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德國在英國脫歐談判中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當德國總理默克爾對英國脫歐的寬容態度反而被英國當作軟弱,又面對英方官員越來越離譜的言論以及將默克爾的良好願望當成在談判中提出不切實際要求的綠燈時,德國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強勢反駁“硬脫歐”言論,並稱如有必要,“可以當面用英語給他(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解釋一下什麽叫《里斯本條約》”。
此前,約翰遜稱《里斯本條約》中有關“歐盟單一市場”與“勞工的自由流動”之間的必然聯系是“一派胡言”,這在英國國內以及歐盟內部引發了巨大反彈。
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
誰的一派胡言?
上周四,在未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允許下,“硬脫歐”派約翰遜對外做出兩項宣布:第一,他預計英國將於明年前幾個月正式開始退歐程序,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
其二,他表示英國不需要在兩年的窗口期完全結束之後,再開始與歐盟就新的貿易關系展開協商,而可以盡早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行商談。
這里面所指的談判並不是脫歐談判,而是英國與歐盟之間的新的貿易談判。《第一財經日報》曾采訪各方專家並得出結果,即如英國要想順利脫歐並重新加入世界貿易版圖,必須經歷六場相互關聯的談判:第一,同歐盟的法律分割談判;第二,同歐盟的FTA談判;第三,在脫歐及進入同歐盟FTA的空檔期間的英歐貿易臨時協定;第四,加入世貿組織(WTO)的協定;第五,同53個國家的新FTA談判;第六,同歐盟在國防和安全政策方面合作的談判。
而在英國與歐盟的FTA談判方面,一個一直具有爭議的問題是,英歐雙方,以及歐盟內部,對於英國同歐盟之間的FTA談判應何時開始並無統一意見。
類似於約翰遜的看法,英國方面一直堅持脫歐和FTA談判應平行舉行。然而歐盟堅持要在英國脫歐之後才可以進行FTA談判。其中的顧慮是,如與法律談判同時進行,英國可能將貿易問題同脫歐問題相掛鉤,給脫歐談判制造困難。
但是,拖延英歐FTA談判顯然對英國經濟不利,對歐盟國家中對英出口比例較大的國家同樣構成影響。為此,德國此前曾一度軟化,表示希望能夠允許與“離婚”法律談判平行的FTA談判。
歐洲著名智庫歐洲改革中心主任格蘭特(Charles Grant)在報告中警示道,即便可以采取這種平行談判形式,批準FTA的速度也要大大落後於根據《里斯本條約》第50條進行的脫歐方面的談判。
此前,歐盟-加拿大FTA談判共花了7年之久。格蘭特預測,從脫歐到重新同歐盟簽署FTA,英國也將花費7年時間。英國政府方面統計的數據也顯示,歐盟平均要花超過6年時間來進行一項貿易協定談判。
而在FTA談判的內容方面,無論是加入歐洲經濟區(EEA)的“挪威模式”還是“加拿大模式”,對英國而言都不滿意,前者需要英國接受歐元區人員自由流動,後者令英國進入歐盟市場的準入受限,肯定會喪失在金融領域的種種特權,譬如“護照特權”等。
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對英國新任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英國貿易與投資大臣普睿勛爵、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等人的采訪中,英方的官員均透露上述任何模式都不適用於英國,並提出英國與歐盟的關系需要量身定制。
然而目前發展的形勢,已經在此方面出現了“硬脫歐”和“軟脫歐”之爭。“硬脫歐”意味著完全退出歐盟的單一市場,甚至連歐盟經濟區成員國的身份都不要了。此外,還要正式切斷英國同歐盟剩余27個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紐帶,重新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目前“硬脫歐”派在英國占了上風。
而約翰遜則在此次言論中認定,即便“硬脫歐”,英國也能同時得到FTA和奪回移民政策控制權,即又想進入歐盟單一市場,又不想承擔人員自由流動的義務。
約翰遜並稱,有關“歐盟單一市場”與“勞工的自由流動”之間的必然聯系是“一派胡言”,二者毫無聯系。
然而英國政府內的謹慎人士一直不同意以約翰遜等人為首的“硬脫歐”派人士的看法。與“離婚”談判——同歐盟的法律分割談判不同的是,歐盟沒有義務和英國必須達成FTA,且達成FTA必須得到27個成員國的集體贊成票,而最壞的結果是,英國和歐盟無法達成FTA。
德國強勢回歸,英國好日子到頭?
實際上,英國政府正在和歐盟各機構就脫歐進行密集的交流和接觸。此前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就在和梅見面時表示,歐盟議會對任何協議都擁有否決權,且歐洲議會絕對不會在移民問題上讓步。這也是歐盟委員會目前的統一立場。
朔伊布勒對約翰遜的嘲笑式評論,則結束了此前默克爾所營造的寬容氣氛。與法國等國不同的是,德國在英國脫歐問題上,一直持較為友善的態度。
針對約翰遜“一派胡言”的評論,朔伊布勒表示:“我們將樂於為女王殿下的外交大臣奉上一份《里斯本條約》,他可以讀一讀里面有關單一市場和四個自由流動方面的內容,雙方之間肯定是有關聯的。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
“我也可以用英語講講。”朔伊布勒表示,“所以如果的確需要澄清的話,我們可以包房,然後用‘好英語’給他解釋一下《里斯本條約》。”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位接近默克爾的人士表示:“這樣說話的並不僅僅是朔伊布勒。這種發言代表了來自整個德國政府的憤怒。”
基民盟資深議員福賀斯(Michael Fuchs)也對約翰遜的發言表達了不屑。他表示,當約翰遜發表類似“歐盟絕對不敢觸碰我們的‘歐盟金融市場護照’”這樣的言論時,這昭示著他根本沒有外交經驗。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自由流動,我認為英國會丟掉他們的‘歐盟金融市場護照’。福賀斯表示,“英國人必須堅持對等原則,不可能期待我們跟著他們走。”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當地時間17日在倫敦蘭卡斯特宮發表的關於脫歐計劃講話中,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平衡:一方面不觸怒歐盟及其成員國,擔心在談判中觸發更嚴厲的條款,提出將避免破壞性的斷崖式退歐,尋求“確定性”,另一方面堅持英國要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同時也要尋求與歐盟往來的最佳途徑,並尋求同歐盟達成綜合性自由貿易協定,這意味著,英國正在尋求“硬脫歐”。
由於梅的此番講話沒有預期那樣強硬,因此,在其講話期間英鎊大漲,英鎊兌美元漲幅一度擴大至2.5%,直指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梅在倫敦蘭卡斯特宮發表關於脫歐計劃講話
退出歐洲單一市場
梅在演講中表示,脫歐意味著英國已經無法留在歐洲單一市場中,不應當“半退半留”,因為這樣以來就“根本沒有退出歐盟”。
梅表示,英國並不主動尋求成為歐洲單一市場的成員,而是需要同歐盟“達成一項新的,大膽且雄心勃勃的貿易安排”,且願意同歐洲的領導人共同設計一項新計劃,確保英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進入歐洲單一市場,並建立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自由貿易協定。
具體而言,梅建議英國能夠同歐盟之間建立起一種關稅同盟關系,而這一新的關稅同盟協定,將成為英國同歐盟之間關系的一項關鍵要素。
與此同時,梅表示,英國要利用此契機“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英國”,與全球各國廣泛締結自由貿易協定。
梅特別提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歐洲以外國家,已經表達了積極的意向,願意同英國談判並發展貿易,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已經表示了“英國是排著隊要與美國發展貿易關系的一個國家”。
梅還首次表明將推動最終退歐協議在議會上進行投票。
懲罰英國將給歐盟帶來災難
梅表示,不希望歐盟解體,歐盟的成功也符合英國利益,不過在上一次與歐盟的談判中,英國方面並沒有體現出足夠的靈活性。她還透露,不久之後英國將明確與歐盟之間的新關系,“這對企業更好,達成的協議需要把普通民眾考慮進去。”
梅表示,在同歐盟領導人挨個面談之後,她認為後者也希望能有一個積極而正面的英國脫歐過程,同時英國尊重歐洲單一市場不可分割的立場,且英國無意給歐洲單一市場帶來危害,也不希望給歐盟帶來危害。
然而,如果英國被徹底排擠出歐洲單一市場,不僅對英國不利,對於歐盟來說也是新的貿易壁壘,還會給世界帶來影響。梅警告說,懲罰英國將給歐盟自身帶來災難,也意味著歐洲不能獲得英國金融城的許多服務,而且每年900億英鎊的金融業收益會化為泡影。同時,這也意味著歐盟很多國家的公司在英國的利益會受損。
梅表示,英國的汽車零件和汽車產品市場對歐洲來說很重要,“我不相信歐盟不需要這些。”
在梅演講之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歐洲媒體采訪時稱,英國脫歐是件大好事,相信其他國家會跟隨英國步伐相繼離開歐盟,上述言論在歐洲引起強烈震動。德國總理默克爾反擊稱,歐洲的命運掌握在歐洲自己手中,法國外長艾羅也表示,歐洲應保持團結。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願意看到一個繁榮、穩定、開放的歐洲,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