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賀屋的幸福經營術 誰說「極致款待」有違自然,只會帶來痛苦?

2015-09-14  TWM

加賀屋員工都把「以客為尊」當成使命, 腦科學專家發現,這不僅會讓客人感到幸福, 自己也會感到非常快樂。

大腦感到舒適、滿足時,會分泌神經傳導物質之一的多巴胺。「為他人做事」的時候,大腦會大量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和「舒適」、「幹勁」、「意欲」等情感有關,能夠讓人更加快樂,拿出更多幹勁。

有人認為,為了他人非常努力工作,多多少少是被逼迫的。真是如此的話,那待客、款待等行為有違自然,以笑容服務客人,不是件痛苦的事情嗎?

然而,由腦科學的研究可知,款待並沒違反自然,加賀屋的經營也佐證了這項事實。「為了客人」、「想讓客人高興」的心情,並不是因為營業額上升,薪水就增加的不純動機使然,而是大腦真的感到快樂的緣故。

極度專心會有快感

忘我地投入某件事時,注意力會極度集中,不會去想、去煩惱多餘的事情,身體、大腦的活動十分自然。在腦科學中,這樣的狀態稱為「心流」(Flow),這是匈牙利出生的心理學者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博士所研究、提倡的觀念。

博士開始研究心流的契機是畫家朋友的行為,這位友人開始作畫就會變得異常專注,甚至廢寢忘食,連續多天持續作畫。看著友人這樣的神態,博士猛然大悟,開始心流的研究。

進入心流狀態後,精神集中的同時,身心也會感到放鬆,甚至讓人忘記時間的流逝。這時大腦的回饋系統迴路會活化,分泌多巴胺,對自己的行動感到愉悅、得到快感。

那麼,要如何做才能進入心流狀態呢?研究結果顯示,「工作技能、技術與當前課題及目標的困難度相當」是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若技能、目標和所需困難度不相符合,人是無法進入心流狀態的。

舉旅館的「款待」為例,要求(目標)遠高於管家技能的情況,「我能好好接待這位客人嗎?」管家會因而感到不安吧。

詢問會長、女將、總經理、總廚、管家等各部門員工可以發現,加賀屋的人對自身的要求目標都很高。

心 流理論中,另一項重點是壓力。感受壓力,克服緊張感,才有辦法達到心流的境界。多數員工剛進入旅館工作時,都會感到緊張。這是由於客人對「加賀屋」的期 待、要求水準高,而自身的技能還不足。技能不足的話,就必須拚命地提高技能。過程中肯定有暗自摸索的時期,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達到心流境界,持 續努力提升技能。

腦科學的基礎概念中,有「一萬小時定律」的觀念。這個觀念是說,不論從事什麼,只要做到一萬個小時的話,便能隨意進入心流狀態,學到相應程度的技能。一萬個小時,若一天撥出三個小時,大約需要花費十年的時間。

我們腦科學家認為,人要待在要求標準高的前線,才能夠進入最佳的心流狀態。像是田徑短跑選手尤塞恩.柏特以九秒五八刷新百米世界紀錄時,明明很專心在跑,卻跑得非常放鬆。相較於其他選手奮力奔跑的方式,他的跑姿明顯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心流狀態。

心流境界挑戰極限

以 前,我曾見過奧林匹克競速滑冰金牌得主清水宏保選手,當時他這麼跟我說:「世紀新紀錄是在身體產生類似流動的感覺時才會出現的。」這個「類似流動的感 覺」,正是所謂的心流狀態。他補充說:「過於用力、奮力地使喚身體,反而會使紀錄更糟糕。」不論是柏特選手還是清水選手,縱然他們擁有天賦,經過長久的訓 練,但面對世界田徑、奧運等決賽場面,肯定還是有非比尋常的壓力。在這樣極大的壓力狀態下,能夠進入心流狀態的人,在任何領域裡,都是那些稱之為「一流」 的人。

(本文摘自第二章.孫蓉萍整理)當注意力集中時,腦內會分泌多巴胺,讓人更愉快,工作更有幹勁。

加賀屋

比服務更極致的款待之道

作者︰茂木健一郎

腦 科學家,也是日本知名暢銷作家。現任日本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京藝術大學兼任講師。1962年生於東京。自 東京大學理學院、法學院畢業之後,繼續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物理學博士課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曾任職於劍橋大學。自2006年起主持NHK 節目「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著有《感動腦》、《改變腦的生存方式》等書。

譯者:衛宮紘

出版:商周出版(2015年9月)

撰文 / 茂木健一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20

尼克松訪華的宴會菜單 駁“周總理用一噸鮑魚款待尼克松”的不實之詞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503

1972年2月27日晚,周恩來和尼克松在上海舉辦的宴會上。(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76年精神號”專機抵達北京,展開其首度訪華之旅。當天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了尼克松。在北京訪問數日後,尼克松一行續往杭州、上海兩地訪問。在華期間,中美雙方舉行了多次會談,2月27日下午,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揭開了中美兩國關系新的一頁。

關於尼克松訪華的細節,四十多年間國內媒體多有披露,其中大部分內容屬實,小部分與事實不相符。筆者認為其中疑點最多的,是關於“周總理用一噸頂級鮑魚款待尼克松”的故事。這一故事流傳甚廣,一些有影響的媒體也加以傳播。雖然尼克松訪華禮應隆重招待,但破冰下海捕撈一噸鮑魚,實在是不可思議。那麽,這一故事是如何流傳起來的?宴會上到底有沒有出現鮑魚呢?

冬天下海捕一噸鮑魚?

這一故事的始作俑者,是北京“×龍網特約撰稿人”金亞銀。2005年6月7日,該網發表其題為“周恩來一噸頂級鮑魚款待尼克松背後的故事”的文章稱:

1971年10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抵達北京後,與周恩來總理正式敲定,美國總統尼克松將於1972年2月21日正式訪華。一向主張“外交無小事”的周總理開始為中美談判殫精竭慮,連客人訪華期間的菜譜都要親自審定。

為了接待好客人,周總理決定準備1000公斤新鮮鮑魚,讓尼克松充分領略一番東方大國的飲食文化。當時中國品質最好的野生鮑魚就出自黃海深處,於是國務院把采捕任務下達給遼寧省,遼寧省又落實給大連市,大連市則選擇了長海縣,任務最終落實給了鮑魚資源最豐富的獐子島。

1971年12月,正值數九隆冬的季節,獐子島人民公社的領導找到當時任潛水隊長的王天勇,給他布置了這項國務院交辦的重任:必須在翌年1月底,采捕1000公斤個大肉肥的鮮活鮑魚。

聽到這個消息,王天勇當時真有點懵了,數九寒天,采捕區水溫已經降到零度以下,作業條件極為惡劣。按照老規矩,潛水隊早就收船上岸了。而且富有采捕經驗的王天勇知道,冬季里鮑魚還不知藏到哪兒去了,要采捕到這麽多鮑魚,容易嗎?

……連續幹了近10天,王天勇和他的夥伴們共采上來1500多公斤鮑魚。從中選出的1000公斤優質鮑魚裝上軍艦,轉乘飛機,順利運抵北京,如期出現在尼克松總統一行在京期間的宴會上。

當尼克松聽說這些新鮮的鮑魚采自冰封雪飄的黃海深處時,不禁為中國人的好客而感動。周恩來總理對此非常滿意,在上海《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後,他致電遼寧,表揚大家都是中美談判的“幕後英雄”。

這篇文章只采訪了一個“當事人”,沒有其他當事人的印證,也沒有文獻的支撐,不像是一篇嚴肅的報道,本可一笑置之。孰料,該文發表兩天後,2005年6月9日,北京某大報以《捕一噸鮑魚款待尼克松》為題,對文章作了壓縮,署名“×龍”發表。

次年3月上旬,中×網轉載了金亞銀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註意和討論。同月15日,北京某報刊登了該報記者所寫的特稿《“海底闖將”王天勇與“鮑魚外交”》,情節與金亞銀所述基本一致。

2006年7月4日,大連某報發表了《三代潛水員的故事》,其中“王天勇:為尼克松訪華撈鮑魚”一節提及,“1971年年末,王天勇接到一個政治任務,需要下水采捕鮑魚。……經過一個星期的采捕,1000多公斤皺紋盤鮑帶著長海人民對祖國的深情被運往北京。王天勇後來才知道,這些鮑魚正是作為國宴主打菜肴招待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周總理也在事後對此大加表揚。”

2009年3月26日,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播出了電視系列片《中國海島》的其中一集《長海鮑魚秘事》,時間長達25分鐘。2012年6月3日,中央電視臺旗下的中國網絡電視臺重播該片時稱其“以四十多年前圍繞獐子島發生的一次深海捕撈活鮑魚的故事為敘事線索,介紹了島嶼眾多、餌料豐富的‘國鮑’產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展現了當地遠古文化遺址,並對那段與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政局相關的鮑魚秘事進行了大膽猜想與合理解讀”。

質疑的聲音

自金亞銀的文章面世以來,學術界不乏質疑的聲音。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質疑,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施愛東副研究員的論文《謠言的逆襲:周總理“鮑魚外交”謠言史》(載《民族藝術》2013年第4期)。施愛東從新聞傳播的專業角度出發,指出“這是一篇非常草率的舊聞報道。一件事關中美關系以及周恩來總理外交工作的故事,距離故事發生時間不到34年,理應采訪多名當事人,可是,記者卻只采訪了王天勇一位老人,其他只有諸如‘人民公社的領導’‘夥伴們’‘潛水隊員’‘他們’等匿名人物,除了幾位已故政治家,通篇再沒出現第二個當事人的名字”。施愛東指出金亞銀文章描述的當地氣候也不可信。

筆者認為,對所謂“鮑魚外交”的故事的質疑是有道理的。正如中央電視臺重新播出《長海鮑魚秘事》時所承認的,“那段與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政局相關的鮑魚秘事”,只是一個“大膽猜想”,當事人拿不出尼克松訪華國宴上有鮑魚(更遑論是一噸鮑魚)出現的任何證據,相反,作為質疑方,我們現在可以拿出當年每一次正式宴會上都沒有鮑魚的有力證明。

菜單來源

從1972年2月21日中午尼克松抵達北京至2月28日上午離滬回國,中美雙方共舉行過四次正式宴會,即:2月21日晚中方的歡迎國宴,2月25日晚美方的答謝國宴,以及2月26、27日中方分別在杭州、上海舉行的晚宴。

時任香港大公報社副社長的馬廷棟,奉命以《大公報》特派員名義,對尼克松訪華全程進行跟蹤采訪,並受邀參加了上述四次正式宴會。馬廷棟保留了四次宴會的全部請柬及大部分菜單(唯獨缺2月21日中方歡迎宴會菜單)。馬廷棟去世後,其公子馬文通先生將這些珍貴的紀念物慷慨地贈予筆者。

中方歡迎宴會

2月21日晚,中方以周恩來名義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松和夫人。以周恩來名義發出的請柬,封面為凸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內頁以紅色仿宋體書:

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訪華訂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一)下午七時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宴會

請出席

周恩來

據美國加州橙縣約巴林達市的尼克松圖書館藏《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日常活動記錄》,該晚尼克松及其夫人在“韓先生”(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韓敘)陪同下,從釣魚臺國賓館護送到達人民大會堂的時間,為晚上7時50分,比預定時間晚了50分鐘。而宴會結束、尼克松夫婦由周恩來總理陪同前往座駕離開人民大會堂的時間,為晚上10時15分。宴會進行了大約兩小時二十分鐘。

當晚的正式菜單,筆者未存,但有以下三方面的信息可以使用。

(1)被邀參加宴會的外國記者報道。

據馬廷棟報道,當晚被邀參加宴會的有隨同尼克松訪華的美國記者八十余人。翌日,香港《星島日報》刊登合眾社北京21日電稱,“中共總理周恩來本晚設宴款待美國總統尼克遜夫婦,菜單如下:竹筍蛋白湯、魚翅、紅燒蝦、鹵蛋、蛋卷、火腿、香腸、椰子雞、填鴨、杏仁餅、饅頭與水果”。

(2)中方工作人員的回憶

據當日參與接待工作的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工作人員唐龍彬回憶文章《接待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載《秘書工作》2012年第7期)記載,當晚“最後菜單定為:大拼盤、芙蓉竹筍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另有點心和水果。”

(3)美方保存的英文菜單

2012年4月尼克松圖書館的“帕特·尼克松百年紀念展”,展出了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寫有日期為1972年2月21日的一份英文菜單。

保存於美國尼克松圖書館的中方歡迎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菜單上的英文可直譯為:

開胃冷盤、竹筍蛋白湯、三絲魚翅、炸燜大蝦、蘑菇芥菜、椰子蒸雞、杏仁豆腐、糕點、水果。

綜合以上三方面的信息,2月21日晚的菜單可確認為:冷盤(包括鹵蛋、蛋卷、火腿、香腸、填鴨等)、竹筍蛋白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炸燜大蝦)、草菇蓋菜(蘑菇芥菜)、椰子蒸雞、杏仁酪、糕點、水果。

菜單上沒有鮑魚。

美方答謝宴會

2月25日晚,尼克松和夫人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答謝宴會,中方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等應邀出席。

美方的請柬當天才向中方官員及在京中外記者發出。白色的請柬足有2毫米厚,兩面凸印有橄欖色的美國總統徽章,以中英兩語書寫:

茲訂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五)下午七時半假座人民大會堂敬備菲筵佇候

光臨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尼克松暨夫人謹訂

 

美國答謝宴會請(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當晚答謝宴會的中文菜單上,亦印有一枚橄欖綠的美國總統徽章。菜單為:

冷盤、豆苗鴿蛋湯、芙蓉三鮮、母油鴨塊、素什錦、松鼠桂魚、核桃酪、點心和水果。

美方答謝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據外電報道,菜單由美方委托中方擬定,最後獲得美方認可。所有菜肴均由人民大會堂廚師烹調,由美國政府付賬。冷盤前菜包括鹽水浸鴨、雙色魚卷、豌豆大蝦、黃瓜、番茄及青蔥、橙汁雞牛柳、粵式燒腸。芙蓉三鮮包括海參、雞柳及大蝦,點心包括湯圓及米糕,飲料包括啤酒、橙汁、中國葡萄酒和烈性的茅臺。美方空運了15箱尼克松喜愛的加州香檳,20加侖加州及佛羅里達州橙汁和10加侖西柚汁到北京,供宴客用。

菜單上沒有鮑魚。

杭州宴會

2月26日中午,尼克松和夫人一行由周恩來等陪同由北京抵達杭州。晚上7時30分,浙江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南萍在杭州飯店舉行宴會,招待尼克松和夫人一行。周恩來等出席了宴會。

以南萍名義發出的請柬,文字考究地印在一塊貼在卡紙的綢緞上:

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訪問杭州定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下午七時半在杭州飯店禮堂三樓宴會廳舉行宴會。

請出席

南萍

據美聯社報道,“同在北京舉行的宴會相比,氣氛要不拘形式得多。尼克松在這里講祝酒詞是隨口講,而在北京他是照事先準備的講稿講。他贊美了杭州,當他引用了中國一句俗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時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周總理沒有講話,但是當他隨後挨著總統就座時,他興高采烈地談話,常常仰頭大笑起來。”(載1972年2月28日《參考消息》)

杭州晚宴的菜單,比北京兩次宴會都要豐富:

花籃冷盤、八味小碟、杭州煨雞、西湖醋魚、龍井蝦仁、香酥鴨子、宮保雞丁、油燜冬筍、火腿川幹貝、“菊花”酥、紹式蛋包、冰糖蓮子、水果。

杭州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其中杭州煨雞(即叫花童子雞)、西湖醋魚、龍井蝦仁等為杭州特色名菜。

菜單上沒有鮑魚。

上海宴會

2月27日上午,尼克松和夫人由周恩來等陪同乘專機從杭州到達上海。據合眾國際社當日電稱,“今天尼克松總統飛抵中國最大的城市,進行他的最後一天的訪問,並將發表他和周恩來總理擬訂的開始改善中美關系的協議的具體細節。尼克松今天下午的活動日程表上沒有什麽安排,這大概是為了有時間對公報做最後一分鐘的潤飾。據說尼克松和周在杭州時都在他們各自的住處工作到淩晨三點,同助手們商量用兩種文字書寫的公報。”(載1972年2月28日《參考消息》)

下午,落款日期為2月28日的中美聯合公報提前在上海發表。公報里美方關於臺灣問題的一段聲明,體現了基辛格式的智慧:“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晚7時正,上海市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松和夫人。周恩來出席了宴會。菜單如下:

蝴蝶冷盤、八小碟、青豆蝦仁、掛爐烤鴨、花籃豆腐、蟹形桂魚、冬瓜盅、小籠湯包、花色甜點、豆沙湯團。

上海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菜單上仍然沒有鮑魚。

晚宴於9時05分結束。尼克松一行隨後觀看了約一個半小時的中國雜技表演。第二天上午10時,從虹橋機場啟程回國。

任何有關歷史的闡述,應該依靠證據來說話。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金亞銀的文章,缺乏證據,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時任香港大公報副社長的馬廷棟受邀參加了尼克松訪華的四次正式宴會,文中三張中文菜單即其舊物,由馬公子馬文通先生惠贈給本文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62

【相機食先】韓國大媽熱情款待 韓式火燄芝士鐵板燒

1 : GS(14)@2016-03-17 14:53:33

歐巴店員刻意將材料砌成心形,再將滿滿的芝士碎倒入中間空白位置。


每逢晚上,尖沙嘴H8總出現一條長長的人龍,等待前往心儀的餐廳用饍。飲食籽今次就夥同三位朋友,試試其中一間超人氣的韓國餐廳「大大鑊」。幸得朋友提醒,故兩星期前已經預早訂位,朋友一早已要求吃餐廳大熱的芝士風味雞,再加秘製紫菜炒飯。餐牌雖寫着風味雞只有二人份量,但因為之前上網看過相片,感覺份量滿大,加上我們又額外點了一盤豬手,應該夠吃了。點菜後,微胖的韓籍歐巴拿着紅外線探溫計前來,打趣地為面紅的朋友R探溫,感覺滿親切。待鐵板到了適當高溫後,歐巴陸續倒入油、雞、雜菜等材料,在我們面前親自烹調風味雞。之後還刻意將材料砌成心形,再將滿滿的芝士碎倒入中間空白的位置。沒多久,芝士慢慢融化,這時歐巴就拿出油跟火槍,只見鐵板燃起半身高的火燄,完全衝擊視覺!如何吃?只要將雞肉沾中間的芝士一起吃就可以了,千萬別將兩者混和啊。雞肉的調味剛剛好,微辣又不會太鹹。肉質就稍為老了點,不過配年糕跟椰菜吃也算濕潤多汁。芝士隨便夾起都有拉絲,味道濃而不膩,亦不會搶了雞肉味道。吃到一半,我們喚店員過來幫忙炒飯。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紫菜飯,沒想到混和鐵板上的韓式辣汁後,卻倍覺好吃,而且不會太乾。唯一缺點是位置比較狹窄,如果太多雜物,可以請店員代為放入櫃。結帳,每人約$160,以尖沙嘴這地區,加上歐巴親自款待,價錢算合理囉。大大鑊(Big Pan)地址:尖沙咀厚褔街8號H811樓記者、攝影:黃映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7/195324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309

煲呔接受款待拒透露富豪身份

1 : GS(14)@2017-01-18 08:09:31

【本報訊】曾蔭權2012年2月遭傳媒踢爆秘遊澳門、乘私人飛機遊布吉後,一周內三度接受傳媒訪問,自爆已租住涉案東海花園作退休居所。控方昨播放相關訪問,曾強調45年公僕生涯中一直規行矩步,「陽光下做事」,絕無官商勾結、私相授受。惟當主持人問及款待他的富豪身份時,曾絕口不提。


稱在陽光下做事

聲言「好心急」向港人交代的曾,透露任特首期間僅接受4次,包括兩次私人飛機、兩次私人遊艇款待。其中邀請曾氏夫婦乘私人飛機往布吉的是港通控股主席張松橋,港通擁西隧、大老山隧道、隧道收費系統,而隧道加價必須經特首及行會通過。當港台《千禧年代》主持追問其他富豪身份時,曾則謂「唔想講及,唔想詳細」,強調他按指引辦事,一定在不涉利益衝突下才會接受款待,並會向對方支付市價。曾指一直在陽光下做事,包括早上到教堂至晚上入睡,都是公開的。曾在節目中自爆租東海花園短住,但自言是「香港仔」,必會返港安老。曾又在無綫新聞訪問中說問心無愧,對於社會及傳媒對他涉官商勾結的指控,更以陰謀論來形容,質疑此舉令香港內耗不停。至於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主持人陳淑薇甫開始便質疑香港固有價值,包括誠信、廉潔、謙卑等恍如隨着特首越揭越多醜聞而慢慢褪色,又對曾的陰謀論演說感哽耳,對過往一周所發生的事感傷心及「好嬲」。曾則指時代變遷,認為市民對特首的期望越來越高,承認其行徑與市民期望有落差,市民要求的「不單是清白,而是whiter than white(比清白更白)!」就接受款待卻支付市價的「指引」,陳問曾「指引」何來:「你自己話係幾多錢㗎咋喎!」曾隨即語塞。曾承認知悉黃楚標是雄濤股東,特首有責任審批雄濤的廣播牌照申請,但他指政府有嚴謹發牌制度,而他只是有意租住,故沒意會要申報。■記者楊思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8/199005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9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