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國航:二三線城市遠程國際航線承壓 將完善樞紐建設

“從近幾年二區和三區的市場情況來看,二區、三區市場直飛歐美的航線經營狀況都不好,基本靠地方政府補貼支持,我們認為這件事是不可持續的,我們也會繼續做好自己的樞紐建設。”

中國國航(601111.SH)近日公布2016年年報業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人民幣68.14億元,同比提升0.59%,包括公司總會計師、董秘、規劃發展部、財務部等相關領導隨後與媒體進行了相關業績溝通,並對去年以來二三線城市開飛國際的熱潮做出了評論。

去年以來,包括海航、廈航、川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陸續開辟了不少從長沙、成都、廈門等二三線城市飛往歐美的遠程國際航線,此前聚焦京滬廣一線城市的國有三大航空公司,也有在去年涉足二三線城市遠程航線。

“去年由於油價低,大家能夠承受,但今年如果油價到50美元左右或以上,能不能持續下去,很難說,而且我們國家的預算法執行也越來越嚴格,地方財政大規模補貼航空公司開國際航線,財政面對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國航總會計師肖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此,對於二三線城市的遠程國際航線,國航主要會圍繞公司的次樞紐或區域樞紐飛。

據記者了解,在國航內部,北京被定位為國際、國內複合樞紐,上海為國際門戶,成都則是區域樞紐,此前,國航開辟歐美遠程國際航線主要從北京始發,近年來也開始陸續加大從上海、成都出發的運力投放。

比如今年5月5日,國航就將開通上海-巴塞羅那直飛航線,此前,國航已運營北京-馬德里和北京-維也納-巴塞羅那航線,去年還開通了上海-聖何塞航線。

此外,國航還開通了成都到悉尼航線,深圳開通法蘭克福以及深圳-北京-洛杉磯航線,啟動了華南國際遠程航線的網絡布局。

“歐美澳是我們一段時間上的重點,我們的運力投入也會比較高,同時我們還會深耕亞太地區,總體來看,國際市場是比較樂觀的。”國航市場部總經理羅勇對記者透露,與此同時,公司還加大了一帶一路相關市場的開拓,去年開通了北京-伊斯蘭堡直飛,還有重慶-迪拜航線,在經濟性上表現也很好。“今年我們還會開北京-阿斯塔納航線,經營效果也不會差。”

對於已經進入的2017年,國航預計全球經濟仍將保持低速增長,中國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將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階段,航空出行需求持續增長,但油價及匯率波動、地緣政治局勢、行業競爭加劇等都將給經營帶來巨大挑戰。

值得註意的是,受匯率波動影響,2016年國航發生匯兌損失42.34億元,對此,肖烽對記者指出,針對匯率波動的風險,公司一方面通過調整飛機引進模式,控制美元債務規模,另一方面在國家政策允許範圍內,通過提前償還和債務置換,調整債務幣種結構,公司美元負債占比從2015年的73.48%下降到2016年的49.12%。“一季度我們也進行了積極的舉措,未來還會有大比例地下降。”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航已經確定了以常旅客、附加收入產品和電子商務為核心的商業模式轉型路徑,2016年的直銷比重已經從2015年的30%增長至40.6%,代理費用支出也進一步下降,附加收入則同比增長26%,其中付費升艙同比增長56%,付費選座同比增長78%。

2016年,國航的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139.64億元,同比上升4.62%,其中客運收入為1016.39億元,同比上升4.71%,貨運收入為83.05億元,同比下降1.69%。營業成本為人民幣872.03億元,同比上升4.19%,不過因受航油價格下降,油料成本同比減少人民幣20.61億元,減少8.57%。

(實習記者婁方帥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42

“一帶一路”成都行動:連接亞歐的樞紐

這是一場簡單卻可能影響深遠的會議。

4月28日,成都進口肉類企業聯盟與成都國際鐵路班列公司對接,就通過中歐班列蓉歐快鐵進口凍肉的運輸、費用、報關等事項進行商議。

石國蓮是成都海韻達進出口貿易公司副總經理,她所在的公司主要進口南美牛肉,最近公司高層正在歐洲考察,準備進口歐洲凍肉。目前凍肉都要從上海等沿海港口進口,如果通過蓉歐快鐵,成都就可以直接進口肉類了。

目前,蓉歐快鐵的年開行量已達460列,躍居國內中歐班列首位,今年計劃達到1000列,2020年達到2000列。這無疑將大大加強成都在中歐貿易和物流中的地位,以及成都的城市影響力。

今年4月,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波蘭、俄羅斯七國鐵路部門簽署了《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這是中國鐵路部門第一次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鐵路部門簽署有關中歐班列開行方面的合作協議。

5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作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已經同很多國家達成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協議,其中既包括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源等硬件聯通項目,也包括通信、海關、檢驗檢疫等軟件聯通項目,還包括經貿、產業、電子商務、海洋和綠色經濟等多領域的合作規劃與具體項目。

隨著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密集開行,成都正在從內陸腹地變身口岸城市和開放前沿。新的運輸方式帶來新的商機,商人們的敏銳嗅覺正在改寫貿易格局和產業版圖,更使成都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凸顯出來。

連接亞歐的通道

蓉歐快鐵(成都至羅茲),線路全長9826公里。運行時間初期為14天,後縮短至不到11天,這是國內直達歐洲時間最短、最早承諾定期開行且冬季不停運的中歐班列。

蓉歐快鐵的年開行量由最初的31列增加到460列,躍居國內首位,占國內中歐班列總量的26%,發運貨物總價值超過13億美元,另外還同步開行了中亞班列60列。

開行量跨越式增長主要得益於成都采取搶先一步的市場培育措施:一方面不斷延伸貨運通道,直達沿海地區,使貨源大為增長;另一方面則采取大力的扶持政策,形成強有力的競爭。而班列密集開行,也有助於貨源集結。

蓉歐快鐵延伸至廈門,開行了廈蓉歐班列,隨後,“深蓉歐”“昆蓉歐”“甬蓉歐”等班列相繼開通。蓉歐快鐵又開出首個企業專列“TCL專列”,裝有2萬多臺TCL彩電運至TCL位於波蘭的工廠。之後,聯想、敦豪貨運、飛利浦、沃爾沃、戴爾等也加入與蓉歐快鐵合作的行列。

今年,蓉歐快鐵又為吉利汽車集團定制了成都至白俄羅斯班列,班列貨物為吉利汽車的成套散件和汽車零配件,分別從寧波和成都集貨,並在成都鐵路口岸完成海關手續,最終抵達吉利汽車集團位於白俄羅斯明斯克的工廠。

2017年3月1日,蓉歐快鐵北線成都至白俄羅斯定制班列開通。

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主任陳仲維認為,成都過去是典型的內陸城市,如何從內陸城市變成口岸城市,把盆地變為經濟發展的高地,取決於如何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打通向西通道,把成都建成連接歐洲和泛亞最重要的鐵路樞紐。

因此,成都第一步就開始搶建通道。成都國際鐵路班列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倞向第一財經表示,年開行460列,大大提高了蓉歐快鐵的品牌和質量,貨源大幅增加,量的培育產生了質的飛躍。量上來之後對成本的優化、對運輸組織方案的優化,反過來又促進成本降低。

張倞表示,班列成本最初高達1美元/箱·公里,現在降到最低0.55美元/箱·公里左右,到個別地方是0.4美元/箱·公里。這一價格直逼海運價格,因此吸引了大量貨源。“今年一周去程有11列,回程有8列。截至4月底已經開行200多列,接近爆倉。”

不僅如此,德國紐倫堡、荷蘭蒂爾堡站點相繼開通,蓉歐快鐵國際市場腹地向歐洲樞紐城市迅速拓展延伸。目前,蓉歐快鐵初步形成北線至莫斯科、中線至羅茲、南線至伊斯坦布爾三線並行格局。

到2020年,蓉歐快鐵國際班列年度開行量將達到2000列以上,依托成都、波蘭羅茲、俄羅斯莫斯科、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等5個境內外樞紐節點,建成德國漢堡、法國里昂、匈牙利布達佩斯、伊朗德黑蘭、越南河內等10處以上境外分撥轉運中心,設立波蘭華沙、英國倫敦、莫斯科、伊斯坦布爾等10處以上境外代表處(辦事處),穩定開行成都到上海、深圳、天津、青島等15個以上樞紐節點城市的國內互聯互通班列。

成都的戰略就是構築泛亞、泛歐之間的全物流體系。以成都到波蘭羅茲為主線,在波蘭方向,與西歐、中歐、東歐之間實現鐵路互聯互通;在成都方向,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面對泛亞地區。

目前,成都已經開通了到廈門的貨運班列,把廈門和中國臺灣連接起來;開通了到廣西憑祥和雲南河口的班列,把東南亞地區連接起來;開通了到廣深的貨運班列,和港澳地區連接起來;開通了上海和寧波貨運班列,把長三角甚至日韓地區連接起來,這樣泛亞和歐洲之間通過蓉歐快鐵可以實現互聯互通。

而在航空方面,成都連接世界的通道更為密集。截至目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經開通國際(地區)航線近百條,其中定期直飛航線網絡已經覆蓋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以及亞洲的重要樞紐城市,在中西部地區位居領先地位。

下一步按照成都國際定期直飛航線網絡規劃,成都將重點推進20余條戰略性國際航線開行工作,力爭2020年成都國際直飛航線達到70條,使成都成為中國西部聯通世界、對接全球的重要支點。

成都具有成為樞紐的條件,有廣闊的市場腹地和突出的地域優勢。目前,成都已經形成連接世界主要節點城市的通道,樞紐地位初現。

貿易格局變化

以往,內陸地區不具備口岸功能,進口商品需要通過東部沿海港口清關,然後再從這些港口運到內陸城市。上海、天津就是中國肉類、整車等產品進口最大的港口,沿海城市進出口貿易因而發達,也形成了龐大的產業生態鏈。

蓉歐快鐵和密集的空中航線使得地處內陸的成都也成為了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帶動成都全方位立體口岸開放體系建設。最近幾年成都接連獲批整車、肉類、水果進境指定口岸。可以通過成都口岸直接進口,然後再分銷到全國各地,成都由此從進出口貿易的末端走到了前端。

滿載貨物的蓉歐快鐵駛出成都國際鐵路港 白桂斌攝

四川金銘匯國際貿易公司進口部曾丹向第一財經表示,沿海的貿易公司成熟,成都有市場需求,但是沒有競爭優勢。她也贊成石國蓮的觀點,通過蓉歐快鐵直接進口肉類,這個線路更趨成熟之後,在成都就能形成進出口貿易中心。成都進口肉類企業聯盟由18家企業共同發起,現在該聯盟已有備案企業41家。

曾丹表示,四川原本是生豬養殖大省,但是隨著養殖成本增加,生豬產量下降,四川逐步轉變為豬肉需求大省。從歐洲進口豬肉到上海約35天,加上清關和國內運輸需要45天,清關費用350元/噸,國內段運輸成本650元/噸,而通過蓉歐快鐵最多只需要20天,可以直達冷庫。

肉類產品是快消品,市場行情變化大,運輸時間縮短可以迅速搶占市場。金銘匯在成都有一家加工廠和批發市場門市,覆蓋成渝等四個城市。

就在成都進口肉類企業聯盟與成都國際鐵路班列公司洽談後不久,5月7日,26.2噸進口豬肉搭乘蓉歐快鐵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這是第二批通過蓉歐快鐵進口的歐洲肉類產品。這標誌著內陸口岸通過鐵路運輸方式進口歐亞農產品朝著批量常態化運行。

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依托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和大型冷鏈食品交易市場,建設標準化冷鏈物流體系,打造西南地區進口肉類分銷基地。成都鐵路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建有1000平方米冷凍(冷藏)集裝箱堆場、15000平方米冷鏈查驗和儲存一體化設施,貯存能力達3000噸。

除了肉類,整車進口也是一個大產業。蓉歐快鐵已經開始運送進口整車,再從成都鐵路口岸出發分銷到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手中,運輸時間較傳統海鐵聯運縮短至少1/3。現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已經納入四川自貿區範圍,汽車平行進口將是一個改革突破。

天津是全國整車最大進口港口,未來,成都將打造成為最大內陸整車進口口岸,這些都將是對現有貿易生態鏈的顛覆。當然,海運模式切換到鐵路模式還需要一個過程。

在成都進口肉類企業聯盟和成都國際鐵路班列公司的對接會上,如何處理關務是最為關心的問題,因為海運有完整成熟的體系,而鐵路運輸還需要一整套生態鏈建設。

不過,張倞表示,現在蓉歐快鐵價格參照海運,主要是吸引現有客戶,有了通道就會產生新的客戶,這些新客戶就會完全接受鐵路模式。溫江的花木出口貿易就是通道帶來的新客戶、新機遇。

作為中國四大花卉產業基地之一,成都市溫江區現有花卉苗木種植面積20萬畝,銷售額近19億元,但是其中出口1300萬元,出口額占比僅有0.6%。鄰近的中東、中亞、南亞、東南亞的新出口市場崛起,雲南、福建、浙江、廣東是最主要的出口省份。

為了實現溫江花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花木產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溫江提出建設成為集生產、研發、出口於一體的、極具投資吸引力的國際花木產業基地,並依托蓉歐快鐵走向歐洲。

此前,19140株溫江種植的榕樹搭乘蓉歐快鐵出口歐洲,發往荷蘭蒂爾堡,這是溫江花木首次通過蓉歐快鐵出口。今年5月11日,溫江區還專門主辦了中國綠色(園藝)產業“一帶一路”跨境貿易論壇,推動溫江花木走出去。

四川禾晟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助理高雲飛向第一財經表示,原來在福建做花木的進出口貿易,但主要種植基地在成都,隨著蓉歐快鐵穩定運行,決定回成都發展。他說,荷蘭是其主要的市場,通過蓉歐快鐵可以直接抵達客戶。

歐洲廠商對於蓉歐快鐵也感受深切。近日,在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市市長安妮瑪麗·朋特·施特萊克表示,此次訪蓉,該市代表團中有一家生產嬰兒手推車的企業,他們需要從中國進口一種塑料制品,過去由於沒有直達的鐵路班列,這種原料的運輸必須走遠路,但蓉歐快鐵延伸至荷蘭蒂爾堡後,運輸過程就變得方便快捷多了。

這無疑帶動了貿易的發展。波蘭駐成都總領事卡夏向第一財經表示,蓉歐快鐵助推了四川向波蘭的出口,去年四川向波蘭出口達到1.28億美元,增長了5000萬美元。

產業版圖重塑

通道帶來物流和貿易,進而對產業形成推動作用。TCL在定制班列發往波蘭的同時,還有更多戰略布局。張倞表示,蓉歐快鐵帶來了產能轉移,TCL把沿海的工廠搬到了成都,通過蓉歐快鐵向歐洲配送貨物。

按照TCL和成都市達成的協議,公司專門成立“歐洲產品轉移項目聯合辦公室”,將在三年內向成都轉移近10億美元外貿產能,並積極研究促成轉移80萬臺對歐出口電視機到成都生產。同時,還將在成都探索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家電”粗加工,再出口歐洲。

實際上,這是在蓉歐快鐵設計之初的一項預期。陳仲維表示,兩端貿易的興起將對產業結構的調整發揮作用。蓉歐快鐵的穩定運行會孕育出更多的投資機會,一些沿海企業總部可以放到成都,而一些在歐洲的工廠可以轉移到成都來,現在這些可能性正在變為現實。

位於青白江的成都國際鐵路港 白桂斌攝

“這背後就是產業結構調整,投資環境的改善,為西部企業延長了市場半徑。之前西部地區不得不依賴沿海港口,決定了西部地區的物流劣勢,被動地承接產業轉移。”陳仲維表示,蓉歐快鐵的重要意義就在於改變了這一格局,西部地區可以主動調整產業結構。

目前,歐洲返程班列中,相當一部分貨物來自汽車零部件。沃爾沃、神龍汽車均在成都建有大型基地工廠,因此通過蓉歐快鐵從歐洲進口零部件是比較好的選擇。現在每周都有汽車零部件通過蓉歐快鐵進口,這為成都汽車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實際上,汽車產業作為成都突出發展的產業,《成都制造2025規劃》要求把握未來汽車產業智能、安全、節能、環保的發展趨勢,抓住國內汽車產業10~15年發展機遇期,以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為重點,搶占我國汽車產業高地,進入全國汽車產業第一方陣。

而伴隨成都航空市場的快速發展,以成都為基地的四川航空同樣受益匪淺,取得了長足進展。川航現運營中國國內最大的全空客機隊,機隊規模達123架。四川航空國際航線管理部總經理管瑩暉表示,川航與成都是魚水關系,相輔相成,開通國內外航線超過240條,航線網絡覆蓋亞洲、歐洲、大洋洲及北美洲。

管瑩暉表示,目前四川航空運營接近40條成都始發的國際和地區航線,而且正在大力推進“熊貓之路”的國際化戰略,新開布拉格、洛杉磯等遠程洲際航線,助力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不僅如此,國家發改委批準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進而規劃建設成都天府空港新城,成都空港新城更成為成都城市“東進”發展戰略的重點方向。未來,這里將以建成國際航空樞紐典範城、全球公民雙創匯聚區和國家戰興產業發展集群地為願景,著力打造一座創新之城、科技之城、低碳宜居之城。

成都空港新城總規劃面積約483平方公里,以天府國際機場為樞紐、綜合運輸體系為動脈、產城融合單元為節點、臨空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為保障,將瞄準臨空基礎性產業和臨空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全球新樞紐經濟領航者為目標,形成“一環一廊一帶”的產業空間結構。

中國向西門戶

來自鐵路和航線的通道建設使得成都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交往日益緊密,地位日益突出。其中,波蘭駐成都總領事館就是在蓉歐快鐵成功運營基礎上設立的,卡夏告訴第一財經,成都地理條件優越,是通往歐亞的門戶,“一帶一路”會給成都帶來更多的資本和機會。

從歷史來看,成都是“南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北絲綢之路”重要貨源供應地,對古絲綢之路的發展與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而現在,成都成為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長江經濟帶的關鍵節點。

成都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加。管瑩暉表示,現在成都每周到泰國的飛機有30~40班。泰國駐成都總領事潘媞葩表示,成都與泰國空中交通很方便,公路交通也發展得很好,接下來就是修建高鐵,成都將成為歐洲到東南亞必經之地。

實際上,成都的門戶城市地位日益顯現,已成為國內外企業搶占中國西部市場的戰略制高點,成為跨國企業投資中國西部的首選地。在蓉落戶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78家,企業數量、投資額和行業面均居中西部城市之首。

正是基於成都所具有的優勢和潛力,在國家戰略中,成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家在長江經濟帶戰略中將成都定位為“戰略支點”和“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紐帶”;在“一帶一路”中,將成都定位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位於青白江的成都國際鐵路港 白桂斌攝

最近召開的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成都確立了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全面增強西部經濟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功能。

在增強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功能方面,成都將全面提升對外交通互聯互通水平,加快建設國際空港樞紐、國際性鐵路樞紐、國家級高速公路樞紐,構建通達全球、銜接高效、功能完善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綠色的信息網絡,打造“一帶一路”的重要信息通信節點、數據中心和國際信息港,初步建成國際性區域通信樞紐。

在增強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功能方面,成都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充分發揮國際機構和世界500強企業集聚優勢,大力拓展對外交往渠道,全面提升國際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緊密度,增強國際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建設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和國際友好往來門戶城市。

5月11日,“2017成都國際友城市長創新論壇”在蓉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是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的重要活動之一,也是近年來成都市最大規模的國際友城盛會,邀請到來自全球35個國家58個地方省市的政府和創新機構代表近260人參加。

論壇上,泰國曼谷、斯里蘭卡中央省、愛爾蘭鄧萊里·拉斯當郡、烏克蘭利沃夫市和西班牙瓦倫西亞5個城市與成都市簽署了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備忘錄。另外,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市、丹麥霍森斯市、法國蒙彼利埃市、英國謝菲爾德市4個城市與成都高新區簽署了“一帶一路”交往中心入駐意向書。

四川省發改委主任範波5月13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發布會上表示,四川及成都正提出省市共建“一帶一路”經濟聯絡基地。目前已經開始和相關國家溝通,歡迎各國官方機構和經濟發展促進機構入駐基地,這也是四川成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舉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45

助推全球經濟增長 上海建設亞太電子口岸貿易數據聯通樞紐

國際貿易雖然在今年有望實現擴張,但依然需要消除更多的不確定性和貿易壁壘、降低貿易成本的有效舉措。其中,就包括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正在推動的貿易數據互聯互通。

5月19日,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APMEN)第三次公私對話會在越南河內召開,該對話會屬於今年在越南召開的APEC貿易部長會議的配套會議,主題是APMEN在落實《貿易便利化協定》和《供應鏈互聯互通框架行動計劃第二階段2017-2020年建議框架》中的作用。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APMEN作為亞太地區電子口岸務實合作的網絡,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推動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促進貿易暢通高度契合。

APMEN是2014年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重要成果,旨在推動形成口岸間的數據網絡及合作平臺,實現供應鏈中各系統間數據的互通、互用,推動亞太區域供應鏈信息透明化、口岸信息平臺和單一窗口平臺區域一體化。APMEN運營中心設在上海。

截至目前,一共有中國、越南等10個成員經濟體的14個電子口岸或港口加入,這10個成員經濟體的貿易量約占全球貿易總量的22%。

王受文表示,APMEN運行三年以來,推動了成員對電子口岸最佳實踐的了解,開展了海運可視化能力建設培訓等項目,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利馬會議上得到了APEC領導人的肯定。

接下來,中國政府將繼續全力支持APMEN工作,願與各成員加強溝通與協調,共同對APMEN建設給予指導,推動APEC地區在全球貿易便利化合作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與會的不少商界代表都表示,希望APMEN通過推動試點項目,進一步加強成員經濟體之間的信息溝通,推進貿易數據的互聯互通互用,提高通關效率,降低貿易成本。

根據WTO的預測,全球貿易增速今年有望擴張至2.4%,但由於近期經濟和政策走向存在高度不確定性,WTO預測貿易增幅將在1.8%-3.6%之間波動。到2018年,貿易增幅有望達到2.1%-4%。

世界貨物貿易量增長與全球實際GDP增長的比率(1981年-2016年) 來源:WTO

WTO表示,主要經濟體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會遏制貿易活動,通脹率提高將導致利率上升,緊縮的財政政策以及貿易壁壘會減緩未來兩年的貿易增長。

為了促進國際貿易的進一步回暖,顯然需要更多的消除貿易壁壘、降低貿易成本的有效舉措。

全球政策的不確定性(2014 年 1 月- 2017 年 2 月) 來源:WTO

在去年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貿易部長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明確的降低貿易成本的目標——推動盡快實施《貿易便利化協定》,努力將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5%。

幾個月後的2017年2月22日,《貿易便利化協定》正式生效。其中提出了包括貿易法規透明度、進出口規費和手續、貨物的放行與清關等領域的40項貿易便利化措施。

比如,在進出口手續方面,要減少和簡化進出口手續和單證要求、接受進出口證明單證副本、努力設立單一窗口等。

再比如,允許進口商在貨物抵達前辦理艙單等進口單證提交業務,以便貨物在抵達後能夠快速放行。對經認證的經營者給予通關便利,如降低單證和數據要求、降低查驗比例、加快放行等。

經合組織此前發布的的報告稱,對於降低貿易成本影響最大的,是涉及通關的3項舉措——簡化貿易單證、完善通關流程、自動化通關,這三項加起來,預計可以節省2.8%~4.2%的交易成本。

而這些便利化舉措,更多基於各口岸間貿易數據的互聯互通。

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運營中心主任黃峰表示,各國的主要口岸中都有大量的貿易信息和數據,但是,這些信息和數據的標準和格式不統一,難以聯通和互換,進而影響到貿易便利化的提升。APMEN運營中心的工作之一,就是讓這些貿易數據的互換成為可能。

目前,APMEN正在推動成員國提供電子口岸的網絡建設能力,推動包括供應鏈數據、原產地證書在內的貿易數據互聯互通。

“作為APEC範圍內的一個貿易便利化項目,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特別是其中的貿易暢通要求完全一致。”黃峰說。

比如,目前APMEN正在推進的“物流可視化”項目,計劃在亞太區域的兩個港口之間,通過貿易數據的聯通互換,使得貿易商能夠實時追蹤到貨物的物流狀態,就像中國的快遞用戶可以在網上查詢快件狀態一樣便捷。

黃峰表示,2017年是推進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運營中心工作的關鍵一年。APMEN將加大力度推動試點項目,積極推動《貿易便利化協定》的落實,朝著將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5%的目標邁進。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31

三年投資近3000億 廣州要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5/1135769.html

作為我國三大航空中心之一,廣州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級的國際航空樞紐。

8月4日下午,廣州空港經濟區舉行招商引資政策推介暨企業交流會,首次公布空港經濟區招商引資“7+1”系列鼓勵政策。

本次首發的招商引資“7+1”系列鼓勵政策包括《廣州空港經濟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試行辦法》的7個扶持獎勵辦法、《廣州空港經濟區關於鼓勵招商引資獎勵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1個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政策基本涵蓋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總部經濟、跨境電商、融資租賃等產業領域,重點支持廣州空港經濟區內航空維修與制造、航空物流、商貿會展、航空總部、航空高新技術產業、飛機租賃等臨空指向性強的重點產業。

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一位官員告訴第一財經,在用地方面,空港經濟區可根據企業的需求量身打造,比如倉儲物流與高端裝備制造的用地,可以結合起來。“根據招商需求來定土地性質,這是一個創新性的政策。”

空港經濟區的建設,也吸引了業界的聚焦。廣州市跨境電商行業協會秘書長廖小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空港經濟區的一大優勢是有關檢入住,可以無障礙進行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整個業態的生存條件很好。“這里有一個專門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我們準備引進一些有活力、有規模的標桿領軍企業進來,帶動這里的發展。”

融資租賃業也是重點打造的一大產業,廣州首架融資租賃飛機於2015年9月在空港區成功交付。截至2016年12月,全市通過租賃形式共引進飛機12架,合同金額8.66億美元,進口額約54億元人民幣。

“航空產業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航材、飛機租賃等業務,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空間。”廣州融資租賃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尹柏林告訴記者。

近兩年來,廣州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步伐不斷加快。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民航局聯合發文,同意廣州設立臨空經濟示範區。該示範區未來將重點依托白雲機場,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生態智慧現代空港區、臨空高端產業集聚區和空港體制創新試驗區。

批複還要求,要引導和推進臨空指向性強的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集聚發展,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與城市融合協調發展。

全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機場之一的白雲機場是試驗區的依托。2016年,白雲機場預計旅客吞吐量接近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163.83萬噸,均居全國第三。其中,2016年旅客吞吐量將有望超越新加坡。按最新規劃,到2025年,白雲機場的旅客客流量和貨郵吞吐量分別要達到9000萬人次、300萬噸。

7月17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推進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2017年至2019年,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在基礎設施、航空維修、航空物流等領域計劃推動重點項目76個,項目總投資2998.15億元。

規劃提出了廣州國家航空樞紐建設的目標:到2019年,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樞紐功能較為完善,臨空高端產業加快發展,國際航空樞紐對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來源:第一財經 記者:林小昭 薛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38

8機場躋身世界50強,中國加速邁向國際航空樞紐

隨著航空業的快速發展,我國不少機場也在加速邁向國際航空樞紐。

今年4月底,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國內最大的單體航站樓。自此,廣州白雲機場二期擴建所涉及的二號航站樓、綜合交通中心、第三跑道、AOC信息大樓、110伏變電站、北站坪、地鐵及城軌等七大工程全部完工。

2017年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584萬人次,同比增長10.2%,增速在國內六大機場中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13。貨郵吞吐量達到178萬噸,增長7.8%。

隨著2號航站樓的投入使用,白雲機場的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將初步形成,機場設施不足情況將很大程度得到緩解。2018年,擁有兩個航站樓的白雲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預計將達到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達到190萬噸,朝著世界級航空樞紐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十三五”期內還要開始啟動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目前,包括建設第四、第五跑道和三號航站樓的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已開展預可研工作。三期擴建的第四、第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樓建成投產後,隨著空域改革加快推進,白雲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1億人次,將成為全球重要的航空綜合樞紐之一。

除了白雲機場,其他大機場也在加速打造國際航空樞紐。以成都為例,根據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戰略需求,按照“航班波”模式制定的未來5年(2016-2020年)成都國際定期直飛航線規劃,成都還將采用新的組合扶持政策,加大對新開國際定期直飛航線尤其是戰略性洲際航線的支持力度,構建形成以成都為中心的國際國內航線網絡。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作為西部樞紐機場,在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運營。建成後將承攬絕大多數的國際國內客貨運航線,為成都構建起“一市兩場、國際多直達、國內強覆蓋”的航空運輸體系。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則是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航空樞紐機場。根據規劃,至2020年,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67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57萬噸,飛機起降48 萬架次。至2030年,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120萬噸,飛機起降82萬架次。

西安鹹陽機場也提出,未來十年,將堅持全力打造大型國際航空樞紐的目標不動搖,全面提升國際業務比重,有計劃、有步驟、高質量地全力推動陜西省國際航空業務持續快速發展,努力增加西安更多的國際航線。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已有8座機場躋身全球機場吞吐量50強。其中,北京首都機場位居全球第2,上海浦東機場位居第9,廣州白雲機場位居第13,成都雙流機場位居第26,深圳機場位居第33,昆明機場位居第37,上海虹橋和西安機場位居第45、46位。未入榜機場中,重慶機場吞吐量3872萬人次位居第51位,按照目前的增速,未來也有希望躋身前50強。

民航資深專家李曉津教授此前對第一財經分析,盡管高鐵線路越來越多,但民航業增長仍然很快,無論運輸總量還是航班數量的快速增長都反映了人民對航空需求很旺盛。“十三五”期間,我國的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跟上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他認為,我國的民航發展有兩個重要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漂洋過海,也就是要開辟更多的國際航線,因為國際出行是高鐵所無法取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08

入駐廣州新航站樓 南航雙樞紐建設提速

5月19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全面啟用,南方航空(600029.SH)等12家航空公司轉場至T2航站樓運營。

加上此前第一批入駐廣州T2的四家航空公司,5月19日轉場後,在T2運行的航空公司共16家。

作為白雲機場的主基地公司,南航將承擔T2航站樓90%以上的旅客運輸量。而在進駐廣州新航站樓,做強廣州樞紐的同時,南航也在圍繞北京新機場全力打造北京樞紐,加速拓展廣州北京雙樞紐。

推進“南航E行”

白雲機場T2航站樓建築面積65.87萬平米,設計容量為年旅客量4500萬人次。由於目前的T1航站樓已經遠遠超過了設計容量,T2的投入使用,有望令白雲機場(600004)在2018年成為國內繼北京,上海,香港後又一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萬人次的機場。

第一財經記者從南航方面了解到,預計轉場首日,南航在T2進出港航班總量就將超過600班,服務進出港旅客量超過8.5萬人次,中轉旅客超過1萬人次。

南航也在通過進駐新航站樓,加速“南航E行”項目的拓展。由於在T2設置了120臺自助值機,52臺自助行李托運設備,在T2乘坐南航的旅客,可以實現自助辦理值機、選座、托運行李等通過安檢直至登機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務。

除智能化乘機外,南航還將提供網上查詢航班動態、預訂餐食、改簽、獲取航延證明、開具機票電子發票等服務。

“南航E行”項目是南航近年來著力打造面向旅客的全流程一站式平臺。為此,南航成立了13個項目組,全面對接旅客出行規劃及訂購機票、出發前往機場、在機場、飛行中、到達目的地、行程結束後等等共計329個環節,希望通過退改簽、選座值機、航班動態推送等服務和產品的提升來提升直銷量,增加用戶黏性。

做強“廣州之路”

南航股份地服部總經理黃婭告訴記者,廣州T2航站樓是按照國際航空樞紐的設計理念,也有利於提升南航在著力打造的廣州樞紐中轉服務。

在廣州T2,南航旅客由國內始發,經廣州中轉國內其他城市,可以直接同層前往登機口,無需轉換樓層;轉機國際直接前往海關邊檢,也無需再排隊經過安檢。此外,不論旅客是由國內航班轉國際、還是國際航班轉國內,都實現了“全面通程”,“行李直掛到目的地”,在T2中轉時無需提取行李。

早在廣州T1運行期間,南航就提出了建設國際化規模網絡型航空公司的轉型目標,之後又將澳洲中轉作為公司國際化戰略轉型落地的突破口,並於2012年發布“廣州之路”的發展戰略。

如今,南航在白雲機場投放的運力超過200架,2017年承運旅客3176萬人次,占白雲機場總吞吐量的近55%,廣州樞紐中轉旅客達到408萬。“廣州之路”也形成了以歐洲、大洋洲兩個扇形為核心,以東南亞、南亞、東亞為腹地,輻射北美、拉美、中東、非洲的航線網絡布局,廣州成為中國大陸至大洋洲、東南亞的第一門戶樞紐。

提速“廣州—北京雙樞紐”

南航內部管理層對記者透露,近期,南航在廣州還計劃新開廣州-羅馬、廣州-拉合爾、廣州-昆明-伊斯蘭堡等“一帶一路”沿線的國際航線,發揮T2新航站樓的優勢,與白雲機場及聯檢合作,共同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建設成為世界級航空樞紐。

而在進駐廣州T2新航站樓,做強廣州樞紐的同時,南航也在圍繞北京新機場,全力打造北京樞紐。

根據《關於北京新機場航空公司基地建設方案有關事項的通知》,南航,東航等天合聯盟成員整體搬遷至北京新機場運營,其中東航、南航作為北京新機場主基地航空公司,分別按照承擔北京新機場航空旅客業務量40%的目標進行基地建設,允許自建部分生產保障設施。

長久以來,商務客眾多的北京市場,一直都是國內航空公司的必爭之地,但主要是國航的大本營,其在北京市場的航班時刻和份額都有明顯優勢。

最近幾年,南航,東航等也陸續獲批在北京開設分公司,但受制於北京空域資源緊張和機場時刻緊缺的制約,很多航空公司無法取得理想的航班時刻和航權。

而在北京新機場的建設,讓眾多航空公司看到了曙光。據記者了解,在南航整體航線網絡規劃中,北京樞紐將逐步建成南航國際國內複合型航空中樞,與廣州樞紐形成“雙樞紐”戰略布局。

目前,南航正在進行北京新機場南航基地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及部分外飾裝修工作,計劃2019年進駐北京新機場。到2025年,南航預計在北京新機場投入飛機250架,日起降航班超過900班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27

大西安構建國際航空樞紐 “十三五”交通投資超2000億

大西安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不斷提速。

西安市政府日前正式印發《大西安“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大西安交通建設規劃投資約2166.5億元。到2020年,初步形成以綜合運輸樞紐為核心,綜合交通網絡為支撐,平安綠色智慧交通為依托,“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式投入運營,建成第二跑道和T3航站樓,西安鹹陽國際機場邁入了3座航站樓、2條跑道運營的新時代。至“十二五”末,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空中綜合交通樞紐,2017年12月15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年吞吐量突破4000萬人次,位居全國第八。

同時,西安相繼建成並投入運營了鄭西、西寶、大西等高速鐵路,實現了西安與北京、太原、鄭州、武漢、廣州、深圳等全國大多數中心城市的快速直達,正式邁入了高鐵時代,基本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輻射周邊省市的“米”字型鐵路骨架格局。

當然,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也很明顯。航空方面,鹹陽機場的核心樞紐地位逐步確立,但其功能遠未得到發揮,高鐵和城際鐵路、地鐵等運輸方式尚未接入,且旅客吞吐量承載能力已經明顯難以滿足區域航空的發展需求;航線布局不夠完善,國際航班數量偏少,歐美方向航線嚴重滯後。鐵路方面,西安至包頭、海口、武漢等城市的對外高速客運通道仍未形成,城際鐵路尚無建成線路,與大西安鐵路的發展要求存在明顯差距。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國家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一帶一路”、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等戰略的實施,賦予了大西安新的歷史使命。大西安地處內陸,交通運輸的發展更要搶抓機遇、創新模式,以更高的產業布局發展效率、更有效的交通運輸匹配能力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支撐國家中心城市發展,最大限度發揮大西安在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實現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國家戰略布局要求。

其中,在航空方面,《規劃》提出發展目標,構建向西開放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一帶一路”的航空客貨運樞紐、國家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至2025年,西安市實現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萬噸、年起降53.9萬架次,新增40個國際通航點,形成連通國內主要城市和國外50多個城市280多條航線網絡,遠期適應1億人次旅客吞吐量。

同時,借助海航現代物流集團、京東物流總部落戶西安的契機,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壯大臨空經濟,全力將鄠邑區貨運機場打造成為中國的孟菲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交通投資超2000億

在鐵路方面,“十三五”期間,西安將構建國際性區域鐵路樞紐和國家高鐵樞紐。在已運營的鄭西、西寶、大西、西成4條高鐵線路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銀西、西延高速鐵路項目建設工作,推進西渝、西武及聯絡線等高速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我市高鐵網絡建設進度,到2020年基本形成“米”字型鐵路網的國家高鐵樞紐。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目前“米字型”高鐵網絡的建設將加速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使資金、人才等資源進一步向西安集聚。西安擁有不少高校和人才,如果能夠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和服務,充分發揮高教優勢,西安的發展潛力很大。

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認為西安是我國高教資源豐富的城市之一。高校是一個城市創新驅動的原動力和發源地。西安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範大學等知名學府,這些高校都是西安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這也是西安創新創業的重要動力源泉。

如果說,高鐵城際軌道的建設加速了資源、人口向大西安都市圈的集聚,那麽在加快構建高鐵網絡以及城際軌道建設的同時,大西安內部的地鐵網絡也將加快推進,從而加速西安內部資源要素的流動,提高西安容納人口和產業的能力。

按照《規劃》,未來十三五期間,地鐵在已運營的一號線、二號線、三號線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四號線、五號線一期、五號線二期、六號線一期、六號線二期和九號線等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上報《大西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7~2023年)》(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根據國家批複情況開工建設第三期建設規劃地鐵線路,積極啟動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至2021年,地鐵運營線路達到8條,運營里程達到243公里。

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西安是整個西北大區的中心和龍頭。今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要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加快西安中心城市的建設步伐,強化面向西北地區的綜合服務和對外交往門戶功能,提升維護西北繁榮穩定的戰略功能,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

陜西省社科院研究員、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說,西安作為西北的龍頭城市,是西北大區的中心,它進入到國家中心城市行列對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帶動整個大西部的地區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而構建國家中心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間,大西安交通建設規劃投資約2166.5億元,其中航空樞紐430億元,鐵路樞紐867.9億元,高速公路樞紐310.49億元。剩下的有普通幹線公路、市域快速路等。由此可見,未來軌道交通建設將是最大的重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49

菜鳥正式啟動首批全球72小時達物流樞紐 | 科技早報

Uber CEO首次透露上市時間表,共享出行平臺初具盈利能力

Uber CEO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Uber正在為2019年上市做準備。這是科斯羅薩西首次透露具體的上市時間表。他在去年8月上任時,曾表示Uber上市將是短期的一個重要任務,但CFO職位仍未空缺的Uber尚未開始選擇上市承銷銀行。

 

商湯科技C+輪融資6.2億美金

獲得C輪6億美元融資後的一個半月,商湯科技再次宣布完成6.2億美元C+輪融資。截至目前,商湯科技總融資額超過16億美元,估值超過45億美金,繼續保持全球總融資額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獨角獸地位。商湯科技先是在去年7月份宣布拿下鼎暉、賽領、中金等多方參與的B輪4.1億美元投資,後又在11月宣布拿下高通數千萬美元的戰略投資。對於盈利能力,商湯科技方面稱,2017年,商湯科技已實現全面盈利,業務營收連續三年保持400%同比增長,快速結合場景落地,2018主營業務合同收入同比增長10余倍。

 

高德地圖聯手中國氣象局,上線AI積水地圖

高德地圖5月31日宣布於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氣象預警、大數據共享等方面展開合作。在今年全國主汛期來臨前,推出積水地圖AI版,在接入中國氣象局精細化數據後,借助AI等技術手段,預測惡劣天氣時城市道路積水點,減少災害可能帶來的損失。AI積水地圖將在深圳、廣州、武漢等17個城市上線,未來將覆蓋全國更多城市。

 

菜鳥正式啟動首批全球72小時達物流樞紐

5月31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8菜鳥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宣布:“菜鳥將投入上千億人民幣建立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支撐中國未來物流業的發展。在中國實現任何地方都能當日達,全球範圍72小時運貨必達。”該項計劃將在全球多地建立世界級物流樞紐,首批納入考慮的地點是杭州、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等五大城市,該計劃將為東南亞、西歐、俄羅斯等地帶來物流大提速。菜鳥表示將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其一是,在中國打造24小時必達的網絡;其二是,沿“一帶一路”並在全球實現72小時必達。菜鳥透露的首批5個全球物流樞紐中,杭州是中國跨境物流重鎮,是中國跨境電商政策的試驗田。

 

螞蟻金服將最新一輪融資目標上調至120億美元以上

知情人士稱,螞蟻金服將最新一輪融資的規模上調到120億美元以上,該公司計劃至少增加以人民幣計價(yuan-denominated)的20億美元融資額度,讓中國投資者可以參與其中。之前計劃的融資額度為100億美元,對螞蟻金服的估值約為1500億美元,主要針對華平投資和淡馬錫控股等海外投資者。知情人士稱,包括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在內的螞蟻金服現有投資者考慮參與這一輪融資。(彭博社)

 

 

 

阿里領投以色列數據庫公司SQream2640萬美元

GPU 數據庫開發商 SQream 近期完成了一輪 2640 萬美元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的融資,該公司將進一步專註於中國市場。SQream 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創立於 2010 年。該公司的 SQL 分析數據庫名為 SQream DB,利用英偉達 GPU 中數千個並行處理內核,幫助大型企業更快、更低成本地執行大數據分析SQream 表示,此輪融資是阿里巴巴的一筆戰略投資,使該公司的融資總額超過 4000 萬美元。今年早些時候,SQream 和阿里雲達成新的協議,從 10 月份開始阿里雲用戶可獲得 SQream 的 GPU 數據庫。

 

欲與Spotify競爭,蘋果設立音樂出版部門

蘋果公司設立了一個新的音樂出版部門,該部門將由“iTunes國際業務”的法律總監埃琳娜·西格爾(ElenaSegal)領導。據悉,該部門將由多個子部門組成,包括運營、商務、出版商關系以及A&R,工作區域涉及美國和英國地區。目前,蘋果音樂服務覆蓋了超過115個地區,擁有5000萬用戶(包括付費用戶和試用用戶)。在今年第一季度,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的月度活躍用戶達1.7億,其中7500萬是付費用戶。流媒體平臺間的競爭愈演愈烈。

 

軟銀願景基金對通用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投資22.5億美元

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將對通用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GMCruise Holdings投資22.5億美元。此次投資分兩批進行,在該交易完成時,願景基金將投入第一筆9億美元的資金。當Cruise自動駕駛汽車做好商業化部署準備時,願景基金將完成第二筆13.5億美元的註資。最終,願景基金將擁有通用Cruise 19.6%的股權。通用汽車預計,隨著這筆資金的註入,其自動駕駛汽車有望於2019年實現規模商業化。

 

滴滴公布整改進展:順風車將恢複標簽評價

5月31日晚間消息,滴滴出行在其官方微博公布整改及安全升級工作進展,稱順風車正研發合乘雙方互驗照片功能。同時表示,順風車正認真討論恢複部分安全系數較高的夜間服務的可能性。滴滴稱,經過反複討論和產品開發,順風車將於近期恢複僅與出行相關的標簽評價(例如“準時”“禮貌”等)功能。標簽均由平臺給出,用戶不可原創。滴滴表示,人臉識別技術本身還處於成熟過程中,在通過率、準確率等方面需要不斷優化叠代,而海量高頻的人臉識別增大了用戶使用時的困擾。正投入大量工程師,提升人臉識別的效率和體驗。

 

樂視網:6月5日上午召開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

樂視網3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將於6月5日上午10:00在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105號樂視大廈會議室召開,會議將審議《關於樂視網對樂融致新增資3億元的議案》、《關於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對樂融致新增資3億元的議案》、《關於林芝利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樂融致新增資3億元的議案》等11個議案。

 

 

太坊錢包 imToken 獲得IDG資本1000 萬美元的A輪投資

以太坊錢包imToken 宣布獲得IDG資本1000 萬美元的A輪投資,本輪融資將會支持imToken 的海外市場發展及技術人才的儲備。imToken成立於2016年5月,曾獲天使灣創投等天使輪融資。根據第三方統計數據,imToken 日均轉賬量占據以太坊生態的10%。2017年,累計使用imToken 轉賬token 價值超過350億美金,imToken 的高凈值用戶,主要來自美國,中國,非洲,東南亞和韓國等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41

破解“紙”變“錢”難題,上海要建成全球技術轉移網絡重要樞紐

為了破解把“紙”變成“錢”的瓶頸,上海將以承接國際技術轉移為重點,建設以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為核心、長三角為主要輻射區的上海國際技術交易市場。

在6月1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閔行區區長倪耀明介紹了《上海市建設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他表示,將舉全區之力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

2017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複建設七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閔行區是其中之一。

瓶頸難題待解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世界性的難題,瓶頸到底在哪兒?又如何有針對性地破解這些瓶頸?

閔行區副區長吳斌表示,瓶頸首先在於轉化渠道不暢通,“科技成果和市場化、產業化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範疇。要跨過去,當中有‘死亡谷’。我們一直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後一公里’怎麽達到,目前來看渠道不暢通。”

而要跨過“死亡谷”,必須有既掌握科技成果的內涵又了解整個市場需求的企業性機構來助推。但目前,整個國內包括上海來看,這類機構都比較缺乏。

與此同時,吳斌表示,目前既懂市場運營、產業化運作,又了解技術內涵、科技成果的內涵的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帶來了難度。

閔行又如何破解這些難題?

閔行區是上海老工業基地,也是制造業大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和上海重型機器廠等四家萬人大廠都在閔行誕生,俗稱“四大金剛”。閔行還有“五朵金花”(吳涇化工廠、上海焦化廠、吳涇熱電廠、上海電化廠、上海碳素廠)等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臺油壓機、發電機組和汽輪機組,試制成功了“長征號”系列火箭。

2017年,閔行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574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290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8.8%,工業稅收達299.5億元,同比增長34.8%。

閔行同時也是上海的科創資源集聚區,2017年,全區專利申請量14763件,專利申請量一直保持在上海全市前列,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9件,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3.9%。

倪耀明表示,閔行將推動實現技術網絡全球化,積極發揮示範區引領作用,服務上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助推上海形成國際技術交易中心,基本建成全球技術轉移網絡的重要樞紐。

與此同時,推動科技資源共享化,成為國家技術轉移體系東部輻射源,推動長三角技術轉移協同發展。

作為上海全市唯一一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集聚區,閔行也提出,要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化,集聚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化項目落戶示範區,形成航天、航空、船舶、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英說,要搭建軍民雙向轉移平臺,推動航天航空、船舶、核電等領域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構建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生態系統。

為了打通從源頭端到企業端的轉化通道,閔行提出要提供包括信息、載體、人才、資金、政策等保障支撐。

比如,為了優化成果轉化資金保障,倪耀明表示,將進一步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籌建上海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成果轉化早期項目,並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的投融資服務。

長三角技術市場要戰略合作

值得註意的是,在科技部正式批複建設的七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中,有四個位於長三角區域,分別是上海閔行、浙江、江蘇蘇南、寧波示範區。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表示,長三角是我國經濟比較活躍的地區,科研科創產業以及產業化也是非常活躍,頻度很高,而且交流最為密切。

不僅如此,這四個試點的定位功能各有側重,比如寧波示範區主要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為核心,浙江示範區是探索“互聯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模式,江蘇蘇南示範區是推動形成特色鮮明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上海閔行示範區是努力建設成為全球技術轉移網絡重要樞紐,和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定位相關。

“這本身又形成一個梯度,為進一步輻射、擴散創造了條件。”張全表示,這四個試點有錯位競爭,也有合作。

按照中央和國家的要求,上海閔行示範區在改革上要率先,在創新上要引領。如何體現率先與引領?

張全說,首先要加強長三角技術市場的融合發展。推動三省一市四個技術市場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建立長三角企業創新需求聯合發布機制、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共享機制以及長三角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互認機制等。

同時,要共同推動技術轉移機構的蓬勃發展。目前,上海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在長三角發展活躍,將構建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協同平臺,以長三角為核心,提供可供機構及從業者交流、學習和互動的渠道。

此外,長三角還要探索共建成果轉移轉化的引導基金。

張英表示,要以建設示範區為契機,推動研發機構開放協同及成果轉化功能的日益發揮,為上海全市提供科創資源在產業創新方面的配置作用,提供可複制、可推廣的模式,形成創新引領產業區域體系,成為長三角產業一體化協同創新的重要節點。

(實習記者唐燕飛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99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破解“紙”變“錢”難題,上海要建成全球技術轉移網絡重要樞紐

為了破解把“紙”變成“錢”的瓶頸,上海將以承接國際技術轉移為重點,建設以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為核心、長三角為主要輻射區的上海國際技術交易市場。

在6月1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閔行區區長倪耀明介紹了《上海市建設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他表示,將舉全區之力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

2017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複建設七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閔行區是其中之一。

瓶頸難題待解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世界性的難題,瓶頸到底在哪兒?又如何有針對性地破解這些瓶頸?

閔行區副區長吳斌表示,瓶頸首先在於轉化渠道不暢通,“科技成果和市場化、產業化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範疇。要跨過去,當中有‘死亡谷’。我們一直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後一公里’怎麽達到,目前來看渠道不暢通。”

而要跨過“死亡谷”,必須有既掌握科技成果的內涵又了解整個市場需求的企業性機構來助推。但目前,整個國內包括上海來看,這類機構都比較缺乏。

與此同時,吳斌表示,目前既懂市場運營、產業化運作,又了解技術內涵、科技成果的內涵的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帶來了難度。

閔行又如何破解這些難題?

閔行區是上海老工業基地,也是制造業大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和上海重型機器廠等四家萬人大廠都在閔行誕生,俗稱“四大金剛”。閔行還有“五朵金花”(吳涇化工廠、上海焦化廠、吳涇熱電廠、上海電化廠、上海碳素廠)等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臺油壓機、發電機組和汽輪機組,試制成功了“長征號”系列火箭。

2017年,閔行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574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290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8.8%,工業稅收達299.5億元,同比增長34.8%。

閔行同時也是上海的科創資源集聚區,2017年,全區專利申請量14763件,專利申請量一直保持在上海全市前列,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9件,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3.9%。

倪耀明表示,閔行將推動實現技術網絡全球化,積極發揮示範區引領作用,服務上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助推上海形成國際技術交易中心,基本建成全球技術轉移網絡的重要樞紐。

與此同時,推動科技資源共享化,成為國家技術轉移體系東部輻射源,推動長三角技術轉移協同發展。

作為上海全市唯一一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集聚區,閔行也提出,要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化,集聚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化項目落戶示範區,形成航天、航空、船舶、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英說,要搭建軍民雙向轉移平臺,推動航天航空、船舶、核電等領域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構建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生態系統。

為了打通從源頭端到企業端的轉化通道,閔行提出要提供包括信息、載體、人才、資金、政策等保障支撐。

比如,為了優化成果轉化資金保障,倪耀明表示,將進一步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籌建上海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成果轉化早期項目,並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的投融資服務。

長三角技術市場要戰略合作

值得註意的是,在科技部正式批複建設的七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中,有四個位於長三角區域,分別是上海閔行、浙江、江蘇蘇南、寧波示範區。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表示,長三角是我國經濟比較活躍的地區,科研科創產業以及產業化也是非常活躍,頻度很高,而且交流最為密切。

不僅如此,這四個試點的定位功能各有側重,比如寧波示範區主要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為核心,浙江示範區是探索“互聯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模式,江蘇蘇南示範區是推動形成特色鮮明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上海閔行示範區是努力建設成為全球技術轉移網絡重要樞紐,和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定位相關。

“這本身又形成一個梯度,為進一步輻射、擴散創造了條件。”張全表示,這四個試點有錯位競爭,也有合作。

按照中央和國家的要求,上海閔行示範區在改革上要率先,在創新上要引領。如何體現率先與引領?

張全說,首先要加強長三角技術市場的融合發展。推動三省一市四個技術市場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建立長三角企業創新需求聯合發布機制、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共享機制以及長三角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互認機制等。

同時,要共同推動技術轉移機構的蓬勃發展。目前,上海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在長三角發展活躍,將構建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協同平臺,以長三角為核心,提供可供機構及從業者交流、學習和互動的渠道。

此外,長三角還要探索共建成果轉移轉化的引導基金。

張英表示,要以建設示範區為契機,推動研發機構開放協同及成果轉化功能的日益發揮,為上海全市提供科創資源在產業創新方面的配置作用,提供可複制、可推廣的模式,形成創新引領產業區域體系,成為長三角產業一體化協同創新的重要節點。

(實習記者唐燕飛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