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尋求武力對抗IS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60
周三,多家媒體援引國會議員和助手報道,奧巴馬尋求國會批準對IS使用為期三年的軍事力量,稱持續時間不會如伊拉克戰爭那樣久,戰鬥不限定地理位置範圍。

據路透社報道,奧巴馬向國會遞交了一份草案,提議對IS使用軍事力量,美國作戰部隊將有限參與。出於防禦性目的,美國將使用特種部隊和軍事顧問,但是會禁止地面部隊持久作戰。本次戰鬥不限定地理位置範圍,目的是為對抗活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極端恐怖分子IS。
奧巴馬在草案中指出,IS對美國和中東盟友構成嚴重威脅,IS殺害了四名被俘獲的美國公民James Foley,Steven Sotloff,Abdul-Rahman Peter Kassig和Kayla Mueller。其中,IS錄制了前三名受害者處死視頻,本周美國官方證實了第四名受害者死亡的消息。草案譴責IS使用暴力、大規模屠殺,稱其手段卑劣。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新的戰爭提案將廢除2002年時的法律,當時國會批準前總統布什在伊拉克使用軍事力量。奧巴馬提議“使用為期三年的軍事力量對抗IS”,取代原有2002年法律。
新戰爭提案已上交美國國會,將由參議院和眾議院審議。美國眾議院院長博納表示,奧巴馬提交的關於軍事打擊IS請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過不確定奧巴馬的策略是否將完成設定的目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高官:是時候用除武力外一切方式解決朝鮮半島問題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16日說,在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上,美國保留“所有選擇”。但他同時強調,目前是時候動用一切除武力以外的方式和平解決這一問題。
據新華社4月17日報道,麥克馬斯特當天接受美國廣播公司專訪時,譴責朝鮮最新一次導彈試射是“破壞局勢穩定的挑釁行為”,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下令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整合美國國防部、國務院和情報機構對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做出的努力,在未來有必要的時候向特朗普提供解決這一問題的選擇。
麥克馬斯特當天重申了特朗普政府其他高級官員關於美國保留“所有選擇”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表述,但他同時強調,目前是時候動用一切除武力以外的方式和平解決這一問題。他還說,他認為在今後數周或數月,受到朝鮮半島問題影響的各方將有機會采取除武力以外的手段來避免最壞的結果。
韓國軍方和美國軍方證實,朝鮮16日上午試射一枚導彈,但以失敗告終。另據韓聯社援引韓國官員的話報道,朝方此次試射導彈的型號可能與本月初試射活動涉及導彈相同。本月5日,韓國軍方稱朝鮮當天在新浦一帶有試射活動。韓國軍方其後推斷為“北極星-2”型導彈,但美國軍方人士分析其可能是“飛毛腿-ER”導彈。
【AM人物】關注「佔中」武力清場 翟紹唐:警民缺互信 (2013年04月30日)
1 :
GS(14)@2013-05-01 16:48:34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2567&d=2031
【am730訊】【AM人物】美國國務院早前發表周年人權報告,關注本港警方採取「進取策略」對付遊行,妨礙集會自由。警務處長曾偉雄表明不認同報告批評,同被報告點名的監警會主席翟紹唐首度開腔回應,強調無發現警方以政治理由打壓遊行,但他形容遊行人士與警方欠缺互信,屢爆衝突,並關注警方在「佔領中環」行動中,以武力清場的力度。
記者:賴銘傑
近年每逢「七一」、「十一」等大型遊行,示威者與警方多以衝突收場,翟紹唐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主因雙方「完全冇互信」,「如果警方擺個鐵馬喺度,你一定要出嚟,你點唔期望警方下一次唔擺個水馬出嚟呢?或者唔擺你遠啲呢?」他續稱:「依家最大問題唔係主辦機構唔聽我哋講嘢,係參與『打游擊』嗰啲唔聽吖嘛」,他直言要識別這班『打游擊』的示威者,就像英國識別搞事球迷一樣困難。
引案例證警權無過大
每當衝突過後,警權過大的指控往往成全城焦點。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翟紹唐稱,「警權從來都喺度,終審庭案例都冇話警權過大,只係最多一、兩次話警方搞錯咗法律」。他認為,社會近年不時質疑警權過大,是因市民對自身權利認知提高所致,但他不諱言受到社會政治環境影響,市民亦「多咗怨氣」。
至於監警會去年「七一」開始,先後兩次派人實地觀察遊行,翟紹唐形容是一個新嘗試,但坦言在資源調配上有困難,必須「睇餸食飯」;而觀察員可否兼具證人角色,他指亦是監警會重點討論的地方,「當日at the scene(現場)有咩爭拗,我哋唔可以即場做一個球證」,以免影響監警會的獨立性。針對警方與主辦單位,經常在事後因「不反對通知書」內容出現「口同鼻拗」,該會正研究派員出席會面。
抬走示威者屬武力一種
對於近期鬧得熱烘烘的「佔領中環」行動,屆時已卸任監警會主席的翟紹唐強調,該會的關注點不在事件本身,而是過程中如何避免產生投訴,但他指計劃「十劃未有一撇」,難作評論。對於曾偉雄稱「不排除使用武力」,翟紹唐認為「一哥」說法合情理,但會密切留意武力使用情況,「咁你啲人佔領中環,個個坐喺度放火,咁點可以排除用武力啫,就算佢話和平,坐喺度唔肯郁,咁你都要抬走佢㗎,抬走都係武力。」
而一度引起白色恐怖的警察隨身攝錄機,翟紹唐安撫市民毋須過分擔心,因一旦產生投訴,錄影片段亦是證據之一。對於片段一般只儲存30日,而市民法定投訴期限為兩年,或出現「無片為證」的情況,翟紹唐認為市民若有需要投訴,應盡早向投訴警察課提出。

警執法 武力天與地
1 :
GS(14)@2014-10-05 12:34:38
【本報訊】9月28日晚,市民和平集會,警方卻暴力清場,施放87次催淚彈,翌日更稱是「最低武力」。上周五,反佔領暴徒在旺角出
李光耀促對外開放 支持武力鎮壓六四中共拜師 學習新加坡模式
1 :
GS(14)@2015-03-24 08:22:59
■鄧小平(右)一九七八年底訪新加坡,李光耀親自接機。新華社
【李光耀逝世】李光耀與北京關係非同尋常。儘管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後與北京建交的國家,但李光耀與毛澤東到習近平五代中共領導人都交往密切,尤其是李是鄧小平搞改革開放的導師,由於李的建議獲鄧接納,才有今日中國之成就。中共視「新加坡模式」為學習榜樣,更視李為中國改革開放恩公,加上李拒絕西方政治制度,在六四屠城事件公開支持中共武力鎮壓,北京對李光耀更感恩備至。
新加坡是一九九○年十月三日才與中國建交的,不但遲於東盟各國,甚至大大遲於美國。但北京領導人與李光耀的私下交流早已開始。一九七六年五月李首次訪華,當時毛澤東已年老體弱,極少見客,但仍安排見李;至今三十九年來,李共訪華三十三次,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均有交情;尤其是李與鄧的交往,更對中國影響深遠。
■一九七六年李光耀(右)首次訪華,獲毛澤東會見。新華社
奉行「韜光養晦」政策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鄧小平出訪新加坡,是他文革後復出掌權首度出訪,其時中國剛從文革走出,經濟臨崩盤、內外交困。鄧小平對李光耀慨嘆中國形勢嚴峻,需要很長時間恢復;李則對鄧大表寬慰,稱中國「很快會比新加坡更好」,並大膽地向鄧提出兩大建議:一是中國要對外開放,吸引外資;二是中共必須停止對外輸出革命。其時毛澤東剛死不久,中共依然奉行毛指示精神充當「世界革命中心」,到處煽風點火支持東南亞共產黨武裝奪權,出錢出力幫當地土共造反。鄧對李的建議十分在意,反問「你要我怎麼做?」李直接指出,中國應停止馬來西亞共產黨和印尼共產黨在華南的電台廣播(當時馬共和印共反政府電台設在中國華南);停止對共產黨游擊隊的支持。李光耀後來憶稱,儘管鄧比他大二十歲,但仍欣然採納其意見,稱鄧是「我從未見過願意放棄一己之見的共產黨領袖」。回國後不到兩個月,中共舉行歷史性十一屆三中全會,會上鄧小平作出兩項重要決定:一是全面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二是停止輸出革命,外交奉行「韜光養晦」政策。鄧此舉得罪了外國共產黨,卻為中共贏得喘息機會及國際讚譽。
派大量官員赴新加坡學習
此後鄧小平又多次在黨內指示「拜新加坡為師」,「學習新加坡模式」,實際是羨慕新加坡在民主口號下一黨專政。根據鄧指示,中共每年都派大量官員赴新加坡學習、培訓,包括八十年代初時任國家外資委副主任的江澤民,也曾到新加坡學習兩周,專學招商引資。過去二十多年來,新加坡一直是中共培訓高級官員的重要基地。李光耀鼓動中共開放,卻為北京拒絕政治改革鎮壓異見辯護,尤其是公開支持北京當局一九八九年對天安門學運的屠城鎮壓,認為中國經濟有今日成就歸功於當局鎮壓。李光耀還是最早預言中國經濟將超過美國的人,他同時認為中國不會出現西方式民主制度;他毫不掩飾對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的讚美,稱習「胸襟廣闊」,形容習為「(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級數」的人物。《李光耀回憶錄》/中共黨史資料
擺放痰罐迎鄧小平
【點滴】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李光耀因曾見北京人民大會堂擺放痰罐,特地安排了一個藍白色瓷痰罐擺在鄧座位旁。雖然新加坡總統府規定冷氣房裏不準抽煙,但還是為鄧小平擺放煙灰缸。李說:「這都是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人物而準備。」但鄧卻因尊重李光耀,全程不吐痰不吸煙。
訪台用代號為保密
【點滴】李光耀前後出訪台灣二十多次,每次為保密都用「高賓XX號」或「高朋XX號」代碼,免曝光招北京抗議。早年新加坡軍隊在台受訓每年達一萬人次,因北京一再拉攏新加坡,現減至二、三千人。台灣早年曾透過新加坡向俄國購買肩射導彈,因消息提前曝光胎死腹中。
「中國不會成為一個自由的西方式民主國家,否則就會崩潰。對此,我相當肯定,中國的知識分子也明白這一點。如果你認為中國會出現某種形式的革命以做到西方式民主,那你就錯了。」──談中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747
李光耀促對外開放 支持武力鎮壓六四中共拜師 學習新加坡模式
1 :
GS(14)@2015-03-26 00:33:04
■鄧小平(右)一九七八年底訪新加坡,李光耀親自接機。新華社
【李光耀逝世】李光耀與北京關係非同尋常。儘管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後與北京建交的國家,但李光耀與毛澤東到習近平五代中共領導人都交往密切,尤其是李是鄧小平搞改革開放的導師,由於李的建議獲鄧接納,才有今日中國之成就。中共視「新加坡模式」為學習榜樣,更視李為中國改革開放恩公,加上李拒絕西方政治制度,在六四屠城事件公開支持中共武力鎮壓,北京對李光耀更感恩備至。
新加坡是一九九○年十月三日才與中國建交的,不但遲於東盟各國,甚至大大遲於美國。但北京領導人與李光耀的私下交流早已開始。一九七六年五月李首次訪華,當時毛澤東已年老體弱,極少見客,但仍安排見李;至今三十九年來,李共訪華三十三次,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均有交情;尤其是李與鄧的交往,更對中國影響深遠。
■一九七六年李光耀(右)首次訪華,獲毛澤東會見。新華社
奉行「韜光養晦」政策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鄧小平出訪新加坡,是他文革後復出掌權首度出訪,其時中國剛從文革走出,經濟臨崩盤、內外交困。鄧小平對李光耀慨嘆中國形勢嚴峻,需要很長時間恢復;李則對鄧大表寬慰,稱中國「很快會比新加坡更好」,並大膽地向鄧提出兩大建議:一是中國要對外開放,吸引外資;二是中共必須停止對外輸出革命。其時毛澤東剛死不久,中共依然奉行毛指示精神充當「世界革命中心」,到處煽風點火支持東南亞共產黨武裝奪權,出錢出力幫當地土共造反。鄧對李的建議十分在意,反問「你要我怎麼做?」李直接指出,中國應停止馬來西亞共產黨和印尼共產黨在華南的電台廣播(當時馬共和印共反政府電台設在中國華南);停止對共產黨游擊隊的支持。李光耀後來憶稱,儘管鄧比他大二十歲,但仍欣然採納其意見,稱鄧是「我從未見過願意放棄一己之見的共產黨領袖」。回國後不到兩個月,中共舉行歷史性十一屆三中全會,會上鄧小平作出兩項重要決定:一是全面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二是停止輸出革命,外交奉行「韜光養晦」政策。鄧此舉得罪了外國共產黨,卻為中共贏得喘息機會及國際讚譽。
派大量官員赴新加坡學習
此後鄧小平又多次在黨內指示「拜新加坡為師」,「學習新加坡模式」,實際是羨慕新加坡在民主口號下一黨專政。根據鄧指示,中共每年都派大量官員赴新加坡學習、培訓,包括八十年代初時任國家外資委副主任的江澤民,也曾到新加坡學習兩周,專學招商引資。過去二十多年來,新加坡一直是中共培訓高級官員的重要基地。李光耀鼓動中共開放,卻為北京拒絕政治改革鎮壓異見辯護,尤其是公開支持北京當局一九八九年對天安門學運的屠城鎮壓,認為中國經濟有今日成就歸功於當局鎮壓。李光耀還是最早預言中國經濟將超過美國的人,他同時認為中國不會出現西方式民主制度;他毫不掩飾對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的讚美,稱習「胸襟廣闊」,形容習為「(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級數」的人物。《李光耀回憶錄》/中共黨史資料
擺放痰罐迎鄧小平
【點滴】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李光耀因曾見北京人民大會堂擺放痰罐,特地安排了一個藍白色瓷痰罐擺在鄧座位旁。雖然新加坡總統府規定冷氣房裏不準抽煙,但還是為鄧小平擺放煙灰缸。李說:「這都是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人物而準備。」但鄧卻因尊重李光耀,全程不吐痰不吸煙。
訪台用代號為保密
【點滴】李光耀前後出訪台灣二十多次,每次為保密都用「高賓XX號」或「高朋XX號」代碼,免曝光招北京抗議。早年新加坡軍隊在台受訓每年達一萬人次,因北京一再拉攏新加坡,現減至二、三千人。台灣早年曾透過新加坡向俄國購買肩射導彈,因消息提前曝光胎死腹中。
「中國不會成為一個自由的西方式民主國家,否則就會崩潰。對此,我相當肯定,中國的知識分子也明白這一點。如果你認為中國會出現某種形式的革命以做到西方式民主,那你就錯了。」──談中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747
村民建塔死守 恒基收馬屎埔 武力清場
1 :
GS(14)@2016-06-06 02:49:33■恒基昨派出逾百名保安到馬屎埔村圍封農地,與示威者爆發衝突。黎樹雄攝
【本報訊】被納入新界東北發展區的粉嶺馬屎埔村,昨日爆發歷來最大規模衝突。馬屎埔土地業權人恒基地產昨日派出150名「收地大軍」殺入馬屎埔,用工字鐵及鐵圍板圍封農地。其間村民及聲援者與保安爆發連場衝突,示威者突破重圍時,被保安箍頸、批踭及掹腳抬走;有保安員更用鐵圍板、木卡板阻止,示威者用血肉之軀抵擋。衝突歷時約6小時後,恒基指已初步完成圍板工作,村民及聲援人士則通宵死守於木卡板搭建的巡守塔。記者:林社炳 文雪萍 譚靜雯
涉事農地佔地約5,500平方呎,位於馬屎埔馬寶寶社區農場旁,過去曾由農場租用,惟後來地主將農地售予恒基。為配合新界東北發展,恒基今年3月開始多次入村收回有關農地,但遇村民以鐵鏈纏身等抗議,最終失敗離場。為加快收地速度,恒基上月先後兩次向高等法院申請及延長臨時禁制令,禁止任何人進入農地。
■有市民昨晚遞上蘋果給守塔的村民充飢。王子俊攝
150名保安築人鏈
昨日下午約1時,恒基安排3輛旅遊巴及小貨車,接載約「收地大軍」抵達馬屎埔,當中包括大批南亞裔保安。保安先手拖手築成人鏈,不准任何人再進入禁制令範圍。恒基發展部經理黃榮章到場指揮,又在現場不斷廣播,呼籲佔據人士不要違反禁制令盡快離開。反對收地的村民及聲援人士早已風聞恒基收地行動,中午已做好準備,他們戴上恒基主席李兆基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的面罩,以示不滿。社運人士朱凱迪、劉小麗和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庭亦有到場聲援。他們越過鐵絲網進入農地範圍,又攀上用木卡板搭建的巡守塔,10多名保安即時衝入農地阻止又報警。「收地大軍」之後進入農地,包圍巡守塔,又築起重重人牆,更搬來大批工字鐵、鐵圍板,逐步將農地圍封。協助恒基收地的承判商也將推土機駛入農地,斬樹除草。有村民就站在推土機旁,防止工人開機入內。不過推土機隨即被示威者佔領,承判商再調動第二部推土機清場,也再次被佔領。3保安爬上推土機,批踭強行將示威者拉走。早前率先闖入農地的示威者則被保安重重包圍,雙方發生激烈衝突,保安強行抬走據守農地的男女示威者。示威者也不甘示弱,整個下午曾多次試圖重返農地,但又再被保安箍頸、批踭及掹腳拉走。至傍晚衝突升級,示威者嘗試再進入農地,雙方搶奪鐵圍板,有示威者則用雨傘插向保安手套。其後更有保安員更用木卡板阻止示威者前進,雙方角力,示威者用血肉之軀抵擋,有人不支倒地受傷。到場聲援的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庭,也被最少2名保安拉走。她斥責保安強拆屬禁制令範圍以外物品,又指每當雙方發生激烈衝擊時,南亞裔保安不分男女,照熊抱攬腰。
3人入院1人被捕
晚上大約7時,恒基承判商指基本上已完成收回農地,但仍有幾名示威者佔領巡守塔。恒基昨晚回應,派人到馬屎埔一幅被非法霸佔9年的土地圍板,但遇到非法佔地者及相關人士在場激烈衝擊和阻攔,導致5名保安員受傷送院。恒基又指有示威者爬上工程車、又多次襲擊及衝向保安員、阻攔工人工作,保安公司要四度報警求助。警方表示,昨日衝突中有3人報稱受傷入院,一名61歲姓周女子涉嫌普通襲擊被捕。馬屎埔村村民區晞旻表示會留守到最後,指法庭頒佈禁制令,反映現時法律制度只為恒基護航,未能保護小市民,「我哋冇錢、冇財冇勢,冇好似地產商咁多資源,我哋惟有用自己嘅身體,一路守住喺呢幅田度」。
■一名女示威者疑受傷,嚎啕大哭。王心義攝
■戴上綠色四叔面具的村民在巡守塔上留守。
■有示威者與保安推撞期間倒地。
馬屎埔收地事件簿
1996年恒基地產開始收購馬屎埔村農地1998年政府研究發展新界東北為新市鎮2007年政府恢復新界東北規劃研究;爆出恒基大量購入馬屎埔農地,村民刊報要求與主席李兆基對話2008年政府開始就新界東北發展諮詢公眾;恒基被指以斷電、製垃圾屋、強拆等手段迫遷村民2010年村民在諮詢會上踢爆恒基僅賠償每平方呎農地3元及每間村屋8至10萬元;恒基被指拆屋時將可致癌的石棉物料隨處棄置2012年新界東北發展諮詢會村民群情洶湧被迫腰斬;逾百東北村民聚集馬屎埔村放天燈保家園2013年李兆基欲捐地助年輕人上車,但被政府拒絕;政府公佈新界東北發展最終規劃,並推出原址換地政策2014年地政總署突襲收回一幅官地;立會財委會審議新界東北發展前期撥款,示威者衝擊立法會2015年恒基申請馬屎埔原址換地;城規會通過新界東北發展大綱2016年恒基成功向法庭取得禁制令,禁止外人進入收地範圍,並啟動收地程序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3/19639154
日自衞隊南蘇丹任務准用武力
1 :
GS(14)@2016-11-16 05:47:06日本決定向派往南蘇丹的陸上自衞隊賦予「馳援護衞」新任務,即是讓自衞隊以配合聯合國維和行動(PKO)為理由在海外使用武力。鑑於南蘇丹局勢不穩,任務變相增加自衞隊捲入戰鬥風險。
可帶武器救助別國
「馳援護衞」是指聯合國及非政府組織相關人士等遇襲時,自衞隊能帶同武器前往救助,別國軍隊亦是受護衞對象。日本《憲法》第九條一直禁止自衞隊在海外行使武力,不能參與馳援護衞,但今年3月實施的新安保法案解除了這個緊箍咒。日本政府昨在內閣作出今次決定,是新安保法案實施以來首次擴大海外自衞隊任務,防衞大臣稻田朋美後天下達命令時,將一併賦予自衞隊「宿營地共同防衞」(在宿營地與他國軍隊共同應對襲擊)任務。新任務實施區域僅限南蘇丹首都朱巴及附近地區,將由目前駐守青森縣的陸上自衞隊第9師團的350名自衞隊員執行,首批將於周日出發到當地,預料下月12日跟目前已在當地的自衞隊部隊完成交接。日本政府計劃提高執行新任務的自衞隊員待遇標準,每天任務補貼費由目前1.6萬日圓(約1,150港元)上調至2.3萬日圓(約1,650港元)﹐撫恤金亦從6,000萬日圓(430萬港元)提高至9,000萬日圓(646萬港元)。共同社/日本《朝日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6/19835215
首次使出非核武最強武力毀阿富汗隧道武器炸彈之母轟IS 美欲震懾北韓
1 :
GS(14)@2017-04-15 23:25:02■美軍公開「炸彈之母」投擲後湧出蘑菇雲的照片。
美軍首次使用「炸彈之母」GBU-43B大型空爆炸彈,在阿富汗炸死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82名武裝分子,並摧毀IS分子所用的隧道及武器等,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行動「非常成功」。這是美軍迄今在戰場上使用過的最大威力的非核武炸彈,被指有震懾北韓之意。駐阿富汗美軍公佈,在當地時間前晚7時32分,一架美軍MC130運輸機在接壤巴基斯坦的東部楠格哈爾省(Nangarhar)阿欽(Achin)地區,向一處IS隧道網絡,投放了一枚含8,000多公斤炸藥的GBU-43B炸彈。
至少82死 穿透藏身地洞
阿富汗國防部昨天確認,襲擊炸死至少82名IS武裝分子,摧毀3處IS藏匿點、多處掩蔽地洞和長達300米的隧道,以及大批武器彈藥;聲明指沒有平民在襲擊中受傷。儘管IS藏身地洞接近民居,但當局指民眾近月已逃得乾淨。阿富汗總統辦公室稱行動是阿富汗與國際部隊合作,極力避免平民傷亡。IS稱他們一方無死傷。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說,這次空襲針對IS在阿富汗的隧道網絡,旨在封鎖IS行動空間。特朗普形容行動「非常、非常成功」,但他拒絕說明是否親自下令出動「炸彈之母」,只說授權軍方全權決定。軍方並不需要總統批准使用非核武。目前阿富汗境內的IS分子可能有上千人,大部份盤踞於楠格哈爾省。駐阿美軍對當地IS目標已進行過多次空襲,惟最近幾周阿富汗部隊與IS分子在當地持續激戰始終未能佔上風。美國官員表示,GBU-43B部署在阿富汗備用已有「一段時間」。近期美軍持續加強對阿富汗境內IS和塔利班的空襲壓力,光是今年首三個月,美軍已投放近500枚各類炮彈,較去年同期300枚多了66%。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民眾都強烈感受到爆炸威力,形容從未聽過如此巨大爆炸聲,「恍如地震」、「震動整個山谷」,巨響「震耳欲聾」。雖然受了驚嚇,但阿欽地區有居民坦言「希望炸IS的行動多百倍」。有消息指有居民被爆炸威力震得昏倒;亦有人擔心再有轟炸而逃亡。但消息未獲證實。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批評美國「殘暴地利用阿富汗測試危險武器」。但路透社引述目擊者說,在距離炸彈目標五公里的村落,房子和商店都並未受損。
巴基斯坦邊境村民嚇醒
巴基斯坦近邊境的村民說爆炸聲之巨,令人以為炸彈落在自己的村莊。住在距邊界15公里的瓦利說當時已上床,但卻被「爆炸聲嚇得從床上彈起來」,急忙跑到外面查看發生何事。他跟一些村民往邊界方向走,遠遠已見到濃煙密佈。有分析指,出動「炸彈之母」對付IS,是美軍在不出動核武的情況下展示最強武力的途徑,相信美國是藉此向俄羅斯、北韓和敍利亞發出訊息;尤其是北韓有眾多地下軍事目標,今次的訊息就更強力。有俄羅斯評論則指美軍此舉可能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6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