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全面啟用,南方航空(600029.SH)等12家航空公司轉場至T2航站樓運營。
加上此前第一批入駐廣州T2的四家航空公司,5月19日轉場後,在T2運行的航空公司共16家。
作為白雲機場的主基地公司,南航將承擔T2航站樓90%以上的旅客運輸量。而在進駐廣州新航站樓,做強廣州樞紐的同時,南航也在圍繞北京新機場全力打造北京樞紐,加速拓展廣州—北京雙樞紐。
推進“南航E行”
白雲機場T2航站樓建築面積65.87萬平米,設計容量為年旅客量4500萬人次。由於目前的T1航站樓已經遠遠超過了設計容量,T2的投入使用,有望令白雲機場(600004)在2018年成為國內繼北京,上海,香港後又一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萬人次的機場。
第一財經記者從南航方面了解到,預計轉場首日,南航在T2進出港航班總量就將超過600班,服務進出港旅客量超過8.5萬人次,中轉旅客超過1萬人次。
南航也在通過進駐新航站樓,加速“南航E行”項目的拓展。由於在T2設置了120臺自助值機,52臺自助行李托運設備,在T2乘坐南航的旅客,可以實現自助辦理值機、選座、托運行李等通過安檢直至登機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務。
除智能化乘機外,南航還將提供網上查詢航班動態、預訂餐食、改簽、獲取航延證明、開具機票電子發票等服務。
“南航E行”項目是南航近年來著力打造面向旅客的全流程一站式平臺。為此,南航成立了13個項目組,全面對接旅客出行規劃及訂購機票、出發前往機場、在機場、飛行中、到達目的地、行程結束後等等共計329個環節,希望通過退改簽、選座值機、航班動態推送等服務和產品的提升來提升直銷量,增加用戶黏性。
做強“廣州之路”
南航股份地服部總經理黃婭告訴記者,廣州T2航站樓是按照國際航空樞紐的設計理念,也有利於提升南航在著力打造的廣州樞紐中轉服務。
在廣州T2,南航旅客由國內始發,經廣州中轉國內其他城市,可以直接同層前往登機口,無需轉換樓層;轉機國際直接前往海關邊檢,也無需再排隊經過安檢。此外,不論旅客是由國內航班轉國際、還是國際航班轉國內,都實現了“全面通程”,“行李直掛到目的地”,在T2中轉時無需提取行李。
早在廣州T1運行期間,南航就提出了建設國際化規模網絡型航空公司的轉型目標,之後又將澳洲中轉作為公司國際化戰略轉型落地的突破口,並於2012年發布“廣州之路”的發展戰略。
如今,南航在白雲機場投放的運力超過200架,2017年承運旅客3176萬人次,占白雲機場總吞吐量的近55%,廣州樞紐中轉旅客達到408萬。“廣州之路”也形成了以歐洲、大洋洲兩個扇形為核心,以東南亞、南亞、東亞為腹地,輻射北美、拉美、中東、非洲的航線網絡布局,廣州成為中國大陸至大洋洲、東南亞的第一門戶樞紐。
提速“廣州—北京雙樞紐”
南航內部管理層對記者透露,近期,南航在廣州還計劃新開廣州-羅馬、廣州-拉合爾、廣州-昆明-伊斯蘭堡等“一帶一路”沿線的國際航線,發揮T2新航站樓的優勢,與白雲機場及聯檢合作,共同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建設成為世界級航空樞紐。
而在進駐廣州T2新航站樓,做強廣州樞紐的同時,南航也在圍繞北京新機場,全力打造北京樞紐。
根據《關於北京新機場航空公司基地建設方案有關事項的通知》,南航,東航等天合聯盟成員整體搬遷至北京新機場運營,其中東航、南航作為北京新機場主基地航空公司,分別按照承擔北京新機場航空旅客業務量40%的目標進行基地建設,允許自建部分生產保障設施。
長久以來,商務客眾多的北京市場,一直都是國內航空公司的必爭之地,但主要是國航的大本營,其在北京市場的航班時刻和份額都有明顯優勢。
最近幾年,南航,東航等也陸續獲批在北京開設分公司,但受制於北京空域資源緊張和機場時刻緊缺的制約,很多航空公司無法取得理想的航班時刻和航權。
而在北京新機場的建設,讓眾多航空公司看到了曙光。據記者了解,在南航整體航線網絡規劃中,北京樞紐將逐步建成南航國際國內複合型航空中樞,與廣州樞紐形成“雙樞紐”戰略布局。
目前,南航正在進行北京新機場南航基地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及部分外飾裝修工作,計劃2019年進駐北京新機場。到2025年,南航預計在北京新機場投入飛機250架,日起降航班超過900班次。