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殺傷力大可致失明

1 : GS(14)@2015-03-29 12:59:12





【本報訊】德國、韓國及土耳其等國家不時使用水炮鎮壓騷亂及驅散人群,惟殺傷力備受爭議。5年前一批環保人士在德國斯圖加特示威,抗議政府改建火車站並大量斬樹,後變成警民衝突。警方出動水炮,參與示威的退休工程師Dietrich Wagner被水炮猛擊臉部,眼瞼被剖開、眼部附近骨裂,雙目失明。
Wagner去年出席英國倫敦市議會聽證會,力陳水炮禍害,「水炮不是民主工具,而是暴力工具」。其時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剛從德國引入3輛有23年車齡的高壓水炮車,引起爭議。最終市議會認為在市內使用水炮的建議無說服力,至今沒批准使用。去年台灣太陽花學運、同年比利時10萬名工人抗議緊縮政策偏幫財團及前年韓國首爾數百名民眾佔路要求總統就國情院介入大選道歉,均有用水炮驅散人群。土耳其警方在大規模反政府示威中,更用混有顏料及胡椒水的水炮。■記者袁樂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9/19094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092

官不同意以胸襲警無可能 吳麗英一方:執法者誇大證供更具殺傷力

1 : GS(14)@2016-07-14 08:02:41

■上訴人鄺振駹(左)及吳麗英(右)昨准繼續保釋。陳善南攝


【本報訊】「光復元朗」反水貨客示威中,4名市民分別被控襲警及阻差辦公判囚。其中女文員吳麗英聲稱遭警員非禮,又遭人推跌致鼻骨骨折血流披面,卻被指以胸襲警,判囚3個月15天。4人不服判決上訴,案件昨在高院審理。法官張慧玲主動提及本案引起各界極大迴響,但對於有人質疑胸部不能襲警則不能苟同。代表吳麗英的大律師亦同意「身體任何一部份都可以成為兇器」,但強調「執法者誇大證供更具殺傷力嘅兇器」。記者:楊家樂法官張慧玲昨表示,本案原審定罪後迴響甚大,她曾閱讀部份報章有關本案報道,「有啲傳媒話,女被告俾警察非禮,裁判官反而話佢用胸襲擊警員」。但張官認為這只是部份傳媒的觀點問題,因為以胸施襲而被控,法理上絕無問題,「就好似可以用手可以用腳」;況且吳麗英所謂的非禮,是指警員拉扯其背囊時手部觸及其胸部。


■「光復元朗」當日吳麗英被推跌致血流披面。

4人上訴押後裁決

張官表示,案發時兩方對峙,並非普通遊行,警方早已嚴陣以待,眾人仍大庭廣眾襲警阻差,令罪行更嚴重,須判阻嚇性刑罰。張官又自言處理過不少佔中案件,除一位未成年人士被判社會服務令外,「基本上個個都要坐監」。代表吳的大律師劉偉聰則自言也處理過不少佔中案件,如果被告年輕,也有判處感化或社會服務令的例子,惟張官反駁指「有唔等於啱」。律政司署理副刑事檢控專員黎婉姬資深大律師稱,不相信當日在場的總督察陳嘉寶會如此色膽包天,無視周圍人群情況而非禮吳;反而是吳用胸部壓向總督察,同時大叫非禮,動作實屬故意。劉大狀反駁指,自己曾是警員故尊重警隊,但樹大有枯枝,加上控方力指吳誣衊總督察,質疑控方說法「唔通警察冇可能色膽包天,但係市民就可以無法無天?」但劉大狀澄清,吳從未在聆訊中自言遭警員推跌至鼻骨骨折,只是辯方在求情陳詞中稱吳遭貌似警員的人士暴力對待。本案4名上訴人同被控於去年3月1日犯案。除吳麗英(31歲)外,另有現年15歲男生亦因襲警被判入更生中心;吳的男友鄺振駹(21歲)因阻差辦公判入勞教中心,潘子行(23歲)亦因同罪被判入獄5個月1星期。4人就定罪及判刑上訴,法官押後裁決,各人准繼續保釋。案件編號:HCMA496/1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4/196943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609

始於春秋戰國 殺傷力強

1 : GS(14)@2016-08-20 11:41:32

【話你知】狼牙棒(圖)使用的歷史久遠,古時稱「殳」(粵音殊),在春秋戰國時代已被廣泛使用,本身是一種打擊兵器,在木製或鐵製的鎚頭上,固定有很多像狼牙一樣的鐵釘,鎚頭安裝長柄,破壞力巨大,在宋代使用得最普遍。中國典籍對狼牙棒的記載不多,在1978年出土的戰國時代文物中,才找到有關「殳」的記述,最原始的狼牙棒是一種尖端為三稜銳尖,並帶有兩個突起打擊部份的兵器。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霹靂火秦明,就是憑手中狼牙棒力敵千軍,在一系列戰鬥中屢立戰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20/197434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594

孤狼多用汽車襲擊 成本低殺傷力大

1 : GS(14)@2017-04-08 20:44:06

恐怖分子近年屢次在歐洲人煙稠密的街上,發動汽車撞人襲擊,專家認為這種施襲成本便宜、易於策劃、殺傷力大,執法部門亦難以偵查,成為「孤狼式」恐襲的常用技倆。恐怖分子要在街上駕車撞人,毋須事先大費周章地招兵買馬和進行特訓,恐怖分子曾在襲擊現場亂槍掃射以增強殺傷力,但事實上他們並非必須配備槍械,只要租用一輛汽車即可行事。由於他們往往是單獨行事,背後未有恐怖組織參與,令執法部門更加防不勝防,各國針對複雜和高科技的恐襲的預防措施毫無用武之地。2014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發言人指導西方的支持者在沒有軍事武器下,使用石頭、刀子或汽車發動「孤狼式」襲擊,令這種低調的恐襲模式越趨猖獗。英國倫敦、德國柏林及法國尼斯近一年內都發生過汽車撞人恐襲,造成多人死傷。法新社/《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8/199836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73

國會恐襲翻版 成本低殺傷力大

1 : GS(14)@2017-06-10 12:22:52

前晚的恐襲跟兩個多月前在倫敦發生的另一宗恐襲,手法非常相似,兇徒均是選擇在市中心狹窄的橋面上向途人施襲,再落車用刀繼續行兇,雖然沒有使用炸彈或槍械,卻能造成嚴重傷亡。


報復英助美炸IS

3月22日,英國人馬蘇德駕駛一輛房車,高速在西敏橋上撞倒多名途人,又走到附近國會大樓外,用刀刺死一名警察後才被擊斃,釀成6死50傷,事後IS稱是他們所為。這宗襲擊與周六恐襲最大分別,在於馬蘇德是獨行兇手,而前晚的襲擊則是有三人同時行兇,大大提高了這種低成本、低技術襲擊模式的殺傷力。英國白金漢大學安全與情報研究中心主任格勒斯認為,恐怖分子連番針對英國施襲,顯然是要報復英國支持美國在伊拉克轟炸IS目標,加上公投決定脫歐,又正值大選前,政治社會都處於脆弱的狀態,令恐怖分子覺得有機可乘。另外,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利比亞消息報道,懷疑兩周前在曼城演唱會上炸死22人的人肉炸彈阿貝迪,是受到利比亞的IS分支以電話指使,遙控策動襲擊,而這分支被認為亦與巴黎和布魯塞爾恐襲有關。《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5/200449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81

強國玩具「牙籤弩」殺傷力勁澳門列為武器

1 : GS(14)@2017-06-22 07:42:16

最近,一種叫「牙籤弩」的玩具在中小學生中流行開來。本報三日前曾報道到這恐怖玩具在內地掀起熱潮(http://bit.ly/2tnjLWi),昨日在本港有很多家長群都傳了一則關於「牙籤弩」的訊息,家長看到它,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澳門司法警察局昨日通報,將「牙籤弩」定性為武器,呼籲切勿以身試法(http://bit.ly/2sOprM0)。昨日在香港的中小學群組,都有互傳關於「牙籤弩」的訊息,呼籲家長勿讓小朋友玩「牙籤弩」,「這東西一但射到孩子的身上,尤其是臉上,眼睛,後果堪虞.....」,令一眾家長恐慌。而在內地,不少家長近日也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禁止銷售牙籤弩」的呼籲,希望各自管好自己的孩子,也盼生產商、營銷商、消費者及相關政府部門能給予重視。而此前,「牙籤弩」也成為了淘寶的熱賣貨品,不過,隨着此貨品的危險受到高度關注後,淘寶、天貓及京東商城等網購平台已將「牙籤弩」全部下架,《蘋果》記者昨日再到這些平台上用「牙籤弩」等關鍵字搜尋時,發現已無相關貨品出售。究竟「牙籤弩」威力有幾強?內地小學生放學後,用它射擊草坪、樹木,甚至相互射擊,覺得很好玩,有男生說:「有一回不小心打到腿上,隔着褲子腿都麻了」。另一名7、8歲的小男孩頭頭是道地解說,「牙簽還可以換成針,射玻璃都能砸出了一個印兒,我還用它射過豬肉,能扎進一個手指頭深呢!」不過,有女孩子認為,這類玩具「很嚇人,很討厭」。有玩具店老闆則表示,自己拿貨時見到有「牙籤弩」,但覺得很危險,所以沒有拿貨,「聽說石膏板都能打穿,小孩子玩這個太危險了。」有媒體測試「牙籤弩」威力,如果用牙簽發射,它可以輕而易舉射穿A4紙,扎爆氣球;如把牙簽換上大號的縫紉針,用來射玻璃,縫紉針雖然被彈回來,但是在玻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留下了非常明顯的痕跡。用一塊豬肉來模擬人體,兩枚鋼針深深地插入豬肉裡面,淺的一根針插入豬肉表面,而深的一枚插入達4cm。經測速儀測量,牙簽上加裝金屬頭後,射出時速可達256公里,有效射程超過5米,甚至能射穿玻璃鏡片,威力巨大!央視新聞/《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1/200636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80

房策組合拳 殺傷力不可小覷

1 : GS(14)@2018-07-07 11:45:2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181&issue=20180707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公布樓巿六招,有沒有用呢?至少看到以往一些過往只以招標方式每次放賣一至兩個單位的樓盤,改為一次過公布數十個單位的價單,其實若分開來看,六招可能作用不大,但若是以「組合拳」角度進行分析,殺傷力不可小覷。

比方說,不少人說空置稅只是花招,因現時巿場的新盤空置單位未必太多,但如政府能維持每年2萬個或以上的私人住宅落成量,發展商又繼續「捂盤」不賣,那手持的空置單位便愈來愈多,便要面對被徵空置稅的問題。

計機會成本 空置稅實為樓價7.5%

說到空置稅,大家可能只着眼發展商每年只多付5%的空置稅,而其實從經濟學的機會成本角度出發,如果發展商把單位出租,其實可收約2.5厘的租金回報,若空置,不單沒租收,更要多付5%的額外稅項,一來一回損失的機會成本每年其實等同樓價約7.5%。

有說發展商可能減少投地,以至減少供應量,那政府已講明會增加資助房屋的比例,而居屋定價會和巿場脫鈎,如綠置居可以低至巿價的四二折,那發展商不投地,政府便更加多建平價的資助房屋和你搶客。好了,發展商不想被徵空置稅又要繼續投地,便要每次賣至少兩成單位,不可再「唧牙膏」,要賣得快便可能要減價!

至於有分析指多建資助房屋,等同減少了私宅的供應,會對上升的樓價火上加油,但同時原來部分買私樓的買家,轉去了買資助房屋,其實私宅的需求也會相應減少。另外,如新加坡包括組屋等公營及資助房屋,佔了房屋供應接近九成,只要供應充足,又不見當地樓價會升得高過香港?

倘發展商不投地 政府會搶客

大家還要留意一句,林鄭說要增加資助和公營房屋比例,以後政府開山填海,大家不要再說只用來建豪宅益有錢佬,那是用來建低價樓給一般巿民買的物業,不要再「阻頭阻勢」,之後政府更表示不會等大辯論,會傾向大規模填海,規模比沙田還大,即是若能填海,將可新增數十萬個單位!筆者月前曾到毗鄰新加坡的馬來西亞新山考察由碧桂園(2007)發展、名為「森林城巿」的項目,便是一個透過填海可興建數十萬個單位的項目,原來以現時的技術,由填海至可以起樓只需9個月時間,那將來香港再透過填海而新增數十萬個住宅單位,絕不是想像中的事情!

林鄭要推出樓巿新招,原因自然是樓價不斷上升,而內地人不斷來港高價買樓,更強化香港的樓巿需求。除了香港,內地人又最喜歡到哪些地方置業?如了解這方面的資訊,對投資海外物業、如何選擇合適的置業地點甚有幫助。

資助房屋增 減少私樓需求

胡潤研究院與匯加移民連續第五年發布《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訪問224名平均擁有2900萬元人民幣財富的已移民、正申請移民和考慮移民的中國富豪。其中,37%受訪者表示正在考慮移民,比去年減少10個百分點;另有12%已移民或正在申請。而這些打算或已移民的富豪,原來最重要的海外投資,選擇外匯存款的比例佔43%排名第一,另30%為海外房產排第二(圖1),而他們選擇投資海外房產的城巿最高排名,依次為洛杉磯、紐約、波士頓、三藩巿、西雅圖、倫敦、溫哥華、多倫多和墨爾本(圖2)。

另外,調查顯示有關富豪的投資理念日趨保守,「安全風險控制方法」仍然是他們海外金融投資的最主要考慮因素,比例高達72%,去年為35%;「實際收益」以48%的比例躍升至第二考慮因素,去年以13%位列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養老」(43%)、「財產保值增值」(21%)是他們認為家庭未來最重要的保障。受訪者表示他們海外投資的主要原因是「分散風險」(42%)、「子女教育」(30%)和「移民」(14%)。海外投資中,「穩健的收益」(71%)對他們是最重要的。他們碰到的最大問題是「缺乏知識」(49%)、「資金轉移困難」(18%)和「投資無渠道」(14%)。

另外,受訪的中國富豪,其海外資產平均佔總資產的11%,其中房地產比例最高,未來他們希望這比例提升到25%。而他們海外置業的目的主要體現在三方面:「自住型置業」、「投資性置業」和「度假型置業」,分別佔比49%、46%和5%。置業用途具體有:「自住(包含生活和工作需求)」,佔比51%;「資產配置需求」(20%)、「子女教育居住」(16%)、「樂退養老」(4%)、「海外身分規劃」(4%)、「休閑度假居住」(4%)和「健康醫療」(1%)。

中國富豪投資理念趨保守

另外,「性價比」(63%)、「投資價值」(46%)、「永久產權」(37%)和「地段」(31%)是他們海外置業優先考慮的因素(圖3)。受訪的中國高淨值人士平均願意投入520萬元人民幣在海外置業上;超過一半的高淨值人士願意投入300萬至600萬元人民幣在海外置業上,有16%甚至願意投入600萬至1200萬元人民幣。

[陸振球 樓市解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7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