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电力集团进入 西藏加快水电开发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7/3NMDAwMDIxODc3NA.html
“果多水电站处于预可研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可批下来,环评报告同时也在做,装机容量为16.5千瓦。”1月20日,昌都地区“三江办”夏主任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说。
果多电站由华能集团在澜沧江上游开发,是扎曲规划河段的第二个梯级电站,一旦获批,将是除藏木水电站外,西藏进展最快的水电站。
近日,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文汉表示:“为了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工程,我们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藏木、老虎嘴、果多、多布四座水电站。”
据《西藏日报》报道,根据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规划,初步规划开发25个梯级电站。目前,7个梯级电站初堪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叶巴滩、拉哇、苏哇龙三个梯级电站预可研工作全面开展。“十三五”末,将基本建成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和藏东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西藏水资源丰富,可开发水电资源达1亿千瓦,此前受制于多重因素一直处于未开发状态,而随着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目标的提出,西藏水电开发已进入预热阶段。
“为了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必须达到3.8亿千瓦(含抽水蓄能5000万千瓦)。”早在去年下半年,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说。
然而,目前,中国水电装机容量2亿千瓦,在建规模为7000万千瓦(含抽水蓄能),还有约1亿千瓦需要建设。
缺口怎么补?西藏的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就有1亿千瓦。来自英大证券电力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称,到2020年,全国水电开发程度将达到82%,其中西部水电开发占比重将达到67%。
1.四大电力集团进入
去年11月12日,藏木水电站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和去年通过发改委核准的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一起,冻结两年多的水电开发终于解禁。
藏木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是西藏第一座在建的大型水电站,计划2014年投产发电。
在西藏,华能瞄准的还有澜沧江上游。“除果多外,澜沧江上规划的古水、入梅、侧格三个梯级电站预可研工作已经开始。规划报告上这条江藏内有7个电站,古水跨西藏和云南。”夏主任说。
华电则把持了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拉哇、苏哇龙三个电站也在预可研。金沙江上游共规划了6个电站,国家点名这三个要纳入‘十二五’规划,力争开工。”他说。
另一说法是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共布置了8个梯级电站,分别是岗托、岩比、波罗、叶巴滩、拉哇、巴塘、苏哇龙和昌波电站,总装机898万千瓦。
按照华电的计划,未来10年,在西藏的水电投资总额将达1200亿元,力争2020年投产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
大唐瞄准了怒江。“怒江的后期还待加深。”1月20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院项目经理熊礼奎在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西藏段流域规划报告和环评报告年内完成,俄米、怒江桥等梯级工程在做预可研。
去年5月,国电集团在拉萨注册成立分支机构,开发西藏帕隆藏布(含易贡藏布、拉月曲)流域和尼洋河流域水电资源,以及雅江仲达、冷达、朗镇电站,初步规划总装机约1890万千瓦。
各大水电巨头抢滩西藏,源于其巨大的开发潜力。
西藏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平均功率20136万千瓦,占全国的29%,居全国首位;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4000万千瓦、占全国24.6%,居第一。截至2007年底,全区已建水电站装机容量不足60万千瓦,水电开发利用率仅0.4%左右,还是一片处女地。
然而,该地水电开发一直滞后。2005年,华电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华电成立了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筹备处。叶巴滩、苏哇龙和巴塘三个电站设计报告原计划2008年10月底前完成,但进度大大推迟。
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院副院长职小前看来,“我们对该地区水电开发的政策导向不够明确,”是导致许多河流(或河段)水电相关审批滞后的主要原因。
2.加强前期论证
有人说,如果把青藏高原比喻成地球上一颗高昂着的头颅,那么横断山脉就是皱纹最深的地方。
褶皱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昌都地区是三江流域的发源地,华能、华电、大唐发力之处,昌都成了西藏水电开发的主战场。
西藏水电开发,技术曾是最大难题。早在1988年,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陈传友曾发表文章《西藏可否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但这一问题至今仅限科学研讨。
常年穿越在川藏的职小前认为,西藏水电开发在技术上,已不存在制约因素。
他 说,根据实地查勘情况分析,主要将面临四个问题:一是高地震区。二是覆盖层厚,超过了300米,面临在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如何确保稳定和安全。三是高水 头、大容量的机组制造。目前世界最大的水轮机组也就是70万千瓦的单机容量。四是大跨度的地下洞室群的建设。现在,无论是设计、施工和设备制造,我国已有 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同时,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也结合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对许多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已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鉴于此,西藏很多水电项目还处于前期论证阶段,并没有急于上马建设。据了解,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地区水电开发正在开展规划阶段的前期论证,项目建设还有10到2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还有时间研究。”他说。
在移民问题上,熊礼奎介绍,三江上游移民人数不多,因人口本来就少。如怒江,总共只有几十户人家需要搬迁。
“移 民估计还是长期扶持,现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和库区移民安置办法,但各省有调整,如云南有1618政策。”夏主任说,水利部2009年曾到青海、甘肃、云 南、西藏等西部省市和自治区调研,但新的移民调整方案还没有出台。记者致电昌都地区水利局,因相关负责人出差采访未遂。
有人提出,为了解决移民的贫困问题,中国政府应探索“投资型移民”政策。即将应补偿移民的经费不是一次性给移民,而是作为投资(股份),获取水电开发的长期效益,安置费用先用借款的方式解决。
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投资型移民”方法还需要解决“流域统筹”的管理机制和经费“持续增加”的来源问题。
新华社报道认为,西藏水电工程开发过程中注入的大量移民资金,可改善移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水电开发和“藏电外送”中所获得的电力电量和财政收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必将促进西藏国民经济的整体跃升。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一直承担三峡库区移民补偿定价的调研。其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水电开发对移民的“一次性补偿”,很难保障移民长期生活的要求。用于移民安置的费用占总投资比重将提升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水电开发投资企业需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3.电力输送方案
和新疆一样,西藏的水电一旦开发,如何长距离送到东部?
据新华报道,《西藏水电开放和外送有关问题研究》的研究报告日前已经完成,根据这项研究成果,藏电外送主要方向为川渝、华中东四省和广东;主要外送电河流为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上游及雅江干流和主要支流。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为藏电外送提供了网络平台。”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总经理晏志勇说。
晏志勇认为,西藏水电的电力市场可能主要在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
西 藏水电的电力电量外送及消纳初步考虑有两种方式:—种是接力式,即澜沧江、怒江上游水电开发后送电云南,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后送电四川。另一种是直送式, 即通过特高压输电系统直接将藏电送电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送电方式也将越来越现实。
“华电集团已和国家电网达成协议,金沙江上游的水电从四川、重庆电网送到华中。怒江、澜沧江的电力输送正在研究,确实有可能从云南通过南方电网送到华南。”夏主任说。
水電提速困局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1-04-24/110700987.html
按照中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的承諾,到2020年,中國的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需佔到15%左右。要實現這一承諾,其中水電需貢獻1.3萬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而2010年全國水電發電量為6863億千瓦時,「十二五」時期水電提速成為必然。
但「十一五」時期制約水電開發的矛盾並未得到緩解。為拉動GDP和財政收入增長,掌握水電電源點分配權的地方政府有意放任企業的無序開發行為,使「未批先建」亂相叢生。
發電集團難掩投資衝動,竭力拚搶電源點,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一旦出現水庫移民穩定和生態環保問題,地方政府和業主則往往失措,一方面坐等中央政府補貼,另一方面借移民和生態問題,水電企業就此要求上調上網電價。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曾撰文表示,從戰略層面講,水電開發要提速,就必須改革,其關鍵就是讓電價通過市場交易產生,而不是由 政府審批定價。政府按照發電方式及成本等來確定電價,往往致使火電價高,清潔的水電反倒低廉。另外,新建成電廠不論低價和高價上網,均與銷售電價水平無 關,這與目前終端電價主要通過「煤電聯動」與電煤價格掛鉤相關,結果造成新增加的水電發電量執行了低電價,全社會卻並沒有享受到水電低價的實惠。
突破最初的政策限制之後,水電產業又落入到一個更難突破的利益困局之中。在市場化的水電開發體系,與發改委主導的水電電價定價機制之間,在不斷高企的水電開發成本與電網寡頭壟斷之間,水電開發體系愈加扭曲。
關乎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然懸起:要實現2020年的國家能源調整承諾,水電承擔著最大的份額,決定著戰略的成敗,改革的情勢已不容擱延。
4月的北京正值春暖花開時節。
8日,一場關乎水電開發未來走向的協調會正在國家能源局召開,出席人士包括了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新能源司人士、五大發電集團相關負責人、水電專家和水電大省發改委的主要官員,中國水電行業的主要決策者和參與者悉數到場。
會場之內唇槍舌劍——地方政府和水電投資企業打起了「嘴仗」。
2010年底,國家三部委聯合出台「各地停止執行自行出台的水能(水電)資源有償開發使用政策」。地方政府明言反對——此舉收縮了地方政府權限,打擊了西南各省開發水電的積極性,會導致地方扶持力度減弱。
水電開發企業針鋒相對——地方政府手握水資源開發分配大權,為實現地方利益最大化,放任企業惡性競爭,權力尋租空間日益加大,讓投資企業無所適從。
爭議聲中,正在復甦的水電開發進程何去何從?
2010年以來,中央政府逐漸釋放出「優先發展水電」的信號,受阻四年之久的水電開發迎來轉機。但僵局甫破,亂局又顯,地方政府與投資企業間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水電開發亂象叢生,不僅無序發展、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環保、移民也多有隱憂。
「水電開發現在是一片混亂。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水電發展將面臨很大障礙。」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對《財經》記者說。
而根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關發展規劃,隨著水電開發任務越來越緊迫,業已存在的亂局有愈加迷亂之勢,若得不到妥善解決,水電開發將如「籠中困獸」。
《財經》記者瞭解到,上述國家能源局會議結束時,作為中央決策部門代表的劉琦強調要加強「討論研究」,並部署相關處室會後調研形成報告,但對於地方政府與投資企業之間的爭議並未明確表態。
會議結束後第四天,媒體盛傳劉琦將接任中石油掌門。但誰將接掌劉琦在國家能源局的工作,尚無權威渠道予以定論。
外界擔心的是,若國家能源局所擔負的化解地方與水電開發企業矛盾的協調工作被擱置,水電亂局的破解將更加遙遙無期。對於水電長期發展而言,更核心的問題還在於,現行的水電電價形成機制,使得水電上網電價長期低於火電,不利於水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至今,水電上網電價仍依照成本核算,下游電價被控制導致電力需求波動無法傳導,水電開發亦無法按照市場化原則有效操作。地方政府與水電企業累積的矛盾又在環保、移民等敏感領域彰顯。如此反覆,水電開發已走入一個越來越難化解的惡性循環之中。
「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投資不差錢,我們的問題卻是體制不順。」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對《財經》記者分析,如果電力體制不進一步改革,不真正建立起電力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水電大發展就是一個難解之局。
開發破繭
大型水電建設週期一般十年左右,要解減排之憂,2012年是個關鍵節點
「火電做規模,水電做實力,風電作秀。」一位電力央企高層私下裡對《財經》記者說,言語間難掩對水電開發的投資衝動。
過去四年,這一沖動一直被決策部門壓制。
2007年,國務院會商五個特大型(百萬千瓦以上)水電項目。第一個上報的是一家民企,為渲染項目獲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報告人毫無隱瞞地介紹了工程進展情況,但其未批先建的違規行為引起決策高層震怒,其餘待報的四個項目同時被壓下。
第二年上述項目預備再過會時,汶川地震發生,「三峽水庫、紫坪鋪水庫造成地震」等傳言甚囂塵上,決策高層備受困擾,項目審批再度擱淺。這一決策傾向傳導至國家和地方發改委,百萬千瓦以下的大型和中小型水電項目亦獲批寥寥,水電開發一片蕭然。
直至2009年,百萬千瓦以上級別的水電項目仍無一獲准。2010年,減排壓力日漸增大,更環保的水電重歸決策者視線。畢竟,水電是目前技術成熟度最高、上網電價最便宜、長期收益最穩定、減排見效最快的清潔能源,是中國不得不做的一個最優選擇。
企業訴求亦如是。業內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目前五大發電集團的贏利均倚仗水電。
2010年,五大發電集團平均利潤總額達44.3億元,但因煤炭價格持續攀升導致火電領域大面積虧損。與此同時,國家考核電力企業的可再生能源指標主要是發電量,水電因其利用小時數(設備滿負荷運轉)較高,故成為各發電集團調整結構的首選。
政府也在不同場合不斷釋放出「優先發展水電」的積極信號。
2010年,時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多次表示,爭取到「十二五」期末,水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佔比重達到6.5%左右。照 此推算,到2015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將在2009年1.97億千瓦的基礎上增至2.84億千瓦,年均新增裝機容量1450萬千瓦。
同樣在2010年,陸續有十個特大型水電項目獲准開工,分別位於四川的大渡河、雅礱江和云南的金沙江、瀾滄江,裝機容量從200萬千瓦至1200萬千瓦不等,單個項目的投資額在120億元以上,最高達568億元。
「中國水電迎來了一個比較好的時期,正逐步從陰影中走出來。」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二灘公司)總經理陳云華對《財經》記者說。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亦認為,「十二五」規劃中,水電項目開工目標由1.13億千瓦上調至1.63億千瓦,提升高達44%,如果兌現,將大幅高於市場預期。
按照政府此前承諾,到202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將佔一次能源消費的15%。這意味著,到202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將提升至3.3億到 3.8億千瓦,較「十二五」時期再增長30%以上。屆時,水電將佔全國非化石能源三分之二以上,每年將提供1.3萬億千瓦時發電量。
目前,水電裝機總容量僅超過2億千瓦,在建項目總裝機容量約為7000萬千瓦,年發電量保持在六七千億千瓦時。要實現上述目標,水電總裝機容量須在現有基礎上翻番。
王駿告訴《財經》記者,總量上看,水電建設項目雖不少,但相較減排目標,還遠遠不夠,實現預期承諾很有問題。
他表示,鑑於水電減排的遞進過程,要達到減排額定數量,起碼比預期滯後兩年,所以2016年開工的大型水電站對2020年的發電量已無貢獻。如 果2012年前水電項目不能抓緊開工,屆時能否完成建設就存在很大疑問。「未來十年,要在目前的發電量上翻一番,可目前的電量已經是過去61年的總和。」
「這兩年是關鍵,如果水電開發中的各種矛盾沒有理順,優先發展水電將淪為空談。」張博庭對《財經》記者說。
地方算盤
為拉動GDP和財政收入增長,地方政府放任企業的無序開發,「未批先建」亂相叢生,令開發企業無所適從
四川省一位州府領導曾私下「教育」某水電開發企業高層:「你只要開個車過去,把它動起來,哪怕是修一個廁所,我都可以寫進政府匯報材料,這就說明落實了工作,可以向上面交代。你老講什麼勘探、設計,講科學,講技術,沒用。」
這位地方政府負責人說,一旦項目工程被寫進政府報告,其他企業便無法再搶走,而項目預算投資也可被計入地方當年投資總額,「企業和政府雙贏」。
地方政府之所以「膽大妄為」,源於其手握水資源分配大權。
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之際,國務院頒發5號文件,以平衡各發電集團水火資產、水能利用效益最大化為目的,對全國大江大河進行了粗放式劃分,提出「一條江以一家公司為開發主體」,鼓勵梯級開發。
此前,主要干流上均已建立相應的水電流域公司,比照這些公司在電改之後的歸屬,國務院將主要河流分別劃給各發電集團,其中瀾滄江歸華能、大渡河 歸國電、烏江流域歸華電、紅水河歸大唐、黃河上游歸中電投、金沙江歸三峽公司、雅礱江歸二灘公司(國家發改委曾單獨發文將雅礱江唯一授權給二灘公司)。
但文件並未對流域上具體電源點的劃分做出更細緻安排。在實際操作中,電源點分配權落至各省發改委。
一座特大型水電站的建設週期一般需八年至十年,而一屆政府的任期最長也不過十年,領導們不願看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景象。再加上出於拉動 GDP和稅收增長的政績考慮,省政府力推水電站「全面、同步」開發,這顯然不是一家投資主體可以包攬,為其他企業蜂擁而入、爭相開發提供了條件。
目前,水電投資成本約為每千瓦6000元至8000元,一座百萬千瓦以上水電站投資至少在100億元以上。假如一年內同時開工數個項目,一個地區僅水電投資就可能突破1000億元。
同時,水電站在建設期與運行期分別要繳納營業稅和增值稅,稅率各地不一。在四川,水電建設期需繳納建安營業稅(3.2%)、印花稅、個人所得 稅、房屋租賃稅、耕地佔用稅(今年已提高至24元/平方米)等,一座裝機容量260萬千瓦的水電站所需繳納的建設稅費超過20億元。
建成後,按30年經營期計算,增值稅(17%)、教育附加費、地方附加費等各類上繳稅費總計高達407.6億元,該水電站年均須繳稅費14億元。
《財經》記者瞭解到,由於分稅制安排,水電站大部分稅費將會繳至項目註冊地,這對地處偏遠又無大型工業的部分州、市、縣而言,是一筆巨額財富。
於是,在省發改委「利益至上」分配電源點、鼓勵同步開發之後,省以下各級政府亦紛紛為水電建設的全面開花大開方便之門。
按照正常程序,水電建設在獲得核准前只可進行前期規劃設計和「三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平整土地)、「五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通氣、通訊,平整土地)等工作,待獲得核准後才可進行主體施工。
但地方各級政府一般都會默許甚至慫恿企業邊施工、邊申請核准。「地方讓你幹,沒有核准,你也可以干。地方不想讓你幹,你核准了,也不讓你幹。」一位從事水電開發的大型電力央企地方分公司總經理對《財經》記者表示。
這正是目前輿論關注的水電建設大面積「違規開工」的深層次原因,也直接導致「十一五」後期水電核准的停頓。
可是,一旦地方政府的訴求得不到滿足,麻煩也就不請自來。
2010年9月至12月,國電大渡河公司(下稱大渡河公司)旗下大崗山電站便遭遇了來自地方政府的麻煩。同屬大渡河公司的瀑布溝電站恰處涼山州 和雅安市的界河上,為爭搶稅源,兩地均要求瀑布溝電站在當地註冊。雅安市以被淹沒土地面積大、牽扯移民數量多為由努力爭取,但大渡河公司遲遲沒有作出決 定。
由於瀑布溝電站已投產發電無法干涉,雅安市就對位於當地的大崗山電站的林地、土地、安全、稅收等一系列項目進行傾查,隨後以「未核准」為由叫停電站建設。據大崗山電站負責人介紹,停工三個月,電站直接損失約五六千萬元。推遲三個月發電,間接損失高達數億元。
經此一役,瀑布溝電站終在雅安市註冊。註冊後,雅安市又提出其他訴求,經四川省政府和國電集團領導親自協調、滿足其要求後,工程以原貌復工。
一位業內專家對《財經》記者直言,個別地方政府甚至會不配合移民安置工作或默許移民鬧事,促使投資企業滿足地方利益訴求。知情人士稱,有的鬧事移民就是當地縣級領導的親戚或朋友。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善於拿移民說事兒,實質卻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需求,並不是真正為移民考慮。
前述負責人指出,水電工程建設的最大制約來自地方政府,「如果它能給你提供好環境,建設就能順利開展。反之,企業寸步難行。」
電源點爭奪
倚仗水電贏利的五大發電集團,難掩新項目投資衝動。但竭力拚搶電源點後,留下的卻是資源利用效率低下難題
「大傢俬下曾有個約定,你不到我這裡來,我不到你那裡去。」大渡河公司內部人士對《財經》記者說,但各大發電集團對水電資源的飢渴不言自明。
摸清地方政府對水電項目的急切心理後,企業的「君子約定」自然被打破。五大發電集團爭相將觸角延伸至「他人地盤」,「搶點就是王道」,積極遊說地方政府跑馬圈水。
一位不願具名的水電開發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企業爭搶電源點時往往承諾「馬上開發」,對於地方政府而言,齊頭並進建設所帶來的投資與GDP拉動,顯然比有序的梯級開發更有吸引力。
2003年1月12日,大渡河公司高層與四川省政府簽訂大渡河開發戰略協議,自認為該流域所有電源點均已落袋,可安心推進滾動開發計劃。
豈料僅過半年,大唐高層入蜀遊說,稱「將支持四川經濟發展,希望省政府能劃分站點」,並承諾「馬上開發」,長河壩電站和黃金坪電站即被其收入囊中;再過半年,華電高層又以相似理由說服四川省領導,獲得瀘定電站開發權;緊接著,中旭集團爭得龍頭石電站開發權。
目前,大渡河上共有國電、大唐、華電、華能、中旭集團等五家投資主體,其中的硬梁包電站和老鷹岩電站,因華能與國電爭執不下,四川省政府難作取捨,於2009年決定以交叉控股方式交給兩家共同開發。
大渡河公司內部人士感嘆,「和政府簽協議,也有效,也無效。」業內人士形容:「誰下手快,誰搶到的站點就多。」
如今,黃河上游北幹流、金沙江、瀾滄江上中游、大渡河、珠江水系幹流等主要水域的電源點已瓜分完畢,部分已開工或投產發電,部分正在開展項目前期規劃。
但這仍無法滿足電力巨頭的龐大胃口。《財經》記者瞭解到,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等已在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展開新一輪爭奪,並在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區積極洽購中小水電項目,且將觸角伸至緬甸、泰國、越南、老撾等周邊水電資源豐富的國家。
同一個流域,多個投資主體競相開發的現象引發業內人士憂慮。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郭軍對《財經》記者表示,若以一家公司為開發主體,可實現對全流域的水能調度,發揮水資源最大效能。
從挪威、美國等水電開發優勢國經驗看,均為單一主體對一個流域進行整體開發,此舉既可統籌考慮電力接入系統和外送規劃,改善電網特性,亦可有效解決梯級補償問題,促進龍頭梯級電站建設,實現梯級電站的聯合優化調度。
一旦不同投資主體搶灘、腰斬江河後,由於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電價各異,各家為追求最大經濟效益,就會強行按自身要求發電,全流域水能的利用效果將大打折扣,資源利用效率會變得低下。
「我們也制定了梯級、滾動開發戰略,預備先難後易。」大渡河公司人士說,「無奈其他集團利用時間差,將優勢資源搶了去。」
該公司大崗山電站就面臨與龍頭石電站的水頭(任意斷面處單位重量水的能效果,影響發電量)矛盾,後者多佔三米,卻因裝機容量過小無法達到最佳發電效果,而大崗山電站只能望水興嘆。
陳云華指出,一條江由一個有能力和經驗的實體進行整體開發,不僅有利於統籌水能資源開發,節省開發建設成本,促進電站優化運行,更有利於流域環境的綜合規劃,保護流域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一位水電工程建設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為搶電源點,有些企業甚至迫不及待提前動工,在規劃和設計上存在天然缺陷,這常常導致後期投入成本增加20億元甚至40億元。
水電研究專家呼籲,水資源開發權應交由國家統管或有序分級管理,不能任由地方政府權力肆意放大,否則水電無序開發必將影響其可持續發展。
核准制悖論
審批制改為核准制後,不但未減少行政手續,反而讓項目獲批難度大大增加,這又給地方政府製造了機會
水電開發項目審批制度的變革亦給地方政府製造了機會。2004年,國家投資體制改革變項目審批為核准,但從近幾年的情況看,這非但未減少行政手續,反而讓項目獲批難度大大增加,無形中惡化了水電行業的開發亂局。
2005年至2009年,全國水電實際開工量僅為2000多萬千瓦,遠低於原定7000萬千瓦的規劃,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項目核準時程序複雜,困難重重。
水電建設項目實行審批時的主要程序包括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審批和開工審批三個階段。在預可研報告完成後,上報項目建議書,待批准後即可開展可 研設計;之後,上報可研報告,批准後即能開展「三通一平」工作,其相應工作完成後上報開工申請;經有關部門批准後,主體工程即可正式開工。
從事工程建設的內部人士說,實際操作中,一旦項目建議書獲批就可現場動工。
以加快流程為目的的制度變革,結果卻讓水電開發企業不知所措。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反映,項目由審批制改為核准制後,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程序, 但近幾年社會對水電建設負面聲音不斷增多,國家層面要求的文件也越來越多,設計深度、設計面、設計前期工作相應大幅增加,業主負擔不斷加重。
一般而言,裝機容量2.5萬千瓦以下的水電開發項目由當地市(州)發改委核准,25萬千瓦以下由省發改委核准,25萬千瓦至100萬千瓦的交由 國家發改委核准,100萬千瓦以上則由國家發改委報國務院審批核准。特殊項目如跨省界電站、開發涉及國際關係河流電站等,雖裝機容量小於25萬千瓦,仍須 國家發改委核准。
《財經》記者獲得的一份水電站核准文件目錄單顯示,一座大型水電站的審查共分規劃、預可研、可研核准三個階段,需準備的審查和核准文件多達55 個,需過會的審批機關亦有25個之多,涵蓋國家發改委、省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國家環保部、省環保局、水利部、國家或省地震局、國家安監 局、省政府、市(州)或縣政府、移民辦、鐵道部、鐵路局等十餘個行政部門。如電站具有特殊性,還需增加一些相應的審批機構及中間流程。
上報流程頗為繁複,一座大型水電站在完成最後核准前需經歷17道遞進式關卡,幾乎每一個環節都需取得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文。只要一個環節遇阻,整個工作就會戛然而止。
大渡河公司副總經理付興友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國家對基本建設的進一步規範和民生工程建設,審批機構、部門和需要獲得的批文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水電建設期時間長短,依據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批程序快慢而定。水電建設速度能否加快,取決於國家行政程序的優化。」付興友說。
二灘公司總經理陳云華表示,水電站建設週期性明顯,建設黃金期就是枯水期,「有時錯過一天就錯過了一年」,一旦工程擱淺則損失巨大。
「最理想的狀態是把準備工作做完即獲得核准,中間沒有時間差。」前述工程建設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付興友表示,「十二五」期間,要想加快水電開發步伐,就應轉變核准方式,完善水電核准並量化有關指標。不妨對核准項目規定一些強制性條款,清楚界定水電正式開工和施工準備期建築項目,即採用目前火電建設具備條件就發給「路條」的辦法。
他認為,對於將水資源最大限度優化利用,促進環保、拓展旅遊,且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水電項目,應先批特批。
《財經》記者瞭解到,審批變核准還導致企業可下達封庫令的時間普遍拖延了至少兩年。
正是在這延時的兩年之中,移民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期間,獲得消息的庫區外百姓會紛紛湧入庫區搶建,令移民成本不斷提高。搶建者多得到州、縣領導的報信,他們常常卡好時點建房栽樹,獲得的補償遠遠高於原住民。
不願具名的移民工程負責人表示,假如前期規劃設計時移民數隻有100人,往往封庫令下達時,移民數就已增至1000人甚至幾千人。「按原來測算,我們有能力按最高標準給予補償,但人數激增後,企業也要考慮開發成本,容易發生群體性事件。」
該負責人表示,「其實企業也願意和老百姓直接對話,願意按標準上限支付。」但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移民只能由地方政府搬遷和安置,企業除支付移民費用外,不得直接參與移民談判。這亦為地方政府創造了更大的輾轉騰挪的空間。■
中國水電引而不發 四百億融資如箭在弦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6/1MMzA4XzM2NTE1Mg.html
9月15日,A股滬綜指依然縮量盤整,微跌5.77點收於2479.05點。9月份以來的10個交易日,僅兩天成交超過600億元,市場孱弱之軀可見一斑。
因被冠以2011年最大IPO,中國水電上市的一舉一動,注定將成為資本市場關注點,尤其是當前羸弱的大市下。
「中國水電的發行批文已下發。」9月15日上午,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披露,批文下發時間為9月8日,只是中國水電及有關方面並未公告。
至此,中國水電的上市計劃如箭在弦,進入「發射」倒計時。
路演初定9·19
「中國水電確已獲得上市獲准的批文。」9月15日,接近中國水電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正式公告將在近日披露,內定發佈招股說明書的時間點在週日晚,計劃於9月19日拉開上市路演大幕。
9 月初,本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8月25日晚,中國水電IPO申請「封卷」,這預示其獲得監管層首肯,發放批文只是時間問題(詳見本報9月1日《央企整合 讓步中國水電掛牌 A股年內最大IPO擇機上市》)。斯時,中國水電表示,批文之所以遲遲未發,或是監管層出於當時低迷的市場環境考慮。
「並非監管層不給批文,事實正好相反,是中國水電拖著不想於此時點拿批文,想找一個更好的定價窗口再發。」上述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坦言,「應該說,中國水電的資產質量是今年上市企業中較好的一家,其上市後將承擔央企重組資本運作平台的作用。」
2011 年4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的《關於印發〈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及電力設計、施工企業一體化重組方案〉的通知》顯示,國務院同意擬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 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吉林、上海等14個(區、市)公司所屬輔業單位及中國水電集團、中水顧問集團重組,組建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電 將作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的唯一資本運作平台,水電及風電等新能源的勘察、設計、監理、諮詢業務先行注入上市公司,再將電網輔業企業相關業務注入上市公司。
「中 國水電不願拿發行批文也有自己的原因。」上述接近中國水電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市場羸弱,中國水電近200億規模的融資必將增大大盤壓力,中國水電如不顧 及市場的承受在此時向市場施壓,難免承受「弱市抽血」的罵名;另一方面,如果發行價偏低,作為央企而言,又恐背負「低價賤賣國資」的罪名,所以中國水電的 抉擇頗為尷尬。
為何中國水電決定將在9月19日開啟路演呢?
「實際上,9月8日之前,中國水電已悄然地在各大機構中進行 了一次預先路演,以試探市場反應。從該次預路演各機構的反映情況看,結果是偏樂觀的。」上述接近中國水電的知情人士透露,再加上若久拖不發,在中國水電之 後還有已過會的超級大盤股陝煤股份,其擬募資172億元,僅比中國水電計劃募資少1億,如中國水電拖而不絕,越往後可能市場壓力越大。
400億融資襲擊A股
中國水電發行批文塵埃落定,意味著今年以來A股最大一筆的融資計劃即將接踵而至。
「或許到底誰將成為2011年最大IPO尚難定論。」上述接近監管層的有關人士坦言,中國水電計劃募資173億元,陝煤股份則達172億,兩家超大型IPO的公司過會僅差一個月,誰最後募資更勝一籌,要看市場環境和機構認可度。
「對中國水電的融資數目,不必討論能否超募,而在於超募多少。」北京一家投行高層指出,央企背景加上資產實力和整合概念兼具的中國水電,對於任何一家機構而言,都是目前弱市下保值的理想選擇,如不出意外,其必將受到資金追捧,實際融資金額或將超過200億元。
如果一切順利,步其後塵上市融資的陝煤股份,按中國水電的「封卷」時間計算,其或將於9月底獲得批文並展開路演。按此推算,陝煤股份路演之時,正是中國水電認購或掛牌之際。
「這無疑將為兩者上市定價形成負面影響。」上海一家具有詢價資格的機構負責人如此對記者分析,「大盤股接連上市,必將分流部分資金,兩者最後的定價或多或少會有所牽連。」
「拋開兩者的相互作用,作為整體它們對大盤的影響或許更大。」上述機構負責人坦言,中國水電與陝煤股份稍一超募,則兩筆大單很可能超400億元融資規模,這或將使徘徊於2500點上下的大盤雪上加霜。
中小水電新集中運動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0-14/100314062.html
不斷上漲的煤價,使以火電為主業的各大發電集團成本負擔日益沉重;而在風電等新能源領域,儘管產能迅速擴大,上網和盈利卻漸成難題;自今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後,核電發展也迷失了方向。「大家回頭一看,其實不少中小水電從經濟、財務的角度上看,都運轉得很好。」 一位從事清潔能源投資的人士近期向財新《新世紀》表示。
在追逐資本收益的財務投資者看來,大型水電是國家的事,很難分羹,而中小水電卻是一塊誘人的沃土。一家國內知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負責人向財新 《新世紀》記者透露,他所在的基金不久前已投資了一個水電項目,「今年以來火電上網價格提高,水電也跟著提價。像云南水電上網價格提高了2分錢,等於提高 了15%的利潤率,非常喜人。」
9月22日,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600027.SH,下稱華電國際)公佈,以16.9億元收購四川活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活興公 司)和協興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協興公司),被收購的兩家公司共控股一家水電公司,參股六家。其中多個為25萬千瓦以下的中小水電項目,共擁有權益裝機約 122萬兆瓦。由於活興公司和協興公司截至2010年末淨資產賬面值總和為5.42億元,華電國際為這兩起交易支付的PB溢價達3.12倍,此次收購被一 些媒體和市場人士稱為「豪擲」。華電國際此舉也是近年來產業資本積極參與中小水電收購浪潮的一個縮影。
小水電國進民退
華電國際在公告中稱,併購水電項目符合公司「大力開發水電」的發展戰略,將顯著增加華電國際水電在建規模和前期項目規模。據一位四川水電界人士 透露,活興和協興兩家公司均為四川省內電力企業的職工持股企業,水電資產重疊情況較多。這兩起收購使得華電國際間接控股了四川涼山水洛河水電開發有限責任 公司,這是其控制的首個流域開發公司。此前,華電集團在涼山州的西溪河、木裡河上都已經有了項目。
截至2010年年底,在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中,華電集團的水電裝機容量在總裝機容量中佔比為17.15%,僅次於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 投)。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協會副秘書長張博庭曾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華電集團原本在水電開發上相當積極,但在大型水電項目開發上卻遭受了不少挫折。
華電集團位於金沙江中游的魯地拉和龍開口兩個水電項目,2009年因環境影響評價未通過,擅自進行主體大壩建設,被環保部責令停工,一年後才獲 得環保部批覆。而怒江流域的開發,由於環保生態問題的爭論,已經蹉跎了八年。由於移民拆遷和生態問題等原因,從2007年到2009年,國家發改委沒有核 准一個裝機規模超過200萬千瓦的大型水電項目,而華電集團僅有四川大渡河瀘定水電站一個裝機容量92萬千瓦的項目通過了核准。
同樣是在2007年,國家發改委發佈《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規定,到2010年和2020年發電裝機容量在500萬千瓦以上的企業,其非水電可再生能源比例必須分別達到3%和8%以上。於是,五大發電企業重金投向風電領域。
由於長期以來電力需求旺盛,供應緊缺,政府對行業准入門檻也有所放鬆,水電資源豐富的西部省份藉機吸引東部發達地區的民間資本投入當地的中小水 電開發。於是近十年來,大量民營資本湧入了這一領域。2004年前後,僅在貴州就活躍著40多個來自浙江的中小水電民間投資團隊。「小水電,大熱門,一張 紙,賺大錢」,這些投資者撬動的是成百上千億的水電資本。
一位四川水電界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四川小水電的民資開發熱潮始於十年前,當時有將近五成的投資來自江浙民營資本。但現在基本上都退 了,轉賣給了大型國有發電集團。現在手上還有小水電項目的民營企業也都在想辦法退出。」電力行業的複雜性,部分地方官員當初招商引資許下的「空頭支票」未 予兌現,以及融資成本高昂等,都是民營資本選擇退出的背後原因。
目前市場上可以用於轉讓的中小水電項目主要有兩類:一類與此次華電國際收購的項目類似,早年間由電力系統內部職工投資建設,另一類則是以浙江等 地為代表的民間資本投資建設。前者在發電上網方面較後者有一些先天優勢,也因此備受市場批評。2008年,國資委、發改委、財政部和電監會四部委聯合發佈 了《關於規範電力系統職工投資發電企業的意見》,令職工持股的中小水電面臨轉讓局面。
從2009年開始,五大發電集團紛紛介入各地中小水電的收購。當年,中電投併購開發了江西、云南、四川等地的多家中小水電。2010年,國電大 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以4.02億元受讓了四川革什扎水電有限責任公司85%的股權。國電電力在當時的公告中表示,目前國內和四川省內類似資源稀缺, 而革什扎流域梯級水電站投產後,有利於提高大渡河幹流梯級水電站調節性能。
四川省涼山州政府辦公室秘書李春勇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證實,以前當地水電項目不少是民營企業開發,現在基本上都由大型發電公司接盤,「比如華電、國電、華能等,都進行了項目收購。有個別(大型發電企業)過去不太重視收購小水電,現在想找都找不到了。」
盯上中小水電的產業資本不止五大發電集團。華潤電力集團戰略管理部高級項目經理張曉來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他們對水電也很有興趣,「但是, 十三大水電基地基本被五大集團壟斷,而水電資源具有很強排他性,我們只能去收購一些小水電站,或者以參股形式和當地政府、其他公司合作。」
PE入局
前述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負責人還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他們計劃以現有項目作為收購平台,收購其他的水電項目。「對中小水電一定要用併購手段,地理上要分散配置,否則一遇到旱災就容易出問題。」
多位水電業內人士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都認為,長期的穩定回報和對水電上網電價的上漲預期,是財務投資者看好中小水電的兩大原因。
早在2009年,美國泰山投資公司旗下基金「亞洲環境基金」和「泰山投資亞洲基金三號」,牽頭向中國兆恆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兆恆水電)注資 5750萬美元。兆恆水電在美國場外櫃檯交易系統(OTCBB)掛牌上市,是一家水電投資、建設和管理公司,在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四川、廣西、福建 等地擁有11座水電站,合計裝機容量約200兆瓦。泰山投資中國區總經理馬小偉曾就這一交易向媒體表示,水力發電成本低於火力發電,是清潔能源中目前不需 要政策扶持就能較好發展的領域。
PE新注入的資本金旨在提升兆恆水電的項目開發與收購能力,當時該公司提出的目標是以流域梯級開發為重點,在此後五年內收購、新建總裝機容量達1000兆瓦的水電項目。對於已建成電站、在建電站或電源點的轉讓、合資或合作,該公司稱「可迅速做出決定並完成交易」。
對於水電領域的投資,PE往往會從前期收購一個水電項目開始逐步形成資產組合。上述從事清潔能源投資的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財務投資 者以併購方式進入中小水電,一方面是降低自然條件可能造成的風險,二是為了便於日後的退出。因為單個水電項目很難退出,這類資源性資產比較適合打包轉手, 或者通過IPO退出。但背後肯定還要有一些很強的政府和市場渠道來保證退出。」
2010年初,青雲創投於2008年投資2000萬美元的中華水電在美國紐約交易所成功上市,是PE在小水電領域的一個完整的投資案例。中華水電成立於2006年,也是一家小型水電項目整合、運營及開發商。
不過,也有投資界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現在市場資金多、好項目少,有些PE去投水電是「飢不擇食」,「水電建設往往長達十多年,銀行 貸款壓力大,很少有財務投資人等得起,所以並不適合一般的PE。但對於一些大的PE,水電作為資產配置中較基礎部分,如能有兩三倍的穩定回報,也是一種平 抑風險的手段。」上述投資界人士說。
對於財務投資人來說,最理想的水電項目是那些已經過了還本付息期的水電站,投資這樣的水電站,只需要支付少量的運營和維護費用。「如果有一個1 萬千瓦裝機的小水電,一年收入就是1000萬元,而且這種收益是持續穩定的。但這種項目現在少之又少。」上述清潔能源投資人士表示,「現在,優良的小水電 資源已經被圈得差不多了,再進場的基本是在炒別人手裡轉出來的。剛開始可能賺錢,但轉幾手以後,回報率就堪憂了。」
一位小水電業主也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財務投資人進入中小水電很多還有其他的結合點,「比如在西南搞礦產開發,可能當地電網還沒有形成,弄幾個小水電為礦廠供電。但是他們的主業是礦業開發,電力只是配套設施。」
這位小水電業主同時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財務投資人、產業投資人和原始投資人的理念不同,「我們的理念是長期經營,至少是10年至20年 的思路,而財務投資人總是在看新的,是逐利的;產業投資人則介於兩者之間。」相比於PE,這位人士還是更願把手中的項目賣給產業投資者,因為「做水電是長 期思路」,資本進入,管理也須跟上。
價格難題
在前述小水電業主看來,導致小水電投資者陷入困境,急於脫手項目的原因主要有三: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預期,電價上調步伐緩慢,以及與當地政府及電網的博弈太難。「如果經濟形勢有變化,市場用電量下降,三峽、二灘等大型國企的電肯定能送出去,但中小水電怎麼辦?」
上述小水電業主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都近十年了,很多地方沒調過水電上網電價,誰能扛得住?現在的收益只夠還本付息,我們的投資,十年都 沒有回報,如果有好的(被收購)機會,肯定就撤出了。」不止電價沒有漲,由於很多小水電項目只能上縣一級的小電網,連發改委核准的標竿電價也享受不到。
即便能夠上網,面對電網公司,中小水電項目業主也十分弱勢,由於發電量有計劃內外之分,只有計劃內電量能夠享受發改委規定的上網電價,其餘部分 的電價則會被壓低。對於水電上網,不但有峰谷分時,豐水期和枯水期價格亦不同,什麼時段能夠發電上網也會影響電站的收入,「(電站)永遠算不過電網調度, 最後的電價基本上都會低於標竿電價。而地方政府在招商時曾經許諾的諸多優惠條件也很少能兌現。」
同時,據這位小水電業主透露,由於庫區資金、徵地移民費用、水資源費等的上漲,「近年來,中小水電投資開發的成本已經漲了至少10%」。
在談到水電項目的轉讓時,上述小水電業主說,「我們對外不說是賣電站,而是叫戰略合作,讓買家先控股,我們逐步退。這一是為了職工的穩定,二是給地方政府一個交代,不要讓人感覺是來炒資源的。」
在中小水電資源的收購價格上,買賣雙方說辭不同。一位四川省的賣方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現在轉讓的價格都不是很理想,基本上不賺錢。 理論上應該賺錢,價格就是比照現在的造價。現在四川新開工小水電的成本可能要每千瓦1.2萬元-1.3萬元。」另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即使是在建和 前期項目裝機,價格也在1萬元/千瓦以上。
前述賣方人士在四川擁有三個小水電站項目,規模很小,但加起來總值也超過6億元。「如果沒有金融危機對我們其他產業的衝擊,我是不會賣的。」建一個電站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時間,「你會投注很多情感在裡面,而且這是財產繼承的最好方式之一。」
作為買方,國電大渡河公司黨委書記付興友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收購的進度主要卡在價格上,「他們要賣高價,我們不願付高價,小水電的價格現在1.3萬元/千瓦都還不一定賣呢!」付興友說,他們對小水電投資最看重的是投資收益率,「至少要到7%以上」。
華電國際此次收購的PB溢價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並不算高,「一些比較優良的項目溢價在8-10倍,正常的也有3-5倍。」2010年國電大渡河 的收購,PB就在6倍左右。以小水電和電網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明星電力,2010年的PB為4倍。一位接近此次華電國際收購的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 示,「現在水電站很值錢,華電在福建的水電項目毛利率達到了30%,2010年淨利潤超過6億元。所以現在對中小水電溢價收購很正常。」
付興友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國電大渡河公司希望能多收一些中小水電,但實際步子走得並不快,除了價格很難談攏,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各種審批程 序耗時。「民營資本賣給國有企業監管很嚴,大家都更謹慎。如果是非國有資本去收購,過程會更快一些,沒有那麼多框框。」一位與多家國有發電公司接觸過的水 電投資者如是評論。
光合作用重生 試水電子書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2/2NNDE4XzM5MDQ2Nw.html
沉默50多天后,孫池帶著光合作用重生計劃首度公開亮相。
昨日,孫池接受採訪時坦言,當初,光合作用集體歇業主要是投資的回報速度趕不上大環境惡化速度,而從2009年開始,公司的資金鏈就已開始緊張。
目前,經過2年多的調查研究後,新光合作用商業模式出爐,其利潤增長點將包括實體店商品銷售、品牌展示媒介平台及電子書三大主營業務。
舊故事:投資回報速度過慢
光 合作用的「小清新」風格一直被業內外視為傳統書店轉型的一個典型代表,孫池透露,在公司成立16年期間,光合作用經歷過3次品牌改革升級,為創新盈利模 式,公司曾投入幾百萬元開設了網上書店,並引入許多非圖書產品,此外,還在空間升級、改造等方面投入不少。但這些投入尚未進入回報期,行業整體遭受電商的 衝擊、消費者閱讀習慣改變等大環境變化,而這對規模較大的光合作用衝擊更大,傳統圖書銷售利潤不斷下滑,缺乏後續的投入資金,最終歇業收場。
光 合作用重組方案的主要設計者之一、開銳創富公司合夥人張寧也表示,在重組光合作用過程中發現,光合走到歇業局面,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投資的問題。「以 前的光合作用的擴張均靠自有資金運作,無外來資本投入,而當傳統業務的造血功能降低後,後續資金又跟不上,自然會入不敷出。」
一位接近光 合作用的人士的說法也驗證了上述觀點。其舉例說明,在圖書產品和非圖書產品的搭配上,孫池一直沒有找到最合適的產品搭配方式,「孫池一直在嘗試,其中,不 乏引進了一些盈利能力不強的商品,這種成本投入在此前的光合作用中出現過很多次,導致投資失敗,而逐步積累起來後,最終導致資金鏈整體崩盤。」
而針對外界傳言光合作用將書店的圖書轉移到超市業務中,孫池也首度澄清,公司的業務只有超市和書店兩塊,公司成立了兩個專業的團隊管理,且前者銷售品種傾向於大眾化的產品,後者則更偏人文,只有少部分暢銷書稍有重疊,公司沒有轉移財產的可能性。
新模式:3條腿走路
光合作用重生商業模式中,將繼續保留實體書店,此外,還將增設品牌推廣媒介和進軍電子書市場。記者瞭解到,三個業務方向均將是新光合的盈利增長點。其中,電子書市場將是光合作用的一個新嘗試。
張 寧解釋,「若做線上實體書銷售,需要龐大的物流支撐,因此,光合作用計劃做數字閱讀的內容提供商,這部分資產將屬於輕資產,需要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少。」如 今進軍電子書產業,在張寧看來時機剛剛好。目前,我國電子書市場還十分混亂,噹噹、卓越、京東等雖然在網上圖書銷售上是大鱷,但在電子書市場,也都剛起 步,如今,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此外,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電子書市場需求快速擴大,一組數據顯示,今年5月亞馬遜宣佈電子書銷售首超實體書,而 2010年、2011年,電子書銷售同比上漲3倍。
線上線下的互動整合後,在光合作用新商業方案中預計,重生後第2年營收能超過1億 元,5年內消化所有債務,5年後的利潤能達3000萬元,並初步達到上市規模。目前,光合作用重生估計需要1500萬元的啟動資金,首批資金投資方,在達 到IPO規模前,投資回報率將達到4倍。
不過,業內對光合的新模式卻有些擔心。一圖書零售業人士認為,一家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總投 資至少約需200萬左右的資金,而1500萬元的啟動資金夠不夠很難說。而數字閱讀雖屬輕資產,但增設這一新業務,除了企業要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外,還需要 十分龐大的出版商隊伍支持,所以新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將十分考驗新光合團隊的運作能力。
而另一業內人士也表示,「數字光合」符合民營書店的發展趨勢,只能說戰略性正確,其後期盈利能力是否可行還有待觀察。
Related相關
新聞回放
2011年10月底,光合作用書店被爆出其位於廈門和北京的直營店全部歇業。資金鏈的斷裂,讓孫池「含著淚光的夢想」最終難逃傳統書店業頹敗的大勢。
11月上旬,已經宣佈停業的光合作用書店宣佈有望獲得資本注入。根據重組計劃,待敲定重組股東後,光合作用將啟動「90天計劃」,預計到明年春節後,光合作用直營店將重新開業。
12月上旬,光合作用「重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出爐,並獲得有明顯投資意向的投資人認可。新光合作用將採用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實體店以體驗為主,網絡銷售以營利為目的。
紅星美凱龍試水電商為上市鋪路?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4/2NNDE5XzQ1MzQ2Nw.html電商業如火如荼的當下,家居建材企業這種傳統業態也開始蠢蠢欲動。
一位消息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家居流通業龍頭企業紅星美凱龍正在低調進軍電子商務市場,旗下電商平台「紅美商城」將於7月上線。
紅星美凱龍相關人士並未對記者透露詳細內容,但回應稱,「會在適當的時候對外發佈消息。」該人士說,在7月中下旬,公司會就電商平台中的某一塊業務在北京做活動。
兩條腿走路
目前,家居實體賣場已呈過剩狀態,進軍電商,進行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模式成為一種趨勢。
上述消息人士稱,紅星美凱龍電商平台幾經更改後,相中了mmall.com這個域名。6月12日,紅星美凱龍的電商網站一度內測亮相。
記者在易名中國域名管理平台中查詢到,域名mmall.com以及相關後綴域名mmall.cn/.com.cn/.net/.org/.info均已註冊完畢,mmall.com.cn域名持有者為上海紅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不過,這些地址目前已經打不開了。
上
述消息人士透露,紅美商城將以「裝修設計」、「裝修材料」、「精品家具」、「家紡家飾」、「居家生活」5個板塊為主,集獨立B2C商城與家居SNS社區於
一體的綜合購物分享平台。其業務線分為三大體系:包括以家居建材產品為主的在線B2C平台業務、以家紡家飾及小件家居用品的線上閃購業務和家居用品的團購
業務。
還有消息稱,紅星美凱龍的合作商戶和品牌會有一部分資源導入,在紅美商城開店並進行展示。同時,紅星美凱龍還將擴充線上SKU比重,與密切合作的電商服務商聯手招商,以及將天貓家居館中暢銷的品類和排名前100位的品牌商引導到紅美商城等。
不過,紅星美凱龍方面並未對此肯定,也沒有透露更多消息。
電商業的後來者
事實上,紅星美凱龍對電子商務業務早有嘗試。
今年年初,紅星美凱龍與新浪家居達成戰略合作,在重慶聯手打造家居電商線下體驗館,就是採用線下賣場+線上網絡平台的模式。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下一步會發展電子商務渠道。」
不過,傳統家居進軍電子商務市場,除了優勢在於線下成熟的市場以及成品體系,但也面臨著運營經驗不足、專業人才欠缺等問題。物流成本及品質監控也是短板。
記者查詢發現,今年年初開始,多家招聘網站就出現過紅星美凱龍招聘電子商務人才的信息。
上述消息人士稱,此次紅星美凱龍的電商人才很大一部分都是從成熟的電商企業例如天貓商城中挖過去的,包括一些中高層。
華
強北在線副總裁龔文祥對記者稱:「這個時候來做電子商務確實晚了一點,傳統業態來整合供應鏈資源,以及熟悉互聯網的水性,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況且競爭
這麼大,做出成效恐怕不是一時半會的事。」一般的做法是線上線下產品做出區隔,要麼單獨開發產品系列,專門針對網絡銷售,要麼網絡訂單按照經銷商區域進行
分流處理,保證經銷商利益。一位電商業人士認為:「如果為了保證線上流量以價格較低的商品為主,這對於強調品牌價值和溢價空間的供應商來說,或許不會樂
意。」
會否複製捆綁模式
在大部分家居賣場的「捆綁」式運營模式下,品牌經銷商只能硬著頭皮服從。一位上海知名建材企業高層對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心,「紅星美凱龍的實體賣場主要靠『吃租金』,對入駐品牌採取的是捆綁模式,如果電商平台也採取這種模式,那好多商家只怕都吃不消。」
這位人士介紹,賣場與品牌簽訂合作協議時,會要求這個品牌同時入駐其他地區的某些連鎖賣場,如果該賣場新開了一家店,商家不願意進入,那麼,這個賣場若是再開店,這個品牌就無法進入,即便進入了,品牌也不能優先選擇擺放權。
「這樣一來,租金成本就越來越高,但是大部分品牌只能硬著頭皮進,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大品牌,渠道越多越好。電商這種低成本模式要拓展,賣場的高成本模式也不能丟。但是小企業呢,成本太高利潤起不來,就堅持不下去。」上述建材企業高層表示。
此前,重慶、南京、鄭州等城市就有廠商或代理商從紅星美凱龍撤離。有報導稱,這些家居賣場中約60%的經銷商都處於虧損狀態。而上述建材企業高層對記者稱:「60%可能只是保守說法,實際虧損的遠不止這個比例。」
上市時間表未定
紅
星美凱龍自1986年創辦以來,已在國內80個城市開辦了100家商場。2010年,紅星美凱龍從資本市場上獲得華平投資集團、中信產業基金、復星集團和
渤海產業基金等機構一次性26億元的巨額資金支持。紅星美凱龍還放出豪言稱,在2020年要達到全國200家MALL的規模。
不過,一位外資家居賣場人士對記者透露,紅星美凱龍的盈利情況並不理想。因為有上市的目標,企業這幾年投資太多,擴張太快,而紅星美凱龍這種靠加盟費、租金和抵押融資方式很難獲取高利潤。
2007年,紅星美凱龍還提出過「復合地產」模式,即以家居賣場立項拿地,再進行開發住宅項目,這些都曾被外界解讀為公司快速尋求現金流的方式。
也有不少人士猜測,紅星美凱龍包括進軍電商的一系列舉動都是在為上市作準備。之前,就有傳聞稱,紅星美凱龍有望今年在國內上市,不過,紅星美凱龍方面稱,上市一直在積極籌備當中,但具體時間並未明確。
煤價下跌系列 - 水電大發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688060
要講煤跌, 第一要講的當然是電股
.大概三月底的時候, 我看到海外煤價大跌, 不知道為什麼, 可能是經濟太差吧。但是很奇怪的, 中國的煤還沒有跌。
當時要選股, 選了大概$4.4 左右的華能 (902)。當然已和一班朋友分享過, 是對是錯, 還是照寫出來, 當時的思路如下: .1) 有煤礦的不選, 華潤最多煤礦, 華能完全沒有煤礦, 火電70%成本是煤2) 財務費用越少越好, 因為當時未減息, 怕去年水緊加息的滯後效應3) 華能的新加坡電廠盈利很大, 新加坡沒有超低價合同煤, 且海外煤價跌得快, 第2季又加電費4%4) 不選水電, 尢其是雲南, 因為西南大旱5) 華能每年平均耗煤效益都有改善6) 華能沿海電廠多, 區內煤價易受海外煤價衝擊
第一季的業績算是不錯, 賺了一點錢, 到第2季, 還是比較好的, 但新加坡的業績不及預期, 電廠的使用率拖低了業績, PE亦貴。出業績當日, 轉了去中國電力。.中國電力(2380)是五大電廠中水電最多的, 但剛好沒有大旱的雲南, 主力在湖南。半年售電量增加4%, 火電效益應無太大問題, 但火電效益一向都不差, 應是合同煤多, 益惠煤價下跌較少。
水電方面, 第一季度發電量跌40%, 第二季度全國開始下大雨, 上半年總計水電發電量增加20%. http://202.66.146.82/listco/hk/chinapower/press/scp120705.pdf 水電這東西, 投入成本大, 但基本上全都是固定成本, 來水多效益就上, 今次上半年盤數應該不錯, 而且估值低, 我估現在還是7-8倍PE左右吧。.負債是高, 利息成本大, 但今年見到不少國企都發債券, 3%多有交易, 水電賺了錢可還債, 對長期損益都有幫助。
水電股還有一隻抵博的, 就是半年股華電福新(816)。 一提起半新股, 大部份人都怕怕, 怕這時候格敢上的, 不是谷數上市, 就是經營環境變差。這隻華電福新, 是由華電1071 分拆出來, 大國企, 起碼數信得過。其中2011年水電、風電、煤電各佔三分之一, 但去年是超級枯水期, 水電產量跌了35%, 水電盈利跌了65%。.華電福新的水電業務主要在福建, 老實說, 福建股比較可信應該是得他和廈門港吧。福建的水電發電量, 今年1-6月水電發電量增加88% http://www.12398.gov.cn/html/information/782190039/782190039201200235.shtml , 1-7月水電發電量增加81%. http://www.12398.gov.cn/html/information/782190039/782190039201200317.shtml 今年盤數應該非常對辦。煤價下跌, 火電發電量減少23%, 使用率肯定下降, 火電盈利應該還有多少下降, 但下降幅度肯定比不上水電的幾何級數上升。.北京大水災就上了電視, 但全國都發大水就少人報導, 就連黃河都來洪峰。另外, 8月的超級颶風海葵, 為華東帶來超級暴雨, 直接登陸的淅江, 吹到浙江水壩都倒了http://env.people.com.cn/n/2012/0810/c1010-18718484.html , 看來福建水電第三季搵銀旺季仍會相當肥仔。現在估值肯定平, 除非之前定下的利息大升, 估計在市盈率在7倍以下, 看看業績如何。
最後, 要再提的是, 水電在電網配電比火電優先, 相信7-8月又有很多火電廠被迫停廠, 尢其以民企小火電為甚, 這時本是耗電旺季, 但煤炭消耗量又要下來一會了。
反壩、挺壩數年拉鋸,三部委重設水電門檻 「綠化」水電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753經歷了拉鋸數年的「反壩、挺壩」之爭以及大型水電項目審批停滯不前後,官方試圖通過一套囊括環境、經濟、社會領域的綜合指標,重新評價在運、在建的水電站,甚至挑戰其建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讓那些更「綠」的水電站享受電價等優惠政策。
搶跑綠色水電
2012年10月,中國大壩協會在成都召開的年度學術會議上,一位沒有被安排發言的不速之客從主持人手中「搶」過話筒,痛斥部分媒體和民間環保組織在過去幾年中,對水電建設的嚴重「干擾」。
不過,他很快又興奮地向與會者通報,國家能源局正牽頭研究可持續發展水電的相關標準。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司水能處一位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能源局計劃於近期組織可持續水電評價的專家研討會。
不惟國家能源局,2012年7月,環保部已在貴陽啟動了一項名為「綠色水電認證」的課題。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等水電企業均獲邀參加。
經歷了拉鋸數年的「反壩、挺壩」之爭以及大型水電項目審批停滯不前後,中國官方試圖通過一套囊括環境、經濟、社會領域的綜合指標,重新評價中國在運、在建的水電站,甚至挑戰其建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讓那些更「綠」的電站享受電價優惠、公益項目資金的優先支持。
這套指標即綠色水電標準、可持續水電標準。
參加貴陽會議的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廖文根透露,環保部的課題啟動會上,初步形成了兩個觀點:一是水電工程從規劃、科研、建設、竣工到驗收,已經有一套完整的規範,比如建設前有環評,建設期有環境監理,項目竣工還有環保驗收,所以無論綠色水電還是可持續水電,加強水電站運行過程中的環境監管比較合適;一是可以先從小水電的綠色評價開始,逐漸納入大水電。
事實上,掌管小水電的水利部水電局已經開始制定綠色水電標準。
據國際小水電中心主任劉恆介紹,經過借鑑瑞士、美國和國際水電協會(IHA)的相關標準,目前由水利部主導的綠色水電認證已形成了一套指標體系。國際小水電中心給水利部的報告建議裡,有27個評價指標,目前項目已完成正等待水利部驗收。水利部又從27個指標中篩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15個,計劃用於小水電的綠色評價。在此之前,為了測試指標本身的合理性,水利部已在東部的浙江、華北的河北和西南的貴州三省選取了十五個小水電站作為試點。
「以前電站對環境的影響面臨很多批評,開發商忽略了環境保護的要求,假如標準將來成為強制性標準,不利於環境的電站就不能入網運行。」劉恆說。
低調三部委
國家水電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禹雪中注意到,綠色水電認證研究在2012年有集中「爆發」之勢,「三部委都在做前期工作,區別在於側重不同,研究的範圍也不同」。
水利部水電局因為主管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最終將形成針對小水電的綠色標準;環保部的相關工作放在環境影響評價司內,被業內解讀為環評的加強版;能源局主管大水電,更傾向於使用國際水電協會(IHA)的可持續水電標準。
不過,綠色水電的概念界定、標準選取等工作,三部委一直低調進行。
自2010年起,國際小水電中心就接受水利部水電局的委託,調查了覆蓋中國西南、東北、東南和西北的烏江、第二松花江、甌江、黑河四個流域的47座水電站。
這一次的摸底調查目的,是檢驗由西方舶來、經過幾年研究制定出的本土化綠色水電指標,是否能套用在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的4.5萬座小水電身上。
劉恆表示,在變數重重的暫時指標草案中,水電站所在河流是否仍保持連通,是排在首位的影響因素。而對大水電而言,移民數量、安置情況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此外,水電站建成運行後,能否帶動當地社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也被暫時明確為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如果電站有益於當地社區,甚至未來社區居民能參股分紅,評價自然就會高些」。
國家能源局也間接參與了IHA《水電可持續性評估規範》(HSAP,以下簡稱「規範」)的制定。其中,禹雪中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世春,「通過能源局的渠道,以發展中國家代表的身份」參與了IHA的規範制定。
據周世春介紹,IHA的水電可持續性評估規範中的「一些理念、原則或者評估方法體系,乃至最後形成的結果,都體現了中國的貢獻」。至於中國水電業專家對規範的影響,是抬高還是降低了可持續水電的規定,幾位受訪專家則不願置評。
2012年5月,水利部全國農村水電工作會議上,「綠色水電」的說法同民生水電、和諧水電等概念一並被推出。水利部水電局副局長陳大勇表示,這是官方首次明確提出綠色水電的概念。
看不見的「戰鬥」
「什麼是綠色水電,哪些因素決定一個水電站究竟綠不綠,眾多影響因素中,哪些因素又起到更關鍵的作用,只有把這些指標先在水電站身上操練起來,才能逐漸確定。」陳大勇說。
據陳大勇透露,水利部首批試點的電站其實已經過幾輪打分,但並沒有公佈評價結果,因為此階段主要是收集試點數據,完善指標體系本身,還遠沒到評判電站的階段,「就好像拿來衡量的尺子本身還沒做好」。
陳大勇解釋說,綠色水電評價的指標體系複雜又綜合,「因分歧較大,發生過數次顛覆性的修改」。從2011年迄今的不下十次專家研討中,為某個指標怎麼定,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往往意見相左甚至「吵」得不可開交,於是每次拿來討論的文本都與上一次有不同。
2012年11月2日這天,水利部邀請了環境、生態、水利、經濟等方面的多位專家,討論水利部已經初步形成的綠色水電指標體系。
這次會上,各方就一些問題依然爭執不下。比如在自然、生態和社會三大類影響因素中,河流斷流一項,計入評價體系的比例該佔多大,是否考慮只要斷流就在綠色水電認證時「一票否決」,始終沒能達成一致。以移民為例,技術上是以裝機單位千瓦的移民個數作為評判標準,還是另尋他法迄今仍是難題。
除此之外,陳大勇被問及次數最多的問題,是水電業主的積極性如何保證。
陳大勇在地方調研時,一家小水電業主直接擺了一部計算器在他面前。如果按照綠色水電的指標,電站對河流不能壓榨式取水,比如引水式電站需要根據要求適時放水。這位業主把多放了水就少發多少電的賬目一一算來給陳大勇看。
「綠色水電的概念聽上去很美,但從理念倡導到一套可操作的指標體系,要做的事情太多太難。」陳大勇表示。
高難度的試驗
綠色水電認證正是國家對「在保護生態和移民利益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要求的大背景下開展的。要認證,需先有標準,但想要建立一套科學、可操作的指標體系,無疑是一場高難度係數的試驗。
從國際經驗看,綠色水電認證之所以在國外產生,除了水電開發對河流生態環境不利影響受到關注外,歐美電力市場自由化也是原因之一。綠色電力能得到經濟上的實際好處,比如電價補貼。
「我們期待的綠色水電能帶來優質優價,建立一套良好的機制,籌建一批重要的生態補償基金,用於環境保護和弱勢群體的賠償。」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金生表示。
「真正的核心是通過驗證的電站享有電價激勵政策,要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對接,才算數,」禹雪中解釋說,「如果沒有電價激勵,評上綠色不綠色,對電站業主沒有影響,事情再往下推就困難了。」
劉恆認為,目前要先建立標準,再試點,最後建立後續政策,區分達標和不達標的電站。他預計,如果明年綠色水電在全國推開,後年逐步上升為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對電站考核,則在電價上體現評價結果。
鑑於綠色水電認證的專業和複雜性,受訪的多位專家表示,認證要由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機構來主持。即便第三方機構尚不能擔當重任,環保、能源和水利三部門也要協同作戰,以一套標準評價水電站。
「現階段是讓大家接受指標,下一步搭建認證標準,那時候就會有各部門的協商過程。」禹雪中表示。
說好了的水電豐年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048251之前的十大預言說過, 水電今年又會是一個豐年, 而煤價亦會繼續下跌。中國電力(2380) 剛公佈的第一季售電量, 煤電下跌4.73%, 水電增加73.62%
公告在此, 有興趣可詳細看。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411/LTN20130411567_C.pdf
我是如何估的呢? 因為我發覺2012年是個30年最冷的冬天, 很多地方的降雪量都破了N年紀錄, 還記得10月北京的超級大雪嗎?
簡單常識, 下了雪, 自然會在雪山上變成積雪, 天氣越冷, 積雪越多。天氣回暖, 積雪自然要溶, 積雪越多, 山上河流水量越大, 水電發電量自然越大。因為第一季應該未到溶雪季節, 別忘了今年還是30年來最冷的冬天。
今時今日, 東北還在下雪, 北方還常有雨雪。小學常識, 為什麼會下雨, 就是冷空氣遇到熱空氣。北方的強冷空氣去到南方就變成雨, 所以今年北方多雪、南方多雨, 我之前不是說所有固家資產類會好差, 全無起息的嗎?雪和雨都不利于于地盤動工的。
2380水電(即五菱電力) 所處的湖南, (就是長沙等地方), 多湖, 東面南面都是山, 當冷空氣來到, 就算不被熱空氣化去, 也會撞山, 變成雨。你看看巴西Amazon, 就是因為大西洋的水氣撞上安第斯山脈, 所以變成一個大雨林的, 而在安第斯山脈的西面, 卻是另一個超乾旱的世界。
這是第一季的故事, 第二季的故事是溶雪, 積雪越多, 山上河流水量越大, 水電發電量自然越大, 這道理太易懂了, 不詳述。
除了湖南山上的水, 還有長江上流的大量溶雪水, 第二季來到的時候, 部份會被蒸發再變成雨, 這亦會是水電的另一個來源。
如果你覺得以上太推理, 很虛, 請看看以下湖南水利廳的新聞: http://www.hnwr.gov.cn/slxw/slxz1/201304/t20130407_73065.htm
「今年入汛以來,我省發生了一次明顯降雨過程,長沙、株洲、湘潭、郴州、永州、益陽以及懷化、自治州等部分地區降雨強度較大。各級防指提前部署,積極應對,全面做好強降雨防範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小結如下:
一、雨水情 4月1日8時至6日8時,全省累計平均降雨5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湘中以北及湘南的的郴州、永州和懷化、自治州等地區,暴雨中心為湘資水下游地區。其中湘、資、沅、澧及湖區分別為67、56、53、27、31毫米。全省降雨50毫米以上籠罩面積11萬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籠罩面積1.3萬 平方公里;累計雨量最大為藍山縣黃瓜山站161毫米,其次為寧鄉縣東湖塘站154.5毫米。日降雨最大為寧鄉縣東湖塘站130.5毫米(4月4日)。
二、災情 受此輪強降影響,長沙、湘潭、益陽、懷化部分地區受災,具體災情目前正在統計中。初步統計,長沙市城區部分路段受漬,部分村組農作物被淹、房屋進水。湘潭湘鄉市3個鄉鎮2.15萬人受災,受災農作物1.8萬畝,倒塌房屋20間,直接經濟損失540萬元,其中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250萬元。益陽 市部分溪溝河堤沖毀、部分農田和油菜等作物被淹。懷化市5縣65個鄉鎮(街道)、6.56萬人受災,受災農作物5.04萬畝,倒塌房屋34間,直接經濟損 失3996萬元,直接水利工程損失1830萬元。」
以香港天文台的標準, 降水量50亳米為紅色暴雨, 當全省平均日日都紅色暴雨的時候, 水電又怎會不強。水電的variable cost 低, 水電太多電監又可以迫火電停工以色浪費 (所以煤價會再跌), 所以當水電售電量上升時對盈利帶動作用很明顯。2012 年上半年, 當煤價未大跌時 (不是市場價, 是購入價), 2380 水電發電量上升20%, 盈利上升45%. 今年應該很和味。
多口提一句, 當南方平均日日都紅色暴雨, 地方水管又廢, 廣泛水浸時, 內需會是怎樣呢? 不要說大水浸, 就是你店外街道浸半呎水, 睇下仲有冇高端客? 我一早已將所有內需股清倉了。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