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鐵礦石價格將步入熊市?必和必拓、力拓不同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295

盡管去年底以來,鐵礦石已經下跌了25%步入熊市,但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和力拓卻絲毫不在乎,兩家公司認為中國鐵礦石需求減少和價格下跌只是暫時的,並預期未來10年內鐵礦石需求,尤其是中國的需求都將保持強勁。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必和必拓主管鐵礦石的總裁Jimmy Wilson的評論稱:“我們繼續認為,中國的粗鋼產量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11億頓左右。我們依然堅信,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帶動下,全球鐵礦石需求將以更加溫和的速度穩步增長。”必和必拓目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礦業企業。 近期關於中國鋼鐵行業違約風險上升的擔憂仍在持續,在周末中國公布令人失望的貿易數據之後,鐵礦石周一錄得歷史最大單日跌幅之後,正式步入熊市。 周一鐵礦石價格暴跌超過9%至每噸104.70美元,創18個月新低。鐵礦石價格去年底以來已經下跌25%。傳統意義上對熊市的定義是:由近期峰值下挫20%。 據《金融時報》,Wilson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未來五年內,鐵礦石可能會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從而導致價格下降。 力拓則認為,本周的價格下跌只是“短期波動”。該公司主管鐵礦石的CEO Andrew Harding稱,繼續看好鐵礦石的長期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27

新興經濟體“新常態”:經濟步入“慢增長”時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25

伴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東歐表現不穩以及拉美地區經濟差強人意,曾經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正處於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谷。

這為全球經濟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當前油價處於四年低位,歐元區發動機德國經濟萎縮。

根據研究公司凱投宏觀整理的19個大型新興經濟體的數據顯示,8月這些地區的工業產出和第二季度消費者支出雙雙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8月出口增長也大幅下滑。

英國《金融時報》提到,這些趨勢正在強化人們的一種感覺,即較慢的增長正成為全球一些最具活力經濟體的長期特征。“這是新的常態,”凱投宏觀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對其表示。“就本十年剩余時間而言,只能這樣了。這是能夠達到的最佳狀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首席經濟學家Olivier Blanchard上周公開表示,中期來看,新興經濟體的前景出現了相當重大的變化。

該機構的總裁拉加德認為,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家出現了明顯的經濟放緩,美聯儲結束QE將引發新興經濟體的震蕩。

稍早前,IMF下調了世界經濟增速預期,受歐元區、俄羅斯以及巴西經濟增長疲軟預期的影響,其對2015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至3.8%。亞洲新興國家今明兩年的GDP增長預期則分別降至6.5%和6.6%。

下周,中國將公布第三季度的GDP數據,高盛在其預測報告中預計,

三季度GDP增速將從二季度的7.5%降至約7.1%。隱含的環比增幅為7.8%,略高於二季度。環比增速的提高主要得益於6 月份經濟顯著加速增長,為三季度帶來了較高的起步水平。

根據Now-Casting公司的模型,巴西今年的GDP增長或滑向0.3%,遠低於2013年的2.5%。(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91

瑞銀:中國經濟將步入“六”時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95

hf_122677_china

瑞銀在其《2015-16年展望》報告中預計,2015年和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分別放緩至6.8%和6.5%。不過,瑞銀指出,經濟增速放緩至7%以下並不會給就業市場帶來困擾。

瑞銀認為,由於中國經濟的體量已顯著擴張,預計2015年6%的GDP增速能比2008年10%以上的增速創造出更多的新增就業。此外,新增勞動力供給不斷減少,而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穩健增長。因此就業目標本身帶來的穩增長壓力小於以往。

瑞銀稱,為防範金融風險、保持金融體系穩定,決策層應會避免使用貨幣政策來進行強刺激,但與此同時,瑞銀認為央行也有必要在資本大規模外流時保證流動性充裕。瑞銀預計央行將在2015年底前三次下調貸款基準利率,以降低實際利率、防止不良貸款快速大幅上升。在強勢美元背景下,預計人民幣將對美元小幅貶值,2015年底兌美元匯率將達6.35左右。

瑞銀預計,決策層將加快推進有利於增長的服務業改革並擴大社保覆蓋範圍,以促進服務業消費和投資,應對房地產下滑和外部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房地產下滑還會倒逼加快地方政府融資、資本市場和國企重組等領域的改革。

瑞銀指出,2015年經濟增速面臨偏下行風險。瑞銀估計,房地產活動有15%的概率急劇下滑,並將拖累2015年GDP增速降至6%以下。

但考慮到中國居民部門儲蓄率較高、資本賬戶仍大體封閉、銀行體系國有成分較高,且政府債務水平依然可控,瑞銀認為短期內中國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並不大。

房地產下滑預計仍將拖累2015-16年經濟增長

房地產行業已經面臨供給過剩、內在需求疲弱的結構性拐點。這一背景下,雖然近期限購和限貸政策放松有助於在未來幾個月改善市場信心、提振銷售,加快戶籍改革步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住房需求,但短期內房地產銷售大幅反彈的難度很大。

此外,即便未來政策進一步放松,開發商為了消化庫存壓力、適應行業結構性拐點,仍會在明年繼續削減土地購置和開工。

瑞銀預計2015年新開工面積將在今年下跌10%的基礎上再跌10-15%、直到2016年才有望企穩。

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房地產和建築業產出增速每放緩10個百分點,對GDP增速的直接和間接拖累將達2.5-3個百分點。瑞銀預計,今年房地產下滑已拖累了GDP增長1.2%-1.5%,而“微刺激”措施只抵消了其中的一部分。在基準預測下,2015年房地產建設活動放緩仍會拖累GDP增速1.5%左右。

穩增長政策加碼、全球經濟複蘇應將起到緩沖作用

鑒於房地產下滑嚴重拖累經濟,瑞銀預計明年決策層將繼續加碼穩增長政策。房地產政策方面,未來決策層還可能降低目前依然較高的房貸首付比例、定向下調房貸利率,或減免交易環節稅費。除此之外,決策層還可能加快三四線城市戶籍改革。

此外,瑞銀預計決策層將再上馬一批帶動作用強的基建項目。其配套資金將來自於政策性銀行、增加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或通過推廣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

未來兩年發達經濟體持續複蘇有望支撐中國的外需。瑞銀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14年的3.3%小幅加快至2015年的3.5%和2016年的3.6%。

經濟增速放緩不會給就業帶來困擾

瑞銀認為,經濟增速放緩至7%下方不會給中國就業市場帶來重大困擾,首先是因為目前經濟體量是十年前的2.6倍、是2002年時的1.5倍,眼下6.8%的增速能夠創造出和2008年11%增速同樣多的就業崗位;其次是服務業在快速擴張,而政府削減行政審批和減稅,無疑有助於服務業更快發展。

而在勞動力的供給方面,中國就業年齡人口已經開始減少。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PD)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就業年齡人口將減少大約800萬人。

就業市場供需的變化,意味著和10年前或者幾年前相比,中國面臨的就業壓力在減輕,經濟增速低一些也能維持就業市場的穩定。

瑞銀預計,2015-16年非農領域GDP增長6-7%、整體GDP增長6-6.8%,就足以每年創造逾1100萬個新增非農就業崗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02

一線城市土地成交額創紀錄 樓市步入回暖前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1-21/877397.html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在房地產市場相對低迷的今年,一線城市的土地成交金額卻已刷新歷史紀錄,目前已經突破3000億元大關,高於去年同期,全年更有希望達到3500億元。土地成交金額的連破紀錄,以及連日來宋衛平和孫宏斌就綠城股權一事的爭端,不禁讓業界揣測:房地產市場是否見底回暖?

一個證據是,龍湖地產集團品牌及營銷部總經理袁春曾表示,龍湖拿地的時間,往往是市場反彈之初。近日,龍湖地產成功以總價37.8億元,競得廣州市天河東奧體板塊的兩幅土地;本月初,龍湖還在成都拿地。另一個證據是,中國指數研究院11月17日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2014.11.10~11.16)》顯示,僅第46周重點監測房企就拿地20宗,投入金額194億元,除龍湖外,金地、華潤等巨頭也紛紛出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房企融資規模擴大以及各地出臺的救市政策,都是促成土地市場活躍的重要因素。但面粉漲價是否意味著面包一定會漲價,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沈寂許久的土地市場似乎又要“發燒”了。

11月19日,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外灘金融集聚帶核心位置的董家渡13、15號地塊以248.5億元,被中民投聯合外灘投資、佳渡置業拍走,刷新去年上海徐家匯中心地塊217.7億元的拍賣紀錄,是今年以來全國範圍內成交額最高的地塊。而就在同一天,備受關註的浦東新區惠南鎮地塊,也拍出了13092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溢價率高達105.11%,刷新了區域樓面價的最高值。

在央行“930新政”的刺激下,樓市刮起陣陣暖風,而土地市場翹尾的跡象也十分明顯。“隨著9月末央行房貸新政的出臺,樓市成交顯著回升,開發商年末的拿地意願亦大為增強,不理性拿地又有擡頭的傾向。”德佑地產分析師趙葆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全年有望突破3500億元/

董家渡地王的誕生將年末上海土地市場推至高潮。不單是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土地市場也在加速回暖。

根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的數據,截至11月18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的住宅土地成交價全面刷新歷史紀錄,不僅提前突破2013年創造的歷史記錄,也是有史以來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了3037.9億元,全年更有望突破3500億元。

從樓面價看,2014年截至11月18日,四大一線城市成交的188宗住宅土地平均樓面價高達11892元/平方米,較2013年的7571元/平方米上漲高達57%。

土地市場升溫的背後則是房企不斷加快的拿地腳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近期房企拿地情況發現,11月以來,20大標桿房企中,遠洋、華潤、保利、金地、中海、龍湖、綠城等企業都已出手拿地;從9月開始,包括萬科等標桿房企已經連續多次出手拿地。11月截至16日,20大標桿房企拿地額度已經超過262億元,全月有望再次突破300億元。

“標桿房企之前不拿地,主要是因為去庫存。但不拿地的舉動對土地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導致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逐漸增大。最近部分城市的土地價格開始下調,加上地方政府救市政策的疊加,預計在土地市場降溫半年之後,部分企業可能又將開始抄底拿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但不同於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依然維持高熱度。

張大偉進一步指出,隨著各類救市政策的出現,加上部分企業的抄底行為,預計四季度部分熱點地塊的拍賣競價將比三季度更加激烈。

市場已現大規模回暖苗頭/

土地市場的升溫早已傳導至商品房銷售,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城房價數據,房價持續下跌的狀況出現好轉跡象:10月,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指數12個月以來首次出現回升,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指數也連續兩個月出現小幅上升。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個在售項目,明顯感覺到售樓處的“溫度”有所上升,看房的人以及來店咨詢的購房者數量都明顯增加。

“現在一天的來電訪問量趕上之前一個禮拜的量。”北京某在售項目的營銷負責人對記者說,伴隨著央行“930新政”、公積金貸款政策松動等疊加效應逐步釋放,購房者的消費信心上揚。與此同時,開發商整體的項目促銷和打折活動也比較豐富,使得現階段的房價處於相對低位。

不光是剛需項目,改善型需求的釋放同樣刺激了中高端市場。記者走訪了位於海澱區的多個高端項目,保利·海德公園、華潤萬橡府、五礦萬科如園、京投銀泰琨禦府等,盡管都屬於千萬級豪宅,但項目售樓處依然有不少前來看房咨詢的消費者。

“今年開盤的位於海澱的多個高端項目銷售額都將突破20億元大關。”上述某項目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包括萬柳書院在內的上述五大高端項目預期銷售額將突破100億元。

北京萬科副總經理肖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對於千萬元級別的豪宅來說,20億元的銷售總額意味著要銷售200套左右,況且,單價5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項目,很難像剛需盤一樣快速去庫存。

然而,央行“930新政”的出臺無疑加大了樓市去化的信心。

9月30日,央行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的支持力度大幅提升。《通知》對首套房再啟“認貸不認房”界定標準,貸款利率下限也重回2009年的水平。其中,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0.7倍;二套房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購買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在已取消或未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放開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家庭的多套房貸;同時放開非本地居民住房貸款限制。

“對於曾經貸過若幹次款的高端客戶來說,這個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需求釋放。”華潤萬橡府營銷負責人秦江向記者表示,首套房認定新規執行後,部分高端客戶賣一套房後就湊齊了首付款,然後再貸款購房,基本上不需要消耗其現有的存量資金就可以解決改善性購房需求,這無疑將刺激高端項目的成交速度和成交量。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對記者表示,央行“認貸不認房”的政策,受益最大的是“賣舊買新”的首次改善型購房者。據統計,10月份北京成交均價在300萬~800萬元的中端改善型樓盤累計成交936套,環比大漲32%。

“在經過幾個月的蓄客期後,中高端改善型樓盤於下半年集中入市,受樓市大環境影響,入市項目定價較為謹慎,高品質的產品、完善的配套,加之合理的價格,從供應層面為這類房源成交量的上升提供了源動力。”任啟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14

油價崩盤:通脹將步入“0”時代 降息只是開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12

OPEC維持產能的決定讓油價在今天再度遭遇重挫。中金認為油價大幅下跌意味著通脹壓力的下行,從邊際上增加了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中金維持明年年底前兩次降息、四次降準的預測。

中金表示,油價對國內通脹影響有微觀和宏觀兩個渠道。從微觀渠道看,油價通過投入產出關系向下遊行業傳導,並通過替代效應向其他價格傳導,但是對互補品帶來反向影響。由於油價對下遊行業傳導和替代效應大於對互補品的影響,因此油價下跌的微觀傳導給通脹帶來下行壓力。此外,由於中國食品占 CPI 權重較高,油價對農產品的傳導更為重要

1

而在宏觀角度來看,油價下跌的收入效應會減輕通縮壓力。而經常賬戶順差增加則帶來匯率升值壓力,並且經常賬戶順差增加對國內流動性具有擴張效應。因此,為了避免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中國的沖擊影響,貨幣政策放松空間或將放大

綜合來看,中金認為過去兩年國內產出缺口不斷擴大(圖表5),10 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再度回落(圖表 6),內需疲弱疊加國際油價下跌因素會加大通脹下行壓力,甚至帶來通縮風險。貨幣政策應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應對國際油價大幅下降的沖擊。總體上,油價大幅下跌從邊際上增加了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中金維持明年年底前兩次降息、四次降準的預測。

56

無獨有偶,海通盡管未對油價影響做出具體分析,但是海通則認為,通脹在各種因素影響下,或將步入“0”時代,降息周期才剛剛開始

海通表示,經濟低位企穩,而通脹低迷,通縮已成為正式威脅。中國10 月 CPI 仍處低位,食品價格整體漲幅有限,內需低迷制約核心 CPI 上行,15 年CPI 或將步入“0”時代。海通預測 14 年 CPI 增長 2%,預測 15 年 CPI 增 1.5%,其中部分月份 CPI 或以 0 打頭。預測 15 年 GDP 增速降至 7%,CPI 降至 1.5%。而通脹過低或將成為貨幣政策的主要焦點,因而 11 月的存貸款利率下調預示降息周期或只是剛剛開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85

誰讓台灣步入 薪資失落年代?

2014-12-22  TCW

 

在調查的過程中,魏美蓉和很多企業主和高階主管有面對面的對談,發現即使調查結果出爐,很多企業主並沒有意識到應快速拉高高階主管薪資,藉以留才,一方面似乎透露著在部分行業人才「供過於求」的現象,「對老闆來說,本地員工真的很好用,你不加他薪,他也不太會走。」調查過程,她也看到,人才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現在台灣的職場,就像一鍋溫水煮青蛙。」過去是六十度,現在已經熱到八十度,再不重視就會出大問題。

三變數讓薪資原地踏步!員工、老闆、政府須改變的關鍵思考

人力專家一再強調,人才流動性不足,是造成高階主管薪資競爭力滑落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反映了人才的自我突破碰到了瓶頸;企業主對於好的人才,仍停留在「製造業思維」,便宜、好用就好;台灣的產業政策沒有升級版的規畫,人才找不到更大的舞台。在這三個變數互相牽引下,使得台灣高階經理人的薪資原地踏步。

常有的現象是,人才沒有移動的意願,企業需要有跨國規畫的時候,就碰到找不到高階主管派出去的困局。福特六和營銷處副總經理劉繼升即表示,以他帶領的團隊,有三分之一表明「沒有接受外派的生涯規畫」,但像福特這樣的跨國公司,很多高階位子,是要歷練兩個以上國家、甚至兩個區域市場的經驗,才能接任的。

他指出,其中,以三十五歲到四十歲的占最多數,多半是基於家庭或另一半職涯發展考量,就算提供住房與子女教育津貼,也因得帶著全家人離開原本的舒適圈,因而打退堂鼓;至於,其他三分之二「願意接受外派」的,職場資歷等條件卻又不一定符合。

很多留在台灣的高階主管或許心想,台灣這塊江山是他打下來的,現在正是坐收成果的好時機,誰願意去外面打天下?李瑞華分享他過去在朗訊科技的外商經驗,一般外商最不喜歡高階主管停留在舒適圈,如果你不願意移動,他就會找外面的人來取代你。

現實的例子正是如此。用池塘來比喻,台灣只是一方小池塘,人才流動性不足,沒有活水,池子裡的小魚最多只能長成中魚,但中國、東南亞國協卻是大池塘,待過大池塘的大魚,難保不會有朝一日闖進小池塘,除非小池塘不歡迎任何外來的大魚。

事實上,當小池塘人才不足,大池塘的大魚游進小池塘,是必然發生的事,最先看到的,是像麥當勞、福特六和這類跨國外商。

以麥當勞為例,過去三年,便已先後派駐兩位新加坡籍的專業經理人,接任台灣麥當勞總經理。美商福特六和不但也早已調派有中國市場經驗的高階主管,出任台灣市場總裁與財務長,今年七月,就連向來以本地人才優先考量的公共事務處處長,也派來中國籍的賈群出任。

「剛來的時候,我真的很不習慣(小市場),每個月底看新車銷售統計表,總以為自己少看了一個、還是兩個零。」賈群描述她從總部在上海的中國福特,轉換到台灣的工作適應過程。

獵人頭業者指出,這兩個例子都說明,外商正開始用不同思維看待台灣的人力市場。所以不要以為留在台灣,就可以閃開跨國的殘酷競爭。

從台灣整體的產業政策、國家思維來看,也沒有看到在為未來人才鋪路的積極作為。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認為,低薪成因複雜,產業結構是必須考慮的關鍵因素,台灣企業九成以上是中小企業,對老闆來說,經營規模有限,卻得面對高風險,所以一旦自己可以主導,就不需要高階人才,獲利時則傾向保留盈餘做為應變。

更糟糕的是,台灣社會居然長期瀰漫著一股環繞著「低薪卻滿足」的幸福感。雖然台灣職場長期低薪,薪資成長動力亦低,但除房價以外,整體物價水準尚稱平穩,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過去十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僅微漲一.四一%,低於韓國的二.九%,低薪、低物價,造就近十年的「痛苦指數」亦低,最不痛苦的排名在亞太區僅次於新加坡,反而是高薪的香港、韓國,痛苦指數都超過台灣。

對此,吳中書認為,這絕不能以「小確幸」視之,而是國家競爭力衰退的重大警訊!它反映了產業創新能力不足。如果因此「自我感覺良好」,自然不會在未來人才的準備上,看出我們有太驚豔的努力。

育才請拋開製造業腦袋!只會想著「怎麼省錢」,最終留不住人

根據韜睿惠悅和英國牛津研究機構提出的《全球人才二○二一(Global Talent 2021)調查研究》,七年後,台灣將是全球人才供需落差最嚴重的國家。此份報告主要調查對象為高階主管、專業人才與研發人才三種,調查結果顯示,無論台灣的企業主在人才培育及台灣產業政策、人才教育,整體分數透露出台灣在人才準備上「嚴重不合格」。「若再不正視人才政策,二○二一年,台灣不如希臘、波蘭,成為人才供需落差全球最嚴重的國家!」魏美蓉指出。

最重要的環節,發薪水的企業主怎麼想?李瑞華認為,這問題分三個層面:企業主有沒有能力為你加薪?企業主有沒有意願為你加薪?你自己本身的本事值不值得企業主為你加薪?

魏美蓉比較兩岸企業主的心態,中國企業的人資主管經常問她,「你們說的人才,我們要怎麼留下來?」反觀台灣企業人資主管則問:「怎麼省錢,才能把人才留下來?」

老闆們的內心,究竟是怎麼想的?

曾任台灣惠普總裁、富智康前行政總裁程天縱說,在互聯網的思維下,很多傳統觀念都不對了,比方說過去人資界強調選育用留,循序漸進培養人才,但現在人才不必留,「留什麼留呢?志不同、道不合的,巴不得他早點走!」

他認為,企業要靠人才成長沒有錯,但薪水高低完全由市場供需決定的,薪水只能給這樣,就只有這樣的人,製造是台灣最大的思維,製造利薄,雖然工藝有很多技術,但是我們只會殺價競爭,追求大而不追求利潤,所以自傷,殺到「保五保六」,一路到「毛三到四」照殺,殊不知這樣的製造思維,對台灣危害有多深?

隨時要想多久會被取代!別想等伯樂上門,先拿出你的態度來

比較過台灣、上海和東南亞職場,畢嘉瑋則是認為,台灣人素質還是相對不錯,但「只有螞蟻的努力,卻沒有老鷹的高度。」在新興市場,企業老闆對於高階主管要求的是有戰略能力的老鷹,而不只是靠下苦功的螞蟻,緊盯團隊工作完成度的執行力,就能獲得資方認同。

他說,台灣人很多人會擔心,一旦從台灣跨出去,去上海工作個兩、三年,老闆把當地人培養起來之後,就會被幹掉,到那時候想要再回到台灣的職場,也卡不到位子了,「但美國、香港來的總經理從不這麼想,就算是廚師,他們想的,是因有這一段資歷,爭取下一個工作更有籌碼。」他認為,做為待價而沽的專業經理人,必須要能體認,從上任第一天開始,老闆在想的,就是「多快要把你取代掉」;同樣的,你也要讓自己具備,「多快能找到下一個買主」的本事。

在EMBA(企管碩士在職專班)課堂上,李瑞華總是提醒台下的大老闆們,人才不應被視為是企業的「資源」,而是要當能創造價值的「資本」,甚至是會增值的「資產」。不管是奇異前總裁威爾許(Jack Welch)說過,或從頂尖業務團隊薪酬的實證研究都發現,一家公司內,領最多錢的員工,他單位成本的貢獻度最高,也就是「性價比」最優的員工;反之,看起來工資最便宜的員工,若就其創造的平均產值而言,其實最差,也是最貴的人力成本。

至於職場上班族,李瑞華的建議則是,如果不願被老闆認為,你在職場只值這幾個錢,那就必須面對自己,認真思考,選擇要「戰」還是要「留」。一位在中國打拚多年的總經理說得很露骨,你的薪水被低估,一定有值得被低估的理由,網站隨時都在招兵買馬,如果你是千里馬,不要等伯樂上門,自己去找伯樂。留在台灣,走出台灣,都可以拿出你的態度來。

【延伸閱讀】台灣再不準備,7年後人才缺口全球最大──2021年亞太區人才缺口落差指數

■前段班:人才供給充裕

●印度人才落差缺口指數:2.1(全球人才需求最多,供給也最多)

●印尼人才落差缺口指數:1.5

●菲律賓人才落差缺口指數:0.2

■中段班:人才供需平衡

●馬來西亞人才落差缺口指數:0.1

●中國人才落差缺口指數:0.0

■後段班:人才出現短缺

●澳洲人才落差缺口指數:-0.5

●新加坡人才落差缺口指數:-0.6

●泰國人才落差缺口指數:-0.6

●韓國人才落差缺口指數:-0.9

●日本人才落差缺口指數:-1.4

●台灣人才落差缺口指數:-1.5

【延伸閱讀】觀光服務業最缺人,加薪最有希望──台灣2021年18種行業預估人才缺口

■飯店餐飲(缺最大!)高階主管:-27.5專業人才:-27.9研發人才:-1.0人才總合缺口(EPT)(註1):-12.2

■建築工程高階主管:-9.6專業人才:-9.8研發人才:-1.3人才總合缺口(EPT):-3.7

■外包(註2)高階主管:-10.2專業人才:-10.4研發人才:-1.3人才總合缺口(EPT):-3.5

■訊息服務高階主管:-10.1專業人才:-10.3研發人才:0.4人才總合缺口(EPT):-3.2

■專業諮詢(註2)高階主管:-3.7專業人才:-3.9研發人才:-1.5人才總合缺口(EPT):-2.2

■不動產高階主管:-6.5專業人才:N/A研發人才:-1.8人才總合缺口(EPT):-2.1

■醫療照護高階主管:-2.0專業人才:-2.1研發人才:-0.6人才總合缺口(EPT):-1.7

■水利(註2)高階主管:-6.2專業人才:-6.4研發人才:0.1人才總合缺口(EPT):-1.7

■貿易零售高階主管:-7.9專業人才:-8.1研發人才:0.5人才總合缺口(EPT):-1.5

■公共行政(註2)高階主管:-5.7專業人才:-5.8研發人才:-0.3人才總合缺口(EPT):-1.3

■製造高階主管:-3.9專業人才:-4.0研發人才:0.5人才總合缺口(EPT):-1.2

■教育高階主管:-1.3專業人才:-1.4研發人才:-0.2人才總合缺口(EPT):-1.0

■金融高階主管:-4.4專業人才:-4.5研發人才:-0.5人才總合缺口(EPT):-1.0

■娛樂藝文 高階主管:-3.0專業人才:-3.2研發人才:0.4人才總合缺口(EPT):-1.0

■物流高階主管:-4.6專業人才:-4.7研發人才:0.9人才總合缺口(EPT):-0.4

■礦業高階主管:-1.7專業人才:-1.9研發人才:1.3人才總合缺口(EPT):-0.3

■資訊通訊(註2)高階主管:-0.7專業人才:-0.8研發人才:0.6人才總合缺口(EPT):-0.2

■能源(註2)(最充裕!)高階主管:-1.1專業人才:-1.3研發人才:1.0人才總合缺口(EPT):0.2

註1:EPT/說明:人才總合缺口負數越大,表示越缺人才

註2:外包如軟體或服務委外,專業諮詢如企業諮詢或教育訓練,公共行政如政府機關等,資訊通訊包括科技和電信等水利如水再生利用等,能源如風力、電力發電等

資料來源:韜睿惠悅和英國牛津研究機構《全球人才2021(Global Talent 2021)調查研究》

整理: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76

主產區遭暴雨襲擊 橡膠步入牛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05

i4PDRb3dXkW8

因馬來西亞和泰國部分地區洪水泛濫影響供給,橡膠步入牛市,棕櫚油於昨日收創近八周新高。商品氣象集團(CommodityWeatherGroup)稱,未來該地區將有更多雨水降臨。

東京商品交易所內,6月交割的橡膠期貨活躍大漲3.8%至213.3日元/千克(約1773美元/噸),創7月3日以來新高。自此,橡膠期貨自今年10月的五年低點已經累計上漲22%,滿足了漲幅至少超過20%的牛市門檻。

據彭博社,過去兩周里,暴雨襲擊了馬來西亞和泰國南部地區,商品氣象集團預計暴雨至少還會持續一周。暴雨導致馬來西亞發生了數十年來罕見的洪水,該國昨日在洪水區疏散了超過20萬人。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出口國,馬來西亞則是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棕櫚油出口國。由於暴雨,印尼的橡膠出口商正在和買家商議重新制定發貨計劃。

國際橡膠聯盟(International Rubber Consortium)首席執行官Yium Tavarolit周一表示,如果洪水繼續肆虐下去,泰國和馬來西亞每月供應的橡膠至少會減少10萬噸。

期貨公司Phillip Futures的衍生品專家David Ng告訴彭博社,馬來西亞的“核心產區洪水泛濫”,“推遲收割活動以及產量的季節性降低將影響未來幾周的產出。”

繼昨日創下11月4日以來的新高後,馬來西亞交易所衍生品市場上3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下跌0.1%至2284林吉特/噸(約653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25

彩生活年報點評: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5 年步入並購合作大年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25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3-4 10:51 編輯

彩生活(1778):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5 年步入並購合作大年
作者:蔡浩

14 財年業績符合預期,15 年步入並購合作大年,買入評級
年報業績符合預期,盈利能力顯著提升:14 年公司收入同比提升 67%至 3.89 億元人民幣;年度凈利潤規模同比提升230.8%至 1.5 億元人民幣,剔除上市及期權費用等一次性費用後核心凈利潤達到 1.97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87.7%;每股盈利 16.66 分人民幣,每股派末期息 9 港仙,派息率為50%。14 年全年公司總體管理面積達到 2.05 億平米,覆蓋住宅社區數量超過 1260 個,以規模而言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物業管理服務提供商。14 年公司收入結構得到優化,盈利能力較高的酬金制物業管理貢獻較大比例收入,工程服務業務結構變化提升了盈利水平,而市場關註焦點增值服務總體規模也獲得了 46.3%的同比增長,全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8 個百分點至 79.6%,核心凈利潤率同比提升 21 個百分點至 50.5%。

擴大規模打造垂直應用,15 年公司將進入並購合作大年:15 年 2 月公司完成物業管理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並購—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物管服務公司開元國際被公司以 3.3 億元人民幣收購,這一並購使得公司線下社區平臺規模優勢進一步擴大,同時也拉開了彩生活通過互聯網模式改造傳統物管行業的序幕;另一方面,公司線上社區平臺孵化而出的垂直應用如“E 理財”“E 維修”及“E 租房”獲得了用戶認可,其中社區金融應用“E 理財”在上線短短 1 個月內就已募資過億,證明了線下社區對於用戶粘性及需求吸附力毫不遜色於傳統互聯網企業。總體而言,我們相信 15 年公司將正式進入線下擴張及線上合作大年,而“規模+極強的用戶粘性”一直是彩生活社區拓展 O2O 事業的最大優勢。

提升目標價至 10.5 港元,買入評級:參考 14 年公司業績表現及 15 年預期,我們認為公司商業模式獨樹一幟,核心優勢有所加強,發展 O2O 戰略正確。因此,為目標價 10.5 港元不變,買入評級。

★ 1 港元=0.8 人民幣


業績亮點:管理面積增速超預期,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擴張速度快,規模優勢顯著:14 年公司通過自有擴張及收購,總物業管理覆蓋面積達到 2.05 億平米,其中合約管理面積達到 1.37 億平米,酬金制管理面積占其中 78.7%,就管理社區數量及覆蓋面積而言公司已居於國內首位。15 年公司成功並購著名物業管理公司開元國際,根據我們的初步評估,截止於 15 年年初公司覆蓋管理面積以達 2.4 億平米,15 年年末預期該面積將進一步擴大至 3.2 億平米。屆時公司線下規模優勢將得到加強,為打造線上社區平臺創造了良好基礎。

2、收入結構優化,盈利能力得到提升:14 年公司酬金制服務收入占比繼續維持高位,工程服務收入結構改善,增值服務高速增長,總體毛利率提升 18 個百分點至79.6%,核心凈利潤率提升至 50.5%。

3、顧問服務面積將於未來轉化為管理服務面積:由於 14 年大量新進入社區以顧問服務為主,15 年存量顧問服務將轉化為酬金制或包幹制收入,再考慮到 15 年所並購的社區將會以非顧問服務形式存在,公司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增長動能十分充足。



15 年展望:線下優勢正在加強,線上平臺穩步發展

1、增值服務是市場長期衡量公司 O2O 戰略成敗的關鍵數據:14 年公司總覆蓋社區數量為 796 個,社區覆蓋人口 250 萬戶家庭,約 40%的家庭被轉化為線上用戶;而應用彩生活增值服務的社區總量達到 792 個,其收入來源除部分線下服務以外皆體現了公司線上平臺運營收益,公司正通過對旗下“彩之雲”服務端口升級以提升用戶使用滿意度,使得越來越多的住戶從單純線下轉化為線上用戶。14 年公司增值服務收入占比 16.8%,規模同比增長 46.3%至 6531.7 萬元人民幣,由於該年許多新並入的社區並未真正納入彩生活線上服務體系,因此成長速度略低於公司總體收入增長。我們認為線上社區服務的基礎是線下規模優勢,其次是線上所提供的服務內容,隨著公司進一步線下擴張,並導入更多類似於“E 維修”及“E 理財”等具有高頻性質的垂直應用,增值服務的持續、高速及穩健增長將可以期待。

2、“規模+用戶粘性”不僅能夠孵化垂直應用,更有利於與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O2O 服務的前提在於所提供服務可以解決用戶痛點,同時又具備低成本擴張的特質,其形式大部分是通過信息技術重構行業資源,擯除一切中介直達用戶。要做到直達用戶必須首先擁有具有高度粘性的平臺,而線下社區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具有粘性的平臺,具有高度活躍的用戶需求(吃喝玩樂理財醫療教育等)以及構築各種相關支付場景的可能性。14 年 11 月公司通過推出“E 理財”線上金融應用,僅在 1 個月內便籌資過億,充分體現了線下社區對於線上應用推廣的重要性。我們認為:彩生活社區平臺具有“規模+用戶粘性”優勢,未來除了孵化具有熱度的垂直應用以外,對於急於在 O2O 浪潮中落地的互聯網企業也具有相當大的合作意義。



結論: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維持目標價 10.5 港元,買入評級

綜上所述,公司年度財務表現符合預期,長期而言,核心優勢進一步增強,商業模式與國內互聯網服務及傳統物管行業相比都具有高度的獨特性。中短期內,公司將會繼續構建線下規模優勢,通過對端口升級及孵化垂直應用提高用戶粘性,更不排除 15 年將會有與互聯網企業具體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我們維持公司目標價 10.5港元不變,相當於 2015、2016 及 2017 財年每股盈利的 27、20 及 15 倍,評級買入。

(來自第一上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166

時寒冰:大盤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80

時寒冰:大盤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
作者:時寒冰



在《大趨勢及股市樓市等》中,指出:“見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階段,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將變得比較難做。這個階段需要一次500點以上或更大級別的調整,然後,再走完最後一波輝煌的階段,黯然謝幕。美國正在快速推進TPP,同時,美聯儲加息的條件正在快速形成。一旦加息,就意味著始於2016年的新周期已經慢慢展開,放棄所有幻想,迎接前所未有的大蕭條,將成為許多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那麽什麽是韭菜行情?
韭菜,別名又叫懶人菜、長生韭等,韭菜稱為“洗腸草”。韭菜適應性強,抗寒耐熱,容易栽培。韭菜的好處是,可以多次收割。定植後3-6年為生長盛期,產量達到最高。


韭菜行情,意味著韭菜達到了生長盛期,無論怎樣割,韭菜們都信心滿滿,前赴後繼,茁壯成長。這個時候,韭菜們堅定地認為,只要自己努力生長,竭盡全力伸長脖子,就能看到陽光,讓自己變得更加肥碩更加飽滿。而且,韭菜們的努力的確能享受到陽光。當然,這個時候,特別適合鐮刀。但是,沒有人覺得鐮刀指向了自己。即使自己真的被割了,也會想著,根依然存在,依然可以重新長出來,重新見到陽光。這就是韭菜夢,可歌可泣的韭菜精神。


韭菜行情,意味著:1)每次當韭菜長出美麗的頸部,都會面對鐮刀。2)每次收割後,農人都會認真施肥、澆灌,至善至誠,柔情萬種,心靈慈善得令人感動萬分。農人一邊看著韭菜成長,一邊磨自己的鐮刀,讓自己的鐮刀變得更加鋒利。韭菜們在感動中,讓自己努力成長以更匹配鐮刀的模樣。3)收割不會經過一兩次就很快結束。


所以,韭菜行情有機會,但也有很大風險。如何既能迎接陽光,又能躲避鐮刀,將是對所有韭菜們的考驗。所以,在這個階段,多一點謹慎,防止被割,可能並不顯得多余。


此所謂韭菜行情。



(來自訂閱號:時寒冰)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732

與IBM、微軟握手言和 蘋果步入後商業時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658.html

與IBM、微軟握手言和 蘋果步入後商業時代

一財網 李娜 2015-09-10 10:59:00

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在今天來看,微軟和蘋果的合作也能詮釋這一點。

“顛覆”喬布斯也許不是嘴上說說,從蘋果發布會來看,除了其史上最多的新品發布,最大的亮點可能就是微軟的站臺。

沒錯,就是那個在移動桌面操作系統和蘋果“鬥得不可開交”的微軟。當微軟副總裁上臺的時候,誰還能想起原來的場景:在推出毀譽參半的Windows 8之後,微軟的最新系統裝機率幾乎每年都會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被拿出來當樂子逗大家開心。

有人說這是因為庫克時代的到來,這幾年這位繼任者不遺余力的在幫助蘋果“更快”地發展,而這種變化被總結為:“喬布斯時代,蘋果的商業策略是以打造極致用戶體驗為核心,加之營銷策略的輔助,帶給用戶沖擊,形成蘋果品牌效應,刺激消費;而庫克時代,蘋果從產品體驗為核心轉向加強產業鏈主導地位的生態系統,占據產業鏈主導話語權,而產品創新卻乏善可陳。”

不管之前是否認同,看了昨晚發布會的人,對這句話多少都會有些許感觸吧。

史上最忙碌的發布會

不得不說這是蘋果史上最忙碌的一次發布會,幾乎也是新品最多的一次發布會。

比如說毫無驚喜的新一代iPhone,如果說上一次發布的蘋果6是“比大更大”,這次的6S就是“比6再多一種顏色”。這種賣完大小賣顏色,讓很多懷有更高期待的人相當失望。

不過從銷售來講,蘋果此前倒確實是從iPhone5s增加的金色版中嘗到了不少甜頭,這次推出的名為玫瑰金但看上去很像粉色的6s,估計會吸引不少女性用戶。

還有全新的iPad Pro、新款Apple TV、新配色及表帶的Apple Watch。不過著實是因為之前劇透太多,現場的發布並沒有讓人印象特別深刻。這一點也許可以從當日的股票走勢可以看出,蘋果發布會結束後,蘋果公司股票又遵照“逢會必跌”的慣例下挫2%,倒是和蘋果將合作推出手表的愛馬仕公司股票略有上浮。

不過這一切並不重要,庫克與諸多主講人還是馬不停蹄的向現場觀眾努力“推銷”著這些新品,為了保證這些新品的演講時間,庫克似乎沒有在開場白上浪費更多的時間,而是直奔主題。這樣的轉變多少讓現場的媒體有些不習慣。

競爭對手一個個上臺

說到微軟副總裁Kirk Konigsbauer的上臺,也許是當晚最大的驚喜。但在那之前,也許還要說說蘋果和IBM之間的合作。

1983年,28歲的喬布斯路過紐約IBM總部時,對著IBM豎起中指的照片曾在“果粉”當中廣為流傳。但蘋果和IBM在去年7月卻達成了一項排他性的合作協議,未來將聯合雙方優勢創造一種新類別的商務應用,將 IBM 的大數據和分析能力與iPhone、iPad結合,在企業移動市場展開合作。

“過去我們是競爭對手,但2014年,我們是兩個最具互補性的公司,這是一個非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蘋果CEO庫克當時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在今天來看,微軟和蘋果的合作也能詮釋這一點。

應該說,蘋果這次推出新一代面向更專業人群的iPad Pro,從戰略上講就是要向生產力工具靠攏,全新的iPad Pro將主要針對企業級和教育市場,生產力和功能性更強。但也許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如何處理微軟和IBM之間的關系?

總結來說,如果說喬布斯具有完美主義精神,要求每款產品都必須有驚天動地的創新,現在的蘋果則更重視商業化的布局。要知道,在新一代Macbook和iMac之後,蘋果所有的產品線幾乎在幾個月內被要求更新,並且縮短了產品的發布時間,這種市場手段也許符合庫克“商人”的風格。

現在的蘋果,也許正在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庫克時代”。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