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年輕民意浪頭當選總統的蔡英文,背負了眾多的改革期待, 而未來她卸任時,有件歷任總統忙著做的事,可千萬別跟進。 五二○政權交接前夕,即將卸任的馬英九總統很忙,忙什麼呢?答案是忙著授勳。 二○一六年一月十六日總統大選國民黨敗選,隨後即進入政權交接期;在這段期間,共有四十人獲得馬英九授勳。然而,馬英九過去八年任內,也不過有一九三人次獲授勳章,等於在交接期就送出二一%的勳章。尤其交接前一個月內,也就是四月二十日起至截稿的五月十七日,高達三十人獲得授勳,引起側目。 馬英九這麼密集的授勳,對象全都是國內人士,最主要是卸任政務官,包括副總統吳敦義,五院院長中,有三院皆是前任與現任皆有,行政院前院長毛治國、現任張善政,考試院前院長關中、現任伍錦霖,監察院前院長陳履安、現任張博雅,司法院只有現任院長賴浩敏在列。有意思的是,立法院兩位院長,包括「馬王鬥」主角之一的前院長王金平,與民進黨籍現任院長蘇嘉全,皆未獲青睞。 親信全有份 獨缺立院院長接受勳章的卸任官員中,不少被認為是馬英九親信,包括總統府資政金溥聰、楊進添,國安會祕書長高華柱、總統府祕書長曾永權、兩位總統府副祕書長熊光華和蕭旭岑;國安會諮詢委員中,也只有曾任總統府發言人的王郁琦。 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說,不是所有卸任政務官都會獲得總統授勳,須有重大功績、獲相關單位提報經審核,譬如外交部只給部長林永樂與駐美代表沈呂巡,其他看功勞程度,由行政院或部會給予獎章。他並解釋:「未授勳王金平,是因他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獲贈中正勳章,到頂了。」在政權交接期,民間人士獲總統授勳者,有企業界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被視為「第四權」的媒體也有人受勳,包括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高希均、《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接受這項殊榮,馬英九在五月四日頒發二等景星勳章給八名文化界人士,原本在列的作家黃春明即婉拒。陳以信說,黃春明之前曾獲三等景星勳章(陳水扁任內授勳),這次要升到二等,他認為沒有功勞因此謙辭;另,企業界授勳除考量企業成功與產業貢獻,熱心社會公益也是原因之一。 依據《勳章條例》,人民有勳勞於國家或社會者,得授予勳章;透過總統授勳,除了對受勳者是一項榮耀,更可彰顯國家價值。然而,無論是為了肯定某人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或是藉此對民眾傳達價值,似乎都不適合、也不應該集中在下台前「趕進度式」地授與榮典。 避免浮濫 授勳時機宜分散以日本為例,勳章由天皇授予,有一定的制度,譬如春秋敘勳由各部會首長推薦,每年約四千人,固定在四月和十一月各頒一次;對於高齡者、從事危險工作者(例如警官)、促進外交有功的外國人士、文化發展有顯著功勞者等,也會在其他時期頒贈勳章。 但在台灣,這種下台前忙著授勳的情況,幾乎是常態。不只馬英九,在前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任內也都發生。為統計三任總統授勳情況,《今周刊》請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及公共事務室,提供歷年完整的授勳名單遭拒絕後,本刊透過總統府網站公開的新聞稿逐項查詢整理出名單,並請總統府確認,陳以信回覆「並無評論」。 統計結果顯示,李登輝最後八年任期共授勳一一七人次,陳水扁共授勳二○四人次;在進入政權交接期後,李、陳各授勳三十六人次、三十九人次,各送出八年任期內三一%、一九%的勳章。 總統卸任前「清倉大拍賣」式的授勳作法,有必要調整,否則不但對肯定專業表現或貢獻失去意義,更有濫用國家名器之虞,對受勳者而言價值也不高。 蔡英文就任總統之後,應該要有新作法,每年在適當時機透過授勳去展現總統高度,肯定個人具體貢獻並彰顯社會多元價值,數量上宜精不宜多;授勳時機則應分散,不宜集中在卸任前夕,千萬別再走前任總統的老路了。 撰文 / 郭淑媛 | ||||
據俄總統網站7月17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在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過電話會談時強調,俄羅斯反對試圖用暴力推翻土耳其民選政府的行為。
此次電話會談由俄方提議發起。普京就土耳其7月15日夜發生的軍事政變一事強調,不允許國家生活中出現違反憲法的行為和暴力是俄羅斯的原則性立場。
普京在通話中對事件遇難者表示哀悼,並稱希望盡快看到土耳其恢複國家秩序穩定。
普京還指出,俄羅斯對土耳其的限制性措施解除後,俄羅斯遊客在土耳其的數量大幅增加。埃爾多安表示,將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保證俄遊客的安全。
此外,兩國元首在通話中還討論了8月會晤的可能性。
土耳其7月15日發生未遂軍事政變,目前已致至少265人喪生,數千人被捕。
據新華社報道,泰國選舉委員會主席素帕猜10日下午正式宣布,在7日舉行的全民公投中,泰國新憲法草案及附加問題分別以61.35%和58.07%的支持率獲得通過。
素帕猜說,在本次公投中,共有近3000萬人參與投票,投票率為59.4%,高於2007年憲法草案公投的57.61%,但低於選舉委員會在公投前定下的80%目標。
本次公投,選票上設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為:你是否同意2016年的新憲法草案?第二個問題,即附加問題為:你認為在國會選舉之後的5年內,上議院是否有權與下議院一起,參與決定總理人選?
根據新憲法草案,第一個問題獲得通過,意味著新憲法草案將取代2014年政變之後采用的臨時憲法,正式生效成為泰國第20部憲法;而第二個問題的通過,則意味著由軍方“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維和委)任命的250名上議院議員將與民選產生的500名下議院議員一同決定總理人選。
泰國軍政府稱﹐新憲法可確保泰國擺脫過去10多年的政局動蕩﹐享有和平穩定。批評者則認為﹐新憲法旨在鞏固軍方政權﹐確保軍方繼續掌控政局。
民選政府最快明年12月成立
據外媒報道,憲法起草委員會發言人查差周一說﹕“我們相信﹐全國大選最早會在2017年9月或10月舉行﹐民選政府最快在2017年12月成立。”
此外﹐泰國副首相維薩努也表示﹐全國選舉可如期在明年舉行。
新憲法草案最大的爭議點是參議員有權投選首相。按照草案﹐參議院議席將增至250個﹐全部由軍政府委任﹐意味著參議院將被軍方牢牢控制。
經濟學人智庫亞洲研究分析組的分析員加雷特告訴路透社﹕“雖然很多人認為新憲法將削弱他們的民主權﹐但他們更不想看到的是﹐憲法草案被否決後可能出現的政治和經濟不穩定。”
泰國銀行行長維拉泰認為﹐新憲法草案被接受對經濟是好事﹐預計泰國經濟和投資在今年下半年會有起色。
美國:對泰國新憲法草案起草過程表示擔憂
美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伊麗莎白·特魯多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已經註意到泰國新憲法草案獲得通過的消息。她說,美國認為該憲法草案的起草過程不夠開放和包容,泰國官方不允許對草案內容進行公開的辯論。
特魯多表示,最終結果一旦公布,美國敦促泰國官方盡快將權力移交給民選政府。這是泰國回歸民主進程的一部分。
特魯多稱,美國強烈敦促泰國官方解除對民間團體的限制,保護言論自由以及和平集會的自由。只有這樣,泰國人民才能真正對國家的政治前途進行開放、無阻的對話。
泰國2014年發生軍事政變,軍方領導人巴育接管政權,並出任總理。為保證新憲法草案獲得通過,巴育政府禁止各政治派別公開發表反對意見。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25日報道,韓國國會發起對樸槿惠總統的彈劾已成既定事實,民眾對總統的支持率跌至4%,創歷來最低紀錄。
據蓋洛普最近實施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樸槿惠的支持率較前一周下滑一個百分點,降至4%。這不僅是自樸槿惠就任以來的最低值,也是韓國民選總統歷來最低的支持率。與此相反,民眾對樸槿惠的不滿意度上升了3個百分點,達到93%,再創歷史新高。
樸槿惠總統支持率跌至4%
民調還顯示,民眾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支持率為34%,比上周上升3個百分點,第二在野黨國民之黨為16%,上升2個百分點,超過了執政黨新國家黨,在朝野政黨中排名第二位。
11月20日,韓國檢方起訴親信門3名關鍵涉案人崔順實、安鐘範、鄭虎成,並在起訴書中明文指出,崔順實安鐘範與“樸槿惠共謀”。樸槿惠律師對此表示強烈抗議,稱拒不接受檢方調查。
另據韓聯社報道,預計約有200萬韓國民眾將於26日下午6時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第五輪燭光集會,要求總統樸槿惠就親信門負責並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