多股票的變化,減少等待的時間及風險。背後的買賣目標,都是特定看好的某些行業/個別股票。這叫做長線投機吧。

叫什麼不重要,重要是有冇效。牛市賺錢並不難,蝕錢倒是不容易,所以短暫的獲利,只是紙上富貴。重要的是,周期過後,獲利/剩返多少。暫時表現不錯,報仇有餘,真的很不願意這些表現跟我只是擦身而過。

今日恒指創新高, 最高21322。距離由2007年10月30日高位31959, 2008年10月27日低位10676這跌幅的50%,21317,只有5點之差,之後便掉頭回落,陰燭收市。這些黃金比率阻力,信不信由你,但明顯不少交易員都以它為一重要坐標。

23.6%=15698(2008年12月,2009年1月、四月)
38.2%=18806(2009年5-7月三次試,第四次才衝破)
50.0%=21317
61.8%=23829
早前15700,18800也是明顯的阻力區,今次會否例外呢?不過,阻力是用來破的,冇話去到某一點就停(雖然歷史想也不少這些現象)。

說 真的,如果是看公司價值,我其實早就會轉向保守了。自17000後,我已想不到特別便宜的行業。然而,價錢很少到合理價就停,而是永遠都是由便宜到貴,由 貴到更貴,之後再到便宜。我的目標是捕捉升幅,長遠平均增值滿足不了。(恒指10年前今日13871,今日21069加埋3%股息,回報只有7.26%。 攪咁多野,這回報真令人滿足嗎?)

”好過放銀行”這信念,推動左資金不斷流入各種資產,基本上無論幾貴,都仲係好過”放o係銀行”,所以現時股市真係講個信字。大部份是投機,理會股東收益者少。這是A股化過程的一個現象吧。

我 觀察很多股票的表現。上年十月見底後,很多股票不斷上升,2009年1月至3月的跌時,其實只有指數股下跌,不少都能橫行,跌市的”廣度’減少了,低於 50天線的公司越來越少,之後出現大牛市。近來剛剛相反,指數自6月17000點節節上升,但創新高股份減少,低於50天線公司越來越多。今日創新高後倒 跌,表現差的股票遍地皆是,只有部份股票/行業出現極明顯的升幅。資金塘水塘魚,以現今的成交量,高處難以維持。

然而,看好的人並沒有減少,不少淡友也投降了而變成好友。20000以上,散戶也活躍了。復蘇已不是討論的問題,而是放在眼前的事實。美國ISM比預期好,竟可跌二百點,復蘇已被完全甚至過份反影了。


A股見頂種種,”政策轉向、若然未報、時辰未到”,升幅巨大,阻力當前,市場廣度惡化,地產商割愛求售,美匯跌速減緩,淡友變好友,好友滿貨在手,遠離250天線30%(16030),成交量背馳,基金Net Long 高位,財務顧問六月後大舉看好金磚四國。

中國CPI第四季轉向正數,刺激中央神經。同時出口復蘇,令中央刺激釋負。多空對決,要留意市場反應。10月是見底一周年,解禁巔峰期,歐美例牌高危期。十月可能出現重大轉向,不足為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7

中環在線:國美股東內戰富達沽貨無眼睇 李華華



2010-8-12  AD


 

「階下囚」國美 (493)大股東黃光裕(圖),同國美現任主席陳曉正式開火單嘢,除咗街外人會話好睇,華華101%相信,國美小股東一定會話無眼睇!好似美資基金富達 (Fidelity)咁,喺呢單嘢(黃生喺獄中話要炒陳曉魷魚)爆咗出嚟之後第二日,即喺8月6號,已經喺場內以每股平均0.312美元(約2.434港 元),大手沽咗1.792億股,套現差唔多4.36億元,持股量由5.57%降至4.37%,低過5%,即喺以後減持都唔使再披露……識得用寬頻速度沽 貨,呢隻基金,應該喺做到嘢之流!點解咁講?家陣大股東擺明玩嘢,就算呢鑊基金股東肯出嚟投票撐國美董事會,過到呢關,點知黃生又有咩新招o架,換馬玩過 第二隻股好過。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76

公司清盤沽貨分錢


2015-04-23  NM  
 

 

本地老牌家族沽售磚頭,被譽為樓市見頂指標不無道理,九七前何東後人何鴻章出售布力徑大宅,傅老榕家族摸頂賣富麗華酒店是經典;至早前山頂何東花園以七十億易手,其實老家族後人繁衍,各有各睇法,見磚頭價飛升,點會唔牙癢癢,梗係想沽貨分錢啦 ,好似舊年起頻頻標售物業嘅福利集團,已沽售數十億貨,一幢幢咁賣,家族以前立法局議員何世柱為首,共有十兄弟姊妹,個個有番咁上下斤兩。原來去年九月通過特別決議,將福利地產申請自動清盤,透過一太,不斷標售旗下物業,旨在分錢,連伯爺何耀光喺南灣道嘅大屋都賣埋,所以好多地產經紀都好留意富豪爭產、族人反目嘅新聞,分分鐘有大生意做嘛!

南灣道這幢大宅建於五十年代,何家持有逾五十年,去年以八億賣出。(陳浩樂攝)

「香港人血液有水貨基因」

作為水貨車鼻祖,富利堡老闆黃毅力最有資格回應:「香港人有水貨基因係事實,但睇你點演繹,香港人不嬲都係機會主義者,邊度有錢搵就去邊,香港直頭係水貨之都,七十年代日本仔來香港掃勞力士,我哋叫佢做羊牯,八十年代到台灣人來掃話佢財大氣粗,九十年代歐美人士來掃名牌貨,二千年打後韓國加埋強國人殺到。我哋都去日本藥房掃貨啦,我都有樽日本感冒丸傍身!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往香港政府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家陣搞到買兩罐奶粉都要坐監,真係唏噓!」

唔好衰俾人睇

喺花旗,星巴克宣布,未來十年會用兩億五千萬美元幫員工攻讀網上大學學位,所有員工皆可受惠。其總裁預期起碼有兩萬五千名員工因而得到沙紙。可惜佢哋嘅香港員工冇行吖,否則點會搞出張咁嘅告示呢!香港人加油,千萬要爭氣,唔好衰俾人睇吖!

中環寸嘴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是各大有名食肆之VIP,喜歡研究已故及城中有錢佬對食之喜好,強調「貴」唔等如識食,自詡分享食經乃是提升讀者之水平。

無能廁所

唓!湯文亮轉倉去買中隻港交所就話係股神,八十億股票個倉,有幾多係佢家姐嘅先?買實股算咩股神呀?炒股梗係刀仔鋸大樹,唔好話我認叻,好似平保咁,舊年聖誕節前已升咗一輪,我喺七十八蚊左右,knock out(甩)咗我啲accumulator,再將賺到嘅去買平保嘅call option,咁平保一路升我都有貨喺手,家陣我又做咗decumulator,一百三十三蚊沽平保。講住咁多先,同你啲讀者分享咁多我又冇錢袋嘅。股市暢旺,名牌食府人氣都旺咗,呢個禮拜即管試吓近日好多鱔稿都寫嘅「禮賓傅」,用前特首個廚作招徠,標榜懷舊菜式。唔知係咪股市好,想試佢啲貴嘢都無貨,話賣晒喎!點咗鵝肝蝦多士、特首炒飯、老少平安、和牛炒四季豆,嘩,一個字:鹹得無道理,我估個廚以前喺特首府,煮慣俾啲老嘢食,老人家味覺退化,唔加鹹無味!食完呢餐晏,條脷揦住,我估塊超鬆脆嘅蝦多士,落咗唔少發粉呀。名牌食肆梗係要用吓個廁所,基本上𠌥低身個八月十五就貼住道門,最「渣」嘅係,傷殘人士廁所個英文——DISABLE都串錯字,無咗個D呀——DISABLED;呢個廚話晒喺特首府揸過鑊鏟,招呼過曾爵士,點解英文咁水?DISABLE可以話人係「無能」,男人入廁所撞到個咁屎嘅英文,特別敏感,「禮賓傅」賣懷舊菜式啫,哈,連英文都懷舊埋嘅!

億萬磚頭冇老婆名

英皇娛樂酒店嘅CEO余永焯,近日頻頻出手買豪宅,繼年初掃入三伙紅山半島,近日又幫襯新地買赤柱村道五十號,澳門賭場開放逾十年,英皇楊發大達,連佢馬仔都豬籠入水,難怪杜琪峯愛將黃卓玲○九年閃電下嫁呢位億萬打工皇帝,雖然為第三任老婆,似乎腳頭唔錯,婚後,老公單係炒賣物業就賺三千五百萬,手持無按揭嘅貨,未計升值都有億半,不過物業見唔到黃卓玲個名囉 !

金牙大狀講嘢開水炮好過掟氫氣彈

監警會成員關治平認為對付示威者,開水炮好過開槍。佢係葉劉匯賢智庫嘅黨友,葉劉出身保安系統,關生加入佢嘅黨,認同其女強人作風,殆無疑問。關生個人資料透露,佢興趣之一係射擊,同葉劉肯定合晒何尺。按關生開水炮好過開槍嘅邏輯,開槍肯定好過掟手榴彈,掟手榴彈好過出迫擊炮,出迫擊炮好過投擲燃燒彈,投擲燃燒彈好過掟中子彈,掟中子彈好過掟氫氣彈,掟氫氣彈好過一鑊熟、冚家剷。究竟你想做乜先?古語有云,割雞焉用牛刀。班人上街示威啫,又唔係要同你死過,使唔使一嘢就話要開槍啊?恃住庫房有錢,警察武備不斷升級,莫非真係想逼到班人作反為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423

滙控一面回購管理層一面沽貨(2017/4/6) 林本利

2017-04-06  NM

去年8月,滙控宣布斥資25億美元(約194億港元)回購股份,把股價由50多元托高至去年12月的60多元,平均入貨價接近60元。

到今年2月,滙控公布去年業績,業績全面倒退,稅後利潤大跌九成,只賺約100億港元,期內股東權益暴跌過千億港元,差不多科科「見紅」。管理層為了「遮醜」,宣布再斥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回購股份,估計到本月中將耗盡,到時又要想其他辦法托價。過去幾年,不少美國大型上市公司業績改善,手頭現金充裕,便花費巨額金錢回購股份,令市場流通股份減少,每股盈利上升,藉此刺激股價向上。加上美國政府徵收股息稅,公司回購股份而不增加派息,也可以減輕稅務負擔。美國道指是以股價而非市值計算指數,過去一段時間道指持續向上,公司回購股份應記一功。近年這股回購歪氣蔓延至香港股市,一些恒指成分股也加入回購行列,其中最進取的是領展和滙控。早於2014年6月,領展已開始進行大規模回購股份行動,直至2016年3月已花費30多億元現金回購股份,試圖托高股價。到去年8月,又重施故技,再花費十多億元回購股份托價。換言之,領展至今已花掉約50億元回購股份,相等於約4%已發行股份。至於滙控,去年花掉194億元回購股份,約佔已發行股份的2%。回購的股份只是庫存起來,並沒註銷,日後可再找機會配售。今次再花78億元回購股份,則會全數註銷,不會庫存起來。本地上市公司手上現金充裕,又找不到什麼好的投資機會,理應把現金派發給股東,讓股東自己尋找出路。特別是香港沒有徵收股息稅,增加派息並不會增加股東的稅務負擔,故此節省稅款的理據不能成立。

即使公司管理層覺得股價偏低,值得吸納,也應該拿自己的金錢去購入股份,而不是用公司的現金去回購股份,人為地托高股價。公司管理層決定用公司的現金回購股份,其實是存着巨大利益衝突,監管機構理應正視問題。不少上市公司向管理層發出認股權證,容許持有人以指定股價認購公司股份。若然公司股價長期低迷,股價低於認股權證的認購價,認股權證便等同廢紙,持有人不會行使認股權。管理層動用公司的現金去回購股份,推高股價,而認股權證的認購價又沒有作出相應調整(例如回購4%股份,認購價便調高4%),持有人便可以從中取利。過去一個月,有報導指滙控一面回購股份,管理層一面沽貨獲利。行政總裁歐智華合共沽貨45萬股,套現約2,900萬港元。財務董事麥榮恩及風險管理總監繆思成,亦加入沽貨行列,二人合共套現約200萬港元。滙控管理層若然看好公司前景,又怎會沽貨離場?從過去十多年可見,金融市場「賤精」橫行,管理層不單沒有創造價值,還透過種種方法去推高股價,然後沽貨離場,享受退休生活。小投資者知道管理層的真面目後,自然也加入沽貨行列,令公司股價大幅下挫。2000年電盈收購香港電訊,大股東及管理層率先沽貨獲利,之後股價暴挫,值得股民引以為鑑。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27

近期你在買貨還是沽貨?

大家可能會發現,近期我很少討論股票投資。主因是近月股市慢慢爬升,不經不覺已經超過25,000點,邁向26,000點,而且即使美國加息與縮表也好像沒有出現太大的調整。



或許有人會問:「不是市旺就更應留意股市嗎?」
我的答案是。。。你說呢。

26,000點代表恒指大約為14.6倍市盈率與3.38厘股息率,這個水平按恒指歷史來看,大約是平均數,我覺得不算太高。當然,如果你認同林本利博士的分析,這個水平已經算是貴得很了,見《今天的恒指市盈率其實好高?》。

我的慢條斯理操作理念,正是當恒指市盈率於個位數字時密密入貨。於這個水平,不少對股票心灰意冷的人,或者連提也不想提。當時,不認同股票投資的朋友大有人在,無他,主因當時恒指市盈率處於個位數字已經一段頗長時間,中港股市被人一種「升不起來」的感覺,可能大家對物業投資更著緊吧。

同一班朋友,如今開始積極留意股票了,主因大概見到不少個股三兩天可以爆升,有種買中六合彩的感覺。這一刻,我卻停止買股票了,主動與被動收入令戶口的現金水平慢慢提升著,看著股市爬升,更有機會需要部署沽貨。

如今是否沽貨時機呢?還未到瘋癲時,不過我們可以自我檢討一下,當人人追入貨時,你的投資部署如何?是否早已於股市歷史低位與極之便宜時已經大手建立好倉?

繼續爬升,出現顛價,可能逐漸考慮沽貨。一般人會先沽出「獲利的」、「返家鄉的」,其實以前都有討論,這些考慮都是與你當年的「買入價」有關,而你的「買入價」與那支股票本身的價值沒多大關係。

有機會善價而沽的話,不妨考慮先沽「垃圾」,即一些你不喜歡的、變質的股票。另外,也可以配合個人投資組合考慮作一些調整,例如某類股票太重貨,而自己又不想持貨太側重一邊,也可以考慮高位調整一下。

低位入飽貨,享受著股息帶來的現金流,到高位又可以想更完善的財務操作,其實投資不用太複雜。基金經理等專業難以做到這個境界,因為他們多需要跑數,每年與大市比對業績。我只是一個散戶小薯,買股時機需與大戶作交易,交易雙方理念動機不同,才夠膽接他們的貨,在他們沽低股市時買貨。

顛價還未出來,不如讓子彈飛一會兒,繼續享受一下現金流入,何需急於把生金蛋的金雞殺掉,不如讓它把戶口內的現金繼續打高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583

名牌大學學業的迷信 /開始沽貨

最近多了時間和女兒談心事,發現她已經不是自己心中永遠的小女孩,有一段時間女兒讀書很笨,我決心讓她做過快樂笨小孩,衹是後來誤打誤撞,最後她升讀加拿打最高學府:如何教導子女從D到A

我們談到學歷只是一張進入好公司的門票,而真正能否在社會上突圍,仍然是個人對工作熱情投入程度。

時間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然而進入好公司仍然是在賣自己時間和青春,所以一份能完全控制自己時間的工作,才應是最值得投資。

女兒其實也受我們影響,知道工字是不會出頭,所以也希望有自己的個人事業,掌握自己寳貴的時間。
---------------------
在創業這戰場,並沒有所謂學歷或名牌大學之分,上至博士,下至小學生,又或拾A與零A都要在同一戰場上爭勝,如果以「機會成本」比較,名牌大學生包袱可能更不利。

除了熱誠外,創業者還要有樂觀和天真的性格,因為所創的業有沒有價值就在於能否解決顧客的問題,所以不停的問題就是創業者天生要每天要面對的事情,他要抱著永遠有解決和做得更好的方案的態度。

筆者最喜愛的時事評論家蕭若元最近也談到學業、聰明和發達的Correlation,自己非常認同,雖然蕭生的道理是如此簡單和直接,但當事情發生在個人身上,多會採不接受和妒忌代替改善趁機增加學問,例如:

為何自己是名牌大學,卻輸給另一個野雞大學的學生?

自己工作幾拾年才儲到一個物業,但另一個8、90後卻能短短幾年做到手持幾千萬或過億的物業?

自己持有某個專業資格,但另一個並沒有這專業資格的在這領域做得更成功?

自己生意有成,但揾錢卻不如另一個收租仔?

自己指出別人股票問題的理由天衣無縫,但這股卻升到無譜?

-------------------------
投資方面,本年至今組合上升超過20%,非常感恩和滿意,最近在高位沽了約15%的貨。

筆者不會認為股票不可以升幅大大高於自己計算的内在價值,也不會去估頂,此次行動只是希望減低組合風險。

我在投資班談過投資有兩個P,要Prediction 和Protection二者具備。
https://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ca/2017/06/blog-post_11.html

PE,Discounting Cash Flow等的估值方法是屬於Prediction,因爲它們都是一種對明天的預測,而PB則屬於Protection,它是說現在企業有多小實實在在的資產保護你已經投入的股本,而Yield就是二者之間,因爲它是歸還部分已經投入的股本,讓投資者的風險即時下降,但未來能否持繼同等的Yield再去減低風險,也是一種預測和期望,所以它是二者之間。

即兩支股價相同股票用PE和DCF計算的内在價值相同,回報相同但風險卻可以完全不一,價值投資的風險回報可以反比的說法和市場普遍認爲高風險高回報必然正比關係兩者相差之處也在于此。

最近筆者沽貨行動並沒有指定要做到現金和股票達某一個比例,我衹是打算提高組合的安全抵禦能力,因此轉到PB和Yield有吸引力的股票是我的目標,但因爲不容易尋找到,所以沽貨後的資金暫時仍然停泊在現金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113

4月成功高位沽貨 一年袋近百億 馬化騰再沽騰訊套32億

1 : GS(14)@2015-09-25 00:37: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24/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港股毫無復蘇舻象,上市公司大股東都已經等不及低位拋售為上。今年4月成功捕捉高位沽貨的騰訊控股(0700)主席馬化騰,上周四(17日)起更一連4個交易日減持逾2300萬股,套現32億元,加上去年底及今年4月的數次沽售,馬化騰過去一年內套現近100億元。有分析員表示,今次馬化騰沽貨數量並不多,可能只是個人投資需要資金,目前騰訊發展情理想,投資者毋須過分憂慮。

連續4交易日減持 持股降至9.37%

據聯交所資料顯示,騰訊主席馬化騰於上周四(9月17日)起至本周二(9月22日)連續4個交易日分別減持騰訊600萬股、686.94萬股、493.9萬股以及604.18萬股,合共2385.02萬股股份,每股沽出平均價在133.4元至135.5元之間,共計套現32.04億元,持有股份比例由9.62%降至9.37%。

4月沽貨後即見高位

馬化騰過去一年多次沽貨,其中尤以今年4月份捕捉時機最為準確,當時正逢騰訊持續炒高之時,其在9日和10日分別以159.8元和162.3元高位沽貨,而就在下一個交易日即4月13日騰訊創出年內最高位171元後,股價便開始呈現下行趨勢。6月A股最為瘋狂期,騰訊股價亦無起色,至7月和8月跌勢加劇,至今5個月內市值已蒸發3600億元。

騰訊昨日一度跌2.4%,午後拗腰彈起,跌幅收窄。過往馬化騰沽貨舉動頻繁,去年12月2日至5日期間,亦曾連續減持騰訊,涉及共2511萬股,每股平均價介於118.6至119.97元,套現近32億元,持股由10.13%降至9.87%。市場得知消息當日騰訊股價一度下挫,但翌日即反彈。

易方資本:驚被拖累 阿里解禁前售股

是次馬化騰減持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之前,易方資本投資總監王華認為,可能馬化騰預感之後出台的互聯網政策未必有利於騰訊,另外一種可能性是,阿里巴巴的股份解禁期為周一,可能他不看好阿里巴巴解禁後的股價表現,顧慮會拖累騰訊,所以上周開始減持。

另有分析員表示,此前馬化騰與投行有對賭的一些協議,需要沽貨,未知是否又有新的協議。但以持股數來看,沽貨量並非很多,可能只是個人投資需要資金,而進行處理。減持行為短期可能對股價會有一些影響,但若視乎騰訊發展,又不用過於憂慮。

明報記者 武君
2 : GS(14)@2015-09-25 00:37: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24/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雙馬」馬化騰及馬雲(圖)在內地齊名,但兩人行事作風卻南轅北轍;與馬雲的高調行事及引人注目比較,馬化騰在騰訊(0700)以外的投資卻少有受人注意,直至最近一年頻繁沽貨套現,才開始傳出小量私人投資信息。

今年4月份,在內地上市的健康元發公告稱,馬化騰伙拍百仕達(1168)大股東歐亞平以間接方式入股健康元藥業集團,通過該公司第二大股東鴻信行持有集團約4.81%的股份,涉資約人民幣10億元。

健康元主要從事「太太口服液」的生產和銷售,有內地媒體報道,健康元董事長朱保國與馬化騰私交很好,去年銀監會批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成立時,朱保國名下的百業源亦是其中一名股東。

4月伙百仕達大股東 10億入股健康元

除了醫藥行業,亦有報道指出,馬化騰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雙馬」均有參與內地保險巨頭平安保險(2318)去年底的「史上最大」配股。當時平保向不超過10名投資者,增發5.94億股股本,預計集資約368億元,以用作補充資本金及營運資金,為發展互聯網金融提前好做好資本準備。而此次配股已是包括平保主席馬明哲在內的「三馬」第三次合作,之前三人曾一同設立互聯網保險公司——泷安在線及共同投資華誼兄弟,惟前兩次馬化騰都是以騰訊名義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566

滬股通單日走資39億 7月後新高 連續13日淨流出 分析:趁高沽貨

1 : GS(14)@2015-11-08 23:49:4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06/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上證綜合指數昨日再升1.8%,自8月底以來首次重上3500點水平,滬深兩市成交近1.4萬億元人民幣,亦是8月以來最多。然而,日前錯炒人行舊聞的港股,面對A股回暖卻無動於中,全日好淡爭持,收市微跌2點。滬股通更連續13日賣盤多於買盤,昨日北上通道走資38.8億元人民幣,創7月8日「股災日」以來淨沽出金額最多的一天。

明報記者 廖毅然、顧冷冰

A股銀行股及保險股昨日普遍上升,成交增加亦令券商股受追捧,基建及旅遊股等均做好,上證綜指昨日最多升3.6%,但收市升幅縮窄了一半,收報3522點,升1.8%或63點,見8月21日以來的高位,並大致回補8月24日的下跌裂口。深證成指升0.46%,深圳創業板倒跌0.76%。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37萬億元人民幣,是8月中以來最多。

A股回暖 外資反應冷淡

然而,海外投資者對A股回暖較為冷靜,滬股通已連續13日用剩額度,即賣盤多於買盤,昨日單日走資38.8億元人民幣,而89.48億元的滬股通總成交額當中,超過七成更是賣出成交額。13日以來,滬股通合共走資151.92億元人民幣,令總額度的餘額,回升至1705億元(見圖)。

安信國際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韓致立表示,內地再度炒作國企改革,憧憬軍工及電訊板塊再有合併,顯示內地投資者逐漸回復信心,但海外投資者經今年中的一役後,對這些概念性的消息已無甚反應,反而逢高便沽。

港股好淡爭持 倒升後倒跌

恒指昨現「十字星」走勢,反映好淡爭持,早段一度跌穿23000點,但其後又曾倒升127點,收市跌2點至23051點,全日波幅僅220點。國指升56點至10617點,大市成交減至843億元。資金炒作合併概念,刺激聯通(0762)升6%。

交銀國際首席中國策略師洪灝指出,A股尾市急回,反映獲利回吐盤較多,基本面一日沒有好轉,內地投資者都只是短線炒作,現階段不宜入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71

可場外沽貨 或須大折讓賣

1 : GS(14)@2016-02-03 14:41:31

【佣金較高】長期停牌股份,股東沽貨套現苦無出路,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倉內有極少量四環醫藥(460)股份,停牌至今價值只能「當零」。律師許天福持有4萬股南華早報(583),指公司即使向阿里巴巴出售媒體資產,小股東縱不滿亦無法沽售離場,資金亦遭凍結「大石責死蟹」。有基金經理表示,長期停牌股份理論上可以透過OTC(場外交易)形式自由買賣,賣家可自行物色買家及商議作價,雙方經證券行、律師等見證交易,或到中央證券登記處自行辦理轉名手續。投資者亦可委託證券行物色買家,佣金當然較處理正常股份高,惟散戶一般持股不多,出售所得未必可抵銷交易成本。



李河君曾場外賤價沽股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指,「啲人唔係傻,會用咩價去接?一定大折讓。」該不具名基金經理指出或有例外,如南華早報(派特別息)折讓可減少。漢能(566)股價曾飆升至最高9.07元,但停牌逾半年後,主席兼大股東李河君於場外以每股0.18元人民幣(當時約0.216港元)的「賤價」,套現5.4億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3/19477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25

政策概念弱 港股本周上望20800 分析:投資者應趁「兩會效應」沽貨離場

1 : GS(14)@2016-03-07 23:07:33

【明報專訊】兩會上周已正式召開,「十三五」規劃草案中,明確表示要大力推動六大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加上內地官員多次為股匯維穩,除指中國經濟絕不會硬?陸,外匯儲備減少亦僅屬「藏匯於民」,兩會能否繼續刺激中港兩地股市本周上揚? 有市場人士認為,工作報告僅屬「老調重彈」,且「兩會效應」已較以往小,故料恒指本周上望最多20,800點。



明報記者 徐寶文

全國政協委員及人大代表會議已經召開,於「十三五」規劃草案中顯示,明確推動六大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今年兩會對市場的刺激作用不大,因為報告內容僅屬「新瓶舊酒」。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每年兩會的內容亦十分相似,故「兩會效應」已大幅減弱,正如「乒乓波越彈越低」;而且上周五(4日)上證綜指及深成指「一升一跌」,反映內地部分投資者並不對兩會感興奮。

黃國英:中小企值博率不高

黃國英認為,該六大戰略新興產業,相信只有超大型企業如騰訊(0700),股價才會因「兩會效應」有顯著升幅;但對於中小型公司,則受目前疲弱的經濟環境拖累,資金募集方面較以往困難,故值博率不高,投資者反可以趁輕微的「兩會效應」沽貨離場。

耀才:首選「互聯網+」環保概念

耀才證券(1428)研究部經理植耀輝亦稱,許多受惠板塊已經偷步炒上,投資者不宜高追,建議作中長期部署,當中首選「互聯網+」及環保概念板塊,如騰訊、光大國際(0257)等。

人行副行長易綱再為外匯儲備流失作解釋,指僅屬「藏匯於民」,不過似乎仍未能給予市場信心。黃國英指,事實上內地資金仍持續流出,「中國式量寬」亦推高市場的槓桿水平,對市場並不健康,故建議投資者在兩會這兩周期間,仍採取「審慎樂觀」態度,手持股份可趁機獲利離場,他預估計恒指本周將在20,000點至20,800點上落。

本周藍籌公布業績 影響後市

此外,植耀輝亦同樣預料恒指本周將於上述水平浮動,因除兩會提及要大力推動的六大戰略新興產業屬「老調重彈」外,本周藍籌股將陸續公布業績,?且由於外圍以及油價後市未明,加上美國將於下周議息等,均相信會影響恒指走勢。

(2016兩會專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7/news/ea_ea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